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母親的歷史:懷胎、分娩、哺乳、一夜無眠、安撫嬰孩、教養育兒……跨越時間與地域,思索母性、理解母職,並探尋人母身分的歷史及演變軌跡
滿額折

母親的歷史:懷胎、分娩、哺乳、一夜無眠、安撫嬰孩、教養育兒……跨越時間與地域,思索母性、理解母職,並探尋人母身分的歷史及演變軌跡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99 元
優惠價
90449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為人母」這般生命大事在歷史中是否留下了什麼印痕?若有,它的軌跡該是什麼樣子?├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歷史學者揉合自傳式書寫與歷史知識耙梳之作
★《浮華一世情》作者艾曼達‧佛曼(Amanda Foreman)盛讚:「成書正是時候;一部迷人之作。」
 
為人母孕育、生養人類下一代這件事,自有人類以來就時刻參與著我們的歷史。然而隨一代又一代的文化與社會變遷,
這至為重要且基本的體驗又歷經怎樣的發展?母性的歷史為何?懷胎、分娩,以及母親與嬰孩相處的歷史又為何?
我們能追蹤母親這個角色於歷史進程中留下的痕跡嗎?若能,又該從何溯源、追蹤起?
 
歷史學家莎拉.諾特在本書中創造了專屬於她的一種歷史寫作文類,以此打造諾特個人新的歷史詮釋方式。
她將回憶錄和歷史融為一體,並從軼事中汲取靈感。這本書把過去和現在的光景活靈活現地展現於文字中──
既有親密感,論述面向又不失廣度;既有個人書寫的抒情,也不失學者述作的精準。
 
以歷史作品的角度來說,本書借鑒了十七至二十世紀末英國和北美的情形。
作者針對過去社會中一連串的素材進行研究:從美洲原住民克里族和奧吉布韋族婦女,到阿帕拉契山麓區的佃農;
從南卡羅來納州稻米種植園上的奴隸,到紐約和倫敦東區的廉價公寓居民──上述種種皆是她的研究對象。
調查物件包括日記、信件、法庭記錄、醫療手冊、衣物。當然,同步並行的是,她也探索、記錄了自己產下孩子之後身為一位母親的經歷。
 
在書中,作者細看「為人母」過程中的各種階段與親職面向──
 
˙古時節育觀念為何?養子、育兒,多少才算適當?生幾個小孩由什麼因素決定?
˙現代醫學尚未介入的時代,怎麼知道自己懷胎?甚至,要怎麼計算妊娠週數?
˙女子分娩大事,在過去主要由「產婆」經手的時代是什麼樣的情形?古、今產子過程有哪些危險或哪些程序是相同、或相異的?
˙夜半哺乳、看顧小孩、安撫襁褓嬰兒啼哭……這些為人母的辛苦只有深沉的夜幕知道--古往今來,夜中哺育、照料孩子的母親們在方法與的心態上都一模一樣嗎?
˙「親餵」與「聘請乳母」,孰優孰劣?當代大為推崇的親餵母乳,在過去被賦予怎麼樣的價值判斷?以親身養育後代這件事,在歷史上有那些演變進程?
 
若以回憶錄來看,讀者亦可視本書為一種提出新問題、探究人類喪失了哪些歷史的手段。
這麼做是要將最小甚至最平凡的人類經歷,網羅進歷史殿堂中,賦予其「歷史」地位。
是否有「受孩子打斷」、「嬰兒哭聲」和「無法入眠」的歷史?又,這些可以是歷史嗎?
作者不以宏大的敘事求得解答;反之,她極其仔細地堆疊一套軼事奇聞的框架,試圖從中尋找答案。
閱讀過程中,彷彿也能共感作者身後所背負著孩子的重量。

作者簡介

莎拉.諾特Sarah Knott
在英格蘭長大。她於牛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為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歷史學系教授及金賽研究所(Kinsey Institute)學者。著有專書《感性與美國獨立革命》(Sensibility 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以及多篇婦女史、性別史及情感史相關文章。諾特曾擔任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旗艦級期刊《美國史學評論》(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編輯,現為英國的歷史學期刊《過去與現在》(Past and Present)編輯委員。曾獲安德魯?美隆基金會(Andrew Mellon foundation)、牛津大學羅瑟米爾美國研究院(Rothermere American Institute)及牛津生命書寫中心(Oxford Centre for Life Writing)等多個機構頒授研究獎助。


王翎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畢業,現專事筆譯,在翻譯旅途中,穿梭平行時空,開展多重視界,探索文本中的層層意義。譯作有《塵之書》、《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惡作劇女孩》、《雪山男孩與幻影巨怪》、《聽不見的聲音》、《暗黑孤兒院》等。

書摘/試閱

媽媽的夜晚是什麼樣子?育嬰的夜晚又是什麼樣子?

一九三七年九月下旬,在肯塔基州凱尼(Caney)的山區。夜裡,家中只有薇娜.梅伊.史隆(Verna Mae Slone)和四個月大的寶寶,寶寶睡在一張鐵架床上。薇娜.梅伊的新婚丈夫威力(Willie)從週日到週五晚上都不在家。他平常吃住都在祖父家,白天跟著祖父當伐木工人賺取工資。薇娜.梅伊度過的夜晚漆黑無光,因為附近沒有鄰居,也沒有什麼正規的道路。她後來撰寫了一部口吻平實的回憶錄,其中記述她習慣「跟雞群一起」上床就寢,也就是在牠們回雞窩睡覺的時候就寢。

薇娜.梅伊頭上的天花板算是相當高:與地板相距約十英尺。她們家所在之地從前曾有「一座原木房屋,有一間較大的房間和很粗大的煙囪」,加上一個用「鋸成的木料」增建出的房間。原木房屋後來遭到拆除,留下用木料板材搭建的房間。除了鐵架床,房間裡還有一張核桃木製成的嬰兒床,一張以裂開木板拼製、桌面平滑的桌子、她的縫紉機、威力的「講話機器」(電唱機)、一只母親給她的衣物箱,以及一口燒柴的爐子。牆壁上有放置碗盤的架子。她床鋪下方的地板通常很平滑:是將原木剖半後並排鋪成的「短柱」(puncheon)地板,剖開的那一面朝上並用寬刃斧頭削平。打掃這種地板時,是用掃帚加上將溪中岩石擊碎而成的沙粒磨刷。雞群住在地板下方,夜裡如果有臭鼬跑進來,牠們就會咯咯叫。沒有其他農場動物的聲音:家裡要賺更多錢才買得起一頭母牛。她二十二歲,威力的年紀比她稍大。

薇娜.梅伊很習慣與他人同睡一張床。她出生在鄉下一個貧困的浸信會(Baptist)家庭,家裡有十二個孩子,她排行老么,家裡所有孩子都照例跟父母親睡在一起。「從小就這樣長大」,就如另一名肯塔基州州民述及小時候跟媽媽一起睡的往事時所形容。「一旦真的離開家,你會非常想念從前。」在一九三○年代凱尼這個地方,如果問一個長大一些的孩子幾歲,孩子可能會回答「年紀大到可以自己睡了。」同床共寢的慣例也適用於來到家中的訪客。從前有一首童謠,內容就是在講床上睡了三個人,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有人來家裡借宿」的時候。

白天,薇娜.梅伊在外頭工作時,寶寶就待在嬰兒床裡,或躺在樹蔭下鋪著的被褥上。夜裡,她會跟寶寶一起睡,也親自哺餵寶寶。她並未留下關於這些夜晚的第一手紀錄,但回想起來卻覺得更為美好。在又生了四個兒子、歷經四十年之後,她描述道:「和孩子一起睡、餵孩子喝母奶的愉悅」是「神賜予母親們兩樣最大的祝福」。她回憶道:這些觸覺上的愉悅感造就「一種只有親自體驗才能理解的親密感」。關於夜半三更那股獨一無二親密感的回憶,情意真摯、規矩制式,且大膽叛逆。「我不管醫生怎麼說,我相信母嬰在一起是最好的。」

從回憶錄中的措詞可看出對於醫師建議稍有戒心,但並未強烈反對:無論在一九三七年或四十年後撰寫回憶錄的時候,同床共寢在肯塔基州鄉下、阿帕拉契山區的勞工家庭中仍很常見,即使與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普遍趨勢背道而馳。一九三○年代一名學校老師回憶自己因為並未和孩子一起睡,而遭一名愛批評的「鄉下婦人」斥責,對方認為媽媽不跟小嬰兒一起睡就是沒照顧好孩子。經濟大蕭條時期終於過去,之後的人也從原木小屋和木架屋搬進有中央暖氣的屋子,阿帕拉契山區的母親仍然保留母嬰同床的習慣。母嬰同床是一種社會習慣,一種價值觀,不只是迫於冬季嚴寒和木屋內僅有一個房間而採行的務實作法。

一九三七年,隨著季節入冬,天黑的時間漸早,薇娜•梅伊家在夜間開始使用階梯爐(stepstove)。這種爐子的後排兩個爐頭座比前排兩個高,因而得名。爐子的爐腳已經不見,也缺了好幾扇爐門。其中一個爐頭上缺了座子,改放一只鐵製大茶壺。威力在家時,晚上睡前會在替代用的木頭爐腳上澆水,避免爐腳著火燒起來。雨點灑落在木板鋪成的屋頂上。也許屋內會響起一句:「過去一點,你擠到我了」—肯塔基州人在別人睡得太近時會說的話。寶寶吸著母奶。早上就從薇娜.梅伊認為是「公雞互相挑戰的啼叫聲」開始。一隻公雞啼叫,要遠方農場另一隻公雞回應,接著一隻又一隻加入挑戰的行列。也許雞啼聲聽起來像是德國人所謂一夜「奶媽覺」(Ammenschlaf,即乳母或新手媽媽的短淺睡眠)之後,新的一天所帶來的挑戰。

───────────────────────────

母嬰同床?所有育嬰的母親格外輕淺的睡眠?由於淺眠易醒,任何想法念頭都難以為繼。在社區活動中心,有人問說:還有啊,什麼是「跟小寶寶一樣酣睡」?語畢,哄堂大笑。有些父母親和嬰兒同床,有些讓寶寶睡在大床旁的嬰兒床裡,還有些讓寶寶睡在他們自己的房間。這個話題很容易引發爭議;只要談到嬰兒睡哪裡,就可以聽出大家很難保持風度。

家姊生第一胎後是母嬰同床—「親餵的話,前幾個月是最輕鬆的」—我也照做。M胃食道逆流的情況太嚴重,我們在這件事上可說別無選擇。凡是能讓他盡可能舒適,能為他提供穩定支撐的,都絕對合理可行。剛出生那十天,有時他是睡在嬰兒提籃裡。我知道,因為我還留著照片。但開始出現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以後,我就睡在他身邊。對於只跟愛侶同床共枕過的人來說,這樣的親密程度令人震驚。我聽著細微的鼻息聲。隨著睡眠漸沉,呼氣也愈來愈慢。我們在同一個空間裡呼吸。我喜歡知道他就在身邊。如果外頭的橡樹倒下來壓垮房子,我們生死與共。我也憶起整整睡滿八小時的平凡樂趣,思念之情堅如橡實。

───────────────────────────

想要睡個飽的渴望,在歷史上並不稀奇。幾乎每一種語言都有指稱酣眠熟睡的詞語。但是睡足八小時的概念的確相當特異。歷史學家了解,連續睡滿八小時才算睡飽的常見觀念並非自然而然,也非從古至今皆然,而是專屬近代的觀念。在工業化時代之前,在發明照明裝置和電力之前,西歐和北美洲的男男女女對於睡眠的認知是睡眠分成兩部分,有時可稱為「第一階段睡眠」(first sleep)和「第二階段睡眠」(second sleep)。夜晚的第一部分始於日暮時分。「前半夜睡眠」(first night)或「晚上較早」(forenight)是指睡眠最深沉的時候。接著中間會有一段清醒的時間,往往稱為「守夜」(watch 或watching)。然後是「後半夜睡眠」(second night),這段時間較為淺眠且多夢。

這些睡眠習慣適合農業社會的生活步調,適合沒有燈光、冬季特別需要取暖的世界。很少出現關於這類話題的直接評論。我們之所以得知這些睡眠習慣,是因為具說服力的工業化之前生活模式論述之中,屢屢包含偶然述及的相關細節。所謂「分段式睡眠」(segmented sleep)或「兩階段睡眠」,先是「前半夜睡眠」,接著是「後半夜睡眠」。

最初回想時,這些漫漫長夜,以及常常在三更半夜清醒,看似與我目前的睡眠方式並無不同。分段式睡眠聽起來幾乎讓人感到歡樂。原來其他人也半夜不睡覺!在這樣的場景之中育嬰,就容易多了。醒醒睡睡,我這麼讀到,具有一種愉悅、不急不躁的特質。醒來時,人們禱告、閒聊、行房。他們起床,在屋裡忙一點家裡的事。睡眠遭到中斷,清醒則可與人互動社交。

或許這些較長、中斷次數較多、較為有社交性的夜晚,概括總結了前工業化社會裡為人母的睡眠習慣。但是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很難用分段式睡眠的簡潔模式來解釋為人母的深夜生活。這樣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人研究過。我很想知道,前工業化社會裡眾母親的睡眠,是否同樣有如一條骯髒破布?

我找到的極少數偶然述及的細節,顯示出有一種中斷的模式,一種日常生活脈絡的撕裂,徹底擾亂兩階段的睡眠。媽媽們的睡眠模式似乎不是前半夜及後半夜睡眠。十七世紀反對嬰兒由奶媽哺乳的衛道人士認為這一點不言自明。他們怒氣沖沖指出,當媽媽的之所以將嬰兒「外包」,部分原因是「為求輕鬆安靜,因為她們沒辦法忍受睡眠遭到中斷,或是孩子哭哭啼啼、撒潑胡鬧。」輕鬆安靜,與噪音和安撫相對。嬰兒的哭聲劃破黑夜,召喚應得的注意。「撒潑胡鬧」聽起來激烈狂暴、執拗不休。

另一段簡短述及的細節講到夜裡照顧嬰兒時「輾轉難眠」,還有「晚上較早時孩子忽然放聲大哭」。又如較為罕見的一首關於勞工階級婦女生活的詩,是一七三九年一位名為瑪麗.寇利耶(Mary Collier)的洗衣婦所寫,目標是哀悼一位男性同行:工人詩人史蒂芬.達克(StephenDuck)。誰的日子比較辛苦?勞工階級婦女的夜晚格外不同,由於「拗脾氣的孩子」「大哭大鬧」而「幾乎不曾闔眼」,她如此陳述。「我們幾乎連作夢的時間都沒有,」她闡述道,彷彿當媽媽的在晚上較早時幾乎沒睡,根本來不及進入後半夜睡眠。近代初期的成人可能採兩階段睡眠模式,至於嬰孩,從以前到現在咸認是多階段睡眠。當代科學家所用的術語十分文雅且有距離感:「多相式」(polyphasic)。寇利耶所寫的「拗脾氣」更加難纏、更為立即:她想傳達的是,小兒夜啼可能毫無理性,極難對付。

也有一些例外的個案,令時隔數百年的我羨慕到渾身顫抖。寶寶「整晚都在睡覺,半夜起來喝奶不超過一次,有時還一覺到天亮」,娜席莎.惠特曼於一八三七年三月三十日寫道。有些人可能會這麼說,說自己跟小寶寶一樣酣睡。娜席莎.惠特曼在奧勒岡州過著拓荒者生活,需要耗費大量體力勞動,但是她的確不受干擾、夜夜好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9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