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合心智:解構多元智能大師,重現心智對話
商品資訊
系列名:學習與教育
ISBN13:9786263052451
替代書名:A Synthesizing Mind: A Memoir from the Creator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出版社:親子天下
作者:霍華德•加德納
譯者:謝儀霏
出版日:2022/07/05
裝訂/頁數:平裝/368頁
規格:21cm*14.8cm*2.2cm (高/寬/厚)
版次:1
定價
:NT$ 500 元優惠價
:90 折 450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美國亞馬遜書店4.6星讀者好評,布洛克(Brock)國際教育大獎得主,
「多元智能理論」之父最新力作!
別人常問我,我擁有什麼智能,又欠缺什麼智能。
我漸漸認為,更有助益、更實用、甚至更正確的回答,
應該是:「我擁有統合心智。」――――霍華德‧加德納 (Howrad Gardner)
享譽國際、當代傑出的哈佛心理學家暨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在40年前提出顛覆傳統教育思想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理論,
反駁傳統「IQ測驗」以紙筆測驗定終身的智力觀點,主張智力不該被局限在狹隘的單一面向。
他大聲呼籲,每個人的智能組成光譜不同,應擺脫過去獨斷的單一智能框架,
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優勢智能,持續且廣泛地培養其他面向的智能。
加德納教授擁有二十多項榮譽學位,長年為哈佛教育學院零點計畫(Projecr Zero)核心團隊成員,
曾獲《外交政策》與《展望雜誌》選為當今世上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2015年獲布洛克國際教育大獎(Brock international prize in education)時,
提名委員如此定位他:「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現代教育理論中最重要的票房明星,
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像加德納,對教育發揮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多元智能理論問世後,不僅掀起全世界的教改浪潮,激發眾人思索教育的新思路,
更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與父母在教育及教養議題上廣為接受的顯學。
即使是將近40年後的今天,台灣教育政策的方向依然深受多元智能思潮的影響。
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國小階段學習重點,便是「開發多元智能,培養多方興趣」;
而「學生學習歷程檔案」重視「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的理念,更完全符合加德納對於傳統標準化測驗的批判。
至今著作已逾30本的加德納教授在這本個人回憶錄之中,
不僅以精闢的見解闡釋新時代下的多元智能理論,
回顧多元智能理論發展過程中,曾被錯誤詮釋、誤解使用等另作者驚恐不已的軼事,
更追本溯源檢視自我心智架構,梳理自身提出開創性研究的源頭,
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從一個鎮日埋首書堆、熱愛彈奏鋼琴的內向猶太裔小男孩,
一路演變成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思想不受拘束的研究生,最終成為哈佛教授的曲折回憶。
回首過去,他說:「我就像唐吉訶德那樣,義無反顧地追尋我自己的路!」
在本書中,加德納教授引用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跨領域天才蓋爾曼(Murray Gell-Mann)之語:
統合心智,勢必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焦點心智!
除了詳細說明統合心智在當今社會特別可貴的原因,
強調統合心智是理想的課程、教學與教材所應當呈現的內容,也是生活中所應讓孩子學會的關鍵能力,
在親師的共同合作之下,讓孩子的優勢能力發光發熱!
這不只是一本以加德納學術之路為主軸的回憶錄,
更是一本作者探究自我心智、親身驗證多元智能理論的真誠之作。
加德納教授告訴所有父母和老師,
不要再寄望用更多分數來評量孩子潛能,不要再用考試去衡量孩子的聰明或是成就。
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培養統合心智、懂得問問題、願意思考並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是,願意恆久懷抱學習熱情,才是身為教育及教養者必須念茲在茲的重點所在。
讓我們跟隨著書中平易近人、優美抒情的文字,
一窺大師生命中貌似截然不同的多條學習軌跡,最後如何交織出一個不凡的統合心智!
「多元智能理論」之父最新力作!
別人常問我,我擁有什麼智能,又欠缺什麼智能。
我漸漸認為,更有助益、更實用、甚至更正確的回答,
應該是:「我擁有統合心智。」――――霍華德‧加德納 (Howrad Gardner)
享譽國際、當代傑出的哈佛心理學家暨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在40年前提出顛覆傳統教育思想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理論,
反駁傳統「IQ測驗」以紙筆測驗定終身的智力觀點,主張智力不該被局限在狹隘的單一面向。
他大聲呼籲,每個人的智能組成光譜不同,應擺脫過去獨斷的單一智能框架,
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優勢智能,持續且廣泛地培養其他面向的智能。
加德納教授擁有二十多項榮譽學位,長年為哈佛教育學院零點計畫(Projecr Zero)核心團隊成員,
曾獲《外交政策》與《展望雜誌》選為當今世上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2015年獲布洛克國際教育大獎(Brock international prize in education)時,
提名委員如此定位他:「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現代教育理論中最重要的票房明星,
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像加德納,對教育發揮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多元智能理論問世後,不僅掀起全世界的教改浪潮,激發眾人思索教育的新思路,
更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與父母在教育及教養議題上廣為接受的顯學。
即使是將近40年後的今天,台灣教育政策的方向依然深受多元智能思潮的影響。
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國小階段學習重點,便是「開發多元智能,培養多方興趣」;
而「學生學習歷程檔案」重視「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的理念,更完全符合加德納對於傳統標準化測驗的批判。
至今著作已逾30本的加德納教授在這本個人回憶錄之中,
不僅以精闢的見解闡釋新時代下的多元智能理論,
回顧多元智能理論發展過程中,曾被錯誤詮釋、誤解使用等另作者驚恐不已的軼事,
更追本溯源檢視自我心智架構,梳理自身提出開創性研究的源頭,
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從一個鎮日埋首書堆、熱愛彈奏鋼琴的內向猶太裔小男孩,
一路演變成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思想不受拘束的研究生,最終成為哈佛教授的曲折回憶。
回首過去,他說:「我就像唐吉訶德那樣,義無反顧地追尋我自己的路!」
在本書中,加德納教授引用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跨領域天才蓋爾曼(Murray Gell-Mann)之語:
統合心智,勢必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焦點心智!
除了詳細說明統合心智在當今社會特別可貴的原因,
強調統合心智是理想的課程、教學與教材所應當呈現的內容,也是生活中所應讓孩子學會的關鍵能力,
在親師的共同合作之下,讓孩子的優勢能力發光發熱!
這不只是一本以加德納學術之路為主軸的回憶錄,
更是一本作者探究自我心智、親身驗證多元智能理論的真誠之作。
加德納教授告訴所有父母和老師,
不要再寄望用更多分數來評量孩子潛能,不要再用考試去衡量孩子的聰明或是成就。
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培養統合心智、懂得問問題、願意思考並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是,願意恆久懷抱學習熱情,才是身為教育及教養者必須念茲在茲的重點所在。
讓我們跟隨著書中平易近人、優美抒情的文字,
一窺大師生命中貌似截然不同的多條學習軌跡,最後如何交織出一個不凡的統合心智!
作者簡介
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退休教授。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 MI)理論而聞名於世,公認為是自皮亞傑及杜威等大師之後,影響當代教育極為深遠的高瞻遠矚創見。
出版著作逾三十餘本,包括《心智解構》(Frames of Mind)、《創造心靈:七位大師的創造力剖析》(Creating Mind)、《超凡心智:大師如何成為大師》(Extraordinary Minds)、《超越教化的心靈》(The Unschooled Mind)、《學習的紀律》(The Disciplined Mind)以及與凱蒂•戴維斯(Katie Davis)合著的《破解APP世代》(The App Generation)等。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退休教授。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 MI)理論而聞名於世,公認為是自皮亞傑及杜威等大師之後,影響當代教育極為深遠的高瞻遠矚創見。
出版著作逾三十餘本,包括《心智解構》(Frames of Mind)、《創造心靈:七位大師的創造力剖析》(Creating Mind)、《超凡心智:大師如何成為大師》(Extraordinary Minds)、《超越教化的心靈》(The Unschooled Mind)、《學習的紀律》(The Disciplined Mind)以及與凱蒂•戴維斯(Katie Davis)合著的《破解APP世代》(The App Generation)等。
序
【導讀】
導讀:加德納之心
詹志禹,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號稱「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 簡稱MI)理論之父,一生研究過許多傑出創造性人物,包括甘地、畢卡索、愛因斯坦、佛洛伊德等人,各代表一種突出的智能,現在,加德納終於也研究起自己了!他會認為自己的哪一種智能特別突出呢?
學者的自傳就是和一般人不太一樣,通常花較多篇幅剖析自己的觀念起源、發展過程與思想體系,並試圖解釋過去某些事件、人物與環境如何形塑自己的思想發展歷程,寫作上更講究自我覺察、坦承、反思與主觀中的客觀,這種自傳被稱為知性自傳(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例如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寫的自傳就叫「無盡的探索:知性自傳(Unended Quest: 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加德納與波普類似,在書中都很坦承,無論是面對自己、他人、事件、關係或學術界互動,無論功過恩仇或好壞對錯,書中指名道姓、忠於事實、毫不隱諱!
小華的身世與蛻變
小華(Howie,加德納小名)出身於逃離納粹迫害移居美國的猶太家庭,小時候很內向,喜歡獨自活動,例如閱讀、寫作、練琴、游泳等,大部分時間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保留少數知心好友,不愛交際與團體生活,幾乎要到大學之後才略有改變,直到成為學者之後因為領導計畫團隊與募資任務才轉為比較外向。
小華熱愛音樂,腦中隨時盤旋著音樂,終身喜歡彈鋼琴與教琴,但他有色盲、臉盲、單眼弱視,不擅長視覺辨識,缺乏立體視覺。
小華喜愛閱讀、大量閱讀、求知若渴,家裡有什麼就讀什麼,在圖書館裡如魚得水。也熱愛寫作,七歲就辦班刊,高中編校刊,沈迷於創作,渴望將思想傳達給全世界。
小華記憶力不錯,腦中資料四處飄浮,擅於跨域連結,也是考試高手,別人眼中的「好學生」,優異到讓同儕感受威脅,自己卻仍有自卑感,不喜歡被學科界線所局限,不喜歡循規蹈矩或走別人走過的老路,直到進入大學,仍維持廣泛學科興趣與高度成長心態。他雖是考試高手,卻對有標準答案與時間限制的客觀式測驗充滿批判,直到成為學者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也仍在嘗試推翻IQ測驗的霸權。
加德納的學者風格
加德納醉心於知性探險,崇拜學術成就。在方法論方面,他偏好質性、訪談、個案、開放性的研究,也從事探索性的實徵研究,但不擅長操弄性的實驗研究,也不喜歡驗證性的量化研究。他擅長發現問題、深度探索、獲取洞察、綜合歸納、全面觀照,風格類似皮亞傑(Jean Piaget)。在專業領域方面,他喜愛跨領域統整,討厭專業分割或領域藩籬,不認為自己是主流的心理學家,反而認為自己是有系統的社會思想家。
青年學者加德納著述雖然豐富,但仍有將近十年時間為不穩定的薪水與生活疲於奔命,甚至連累家人。縱然如此,他以多元智能理論成名之後,卻依然堅持將學術成果與智慧貢獻給大眾,拒絕打造並保護商業品牌,也放棄巨大的商機,他說,他擁有一件無價之寶叫「知足」,他只熱中於探索未知與教育工作。
一花開六葉
加德納著作等身,單在台灣翻譯出版的就至少有六本以上,但因翻譯人員與出版社都不同,導致我們對於加德納之了解極為破碎。首先,作者名字的翻譯就不統一,讀者未必知道「嘉納」、「卡德納」與「加德納」……其實是同一個人。其次,這些書名全都包含「mind」字眼,但中譯書名將「mind」翻譯成「心智」、「心靈」、「能力」等不同名詞,導致書籍之間不再互相呼應。
舉例來說,《心智解構》(Frames of Mind)一書其實是提出一種新的心智架構,書中主張的任一種智能,都與人類的文明、學習、教化與專業發展息息相關,包括藝術、社會及近代科學方法等,所以作者後來就補寫了一本《超越教化的心靈》(The Unschooled Mind),用意在說明未受教化的心靈,分析阻礙學習與教化的直覺、偏見與迷思。但是,上述兩本書畢竟都是心理學觀點,無法回答「如何應用MI理論進行教與學」的問題,所以作者就再寫了一本《學習的紀律》(The Disciplined Mind),但這本書卻與「紀律」無關,它是以三個領域(生物/音樂/社會)為例,各採用一個主題(達爾文演化論/莫札特作品/納粹屠殺猶太人),來示範MI的教學方法與個別化學習策略;後來,作者將這種學習能力納入《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之一,該書也將「The Disciplined Mind」一詞改譯成「修練心智」。此外,作者以他的MI架構(當時只有七種獨特智能)為基礎,為每一種智能各找出一位廿世紀的傑出創造性人物為代表,進行心理傳記式的個案研究,完成《創造心靈》(Creating Mind)一書,並在自己進入回顧人生的階段,對自己進行傳記式的個案研究,完成《統合心智》(A Synthesizing Mind)一書,而「統合心智」也是《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之一。看起來,這六本書是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核心,以「mind」作為標籤,展開連結、補充、舉例、應用與延伸,可惜這些關係經過翻譯之後就消失了!
理論成名之後被誤解、誤用或扭曲的情況,幾乎無可避免。在這方面,馬克思、達爾文、愛因斯坦等人更有經驗,他們若死後有知,應該會想跳出棺材來駁斥。翻譯只是無意中造成誤解的一個小管道,意識型態才是大宗,例如澳洲部份人士差點誤用多元智能理論來判定種族之間的智能差異並制訂一套標準化的教育方法,讓加德納大受驚嚇並奮力駁斥。其實,無獨有偶,加德納所挑戰的IQ理論與測驗也遇過同樣命運,美國在廿世紀就有多篇文章與書籍試圖證明:白人的IQ比黑人高,而且是基因造成的結果。這些論證也常被駁斥為「偽科學」,但從未真正消失;看來,加德納為求真的戰鬥將永不止息,難怪他晚年的研究與關懷轉向倫理。
統合自然成
本書聚焦「統合心智」,難道是想在多元智能架構當中增加一種智能嗎?非也!統合心智其實是一種素養,是認知能力、情意態度與行動實踐的整合;它源自人生目標,可用來統合大量資料或穿透多重領域,需搭配關懷、提問、歸納、洞察、抽象化、意義建構、後設反思與整體思維等歷程,可用在辦活動、做決策或發展理論/典範等脈絡,統合結果可能很傳統也可能很創新。在加德納的理論系統當中,統合、修練、創造、尊重與倫理被列為「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但國內熟悉12年國教課綱的人可能會一眼就看出:那是五種「素養」。
一個人最適合什麼工作或生涯,並不是決定於他在多元智能當中的哪一種智能最高,而是要考量他在多元智能的組合型態最適合在哪方面追求自我實現,而統合心智就是用於統整自己的多元智能成為一個有機的組合。舉例來說:某甲和某乙同樣都在多元智能當中以語文智能表現最高,但某甲的內省與音樂智能也頗高,數理邏輯與肢體動覺則偏低……,所以他統合成為質化取向的藝術心理學家,而某乙的肢體動覺與自然觀察智能也頗高,其他智能都偏低…,所以他統合成為傑出的體育播報員。
綜而言之,統合心智是一種對自己的多元智能進行適切組合的素養,用來生產作品、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最終達成自我實現並對這個世界產生貢獻!
【推薦序】
推薦序:別被智力測驗綁架了!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
年中時看到一則新聞標題寫:「2022年平均IQ最高的國家,台灣是全球第一。」第一時間我心裡浮現的疑惑是:是怎麼測量的?在哇賽心理學的問網友,結果有八成認為「怎麼可能」。不管信不信,這樣一個標題肯定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因為在大眾的心中,「智商」約略等同於聰明才智,也跟成就會大有關聯。
十九世紀以降,智能測驗的概念出現後,各式各樣的測量方式不斷產生,在教育、教養、臨床……等領域,智能這個概念引領趨勢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現在仍被不少人奉為圭臬。直到1995年左右,丹尼爾.高曼所著《EQ》一書暢銷全球,很多人才注意到:原來一個人是否能有好表現,情緒智能好不好會有重大的影響,不是智商這單一面向可以決定的。後續又因棉花糖實驗的爆紅,與安琪拉.達克沃斯所著《恆毅力》一書,又使大眾意識到,自我控制能力也是有好表現的重要關鍵。
至此,我們該如何看待一個人的能力呢?看起來每一項都很重要,也確實在生活中都會扮演著關鍵因素。在很多人迷惘不知該遵循哪個目標時,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早在1983年就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有多個面向,包含:語言、邏輯/數學、音樂、空間、身體動覺、人際、內省七大層面,智商所測量的主要是前兩項語言與邏輯/數學的能力,而EQ與恆毅力則是屬於人際、內省的能力。在這之外的,作曲家、演奏者必須具有優異的音樂智能,否則即使智商與EQ再好,也無法有好表現。舞者、運動員甚至外科醫師,都需要對身體動作有極佳的掌控,因此高超的身體動覺智能是他們的必要條件。機師、計程車司機、雕刻家,都需要對空間與物體的關係有非常細膩的掌握,這就牽涉到空間智能的表現。由上述例子就可以明白,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優異與否,絕非智商這單一面向,我們都被綁架太久了!
然而,雖然多元智能這麼好又全面,但並沒有一個簡單易行的評量方式,以至於多元智能的概念停留在理論層次,難以廣泛推展。人是喜歡做排名比較的,有比較除了有傷害之外,也讓人有個標準來依循。像是每一次的米其林美食評比,名列在上的餐廳人人趨之若鶩,不管喜不喜歡這類料理,吃看看就對的。但仔細一想,米其林的評鑑方式並不是每家餐廳都認可,也無法涵蓋所有的食物種類,我最愛的水餃、麵線糊呢?
傳統的智力測驗就像是米其林美食評鑑一樣,不全面但因為有可行的評估方式與結果,因此廣為人知並接受。多元智能則像是本美食說明,告訴你美味的食物應該會有幾個面向以及條件,但不明說有哪幾家好吃。為求快速好用,大眾當然會選擇前者,不過若是老饕,就肯定不能錯過後者。
倒也不是提倡者加德納本人反對評量,精準一點說,他反對的是粗糙的評量。試想,空間與身體動覺的能力要怎麼透過紙本測驗來評估呢?人際與內省的能力,用「你覺得自己是個會反省的人嗎?」這樣的提問評估會準嗎?顯然是不行的。缺了簡易評估方式的多元智能理論,就像是精彩絕倫的電影劇本,但缺了合適的導演與演員,以至於一直停留在幕後而未能大放異彩。
既然多元智能這麼難用,那為什麼還要瞭解它呢,用智力測驗就好啦。我們會需要全面性地了解人的智能,才能適切地看待學生、孩子,甚至是自己。試想,在獨尊智商的時代,那些在音樂、肢體運動上有才華的孩子,多半會被視而不見。一旦我們更清楚理解人的心智後,才能夠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不同面向的才華洋溢。《統合心智》一書並不是單純陳述多元智能理論的發展,而是加德納本人半自傳式的描述他的成長歷程,哪些對於多元智能理論的發現有關。對我,而言這樣的陳述更能夠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他的思路,從他的經歷也可以知道,偉大的理論建構多半是經歷了一些挫折才出現,而不是天縱英才地橫空出世。
書中作者也提到一個讓許多老師家長都在意的名詞:學習歷程檔案。當然在定義上跟現行台灣的不盡相同,但其根源是一樣的。從多元智能理論來看,愈小的孩子愈該多元地接觸各種領域的學習,以探索發展不同的智能。但也因各種智能無法簡單的量化成幾個分數,因此參與過程就相當重要。正如加德納在光譜計畫中,從不同角度、長時間去觀察孩童在不同智能領域的表現,如此才能瞭解孩子整體學習成長的情況,而不是透過紙筆測驗武斷地測量。
我相當喜歡書中的一段,那是加德納被問到既然人有多元智能,那麼哪個比較重要、應該先發展既有優勢智能,還是要改善弱勢智能的?答案可能讓很多人不滿意,那就是因人而異。對不同年齡、不同目標與不同家庭社經背景,這會有不同的建議。這樣多元的回答雖然不易被接受,但卻是最懇切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成長背景與情感發展,過去種種都是構成一個人的重要基石,要考量未來發展時當然需要多方納入。單一答案雖然簡單易懂,但不夠真確,而這也是多元智能理論一再提醒的事。
推薦序:以統合心智開創未來
藍偉瑩,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加德納教授因「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為世人所知,成為當代重要的教育家。看到這本新著作真是讓人興奮,這樣的興奮來自於一位學者展現了人類好奇的本性,為了追求更好的答案而持續提問、持續探究,這樣不斷自我對話與自我突破的歷程,與他在書中想告訴我們的發現是同等重要的。他不執著於捍衛自己的理論,甚至還能檢視與調整理論,為我們示範了一個知識產製者應有的態度與行動,也在這個評價自己的歷程中,形成更精鍊的理論──「統合心智」(The Synthesizing Mind)。
過去加德納教授透過多元智能的說明,讓我們認識到智能多元的存在與意義,每一種都不應當被忽視,也不該有優劣之分,更不表示我們只具有其中一種或幾種而已,或是我們僅需要單獨運用某個智能就能回應生活與世界。相反地,就如同加德納教授自我覺察後的發現,我們總是在運用統合心智後,才真正理解了世界、發現了新知、創造了解方,這也讓不同的智能在個人或群體發展的歷程中產生了積極的意義。
在這個跨領域的時代,早已不再以為單一領域或是領域相加就能面對全球挑戰,而是真正面對情境,理解脈絡,而能將不同領域整合運用於該發揮之處,這是我們創造未來正在走的路,關於人類的智能更是如此。回到真實情境中更不難發現,現實中智能的運用很自然地就是以統合方式運作。
如果你還在以區別智能或區別領域的方式進行學習,那麼你可能只能回應已經存在解方的問題,或是重複進行相同的事情,終將在多變的時代中無法動彈。推薦大家這本書,無論你是否曾經讀過多元智能的理論,這本書能夠讓你重新思考自己或群體,營造不斷突破與創新的可能性。
導讀:加德納之心
詹志禹,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號稱「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 簡稱MI)理論之父,一生研究過許多傑出創造性人物,包括甘地、畢卡索、愛因斯坦、佛洛伊德等人,各代表一種突出的智能,現在,加德納終於也研究起自己了!他會認為自己的哪一種智能特別突出呢?
學者的自傳就是和一般人不太一樣,通常花較多篇幅剖析自己的觀念起源、發展過程與思想體系,並試圖解釋過去某些事件、人物與環境如何形塑自己的思想發展歷程,寫作上更講究自我覺察、坦承、反思與主觀中的客觀,這種自傳被稱為知性自傳(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例如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寫的自傳就叫「無盡的探索:知性自傳(Unended Quest: 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加德納與波普類似,在書中都很坦承,無論是面對自己、他人、事件、關係或學術界互動,無論功過恩仇或好壞對錯,書中指名道姓、忠於事實、毫不隱諱!
小華的身世與蛻變
小華(Howie,加德納小名)出身於逃離納粹迫害移居美國的猶太家庭,小時候很內向,喜歡獨自活動,例如閱讀、寫作、練琴、游泳等,大部分時間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保留少數知心好友,不愛交際與團體生活,幾乎要到大學之後才略有改變,直到成為學者之後因為領導計畫團隊與募資任務才轉為比較外向。
小華熱愛音樂,腦中隨時盤旋著音樂,終身喜歡彈鋼琴與教琴,但他有色盲、臉盲、單眼弱視,不擅長視覺辨識,缺乏立體視覺。
小華喜愛閱讀、大量閱讀、求知若渴,家裡有什麼就讀什麼,在圖書館裡如魚得水。也熱愛寫作,七歲就辦班刊,高中編校刊,沈迷於創作,渴望將思想傳達給全世界。
小華記憶力不錯,腦中資料四處飄浮,擅於跨域連結,也是考試高手,別人眼中的「好學生」,優異到讓同儕感受威脅,自己卻仍有自卑感,不喜歡被學科界線所局限,不喜歡循規蹈矩或走別人走過的老路,直到進入大學,仍維持廣泛學科興趣與高度成長心態。他雖是考試高手,卻對有標準答案與時間限制的客觀式測驗充滿批判,直到成為學者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也仍在嘗試推翻IQ測驗的霸權。
加德納的學者風格
加德納醉心於知性探險,崇拜學術成就。在方法論方面,他偏好質性、訪談、個案、開放性的研究,也從事探索性的實徵研究,但不擅長操弄性的實驗研究,也不喜歡驗證性的量化研究。他擅長發現問題、深度探索、獲取洞察、綜合歸納、全面觀照,風格類似皮亞傑(Jean Piaget)。在專業領域方面,他喜愛跨領域統整,討厭專業分割或領域藩籬,不認為自己是主流的心理學家,反而認為自己是有系統的社會思想家。
青年學者加德納著述雖然豐富,但仍有將近十年時間為不穩定的薪水與生活疲於奔命,甚至連累家人。縱然如此,他以多元智能理論成名之後,卻依然堅持將學術成果與智慧貢獻給大眾,拒絕打造並保護商業品牌,也放棄巨大的商機,他說,他擁有一件無價之寶叫「知足」,他只熱中於探索未知與教育工作。
一花開六葉
加德納著作等身,單在台灣翻譯出版的就至少有六本以上,但因翻譯人員與出版社都不同,導致我們對於加德納之了解極為破碎。首先,作者名字的翻譯就不統一,讀者未必知道「嘉納」、「卡德納」與「加德納」……其實是同一個人。其次,這些書名全都包含「mind」字眼,但中譯書名將「mind」翻譯成「心智」、「心靈」、「能力」等不同名詞,導致書籍之間不再互相呼應。
舉例來說,《心智解構》(Frames of Mind)一書其實是提出一種新的心智架構,書中主張的任一種智能,都與人類的文明、學習、教化與專業發展息息相關,包括藝術、社會及近代科學方法等,所以作者後來就補寫了一本《超越教化的心靈》(The Unschooled Mind),用意在說明未受教化的心靈,分析阻礙學習與教化的直覺、偏見與迷思。但是,上述兩本書畢竟都是心理學觀點,無法回答「如何應用MI理論進行教與學」的問題,所以作者就再寫了一本《學習的紀律》(The Disciplined Mind),但這本書卻與「紀律」無關,它是以三個領域(生物/音樂/社會)為例,各採用一個主題(達爾文演化論/莫札特作品/納粹屠殺猶太人),來示範MI的教學方法與個別化學習策略;後來,作者將這種學習能力納入《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之一,該書也將「The Disciplined Mind」一詞改譯成「修練心智」。此外,作者以他的MI架構(當時只有七種獨特智能)為基礎,為每一種智能各找出一位廿世紀的傑出創造性人物為代表,進行心理傳記式的個案研究,完成《創造心靈》(Creating Mind)一書,並在自己進入回顧人生的階段,對自己進行傳記式的個案研究,完成《統合心智》(A Synthesizing Mind)一書,而「統合心智」也是《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之一。看起來,這六本書是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核心,以「mind」作為標籤,展開連結、補充、舉例、應用與延伸,可惜這些關係經過翻譯之後就消失了!
理論成名之後被誤解、誤用或扭曲的情況,幾乎無可避免。在這方面,馬克思、達爾文、愛因斯坦等人更有經驗,他們若死後有知,應該會想跳出棺材來駁斥。翻譯只是無意中造成誤解的一個小管道,意識型態才是大宗,例如澳洲部份人士差點誤用多元智能理論來判定種族之間的智能差異並制訂一套標準化的教育方法,讓加德納大受驚嚇並奮力駁斥。其實,無獨有偶,加德納所挑戰的IQ理論與測驗也遇過同樣命運,美國在廿世紀就有多篇文章與書籍試圖證明:白人的IQ比黑人高,而且是基因造成的結果。這些論證也常被駁斥為「偽科學」,但從未真正消失;看來,加德納為求真的戰鬥將永不止息,難怪他晚年的研究與關懷轉向倫理。
統合自然成
本書聚焦「統合心智」,難道是想在多元智能架構當中增加一種智能嗎?非也!統合心智其實是一種素養,是認知能力、情意態度與行動實踐的整合;它源自人生目標,可用來統合大量資料或穿透多重領域,需搭配關懷、提問、歸納、洞察、抽象化、意義建構、後設反思與整體思維等歷程,可用在辦活動、做決策或發展理論/典範等脈絡,統合結果可能很傳統也可能很創新。在加德納的理論系統當中,統合、修練、創造、尊重與倫理被列為「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但國內熟悉12年國教課綱的人可能會一眼就看出:那是五種「素養」。
一個人最適合什麼工作或生涯,並不是決定於他在多元智能當中的哪一種智能最高,而是要考量他在多元智能的組合型態最適合在哪方面追求自我實現,而統合心智就是用於統整自己的多元智能成為一個有機的組合。舉例來說:某甲和某乙同樣都在多元智能當中以語文智能表現最高,但某甲的內省與音樂智能也頗高,數理邏輯與肢體動覺則偏低……,所以他統合成為質化取向的藝術心理學家,而某乙的肢體動覺與自然觀察智能也頗高,其他智能都偏低…,所以他統合成為傑出的體育播報員。
綜而言之,統合心智是一種對自己的多元智能進行適切組合的素養,用來生產作品、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最終達成自我實現並對這個世界產生貢獻!
【推薦序】
推薦序:別被智力測驗綁架了!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
年中時看到一則新聞標題寫:「2022年平均IQ最高的國家,台灣是全球第一。」第一時間我心裡浮現的疑惑是:是怎麼測量的?在哇賽心理學的問網友,結果有八成認為「怎麼可能」。不管信不信,這樣一個標題肯定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因為在大眾的心中,「智商」約略等同於聰明才智,也跟成就會大有關聯。
十九世紀以降,智能測驗的概念出現後,各式各樣的測量方式不斷產生,在教育、教養、臨床……等領域,智能這個概念引領趨勢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現在仍被不少人奉為圭臬。直到1995年左右,丹尼爾.高曼所著《EQ》一書暢銷全球,很多人才注意到:原來一個人是否能有好表現,情緒智能好不好會有重大的影響,不是智商這單一面向可以決定的。後續又因棉花糖實驗的爆紅,與安琪拉.達克沃斯所著《恆毅力》一書,又使大眾意識到,自我控制能力也是有好表現的重要關鍵。
至此,我們該如何看待一個人的能力呢?看起來每一項都很重要,也確實在生活中都會扮演著關鍵因素。在很多人迷惘不知該遵循哪個目標時,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早在1983年就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有多個面向,包含:語言、邏輯/數學、音樂、空間、身體動覺、人際、內省七大層面,智商所測量的主要是前兩項語言與邏輯/數學的能力,而EQ與恆毅力則是屬於人際、內省的能力。在這之外的,作曲家、演奏者必須具有優異的音樂智能,否則即使智商與EQ再好,也無法有好表現。舞者、運動員甚至外科醫師,都需要對身體動作有極佳的掌控,因此高超的身體動覺智能是他們的必要條件。機師、計程車司機、雕刻家,都需要對空間與物體的關係有非常細膩的掌握,這就牽涉到空間智能的表現。由上述例子就可以明白,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優異與否,絕非智商這單一面向,我們都被綁架太久了!
然而,雖然多元智能這麼好又全面,但並沒有一個簡單易行的評量方式,以至於多元智能的概念停留在理論層次,難以廣泛推展。人是喜歡做排名比較的,有比較除了有傷害之外,也讓人有個標準來依循。像是每一次的米其林美食評比,名列在上的餐廳人人趨之若鶩,不管喜不喜歡這類料理,吃看看就對的。但仔細一想,米其林的評鑑方式並不是每家餐廳都認可,也無法涵蓋所有的食物種類,我最愛的水餃、麵線糊呢?
傳統的智力測驗就像是米其林美食評鑑一樣,不全面但因為有可行的評估方式與結果,因此廣為人知並接受。多元智能則像是本美食說明,告訴你美味的食物應該會有幾個面向以及條件,但不明說有哪幾家好吃。為求快速好用,大眾當然會選擇前者,不過若是老饕,就肯定不能錯過後者。
倒也不是提倡者加德納本人反對評量,精準一點說,他反對的是粗糙的評量。試想,空間與身體動覺的能力要怎麼透過紙本測驗來評估呢?人際與內省的能力,用「你覺得自己是個會反省的人嗎?」這樣的提問評估會準嗎?顯然是不行的。缺了簡易評估方式的多元智能理論,就像是精彩絕倫的電影劇本,但缺了合適的導演與演員,以至於一直停留在幕後而未能大放異彩。
既然多元智能這麼難用,那為什麼還要瞭解它呢,用智力測驗就好啦。我們會需要全面性地了解人的智能,才能適切地看待學生、孩子,甚至是自己。試想,在獨尊智商的時代,那些在音樂、肢體運動上有才華的孩子,多半會被視而不見。一旦我們更清楚理解人的心智後,才能夠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不同面向的才華洋溢。《統合心智》一書並不是單純陳述多元智能理論的發展,而是加德納本人半自傳式的描述他的成長歷程,哪些對於多元智能理論的發現有關。對我,而言這樣的陳述更能夠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他的思路,從他的經歷也可以知道,偉大的理論建構多半是經歷了一些挫折才出現,而不是天縱英才地橫空出世。
書中作者也提到一個讓許多老師家長都在意的名詞:學習歷程檔案。當然在定義上跟現行台灣的不盡相同,但其根源是一樣的。從多元智能理論來看,愈小的孩子愈該多元地接觸各種領域的學習,以探索發展不同的智能。但也因各種智能無法簡單的量化成幾個分數,因此參與過程就相當重要。正如加德納在光譜計畫中,從不同角度、長時間去觀察孩童在不同智能領域的表現,如此才能瞭解孩子整體學習成長的情況,而不是透過紙筆測驗武斷地測量。
我相當喜歡書中的一段,那是加德納被問到既然人有多元智能,那麼哪個比較重要、應該先發展既有優勢智能,還是要改善弱勢智能的?答案可能讓很多人不滿意,那就是因人而異。對不同年齡、不同目標與不同家庭社經背景,這會有不同的建議。這樣多元的回答雖然不易被接受,但卻是最懇切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成長背景與情感發展,過去種種都是構成一個人的重要基石,要考量未來發展時當然需要多方納入。單一答案雖然簡單易懂,但不夠真確,而這也是多元智能理論一再提醒的事。
推薦序:以統合心智開創未來
藍偉瑩,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加德納教授因「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為世人所知,成為當代重要的教育家。看到這本新著作真是讓人興奮,這樣的興奮來自於一位學者展現了人類好奇的本性,為了追求更好的答案而持續提問、持續探究,這樣不斷自我對話與自我突破的歷程,與他在書中想告訴我們的發現是同等重要的。他不執著於捍衛自己的理論,甚至還能檢視與調整理論,為我們示範了一個知識產製者應有的態度與行動,也在這個評價自己的歷程中,形成更精鍊的理論──「統合心智」(The Synthesizing Mind)。
過去加德納教授透過多元智能的說明,讓我們認識到智能多元的存在與意義,每一種都不應當被忽視,也不該有優劣之分,更不表示我們只具有其中一種或幾種而已,或是我們僅需要單獨運用某個智能就能回應生活與世界。相反地,就如同加德納教授自我覺察後的發現,我們總是在運用統合心智後,才真正理解了世界、發現了新知、創造了解方,這也讓不同的智能在個人或群體發展的歷程中產生了積極的意義。
在這個跨領域的時代,早已不再以為單一領域或是領域相加就能面對全球挑戰,而是真正面對情境,理解脈絡,而能將不同領域整合運用於該發揮之處,這是我們創造未來正在走的路,關於人類的智能更是如此。回到真實情境中更不難發現,現實中智能的運用很自然地就是以統合方式運作。
如果你還在以區別智能或區別領域的方式進行學習,那麼你可能只能回應已經存在解方的問題,或是重複進行相同的事情,終將在多變的時代中無法動彈。推薦大家這本書,無論你是否曾經讀過多元智能的理論,這本書能夠讓你重新思考自己或群體,營造不斷突破與創新的可能性。
目次
導讀 加德納之心 詹志禹
推薦序 別被智力測驗綁架了! 蔡宇哲
推薦序 以統合心智開創未來 藍偉瑩
序 言
第一部統合心智的形成
第一章一個十歲孩子的心智架構
第二章測驗可信度與未來的方向
第三章發掘長久興趣與迷人治學法
第四章拒絕單一框架
第五章拓展研究領域
第二部多元智能――重新建構人類對話
第六章朝《心智解構》邁進
第七章多元智能理論掀起的波瀾
第八章多元智能理論在世界的發展
第九章把多元智能理論放在正確的位置
第三部 解析統合心智
第十章優職計畫到面向教育領域
第十一章跨越研究領域的藩籬
第十二章統合心智的真諦
致 謝
參考文獻
索 引
推薦序 別被智力測驗綁架了! 蔡宇哲
推薦序 以統合心智開創未來 藍偉瑩
序 言
第一部統合心智的形成
第一章一個十歲孩子的心智架構
第二章測驗可信度與未來的方向
第三章發掘長久興趣與迷人治學法
第四章拒絕單一框架
第五章拓展研究領域
第二部多元智能――重新建構人類對話
第六章朝《心智解構》邁進
第七章多元智能理論掀起的波瀾
第八章多元智能理論在世界的發展
第九章把多元智能理論放在正確的位置
第三部 解析統合心智
第十章優職計畫到面向教育領域
第十一章跨越研究領域的藩籬
第十二章統合心智的真諦
致 謝
參考文獻
索 引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我一踏入演講廳,就感覺情況似乎很不尋常。
那是一九八四年秋天,我受邀到曼哈頓市中心的希爾頓大飯店,在全國獨立學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Schools)年度大會上發表演說。協會邀請我談談我剛出版的新書,也就是《心智解構》(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身為一個在大學兼課的心理學研究者,演講對我來說根本是家常便飯。當時我已經發表過許多學術及通俗文章,寫過幾本專書及教科書,甚至還得過幾個獎。這本新書出版後得到許多關注,在一九八三年九月出版前後,我已經針對這個主題做過幾次演講。
當我通過長廊進入演講廳,馬上注意到場內座無虛席,許多人甚至得坐在走道上。我一現身,原本鬧哄哄的聲音驟然而止。在瞬間的靜默中,我看到有些人對我指指點點,竊竊私語的交談聲開始此起彼落。主辦單位介紹我時,現場爆出如雷般的掌聲,這在當時的學術場合並不尋常。根據過去的演講經驗,聽眾通常會不時起身走動、翻閱紙張的聲音沙沙作響;但這場演講中,聽眾卻從頭到尾全神貫注,專心到超乎尋常的程度。演講結束後,許多聽眾拿著我的書排隊簽名(畢竟這是手機自拍和Kindle出現之前的幾十年)。
我的預感是正確的,這本「多元智能」理論著作的出版,就此改變了我的人生。在那之前,我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心理學研究者;但現在,我是一本引發人們熱烈討論多元智能的作者,是一項備受爭議的理論創始人。我之前寫了幾本有關心智的書,內容基本上都是整理別人的想法;如今,我自己的見解成為眾人讚揚、批評與辯論的焦點。
雖然我很希望走在街上或機場時不要被認出來(我至今依舊如此盼望),然而,每當被問起是不是「霍華德‧加德納」、「加德納博士」、「加德納教授」,甚至「那個霍華德‧加德納」時,我也漸漸習慣點頭說是。
就某些方面來說,我發現學者與公共知識分子的名聲為我帶來許多好處。出名並非我個人所好,我也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小有名氣,但坦白說,知名度的確能讓人感到滿足,不僅能受邀參加有趣的會議和聚會,還能增添一點薪水之外的收入。在本書中,我也會談到這方面的相關經歷。然而,這並非是我撰寫回憶錄的目的。以下兩點,才是促使我撰寫本書的主要動機。
其一,在我們這個時代(尤其在美國),演講者和作者往往會與特定主題劃上等號。我寫過三十本書、數百篇論文,還做過幾十個研究計畫,但我總被稱為「多元智能創始人」或「多元智能之父」,想必這個稱號未來也會一直跟隨著我。我不會放棄,也不後悔發展這個理論,畢竟理論提出以來的數十年間,我在上面花了不少時間。然而,不論是基於個性、天性或使命感,我從來不想一生只鑽研多元智能理論。我不認為自己應該像別人所期待的那樣,僅僅因為我提出這個理論,就有義務不斷地完善它,甚至得終其一生捍衛它。生命是如此短暫,我還抱持著許多有趣的想法和興趣,因此我理應選擇將注意力轉移到那些事物上,而非繼續成為多元智能理論的俘虜。
再者,多元智能概念雖然成功喚起全世界的注意,但卻無法保證人們能夠正確地理解它。令人感嘆的是,多年來,我為了阻止誤解而做出無數努力,但成果卻微乎其微。我很少會去質疑那些揮舞多元智能大旗的人背後藏著怎樣的動機,但有些人確實是以破壞性的方式運用或改造這些概念。
事實上,正如後面篇幅所詳述的那樣,曾有個案例是如此公然地濫用我的理論,讓我不得不公開予以譴責。那次不愉快的經驗,改變了我之後幾十年的工作方向。由於我的想法屢屢遭受扭曲,使得我不再是一名探究人類認知的心理學家,轉而開始致力於理解和促進以合乎倫理的方式,使用我們所有擁有的智能與創造力。這樣的轉向,一眨眼也已經超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
在這本書中,我追溯了多元智能概念在個人歷史中的起源、相關概念在我研究生涯早期的發展、世人對多元智能理論的最初反應,回顧了自從提出這個理論以來,我在學術和文化領域所經歷曲曲折折的四十多年。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對外人來說難以想像,但對我而言至為重要的動機,驅使著我完成本書。在我大半輩子的學術與寫作生涯中,始終聚焦於人類的心智,也就是「我們」這個物種的心智;但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將試圖檢視「我」這個人的心智,也就是半個世紀以來,開創多元智能理論與許多其他學術概念的那個心智。令我感到詫異的是,我發現這種心智無法輕易地用多元智能來加以解釋。
這導出本書的核心要旨――我確信我的心智屬於「統合心智」(synthesizing mind)。統合的動機與能力,源自於個人的人生總體目標;而統合的行動,則有賴以各種方法運用多元智能及智能組合。我相信透過深入剖析統合的行動(或者說是統合的藝術),能夠將這種尚未被太多人分析過的心智說明清楚。在人類未來的歷史篇章中,將證明這種心智是多麼的重要。
早在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深受一種研究與寫作方法所吸引。這種方法被稱為「社會科學的質性研究」,但若將這種方法稱為對人類心智、人類天性與人類文化的「統合之作」(works of synthesis),或許會更為精確,也更讓人感到親近。這是我大學時期的老師――從精神分析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到社會學家黎士曼(David Riesman)、再到心理學家布魯納(Jerome Bruner)――所為我樹立的典範;也是我高中時期的偶像美國歷史學者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與大學時的英雄文學批評家威爾森(Edmund Wilson),在其論述中展現的迷人成就;他們對我的一生影響深遠,也是我在寫作過程中不斷試圖要達到的目標,特別是在《心智解構》一書中。
我相信我長期從事的研究,是介於新聞報導與科學實驗之間,是一種有憑有據且特別珍貴(或許也特別不穩定)的知識形式。這是我的志業,是我所擅長、也可說是我的相對優勢。然而,我愈來愈擔心統合研究可能逐漸式微。當今學術界日益關注標準學術專業領域內高度技術性的量化研究;而媒體則一面倒的喜好單一、簡單的「大創意」(big idea),以及彷彿不用提詞,就能字字句句投訪問者所好的那類評論家。那些令我所欽佩並努力開創的宏大統合觀念,如果有一天不幸從公眾領域中消失,將會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
有鑒於此,在後續內容中,我企圖描述並闡釋兩大主題,適足以反映這些動機:
一、告訴大家在提出智能的新觀點,以及改變關於智能的人類對話時會牽涉到的層面,並解釋我為什麼不想永無止境地被「改變對話者」這個角色所束縛。
二、探究那個開創出有關人類經驗新觀念的心智,那個自童年起就試圖統合大量訊息,以對開創者有意義的形式來描述統合的結果,並能以清楚的方式傳達給更多大眾。
當我提出我的故事和論點時,我試圖說得清楚明白、直言不諱,但這並不是「愛與生活」那類故事,而是對於心智生活的描述,是一部學術回憶錄。主要會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
第一部,從我的童年時期到求學生涯說起,到我嶄露頭角並成為專業的研究心理學者與作家歷程中,影響我心智發展的議題與因素。因為我是形塑概念的人,也是故事裡唯一的主角,我不會確切知道是哪個因素影響我成為統合者,是家庭、故鄉、嗜好、興趣、好奇的事物、優缺點、朋友、活動、還是學校選擇。不過,至少我提出了一個統合心智出現的個案研究。
第二部,我詳述怎麼開始為我最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進行統合。然後,從我在希爾頓飯店演講當天的感受談起,接著檢視一個觀點爆紅會引發的情況;我對於學術批評與大眾崇拜及需索的反應;多元智能理論如何同時「解放」我又「俘虜」我;以及,受到多元智能理論影響的許多人士所發展出來的各種課程與專案,包括由我同事和我所設計出來的研究計畫。
第三部,我公開自己不可勝數的其他研究方向,努力用統合心智的能力,把看似發散的諸多興趣連結起來。在我自己學術生涯意料之外的轉折中,對於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與反省,最終引領我走上大規模、長達十數年的專業倫理研究與高等教育研究。直至今日,我仍然一直在研究一般人的心智,以及藝術、科學與政治界巨擘的心智。
在本書的最後幾章中,我借鑒自我知識(也就是內省智能)之鏡,嘗試釐清統合心智的運作方式,探索它究竟從何而來、如何運作、與其他人有何差異,以及這樣的自我知識,能為今日及未來擁有不同心智的人類帶來何種啟發。首先,我指出我所採取的統合研究方式,不僅不同於新聞寫作,也不同於一般的實徵社會科學研究。此外,我還介紹我在統合方式上的遞嬗演變:從「一般性統合」――撰寫整合學術領域共識的教科書(而且我還研究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到「創造性統合」――正如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或歷史學家霍夫士達特所做的那樣。或許我仍有所不及,但這是我一直以來在智能、創造力與領導力研究中所努力實現的目標。
回顧我一生的研究,我想表明為什麼提出強而有力的概念、探索廣泛與審慎的研究,並試圖以清楚的方式傳達給學界和大眾這幾件事,是值得我投入一輩子心力的志業,我深深地相信,這份志業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應該繼續追尋的,而且只要人類還存在,就應該好好珍惜。
我一踏入演講廳,就感覺情況似乎很不尋常。
那是一九八四年秋天,我受邀到曼哈頓市中心的希爾頓大飯店,在全國獨立學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Schools)年度大會上發表演說。協會邀請我談談我剛出版的新書,也就是《心智解構》(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身為一個在大學兼課的心理學研究者,演講對我來說根本是家常便飯。當時我已經發表過許多學術及通俗文章,寫過幾本專書及教科書,甚至還得過幾個獎。這本新書出版後得到許多關注,在一九八三年九月出版前後,我已經針對這個主題做過幾次演講。
當我通過長廊進入演講廳,馬上注意到場內座無虛席,許多人甚至得坐在走道上。我一現身,原本鬧哄哄的聲音驟然而止。在瞬間的靜默中,我看到有些人對我指指點點,竊竊私語的交談聲開始此起彼落。主辦單位介紹我時,現場爆出如雷般的掌聲,這在當時的學術場合並不尋常。根據過去的演講經驗,聽眾通常會不時起身走動、翻閱紙張的聲音沙沙作響;但這場演講中,聽眾卻從頭到尾全神貫注,專心到超乎尋常的程度。演講結束後,許多聽眾拿著我的書排隊簽名(畢竟這是手機自拍和Kindle出現之前的幾十年)。
我的預感是正確的,這本「多元智能」理論著作的出版,就此改變了我的人生。在那之前,我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心理學研究者;但現在,我是一本引發人們熱烈討論多元智能的作者,是一項備受爭議的理論創始人。我之前寫了幾本有關心智的書,內容基本上都是整理別人的想法;如今,我自己的見解成為眾人讚揚、批評與辯論的焦點。
雖然我很希望走在街上或機場時不要被認出來(我至今依舊如此盼望),然而,每當被問起是不是「霍華德‧加德納」、「加德納博士」、「加德納教授」,甚至「那個霍華德‧加德納」時,我也漸漸習慣點頭說是。
就某些方面來說,我發現學者與公共知識分子的名聲為我帶來許多好處。出名並非我個人所好,我也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小有名氣,但坦白說,知名度的確能讓人感到滿足,不僅能受邀參加有趣的會議和聚會,還能增添一點薪水之外的收入。在本書中,我也會談到這方面的相關經歷。然而,這並非是我撰寫回憶錄的目的。以下兩點,才是促使我撰寫本書的主要動機。
其一,在我們這個時代(尤其在美國),演講者和作者往往會與特定主題劃上等號。我寫過三十本書、數百篇論文,還做過幾十個研究計畫,但我總被稱為「多元智能創始人」或「多元智能之父」,想必這個稱號未來也會一直跟隨著我。我不會放棄,也不後悔發展這個理論,畢竟理論提出以來的數十年間,我在上面花了不少時間。然而,不論是基於個性、天性或使命感,我從來不想一生只鑽研多元智能理論。我不認為自己應該像別人所期待的那樣,僅僅因為我提出這個理論,就有義務不斷地完善它,甚至得終其一生捍衛它。生命是如此短暫,我還抱持著許多有趣的想法和興趣,因此我理應選擇將注意力轉移到那些事物上,而非繼續成為多元智能理論的俘虜。
再者,多元智能概念雖然成功喚起全世界的注意,但卻無法保證人們能夠正確地理解它。令人感嘆的是,多年來,我為了阻止誤解而做出無數努力,但成果卻微乎其微。我很少會去質疑那些揮舞多元智能大旗的人背後藏著怎樣的動機,但有些人確實是以破壞性的方式運用或改造這些概念。
事實上,正如後面篇幅所詳述的那樣,曾有個案例是如此公然地濫用我的理論,讓我不得不公開予以譴責。那次不愉快的經驗,改變了我之後幾十年的工作方向。由於我的想法屢屢遭受扭曲,使得我不再是一名探究人類認知的心理學家,轉而開始致力於理解和促進以合乎倫理的方式,使用我們所有擁有的智能與創造力。這樣的轉向,一眨眼也已經超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
在這本書中,我追溯了多元智能概念在個人歷史中的起源、相關概念在我研究生涯早期的發展、世人對多元智能理論的最初反應,回顧了自從提出這個理論以來,我在學術和文化領域所經歷曲曲折折的四十多年。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對外人來說難以想像,但對我而言至為重要的動機,驅使著我完成本書。在我大半輩子的學術與寫作生涯中,始終聚焦於人類的心智,也就是「我們」這個物種的心智;但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將試圖檢視「我」這個人的心智,也就是半個世紀以來,開創多元智能理論與許多其他學術概念的那個心智。令我感到詫異的是,我發現這種心智無法輕易地用多元智能來加以解釋。
這導出本書的核心要旨――我確信我的心智屬於「統合心智」(synthesizing mind)。統合的動機與能力,源自於個人的人生總體目標;而統合的行動,則有賴以各種方法運用多元智能及智能組合。我相信透過深入剖析統合的行動(或者說是統合的藝術),能夠將這種尚未被太多人分析過的心智說明清楚。在人類未來的歷史篇章中,將證明這種心智是多麼的重要。
早在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深受一種研究與寫作方法所吸引。這種方法被稱為「社會科學的質性研究」,但若將這種方法稱為對人類心智、人類天性與人類文化的「統合之作」(works of synthesis),或許會更為精確,也更讓人感到親近。這是我大學時期的老師――從精神分析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到社會學家黎士曼(David Riesman)、再到心理學家布魯納(Jerome Bruner)――所為我樹立的典範;也是我高中時期的偶像美國歷史學者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與大學時的英雄文學批評家威爾森(Edmund Wilson),在其論述中展現的迷人成就;他們對我的一生影響深遠,也是我在寫作過程中不斷試圖要達到的目標,特別是在《心智解構》一書中。
我相信我長期從事的研究,是介於新聞報導與科學實驗之間,是一種有憑有據且特別珍貴(或許也特別不穩定)的知識形式。這是我的志業,是我所擅長、也可說是我的相對優勢。然而,我愈來愈擔心統合研究可能逐漸式微。當今學術界日益關注標準學術專業領域內高度技術性的量化研究;而媒體則一面倒的喜好單一、簡單的「大創意」(big idea),以及彷彿不用提詞,就能字字句句投訪問者所好的那類評論家。那些令我所欽佩並努力開創的宏大統合觀念,如果有一天不幸從公眾領域中消失,將會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
有鑒於此,在後續內容中,我企圖描述並闡釋兩大主題,適足以反映這些動機:
一、告訴大家在提出智能的新觀點,以及改變關於智能的人類對話時會牽涉到的層面,並解釋我為什麼不想永無止境地被「改變對話者」這個角色所束縛。
二、探究那個開創出有關人類經驗新觀念的心智,那個自童年起就試圖統合大量訊息,以對開創者有意義的形式來描述統合的結果,並能以清楚的方式傳達給更多大眾。
當我提出我的故事和論點時,我試圖說得清楚明白、直言不諱,但這並不是「愛與生活」那類故事,而是對於心智生活的描述,是一部學術回憶錄。主要會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
第一部,從我的童年時期到求學生涯說起,到我嶄露頭角並成為專業的研究心理學者與作家歷程中,影響我心智發展的議題與因素。因為我是形塑概念的人,也是故事裡唯一的主角,我不會確切知道是哪個因素影響我成為統合者,是家庭、故鄉、嗜好、興趣、好奇的事物、優缺點、朋友、活動、還是學校選擇。不過,至少我提出了一個統合心智出現的個案研究。
第二部,我詳述怎麼開始為我最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進行統合。然後,從我在希爾頓飯店演講當天的感受談起,接著檢視一個觀點爆紅會引發的情況;我對於學術批評與大眾崇拜及需索的反應;多元智能理論如何同時「解放」我又「俘虜」我;以及,受到多元智能理論影響的許多人士所發展出來的各種課程與專案,包括由我同事和我所設計出來的研究計畫。
第三部,我公開自己不可勝數的其他研究方向,努力用統合心智的能力,把看似發散的諸多興趣連結起來。在我自己學術生涯意料之外的轉折中,對於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與反省,最終引領我走上大規模、長達十數年的專業倫理研究與高等教育研究。直至今日,我仍然一直在研究一般人的心智,以及藝術、科學與政治界巨擘的心智。
在本書的最後幾章中,我借鑒自我知識(也就是內省智能)之鏡,嘗試釐清統合心智的運作方式,探索它究竟從何而來、如何運作、與其他人有何差異,以及這樣的自我知識,能為今日及未來擁有不同心智的人類帶來何種啟發。首先,我指出我所採取的統合研究方式,不僅不同於新聞寫作,也不同於一般的實徵社會科學研究。此外,我還介紹我在統合方式上的遞嬗演變:從「一般性統合」――撰寫整合學術領域共識的教科書(而且我還研究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到「創造性統合」――正如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或歷史學家霍夫士達特所做的那樣。或許我仍有所不及,但這是我一直以來在智能、創造力與領導力研究中所努力實現的目標。
回顧我一生的研究,我想表明為什麼提出強而有力的概念、探索廣泛與審慎的研究,並試圖以清楚的方式傳達給學界和大眾這幾件事,是值得我投入一輩子心力的志業,我深深地相信,這份志業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應該繼續追尋的,而且只要人類還存在,就應該好好珍惜。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