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哈斯談建築的危險:給年輕人的建築啟蒙課
商品資訊
系列名:On-master
ISBN13:9786267084380
替代書名:Rem Koolhaas: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
出版社:原點
作者:雷姆‧庫哈斯; 桑佛‧昆特
譯者:吳莉君
出版日:2022/09/05
裝訂/頁數:平裝/128頁
規格:21cm*14.5cm*1.2cm (高/寬/厚)
定價
:NT$ 350 元優惠價
:90 折 315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特別收錄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快速欣賞指南▌
比利時澤布魯日海上轉運站|法國國家圖書館|德國ZKM藝術與媒體科技中心 競圖提案
最濃縮的閱讀版本,迅速認識建築大師庫哈斯的思想精髓
2000年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得主
2010年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得主
代表作: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京中央電視台|西雅圖中央圖書館
他帶領的OMA團隊,改變了建築,影響了世界
「假如我們的野心有九成都會化為污泥,無疾而終,或無法繼續,
或想像整個建築行業被絞進了碎紙機,只剩下蜉蝣生物般的微小碎屑,
我們能靠這些浮游生物工作嗎?能為其他事情提供基礎嗎?」──Rem Koolhaas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被放眼世界的新聞媒體CNN視為為全球最被期待的建築。它為何備受矚目?到底這棟建築與庫哈斯帶領的團隊OMA,成就了什麼?開創了什麼?
▌快速認識世界頂尖建築大師的深思熟慮
本書內容來自言詞犀利的庫哈斯,對萊斯大學師生的三場演講,因爲是對學生演講,因此庫哈斯直述要點,簡潔扼要地闡述和回應他對建築的深思熟慮。庫哈斯比任何當代建築師更早、也更清楚地認識到,大都會一直在遮蝕建築的光芒。然而,當其他建築師願意退而求其次、只當個商業鷹架裝潢師的同時,庫哈斯卻依然打死不退,努力想為建築找出新的可能性和所在地。
●建築學習&工作
Q:為什麼建築是危險的職業?
A:難到不可置信,非常耗元氣。就某些方面,此刻當一名建築師真有幾分時運不濟。
Q:建築為何既全能又無能?
A:建築師總是懷抱偉大的夢想,但夢想要實現,非得仰賴其他人,仰賴環境不可。
Q:建築教育的功能?
A:所有的學校都像得嚇人,好壞也差不了多少。學院的貢獻該是瓦解建築野心而非訓練建築企圖。
Q:建築師能做的事?
A:偶爾在既定的條件下,創造出一些多少稱得上出色的建築物。
Q:建築師該面對的事?
A:承認並接受人們正以一種更民粹或更商業的模式重新塑造空間。
Q:身為建築師的態度?
A:樂觀主義不只是建築師該有的基本立場,甚至是絕對要履行的義務。
Q:OMA團隊追求的精神?
A:從1986/87開始,作品變得更具獨立性。我們追求開放的實驗精神,想創造一些新東西。
●城市VS 建築
Q:全球化的影響?
A:全球化徹底改變了建築,將所有人從土地拔起,變成失根之人,變成所有地方的陌生人。每位建築師在國外都比在母國更受歡迎。
Q:對美國城市的想法?
A:每隔十年,一座城市就可以徹底改變它的概念。它的視覺面貌。那改變簡直是一夜之間。
Q:如何看待當代城市?
A:在建築師的個人野心和社會的實際野心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這些現象至少代表了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擺脫形式凝聚的自由,擺脫必須假冒是共同體的自由,擺脫行為模式的自由。
Q:如何看經濟力量和開發商?
A:我們的社會不斷重塑它的需求,這些需求都很實際。建築師依然用鄉愁模式在看待公共領域,因此沒能力以建築的方式來解讀目前發生的一些質變。
Q:城市規劃的解方?
A:危險性頗高。錯誤的規畫案三兩下就能把城市的生命力摧毀殆盡。必須對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出精準的分析,如果可能,找出原因所在。
Q:城市規劃的阻力?
A:執行規劃工作最大的阻礙之一,是每四年的政權更替。在美國,開發商的權勢有點過大,在歐洲則是政治力量太強。這兩種權力形式做出來的結果,竟弔詭地雷同。
Q:新市鎮的希望?
跳脫傳統的放射狀關係網,轉拉一條地鐵線與其他新市鎮橫向串聯。如果串聯起來,就能變成巨大的蓄電池,為現代事件、現代現象和現代情境供應電力,變成充滿魅力的所在。
●反思&期許
Q:日本建築的魅力?
A:有一的種混搭的風格,從最通俗的娛樂消遣到最枯燥的嚴肅文化,都能擺在一起。
Q:建築的留白?
A:空白是一種重要的特質,但完全被漠視,尤其是被建築師漠視。讓一塊空地留空,讓該地區免於消費主義的攻擊和轟炸,免除意義與訊息的入侵。「空」宣稱要擦除一切壓迫,而建築師就是壓迫的一大元兇。
Q:對建築的批判?
A:建築的權力被高估。建築的教育和精神特質,依然牢牢地根植於非常鄉愁式的分析之上。一個只以發牢騷為本質的行業,是不可能有任何建設性的貢獻。
Q:對建築的詰問?
A:假如我們的野心有九成會化為污泥,無疾而終,或無法繼續,或想像整個建築行業被絞進了碎紙機,只剩下蜉蝣生物般的微小碎屑,我們能靠這些浮游生物工作嗎?能為其他事情提供基礎嗎?
Q:對未來的期許?
A:建築應該擺脫安逸的虛榮和自戀主義,不能繼續躲在保護傘下,不去面對歷史生成的現實風險。建築的思考必須講究實效地聚焦於「在現存條件下發現新潛力」,並應「對準現代化的必然改變和力量,找出銜接方式。
除了對以上諸多問題回應,庫哈斯更分別針對三個建案做分析,這三個OMA提案後來都沒蓋成,但卻是深入大都會建築特徵──擁塞性、巨大感、獨立性、量體等核心概念的經典案例。這三場講座以其簡潔精練的內容,預告了未來的重大發展,來自大都會的挑戰。這本令人振奮的作品直指,建築需要更多的反叛精神。
▌以劇作家與記者身份投入,當代建築界的傳奇轉向
庫哈斯1944年生於荷蘭鹿特丹,學童時代曾舉家旅居亞洲印尼。曾於阿姆斯特丹電影與電視學院研讀劇本寫作,並參加電影製作與演出。最初的職業是記者,也於巴黎目睹1968年的學生運動。這促使他從記者、劇作家身份轉變為一位「參與世界」的建築師。建築成為他發掘和製造事件的方式。他先赴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學習,並赴俄國考察構成主義前衛建築,再到美國康乃爾大學與紐約建築與都市研究機構(The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參與教學與研究工作。
庫哈斯始終對大都會的城市現象著迷,親臨紐約的經驗給予他機會研究並寫作一部關於都會現象與都市研究的鉅著:《譫狂紐約》。這部初試啼聲之作不僅使他聲譽鵲起,如今更被視為扭轉建築理論思潮的經典之作。1975年「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OMA)正式成立。建築桂冠普立茲克獎的評審團盛讚他是將理論與實務、建築與文化、抽象思想與實質環境都集於一身的當代最重要建築家。
▌從北京中央電視台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看見亞洲新城市
庫哈斯8歲時,就跟著父親從荷蘭到了印尼,回荷蘭前也曾旅居巴西,整個成長過程受到多元文化的洗禮。新世紀裡他的視角與行腳遍及亞洲、非洲與伊斯蘭世界,以客觀多樣而獨創的觀點,企圖從中看見當代都會的潛在新可能。從北京中央電視台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是這些觀察後的具體實踐。如今在臺灣的我們可以透過庫哈斯親自操刀的最新作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實體作品,具體體驗並認識這位獨特建築大師的實踐力與創造力。
(原書名:《建築的危險:庫哈斯的未來宣言》)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快速欣賞指南▌
比利時澤布魯日海上轉運站|法國國家圖書館|德國ZKM藝術與媒體科技中心 競圖提案
最濃縮的閱讀版本,迅速認識建築大師庫哈斯的思想精髓
2000年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得主
2010年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得主
代表作: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京中央電視台|西雅圖中央圖書館
他帶領的OMA團隊,改變了建築,影響了世界
「假如我們的野心有九成都會化為污泥,無疾而終,或無法繼續,
或想像整個建築行業被絞進了碎紙機,只剩下蜉蝣生物般的微小碎屑,
我們能靠這些浮游生物工作嗎?能為其他事情提供基礎嗎?」──Rem Koolhaas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被放眼世界的新聞媒體CNN視為為全球最被期待的建築。它為何備受矚目?到底這棟建築與庫哈斯帶領的團隊OMA,成就了什麼?開創了什麼?
▌快速認識世界頂尖建築大師的深思熟慮
本書內容來自言詞犀利的庫哈斯,對萊斯大學師生的三場演講,因爲是對學生演講,因此庫哈斯直述要點,簡潔扼要地闡述和回應他對建築的深思熟慮。庫哈斯比任何當代建築師更早、也更清楚地認識到,大都會一直在遮蝕建築的光芒。然而,當其他建築師願意退而求其次、只當個商業鷹架裝潢師的同時,庫哈斯卻依然打死不退,努力想為建築找出新的可能性和所在地。
●建築學習&工作
Q:為什麼建築是危險的職業?
A:難到不可置信,非常耗元氣。就某些方面,此刻當一名建築師真有幾分時運不濟。
Q:建築為何既全能又無能?
A:建築師總是懷抱偉大的夢想,但夢想要實現,非得仰賴其他人,仰賴環境不可。
Q:建築教育的功能?
A:所有的學校都像得嚇人,好壞也差不了多少。學院的貢獻該是瓦解建築野心而非訓練建築企圖。
Q:建築師能做的事?
A:偶爾在既定的條件下,創造出一些多少稱得上出色的建築物。
Q:建築師該面對的事?
A:承認並接受人們正以一種更民粹或更商業的模式重新塑造空間。
Q:身為建築師的態度?
A:樂觀主義不只是建築師該有的基本立場,甚至是絕對要履行的義務。
Q:OMA團隊追求的精神?
A:從1986/87開始,作品變得更具獨立性。我們追求開放的實驗精神,想創造一些新東西。
●城市VS 建築
Q:全球化的影響?
A:全球化徹底改變了建築,將所有人從土地拔起,變成失根之人,變成所有地方的陌生人。每位建築師在國外都比在母國更受歡迎。
Q:對美國城市的想法?
A:每隔十年,一座城市就可以徹底改變它的概念。它的視覺面貌。那改變簡直是一夜之間。
Q:如何看待當代城市?
A:在建築師的個人野心和社會的實際野心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這些現象至少代表了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擺脫形式凝聚的自由,擺脫必須假冒是共同體的自由,擺脫行為模式的自由。
Q:如何看經濟力量和開發商?
A:我們的社會不斷重塑它的需求,這些需求都很實際。建築師依然用鄉愁模式在看待公共領域,因此沒能力以建築的方式來解讀目前發生的一些質變。
Q:城市規劃的解方?
A:危險性頗高。錯誤的規畫案三兩下就能把城市的生命力摧毀殆盡。必須對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出精準的分析,如果可能,找出原因所在。
Q:城市規劃的阻力?
A:執行規劃工作最大的阻礙之一,是每四年的政權更替。在美國,開發商的權勢有點過大,在歐洲則是政治力量太強。這兩種權力形式做出來的結果,竟弔詭地雷同。
Q:新市鎮的希望?
跳脫傳統的放射狀關係網,轉拉一條地鐵線與其他新市鎮橫向串聯。如果串聯起來,就能變成巨大的蓄電池,為現代事件、現代現象和現代情境供應電力,變成充滿魅力的所在。
●反思&期許
Q:日本建築的魅力?
A:有一的種混搭的風格,從最通俗的娛樂消遣到最枯燥的嚴肅文化,都能擺在一起。
Q:建築的留白?
A:空白是一種重要的特質,但完全被漠視,尤其是被建築師漠視。讓一塊空地留空,讓該地區免於消費主義的攻擊和轟炸,免除意義與訊息的入侵。「空」宣稱要擦除一切壓迫,而建築師就是壓迫的一大元兇。
Q:對建築的批判?
A:建築的權力被高估。建築的教育和精神特質,依然牢牢地根植於非常鄉愁式的分析之上。一個只以發牢騷為本質的行業,是不可能有任何建設性的貢獻。
Q:對建築的詰問?
A:假如我們的野心有九成會化為污泥,無疾而終,或無法繼續,或想像整個建築行業被絞進了碎紙機,只剩下蜉蝣生物般的微小碎屑,我們能靠這些浮游生物工作嗎?能為其他事情提供基礎嗎?
Q:對未來的期許?
A:建築應該擺脫安逸的虛榮和自戀主義,不能繼續躲在保護傘下,不去面對歷史生成的現實風險。建築的思考必須講究實效地聚焦於「在現存條件下發現新潛力」,並應「對準現代化的必然改變和力量,找出銜接方式。
除了對以上諸多問題回應,庫哈斯更分別針對三個建案做分析,這三個OMA提案後來都沒蓋成,但卻是深入大都會建築特徵──擁塞性、巨大感、獨立性、量體等核心概念的經典案例。這三場講座以其簡潔精練的內容,預告了未來的重大發展,來自大都會的挑戰。這本令人振奮的作品直指,建築需要更多的反叛精神。
▌以劇作家與記者身份投入,當代建築界的傳奇轉向
庫哈斯1944年生於荷蘭鹿特丹,學童時代曾舉家旅居亞洲印尼。曾於阿姆斯特丹電影與電視學院研讀劇本寫作,並參加電影製作與演出。最初的職業是記者,也於巴黎目睹1968年的學生運動。這促使他從記者、劇作家身份轉變為一位「參與世界」的建築師。建築成為他發掘和製造事件的方式。他先赴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學習,並赴俄國考察構成主義前衛建築,再到美國康乃爾大學與紐約建築與都市研究機構(The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參與教學與研究工作。
庫哈斯始終對大都會的城市現象著迷,親臨紐約的經驗給予他機會研究並寫作一部關於都會現象與都市研究的鉅著:《譫狂紐約》。這部初試啼聲之作不僅使他聲譽鵲起,如今更被視為扭轉建築理論思潮的經典之作。1975年「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OMA)正式成立。建築桂冠普立茲克獎的評審團盛讚他是將理論與實務、建築與文化、抽象思想與實質環境都集於一身的當代最重要建築家。
▌從北京中央電視台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看見亞洲新城市
庫哈斯8歲時,就跟著父親從荷蘭到了印尼,回荷蘭前也曾旅居巴西,整個成長過程受到多元文化的洗禮。新世紀裡他的視角與行腳遍及亞洲、非洲與伊斯蘭世界,以客觀多樣而獨創的觀點,企圖從中看見當代都會的潛在新可能。從北京中央電視台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是這些觀察後的具體實踐。如今在臺灣的我們可以透過庫哈斯親自操刀的最新作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實體作品,具體體驗並認識這位獨特建築大師的實踐力與創造力。
(原書名:《建築的危險:庫哈斯的未來宣言》)
作者簡介
Rem Koolhaas│雷姆‧庫哈斯
˙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始創合夥人,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與都市設計專業教授。
˙1944年生於荷蘭的鹿特丹,於1952年至1956年間在印尼生活,目前定居阿姆斯特丹。
˙早年曾任《海牙郵報》(Haagse Post)記者並投入電影劇本的創作,之後赴倫敦的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學習建築。
˙1972年獲得獎學金赴美國教學與研究,對大都會現象感到著迷,開始分析都會文化在建築上的衝擊,進而出版了追溯曼哈頓與摩天樓的經典力作《譫狂紐約》(Delirious New York)。
˙1975年於倫敦偕同妻子 Madelon Vriesendorp 與同儕 Elia and Zoe Zenghelis 夫婦共同成立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OMA)。
˙1995年以「建築小說」形式的著作《S M L XL》總結OMA多年的工作。庫哈斯目前是OMA和AMO(與OMA互補的研究工作室)的領導者,他們涉足的領域超越建築既有的界限。
˙2000年榮獲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2004年獲頒英國皇家建築協會金質勳章,2010年獲頒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
˙2014年,庫哈斯擔任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總監,以「建築的本源」Fundamentals為主題策展。近年策畫 Countryside: The Future 展覽,2020年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出。
˙代表作品包括:葡萄牙波多音樂廳(2005)、西雅圖中央圖書館(2004)、北京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2012)、義大利米蘭普拉達基金會中心(2015/2018)、柏林艾賽爾·史普林格媒體集團總部(2020)、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2)。
吳莉君│Lichun Wu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譯有《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包浩斯人》、《設計是什麼?》、《包浩斯關鍵故事100》、《建築的法則》、《好城市的空間法則》、《光與影》、《建築語言的法則》、《建築的元素》、《譫狂紐約》等書。
˙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始創合夥人,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與都市設計專業教授。
˙1944年生於荷蘭的鹿特丹,於1952年至1956年間在印尼生活,目前定居阿姆斯特丹。
˙早年曾任《海牙郵報》(Haagse Post)記者並投入電影劇本的創作,之後赴倫敦的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學習建築。
˙1972年獲得獎學金赴美國教學與研究,對大都會現象感到著迷,開始分析都會文化在建築上的衝擊,進而出版了追溯曼哈頓與摩天樓的經典力作《譫狂紐約》(Delirious New York)。
˙1975年於倫敦偕同妻子 Madelon Vriesendorp 與同儕 Elia and Zoe Zenghelis 夫婦共同成立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OMA)。
˙1995年以「建築小說」形式的著作《S M L XL》總結OMA多年的工作。庫哈斯目前是OMA和AMO(與OMA互補的研究工作室)的領導者,他們涉足的領域超越建築既有的界限。
˙2000年榮獲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2004年獲頒英國皇家建築協會金質勳章,2010年獲頒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
˙2014年,庫哈斯擔任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總監,以「建築的本源」Fundamentals為主題策展。近年策畫 Countryside: The Future 展覽,2020年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出。
˙代表作品包括:葡萄牙波多音樂廳(2005)、西雅圖中央圖書館(2004)、北京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2012)、義大利米蘭普拉達基金會中心(2015/2018)、柏林艾賽爾·史普林格媒體集團總部(2020)、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2)。
吳莉君│Lichun Wu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譯有《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包浩斯人》、《設計是什麼?》、《包浩斯關鍵故事100》、《建築的法則》、《好城市的空間法則》、《光與影》、《建築語言的法則》、《建築的元素》、《譫狂紐約》等書。
序
建築的反叛精神
庫哈斯和他的前輩曼菲德‧塔夫利(Manfredo Tafuri)一樣,比任何當代建築師更早、也更清楚地認識到,大都會一直在遮蝕建築的光芒。然而,當其他建築師願意退而求其次、只當個商業鷹架裝潢師的同時,庫哈斯卻依然打死不退,努力想為建築找出新的可能性和所在地。儘管這場奮戰一開始像是唐吉訶德式的執迷妄想,然而到了今天,隨著庫哈斯的巨著《小、中、大、超大》(S, M, L, XL)上市,他似乎已經在超大尺度,在「大」(Bigness)的概念裡,在大都會本身,為建築找到一個暫時棲息之所。
決定重新出版庫哈斯的「萊斯建築講座」,是因為我們相信,這場講座以其簡潔精練的內容,預告了即將到來的重大發展。這本書同時也鼓舞我們,讓「萊斯建築講座」系列再次面世。庫哈斯對休士頓這座城市一針見血的即興評論(「輕鬆城市」〔Lite City〕),再次確認了我的看法,對我們這些萊斯人而言,休士頓可說是一座美妙非凡的實驗室,可以讓我們穩步發展各項嘗試和企圖。
這本小書的再次發行,在許多方面都象徵了,萊斯大學建築學院充分感受到大都會的挑戰,而我們也和庫哈斯一樣,深知這場戰鬥還沒輸。這本令人振奮的作品直接指出,建築需要更多反叛精神,就這點而言,它可說是我們的吉祥物。
拉爾斯‧萊勒普(Lars Lerup)/萊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庫哈斯和他的前輩曼菲德‧塔夫利(Manfredo Tafuri)一樣,比任何當代建築師更早、也更清楚地認識到,大都會一直在遮蝕建築的光芒。然而,當其他建築師願意退而求其次、只當個商業鷹架裝潢師的同時,庫哈斯卻依然打死不退,努力想為建築找出新的可能性和所在地。儘管這場奮戰一開始像是唐吉訶德式的執迷妄想,然而到了今天,隨著庫哈斯的巨著《小、中、大、超大》(S, M, L, XL)上市,他似乎已經在超大尺度,在「大」(Bigness)的概念裡,在大都會本身,為建築找到一個暫時棲息之所。
決定重新出版庫哈斯的「萊斯建築講座」,是因為我們相信,這場講座以其簡潔精練的內容,預告了即將到來的重大發展。這本書同時也鼓舞我們,讓「萊斯建築講座」系列再次面世。庫哈斯對休士頓這座城市一針見血的即興評論(「輕鬆城市」〔Lite City〕),再次確認了我的看法,對我們這些萊斯人而言,休士頓可說是一座美妙非凡的實驗室,可以讓我們穩步發展各項嘗試和企圖。
這本小書的再次發行,在許多方面都象徵了,萊斯大學建築學院充分感受到大都會的挑戰,而我們也和庫哈斯一樣,深知這場戰鬥還沒輸。這本令人振奮的作品直接指出,建築需要更多反叛精神,就這點而言,它可說是我們的吉祥物。
拉爾斯‧萊勒普(Lars Lerup)/萊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目次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欣賞指南
作品介紹
導言
化現實之鏽為想像之金
前言
建築的反叛精神
演講
建築的危險
研討會
建築規劃的新秩序
飛射子彈,或未來何時開始?
作品介紹
導言
化現實之鏽為想像之金
前言
建築的反叛精神
演講
建築的危險
研討會
建築規劃的新秩序
飛射子彈,或未來何時開始?
書摘/試閱
導讀
化現實之?為想像之金──建築煉金師 雷姆‧庫哈斯
龔書章 / 建築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他在平庸中看到超凡,在混亂中看到邏輯,在侷限中看到機會,從而建立一個當代都會新的潛在可能。
生平
煉金師(Alchemist),代表著一個在西方文化中將現實之?轉化成想像之金的神秘角色。而在邁入21世紀的新時代裡,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正是當代極少數的這樣一個兼具多種角色──狂想家╱實踐家、哲學家╱實用主義者、以及理論家╱預言家╱建築師──於一身的煉金師,並且在此間不斷轉換、反覆觀照。
庫哈斯是當今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實用主義者、是最具烏托邦色彩的建築師,也是最具時代實驗精神的創作家。年輕時,他曾經是一個採訪過義大利超寫實導演費里尼的Haagse郵報記者以及編寫電影劇本的劇作家,使他日後對於建築與都市的觀察,常能以激情洋溢的觀察與充滿幻想的文體,對日常事件狀態與信息作精確而簡單地描述、想像。
在1975年於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完成建築訓練後,他即與Zenghelis夫婦(Elia and Zoe)和Madelon Vriesendorp共同成立了大都會建築辦公室(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簡稱OMA),不斷地試圖以一些策略及幻想,來發現城市過去的邏輯與軌跡,以及舊有建築的形式所展現的數種層次,進而提出另一種多重想像的建築與當代文化背景的新型態關係。
而在世紀交替之際,這位被譽為「能讓建築歌唱」的庫哈斯,更在荷蘭這個以「實用主義」為中心的建築專業與學術中,以教學及論述激發了許多年輕且具熱情的建築師──如West8、MVRDV、VPRO、Ven Berkel等──的前衛思考與實踐,並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城市進行「多元並立、價值紛陳」的荷蘭新建築樣貌,進而在2000年獲得建築普立茲克獎,代表著他極度樂觀的現代主義精神,以及文化跨界的想像和創造,已在建築教育與學術界扮演了極其重要的導師角色。
2001年後,庫哈斯將視角轉往亞洲快速發展中的城市。他以客觀多樣而獨創的觀點,不帶偏見地來對事件的社會現實與慾望需求作廣泛的調查、分析與歸納,進而在平庸中看到超凡,在混亂中看到邏輯,在侷限中看到機會,從而建立一個當代都會新的潛在可能模型。從北京中央電視台到台北藝術中心,都是這些觀察後的具體實踐。2010年獲頒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終身成就獎,總策展人妹島和世讚譽「庫哈斯對世界的影響超越了建築領域本身,不同的人們都能從他的作品中領略到什麼叫作自由。」為他對當代的影響,下了如是的註腳。
思想
如果說20年代的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的《邁向新建築》是20世紀初建築與都市的現代主義精神宣言,那麼庫哈斯1978年的經典論述《譫狂紐約》(Delirious New York)則對20世紀末的大都會與建築提出了認識現實的另一種方式。經由觀看大都會及其「狂譫狀態」(delirium)的心理層面,進而在都會建築中恢復其神話的、象徵的、大眾性的功能。
壅塞文化
在《譫狂紐約》中,庫哈斯藉著曼哈頓的意象,提出一個關於「壅塞輻輳文化」(Culture of Congestion)的計劃。他將此文化定義為一個魅力十足、可以海納百川,消泯其他一切的提案,以使我們能更注意複雜的結合,以及建築與設計觀念的曲轉,實現大都會生活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從這本經典論述,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對庫哈斯在日後十餘年,不論都市規劃或建築設計,都有深遠的影響。
如果說庫哈斯在《譫狂紐約》中所預見的「壅塞輻輳文化」是21世紀都市的狀態,使得都市本身形成一個亂局,而這種混亂的狀態便是都市最令人著迷之處;而「摩天樓」(Skysgraper)應該是一個可以整合所有迷亂慾望的容器,存在於都市中,也能隨著都市的亂局一起不斷地演變、發展。
摩天樓
庫哈斯認為現代建築的原型有二:針形與球形。「針形建築」,具有地標性;而「球形建築」,則是容器。而這兩者原是分離的建築型態,為了滿足人的欲求合而為一,形成現在的摩天樓。摩天大樓即是一個異質性的容器,同時具有高聳入天的地標性質,以及包含著異質事件、滿足了不同的欲求所需的機能的雙重性格,在現實世界中以超現實的方式存在。這就是現代都市現象最令人著迷處,也是最挑起探索慾望的部分。
由此觀點,我們從Zeebruge Sea Terminal競圖案中(見p35),可以看見庫哈斯以一個建築容器融合針形與塔形建築的完全想像。對於這個摩天樓的慾望極致實踐,我們當然也已預見了庫哈斯2002年於北京的「CCTV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設計案」的必然性──在建築皮層表象下與空間狀態中,蘊含著更多無法想像、異質的、複雜的生活形式,直接、明顯地呈現都市亂局。
尺度
如果說庫哈斯在《譫狂紐約》中,企圖以曼哈頓為藍本,在回顧的角度中,以主觀觀察曼哈頓這一城市的形成。而在他與Bruce Mau於1995年所著作的《S、M、L、XL》中,則是延續《譫狂紐約》充滿激情與幻想之城市建築論述後的實踐。庫哈斯在《S、M、L、XL》這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當中,表現出他對於「細微」幾近迷戀的觀察,與對「超大」的興趣與探索。對於庫哈斯而言,當一個物件或事件超過一定的尺度之後,任何理論都不再適用於它,尤其是對於世界上正在發生中的經濟、文化的社會結構巨變──如日本或中國珠江三角洲等都會城市。
密度
密度!密度一直是庫哈斯和很多荷蘭年輕建築師探索的方向,在住宅上尤其明顯。
荷蘭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度──它幾乎沒有歷史,並且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另一方面,在亞洲,因為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的快速遷移,大都會的建設與破壞速度正難以置信地並行著。庫哈斯繼他對曼哈頓所詮釋的「壅塞輻輳文化」理論之後,進而在荷蘭、尤其是亞洲(日本、新加坡、中國)等人口稠密且高速發展國家,藉以「密度」的適應、解決與思考,在空間發展的荒謬矛盾與生態環境的惡化宿命中尋求現實出路,進而轉化為他類的實驗性建築或都市。
大躍進
《異變》(Mutations)和《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是 2001年庫哈斯的主要基調。這幾冊厚重且結構清楚的研究論述,主要是庫哈斯在五年內與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學生及建築師們,以城市、都會為研究核心,共同的教學討論與研究分析。庫哈斯企圖承繼上述對於密度與都市發展的思考,同時藉由建築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對全球城市進行觀察,來探討當代全球都市現代化和都會化的過度快速「異變」與「大躍進」的種種面向與問題。
一方面,他藉由「通屬城市」(generic city)的概念引證,宣告無差異、無特色而具秩序品質的城市環境,將為全球化的必然潛力。另一方面,庫哈斯更以「異變」的激進觀點提出「通屬城市」並不盡然為人們所欲求,現實城市中的混亂和平庸,或許才是我們所最渴望的。他甚至於將哈佛的研究課題轉向當前全球發展最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把深圳、東莞、廣州、珠海、澳門和香港等地作為研究「異變」與「大躍進」的巨型都會模型。這群在極快速變遷發展中的都市,正因互相依存且協調合作而加劇城市間的差異發展,進而形塑成另一種未經刻意計畫追求的無序性、豐富性及複雜性,使得這些城市仍可保持其魅力與活力。
不論是從《譫狂紐約》的曼哈頓、高密度的荷蘭、到《大躍進》的中國珠江三角洲等城市觀察與論述;從小至一個A Dutch House住宅、中至鹿特丹的Kunsthal現代美術館、大到如中國北京的中央電視台總部摩天大樓、或者超大如法國Lille都市計劃案等多重類型與尺度作品,在庫哈斯的多變向度的建築論述中,唯一不變的是,他面對大都會及其「狂譫狀態」的心理欲求想像之同時,仍可以積極樂觀地接受現實,讓主觀想慾和客觀理性同時錯身於一境,轉化不合理的事件與狀態成為都市與建築異變的議題或假說,進而從非理性幻想中汲取精力與靈感,成就他在真實世界中的想像。
化現實之?為想像之金──建築煉金師 雷姆‧庫哈斯
龔書章 / 建築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他在平庸中看到超凡,在混亂中看到邏輯,在侷限中看到機會,從而建立一個當代都會新的潛在可能。
生平
煉金師(Alchemist),代表著一個在西方文化中將現實之?轉化成想像之金的神秘角色。而在邁入21世紀的新時代裡,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正是當代極少數的這樣一個兼具多種角色──狂想家╱實踐家、哲學家╱實用主義者、以及理論家╱預言家╱建築師──於一身的煉金師,並且在此間不斷轉換、反覆觀照。
庫哈斯是當今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實用主義者、是最具烏托邦色彩的建築師,也是最具時代實驗精神的創作家。年輕時,他曾經是一個採訪過義大利超寫實導演費里尼的Haagse郵報記者以及編寫電影劇本的劇作家,使他日後對於建築與都市的觀察,常能以激情洋溢的觀察與充滿幻想的文體,對日常事件狀態與信息作精確而簡單地描述、想像。
在1975年於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完成建築訓練後,他即與Zenghelis夫婦(Elia and Zoe)和Madelon Vriesendorp共同成立了大都會建築辦公室(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簡稱OMA),不斷地試圖以一些策略及幻想,來發現城市過去的邏輯與軌跡,以及舊有建築的形式所展現的數種層次,進而提出另一種多重想像的建築與當代文化背景的新型態關係。
而在世紀交替之際,這位被譽為「能讓建築歌唱」的庫哈斯,更在荷蘭這個以「實用主義」為中心的建築專業與學術中,以教學及論述激發了許多年輕且具熱情的建築師──如West8、MVRDV、VPRO、Ven Berkel等──的前衛思考與實踐,並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城市進行「多元並立、價值紛陳」的荷蘭新建築樣貌,進而在2000年獲得建築普立茲克獎,代表著他極度樂觀的現代主義精神,以及文化跨界的想像和創造,已在建築教育與學術界扮演了極其重要的導師角色。
2001年後,庫哈斯將視角轉往亞洲快速發展中的城市。他以客觀多樣而獨創的觀點,不帶偏見地來對事件的社會現實與慾望需求作廣泛的調查、分析與歸納,進而在平庸中看到超凡,在混亂中看到邏輯,在侷限中看到機會,從而建立一個當代都會新的潛在可能模型。從北京中央電視台到台北藝術中心,都是這些觀察後的具體實踐。2010年獲頒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終身成就獎,總策展人妹島和世讚譽「庫哈斯對世界的影響超越了建築領域本身,不同的人們都能從他的作品中領略到什麼叫作自由。」為他對當代的影響,下了如是的註腳。
思想
如果說20年代的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的《邁向新建築》是20世紀初建築與都市的現代主義精神宣言,那麼庫哈斯1978年的經典論述《譫狂紐約》(Delirious New York)則對20世紀末的大都會與建築提出了認識現實的另一種方式。經由觀看大都會及其「狂譫狀態」(delirium)的心理層面,進而在都會建築中恢復其神話的、象徵的、大眾性的功能。
壅塞文化
在《譫狂紐約》中,庫哈斯藉著曼哈頓的意象,提出一個關於「壅塞輻輳文化」(Culture of Congestion)的計劃。他將此文化定義為一個魅力十足、可以海納百川,消泯其他一切的提案,以使我們能更注意複雜的結合,以及建築與設計觀念的曲轉,實現大都會生活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從這本經典論述,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對庫哈斯在日後十餘年,不論都市規劃或建築設計,都有深遠的影響。
如果說庫哈斯在《譫狂紐約》中所預見的「壅塞輻輳文化」是21世紀都市的狀態,使得都市本身形成一個亂局,而這種混亂的狀態便是都市最令人著迷之處;而「摩天樓」(Skysgraper)應該是一個可以整合所有迷亂慾望的容器,存在於都市中,也能隨著都市的亂局一起不斷地演變、發展。
摩天樓
庫哈斯認為現代建築的原型有二:針形與球形。「針形建築」,具有地標性;而「球形建築」,則是容器。而這兩者原是分離的建築型態,為了滿足人的欲求合而為一,形成現在的摩天樓。摩天大樓即是一個異質性的容器,同時具有高聳入天的地標性質,以及包含著異質事件、滿足了不同的欲求所需的機能的雙重性格,在現實世界中以超現實的方式存在。這就是現代都市現象最令人著迷處,也是最挑起探索慾望的部分。
由此觀點,我們從Zeebruge Sea Terminal競圖案中(見p35),可以看見庫哈斯以一個建築容器融合針形與塔形建築的完全想像。對於這個摩天樓的慾望極致實踐,我們當然也已預見了庫哈斯2002年於北京的「CCTV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設計案」的必然性──在建築皮層表象下與空間狀態中,蘊含著更多無法想像、異質的、複雜的生活形式,直接、明顯地呈現都市亂局。
尺度
如果說庫哈斯在《譫狂紐約》中,企圖以曼哈頓為藍本,在回顧的角度中,以主觀觀察曼哈頓這一城市的形成。而在他與Bruce Mau於1995年所著作的《S、M、L、XL》中,則是延續《譫狂紐約》充滿激情與幻想之城市建築論述後的實踐。庫哈斯在《S、M、L、XL》這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當中,表現出他對於「細微」幾近迷戀的觀察,與對「超大」的興趣與探索。對於庫哈斯而言,當一個物件或事件超過一定的尺度之後,任何理論都不再適用於它,尤其是對於世界上正在發生中的經濟、文化的社會結構巨變──如日本或中國珠江三角洲等都會城市。
密度
密度!密度一直是庫哈斯和很多荷蘭年輕建築師探索的方向,在住宅上尤其明顯。
荷蘭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度──它幾乎沒有歷史,並且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另一方面,在亞洲,因為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的快速遷移,大都會的建設與破壞速度正難以置信地並行著。庫哈斯繼他對曼哈頓所詮釋的「壅塞輻輳文化」理論之後,進而在荷蘭、尤其是亞洲(日本、新加坡、中國)等人口稠密且高速發展國家,藉以「密度」的適應、解決與思考,在空間發展的荒謬矛盾與生態環境的惡化宿命中尋求現實出路,進而轉化為他類的實驗性建築或都市。
大躍進
《異變》(Mutations)和《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是 2001年庫哈斯的主要基調。這幾冊厚重且結構清楚的研究論述,主要是庫哈斯在五年內與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學生及建築師們,以城市、都會為研究核心,共同的教學討論與研究分析。庫哈斯企圖承繼上述對於密度與都市發展的思考,同時藉由建築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對全球城市進行觀察,來探討當代全球都市現代化和都會化的過度快速「異變」與「大躍進」的種種面向與問題。
一方面,他藉由「通屬城市」(generic city)的概念引證,宣告無差異、無特色而具秩序品質的城市環境,將為全球化的必然潛力。另一方面,庫哈斯更以「異變」的激進觀點提出「通屬城市」並不盡然為人們所欲求,現實城市中的混亂和平庸,或許才是我們所最渴望的。他甚至於將哈佛的研究課題轉向當前全球發展最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把深圳、東莞、廣州、珠海、澳門和香港等地作為研究「異變」與「大躍進」的巨型都會模型。這群在極快速變遷發展中的都市,正因互相依存且協調合作而加劇城市間的差異發展,進而形塑成另一種未經刻意計畫追求的無序性、豐富性及複雜性,使得這些城市仍可保持其魅力與活力。
不論是從《譫狂紐約》的曼哈頓、高密度的荷蘭、到《大躍進》的中國珠江三角洲等城市觀察與論述;從小至一個A Dutch House住宅、中至鹿特丹的Kunsthal現代美術館、大到如中國北京的中央電視台總部摩天大樓、或者超大如法國Lille都市計劃案等多重類型與尺度作品,在庫哈斯的多變向度的建築論述中,唯一不變的是,他面對大都會及其「狂譫狀態」的心理欲求想像之同時,仍可以積極樂觀地接受現實,讓主觀想慾和客觀理性同時錯身於一境,轉化不合理的事件與狀態成為都市與建築異變的議題或假說,進而從非理性幻想中汲取精力與靈感,成就他在真實世界中的想像。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