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印度,一個不容忽視的國家!
立刻了解印度龐雜而又混亂的五千年歷史
恆河、拉賈斯坦邦的沙漠堡壘、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和傳說中的文明遺址。
印度,一個古老的國度,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更是近年備受國際矚目的新興大國。
它的人口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十年內,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但是貧困、混亂、失序的印象,以及荒謬絕倫的各種新聞,卻又深烙在你我的腦海中,究竟,我們該從何了解這個國家?
本書特色
‧以十章簡要的文字,敘述印度漫長的歷史
‧透過認識重要的歷史人物,將複雜的印度呈現給讀者
‧依據最新的考古和研究資料,提供史學界最新的看法
‧搭配圖片和地圖說明,圖文並茂
‧附有歷史年表,快速理解印度五千年的重要大事及人物
關於印度,是否總是讓你充滿疑惑
‧佛教的發源地,但是印度的佛教徒比例卻不到1%
‧超過八成人口信奉印度教,然而舉世聞名的泰姬瑪哈陵卻是伊斯蘭的歷史遺跡
‧物產豐饒、人口眾多,卻未能發展成強大的國家,反而頻頻被外來者侵略
‧擁有充足的青壯年勞動人口,至今卻仍未發展成像中國一般的「世界工廠」
‧文化、語言紛然雜陳,貧富差距懸殊,多種宗教和儀式混雜交織
認識印度,從現在開始
從最早的哈拉帕文明,到穆斯林入侵者、蒙兀兒王朝、英國殖民,為獨立而進行的抗爭,以及當今未來的挑戰……本書巧妙地濃縮五千年的神祇、叛亂、戰爭、偉大的帝國、頹廢的王朝、侵略、殖民和獨立,以最清晰的架構,簡要的文字,生動活潑地敘述印度龐雜又混亂的漫長歷史。
透過一系列重要的印度歷史人物:佛陀、亞歷山大大帝、阿克巴(最偉大的蒙兀兒皇帝)、克萊夫(建立英屬印度殖民地的關鍵人物)、拉克什米拜(印度版「聖女貞德」)和聖雄甘地,將精采生動的印度歷史呈現給讀者。
從佛教到寶萊塢,印度已經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記。近年來,印度更在解決貧困和文盲方面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進展,卻仍然得面對如新冠肺炎肆虐等非同尋常的挑戰。如今它正迅速改變,徹底揚棄數十年來主導其經濟的社會主義實驗,試著適應新的世界秩序。印度能否克服其在政治、社會和宗教的緊張局勢,重新崛起,成為下一個全球超級大國,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印度是風俗、種族、種姓、語言和精神信仰的混合體。
五千多年來奇妙、龐大而混亂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孕育了今日的印度。
認識印度的歷史,幫助你了解未來的印度!
立刻了解印度龐雜而又混亂的五千年歷史
恆河、拉賈斯坦邦的沙漠堡壘、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和傳說中的文明遺址。
印度,一個古老的國度,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更是近年備受國際矚目的新興大國。
它的人口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十年內,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但是貧困、混亂、失序的印象,以及荒謬絕倫的各種新聞,卻又深烙在你我的腦海中,究竟,我們該從何了解這個國家?
本書特色
‧以十章簡要的文字,敘述印度漫長的歷史
‧透過認識重要的歷史人物,將複雜的印度呈現給讀者
‧依據最新的考古和研究資料,提供史學界最新的看法
‧搭配圖片和地圖說明,圖文並茂
‧附有歷史年表,快速理解印度五千年的重要大事及人物
關於印度,是否總是讓你充滿疑惑
‧佛教的發源地,但是印度的佛教徒比例卻不到1%
‧超過八成人口信奉印度教,然而舉世聞名的泰姬瑪哈陵卻是伊斯蘭的歷史遺跡
‧物產豐饒、人口眾多,卻未能發展成強大的國家,反而頻頻被外來者侵略
‧擁有充足的青壯年勞動人口,至今卻仍未發展成像中國一般的「世界工廠」
‧文化、語言紛然雜陳,貧富差距懸殊,多種宗教和儀式混雜交織
認識印度,從現在開始
從最早的哈拉帕文明,到穆斯林入侵者、蒙兀兒王朝、英國殖民,為獨立而進行的抗爭,以及當今未來的挑戰……本書巧妙地濃縮五千年的神祇、叛亂、戰爭、偉大的帝國、頹廢的王朝、侵略、殖民和獨立,以最清晰的架構,簡要的文字,生動活潑地敘述印度龐雜又混亂的漫長歷史。
透過一系列重要的印度歷史人物:佛陀、亞歷山大大帝、阿克巴(最偉大的蒙兀兒皇帝)、克萊夫(建立英屬印度殖民地的關鍵人物)、拉克什米拜(印度版「聖女貞德」)和聖雄甘地,將精采生動的印度歷史呈現給讀者。
從佛教到寶萊塢,印度已經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記。近年來,印度更在解決貧困和文盲方面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進展,卻仍然得面對如新冠肺炎肆虐等非同尋常的挑戰。如今它正迅速改變,徹底揚棄數十年來主導其經濟的社會主義實驗,試著適應新的世界秩序。印度能否克服其在政治、社會和宗教的緊張局勢,重新崛起,成為下一個全球超級大國,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印度是風俗、種族、種姓、語言和精神信仰的混合體。
五千多年來奇妙、龐大而混亂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孕育了今日的印度。
認識印度的歷史,幫助你了解未來的印度!
作者簡介
約翰.祖布日茨基(John Zubrzycki)
澳洲人,研究印度史已四十多年,曾以外交官和外國通信員身分在印度工作,教授印度學,以印度社會、文化、政治為題寫作甚豐。著有四本書:《齋浦爾王族:印度最迷人的王族史話》(The House of Jaipur: The Inside Story of India’s Most Glamorous Royal Family,暫譯)、《魔法帝國:印度巫術史》(Empire of Enchantment: The Story of Indian Magic,暫譯)、《神祕的雅各先生:鑽石商、魔術師、間諜》(The Mysterious Mr Jacob: Diamond Merchant, Magician and Spy,暫譯)、《最後一個尼札姆:印度最偉大土邦的興亡》(The Last Nizam: The Rise and Fall of India’s Greatest Princely State,暫譯)。他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就讀時主修南亞史和印地語,在新南威爾斯大學拿到印度史博士學位。曾任《澳洲人》(The Australian)的外語副主編,目前全職寫作。
黃中憲
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曾任出版社叢書主編、網路媒體國際新聞編譯,現專職筆譯。譯作有《成吉思汗》、《歷史上的大暖化》、《蒙娜麗莎五百年》、《破解古埃及》等多部作品。
澳洲人,研究印度史已四十多年,曾以外交官和外國通信員身分在印度工作,教授印度學,以印度社會、文化、政治為題寫作甚豐。著有四本書:《齋浦爾王族:印度最迷人的王族史話》(The House of Jaipur: The Inside Story of India’s Most Glamorous Royal Family,暫譯)、《魔法帝國:印度巫術史》(Empire of Enchantment: The Story of Indian Magic,暫譯)、《神祕的雅各先生:鑽石商、魔術師、間諜》(The Mysterious Mr Jacob: Diamond Merchant, Magician and Spy,暫譯)、《最後一個尼札姆:印度最偉大土邦的興亡》(The Last Nizam: The Rise and Fall of India’s Greatest Princely State,暫譯)。他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就讀時主修南亞史和印地語,在新南威爾斯大學拿到印度史博士學位。曾任《澳洲人》(The Australian)的外語副主編,目前全職寫作。
黃中憲
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曾任出版社叢書主編、網路媒體國際新聞編譯,現專職筆譯。譯作有《成吉思汗》、《歷史上的大暖化》、《蒙娜麗莎五百年》、《破解古埃及》等多部作品。
序
「不管你能針對印度說出什麼千真萬確的話,其反面說法也切合事實。」
──英國經濟學家瓊.羅賓森(Joan Robinson)
在一九四二年八月九日清晨的孟買維多利亞車站,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和其九名同僚被推上火車,遭解送至艾哈邁德納格爾堡(Ahmadnagar Fort)。此堡位在今日馬哈拉施特拉邦悶熱的山上,一七○七年,六大蒙兀兒皇帝的最後一位―奧朗則布(Aurangzeb),就死在此堡裡,死時刮起的那陣旋風,風勢「強到把營地裡所有帳篷吹垮毀……掉村子,拔起樹木。」在英國人治下,艾哈邁德納格爾已改闢為高安全規格的監獄。尼赫魯將會在牢裡待上兩年九個月。在英國人統治期間,他九次入獄,這次待的時間最久,罪行是發動「撤離印度」(Quit India)運動―國大黨告訴英國人,若指望印度全力支持英國打二戰,就要同意讓印度立即獨立,為逼英國人同意,國大黨孤注一擲祭出此舉。尼赫魯獲釋時,二戰已快結束。
日後出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曾形容艾哈邁德納格爾是某種「柏拉圖筆下的洞穴」―囚犯在其中只能隱約看到周遭的動靜。但他從監獄放風場頂上的天空得到慰藉,「白天飄著朵朵彩雲……夜裡繁星點點。」在此堡的高牆內,則是另一番景象―尼赫魯的那一小批獄友,係印度政治、學術、社會各界的代表人士。他們交談的語言,係印度四種古典語―梵語、巴利語、阿拉伯語、波斯語──以及超過六種印度現代語,包括印地語、烏爾都語、孟加拉語、古吉拉特語、馬拉塔語(Marathi)、泰盧固語(Telugu)。尼赫魯思忖道,「有如此豐富資源供我取用,唯一的限制是我從中得益的能力。」有許多時間可種花蒔草,即興舉辦研討會,思索國內各地的情勢。一如先前在獄中之所為,尼赫魯趁此機會飽讀其所熱愛的歷史、政治經典名著,把那些理念融入他的寫作裡。
《發現印度》(The Discovery of India,一九四六)編纂於炎熱的漫漫長日裡,是尼赫魯最知名的著作。他謙稱此書只是「觀念的大雜燴」―一趟穿越過去但也「窺探未來」的旅程。此書許多部分的確如其所言,把諸多不相干的想法放在一塊。但他開門見山就提出一個關鍵性的疑問:「除了具體可見的方面、地理方面,印度還是什麼?」在最後一章,他很有自信的答道:印度是「一個一致卻又豐富多元的文化體,諸多矛盾的綜合體,並由強固但不可見的數股線把這些矛盾維繫在一塊……印度是迷思和想法,是夢想和願景,但也非常真實、無時不在 、無處不在。」
尼赫魯的結論讀來既含糊又矛盾,或許讓有心學好印度歷史者感到氣餒,但印度既是想法又是實體已存在數千年,兼容多種宗教、文化、語言、民族和種姓。尼赫魯於一九五三年某場演說中指出,「印度具有過去那種集大成的傳統」,還說「水流向它,人河流入它 ,和印度之洋混而為一,無疑在那裡促成改變,既影響它,又受它影響。」
尼赫魯認為「發現印度」的重要性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但對許多外人來說,要完成「印度之旅」(passage to India,在此借用佛斯特〔E. M. Foster〕的小說標題)並不容易。這個國家的文化、語言紛然雜陳,貧富差距懸殊,多種宗教和儀式混雜交織,其歷史不但悠長費解,且受到越來越多質疑,因而,只有意志堅定之人,才不致望而怯步。要把彼此重疊的文化、政治、社會流變,融為一部條理分明且包羅廣泛的敘事,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誠如孟加拉籍作家暨學者尼拉德.喬杜里(Nirad Chaudhuri,一八九七~一九九九)在一九五○年代時所寫的,印度「如此廣土眾民,構成例外的個體很可能多達數百萬。」
不管印度的複雜性給學生和歷史學家設下什麼難關,若未記取此國之過去和現在所帶來的教訓,則太愚蠢。印度擁有世上最古老的文明,係世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亞洲東部、西部間的支點,也是咄咄逼人的印度洋強權。如今它正迅速改變,徹底揚棄數十年來主導其經濟的社會主義實驗,試著適應新的世界秩序。在這個新世界秩序裡,印度的不結盟主張―不靠向兩大強權的任何一個―顯得越來越無足輕重。
印度還未能像中國那樣擁有光鮮亮麗的高鐵、燦爛耀眼的大都會,或擁有為世界各地熱愛新科技的消費者生產筆記型電腦和智慧手機的大工廠,也未得到其民選領袖的善加治理,以至於潛力從未充分發揮。印度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還有眾多受過高等教育、具跨國工作能力的勞工,前景大受看好。二○二五年時,全世界勞動年齡人口會有五分之一是印度人,會有十億印度人透過智慧手機彼此互通聲息並和世界連結。目前中印兩國人口都接近十五億大關,但印度的人口據認會在二○二七年超過中國。屆時印度前五大城市的經濟規模,會相當於今日塞爾維亞、保加利亞之類的中等收入國家。新冠肺炎爆發前,印度穩步向前,照市場匯率衡量,很可能在二○三一年時成為世上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中國和美國。
中國的歷史可依據王朝更迭,清楚分割為元或明或清之類的朝代,印度的歷史則不然,而是同時分立著自成一體且相互較勁的權力中心。即使在帝國擴張最盛時,印度的三大王朝──孔雀、笈多、蒙兀兒──也未控制印度次大陸全境。直到一八一八年馬拉塔人敗於英國人之手,才由英國人完成對印度全境的控制。但即使那時,占去印度陸塊四成面積和印度三分之一人口的各個土邦,仍保有名義上某種程度的獨立地位。
要在此書裡交待印度次大陸上每個統治者的在位時期、大大小小各王朝的興衰、每場爭奪領土、財富之戰役的結果,或是交待印度在科學、文學、藝術之類領域對世界的貢獻,會是自找麻煩,徒然把諸多人民、年代和流於粗淺的宣告凌亂塞在一塊。要把印度五千年史濃縮在三百多頁的書裡,同時傳達這些精微奧妙之處,始終不是易事,卻屬必要。
地名演變
對於過去長途跋涉翻過興都庫什山抵達今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平原的商人和入侵者來說,第一個重大的地理障礙是Sindhu(印度河)。波斯人發不出s音,於是把此河稱作Hindu河。西元前四世紀希臘人來到印度時,把H拿掉,印度河就成了今日所知的Indus河,河另一邊則被稱作 Ἰνδία,即India的字源。亞美利加(America)和澳大利亞(Australia)之名係外人所創,與殖民地時代之前當地居民對自己土地的稱呼毫無關係;同樣的,India一詞原本並不盛行,十六、十七世紀時,歐洲商人把葡屬印度(Estado da Índia)、荷蘭的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 Indische Compagnie)、法國的印度公司(Compagnie
des Indes)、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陸續帶到印度,India 一名才確立。更常見的名稱是印度斯坦(Hindustan),意指「印度河土地」(land of the Indus),而非指「印度人或印度教徒的土地」(Land of the Hindus)。在二十世紀初期之前,「印度斯坦人」(Hindustanee)這個通稱,通常用來指來自當時英屬印度的人。
印度的梵語名是婆羅多(Bharata),在十三世紀典籍《毗濕奴往世書》(Viṣṇupurāṇa)中,此詞被定義為:「位在大洋以北、雪山以南的國度,人稱婆羅多,因為那裡住著婆羅多(王)的後代。寬九千里格,是善行之地,因為善行,人上天堂,或得到解脫。」印度憲法第一條即載:「印度,即婆羅多,應為聯邦制。」
從地理上說,要界定數千年來印度和印度文明的範圍,相對較容易。約一億八千萬年前,超大陸岡瓦納開始解體,印度板塊以一年十五公分左右的速度往東北方向漂移,直到將近五千五百萬年前撞上歐亞板塊,創造出世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才停止漂移。今日所謂的印度次大陸,就以這道兩千五百公里長的山脈為其北界。印度次大陸呈四邊形,其東緣是叢林密布的山脈,印緬兩國便是以此為界;西邊座落著興都庫什山脈,歷來數波入侵的軍隊,就取道其中的波倫、開伯爾兩山口進入印度。這塊次大陸的南界則是像矛尖伸入印度洋的一座巨大半島。
如今,這塊次大陸上有五個國家,其中印度的幅員最廣,如果把主權歸屬有爭議的喀什米爾整個算進來,南北長將近三千兩百公里,東西寬兩千九百公里,面積共將近三百三十萬平方公里。在這五個國家中,印度的人口最多,住了約十四億人。除了與其他四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接壤,也與中國、緬甸為鄰。印度也是世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平方公里四百人左右,比中國高了一倍。
一如興盛於尼羅河的埃及文明與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畔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度最早的文明也是在肥沃的恆河、印度河氾濫平原上發展起來。恆河發源於東北部的根戈德里(Gangotri),穿過喜馬拉雅山脈,然後往東,與布拉瑪普得拉河合流後,形成世上最肥沃的三角洲之一,今日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獨立國家孟加拉都在此三角洲上。溫迪亞(Vindhya)山脈東西橫貫,將此次大陸一分為二,南邊是德干高原,高原兩側分別是東高止山脈、西高止山脈。德干高原和南印度的大河,則為訥爾默達(Narmada)、戈達瓦里(Godavari)、克里希納(Krishna)、卡韋里(Kaveri)。
在印度,最讓人期待的官方公告莫過於一年一度的雨季預報。西南季風從六月吹到九月,帶來的雨水占了印度年降雨量約八成。印度東北部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高達一萬四千毫米;西部拉賈斯坦邦的塔爾沙漠,年降雨量則可能少至一百毫米。由於印度只有一半的農地能獲得灌溉系統支援,西南季風攸關印度農業收成的好壞。當雨季降雨不足,將導致糧食價格上漲,拉低農村收入,連帶可能使政府倒台。
印度次大陸的河川、山脈、海岸線,座落著諸多印度宗教聖地。位於恆河畔的瓦拉納西(Varanasi),又名伽屍(Kashi),意為「光城」,是崇拜濕婆神的印度教聖地,在印度教徒眼中的神聖地位,一如麥加之於穆斯林、梵蒂岡之於天主教徒、耶路撒冷之於猶太人。對印度教徒來說,這裡是精神解脫之地。在這裡死去,能得到解脫(moksha,即擺脫無休無止的生死輪迴)。位於更上游處的普拉亞格拉傑(Prayagraj),地處恆河、亞穆納河、神話裡甚受尊崇的薩拉斯瓦蒂河(Saraswatī River)三河交會處,舊稱阿拉哈巴德(Allahabad),係世上最大規模人類聚會―每十二年一次的大壺節(Kumbh Mela)──的所在地。虔誠朝聖者帶著裝了恆河聖水的壺罐,前往散布於山脈、河川、海岸線上的數十個聖地。蘇非行者(Sufi mystics)屬於較注重精神修煉的穆斯林,在上一個千年初期來到印度,也建立了網狀分布的聖祠(dargah),例如位於德里的尼札穆丁.奧利亞(Nizamuddin Auliya)和阿傑梅爾(Ajmer)的穆伊努丁.奇什蒂(Mu'inuddin Chishti)的聖祠,後者是僅次於麥加、麥地那之外的伊斯蘭聖地。縱橫交錯於印度大地的朝聖路線網上,還有著錫克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所尊崇的聖地。
雖然印度次大陸四周有高山、海洋作為天然屏障,但還是阻擋不了新文化、新農技、新語言、新宗教、乃至新戰法趁隙而入,在此生根茁壯。先是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從中亞乾草原進入北印度,接著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從中國西部來了貴霜人(Kuśāṇas),從中亞乾草原來了匈那人(Hūṇas,即與匈人有親緣關係的一個部落);西行求法的中國朝聖者,則是千里跋涉來到那爛陀之類的學術重鎮。那爛陀被認為是世上第一所大學,在那裡教授的學科,從佛學到煉金術、天文學,形形色色。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文明興起,透過貿易和武力征服擴展其勢力範圍,並在德里蘇丹國、蒙兀兒王朝建立時達到最盛期。而即使在十七世紀蒙兀兒王朝最強盛時期,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等歐洲列強在印度都還是有根據地。
在這個千年期間,印度宗教、思想、科學的影響力也擴及到境外遠處,從十進位制、瑜伽、寶萊塢電影到素食,把這一切種種事物帶給世人。透過英國殖民統治,多個印度語詞進入了英語:bungalow, polo, gymkhana, loot, mogul, jungle, thug,而這些只是其中犖犖大者。在遭英國人統治的兩千年前,印度就已展現其軟實力。西元前二四○年,在印度北部華氏城舉行了佛教第三次公會議(「結集」),阿育王(西元前約二六八~前二三二年在位)曾指示該會議遣使赴九國宏揚佛法。而早在西元一世紀時,印度教勢力就遠及印尼的爪哇、峇里兩島。一九六○、七○年代,瑪哈禮希.馬赫西.優濟(Maharishi Mahesh Yogi)之類的導師,向披頭四宣說超覺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的益處,在西方家喻戶曉,成千上萬西方人因此走上嬉皮之路。
印度給世界的另一個顯著饋贈,係散居海外各地的印度人。印度僑民達一千八百萬左右,係世上最大的僑民族群。世人一想到西方古典音樂的指揮家,就會想到祖賓.梅塔(Zubin Mehta);奈.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的電影,則催生出「帶有意想不到之轉折的驚悚電影」;谷歌、推特、微軟等多家大企業的執行長皆為印度裔。二○二一年一月,賀錦麗(Kamala Harris)宣誓就職,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南亞裔的副總統,正體現了印度僑民在世界分布之廣。她的老家位在離清奈約三五○公里的圖拉森德拉普拉姆(Thulasendrapuram)村,就職儀式透過智慧手機實況呈現於老家鄉親眼前時,眾人燃放爆竹,分發作為宗教供品的甜點和花,並到當地廟宇祈求她幸福安康。
尼赫魯曾把印度吸收、保存外來思想的能力比擬為反覆書寫的手稿(palimpsest)──並未徹底抹除先前所寫文字,而在其上一再反覆書寫的古代手稿。這部簡史就是要把那一層層寫上的東西,生動呈現於讀者眼前。
──英國經濟學家瓊.羅賓森(Joan Robinson)
在一九四二年八月九日清晨的孟買維多利亞車站,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和其九名同僚被推上火車,遭解送至艾哈邁德納格爾堡(Ahmadnagar Fort)。此堡位在今日馬哈拉施特拉邦悶熱的山上,一七○七年,六大蒙兀兒皇帝的最後一位―奧朗則布(Aurangzeb),就死在此堡裡,死時刮起的那陣旋風,風勢「強到把營地裡所有帳篷吹垮毀……掉村子,拔起樹木。」在英國人治下,艾哈邁德納格爾已改闢為高安全規格的監獄。尼赫魯將會在牢裡待上兩年九個月。在英國人統治期間,他九次入獄,這次待的時間最久,罪行是發動「撤離印度」(Quit India)運動―國大黨告訴英國人,若指望印度全力支持英國打二戰,就要同意讓印度立即獨立,為逼英國人同意,國大黨孤注一擲祭出此舉。尼赫魯獲釋時,二戰已快結束。
日後出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曾形容艾哈邁德納格爾是某種「柏拉圖筆下的洞穴」―囚犯在其中只能隱約看到周遭的動靜。但他從監獄放風場頂上的天空得到慰藉,「白天飄著朵朵彩雲……夜裡繁星點點。」在此堡的高牆內,則是另一番景象―尼赫魯的那一小批獄友,係印度政治、學術、社會各界的代表人士。他們交談的語言,係印度四種古典語―梵語、巴利語、阿拉伯語、波斯語──以及超過六種印度現代語,包括印地語、烏爾都語、孟加拉語、古吉拉特語、馬拉塔語(Marathi)、泰盧固語(Telugu)。尼赫魯思忖道,「有如此豐富資源供我取用,唯一的限制是我從中得益的能力。」有許多時間可種花蒔草,即興舉辦研討會,思索國內各地的情勢。一如先前在獄中之所為,尼赫魯趁此機會飽讀其所熱愛的歷史、政治經典名著,把那些理念融入他的寫作裡。
《發現印度》(The Discovery of India,一九四六)編纂於炎熱的漫漫長日裡,是尼赫魯最知名的著作。他謙稱此書只是「觀念的大雜燴」―一趟穿越過去但也「窺探未來」的旅程。此書許多部分的確如其所言,把諸多不相干的想法放在一塊。但他開門見山就提出一個關鍵性的疑問:「除了具體可見的方面、地理方面,印度還是什麼?」在最後一章,他很有自信的答道:印度是「一個一致卻又豐富多元的文化體,諸多矛盾的綜合體,並由強固但不可見的數股線把這些矛盾維繫在一塊……印度是迷思和想法,是夢想和願景,但也非常真實、無時不在 、無處不在。」
尼赫魯的結論讀來既含糊又矛盾,或許讓有心學好印度歷史者感到氣餒,但印度既是想法又是實體已存在數千年,兼容多種宗教、文化、語言、民族和種姓。尼赫魯於一九五三年某場演說中指出,「印度具有過去那種集大成的傳統」,還說「水流向它,人河流入它 ,和印度之洋混而為一,無疑在那裡促成改變,既影響它,又受它影響。」
尼赫魯認為「發現印度」的重要性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但對許多外人來說,要完成「印度之旅」(passage to India,在此借用佛斯特〔E. M. Foster〕的小說標題)並不容易。這個國家的文化、語言紛然雜陳,貧富差距懸殊,多種宗教和儀式混雜交織,其歷史不但悠長費解,且受到越來越多質疑,因而,只有意志堅定之人,才不致望而怯步。要把彼此重疊的文化、政治、社會流變,融為一部條理分明且包羅廣泛的敘事,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誠如孟加拉籍作家暨學者尼拉德.喬杜里(Nirad Chaudhuri,一八九七~一九九九)在一九五○年代時所寫的,印度「如此廣土眾民,構成例外的個體很可能多達數百萬。」
不管印度的複雜性給學生和歷史學家設下什麼難關,若未記取此國之過去和現在所帶來的教訓,則太愚蠢。印度擁有世上最古老的文明,係世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亞洲東部、西部間的支點,也是咄咄逼人的印度洋強權。如今它正迅速改變,徹底揚棄數十年來主導其經濟的社會主義實驗,試著適應新的世界秩序。在這個新世界秩序裡,印度的不結盟主張―不靠向兩大強權的任何一個―顯得越來越無足輕重。
印度還未能像中國那樣擁有光鮮亮麗的高鐵、燦爛耀眼的大都會,或擁有為世界各地熱愛新科技的消費者生產筆記型電腦和智慧手機的大工廠,也未得到其民選領袖的善加治理,以至於潛力從未充分發揮。印度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還有眾多受過高等教育、具跨國工作能力的勞工,前景大受看好。二○二五年時,全世界勞動年齡人口會有五分之一是印度人,會有十億印度人透過智慧手機彼此互通聲息並和世界連結。目前中印兩國人口都接近十五億大關,但印度的人口據認會在二○二七年超過中國。屆時印度前五大城市的經濟規模,會相當於今日塞爾維亞、保加利亞之類的中等收入國家。新冠肺炎爆發前,印度穩步向前,照市場匯率衡量,很可能在二○三一年時成為世上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中國和美國。
中國的歷史可依據王朝更迭,清楚分割為元或明或清之類的朝代,印度的歷史則不然,而是同時分立著自成一體且相互較勁的權力中心。即使在帝國擴張最盛時,印度的三大王朝──孔雀、笈多、蒙兀兒──也未控制印度次大陸全境。直到一八一八年馬拉塔人敗於英國人之手,才由英國人完成對印度全境的控制。但即使那時,占去印度陸塊四成面積和印度三分之一人口的各個土邦,仍保有名義上某種程度的獨立地位。
要在此書裡交待印度次大陸上每個統治者的在位時期、大大小小各王朝的興衰、每場爭奪領土、財富之戰役的結果,或是交待印度在科學、文學、藝術之類領域對世界的貢獻,會是自找麻煩,徒然把諸多人民、年代和流於粗淺的宣告凌亂塞在一塊。要把印度五千年史濃縮在三百多頁的書裡,同時傳達這些精微奧妙之處,始終不是易事,卻屬必要。
地名演變
對於過去長途跋涉翻過興都庫什山抵達今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平原的商人和入侵者來說,第一個重大的地理障礙是Sindhu(印度河)。波斯人發不出s音,於是把此河稱作Hindu河。西元前四世紀希臘人來到印度時,把H拿掉,印度河就成了今日所知的Indus河,河另一邊則被稱作 Ἰνδία,即India的字源。亞美利加(America)和澳大利亞(Australia)之名係外人所創,與殖民地時代之前當地居民對自己土地的稱呼毫無關係;同樣的,India一詞原本並不盛行,十六、十七世紀時,歐洲商人把葡屬印度(Estado da Índia)、荷蘭的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 Indische Compagnie)、法國的印度公司(Compagnie
des Indes)、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陸續帶到印度,India 一名才確立。更常見的名稱是印度斯坦(Hindustan),意指「印度河土地」(land of the Indus),而非指「印度人或印度教徒的土地」(Land of the Hindus)。在二十世紀初期之前,「印度斯坦人」(Hindustanee)這個通稱,通常用來指來自當時英屬印度的人。
印度的梵語名是婆羅多(Bharata),在十三世紀典籍《毗濕奴往世書》(Viṣṇupurāṇa)中,此詞被定義為:「位在大洋以北、雪山以南的國度,人稱婆羅多,因為那裡住著婆羅多(王)的後代。寬九千里格,是善行之地,因為善行,人上天堂,或得到解脫。」印度憲法第一條即載:「印度,即婆羅多,應為聯邦制。」
從地理上說,要界定數千年來印度和印度文明的範圍,相對較容易。約一億八千萬年前,超大陸岡瓦納開始解體,印度板塊以一年十五公分左右的速度往東北方向漂移,直到將近五千五百萬年前撞上歐亞板塊,創造出世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才停止漂移。今日所謂的印度次大陸,就以這道兩千五百公里長的山脈為其北界。印度次大陸呈四邊形,其東緣是叢林密布的山脈,印緬兩國便是以此為界;西邊座落著興都庫什山脈,歷來數波入侵的軍隊,就取道其中的波倫、開伯爾兩山口進入印度。這塊次大陸的南界則是像矛尖伸入印度洋的一座巨大半島。
如今,這塊次大陸上有五個國家,其中印度的幅員最廣,如果把主權歸屬有爭議的喀什米爾整個算進來,南北長將近三千兩百公里,東西寬兩千九百公里,面積共將近三百三十萬平方公里。在這五個國家中,印度的人口最多,住了約十四億人。除了與其他四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接壤,也與中國、緬甸為鄰。印度也是世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平方公里四百人左右,比中國高了一倍。
一如興盛於尼羅河的埃及文明與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畔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度最早的文明也是在肥沃的恆河、印度河氾濫平原上發展起來。恆河發源於東北部的根戈德里(Gangotri),穿過喜馬拉雅山脈,然後往東,與布拉瑪普得拉河合流後,形成世上最肥沃的三角洲之一,今日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獨立國家孟加拉都在此三角洲上。溫迪亞(Vindhya)山脈東西橫貫,將此次大陸一分為二,南邊是德干高原,高原兩側分別是東高止山脈、西高止山脈。德干高原和南印度的大河,則為訥爾默達(Narmada)、戈達瓦里(Godavari)、克里希納(Krishna)、卡韋里(Kaveri)。
在印度,最讓人期待的官方公告莫過於一年一度的雨季預報。西南季風從六月吹到九月,帶來的雨水占了印度年降雨量約八成。印度東北部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高達一萬四千毫米;西部拉賈斯坦邦的塔爾沙漠,年降雨量則可能少至一百毫米。由於印度只有一半的農地能獲得灌溉系統支援,西南季風攸關印度農業收成的好壞。當雨季降雨不足,將導致糧食價格上漲,拉低農村收入,連帶可能使政府倒台。
印度次大陸的河川、山脈、海岸線,座落著諸多印度宗教聖地。位於恆河畔的瓦拉納西(Varanasi),又名伽屍(Kashi),意為「光城」,是崇拜濕婆神的印度教聖地,在印度教徒眼中的神聖地位,一如麥加之於穆斯林、梵蒂岡之於天主教徒、耶路撒冷之於猶太人。對印度教徒來說,這裡是精神解脫之地。在這裡死去,能得到解脫(moksha,即擺脫無休無止的生死輪迴)。位於更上游處的普拉亞格拉傑(Prayagraj),地處恆河、亞穆納河、神話裡甚受尊崇的薩拉斯瓦蒂河(Saraswatī River)三河交會處,舊稱阿拉哈巴德(Allahabad),係世上最大規模人類聚會―每十二年一次的大壺節(Kumbh Mela)──的所在地。虔誠朝聖者帶著裝了恆河聖水的壺罐,前往散布於山脈、河川、海岸線上的數十個聖地。蘇非行者(Sufi mystics)屬於較注重精神修煉的穆斯林,在上一個千年初期來到印度,也建立了網狀分布的聖祠(dargah),例如位於德里的尼札穆丁.奧利亞(Nizamuddin Auliya)和阿傑梅爾(Ajmer)的穆伊努丁.奇什蒂(Mu'inuddin Chishti)的聖祠,後者是僅次於麥加、麥地那之外的伊斯蘭聖地。縱橫交錯於印度大地的朝聖路線網上,還有著錫克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所尊崇的聖地。
雖然印度次大陸四周有高山、海洋作為天然屏障,但還是阻擋不了新文化、新農技、新語言、新宗教、乃至新戰法趁隙而入,在此生根茁壯。先是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從中亞乾草原進入北印度,接著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從中國西部來了貴霜人(Kuśāṇas),從中亞乾草原來了匈那人(Hūṇas,即與匈人有親緣關係的一個部落);西行求法的中國朝聖者,則是千里跋涉來到那爛陀之類的學術重鎮。那爛陀被認為是世上第一所大學,在那裡教授的學科,從佛學到煉金術、天文學,形形色色。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文明興起,透過貿易和武力征服擴展其勢力範圍,並在德里蘇丹國、蒙兀兒王朝建立時達到最盛期。而即使在十七世紀蒙兀兒王朝最強盛時期,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等歐洲列強在印度都還是有根據地。
在這個千年期間,印度宗教、思想、科學的影響力也擴及到境外遠處,從十進位制、瑜伽、寶萊塢電影到素食,把這一切種種事物帶給世人。透過英國殖民統治,多個印度語詞進入了英語:bungalow, polo, gymkhana, loot, mogul, jungle, thug,而這些只是其中犖犖大者。在遭英國人統治的兩千年前,印度就已展現其軟實力。西元前二四○年,在印度北部華氏城舉行了佛教第三次公會議(「結集」),阿育王(西元前約二六八~前二三二年在位)曾指示該會議遣使赴九國宏揚佛法。而早在西元一世紀時,印度教勢力就遠及印尼的爪哇、峇里兩島。一九六○、七○年代,瑪哈禮希.馬赫西.優濟(Maharishi Mahesh Yogi)之類的導師,向披頭四宣說超覺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的益處,在西方家喻戶曉,成千上萬西方人因此走上嬉皮之路。
印度給世界的另一個顯著饋贈,係散居海外各地的印度人。印度僑民達一千八百萬左右,係世上最大的僑民族群。世人一想到西方古典音樂的指揮家,就會想到祖賓.梅塔(Zubin Mehta);奈.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的電影,則催生出「帶有意想不到之轉折的驚悚電影」;谷歌、推特、微軟等多家大企業的執行長皆為印度裔。二○二一年一月,賀錦麗(Kamala Harris)宣誓就職,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南亞裔的副總統,正體現了印度僑民在世界分布之廣。她的老家位在離清奈約三五○公里的圖拉森德拉普拉姆(Thulasendrapuram)村,就職儀式透過智慧手機實況呈現於老家鄉親眼前時,眾人燃放爆竹,分發作為宗教供品的甜點和花,並到當地廟宇祈求她幸福安康。
尼赫魯曾把印度吸收、保存外來思想的能力比擬為反覆書寫的手稿(palimpsest)──並未徹底抹除先前所寫文字,而在其上一再反覆書寫的古代手稿。這部簡史就是要把那一層層寫上的東西,生動呈現於讀者眼前。
目次
發音、地名、日期小注
歷史年表
引言
第一章 失落的文明
最早的印度人╱世上第一個世俗國家╱吠陀經╱吠陀印度和羅闍的興起
第二章 宗教革命分子
覺悟之道╱印度的「凱撒」╱阿育王――最偉大的國王╱外人入侵的時代
第三章 古典時代
印度教文藝復興╱入侵者時代╱南方帝國
第四章 伊斯蘭到來
征服之前的通商情形╱德里蘇丹國╱蘇丹國最強盛時期╱勝利之城
第五章 六大蒙兀兒皇帝
戰場失利和流亡╱最偉大的蒙兀兒皇帝╱世上最富裕的帝國
第六章 商人和傭兵
克萊夫和創造殖民地傳奇╱最成功的商業交易╱稱霸之路
第七章 點燃導火線
挑起民憤╱「去德里!」╱已和時代脫節的怪胎╱英國治下的和平
第八章 通往自由的漫漫長路
「世上第一強權」――眼下是如此╱甘地因素╱趨於兩極化的政治主張╱英國人撤離印度和獨立前時期╱與命運的祕密約定
第九章 創造民族國家
印度共和國誕生╱「印度教式經濟成長率」╱午夜黑暗╱「乾淨先生」到來╱印度教徒多數統治說的興起╱改造印度
第十章 「新印度」?
每張選票依舊緊要
謝辭
推薦書單
圖片出處說明
名詞對照表
歷史年表
引言
第一章 失落的文明
最早的印度人╱世上第一個世俗國家╱吠陀經╱吠陀印度和羅闍的興起
第二章 宗教革命分子
覺悟之道╱印度的「凱撒」╱阿育王――最偉大的國王╱外人入侵的時代
第三章 古典時代
印度教文藝復興╱入侵者時代╱南方帝國
第四章 伊斯蘭到來
征服之前的通商情形╱德里蘇丹國╱蘇丹國最強盛時期╱勝利之城
第五章 六大蒙兀兒皇帝
戰場失利和流亡╱最偉大的蒙兀兒皇帝╱世上最富裕的帝國
第六章 商人和傭兵
克萊夫和創造殖民地傳奇╱最成功的商業交易╱稱霸之路
第七章 點燃導火線
挑起民憤╱「去德里!」╱已和時代脫節的怪胎╱英國治下的和平
第八章 通往自由的漫漫長路
「世上第一強權」――眼下是如此╱甘地因素╱趨於兩極化的政治主張╱英國人撤離印度和獨立前時期╱與命運的祕密約定
第九章 創造民族國家
印度共和國誕生╱「印度教式經濟成長率」╱午夜黑暗╱「乾淨先生」到來╱印度教徒多數統治說的興起╱改造印度
第十章 「新印度」?
每張選票依舊緊要
謝辭
推薦書單
圖片出處說明
名詞對照表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失落的文明(摘錄)
世上第一個世俗國家?
歷史學家把哈拉帕文明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哈拉帕文明,存在於約西元前三三○○至前二六○○年,屬原始城市(proto-urban)文明。他們用陶輪製陶,種植大麥和豆類,馴化牛、綿羊、山羊、水牛、鹿、豬。此文明幅員甚廣―已出土的文物分布,最西遠至印度河―?河平原,最南達今日古吉拉特邦的卡奇沼澤地(Rann of Kutch)。但這個階段的文明仍有許多未知。在摩亨佐―達羅之類地方,廢墟分布於比目前挖掘深度還要深的數公尺處,由於採取保存優先於挖掘的方針,可能還得花上許多年,此文明的情況才有機會比較明朗。
成熟期哈拉帕文明存在於西元前二六○○至前一九○○年,被認為是都市化的最盛期,但村落仍多於城市。在諸多聚居地,護城城堡、穀倉、公私建築形式不一,但從最大到最小的建築都經過某種程度的規畫。灌溉設施頗先進,因而能種出一連串作物,也已知用犁耕田。遺址曾發掘出狗的遺骨,意味狗已經馴化。成熟期人口據估計為四十萬至百萬不等。
由於未有證據證明此時期有大型王陵、王宮或廟宇、常備軍或奴隸,因而,形成中央集權帝國的可能性不高,但可能存在某種國家結構。從上層下至村落層級,陶藝、製磚之類的手藝都一模一樣,可推測出此時應有專精於一門手藝的世襲團體或行會,以及發展完備的內部貿易體系。到了成熟期,在印章上所看到的符號已開始標準化;賭博盛行──在摩亨佐-達羅等地所發現的數十個赤陶立方體骰子就是明證;已種植棉花以製布,而且可能以棉花和西亞交易。
雖然未發現可明確歸類為廟宇的大型建築物,但幾可確定當時存在某種宗教意識形態──就目前已瞭解的哈拉帕信仰體系和印度教發展過程,兩者關連之處實在多到讓人無法視而不見。人跪拜在菩提樹前,菩提樹中有著可能是神的人物―這樣的圖像很常見(印度教和佛教都把菩提樹視為聖樹)。沐浴是哈拉帕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印度教儀式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而看來像是火祭壇的東西、動物獻祭的證據或是使用卐這個符號,都會讓人想起印度教儀式。
哈拉帕信仰與印度教有連帶關係的最有力證據,係一件人形印章,此人戴著角狀頭飾,採瑜伽坐姿,身邊有虎、象、水牛、犀牛四種動物。這件印章高一英寸,其上的人物被稱作帕修帕蒂(Pashupati),即「萬獸之王」。馬歇爾認為那是「濕婆原型」,即濕婆的早期樣式──濕婆是印度教其中一位主神,被視為創造、毀滅之神。
但誠如美籍印度學學者溫蒂. 多尼格(Wendy Doniger)所指出,針對此人物有許多具啟發性的、或刻意的解釋,多半「受到特定歷史情勢和詮釋者追求的目標」,而與濕婆的關連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同樣的,豐乳女人赤陶小雕像可能是印度教女神的原型,也有可能僅只是對女性胴體的讚美。可以確認的是,這批從中亞遷出的部落汲取了既有的神祇和信仰體系。如果這些所謂的神祇原型的人物無法證明一個脈絡一致的宗教體系,那麼就意味著,哈拉帕文明可能是世上第一個在治理上不受宗教約束的世俗國家,若是如此,那就比歐洲啟蒙時代早了四千年。
哈拉帕文明覆滅於西元前一三○○年,是什麼因素導致此文明衰落,如今仍莫衷一是。根據後來的宗教典籍所述,善於使用雙輪馬拉戰車、好戰的游牧民族入侵,徹底摧毀了此文明的城市。一九四四至一九四八年的印度考古調查所所長默提莫.惠勒(Mortimer Wheeler)爵士就主張此說,發出如下名言:「根據各個線索佐證,凶手是因陀羅(Indra)!」因陀羅即雅利安人的戰神。
但往後的考古記錄卻無法繼續支持此說。從出土的骨骸看不出城市曾遭到攻擊,數個遺址的挖掘報告卻指出,該處曾發生一連串水災,而板塊運動導致地表抬升可能使災情加劇。哈拉帕文明覆滅的其他可能原因,還包括河川改道、森林砍伐、水的鹹度越來越高,以及幾波新移民帶來疾病。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一組科學家,在二○一二年發表了一份大型研究報告,認為使河川乾涸或季節性斷流的一場長期乾旱,係最可能的凶手。此一說法頗為盛行。二○一八年,科學家劃分出一個新的地質時期―梅加拉亞期(Meghalayan)。此時期始於西元前二二○○年左右的一場長期乾旱,此乾旱不只導致印度境內文明滅亡,也讓埃及、美索不達米亞、中國境內文明走向衰敗。
吠陀經
如果說我們因為無法破解哈拉帕符號,以至於無法拼湊出西元前一三○○年之前的故事、歷史人物、可靠的大事年表,那對接下來一千五百年的瞭解依舊甚淺,則有幾個原因。印度文明史的下一個章節,是由好幾波自外移入的游牧民族塑造而成,而這些牧民除了遺留工具、武器和陶器殘片,只留下少許線索。但吠陀經這部龐大、複雜的神聖詩集,大大彌補了考古遺物的不足。
吠陀經以梵語編成,最初靠名叫婆羅門的祭司口述代代相傳,構成印度教的基礎。每天早上為喚醒神祇而念誦的曼荼羅(mantra)和把屍體擺在火葬堆上時所念的禱文,已口耳相傳千百年。口語傳誦極為精確,因而,開始以文字記錄吠陀時,北方喀什米爾 的版本和次大陸最南端泰米爾納德(Tamil Nadu)的版本幾乎一模一樣。歐洲人自十六世紀就開始研究吠陀,但直到十八世紀後期,才解開這些頌歌的作者之謎。我們如今所知的印度早期歷史,係靠語言學填補了其中的空白,而非考古學。
博學的威廉.瓊斯在一七七○年、二十四歲時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即從波斯文翻為法文的波斯國王納迪爾.沙(Nader Shah)的傳記。一年後,他出版了《波斯語文法》(A Grammar of the Persian Language),成為往後數十年學波斯語的必讀書籍。一七八三年九月他搭船來到加爾各答,在胡格利河河岸的昌德帕爾碼頭(Chandpal Ghat)上岸,而在這之前,他就已立志「要比歷來任何歐洲人更加瞭解印度」。一年後,他創立亞洲會(Asiatic Society)。
瓊斯搭船前去印度,係為就任孟加拉最高法院法官一職。他認為,法官判事若要公正,必須掌握印度教律法的源頭,為此,必須懂梵文典籍。他遇上的第一道難題,係找到老師。他找上的高階種姓婆羅門,個個都不願向外人教授這個神聖語言,所幸有位精通梵語的醫生同意收他為徒。瓊斯學梵語文法時,注意到它和某些歐洲語言有驚人相似之處。他把研究結果寫成〈論亞洲單詞的拼法〉(On the orthography of Asiatic words),收錄於《亞洲研究》(Asiatic Researches)第一卷。在此文中,他確立了印歐語族。梵語學者托馬斯.特勞特曼(Thomas Trautmann)曾說此文對於「找到印度之地位的計畫」貢獻甚大。
接著,瓊斯研究印度教神祇、歐洲神祇的相似之處後,推斷不只有一個語族,還有一個宗教家族。羅馬神傑納斯(Janus)成了象頭神伽內什(Ganeśa);丘比特則對應於因陀羅;黑天(Krishna)等同於阿波羅;薩杜恩(Saturn)、諾亞、摩奴(Manu)都是同一創世神話裡的參與者。對瓊斯來說,印度教是古希臘羅馬多神教在當世的代表。
他推測,語言、宗教出現這種合流現象,只有一個原因說得通,即遷徙。從波蘭至外烏拉爾(trans-Ural)這片廣闊的乾草原,曾是講印歐語之人共同的家園。史學家已在敘利亞北部找到印歐語的最早使用證據:約莫西元前一三八○年,米坦尼(Mitanni)、西台兩國國王簽和約時,召請某些神祇作見證。其中至少四個神──烏魯瓦納斯(Uruvanass)、米特拉斯(Mitras)、因達拉(Indara)、納薩提亞(Nasatia)──與印度教神伐樓拿(Varuṇa)、密特拉(Mitra)、因陀羅、雙馬童(Nasatya)性質相當。此條約意味著米坦尼人雖然講當地的胡里恩語(Hurrian),他們的統治者卻取了聽來像是印度-雅利安語的名字,而且乞靈於印度-雅利安神。
從這些乾草原遷徙出去的游牧民自稱阿利亞人(Ārya)―古波斯人自稱Iran(伊朗),而Ārya 即是Iran 的字源,也是Eire(愛爾蘭語的Ireland)的字根; Eire 是在這場大遷徙裡所拓殖的最西部土地。在印度落腳的雅利安人馴化了馬,使用能載上三人的輕型馬拉雙輪戰車。他們養牛、熔青銅以製作工具和武器,而且一如哈拉帕人,賭博。(未完)
第九章 創造民族國家(摘錄)
聖雄甘地遇刺身亡,給印度獨立初期的局勢留下長遠且不利的影響。就在印度最脆弱的時刻,印度受到排他性的族群主義勢力打擊。但事實證明,甘地的新印度願景,比殺害他的人所用來合理化其作為的仇恨主張,更經得起打擊。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是個意志堅定且具群眾魅力的領袖。在國大黨這個亞洲最大、最有力的政治組織支持下,他著手為新印度國打造四大支柱:世俗主義、民主主義、社會主義、不結盟原則。
這個新國家所面臨的挑戰極為艱鉅。政府必須為約八百萬難民提供吃住,使他們融入社會。一九五一年印度施行獨立後第一次人口普查時,識字率只有一成。在農村地區,只有四.九%的女性有讀寫能力,平均餘命為三十二歲,四成七的農村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一九五○年代中期會達到最高點―六成四)。英國人或許留給印度令人艷羨的鐵路網、灌溉溝渠網,但工業只貢獻國民所得六.五%,雇用不及三%的勞動人口,而這個數據自二十世紀開始以來幾乎沒變。六十四萬個村子裡,只有一千五百個有電可用;一九五一年三億六千萬人口,只有七三五個初級衛生所。印度的新領袖也得想辦法整合這個五花八門、且被語言、宗教、地理、種族和種姓分割的社會;其中種姓最為重要,因為那是個等級分明且與政治平等理念相忤的體制。在東北部,那加(Naga)部族武裝叛亂,要求自立家邦,共產主義叛亂勢力則已在德干高原站穩腳跟。
當下攸關印度國存亡的威脅,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領域。印度獨立前,五六二個土邦的統治者得到自擇未來的權力,可在加入印度、加入巴基斯坦、保持獨立地位三者中擇一。除開那些被畫入巴基斯坦這個新國國境內的土邦,其他土邦只有三個未加入印度聯邦。這三個堅不加入者裡,面積最小者是位於西印度卡提阿瓦(Kathiawar)半島上的朱納格特(Junagadh)。其熱愛養狗的穆斯林土邦主納瓦卜穆罕默德.馬哈巴特.汗(Muhammad Mahabat Khan,一九○○~一九五九),把土邦收入的一成多用於維護他的犬舍。他所統治的人口大多是印度教徒。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這位納瓦卜同意加入巴基斯坦。由於印度軍事干預的威脅,兼之境內印度教徒人民造反,未免最後落得一無所有,他決定趁早收手,把土邦交給印度治理,帶著四隻心愛的獵犬搭機去了喀拉蚩。印度撤銷朱納格特加入巴基斯坦的決定一事,巴基斯坦始終未予承認,如今,在巴國官方地圖上,這個小邦仍屬於巴國領土。
在海德拉巴,則有個更為嚴重的危機正醞釀,該土邦的尼札姆奧斯曼.阿里.汗(Nizam Osman Ali Khan,一八八六~一九六七)擁有眾多土地和珠寶,名列世上首富。一如在朱納格特,這位尼札姆是個穆斯林,治下以印度教徒居多。在人稱拉札卡爾人(Razakars)的伊斯蘭狂熱分子鼓勵下,他宣布海德拉巴獨立。由於這個土邦戰略位置重要、面積甚廣(約和法國相當),加上此先例一下,必後患無窮,新成立的印度政府絕不容此事發生。當時仍以第一任印度自治領總督(governor-general)身分待在印度的蒙巴頓勛爵,竭力阻止海德拉巴獨立,但該土邦主不為所動。尼赫魯不想再等下去,決定用武力解決。一支印度軍隊入侵,迅速解決掉裝備不良的海德拉巴部隊。一九四八年九月十八日海德拉巴部隊投降。幾天前才去世的真納預言,如果海德拉巴遭入侵,會有一億穆斯林揭竿而起,結果並沒有這樣大型的起事,只有「馬球行動」(Operation Polo)──這是印度吞併海德拉巴的行動代號,數千平民因此喪命,也引發另一波印度教徒對穆斯林的報復性攻擊。
查謨和喀什米爾土邦帶來的問題最為複雜。其信仰印度教的土邦主哈里.辛格(Hari Singh,一八九五~一九六一)治下宗教多元,而且與印度、巴基斯坦這兩個新自治領相接壤。查謨區以印度教徒居多,此邦最東邊的拉達克,居民大多是佛教,只有美麗絕倫的喀什米爾谷地,居民以穆斯林居多。這位土邦主早在一九四六年七月就有獨立的念頭,憧憬著使他的土邦成為「東方的瑞士」──獨立且中立。與朱納格特、海德拉巴不同的,這個土邦有個已成氣候的反對勢力,其領袖是具群眾魅力的穆斯林政治人物謝赫.阿卜杜拉(Sheikh Abdullah,一九○五~一九八二)。此人是尼赫魯的親密盟友,希望喀什米爾留在印度版圖裡。
辛格能選擇的路顯而易見。他看國大黨不順眼,就和國大黨看他不順眼一樣。加入印度,他的封建獨裁地位會跟著結束;若加入巴基斯坦,下場也差不多。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二日部族民兵開始越境進入喀什米爾時,問題得到解決。這些民兵大多是來自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的帕坦人。時隔七十五年,他們為何入侵,誰在幫他們,仍未有確切答案。可以確定的是,印度完全措手不及。入侵者離斯利那加(Srinagar)只八十公里時,土邦主緊急請求印度軍援。尼赫魯同意,但條件是喀什米爾加入印度。哈里.辛格別無選擇,只能照辦。簽署加入協議後才幾小時,印度政府就開始將數千印度士兵空運至斯利那加。拿下首府後,印度部隊接著奪回落入巴基斯坦非正規軍之手的城鎮。印度保住喀什米爾,但該地的未來仍有待談判決定,而且戰火也未停歇。雪融之後,戰事於一九四八年再起,得到巴基斯坦支持且裝備更佳的部隊大舉侵犯此邦北部。
一九四八年聯合國倉促調停促成雙方停火時,巴基斯坦已經據有喀什米爾谷地北邊、西邊的高山和山谷。控制線成為實際上的邊界線。尼赫魯同意舉行公投,由喀什米爾人民自行選擇自己的未來,但公投始終未辦。他未能信守承諾,使謝赫.阿卜杜拉與這位印度總理反目。此後餘生,阿卜杜拉因為提倡分離主義觀點而入獄的時間,多於他擁有自由之身的時間。如今,喀什米爾未定的身分,仍是這個次大陸上最棘手也最危險的政治難題。
印度共和國誕生
尼赫魯走世俗主義路線的決心從未動搖。他在《發現印度》裡寫道:「把印度文化說成印度教文化,只會令人產生誤解。」保障少數族群的權利,係印度憲法的中心信條。經過四年的制訂,一九五○年一月二十六日憲法施行,印度從此由以英王為國家元首的自治領,轉變為完全的共和國。其憲法有三九五條、八個附件,係世上最長的憲法。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是安倍德卡爾(B. R. Ambedkar),他也是印度第一任法律和司法部長,賤民的領袖。聖雄甘地的支持者主張制訂以地方選出的村共和國為基礎的憲法;立場處於另一個極端者,則主張採行美式總統制。最後兩種模式都未獲採用,而是採行英式議會制──有上下議院,下議院(Lok Sabha)根據全民選舉制選出,上議院(Rajya Sabha)則充當複審院,其議員若非由總統派任,就是由邦議會議員間接選出。收稅事宜則由複雜的財政聯邦制統籌管理。
這部憲法載明分權、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宗教自由、言論自由諸原則,並禁止以宗教、種族、種姓或性別為由歧視他人。第十七條則廢除賤民制。雖然未載明給予穆斯林或女性保障名額,但建議在政府職位和大學教職上給予配額,在邦議會席次也給予保障名額。此憲法最具爭議的地方,在於賦予總統宣告進入緊急狀態、暫時中止憲法、拘留任何據認威脅國家安全之人的權力──廿五年後,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一九一七~一九八四)即利用這些權力,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為期將近兩年。總統也有權力暫時中止邦議會活動,從德里施行直接統治,而自一九八○年代起這會越來越常見。憲法保障人人平等,但女性處境仍差。童婚司空見慣,離婚不易,女性繼承權和財產權受到嚴重限制,受教機會亦然。(未完)
世上第一個世俗國家?
歷史學家把哈拉帕文明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哈拉帕文明,存在於約西元前三三○○至前二六○○年,屬原始城市(proto-urban)文明。他們用陶輪製陶,種植大麥和豆類,馴化牛、綿羊、山羊、水牛、鹿、豬。此文明幅員甚廣―已出土的文物分布,最西遠至印度河―?河平原,最南達今日古吉拉特邦的卡奇沼澤地(Rann of Kutch)。但這個階段的文明仍有許多未知。在摩亨佐―達羅之類地方,廢墟分布於比目前挖掘深度還要深的數公尺處,由於採取保存優先於挖掘的方針,可能還得花上許多年,此文明的情況才有機會比較明朗。
成熟期哈拉帕文明存在於西元前二六○○至前一九○○年,被認為是都市化的最盛期,但村落仍多於城市。在諸多聚居地,護城城堡、穀倉、公私建築形式不一,但從最大到最小的建築都經過某種程度的規畫。灌溉設施頗先進,因而能種出一連串作物,也已知用犁耕田。遺址曾發掘出狗的遺骨,意味狗已經馴化。成熟期人口據估計為四十萬至百萬不等。
由於未有證據證明此時期有大型王陵、王宮或廟宇、常備軍或奴隸,因而,形成中央集權帝國的可能性不高,但可能存在某種國家結構。從上層下至村落層級,陶藝、製磚之類的手藝都一模一樣,可推測出此時應有專精於一門手藝的世襲團體或行會,以及發展完備的內部貿易體系。到了成熟期,在印章上所看到的符號已開始標準化;賭博盛行──在摩亨佐-達羅等地所發現的數十個赤陶立方體骰子就是明證;已種植棉花以製布,而且可能以棉花和西亞交易。
雖然未發現可明確歸類為廟宇的大型建築物,但幾可確定當時存在某種宗教意識形態──就目前已瞭解的哈拉帕信仰體系和印度教發展過程,兩者關連之處實在多到讓人無法視而不見。人跪拜在菩提樹前,菩提樹中有著可能是神的人物―這樣的圖像很常見(印度教和佛教都把菩提樹視為聖樹)。沐浴是哈拉帕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印度教儀式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而看來像是火祭壇的東西、動物獻祭的證據或是使用卐這個符號,都會讓人想起印度教儀式。
哈拉帕信仰與印度教有連帶關係的最有力證據,係一件人形印章,此人戴著角狀頭飾,採瑜伽坐姿,身邊有虎、象、水牛、犀牛四種動物。這件印章高一英寸,其上的人物被稱作帕修帕蒂(Pashupati),即「萬獸之王」。馬歇爾認為那是「濕婆原型」,即濕婆的早期樣式──濕婆是印度教其中一位主神,被視為創造、毀滅之神。
但誠如美籍印度學學者溫蒂. 多尼格(Wendy Doniger)所指出,針對此人物有許多具啟發性的、或刻意的解釋,多半「受到特定歷史情勢和詮釋者追求的目標」,而與濕婆的關連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同樣的,豐乳女人赤陶小雕像可能是印度教女神的原型,也有可能僅只是對女性胴體的讚美。可以確認的是,這批從中亞遷出的部落汲取了既有的神祇和信仰體系。如果這些所謂的神祇原型的人物無法證明一個脈絡一致的宗教體系,那麼就意味著,哈拉帕文明可能是世上第一個在治理上不受宗教約束的世俗國家,若是如此,那就比歐洲啟蒙時代早了四千年。
哈拉帕文明覆滅於西元前一三○○年,是什麼因素導致此文明衰落,如今仍莫衷一是。根據後來的宗教典籍所述,善於使用雙輪馬拉戰車、好戰的游牧民族入侵,徹底摧毀了此文明的城市。一九四四至一九四八年的印度考古調查所所長默提莫.惠勒(Mortimer Wheeler)爵士就主張此說,發出如下名言:「根據各個線索佐證,凶手是因陀羅(Indra)!」因陀羅即雅利安人的戰神。
但往後的考古記錄卻無法繼續支持此說。從出土的骨骸看不出城市曾遭到攻擊,數個遺址的挖掘報告卻指出,該處曾發生一連串水災,而板塊運動導致地表抬升可能使災情加劇。哈拉帕文明覆滅的其他可能原因,還包括河川改道、森林砍伐、水的鹹度越來越高,以及幾波新移民帶來疾病。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一組科學家,在二○一二年發表了一份大型研究報告,認為使河川乾涸或季節性斷流的一場長期乾旱,係最可能的凶手。此一說法頗為盛行。二○一八年,科學家劃分出一個新的地質時期―梅加拉亞期(Meghalayan)。此時期始於西元前二二○○年左右的一場長期乾旱,此乾旱不只導致印度境內文明滅亡,也讓埃及、美索不達米亞、中國境內文明走向衰敗。
吠陀經
如果說我們因為無法破解哈拉帕符號,以至於無法拼湊出西元前一三○○年之前的故事、歷史人物、可靠的大事年表,那對接下來一千五百年的瞭解依舊甚淺,則有幾個原因。印度文明史的下一個章節,是由好幾波自外移入的游牧民族塑造而成,而這些牧民除了遺留工具、武器和陶器殘片,只留下少許線索。但吠陀經這部龐大、複雜的神聖詩集,大大彌補了考古遺物的不足。
吠陀經以梵語編成,最初靠名叫婆羅門的祭司口述代代相傳,構成印度教的基礎。每天早上為喚醒神祇而念誦的曼荼羅(mantra)和把屍體擺在火葬堆上時所念的禱文,已口耳相傳千百年。口語傳誦極為精確,因而,開始以文字記錄吠陀時,北方喀什米爾 的版本和次大陸最南端泰米爾納德(Tamil Nadu)的版本幾乎一模一樣。歐洲人自十六世紀就開始研究吠陀,但直到十八世紀後期,才解開這些頌歌的作者之謎。我們如今所知的印度早期歷史,係靠語言學填補了其中的空白,而非考古學。
博學的威廉.瓊斯在一七七○年、二十四歲時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即從波斯文翻為法文的波斯國王納迪爾.沙(Nader Shah)的傳記。一年後,他出版了《波斯語文法》(A Grammar of the Persian Language),成為往後數十年學波斯語的必讀書籍。一七八三年九月他搭船來到加爾各答,在胡格利河河岸的昌德帕爾碼頭(Chandpal Ghat)上岸,而在這之前,他就已立志「要比歷來任何歐洲人更加瞭解印度」。一年後,他創立亞洲會(Asiatic Society)。
瓊斯搭船前去印度,係為就任孟加拉最高法院法官一職。他認為,法官判事若要公正,必須掌握印度教律法的源頭,為此,必須懂梵文典籍。他遇上的第一道難題,係找到老師。他找上的高階種姓婆羅門,個個都不願向外人教授這個神聖語言,所幸有位精通梵語的醫生同意收他為徒。瓊斯學梵語文法時,注意到它和某些歐洲語言有驚人相似之處。他把研究結果寫成〈論亞洲單詞的拼法〉(On the orthography of Asiatic words),收錄於《亞洲研究》(Asiatic Researches)第一卷。在此文中,他確立了印歐語族。梵語學者托馬斯.特勞特曼(Thomas Trautmann)曾說此文對於「找到印度之地位的計畫」貢獻甚大。
接著,瓊斯研究印度教神祇、歐洲神祇的相似之處後,推斷不只有一個語族,還有一個宗教家族。羅馬神傑納斯(Janus)成了象頭神伽內什(Ganeśa);丘比特則對應於因陀羅;黑天(Krishna)等同於阿波羅;薩杜恩(Saturn)、諾亞、摩奴(Manu)都是同一創世神話裡的參與者。對瓊斯來說,印度教是古希臘羅馬多神教在當世的代表。
他推測,語言、宗教出現這種合流現象,只有一個原因說得通,即遷徙。從波蘭至外烏拉爾(trans-Ural)這片廣闊的乾草原,曾是講印歐語之人共同的家園。史學家已在敘利亞北部找到印歐語的最早使用證據:約莫西元前一三八○年,米坦尼(Mitanni)、西台兩國國王簽和約時,召請某些神祇作見證。其中至少四個神──烏魯瓦納斯(Uruvanass)、米特拉斯(Mitras)、因達拉(Indara)、納薩提亞(Nasatia)──與印度教神伐樓拿(Varuṇa)、密特拉(Mitra)、因陀羅、雙馬童(Nasatya)性質相當。此條約意味著米坦尼人雖然講當地的胡里恩語(Hurrian),他們的統治者卻取了聽來像是印度-雅利安語的名字,而且乞靈於印度-雅利安神。
從這些乾草原遷徙出去的游牧民自稱阿利亞人(Ārya)―古波斯人自稱Iran(伊朗),而Ārya 即是Iran 的字源,也是Eire(愛爾蘭語的Ireland)的字根; Eire 是在這場大遷徙裡所拓殖的最西部土地。在印度落腳的雅利安人馴化了馬,使用能載上三人的輕型馬拉雙輪戰車。他們養牛、熔青銅以製作工具和武器,而且一如哈拉帕人,賭博。(未完)
第九章 創造民族國家(摘錄)
聖雄甘地遇刺身亡,給印度獨立初期的局勢留下長遠且不利的影響。就在印度最脆弱的時刻,印度受到排他性的族群主義勢力打擊。但事實證明,甘地的新印度願景,比殺害他的人所用來合理化其作為的仇恨主張,更經得起打擊。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是個意志堅定且具群眾魅力的領袖。在國大黨這個亞洲最大、最有力的政治組織支持下,他著手為新印度國打造四大支柱:世俗主義、民主主義、社會主義、不結盟原則。
這個新國家所面臨的挑戰極為艱鉅。政府必須為約八百萬難民提供吃住,使他們融入社會。一九五一年印度施行獨立後第一次人口普查時,識字率只有一成。在農村地區,只有四.九%的女性有讀寫能力,平均餘命為三十二歲,四成七的農村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一九五○年代中期會達到最高點―六成四)。英國人或許留給印度令人艷羨的鐵路網、灌溉溝渠網,但工業只貢獻國民所得六.五%,雇用不及三%的勞動人口,而這個數據自二十世紀開始以來幾乎沒變。六十四萬個村子裡,只有一千五百個有電可用;一九五一年三億六千萬人口,只有七三五個初級衛生所。印度的新領袖也得想辦法整合這個五花八門、且被語言、宗教、地理、種族和種姓分割的社會;其中種姓最為重要,因為那是個等級分明且與政治平等理念相忤的體制。在東北部,那加(Naga)部族武裝叛亂,要求自立家邦,共產主義叛亂勢力則已在德干高原站穩腳跟。
當下攸關印度國存亡的威脅,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領域。印度獨立前,五六二個土邦的統治者得到自擇未來的權力,可在加入印度、加入巴基斯坦、保持獨立地位三者中擇一。除開那些被畫入巴基斯坦這個新國國境內的土邦,其他土邦只有三個未加入印度聯邦。這三個堅不加入者裡,面積最小者是位於西印度卡提阿瓦(Kathiawar)半島上的朱納格特(Junagadh)。其熱愛養狗的穆斯林土邦主納瓦卜穆罕默德.馬哈巴特.汗(Muhammad Mahabat Khan,一九○○~一九五九),把土邦收入的一成多用於維護他的犬舍。他所統治的人口大多是印度教徒。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這位納瓦卜同意加入巴基斯坦。由於印度軍事干預的威脅,兼之境內印度教徒人民造反,未免最後落得一無所有,他決定趁早收手,把土邦交給印度治理,帶著四隻心愛的獵犬搭機去了喀拉蚩。印度撤銷朱納格特加入巴基斯坦的決定一事,巴基斯坦始終未予承認,如今,在巴國官方地圖上,這個小邦仍屬於巴國領土。
在海德拉巴,則有個更為嚴重的危機正醞釀,該土邦的尼札姆奧斯曼.阿里.汗(Nizam Osman Ali Khan,一八八六~一九六七)擁有眾多土地和珠寶,名列世上首富。一如在朱納格特,這位尼札姆是個穆斯林,治下以印度教徒居多。在人稱拉札卡爾人(Razakars)的伊斯蘭狂熱分子鼓勵下,他宣布海德拉巴獨立。由於這個土邦戰略位置重要、面積甚廣(約和法國相當),加上此先例一下,必後患無窮,新成立的印度政府絕不容此事發生。當時仍以第一任印度自治領總督(governor-general)身分待在印度的蒙巴頓勛爵,竭力阻止海德拉巴獨立,但該土邦主不為所動。尼赫魯不想再等下去,決定用武力解決。一支印度軍隊入侵,迅速解決掉裝備不良的海德拉巴部隊。一九四八年九月十八日海德拉巴部隊投降。幾天前才去世的真納預言,如果海德拉巴遭入侵,會有一億穆斯林揭竿而起,結果並沒有這樣大型的起事,只有「馬球行動」(Operation Polo)──這是印度吞併海德拉巴的行動代號,數千平民因此喪命,也引發另一波印度教徒對穆斯林的報復性攻擊。
查謨和喀什米爾土邦帶來的問題最為複雜。其信仰印度教的土邦主哈里.辛格(Hari Singh,一八九五~一九六一)治下宗教多元,而且與印度、巴基斯坦這兩個新自治領相接壤。查謨區以印度教徒居多,此邦最東邊的拉達克,居民大多是佛教,只有美麗絕倫的喀什米爾谷地,居民以穆斯林居多。這位土邦主早在一九四六年七月就有獨立的念頭,憧憬著使他的土邦成為「東方的瑞士」──獨立且中立。與朱納格特、海德拉巴不同的,這個土邦有個已成氣候的反對勢力,其領袖是具群眾魅力的穆斯林政治人物謝赫.阿卜杜拉(Sheikh Abdullah,一九○五~一九八二)。此人是尼赫魯的親密盟友,希望喀什米爾留在印度版圖裡。
辛格能選擇的路顯而易見。他看國大黨不順眼,就和國大黨看他不順眼一樣。加入印度,他的封建獨裁地位會跟著結束;若加入巴基斯坦,下場也差不多。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二日部族民兵開始越境進入喀什米爾時,問題得到解決。這些民兵大多是來自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的帕坦人。時隔七十五年,他們為何入侵,誰在幫他們,仍未有確切答案。可以確定的是,印度完全措手不及。入侵者離斯利那加(Srinagar)只八十公里時,土邦主緊急請求印度軍援。尼赫魯同意,但條件是喀什米爾加入印度。哈里.辛格別無選擇,只能照辦。簽署加入協議後才幾小時,印度政府就開始將數千印度士兵空運至斯利那加。拿下首府後,印度部隊接著奪回落入巴基斯坦非正規軍之手的城鎮。印度保住喀什米爾,但該地的未來仍有待談判決定,而且戰火也未停歇。雪融之後,戰事於一九四八年再起,得到巴基斯坦支持且裝備更佳的部隊大舉侵犯此邦北部。
一九四八年聯合國倉促調停促成雙方停火時,巴基斯坦已經據有喀什米爾谷地北邊、西邊的高山和山谷。控制線成為實際上的邊界線。尼赫魯同意舉行公投,由喀什米爾人民自行選擇自己的未來,但公投始終未辦。他未能信守承諾,使謝赫.阿卜杜拉與這位印度總理反目。此後餘生,阿卜杜拉因為提倡分離主義觀點而入獄的時間,多於他擁有自由之身的時間。如今,喀什米爾未定的身分,仍是這個次大陸上最棘手也最危險的政治難題。
印度共和國誕生
尼赫魯走世俗主義路線的決心從未動搖。他在《發現印度》裡寫道:「把印度文化說成印度教文化,只會令人產生誤解。」保障少數族群的權利,係印度憲法的中心信條。經過四年的制訂,一九五○年一月二十六日憲法施行,印度從此由以英王為國家元首的自治領,轉變為完全的共和國。其憲法有三九五條、八個附件,係世上最長的憲法。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是安倍德卡爾(B. R. Ambedkar),他也是印度第一任法律和司法部長,賤民的領袖。聖雄甘地的支持者主張制訂以地方選出的村共和國為基礎的憲法;立場處於另一個極端者,則主張採行美式總統制。最後兩種模式都未獲採用,而是採行英式議會制──有上下議院,下議院(Lok Sabha)根據全民選舉制選出,上議院(Rajya Sabha)則充當複審院,其議員若非由總統派任,就是由邦議會議員間接選出。收稅事宜則由複雜的財政聯邦制統籌管理。
這部憲法載明分權、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宗教自由、言論自由諸原則,並禁止以宗教、種族、種姓或性別為由歧視他人。第十七條則廢除賤民制。雖然未載明給予穆斯林或女性保障名額,但建議在政府職位和大學教職上給予配額,在邦議會席次也給予保障名額。此憲法最具爭議的地方,在於賦予總統宣告進入緊急狀態、暫時中止憲法、拘留任何據認威脅國家安全之人的權力──廿五年後,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一九一七~一九八四)即利用這些權力,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為期將近兩年。總統也有權力暫時中止邦議會活動,從德里施行直接統治,而自一九八○年代起這會越來越常見。憲法保障人人平等,但女性處境仍差。童婚司空見慣,離婚不易,女性繼承權和財產權受到嚴重限制,受教機會亦然。(未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