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建築是一場冒險;也是說故事的藝術
「建築從來都不會相同。每一天都是新的冒險。每一件新的設計案都是一次新的冒險。感覺就像是《魯賓遜漂流記》登上新的島嶼,學習和發現新事物,永遠不會結束。」──RenzoPiano
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建築詩人倫佐.皮亞諾(RenzoPiano),
他是美術館建築設計霸主,
最擅於利用自然採光設計為藝術體驗創造氛圍。
本書是中文第一本倫佐.皮亞諾專書,
台灣也在2023年迎來第一座倫佐.皮亞諾的作品──富邦信義A25總部的富邦美術館
無論是
以「噴嘴」漫射自然光線,強化雕塑作品形式和紋理(達拉斯納榭雕塑中心);
透過「光勺」讓藝術品沐浴在均布柔和光線下(亞特蘭大高氏美術館擴建案);
或是與伯恩郊外鄉村地景融為一體的「景觀雕塑」(瑞士保羅.克雷中心);
以及如同「飛毯」的玻璃屋面,為歷史建築注入新的活力(紐約曼哈頓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
自然光、透明性以及與城市對話,一直是皮亞諾設計美術館的關鍵元素。
透過皮亞諾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作品,看他以踏實地建造來實踐夢想,由工業化構件的組合所展現的透明性建築美學,讓與城市對話的高科技建築所散發出來的人文主義光輝,在美術館建築中化身為「繆思之光」。
關於倫佐.皮亞諾(RenzoPiano)
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Piano),1937年生於義大利西北部海港城的熱那亞,目前仍於這座古城定居及工作。
得獎紀錄:
1989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
1998年第20屆普利茲克建築獎、
2002年全球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
2008年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
2013年美國建築師學會廿五週年建築作品獎
代表作品:
龐畢度中心,巴黎
關西國際機場航站,大阪
提巴武文化中心,新克里多尼亞
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黎恩(瑞士)
梅尼爾美術館,休士頓
保羅.克雷中心,伯恩近郊
碎片大廈,倫敦
紐約時報大廈,紐約
惠特尼美術館,紐約
皮亞諾擅長以技術作為手段,建構具有地域與時代特性的建築作品,在當代建築發展的歷史脈絡中,扮演著空間與形式開拓者的角色。
他抱持透過專業可以創造更美好社會的理念,希望透過建造美的建築物,可以讓城市更宜居,他相信,更美麗的城市就會有更美好的市民。
「建築從來都不會相同。每一天都是新的冒險。每一件新的設計案都是一次新的冒險。感覺就像是《魯賓遜漂流記》登上新的島嶼,學習和發現新事物,永遠不會結束。」──RenzoPiano
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建築詩人倫佐.皮亞諾(RenzoPiano),
他是美術館建築設計霸主,
最擅於利用自然採光設計為藝術體驗創造氛圍。
本書是中文第一本倫佐.皮亞諾專書,
台灣也在2023年迎來第一座倫佐.皮亞諾的作品──富邦信義A25總部的富邦美術館
無論是
以「噴嘴」漫射自然光線,強化雕塑作品形式和紋理(達拉斯納榭雕塑中心);
透過「光勺」讓藝術品沐浴在均布柔和光線下(亞特蘭大高氏美術館擴建案);
或是與伯恩郊外鄉村地景融為一體的「景觀雕塑」(瑞士保羅.克雷中心);
以及如同「飛毯」的玻璃屋面,為歷史建築注入新的活力(紐約曼哈頓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
自然光、透明性以及與城市對話,一直是皮亞諾設計美術館的關鍵元素。
透過皮亞諾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作品,看他以踏實地建造來實踐夢想,由工業化構件的組合所展現的透明性建築美學,讓與城市對話的高科技建築所散發出來的人文主義光輝,在美術館建築中化身為「繆思之光」。
關於倫佐.皮亞諾(RenzoPiano)
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Piano),1937年生於義大利西北部海港城的熱那亞,目前仍於這座古城定居及工作。
得獎紀錄:
1989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
1998年第20屆普利茲克建築獎、
2002年全球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
2008年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
2013年美國建築師學會廿五週年建築作品獎
代表作品:
龐畢度中心,巴黎
關西國際機場航站,大阪
提巴武文化中心,新克里多尼亞
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黎恩(瑞士)
梅尼爾美術館,休士頓
保羅.克雷中心,伯恩近郊
碎片大廈,倫敦
紐約時報大廈,紐約
惠特尼美術館,紐約
皮亞諾擅長以技術作為手段,建構具有地域與時代特性的建築作品,在當代建築發展的歷史脈絡中,扮演著空間與形式開拓者的角色。
他抱持透過專業可以創造更美好社會的理念,希望透過建造美的建築物,可以讓城市更宜居,他相信,更美麗的城市就會有更美好的市民。
作者簡介
施植明
法國國家建築師文憑(巴黎拉維列特建築學院)。現任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建築思維研究室主持人。著有:《路易斯.康 建築師中的哲學家》、《柯布Le Corbusier》、《閱讀巴黎》、《建築省思》、《台北建築MAP》等,並譯有許多建築相關書籍。
相關著作:《柯布Le Corbusier:建築界的畢卡索,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大師,又譯作柯比意》《路易斯.康 建築師中的哲學家: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
劉芳嘉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所博士,曾任建築系、室內設計系兼任講師,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現任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助理教授。與施植明老師合著有《路易斯.康 建築師中的哲學家》。
相關著作:《路易斯.康 建築師中的哲學家: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
序
前言
美術館應該是建築師夢寐以求的設計項目之一。建築在法國美術學校系統中與繪畫以及雕塑並列為三大造型藝術。美術館正好可以透過建築空間展示繪畫與雕塑作品,融合三大造型藝術於一體。受啟蒙運動的影響,美術館化身為一部百科全書的功能,從陳列王公貴族的收藏供特定人士鑑賞,演變成有系統的呈現藝術品蘊含的文化象徵性意義,並對大眾開放。
啟蒙時期,法國建築師將美術館視為一種建築類型加以研究,試圖解決所必須滿足的機能:展示、保護、收藏。面對新的建築類型的設計問題,1783年法國建築師布雷(Etienne-Louis Boulée)與1803年法國建築師杜宏(J.-N.-L. Durand)相繼提出提出美術館的設計構想。布雷的構想是以四周迴廊與中間的十字形通廊形成的田形平面,正中央為圓頂覆蓋的的圓形空間,方形平面的四面有向外延伸的半圓形柱列環繞,四個角落還有四根巨大的得勝柱,強調出宏偉的建築意象;杜宏則是以中央圓廳以及四個中庭組織長廊形展覽空間,建立了近代美術館展覽空間組織的基本類型。
之後英國建築師索恩(John Soane)在倫敦近郊設計的達爾威區學院藝廊(Dulwich College Art Gallery),為英國首座對外開放的美術館;展覽空間運用高側窗引進比較柔和的自然光線,開啟了自然光線在美術館展覽空間的設計議題。
巴伐利亞王國建築師馮.克雷澤(Leo von Klenze)在慕尼黑設計的雕刻館(Glyptothek),入口為希臘神廟山牆與愛奧尼克雙排柱廊,環繞中庭的展覽空間完全由中庭採光,外牆完全沒有開窗的做法達到最大的安全性。同樣由馮.克雷澤設計的舊繪畫館(Alte Pinakothek)為長條形的兩層樓量體,一樓為典藏空間,通往二樓展覽空間的入口位於短向的側面,經由一座大型的樓梯連結,展覽空間擺脫中庭空間平面,以中央長廊結合正面的連續長廊與背面的小型展覽空間,創造了新的展覽空間型態。
普魯士王國建築師辛克爾(Friedrich Schinkel)在柏林完成的舊美術館(Altes Museum),結合了長廊(galleries)與圓柱廳的中央入口空間,出現兩層樓的美術館建築類型,利用與外牆呈垂直的隔板增加展覽的吊掛空間,外牆則大量開窗增加自然光線。
供大眾參觀的美術館在十八世紀末期到十九世紀初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建築類型。雖然之後的美術館隨著當代的經濟與技術而有所不同,不過就機能與形式而言,美術館建築類型已經定型。
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法國必須歸還由拿破崙四處征戰收刮來的藝術品,羅浮宮幾乎一半的收藏品物歸原主,引發了歐洲到處興建美術館的熱潮。如何在已成形的內部空間組織的基礎上,賦予美術館適當的造型意象與空間組織,成為極大的挑戰。
十九世紀盛行的折衷主義:運用古典建築元素試圖創造新的建築形式的設計手法,提供了處理美術館造型意象的解決之道,讓美術館建築類型得以更明確化。美國在獨立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引發興建美術館的熱潮,以歐洲所建構的美術館建築類型為藍本,在各州首府出現折衷主義建築形式的美術館,例如:紐約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芝加哥美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in Boston)、克里夫蘭美術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水牛城(Buffalo)的奧爾布萊特-諾克斯畫廊(Albright-Knox Art Gallery)⋯⋯等,直到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才停頓下來。
廿世紀初期,西方建築在工業革命帶來生產條件的變革以及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社會變遷所產生的衝擊之下,帶動了「現代主義」主張揚棄長久以來以傳統的延續作為基礎所建立的古典主義;試圖以實用性、效率、經濟性作為基礎,希望能建立符合時代需求的一套抽象的表現形式。建築造型的來源不再是由傳統語彙所形成的「樣式」封閉系統,而是來自於外在的實質客觀條件。
在此建築設計理念影響下,原本已定型的美術館建築類型也產生了變化。例如:美國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在紐約設計的紐約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運用斜坡環繞挑空的內庭,一覽無遺的開放式展覽空間,改變了觀賞者欣賞展覽品的視覺經驗。法國建築師柯布(Le Corbusier)以「無限成長的美術館」概念,在東京設計了考量未來擴建的國立西洋美術館(Tokyo Museum of Western Art),透過天花的高差,在展覽空間引進間接的自然光線。
德國建築師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在柏林設計的新國家畫廊(Neue Nationalgalerie)為鋼構玻璃盒子形成的萬用空間,開敞的展覽空間在每次佈展時都必須重新設計,大面的玻璃牆面不利於吊掛展覽作品,長期展覽作品置於地下室,自然光線只能從一側的牆面進入展覽空間;為原本被視為紀念性建築、強調永恆性的美術館建築類型,開拓了強調彈性與適應性的一種工具性建築新方向。現代美術館摒除了歷史主義的形式束縛,在外觀造型上雖然呈現多樣化的表現,不過展覽空間的參觀品質問題則仍欠缺應有的關注。
提供大眾欣賞藝術品的展覽空間,顯然是探討美術館建築設計最核心的議題,如何在美術館展覽空間創造適合的光線,是決定參觀品質最關鍵的因素。雖然LED照明為展覽空間的照明帶來新契機,不過相對於人造光,高質量與高效率的自然光不僅提供更好的顯色性,還具有人工照明無法實現的更好的光線品質,帶來更舒適的視覺和心理感覺。為了讓藝術品能獲得最佳的展示效果,如何妥善的運用自然光線,避免直接自然光源的紫外線對藝術品造成損害,成為設計優質的美術館展覽空間所必須面對的特殊性議題。
延續路.康(Louis I. Kahn)在1970年代初期完成的兩幢美術館:位於佛特沃夫的金貝爾美術館(Kimbell Art Museum)與紐哈芬的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以構築方式回應美術館展覽空間自然採光的挑戰。皮亞諾(Renzo Piano)更進一步結合先進的工程技術與材料,設計出特殊
的頂棚採光構造:從最初單純折射葉版的組構方式,到應用主動式的機械百葉以及特殊形體的被動式採光構件。自1987年完成的梅尼爾美術館(Menil Collection)以來,皮亞諾持續不斷地思考,如何將自然光線引入展覽空間創造優質美術館的方式,不僅在構築上有所突破,同時也兼顧環保永續的議題。
本書首先針對皮亞諾的建築歷程進行歷時性探究,透過建築專業的養成以及建築實踐,試圖勾勒出皮亞諾在美術館建築設計的特色;接續以皮亞諾所完成的11件美術館作品進行案例研究,這部分的內容係以兩件國科會研究計畫以及劉芳嘉的博士論文為基礎繼續發展而成,透過論述分析、圖面分析以及繪製3D 拆解圖的方法,試圖探究皮亞諾的美術館自然採光設計思惟。
美術館應該是建築師夢寐以求的設計項目之一。建築在法國美術學校系統中與繪畫以及雕塑並列為三大造型藝術。美術館正好可以透過建築空間展示繪畫與雕塑作品,融合三大造型藝術於一體。受啟蒙運動的影響,美術館化身為一部百科全書的功能,從陳列王公貴族的收藏供特定人士鑑賞,演變成有系統的呈現藝術品蘊含的文化象徵性意義,並對大眾開放。
啟蒙時期,法國建築師將美術館視為一種建築類型加以研究,試圖解決所必須滿足的機能:展示、保護、收藏。面對新的建築類型的設計問題,1783年法國建築師布雷(Etienne-Louis Boulée)與1803年法國建築師杜宏(J.-N.-L. Durand)相繼提出提出美術館的設計構想。布雷的構想是以四周迴廊與中間的十字形通廊形成的田形平面,正中央為圓頂覆蓋的的圓形空間,方形平面的四面有向外延伸的半圓形柱列環繞,四個角落還有四根巨大的得勝柱,強調出宏偉的建築意象;杜宏則是以中央圓廳以及四個中庭組織長廊形展覽空間,建立了近代美術館展覽空間組織的基本類型。
之後英國建築師索恩(John Soane)在倫敦近郊設計的達爾威區學院藝廊(Dulwich College Art Gallery),為英國首座對外開放的美術館;展覽空間運用高側窗引進比較柔和的自然光線,開啟了自然光線在美術館展覽空間的設計議題。
巴伐利亞王國建築師馮.克雷澤(Leo von Klenze)在慕尼黑設計的雕刻館(Glyptothek),入口為希臘神廟山牆與愛奧尼克雙排柱廊,環繞中庭的展覽空間完全由中庭採光,外牆完全沒有開窗的做法達到最大的安全性。同樣由馮.克雷澤設計的舊繪畫館(Alte Pinakothek)為長條形的兩層樓量體,一樓為典藏空間,通往二樓展覽空間的入口位於短向的側面,經由一座大型的樓梯連結,展覽空間擺脫中庭空間平面,以中央長廊結合正面的連續長廊與背面的小型展覽空間,創造了新的展覽空間型態。
普魯士王國建築師辛克爾(Friedrich Schinkel)在柏林完成的舊美術館(Altes Museum),結合了長廊(galleries)與圓柱廳的中央入口空間,出現兩層樓的美術館建築類型,利用與外牆呈垂直的隔板增加展覽的吊掛空間,外牆則大量開窗增加自然光線。
供大眾參觀的美術館在十八世紀末期到十九世紀初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建築類型。雖然之後的美術館隨著當代的經濟與技術而有所不同,不過就機能與形式而言,美術館建築類型已經定型。
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法國必須歸還由拿破崙四處征戰收刮來的藝術品,羅浮宮幾乎一半的收藏品物歸原主,引發了歐洲到處興建美術館的熱潮。如何在已成形的內部空間組織的基礎上,賦予美術館適當的造型意象與空間組織,成為極大的挑戰。
十九世紀盛行的折衷主義:運用古典建築元素試圖創造新的建築形式的設計手法,提供了處理美術館造型意象的解決之道,讓美術館建築類型得以更明確化。美國在獨立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引發興建美術館的熱潮,以歐洲所建構的美術館建築類型為藍本,在各州首府出現折衷主義建築形式的美術館,例如:紐約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芝加哥美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in Boston)、克里夫蘭美術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水牛城(Buffalo)的奧爾布萊特-諾克斯畫廊(Albright-Knox Art Gallery)⋯⋯等,直到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才停頓下來。
廿世紀初期,西方建築在工業革命帶來生產條件的變革以及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社會變遷所產生的衝擊之下,帶動了「現代主義」主張揚棄長久以來以傳統的延續作為基礎所建立的古典主義;試圖以實用性、效率、經濟性作為基礎,希望能建立符合時代需求的一套抽象的表現形式。建築造型的來源不再是由傳統語彙所形成的「樣式」封閉系統,而是來自於外在的實質客觀條件。
在此建築設計理念影響下,原本已定型的美術館建築類型也產生了變化。例如:美國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在紐約設計的紐約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運用斜坡環繞挑空的內庭,一覽無遺的開放式展覽空間,改變了觀賞者欣賞展覽品的視覺經驗。法國建築師柯布(Le Corbusier)以「無限成長的美術館」概念,在東京設計了考量未來擴建的國立西洋美術館(Tokyo Museum of Western Art),透過天花的高差,在展覽空間引進間接的自然光線。
德國建築師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在柏林設計的新國家畫廊(Neue Nationalgalerie)為鋼構玻璃盒子形成的萬用空間,開敞的展覽空間在每次佈展時都必須重新設計,大面的玻璃牆面不利於吊掛展覽作品,長期展覽作品置於地下室,自然光線只能從一側的牆面進入展覽空間;為原本被視為紀念性建築、強調永恆性的美術館建築類型,開拓了強調彈性與適應性的一種工具性建築新方向。現代美術館摒除了歷史主義的形式束縛,在外觀造型上雖然呈現多樣化的表現,不過展覽空間的參觀品質問題則仍欠缺應有的關注。
提供大眾欣賞藝術品的展覽空間,顯然是探討美術館建築設計最核心的議題,如何在美術館展覽空間創造適合的光線,是決定參觀品質最關鍵的因素。雖然LED照明為展覽空間的照明帶來新契機,不過相對於人造光,高質量與高效率的自然光不僅提供更好的顯色性,還具有人工照明無法實現的更好的光線品質,帶來更舒適的視覺和心理感覺。為了讓藝術品能獲得最佳的展示效果,如何妥善的運用自然光線,避免直接自然光源的紫外線對藝術品造成損害,成為設計優質的美術館展覽空間所必須面對的特殊性議題。
延續路.康(Louis I. Kahn)在1970年代初期完成的兩幢美術館:位於佛特沃夫的金貝爾美術館(Kimbell Art Museum)與紐哈芬的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以構築方式回應美術館展覽空間自然採光的挑戰。皮亞諾(Renzo Piano)更進一步結合先進的工程技術與材料,設計出特殊
的頂棚採光構造:從最初單純折射葉版的組構方式,到應用主動式的機械百葉以及特殊形體的被動式採光構件。自1987年完成的梅尼爾美術館(Menil Collection)以來,皮亞諾持續不斷地思考,如何將自然光線引入展覽空間創造優質美術館的方式,不僅在構築上有所突破,同時也兼顧環保永續的議題。
本書首先針對皮亞諾的建築歷程進行歷時性探究,透過建築專業的養成以及建築實踐,試圖勾勒出皮亞諾在美術館建築設計的特色;接續以皮亞諾所完成的11件美術館作品進行案例研究,這部分的內容係以兩件國科會研究計畫以及劉芳嘉的博士論文為基礎繼續發展而成,透過論述分析、圖面分析以及繪製3D 拆解圖的方法,試圖探究皮亞諾的美術館自然採光設計思惟。
目次
目錄
前言
Part 1 光.旅程
營造×建築的家族淵源
就讀佛羅倫斯大學建築系
轉學到米蘭理工學院
在米蘭的建築師事務所
對科技與預製的實驗
結合設計與建造的匠師
倫敦建築聯盟建築學校
建築評論家班漢的外顯式影響
工程師阿魯普的內在式影響
與建築師理查.羅傑斯的友誼
歐洲最強大的工程顧問團隊
法國龐畢度中心國際競圖設計案
試圖改變文化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解決結構設計難題
暴露出高科技建築的不合理性
合作夥伴各奔前程
實現企業家理想的梅尼爾美術館
神父開啟企業家的藝術收藏志業
參訪以色列的第一座美術館
梅尼爾美術館採光與典藏空間設計
獲美國建築師學會建築獎
來自法國的設計案
弧形頂冠的貝荷西第二購物中心
低成本的建築美學──莫歐街集合住宅
大阪關西國際機場航站設計案
美術館建築設計霸主
融入地景的「茅屋」──提巴武文化中心
瑞士的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
休士頓的湯伯利收藏館
以美術館作品獲普立茲克建築獎
達拉斯的納榭雕塑中心
亞特蘭大的高氏美術館擴建案
瑞士的保羅.克雷中心
紐約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更新與擴建
芝加哥美術學院擴建案
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改造計畫
從美國到北歐的美術館設計案
與大師、與城市對話
宏香計畫VS柯布
哈佛美術館的修建與擴建計畫VS柯布
金貝爾美術館擴建案VS路.康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VS布魯耶
美術館建築設計的關鍵性議題
強調雕塑性的量體外觀
自然採光的發展趨勢
深受流行樣式影響的外觀
後現代建築風格
美術館如何引起注意力
設計獨特與戲劇化
附帶觀賞城市景觀
皮亞諾式美術館
為藝術奉獻的沉思空間
建築是「冒險」與「說故事」
Part 2 自然.光
一、皮亞諾自然採光美術館設計的源起
二、皮亞諾自然採光美術館的空間特質
三、皮亞諾自然採光美術館案例
1.梅尼爾美術館
2.湯伯利收藏館
3.貝耶勒基金會
4.納榭雕塑中心
5.高氏美術館增建
6.保羅.克雷中心
7.芝加哥藝術學院增建
8.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增建
9.金貝爾美術館增建案
10.哈佛大學美術館修建與增建
11.惠特尼美術館
四、皮亞諾自然採光的策略與類型
(一)自然採光的策略
1.遮陽
2.自然光線的過濾、擴散與漫射
3.照明的強度控制
4.溫度的控制
(二)自然採光的類型
1.點的系統
2.線的系統
3.面的系統
附錄
索引
人名(依英文姓氏字母排序)
地名(依英文字母排序)/建築物名(依中文筆劃排序)
其他 (依中文筆劃排序)
章節附註
圖片來源
前言
Part 1 光.旅程
營造×建築的家族淵源
就讀佛羅倫斯大學建築系
轉學到米蘭理工學院
在米蘭的建築師事務所
對科技與預製的實驗
結合設計與建造的匠師
倫敦建築聯盟建築學校
建築評論家班漢的外顯式影響
工程師阿魯普的內在式影響
與建築師理查.羅傑斯的友誼
歐洲最強大的工程顧問團隊
法國龐畢度中心國際競圖設計案
試圖改變文化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解決結構設計難題
暴露出高科技建築的不合理性
合作夥伴各奔前程
實現企業家理想的梅尼爾美術館
神父開啟企業家的藝術收藏志業
參訪以色列的第一座美術館
梅尼爾美術館採光與典藏空間設計
獲美國建築師學會建築獎
來自法國的設計案
弧形頂冠的貝荷西第二購物中心
低成本的建築美學──莫歐街集合住宅
大阪關西國際機場航站設計案
美術館建築設計霸主
融入地景的「茅屋」──提巴武文化中心
瑞士的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
休士頓的湯伯利收藏館
以美術館作品獲普立茲克建築獎
達拉斯的納榭雕塑中心
亞特蘭大的高氏美術館擴建案
瑞士的保羅.克雷中心
紐約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更新與擴建
芝加哥美術學院擴建案
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改造計畫
從美國到北歐的美術館設計案
與大師、與城市對話
宏香計畫VS柯布
哈佛美術館的修建與擴建計畫VS柯布
金貝爾美術館擴建案VS路.康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VS布魯耶
美術館建築設計的關鍵性議題
強調雕塑性的量體外觀
自然採光的發展趨勢
深受流行樣式影響的外觀
後現代建築風格
美術館如何引起注意力
設計獨特與戲劇化
附帶觀賞城市景觀
皮亞諾式美術館
為藝術奉獻的沉思空間
建築是「冒險」與「說故事」
Part 2 自然.光
一、皮亞諾自然採光美術館設計的源起
二、皮亞諾自然採光美術館的空間特質
三、皮亞諾自然採光美術館案例
1.梅尼爾美術館
2.湯伯利收藏館
3.貝耶勒基金會
4.納榭雕塑中心
5.高氏美術館增建
6.保羅.克雷中心
7.芝加哥藝術學院增建
8.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增建
9.金貝爾美術館增建案
10.哈佛大學美術館修建與增建
11.惠特尼美術館
四、皮亞諾自然採光的策略與類型
(一)自然採光的策略
1.遮陽
2.自然光線的過濾、擴散與漫射
3.照明的強度控制
4.溫度的控制
(二)自然採光的類型
1.點的系統
2.線的系統
3.面的系統
附錄
索引
人名(依英文姓氏字母排序)
地名(依英文字母排序)/建築物名(依中文筆劃排序)
其他 (依中文筆劃排序)
章節附註
圖片來源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