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ICT產業白皮書(下)5G通訊/低軌衛星/元宇宙/行動支付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2000 元優惠價
:95 折 11400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42 點
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回顧2021年,根據資策會MIC研究調查,2021年全球主要資訊硬體產業產值為213,214百萬美元,相較2020年185,203百萬美元成長15.1%。2021年筆記型電腦市場仍維持高成長幅度,上半年延續2020年教育筆電的訂單,下半年則是因疫情略為緩和,使商用市場的出貨回溫。伺服器方面受惠雲端服務商訂單成長帶動,使得出貨量及平均銷售價格有所提升,進一步帶動全球資訊硬體產業產值提升。除此之外,受到全球缺料、塞港等因素影響,原物料及零組件價格上漲,然而客戶願意吸收成本,導致最終產品價格提升,亦為2021年產值增高的關鍵要素之一。
2022年疫情仍是左右全球經濟復甦及市場需求之重要因素,全球在疫苗分配不均、存在病毒變異風險等影響下,短期內不易達成群體免疫;另一方面,因疫情緩和程度與時程不一、各國數位化程度不一,全球經濟復甦將呈現不均衡狀態。在COVID-19第三劑疫苗施打率上升的情形下,疫情逐漸開始輕症化,各國開始思索與病毒共存的辦法,希望能讓經濟復甦更加快速。
在後疫情時代,因為物流不順、產能不足導致全球出現缺料情形,各國開始思考供應鏈的自給自足,進行去全球化以防止供應鏈出現斷鏈風險;全球數位轉型加速,將使遠距上班、雲端運算、5G、人工智慧等應用普及,並進一步帶動資訊硬體產業的發展。
然而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影響經濟,俄烏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導致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顯著放緩並推升通貨膨脹,並促使燃料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其中尤以開發中國家受到之打擊最大。另一方面,隨著2050淨零碳排的時程逐漸接近,各國更加重視永續發展與再生能源的研發,各企業亦對於ESG更加關注。
觀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變化,全球總體通膨在2021年最後幾個月達到巔峰(peak)。主要原因為在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支持下,經濟活動回升或縮小產出缺口,同時釋放被疫情期間壓抑的需求和累積的儲蓄、商品價格快速上漲、投入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等。此外,因疫情及俄烏軍事衝突影響供應鏈與運輸物流,推升國際大宗原物料續漲,加劇全球通膨壓力。因此,全球如何防止經濟進一步惡化,維持全球物流的流動性、應對債務和通膨危機、對氣候變化採取措施及進一步與COVID-19疫情共存等,皆是2022年的關鍵議題。
在臺灣資訊硬體產業整體表現方面,根據資策會MIC研究調查,2021年臺灣主要資訊硬體產業產值約為158,360百萬美元,相較前一年表現,成長幅度為19.5%。
進一步分析資訊硬體產業產值上升之因,可發現桌機、筆電及伺服器出貨均有所成長,且產值成長率相較產量更高,顯示出各產品的ASP呈現上升的趨勢。主要原因是COVID-19疫情促使電競遊戲、影音串流等數位線上娛樂受到更廣泛的應用,消費者更加傾向配備更高規格的電腦。另外在企業遠距上班及雲端服務成為常態下,商用電腦的設計則更需要符合能夠遠端工作的各項需求。伺服器方面,在5G、AI及高效能運算等技術進展下,對於伺服器性能要求也隨之增加,連帶使產品價格上漲。
2022年受到全球對於資訊硬體產及大宗商品需求十分旺盛,可望持續帶動我國經濟成長率。根據2022年11月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發布的新聞稿中,預估我國2022年全年經濟成長率(year on year, YoY)為3.06%;但當前國際市場上存在許多潛在的風險與挑戰。包括美中走向保護主義、貿易戰的擴散效應、美國升息、債務與地緣政治、全球通貨膨脹、各國貨幣政策等經濟議題等,都將對臺灣的經貿活動產生一定程度的衝擊。
另外,中國大陸供應鏈自主化戰略、以及兩岸政治關係則可能對臺灣造成國際出口之替代排擠效應、人才流失等足以動搖國本之問題,為此我國需審慎以對,進行產業升級的同時運用策略智慧因應國際情勢變動,以掌握先機、再創榮景。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透過「2022 ICT產業白皮書」,回顧2021年資通訊產業與資訊服務市場的整體表現,彙整資訊硬體、行動暨網路通訊、消費性電子,以及產業關鍵議題等領域。除了提供關鍵性產品的產銷調查數據資料之外,並進一步的聚焦探討資通訊產業新興發展趨勢,透過產業上中下游的深度訪談及數據分析,對產業發展提出新契機,並前瞻未來的發展,以更寬廣的視野正確解讀、掌握趨勢,為企業提供完整且詳盡的經營策略分析參考。
2022年疫情仍是左右全球經濟復甦及市場需求之重要因素,全球在疫苗分配不均、存在病毒變異風險等影響下,短期內不易達成群體免疫;另一方面,因疫情緩和程度與時程不一、各國數位化程度不一,全球經濟復甦將呈現不均衡狀態。在COVID-19第三劑疫苗施打率上升的情形下,疫情逐漸開始輕症化,各國開始思索與病毒共存的辦法,希望能讓經濟復甦更加快速。
在後疫情時代,因為物流不順、產能不足導致全球出現缺料情形,各國開始思考供應鏈的自給自足,進行去全球化以防止供應鏈出現斷鏈風險;全球數位轉型加速,將使遠距上班、雲端運算、5G、人工智慧等應用普及,並進一步帶動資訊硬體產業的發展。
然而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影響經濟,俄烏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導致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顯著放緩並推升通貨膨脹,並促使燃料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其中尤以開發中國家受到之打擊最大。另一方面,隨著2050淨零碳排的時程逐漸接近,各國更加重視永續發展與再生能源的研發,各企業亦對於ESG更加關注。
觀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變化,全球總體通膨在2021年最後幾個月達到巔峰(peak)。主要原因為在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支持下,經濟活動回升或縮小產出缺口,同時釋放被疫情期間壓抑的需求和累積的儲蓄、商品價格快速上漲、投入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等。此外,因疫情及俄烏軍事衝突影響供應鏈與運輸物流,推升國際大宗原物料續漲,加劇全球通膨壓力。因此,全球如何防止經濟進一步惡化,維持全球物流的流動性、應對債務和通膨危機、對氣候變化採取措施及進一步與COVID-19疫情共存等,皆是2022年的關鍵議題。
在臺灣資訊硬體產業整體表現方面,根據資策會MIC研究調查,2021年臺灣主要資訊硬體產業產值約為158,360百萬美元,相較前一年表現,成長幅度為19.5%。
進一步分析資訊硬體產業產值上升之因,可發現桌機、筆電及伺服器出貨均有所成長,且產值成長率相較產量更高,顯示出各產品的ASP呈現上升的趨勢。主要原因是COVID-19疫情促使電競遊戲、影音串流等數位線上娛樂受到更廣泛的應用,消費者更加傾向配備更高規格的電腦。另外在企業遠距上班及雲端服務成為常態下,商用電腦的設計則更需要符合能夠遠端工作的各項需求。伺服器方面,在5G、AI及高效能運算等技術進展下,對於伺服器性能要求也隨之增加,連帶使產品價格上漲。
2022年受到全球對於資訊硬體產及大宗商品需求十分旺盛,可望持續帶動我國經濟成長率。根據2022年11月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發布的新聞稿中,預估我國2022年全年經濟成長率(year on year, YoY)為3.06%;但當前國際市場上存在許多潛在的風險與挑戰。包括美中走向保護主義、貿易戰的擴散效應、美國升息、債務與地緣政治、全球通貨膨脹、各國貨幣政策等經濟議題等,都將對臺灣的經貿活動產生一定程度的衝擊。
另外,中國大陸供應鏈自主化戰略、以及兩岸政治關係則可能對臺灣造成國際出口之替代排擠效應、人才流失等足以動搖國本之問題,為此我國需審慎以對,進行產業升級的同時運用策略智慧因應國際情勢變動,以掌握先機、再創榮景。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透過「2022 ICT產業白皮書」,回顧2021年資通訊產業與資訊服務市場的整體表現,彙整資訊硬體、行動暨網路通訊、消費性電子,以及產業關鍵議題等領域。除了提供關鍵性產品的產銷調查數據資料之外,並進一步的聚焦探討資通訊產業新興發展趨勢,透過產業上中下游的深度訪談及數據分析,對產業發展提出新契機,並前瞻未來的發展,以更寬廣的視野正確解讀、掌握趨勢,為企業提供完整且詳盡的經營策略分析參考。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