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79折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分齡教養法,用專注的愛,為孩子內建獨立自律、自主思考的強韌軟實力!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79284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限量贈品 詳情
時尚手機掛繩
剩餘:70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第一本專為「獨生子女」設計的教養說明書★
教你依照0~19歲潛力發展階段,給予孩子最需要的成長助力!
親子天下嚴選作者小Q媽咪、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台灣廣廈出版集團發行人江媛珍
共感推薦《一個孩子剛剛好的幸福教養》全新封面版!

沒有兄弟姊妹,孩子會不會社交困難、個性孤僻?
獨佔父母的愛,孩子是不是容易霸道任性、抗壓性很差?
身邊都是大人,孩子可不可能被迫早熟,造成心理上的缺乏感?

其實,影響孩子人格發展的從來不是「獨生」,而是「教養」!
青少年諮商師出身、擔任國小教師30年的教養專家嚴註河,
經過長年待在教育第一線,以及養育一個女兒的經驗,她發現──
在現今的時代中,「獨生子女」的環境反而能成為孩子的優勢!
讓他們擁有更多資源、個人空間,提升學習上的專注、創意與思考能力,
而且只要掌握教養原則,心理素質也比同齡生更高,更懂得尊重他人與自己!

因此在本書中,她將集結多年來的觀察與驗證,
與你分享「一個孩子剛剛好」的教養關鍵:

1.【10堂爸媽行動課】:了解自身行為對孩子的影響,為孩子奠定穩固的人格基礎。
2.【階段式分齡教養】:依照不同年齡層的發展需求,陪伴孩子培養應對未來的能力。
3.【教養8守則】:拉出愛的準繩,讓孩子具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也懂得自律拿捏界線。
4.【親子幸福6祕訣】:避免「教養雷區」的情感損耗,打造親密而共好的親子關係。

這是一本寫給獨生子女家長的教養說明書,
帶你用專注的愛,賦予孩子面對未來的無畏超能力!

本 書 特 色

特色1:發揮「一個孩子」的成長優勢!第一本獨生子女的教養說明書。
沒有手足的孩子,在成長中無論是相處對象、資源多寡、學習途徑,甚至親子間的緊密度都不同,爸媽面臨的課題當然也不一樣!本書帶你掌握獨生子女的環境優缺,避開導致刻板印象中抗壓性低、驕縱任性等偏差行為的盲點,培養孩子獨立而不孤獨、堅強而不逞強的優勢特質。

特色2:最懂孩子與家長的教育專家,結合專業學術與實際經驗的大成。
孩子為什麼老唱反調?自己玩真的不孤單嗎?本書作者嚴註河是一個母親、國小老師,也是青少年諮商師,30年來持續不間斷解決孩子的煩惱、家長的困擾、自己的難題。透過本書,她將以這些多年來得出的解答,撫平在教養之路上出現的不安與阻礙。

特色3:依照0~19歲的發展期分齡,輕鬆把握孩子的各階段成長潛力。
孩子在每個年齡層的發展都不一樣。2~3歲時透過環境刺激腦部發育;4~6歲時建立道德觀和人性基礎;13~15歲時最渴望內在情緒的滿足。本書以七階段分齡講述該階段的教養焦點,帶爸媽快速掌握施力點,不錯過孩子的每一段潛力發展黃金期!

特色4:全面性的教養指南,從學習到生活,和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
教養不是只為了孩子付出,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本書除了順應孩子發展需求的「分齡教養法」,也包含如何以恰當稱讚提升動力、遵守自由卻不放縱的管教界線等,強化孩子心理素質的「教養8守則」,以及親子關係的拿捏與調整,共同打造全家人都開心的幸福生活!

特色5:翻轉獨生子女的刻板印象,與孩子共度幸福而美好的人生旅程。
決定不生第二胎的嚴註河老師,曾經受到許多社會、家人的質疑,但實際經歷育兒過程,她卻更篤定:「只生一個孩子,是我做過最聰明的選擇!」。在本書中,她將逐一分析獨生子女的迷思與優勢,卸下「只生一個」的心理壓力與自我懷疑,給自己和孩子最完整且專注的愛!

名人推薦

「不再多生一個小孩?妳女兒自己一個人會很孤單耶!」身為獨生子女的家長,永遠躲避不了的就是旁人帶有質疑的關心以及被催生的社會壓力,所以我由衷感謝作者在書中講出的這段話「生幾個孩子是一種選擇,而非一種義務」。-小Q媽咪,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本書提供另一種角度解析獨生子女的教養優勢與做法,即使沒有手足也能具備完善的社會能力。書中提到父母生活中的行動可以如何改變孩子、每個成長階段孩子需要什麼……,這些都是獨生子女教養路上重要的提醒。在獨生子女比例攀升的現代社會,本書能幫助親子一起互補不足、共學兼修,顛覆過往對獨生子女的刻板印象。-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

韓國跟台灣很像,周遭親友對女性生養一個孩子的「過度關注」,往往讓當事者不自在!每種生活都是「選擇」而非「義務」。一般認為獨生子女自私、適應力差等「偏見」,並沒有科學根據,這些問題不在有沒有手足,教養才是關鍵!別被社會觀感打擊自我價值,一個孩子讓我更有空間學習當個好媽媽。-江媛珍,台灣廣廈出版集團發行人

最近社會上充斥各種育兒資料,很難釐清什麼才是對的。作者本身是教育專家,也是獨生子女的媽媽,以兼顧理論和實際經驗的觀點出發,在書中詳盡記錄了自己教養過程中經歷的一切煩惱與想法。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父母都希望給他所有的關心和愛;但也由於一切經驗都是第一次,爸媽們可能也會感到徬徨、辛苦。作者除了教養自己的孩子,也長期在國小任教,諮商過許多學生,他將自己走過的路、育兒的煩惱,以及受傷後學到的智慧分享給大家,可以算是一位獨生子女父母們的老師!面對家裡唯一的寶貝,爸媽還在煩惱自己每個決定是對是錯嗎?真心推薦這本書給你。-洪成然,韓國亞洲大學校長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思考:「我真的是個幸福媽媽嗎?」我自己也是邊工作邊帶一個孩子,書中內容都讓我感同身受;我也常想,要是我早點看到這本書,孩子和我也都會比現在更幸福吧?作者建議,絕對不能把孩子的成績或能力拿來跟別人比較,也提到真正該重視的部分。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他對孩子溫暖的愛和照顧,也能看見他對生命的熱忱。現在這時代,真的很需要讓爸媽跟孩子都幸福的教育法,因為幸福的孩子才是真正成功的孩子。-宋仁玉,韓國三嘉國小校長

時代面臨第四次工業革命,現在幾乎無法推測未來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但可以確定的是,像Google這種有前瞻性並引導潮流的大企業,想找的就是懂得生活、擁有靈活思考方式並因應變化的人。另外,這本書也配合孩子成長階段提供了許多方法,像是「確認安全後,再晚也放手等孩子找到自己的出路」等等,同時列出讓獨生子女的劣勢轉為優勢的具體方法,相信面臨育兒困難的所有父母,都能透過這本書得到實質幫助。-南亨秀,EBS未來教育研究所所長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嚴註河

嚴註河老師從檀國大學諮商研究所畢業,之後便踏入教職生涯,目前在京畿道鞍山的國小任教。30年教學生涯中,也是陪伴孩子解決煩惱的「青少年諮商師」。

相信在「個人生活」跟「媽媽生活」中取得平衡的時候,才會遇見真正的幸福。在教養獨生孩子的過程中也不間斷地自我開發,期許自己不是只「為了孩子付出」,而是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曾參與教育部和女性部的「性暴力防治方法」研究開發,以及健康教育教科書編寫。為了改善健康教育不遺餘力,曾於性教育、戒煙、身心健康等教育領域,在全國獲獎無數。
 
2013年,作者曾赴北歐、美國、日本等地研習「性別人權」相關領域。歸國後在韓國最大教育網節目《EBS紀錄片》上介紹性暴力防治優秀案例,也在《新教育》月刊、YTN、《韓民族》等各大媒體宣導相關教育案例。現為韓國健康教師會副會長。

譯者簡介

丁睿俐

大學就讀英文系時意外與韓文相遇,就此與韓文結下不解之緣。現為韓文特約譯者。

目次

第一章 我為什麼決定只生一個?
在這時代,別讓社會觀感壓抑了你個人的生活價值

◎生一個孩子是我做過最聰明的選擇
◎還好只生一個,才沒有讓我的生活透支
◎先有幸福爸媽,才有幸福小孩
◎有兄弟姊妹,更容易讓孩子感到孤單
◎爸媽的角色也會跟著孩子有所變化
◎給孩子自由,不等於隨便放手
◎獨生子女的教養課題
◎集中投資才能降低風險

第二章 只有一個孩子,越要學習怎麼當爸媽
用行動把獨生子女可能的缺點,化為專有優勢

【10堂爸媽的行動課,培養優勢未來人才】

1.培養孩子有責任感→把選擇權交給他
2.讓孩子有強烈的歸屬感→敞開雙臂擁抱他
3.教孩子懂得獨立自律→讓他自己做的風箏哲學
4.希望孩子會念書→給他百分之百的信任
5.想讓孩子自發性成長→千萬不要跟別人比較
6.期待孩子懂事、有禮貌→大人先以身作則
7.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念→態度要有一致性
8.教孩子懂得享受生活→陪他玩在一起
9.讓孩子了解兩性平等→大人要先放下偏見
10.讓孩子學會品嘗美味→營造出幸福的用餐氛圍

第三章 專為獨生子女設計的教養法
育兒經驗百分百,獨生子女爸媽的實戰訣竅

【分齡教養法,不錯過各潛力發展階段】

◎ 〇歲~一歲→只需要給他最溫暖的擁抱
◎ 二~三歲→開始適度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
◎ 四~六歲→奠定人生基礎,陪他玩、陪他閱讀
◎ 七~十歲→讓孩子喜歡念書也會念書
◎ 十一~十三歲→幫孩子找到他擅長的事
◎ 十三~十五歲→讀懂孩子的內在情緒
◎ 十六~十九歲→支持他做自己喜歡的事

【教養8守則,教出聰明懂事的孩子】
1.恰當又具體的稱讚,是進步最大的動力
2.定下「愛」與「溺愛」的界線
3.給孩子自由,而不是放縱
4.讀懂孩子的情緒,不要只看行為
5.分清楚自己在教小孩,還是在發洩情緒
6.別讓孩子變成外表成熟、內在脆弱的小大人
7.失敗能帶給孩子成功的機會
8.別用禮物彌補對孩子的虧欠

【親子幸福6祕訣,讓全家人一起幸福】
1.提早知道就能避開教養雷區
2.不論你跟我想得一不一樣,我都還是愛你
3.讓孩子能隨時邀請朋友一起到家裡辦派對
4.育兒教養資料百百種,需要理解、消化並運用
5.父母看著孩子長大,孩子也看著父母長大
6.給孩子一句肯定,就能改變命運

書摘/試閱

生一個孩子是我做過最聰明的選擇

獨生子女不合群又自私?別被偏見綁架
這些對獨生子女的既定印象,主要源自於一八九六年美國心理學家史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領導的兒童相關研究。他在一篇論文《非同尋常的兒童》(Supervised The Study Of Peculiar and Exceptional hildren)中提出:「獨生子女大部分只會以自己為中心、社會能力不足,而且很難適應社會。」之後的許多學者和專家都引用他的研究,不單是美國,這些對獨生子女的負面印象甚至發展到世界各地,亞洲國家當然也不例外。

一直要等過了一百多年,到一九七〇年代左右才正式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反駁霍爾的主張。德州大學的教育心理社會學家托尼.法爾博(Toni Falbo),分別找來獨生子女和有兄弟姊妹的兩組孩子,比較兩者領導力、成熟度、社會融入性、柔軟度及穩定性等十六個項目的差別。研究結果發現,兩組之間並沒有特別的不同。

此外,也沒有科學根據證明獨生子女比較自以為是或缺乏適應力;相反地,研究發現獨生子女在成就動機和尊重自我等方面的指數更高。獨生子女可以完全擁有父母的愛,心理上安全感高、會懂得尊重自己;因為沒有兄弟姊妹,在同儕關係中也會比較慷慨。而且獨生子女有個人獨處的時間、不會有其他人妨礙,更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相對地會更具創意力。也就是說,獨生子女的環境反而能成為孩子的優勢。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蘇珊.紐曼(SusanNewman)說:「獨生子女可以從父母身上得到一對一的知識刺激,學業能力會領先有手足的孩子,也會更加幸福。」他也主張:「在民主式的教養之下,獨生子女擁有的環境比有手足的孩子更有利,因為有兄弟姊妹時就不容易得到一對一的照顧。」

日本明治大學的諸富祥彥教授,有三十年的教育諮商經驗,他出版了《獨生子女的教養》(ひとりっ子の育て方)一書,書上說社會上對獨生子女的負面印象其實沒有根據,父母不需要因此對孩子覺得內疚。後來也有很多位學者發現,孩子的個性、人格和偏好跟有沒有兄弟姊妹無關,關鍵在於父母的教養態度。如果父母的教養方式總是讓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即使有兄弟姊妹,孩子還是會以自我為中心。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有沒有兄弟姊妹對他本身的社會能力並沒有絕對的影響。

孤單不是因為「有沒有兄弟姊妹」
我們什麼時候會覺得孤單呢?在字典裡查「孤單」這個詞的解釋是:「單獨無依、人單勢孤,力量單薄。」光看這個解釋理所當然會覺得獨生子女一定很寂寞。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個說法,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人是社會性動物,當經歷無法與他人溝通的情況時就會感覺到孤單。」所謂的「單獨」並不是指包含數字一的物理概念,而是心理上的概念。也就是說,孤單是當人遠離人群、沒辦法從他人身上得到關心或認定時才會出現的情緒。有些人即使有錢、有房、有車、有健康的小孩、有很會賺錢的老公,擁有一切令人羨慕的東西,卻還是覺得空虛、寂寞。這是因為他與心愛的人之間無法真心相待,讓他身處人群中還是會覺得孤獨。小孩也是一樣,如果不被父母理睬、從心愛的父母身上感覺不到愛,就會覺得孤單。

教育學家馬可(Marco)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對象,研究他們覺得悲傷、不幸時,最能安慰他們的人是誰。調查結果依序是媽媽、爸爸、朋友,他們也最希望能從這些對象身上得到安慰。孩子永遠愛爸媽,也最希望可以跟爸媽建立深刻的關係。能克服困境、在社會上成功的人,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從爸媽身上得到了足夠的愛。可以說,爸媽付出愛的強度會決定孩子會不會感到孤單。雖然孩子之後可能會有兄弟姊妹或朋友關係,但唯有從爸媽身上,孩子才能感受到無條件付出的愛;而孩子會覺得寂寞,也是因為情感上沒有在親子關係中得到滿足。反過來說,如果孩子從父母身上得到專注的愛,就會相信在任何環境下愛與關心都不會消失,而這份信心也會讓他們不覺得孤單。

有兄弟姊妹更疏離、更畏縮
由於過去的時代兄弟姊妹多到父母無法一一給予關心,孩子可以理解父母為什麼沒辦法關心自己,然後依照特質各自長大。不過最近的父母大多只生一兩個、最多三個,所以無可避免地會爭著想得到父母的愛。小時候,父母對孩子來說就像是自己心愛的人,當父母更關注、更偏愛表現好或長得好看的其他兄弟姊妹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被忽略而變得畏縮。這時如果父母對自己少笑一次,或是開始拿自己跟兄弟姊妹比較,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不關心自己。這情況持續下去,孩子心裡的角落就會覺得空虛、難過。因為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會有非常強烈的欲望想占有父母的愛。

日本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在《我為什麼跟兄弟姊妹不合?》(きょうだいコンプレックス)這本書中,把兄弟姊妹稱為「別人的開始」與「永遠的競爭者」。原本只看著自己、愛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在某天弟弟妹妹出現之後,當哥哥姐姐的就被要求要禮讓、要彼此好好相處,這時還需要被保護、被關愛的孩子就會認為原本在自己身上的關注被弟弟妹妹搶走了,覺得難以忍受。這在他們精神上的衝擊,嚴重程度就像先生帶小三回來,還要你跟他好好相處一樣。如果父母教養方式出錯、把關愛都留給其中一方,另一方的孩子心中就會產生嫉妒、自卑感,和被害意識。

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從旁觀的角度來看會很明顯。有的哥哥因為弟弟獨占了父母的愛,心生嫉妒而欺負弟弟;也有妹妹因為父母只照顧生病的哥哥,結果到青春期就變得非常叛逆。兄弟姊妹之間的衝突,往往都是為了占有父母的愛而開始的。小說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怕媽媽的愛被哥哥搶走,做出各種奇怪舉動和不當行為想引起媽媽的注意。也有些人跟他相反,反而是為了讓父母看見自己好的表現而逼自己成為一個「乖小孩」。兄弟姊妹之間為了擁有父母的愛出現競爭,這不論在哪裡都是一項難以解決的課題。

別讓孩子覺得自己「得不到愛」
都說「十指連心,沒有哪隻手指咬下去不痛」,但其實大拇指和小指痛的程度不一樣。父母也是人,對每個子女付出的愛不可能完全一樣。有個朋友他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的長相、說話語氣,甚至連吃飯習慣都跟先生一模一樣:二女兒則跟媽媽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如果那天他跟先生吵架,連帶看到像先生的大女兒也會生氣。明知道自己不該這樣,卻多少還是會把氣出在孩子身上。孩子知道媽媽的想法,在媽媽面前總是畏畏縮縮,但只要媽媽一不在就會把妹妹弄哭。媽媽看到又會覺得像是先生在欺負自己,變得更加生氣。當他說「我大女兒沒那麼漂亮」的時候,很明顯地表達了他心裡的想法。

像這種情況,孩子沒有從父母身上得到愛就容易有挫折感,得不到愛的感覺也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最後就會害怕在公開場合展現出自己。對其他人表現愛、兄弟姊妹間緊密的手足愛,還有和朋友之間的正向關係等等也都是如此。如果在這些親密關係中,為了得到愛而一味貶低犧牲自己,或反過來總是凌駕於他人之上,關係就容易出現不對等。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說:「最大的貧窮是孤單、沒有愛。」一旦有了兄弟姊妹,孩子就會為了父母有限的愛和關心而出現競爭關係。

從另一方面來說,獨生子女可以充分得到父母的愛,不用擔心被拿來跟兄弟姊妹比較,可以對父母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也可以抱怨學校有誰欺負自己。當父母真心聆聽孩子說的話時,孩子在情感上就會產生溫暖的滿足,更懂得自重也不會覺得孤單。

不論獨生子女或有兄弟姊妹的子女,都絕對需要父母的愛,並不是有了兄弟姊妹,父母的愛就可以少一點。所有小孩對愛的需求都要達到一定的量,孩子越多,父母的角色就要扮演得越好。

「永遠站在你這邊」,成為孩子最忠實的支持者
為了研究孩子一個人玩會不會覺得孤單,專家們在幼稚園進行了一項觀察實驗。他們把一個人玩的小孩分成三類:第一類的孩子,原本所有小朋友都一起玩,後來大家對新的東西感興趣而跑到另一個地方時,他卻依然投入在自己的遊戲中。第二類的孩子,雖然朋友們都跑到另一個地方,但他覺得自己要負責把剩下的事情做完而繼續做。第三類的孩子則是在朋友離開之後自己一個人留下來,有點孤僻、很難靠近其他小朋友。

孩子自己一個人,不表示他們都跟朋友合不來,有些孩子反而會在獨處時更專心做自己的事。懂得尊重自己的小孩比較不會意識旁邊的人,他們會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不受到其他人的影響。這種類型的小孩越是自己玩,就越懂得尊重自己。

想瞭解孩子的個性取向時,可以先觀察他一個人玩的時間比較多,還是跟朋友一起玩的時間比較多。如果他一個人玩的時間比較多,就再進一步看他自己玩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

有沒有兄弟姊妹並不是讓孩子覺得孤單的主要原因。相信爸爸媽媽絕對愛著自己、無論何時都不會看輕自己、永遠站在自己這邊,這樣的小孩反而能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他們自己玩的時候甚至會忘記自己是一個人,因為完全投入其中而感受到幸福。所以從我們父母開始,先丟掉「自己一個人會很孤單」這樣的負面偏見吧!


只有一個孩子,越要學習怎麼當爸媽
──用行動把獨生子女可能的缺點,化為專有優勢

教孩子懂得獨立自律  適度放手的的風箏哲學
我上健康教育課時,有個學生總是趴在桌上,同學都說:「他本來就這樣。」每次他一到學校不是趴著就是睡覺,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走進國中,會發現超過一半的學生上課都在睡覺;高中更是如此,除了五六個人念書,其他幾乎都在做些有的沒的。青少年諮商調查結果顯示,一天平均在上課時趴著睡覺超過一小時的國高中生占了18.6%。對自己越消極的孩子,趴著的時間就越長。

父母的要求越多,孩子就會更想放棄
我常聽到父母們抱怨:「孩子自己一個人什麼事都做不好,如果讓他自己做,不知道會變成怎樣,到時又會讓我爆炸,不得已只好一直盯著他。」孩子聽到這種話、面對不信任自己的父母,就會失去熱忱和鬥志。他們會覺得:「反正想做什麼父母都不會支持,只會被罵而已。」結果反而會選擇什麼都不做。對於孩子想多瞭解、想嘗試新事物的欲望,如果大人都只是用「你又在調皮搗蛋了」、「你總是做些沒用的事」等這類否定的言語壓抑孩子,他們累積經驗的機會就會變少,也沒辦法發展出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我在學校裡也看到有些孩子會每件事都問別人這樣做對不對、可不可以,這樣的孩子沒辦法自主思考,只能靠周遭的人幫他決定。我們社會的教育環境讓孩子變得被動,就算從好大學畢業也只懂得去做老師或上司交代的事,有時甚至連別人交代了也做不好。

諷刺的是,父母的要求越多孩子就會越被動,到最後甚至會放棄自己。當父母因為自己的欲望、想把孩子栽培得比別人優秀,就幫他做太多,這時孩子就會完全不知道怎麼獨自去做,並慢慢失去自信。過度保護或過度管制,都會讓孩子變成「說一個做一個」、或是「說了也不會去做」。

最重要的是,要給他時間和空間
兒童學家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說:「讓孩子擁有自己主導、屬於個人的時間,這對兒童發展來說相當重要。」擁有個人時間的孩子,會帶著興趣與好奇心面對挑戰,也會成為積極正向的孩子。讓孩子擁有個人時間,也等於是容許孩子有精神和生理上的空間。容許能培養孩子自主計畫、設定目標,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媽媽對孩子的容許範圍越大,孩子的反抗行為就會越少。為了好好度過孩子兩歲和青春期這兩個令人頭痛的叛逆期,我也會減少處罰孩子或壓抑孩子的情況。

很多人會為了孩子付出所有,現在甚至流行「爸媽經理人」、「爸媽教練」這類的單字。跟那些爸媽比起來,我這個媽媽幾乎沒幫孩子做過什麼,不過有件事我充滿熱情,那就是:不管再怎麼出人意料、不著邊際,只要孩子想去做,我就會給他時間、鼓勵並稱讚他。他自己一個人拿湯匙吃飯的時候,雖然流出來的比吃進嘴裡的多,但我還是不會餵他吃。我會準備各種塑膠杯來代替玻璃杯,小孩不小心沒抓好或掉地上也不會受傷。衣服我也都讓他自己穿。

上了國小之後,他自己能做到的事就變多了,像是洗室內鞋、準備好聯絡簿上要帶的東西等等,我都會讓他自己做。我只幫忙處理需要去採購的東西,還有確認他準備得如何。就算早上太晚起床,我也不會責怪小孩或叫醒他;即使他因為遲到或沒帶作業在學校被罵,我也都只是在旁邊看著,然後跟他說下次不要再犯了。

另外,我絕對不會幫他寫功課。學校舉辦的繪畫、標語或寫字比賽,貼出來的作品很多都可以看出是出自「媽媽牌」。只要有懂美術、或有文字涵養的媽媽幫忙做,幾乎可以保證小孩得獎,可是這種情形終究會變成孩子的毒藥,因為這表示不相信孩子可以做到。爸媽應該要成為孩子身旁協助的解說員,讓他可以獨力完成,而不是直接幫孩子代筆。當孩子明明可以做到卻不想做時,我會先問他並觀察原因在哪裡,如果他需要我幫忙,我一定會給予幫助。

必須給孩子有自己獨處的時間,就像是玩遊戲或寫功課一樣。如果我跟孩子說:「媽媽要處理事情,要外出一小時之後才會回來,這段時間你想做什麼呢?」這時孩子就會選擇他喜歡的事,像是拼拼圖、畫畫、摺紙、看書或運動等,也會專心使用那段時間。而我也會把這段時間當成稱讚他的機會,讓孩子學習調配時間的方法。當孩子有時間能主動去做自己選擇的事,然後還因此得到稱讚時,往後他無論面對任何事都能擁有自信。

將「他律」轉為「自律」
在智皓小六時發生了一件事。他青春期開始就把自己的短髮染得很淺,學校裡也不只他一個人這樣。不過他六年級轉學之後,新學校沒有任何人染頭髮,結果校方就把智皓當成不良學生,班導師也說希望他可以把頭髮染回來,所以我跟孩子一起討論該怎麼處理。我說:「染頭髮是個人的喜好,如果你在同學和班導的壓力下,還是很想保留本來染的頭髮,那你留著沒關係,想染回來也可以。你可以自己選擇。」然後我也建議他:「不管做了什麼選擇,選擇之後你都要自己負起責任。」結果智皓好一段時間都一直留著他的金髮,後來等頭髮長長,他發現要維持這個顏色必須一直染、很麻煩,於是就決定乾脆把整個髮色換回原本自然的顏色。「自律」遠比「他律」有效得多,如果賦予孩子自律的決定權,在他分析並下判斷的同時,也能訓練他往更好的方向思考。

我觀察身旁一些「自己懂得」去做事的孩子,會覺得他們看起來好像是自然而然變成那樣的。不過其實在養成這樣的習慣之前,父母必須不斷關心孩子身旁每件事的發展,而且不能直接替他處理。必須重複多次這樣的過程,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要等人吩咐才會去做、是吩咐了也不會去做,還是自己懂得主動去做,只要觀察他平常獨處的樣子就知道了。我們可能會感嘆:「他為什麼會這樣呢?」也可能會覺得不安,不過無論如何都不要直接餵他。這樣,原本只懂得被別人餵的孩子,也會慢慢知道怎麼自己拿湯匙吃飯,甚至懂得自己洗碗。

大家都說應該要教孩子怎麼抓魚,不過應該先讓孩子想吃魚,他才會去抓魚。如果想讓孩子擁有內在動力,就必須保障孩子的自律性,讓他可以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欲望和意志判斷並行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84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