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作者在過去幾年內追求社會學想像所努力捕捉而得收穫﹐也是作者在品嚐社會學滋味後的心得﹐全書分成八輯﹐共八十四篇文章。第一輯探討了社會學的本質﹐第二輯以發展社會學的角度分析「台灣經驗的性格與困境」﹐ 旨在理解發展過程的辯證關係;第三輯探索台灣的社會結構轉型、知識份子和中產階級的本質;第四輯剖析當前大眾文化內涵與婦女處境;第五輯企圖打開學術的象牙塔﹐釐清學術圈內與圈外的諸多問題﹐第六輯開拓了對大陸社會 的研究領域;第七輯放眼第三世界﹐澄清台灣與第三世界之間應有的正常關係;第八輯則忠實紀錄了一個社會學家的幾個遊記。本書所呈現的內容是一個本土社會學理論運用在本土社會現實的詮釋﹐深入淺出的文字當可引導讀者進 入社會學的人文境界。
作者簡介
蕭新煌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社會學博士
現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序
自 序
李遠哲博士在這一陣子再度返臺的期間,曾經做了一次講演,談到學者的三個任務,教學、研究與社會服務,該如何搭配和協調的分寸。他認為教學與研究還是最基本的責任,把書教好,將研究做好,應是學術界的本份;不過,他更強調,學者既然是社會的一份子,當然也不能推託掉對社會服務的責任。
在幾位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中國人當中,在美國柏克萊教書的李遠哲教授是一位頗為關懷臺灣社會現實問題的科學家。他對臺灣的政治、社會與學術現況都曾做了中肯而真心的批評,既不虛驕也不奉承,可說是難得的「臺灣子弟」。他所造成的「李遠哲旋風」所留下來的社會衝擊,不只是年輕學子一時的羨慕之情,而更是讓很多人有思考問題的自由空間。他表現出來的風格,也不只是「知識人」的書卷氣,更是「社會人」的參與精神。書卷氣的養成並不太難,但參與精神的培養除了讀書和學位之外,恐怕還更要對社會有足夠的熱忱和幾分的骨氣。
從李遠哲的例子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學者在今天的臺灣社會裏,確實蠻辛苦,也蠻不容易做好的。不但要對學術規範效忠,遵守學術的要求,又要對推動學術之外的社會進步,負擔多一重的義務和責任。這樣子的雙重負擔,恐怕不是其他先進工業國度裏的學者所能體會出來的。在中國人的社會裏,學者的社會角色尤其凸顯出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性格。這還不只是學者自己志願的承諾,恐怕更是社會上一種過多期待的壓力結果。我基本上並不排斥這種知識分子「天下為己任」的文化及歷史使命感,但我卻認為學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和「量力而為」的本事,既不要膨脹自己,更不可因為將「天下」視為「己」任,而無形中把自己變成另一種權威主義的俘虜。
我所謂「自知之明」,是說學者的社會參與,尤其是透過言論和實際的運動參與,在針對社會、政治現實進行批判與改造時,一方面要先了解自己最能發揮的專長,有的人長於思考,有的人則擅於運動,更有的人是對找尋新旨趣、成立新組織有很大的興趣,這三種參與方式都有它的貢獻,這得隨每個人的性格與專長去選擇參與及服務的路子。既不能相輕,也不要勉強,把自己視為全能的學者與運動家。因為學者與運動家這兩種角色之間是難免有衝突和矛盾的。而我所謂「量力而為」是說衡量個人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同時更要欣賞和動員其他學者的專長和力量,化個人的力量為集體的力量;「量力」的定義也就不單是一個人的「力」而已,而是更多學者的「力」了。如果有了「自知之明」和「量力而為」的認識,我想「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才不會變質成為另一種個人權威主義的化身。在學術的領域裏,真正的行家是可以「權威」稱之,那也只能限於專業的範疇,但這種「權威」怎麼說也不該淪為「權威主義」的藉口。尤其是以改造社會不公平制度和打倒政治權威主義,做為社會參與宗旨的學者,如果也不幸犯上「大頭病」,那不是更令人遺憾和感慨嗎?
要避免學者在從事社會改革運動時會犯上「權威主義」或「大頭病」,除了要在態度上時時警惕自己之外,可能更重要的是要先鞏固自己的學術基礎,在學術的天地裏得到充分的滿足感來源,而不要過於計較是不是能從社會參與得到什麼。如果要計較有什麼「得失」,那是應該從學術工作裏去爭取,而不宜想從社會服務過程中去獲得。我想李遠哲教授所說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此。
學術研究過程的本身,可以也應該「中立」,但是選擇什麼樣的學術研究,用什麼角度去詮釋,以及研究結果的運用,那是「中立」不起來的。主觀的考慮就會影響到用什麼立場說話,這種體驗也是我幾年來,以治社會學的學者身分,感觸很深的一點。我就發現學術研究的本身,在某個程度內也具有社會批評與社會參與的含意。
這本以「社會學的滋味」為書名的文集,是我將過去幾年來寫過有關治社會學心得的八十四篇評論文章彙集成冊而成的。在這本書第一輯的文章裏,我探討了我對社會學的本質的看法和我如何追求社會學的想像,所以輯名就叫「追求社會學的想像」;第二輯收錄了我從「發展社會學」角度發抒對臺灣發展困境的文字,輯名是「理解發展的辯證」;第三輯集中在探索臺灣社會的結構轉型、知識分子和中產
階級;第四輯的文章則旨在剖析大眾文化的內涵以及評述當前婦女的社會處境;在第五輯的文章裏,我則試圖去打開學術的象牙塔,分析學術圈內及圈外的種種問題;第六輯的文章是我幾年來研究大陸社會變遷及發展的心得,也是我自認正在開拓的一個小的新領域;第七輯則放眼第三世界,釐清「第三世界」的概念及探索幾項第三世界發展的事實;最後一輯的輯名叫「寫下社會學的遊記」,是收集了幾篇或是親訪或是臥遊的「遊記」等,是社會學的小品文章。
品嘗社會學的滋味,既沒有專利,也不是一種特權;它應該是人人都可以有的權利。我幸運的嘗到了一些,我想也將它分享給更多的圈內同行及圈外朋友。在這裏我要以這本書獻給曾經在我學習過程中給我機會讓我品嘗到社會學滋味的老師們,沒有他們,我不可能嘗到社會學的滋味,我很謝謝他們的教誨。我也希望這本書能讓那些現在正在學習社會學的年輕學子們,增加多一點興趣和多一分傻勁,來親身嘗嘗社會學的滋味。
這本書能夠出版,我也特別要謝謝三民書局發行人劉振強先生的鼓勵,並且將它列為東大圖書公司滄海叢刊的社會系列之一。
蕭新煌
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於南港
目次
序
輯一 追求社會學的想像
學社會學的滋味
治社會學答客問
社會學家的倫理守則
社會學與社會批判
印象、事實與批判
社會科學家該為何辯護?為誰辯護?
對卅年來社會學在臺灣發展的一些觀察
追求社會學的想像
學者與「第三勢力」
在海灘撿貝殼的老人:念龍師
追念兩位第一代的臺灣社會學家:龍冠海教授與郝繼隆教授
輯二 理解發展的辯證
對「變遷」、「現代化」和「發展」的理解
「現代化」、「發展」答客問
發展一為何?為誰?
七十年前中國的發展困境
對突破邊陲地位的思考
發展意理的辯證與抉擇
對「經濟國際化」的沉思
學術發展所反映的「社會實驗」
面對與回應社會多元化的挑戰
人一發展的中心
「適當技術」的選擇標準
陣痛與併發
勇於面對挑戰
對開放政策的幾點辨思
解嚴後的第一個光復節
前瞻二十一世紀臺灣「新生事務」:價值體系的轉變
輯三 探索結構轉型、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
「二二八事件」的造因及其對臺灣社會文化的衝擊
臺灣社會結構轉型的再探索
當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
從一個小巿民到兩個中國人:知識分子認知典範的轉變
「中產階級」平議
再議中產階級的多樣性格
從美國的「雅痞」看臺灣的「雅迷」:臺灣中產階級的風貌
從臺灣的國際經齊地位談國內「管理人」的角色
從「白吃午餐」到「社會成本」:企業社會責任的反省
輯四 剖析大眾文化與婦女處境
春節、傳統、感
從文化指標看當前臺灣的文化生活品質
電視文化裏的「封建」色彩
民歌運動的社會學分析
臺灣歌謠及其社會背景:從「癸亥」說起
社會下階層唱下階層社會
從社會文化角度看電影
大眾文化的新口味:從「電影秀」的賣座談起
一年來滴水集「滴」了些什麼?
婦女應該爭什麼?──聯合國「婦女十年」的目標
誰叫你生來是女人?──聯合國「婦女十年」的奮鬥
從「生理教育」到「性教育」
哈佛教授談女人的「未來」
「風塵女」的背後
輯五 打開學術的象牙塔
小學教科書裏的「傳統」
現階段學術風氣的反省
學術研究風氣
「學術秀」一解
教授治校
保障教師權益
修訂「大學法」的幾個大方向
教師與社會運動
李遠哲博士榮獲諾貝爾獎的啟示
國際學術會議何其多?
國科會應支持國際比較研究
維護資訊社會裏的「個人」
現代生活態度的知與行
家教的「新」與「舊」
正視「學童外流」暴露的教育與社會問題
「小留學生問題」的背後
輯六 關懷大陸社會
社會學和人類學在中國大陸的命運
中共也需要社會學
研究中共社會在方法學上的若干問題:兼論大陸鄉村社會的持續與變遷
中國大陸農業生產責任制初探:記美國「中西部中國研討會」的一次討論會
大陸農民在想什麼?──農民「新諺語」的分析
海峽兩岸三十年來農業政策變遷
開放大陸探親的社會影響
透視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社會經濟變遷:蕭新煌與高棣民對談
輯七 瞭解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是什麼?在那裏?──兼談我國的新國際角色
從新國際經濟秩序到南北對話
「坎肯會議」與臺灣:對雷根四條件的撿討
東亞發展與「加勒比海盆地方案」
菲律賓一選前選後的觀察
南韓罷工風潮的教訓:規範罷工權的政治與社會前提
輯八 寫下社會學的遊記
勇敢面對一九八四:漫步再訪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年
華府四日遊:一個社會學家的遊記
再訪愛渠
採訪臺北性格:垂直化、夜間化和國際化
不是遊記的「遊記」
輯一 追求社會學的想像
學社會學的滋味
治社會學答客問
社會學家的倫理守則
社會學與社會批判
印象、事實與批判
社會科學家該為何辯護?為誰辯護?
對卅年來社會學在臺灣發展的一些觀察
追求社會學的想像
學者與「第三勢力」
在海灘撿貝殼的老人:念龍師
追念兩位第一代的臺灣社會學家:龍冠海教授與郝繼隆教授
輯二 理解發展的辯證
對「變遷」、「現代化」和「發展」的理解
「現代化」、「發展」答客問
發展一為何?為誰?
七十年前中國的發展困境
對突破邊陲地位的思考
發展意理的辯證與抉擇
對「經濟國際化」的沉思
學術發展所反映的「社會實驗」
面對與回應社會多元化的挑戰
人一發展的中心
「適當技術」的選擇標準
陣痛與併發
勇於面對挑戰
對開放政策的幾點辨思
解嚴後的第一個光復節
前瞻二十一世紀臺灣「新生事務」:價值體系的轉變
輯三 探索結構轉型、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
「二二八事件」的造因及其對臺灣社會文化的衝擊
臺灣社會結構轉型的再探索
當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
從一個小巿民到兩個中國人:知識分子認知典範的轉變
「中產階級」平議
再議中產階級的多樣性格
從美國的「雅痞」看臺灣的「雅迷」:臺灣中產階級的風貌
從臺灣的國際經齊地位談國內「管理人」的角色
從「白吃午餐」到「社會成本」:企業社會責任的反省
輯四 剖析大眾文化與婦女處境
春節、傳統、感
從文化指標看當前臺灣的文化生活品質
電視文化裏的「封建」色彩
民歌運動的社會學分析
臺灣歌謠及其社會背景:從「癸亥」說起
社會下階層唱下階層社會
從社會文化角度看電影
大眾文化的新口味:從「電影秀」的賣座談起
一年來滴水集「滴」了些什麼?
婦女應該爭什麼?──聯合國「婦女十年」的目標
誰叫你生來是女人?──聯合國「婦女十年」的奮鬥
從「生理教育」到「性教育」
哈佛教授談女人的「未來」
「風塵女」的背後
輯五 打開學術的象牙塔
小學教科書裏的「傳統」
現階段學術風氣的反省
學術研究風氣
「學術秀」一解
教授治校
保障教師權益
修訂「大學法」的幾個大方向
教師與社會運動
李遠哲博士榮獲諾貝爾獎的啟示
國際學術會議何其多?
國科會應支持國際比較研究
維護資訊社會裏的「個人」
現代生活態度的知與行
家教的「新」與「舊」
正視「學童外流」暴露的教育與社會問題
「小留學生問題」的背後
輯六 關懷大陸社會
社會學和人類學在中國大陸的命運
中共也需要社會學
研究中共社會在方法學上的若干問題:兼論大陸鄉村社會的持續與變遷
中國大陸農業生產責任制初探:記美國「中西部中國研討會」的一次討論會
大陸農民在想什麼?──農民「新諺語」的分析
海峽兩岸三十年來農業政策變遷
開放大陸探親的社會影響
透視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社會經濟變遷:蕭新煌與高棣民對談
輯七 瞭解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是什麼?在那裏?──兼談我國的新國際角色
從新國際經濟秩序到南北對話
「坎肯會議」與臺灣:對雷根四條件的撿討
東亞發展與「加勒比海盆地方案」
菲律賓一選前選後的觀察
南韓罷工風潮的教訓:規範罷工權的政治與社會前提
輯八 寫下社會學的遊記
勇敢面對一九八四:漫步再訪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年
華府四日遊:一個社會學家的遊記
再訪愛渠
採訪臺北性格:垂直化、夜間化和國際化
不是遊記的「遊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