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著者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將五千年來中國的文化成果分別由歷史、語文、政治、軍事、天文曆算、音樂、體育、物理化學、光學、力學、植物學、農技、建築等單元來敘述,使我們知道祖先們是如何胼手胝足,以建立我們美麗的家園。
本書主要目的,即希望今天的年輕人在瞭解我們過去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後,能恢復民族自信心,踏著先賢的足跡,繼續努力,再造光榮的歷史,為下一代謀更大的幸福。
作者簡介
夏雨人
四川省新都縣人,民國七年十一月生,國立四川大學畢業,美國夏威夷大學科學碩士。
曾任四川省農業改進所內江甘蔗改良場技工,台灣糖業研究所正研究員兼組長、場長、主任,中華民國駐利比亞聯合王國農耕隊隊長,中華民國駐蓋那合作共和國農技團團長,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教授。
曾任私立新埔工業專科學校校長。
序
我寫這本書的動機目的和方法──代序
安樂窩中弄舊編,舊編將絕又重聯;
燈前燭下三千日,水畔花間二十年。
有主山河難占籍,無爭風月任收權,
閑吟閒詠人休問,此個功夫世不傳。
──安樂中吟 邵雍
一、動 機
偶然翻讀房龍(Van Loon H. V. 1926)所寫「人類的故事」(The Story of Mankind)覺得他寫中國人時過於簡略,也沒有抓住重心,只將孔子的部份哲學思想,用一千五百多個字加以輕描淡寫,便算完事,而什麼是中國文化?中國人在世界舞臺上到底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都沒有說出來。再讀卡夫曼(Ramon coffman)所寫「人類史話」(The ChilcTs Stoty of the Human Race),又感到這位作者對中國文化方面的了解不夠深刻,而且戴了有色眼鏡,明知道並非如此,還是照寫不誤。回頭再看看若干我國學人所寫的,又多是彼此傳錄,特別是在自然科學方面。譬如,有關中國古人對這門學科的研究成果,連在緒言裡也不提一句,這倒不是他們不願意提,而是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中國古人還會研究科學。近讀英人李約瑟氏(Joseph Needham 1961)所著「中國之科學與文明」(Science and Civlization in China)一書,感到非常欣慰,同時也覺得慚愧,因為中國文物要外國人來表彰,實在是愧對我們的列祖列宗。雖然如此,李氏所發掘出來的亦未必已經十分完全,何況李氏所寫的只限於科學方面,而我們文化寶庫裡的東西還多得很哩!今後中國文化的繼續發揚光大,仍有待於我們自己的努力。
二、目 的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有二:一是在彌補中外人士對中國文化知識的若干欠缺,讓大家讀了這本書後,能夠進一步認識中國人的偉大,和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一是讓今天中國年輕的一代,能夠瞭解我們的祖先曾經是如何地為我們這些後代兒孫奮鬥不懈,如何地在艱難困苦中創造我們的文化,振興我們的國家,締造我們的光輝歷史,進而鼓勵我們自己,繼續為國家的興盛,為民族的生存而自強不息。
三、方 法
偶爾從舊書攤經過,看見許多小學生在那裡看連環圖畫,(近年電視播放卡通影片很多,看連環圖畫的兒童已漸次減少。)又在賃書店裡看見許多成年人,在那裡借閱武俠小說,明知道那是一派胡言騙人的,卻仍然自願被它麻醉。為什麼呢?因為它饒有趣味。我覺得在我們的歷史裡面,也有很多饒有趣味的小故事,如果能把它們拾綴起來,不也是可以鼓勵人們去閱讀它嗎?因此,我便開始撰編一些有關中國社會傳說及歷史文化方面的小故事,就各不同項目的需求,將它們串聯起來,穿插在各個敘述裡面,藉以引起讀者的興趣,發揚光大我們的歷史文化,增加我們對自己文化的豐富知識。
四、內 容
對於這本小書的內容我有三不寫的意願:一、有關帝王的行徑不寫,因為歷史學家已經寫得太多了;二、爭戰殺伐的事不寫,因為人類的文化,並不是由打仗得來的;三、政爭黨禁之事不寫,因為這是少數人的事情。而我所要寫的,乃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場,用中國歷史中一些有意義的小故事,以反映出中國文化的演進,描寫一些艱苦奮鬥的有心人,讓他們從百折不撓的勇毅精神中所締造出來的文化成果,再次地發揚出來,讓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中國文化的真正精神之所在,以及對整個世界人類的偉大貢獻。
我是一個從事自然科學的工作者,對歷史文化沒有什麼深入的研究,更沒有受過寫作歷史的專門訓練,只是在工作之餘,隨興之所至,憑一時的愛好,將所研讀的心得記下來,匆促付梓,謬誤難免,尚請專家學者教正。
本書在編著期間,承內子姜民權女士多方協助,排版時又代為精心校閱,特此誌謝。
西蜀 夏雨人
民國六十九教師節
序於新埔蘭貞館
目次
引 言
代序──我寫這本書的動機目的和方法
一、地理環境
二、古史的證明
三、中國人的起源
四、中國歷史是怎樣寫成的
五、初期的文明
六、姓名的來源
七、禪讓的故事
八、文字的演進與妙用
九、大眾文學
一○、音樂的研究
一一、處世哲學
一二、兼愛與非攻
一三、道德經
一四、宗教觀
一五、陰陽學說
一六、天文曆算學的研究
一七、氣象的測量
一八、數字的演進
一九、算術的發明
二○、玉璽的故事
二一、人才的徵聘
二二、孫子與兵法
二三、最早移民海外的人
二四、中國人心目中的標準皇帝
二五、勞苦大眾最崇拜的人
二六、神醫的故事
二七、價值連城的筆記簿
二八、物理與化學
二九、植物的研究
三○、動物的豢養
三一、土壤的分類與改良
三二、養蠶的故事
三三、稻子的故事
三四、筍與竹
三五、萬里長城
三六、都江堰
三七、錢幣的興起與流變
三入、印刷術的發明
三九、圖書館學的興起
四○、火藥與霹靂彈
四一、指南車與指南針
四二、書法與繪畫
四三、喫的藝術
四四、飲酒與品茗
四五、捶丸──中國人的高爾夫球
四六、捨生取義的吳鳳
書後
主要參考文獻
代序──我寫這本書的動機目的和方法
一、地理環境
二、古史的證明
三、中國人的起源
四、中國歷史是怎樣寫成的
五、初期的文明
六、姓名的來源
七、禪讓的故事
八、文字的演進與妙用
九、大眾文學
一○、音樂的研究
一一、處世哲學
一二、兼愛與非攻
一三、道德經
一四、宗教觀
一五、陰陽學說
一六、天文曆算學的研究
一七、氣象的測量
一八、數字的演進
一九、算術的發明
二○、玉璽的故事
二一、人才的徵聘
二二、孫子與兵法
二三、最早移民海外的人
二四、中國人心目中的標準皇帝
二五、勞苦大眾最崇拜的人
二六、神醫的故事
二七、價值連城的筆記簿
二八、物理與化學
二九、植物的研究
三○、動物的豢養
三一、土壤的分類與改良
三二、養蠶的故事
三三、稻子的故事
三四、筍與竹
三五、萬里長城
三六、都江堰
三七、錢幣的興起與流變
三入、印刷術的發明
三九、圖書館學的興起
四○、火藥與霹靂彈
四一、指南車與指南針
四二、書法與繪畫
四三、喫的藝術
四四、飲酒與品茗
四五、捶丸──中國人的高爾夫球
四六、捨生取義的吳鳳
書後
主要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