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以性味為中心,根據歷代醫家—尤其是《本經疏證》對《神農本草經》的論述,將《本經》的用藥機理,生動的以基礎理論發揮出來;將各種藥物加以分析探討,名為芻議,但有其博大精深之處。
本書首先以辛甘苦酸鹹將藥物的作用機理加以說明,其次再以性味為主,探討諸藥於祛濕、活血化瘀、治風、解表、固腎、除痺、治寒熱、療水腫、治癰瘡、治陰虛、治上氣下氣等方向的用藥機理,加以說明之。
在生物科技昌明的今天,本書不失為一本古典中醫進入現代中醫的橋樑。
本書首先以辛甘苦酸鹹將藥物的作用機理加以說明,其次再以性味為主,探討諸藥於祛濕、活血化瘀、治風、解表、固腎、除痺、治寒熱、療水腫、治癰瘡、治陰虛、治上氣下氣等方向的用藥機理,加以說明之。
在生物科技昌明的今天,本書不失為一本古典中醫進入現代中醫的橋樑。
目次
前言—《本經》的重要性及相關書籍沿革之簡介
緒論—《本經》的中心思想—性味
第一章
《本經》辛味藥物的差異比較
第二章
《本經》甘味藥物的差異比較
第三章
《本經》苦味藥的差異比較
第四章
《本經》酸味藥用法初探
第五章
《本經》鹹味藥用法初探
第六章
從藥物性味探討補腎用藥
第七章
肝陽上亢與肝風內動證治
第八章
治肺解表用藥機理初探
第九章
上氣與下氣用藥機理芻議
第十章
寒熱的治療
第十一章
從藥物性味探討活血化瘀用藥
第十二章
從藥物性味探討祛濕用藥
第十三章
水腫的治療
第十四章
痺證的治療
第十五章
癰瘡的治療
第十六章
陰虛的治療
第十七章
辛溫藥物作用機理再探
第十八章
嘔、吐、噦、乾嘔、呃逆、噯氣、噫氣之區別
緒論—《本經》的中心思想—性味
第一章
《本經》辛味藥物的差異比較
第二章
《本經》甘味藥物的差異比較
第三章
《本經》苦味藥的差異比較
第四章
《本經》酸味藥用法初探
第五章
《本經》鹹味藥用法初探
第六章
從藥物性味探討補腎用藥
第七章
肝陽上亢與肝風內動證治
第八章
治肺解表用藥機理初探
第九章
上氣與下氣用藥機理芻議
第十章
寒熱的治療
第十一章
從藥物性味探討活血化瘀用藥
第十二章
從藥物性味探討祛濕用藥
第十三章
水腫的治療
第十四章
痺證的治療
第十五章
癰瘡的治療
第十六章
陰虛的治療
第十七章
辛溫藥物作用機理再探
第十八章
嘔、吐、噦、乾嘔、呃逆、噯氣、噫氣之區別
書摘/試閱
前 言
《本經》的重要性及相關書籍沿革之簡介
《傷寒論》是中醫重要經書之一,影響後世醫學發展甚鉅,其所用藥物取法於《胎臚藥錄》,但其書已亡佚,根據許多後世醫家的考證,《本經》較接近仲景的用藥精神,例如皇甫謐於《甲乙經》序中稱:「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其又云:「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可知《本經》對仲景之用藥影響,有其深遠之處。近世醫家劉渡舟在研究《傷寒論》的同時,對《本經》亦頗為推崇,認為《本經》是研究《傷寒論》的敲門磚。因此在了解《傷寒論》條文背後意義的同時,對於《本經》的探討是重要的,歷代醫家對《本經》多所闡釋,以下即列舉數書加以說明之:
一、《本經》相關書籍沿革之簡介
根據後人考證,《神農本草經》大約成書於公元200年左右,如陶弘景於《證類本草 卷一》曰:「此書應與《素問》同類,但後人多更修飾之爾……《本經》所出郡縣乃後漢時制,疑仲景、化元等所記。」知《本經》不是某一人所著,而是古代民間集體用藥經驗的智慧結晶,「神農」是尊古風而托名之。
《本經》記載藥物共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根據藥物的功效分為上品120種(有補益作用,無毒,可久服的藥物)、中品120種(能治病補虛,有毒或無毒)、下品125種(專主治病,多毒)三類。《本經》的成書,將用藥的經驗提升為理論階段,奠定了藥理學的發展基礎,對後世影響甚鉅。《本經》原書早已亡佚,僅能由明、清學者從《證類本草》或《本草綱目》所引用的《本經》內容,參考相關書籍輯錄而成。
《本經》同時代前後,尚有一些著名藥書,如《雷公藥對》,李時珍於《本草綱目 序列卷一》曰:「陶氏(弘景)前已有此書,吳氏本草所引雷公是也,蓋黃帝時雷公所著,之才增飾之耳。」說明了北齊徐之才根據黃帝時代雷公的藥物著作,撰成《雷公藥對》(該書已亡佚,其內容散見於後世藥書),而華佗弟子吳普根據該書著成《吳普本草》(該書尚存,為尚志均等所輯之複本),其內容包括了神農、黃帝、岐伯、雷公、扁鵲、李當之等醫家用藥經驗,較《本經》藥物多了76種。《李當之藥錄》內容散見於《吳普本草》及陶弘景藥書中。
《本經》→《雷公藥對》→《李當之藥錄》→《吳普本草》。
陶弘景《本草經集注》,除釐定《本經》,補充主治部分,且增加藥物365種,共730種,用朱書《本經》原文,墨書新的內容。本書在本草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新修本草》一直到《類證本草》,都沿襲其體例發展,直到《本草綱目》才做了不同的改變。
此外,尚志均輯佚《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千金翼方》《證類本草》而成《名醫別錄》,其稱為陶弘景所著,當為多人所成。
唐高宗時,由大臣長孫無忌及蘇敬等23人,根據《本草經集注》之缺失編寫成《新修本草》,簡稱《唐本草》,該書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新修本草》分《本草》《藥圖》《圖經》三部分,新增藥物114種,《本草》部分散見後世醫書,後二者已亡佚。孫思邈於《千金翼方》中全部收錄了《新修本草》的目錄和藥物正文。
《藥性本草》又名《藥性論》,是唐朝初年甄權所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序例中說:「其書論主治亦詳」,可見內容也較廣,原書亦已亡佚,內容散見於後世本草書籍中。同時代的藥書較著名者,仍有《千金要方 食治篇》及孫氏學生孟詵所著之《食療本草》。
《本草拾遺》為陳藏器搜羅《新修本草》漏載的藥品,及當時新發現藥品著成。《新修本草》成書後三百多年,至五代時期蜀君王孟昶命翰林學士韓保昇等以《新修本草》為藍本,進行校定補注,並配上圖經編撰成《蜀本草》。
宋開寶六年,宋太祖命劉翰及其他翰林醫官九人,以《唐本草》、《蜀本草》為基礎,並參照《本草拾遺》,訂正了舊本草中分類的錯誤,增加了注解,新增不少藥物,編成《開寶新詳定本草》。次年,又由翰林學士盧多遜等重新校勘,新增藥物133種,共計載藥983種,定名為《開寶重訂本草》,簡稱《開寶本草》,以白字為《本經》,墨字為《別錄》,新增的藥稱為「今附」,訂正錯誤的署為「今注」,補充的文獻考證名為「今按」。原書已亡佚,但內容散見於《證類本草》及其以後的本草書籍中。同時代出現了《日華子本草》,作者姓名不詳,原書亡佚,內容散見於《證類本草》《本草綱目》。
《開寶本草》成書後八十多年,至宋嘉祐二年,宋仁宗命掌禹錫、林億等以《開寶本草》為藍本,附以《蜀本草》《日華子本草》《藥性論》等說,選擇地收羅了醫藥書籍及經史百家各說,著成《嘉祐補注神農本草》(簡稱《嘉祐本草》),比《開寶本草》進步。原書已亡佚,內容散見於《證類本草》、《本草綱目》中。宋仁宗於嘉祐三年,下令各郡縣將所產藥物一律繪圖,由蘇頌等人編輯整理成《圖經本草》。陳承合以上二書編成《重廣補注神農本草圖經》。
唐慎微以《嘉祐本草》《圖經本草》為基礎,收集民間驗方,各家醫藥名著,如《唐本草》、《蜀本草》、《本草拾遺》、《食療本草》、《雷公炮炙論》等所遺漏或說之有未盡者,以及經史傳說,佛書道藏各書中有關本草學知識,加以整理編寫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本書為完整保存古代本草最早的一部,如李時珍云:「使諸家本草及各藥單方,垂之千古,不致淪沒者,皆其功也。」本書後代傳本之《大觀本草》《政和本草》《紹興本草》等,都是以《證類本草》稍加修定而成的,故本書堪稱後世範本。
《本草衍義》為北宋寇宗奭著成,他認為《嘉祐本草》《圖經本草》尚有差失,因此考究諸家之說,遂成此書。朱丹溪根據該書著成《本草衍義補遺》,金元時代藥書尚有劉完素之《素問藥注》《本草論》,張元素所著之《珍珠囊》《臟腑標本藥式》。李東垣之《藥類法象》《用藥心法》及其再傳弟子王好古的《湯液本草》,都是在《珍珠囊》的基礎上補充發揮而成的。
李時珍參考了八百多部書籍,親自到深山中去採集標本和驗證藥材,先後到過湖廣、河北、河南、江西、江蘇、安徽等地方及大江南北,分別向藥農、工人、漁民、樵夫、獵人、捕蛇者等請教,經過二十七年的長期努力,終於完成《本草綱目》(成書於1590年)初稿,時年61歲。以後又經過十年做了三次修改,前後共計四十多年,於公元1596年,李時珍去世後三年《本草綱目》才出版。
明朝醫家繆希雍編著《神農本草經疏》(成書於1625年),簡稱《本草經疏》,他認為《本經》為三墳之書,後增《名醫別錄》,有朱字墨字之分,總言藥之主治,從未有發明所以然者。故其整理藥物之性味,結合臨床,以為處方用藥之根據。
張志聰根據藥物性味及五運六氣而註解《本經》,寫成了《本草崇原》(1663年),其稱《本經》:「著為藥性,開物成務,傳於後世,詞古義深,難於窺測,後人纂集藥性,不明《本經》,但言某藥治某病,某病須某藥,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藥用也,非藥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則用之有本,神變無方;襲其用而用之,則用之無本,窒礙難通。」故張氏決定詮釋《本經》。
陳士鐸根據自己臨床經驗,發前人所未發而著成《本草新編》(1691年),其對每一味藥先書性味功效於前,繼發其論述於後,有其獨到見解,其稱:「人不窮理,不可以學醫;醫不窮理,不可以用藥。」
汪昂根據《本草綱目》《本草經疏》寫成《本草備要》(1694年),共470餘種藥物,其對各藥物的性味及用途作了概括性的綜述。
張璐玉以《本經》為主,參考《本草綱目》寫成了《本經逢原》(1695年),其稱「醫之有《本經》,猶匠之有繩墨也。」「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與人智巧,能以智巧與人達乎通變之道者,黃帝《靈》《素》之文也;能以炎黃之道隨機應用,不為繩墨所拘者,漢長沙一人而已。」道出了其對《本經》與仲景的推崇之意。
劉潛江根據《本草綱目》的分類次序編成《本草述》(1700年),引用多位醫家論述,根據陰陽升降理論與臟腑經絡系統,對藥性作出解釋,本書作者花了三十餘年的時間著成。
徐靈胎從《本經》中選取了一百味藥,對其性味、主治、功效加以註解而著成了《神農本草經百種錄》(1736年),其稱:「錄此百種,原以辨明藥性闡發義蘊,使讀者深識其所以然。」
趙學敏參考六百部書籍,著作《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補充716味藥,後世認為是《本草綱目》以後最傑出的藥學著作。
吳儀洛根據《本草備要》著成《本草從新》(1757年),其稱汪昂:「不臨症而專信前人,雜揉諸說,無所折衷,未免有承誤之失。」全書分類方法則參考《本草綱目》,共收藥物720種,亦注重藥性,太子參、西洋參、冬蟲夏草均首載之。
黃宮繡著《本草求真》(1769年),其反對泥古以薄今,亦不同意厚今以廢古,共收藥物436種,對每味藥均將性味與醫方應用結合,作出了深入的探討。
陳修園選擇《本經》藥物百餘種,加上其他藥物46種,分別加以解釋之,除自身看法之外,並引用《本草崇原》及《本草經解》內容,而著成《神農本草經讀》(1803年)。
郭汝聰將張志聰之《本草崇原》,葉天士之《本草經輯要》,陳修園之《神農本草經讀》合集成《本草三家合注》(1803年)。
周岩根據《傷寒論》的立方用藥精神,就藥性加以討論而著成了《本草思辨錄》(1904年),其認為仲景用藥皆本於《本經》,對於《本草綱目》《本草述》《本經疏證》《神農本草經百種錄》《神農本草經讀》的藥性理論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仲昴庭以《本草崇原》為主,輔以《神農本草經讀》《本草經解》《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醫學真傳》《侶山堂類辨》等相關內容,加上自己的見解,寫成《本草崇原集說》(1909年)。
以下即根據上述諸相關本草書籍,根據出書年代表列之:
《本草經集注》→《名醫別錄》→《雷公炮炙論》→《新修本草》《藥性論》《千金要方 食治篇》《食療本草》→《本草拾遺》→《蜀本草》→《開寶本草》《日華子本草》→《嘉祐本草》《圖經本草》→《證類本草》《大觀本草》《政和本草》《紹興本草》→《本草衍義》→《本草衍義拾遺》《珍珠囊》《用藥法象》《湯液本草》→《飲膳正要》→《本草品匯精要》→《本草綱目》→《本草經疏》→《本草崇原》→《本草新編》《本草備要》《本經逢原》《本草述》《本草綱目拾遺》《本草從新》《本草求真》《神農本草經讀》《本草三家合注》《本經疏證》→《本草思辨錄》《本草崇原集說》。
本書即以《本經疏證》為主軸,旁及以上所列諸書,以藥物性味為中心,對藥物的作用特性加以描述之。
二、《本經疏證》的介紹
《傷寒論》是中醫重要經書之一,影響後世醫學發展甚鉅,其所用藥物取法於《胎臚藥錄》,但其書已亡佚,根據許多後世醫家的考證,《本經》較接近仲景的用藥精神,因此在了解《傷寒論》條文背後文義的同時,對於《本經》的探討是重要的。歷代醫家對《本經》多所闡釋,其中《本經疏證》(1832年)最殊勝之處,即其以《本經》所列諸藥物之性味主治為中心,旁述陶弘景《名醫別錄》之用藥特性,以《內經》基礎理論的觀念加以說明,並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為主,《千金方》、《外臺祕要》諸書為輔,而加以疏解。
本書作者鄒潤安,根據劉潛江之著述加以發揮,六年成其書,而劉氏則以三十年的時間完成其著作,但內容多引東垣、丹溪、海藏、潔古而略仲景用藥精神,故鄒氏除引用該書之外,且融合了四大經典之精神而著成了此書(其中亦有參考張璐、徐靈胎、盧子繇等醫家的論述)。身為致力臨床實踐之中醫師,具備紮實的中醫基礎理論是重要的,而本書可提供基礎理論之發揮與運用,誠如作者在序中所言:「一病有一病之方,一方有一方之藥,一藥有一藥之效,不能審藥,何以定方,不能定方,何以治病。」可見用藥之重點在於思路,而此思路是在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架構底下完成的。由上說明可知《本經疏證》是值得精讀的好書。
三、《神農本草經貫通》的介紹
本書收集了許多歷代醫家研究《本經》的著述,如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及《本草經集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繆希雍的《本草經疏》、徐靈胎的《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陳修園之《神農本草經讀》、鄒潤安的《本經疏證》、加上《本草三家合注》、《本草害利》等書的部分論著而成,除以上著作之論述外,更有作者的見解,成就了此書(1997年)。
本書探討《本經》所列諸藥的作用機理,對於了解仲景用藥精神有一定之助益,其內容勤求博採,優缺互見,其中引《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所列黃連、柴胡所述之苦入心;五味子之酸入肝;茯苓之甘入脾;桂枝之辛入肺及其他諸書所列諸鹹味藥入腎,均有其精闢之處。《神農本草經貫通》之缺失則為所引諸書過於龐雜,不容易抓住《本經》中心思想,但如果能以諸藥之性味主治著手,加以探討研究,去蕪存菁,則《神農本草經貫通》仍不失為一探討《本經》的好書。
四、結論
根據以上諸書與《本經》相關者,大多對藥物的性味,均有一定之注重。本書即以藥物性味為中心,對於《本經》的精神做出初步探討,冀能對《傷寒論》的辭義有一定之了解,正如張錫純所言:「《本草經》與《內經》,……為醫學之鼻祖,實即為醫學之淵源也,迨東漢張仲景出,著《傷寒論》與《金匱》兩書,為《本經》、《內經》之功臣。而晉之王叔和,唐之孫思邈、王燾,宋之成無己,明之喻嘉言,又為仲景之功臣。……張志聰、徐大椿、黃元御、陳念祖諸賢,莫不率由仲景上溯《本經》、《內經》之淵源。」可見要了解《傷寒論》義理之前,除了對《內經》要有一定深入了解,即便是對《本經》的探討,亦不可闕如,尤其是性味的歸納整理。例如麻黃湯之治寒證,其內之杏仁為甘溫、麻黃苦溫、桂枝辛溫,其用藥機理如《素問 至真要大論》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說明了藥物性味的重要性。
陳修園於《醫學三字經》稱《傷寒論》曰:「其用藥本於《神農本草經》,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藥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應。」徐大椿於《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序中稱《傷寒雜病論》:「大半皆三代以前遺法,其用藥之義,與《本經》吻合無間,審病施方,應驗如響。」許多醫家與陳氏及徐氏看法類似。由上可知《本經》深深影響《傷寒論》一般,可互相參酌,使義理更明,正如陶弘景於《藥總訣》序云:「本草之書,歷代久遠,既靡師授,又無注訓,傳寫之人,遺誤相系,字義殘闕,莫之是正。」更顯得《傷寒論》彰顯《本經》之義的重要性,此二書闡明了醫理及藥理。《本經》曰:「凡欲治未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食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說明了治病當先審查病機的重要性。
本書名為《神農本草經義理探要》,即表示闡釋內容之要,仍有許多不足,有待加強之處,希以拋磚引玉之心,冀望先學後進能再進一步結合中西醫理論,對中醫藥的寶庫加以發掘探討,並對本書不足之所加以指正補充之,使其更臻完善。
《本經》的重要性及相關書籍沿革之簡介
《傷寒論》是中醫重要經書之一,影響後世醫學發展甚鉅,其所用藥物取法於《胎臚藥錄》,但其書已亡佚,根據許多後世醫家的考證,《本經》較接近仲景的用藥精神,例如皇甫謐於《甲乙經》序中稱:「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其又云:「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可知《本經》對仲景之用藥影響,有其深遠之處。近世醫家劉渡舟在研究《傷寒論》的同時,對《本經》亦頗為推崇,認為《本經》是研究《傷寒論》的敲門磚。因此在了解《傷寒論》條文背後意義的同時,對於《本經》的探討是重要的,歷代醫家對《本經》多所闡釋,以下即列舉數書加以說明之:
一、《本經》相關書籍沿革之簡介
根據後人考證,《神農本草經》大約成書於公元200年左右,如陶弘景於《證類本草 卷一》曰:「此書應與《素問》同類,但後人多更修飾之爾……《本經》所出郡縣乃後漢時制,疑仲景、化元等所記。」知《本經》不是某一人所著,而是古代民間集體用藥經驗的智慧結晶,「神農」是尊古風而托名之。
《本經》記載藥物共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根據藥物的功效分為上品120種(有補益作用,無毒,可久服的藥物)、中品120種(能治病補虛,有毒或無毒)、下品125種(專主治病,多毒)三類。《本經》的成書,將用藥的經驗提升為理論階段,奠定了藥理學的發展基礎,對後世影響甚鉅。《本經》原書早已亡佚,僅能由明、清學者從《證類本草》或《本草綱目》所引用的《本經》內容,參考相關書籍輯錄而成。
《本經》同時代前後,尚有一些著名藥書,如《雷公藥對》,李時珍於《本草綱目 序列卷一》曰:「陶氏(弘景)前已有此書,吳氏本草所引雷公是也,蓋黃帝時雷公所著,之才增飾之耳。」說明了北齊徐之才根據黃帝時代雷公的藥物著作,撰成《雷公藥對》(該書已亡佚,其內容散見於後世藥書),而華佗弟子吳普根據該書著成《吳普本草》(該書尚存,為尚志均等所輯之複本),其內容包括了神農、黃帝、岐伯、雷公、扁鵲、李當之等醫家用藥經驗,較《本經》藥物多了76種。《李當之藥錄》內容散見於《吳普本草》及陶弘景藥書中。
《本經》→《雷公藥對》→《李當之藥錄》→《吳普本草》。
陶弘景《本草經集注》,除釐定《本經》,補充主治部分,且增加藥物365種,共730種,用朱書《本經》原文,墨書新的內容。本書在本草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新修本草》一直到《類證本草》,都沿襲其體例發展,直到《本草綱目》才做了不同的改變。
此外,尚志均輯佚《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千金翼方》《證類本草》而成《名醫別錄》,其稱為陶弘景所著,當為多人所成。
唐高宗時,由大臣長孫無忌及蘇敬等23人,根據《本草經集注》之缺失編寫成《新修本草》,簡稱《唐本草》,該書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新修本草》分《本草》《藥圖》《圖經》三部分,新增藥物114種,《本草》部分散見後世醫書,後二者已亡佚。孫思邈於《千金翼方》中全部收錄了《新修本草》的目錄和藥物正文。
《藥性本草》又名《藥性論》,是唐朝初年甄權所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序例中說:「其書論主治亦詳」,可見內容也較廣,原書亦已亡佚,內容散見於後世本草書籍中。同時代的藥書較著名者,仍有《千金要方 食治篇》及孫氏學生孟詵所著之《食療本草》。
《本草拾遺》為陳藏器搜羅《新修本草》漏載的藥品,及當時新發現藥品著成。《新修本草》成書後三百多年,至五代時期蜀君王孟昶命翰林學士韓保昇等以《新修本草》為藍本,進行校定補注,並配上圖經編撰成《蜀本草》。
宋開寶六年,宋太祖命劉翰及其他翰林醫官九人,以《唐本草》、《蜀本草》為基礎,並參照《本草拾遺》,訂正了舊本草中分類的錯誤,增加了注解,新增不少藥物,編成《開寶新詳定本草》。次年,又由翰林學士盧多遜等重新校勘,新增藥物133種,共計載藥983種,定名為《開寶重訂本草》,簡稱《開寶本草》,以白字為《本經》,墨字為《別錄》,新增的藥稱為「今附」,訂正錯誤的署為「今注」,補充的文獻考證名為「今按」。原書已亡佚,但內容散見於《證類本草》及其以後的本草書籍中。同時代出現了《日華子本草》,作者姓名不詳,原書亡佚,內容散見於《證類本草》《本草綱目》。
《開寶本草》成書後八十多年,至宋嘉祐二年,宋仁宗命掌禹錫、林億等以《開寶本草》為藍本,附以《蜀本草》《日華子本草》《藥性論》等說,選擇地收羅了醫藥書籍及經史百家各說,著成《嘉祐補注神農本草》(簡稱《嘉祐本草》),比《開寶本草》進步。原書已亡佚,內容散見於《證類本草》、《本草綱目》中。宋仁宗於嘉祐三年,下令各郡縣將所產藥物一律繪圖,由蘇頌等人編輯整理成《圖經本草》。陳承合以上二書編成《重廣補注神農本草圖經》。
唐慎微以《嘉祐本草》《圖經本草》為基礎,收集民間驗方,各家醫藥名著,如《唐本草》、《蜀本草》、《本草拾遺》、《食療本草》、《雷公炮炙論》等所遺漏或說之有未盡者,以及經史傳說,佛書道藏各書中有關本草學知識,加以整理編寫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本書為完整保存古代本草最早的一部,如李時珍云:「使諸家本草及各藥單方,垂之千古,不致淪沒者,皆其功也。」本書後代傳本之《大觀本草》《政和本草》《紹興本草》等,都是以《證類本草》稍加修定而成的,故本書堪稱後世範本。
《本草衍義》為北宋寇宗奭著成,他認為《嘉祐本草》《圖經本草》尚有差失,因此考究諸家之說,遂成此書。朱丹溪根據該書著成《本草衍義補遺》,金元時代藥書尚有劉完素之《素問藥注》《本草論》,張元素所著之《珍珠囊》《臟腑標本藥式》。李東垣之《藥類法象》《用藥心法》及其再傳弟子王好古的《湯液本草》,都是在《珍珠囊》的基礎上補充發揮而成的。
李時珍參考了八百多部書籍,親自到深山中去採集標本和驗證藥材,先後到過湖廣、河北、河南、江西、江蘇、安徽等地方及大江南北,分別向藥農、工人、漁民、樵夫、獵人、捕蛇者等請教,經過二十七年的長期努力,終於完成《本草綱目》(成書於1590年)初稿,時年61歲。以後又經過十年做了三次修改,前後共計四十多年,於公元1596年,李時珍去世後三年《本草綱目》才出版。
明朝醫家繆希雍編著《神農本草經疏》(成書於1625年),簡稱《本草經疏》,他認為《本經》為三墳之書,後增《名醫別錄》,有朱字墨字之分,總言藥之主治,從未有發明所以然者。故其整理藥物之性味,結合臨床,以為處方用藥之根據。
張志聰根據藥物性味及五運六氣而註解《本經》,寫成了《本草崇原》(1663年),其稱《本經》:「著為藥性,開物成務,傳於後世,詞古義深,難於窺測,後人纂集藥性,不明《本經》,但言某藥治某病,某病須某藥,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藥用也,非藥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則用之有本,神變無方;襲其用而用之,則用之無本,窒礙難通。」故張氏決定詮釋《本經》。
陳士鐸根據自己臨床經驗,發前人所未發而著成《本草新編》(1691年),其對每一味藥先書性味功效於前,繼發其論述於後,有其獨到見解,其稱:「人不窮理,不可以學醫;醫不窮理,不可以用藥。」
汪昂根據《本草綱目》《本草經疏》寫成《本草備要》(1694年),共470餘種藥物,其對各藥物的性味及用途作了概括性的綜述。
張璐玉以《本經》為主,參考《本草綱目》寫成了《本經逢原》(1695年),其稱「醫之有《本經》,猶匠之有繩墨也。」「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與人智巧,能以智巧與人達乎通變之道者,黃帝《靈》《素》之文也;能以炎黃之道隨機應用,不為繩墨所拘者,漢長沙一人而已。」道出了其對《本經》與仲景的推崇之意。
劉潛江根據《本草綱目》的分類次序編成《本草述》(1700年),引用多位醫家論述,根據陰陽升降理論與臟腑經絡系統,對藥性作出解釋,本書作者花了三十餘年的時間著成。
徐靈胎從《本經》中選取了一百味藥,對其性味、主治、功效加以註解而著成了《神農本草經百種錄》(1736年),其稱:「錄此百種,原以辨明藥性闡發義蘊,使讀者深識其所以然。」
趙學敏參考六百部書籍,著作《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補充716味藥,後世認為是《本草綱目》以後最傑出的藥學著作。
吳儀洛根據《本草備要》著成《本草從新》(1757年),其稱汪昂:「不臨症而專信前人,雜揉諸說,無所折衷,未免有承誤之失。」全書分類方法則參考《本草綱目》,共收藥物720種,亦注重藥性,太子參、西洋參、冬蟲夏草均首載之。
黃宮繡著《本草求真》(1769年),其反對泥古以薄今,亦不同意厚今以廢古,共收藥物436種,對每味藥均將性味與醫方應用結合,作出了深入的探討。
陳修園選擇《本經》藥物百餘種,加上其他藥物46種,分別加以解釋之,除自身看法之外,並引用《本草崇原》及《本草經解》內容,而著成《神農本草經讀》(1803年)。
郭汝聰將張志聰之《本草崇原》,葉天士之《本草經輯要》,陳修園之《神農本草經讀》合集成《本草三家合注》(1803年)。
周岩根據《傷寒論》的立方用藥精神,就藥性加以討論而著成了《本草思辨錄》(1904年),其認為仲景用藥皆本於《本經》,對於《本草綱目》《本草述》《本經疏證》《神農本草經百種錄》《神農本草經讀》的藥性理論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仲昴庭以《本草崇原》為主,輔以《神農本草經讀》《本草經解》《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醫學真傳》《侶山堂類辨》等相關內容,加上自己的見解,寫成《本草崇原集說》(1909年)。
以下即根據上述諸相關本草書籍,根據出書年代表列之:
《本草經集注》→《名醫別錄》→《雷公炮炙論》→《新修本草》《藥性論》《千金要方 食治篇》《食療本草》→《本草拾遺》→《蜀本草》→《開寶本草》《日華子本草》→《嘉祐本草》《圖經本草》→《證類本草》《大觀本草》《政和本草》《紹興本草》→《本草衍義》→《本草衍義拾遺》《珍珠囊》《用藥法象》《湯液本草》→《飲膳正要》→《本草品匯精要》→《本草綱目》→《本草經疏》→《本草崇原》→《本草新編》《本草備要》《本經逢原》《本草述》《本草綱目拾遺》《本草從新》《本草求真》《神農本草經讀》《本草三家合注》《本經疏證》→《本草思辨錄》《本草崇原集說》。
本書即以《本經疏證》為主軸,旁及以上所列諸書,以藥物性味為中心,對藥物的作用特性加以描述之。
二、《本經疏證》的介紹
《傷寒論》是中醫重要經書之一,影響後世醫學發展甚鉅,其所用藥物取法於《胎臚藥錄》,但其書已亡佚,根據許多後世醫家的考證,《本經》較接近仲景的用藥精神,因此在了解《傷寒論》條文背後文義的同時,對於《本經》的探討是重要的。歷代醫家對《本經》多所闡釋,其中《本經疏證》(1832年)最殊勝之處,即其以《本經》所列諸藥物之性味主治為中心,旁述陶弘景《名醫別錄》之用藥特性,以《內經》基礎理論的觀念加以說明,並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為主,《千金方》、《外臺祕要》諸書為輔,而加以疏解。
本書作者鄒潤安,根據劉潛江之著述加以發揮,六年成其書,而劉氏則以三十年的時間完成其著作,但內容多引東垣、丹溪、海藏、潔古而略仲景用藥精神,故鄒氏除引用該書之外,且融合了四大經典之精神而著成了此書(其中亦有參考張璐、徐靈胎、盧子繇等醫家的論述)。身為致力臨床實踐之中醫師,具備紮實的中醫基礎理論是重要的,而本書可提供基礎理論之發揮與運用,誠如作者在序中所言:「一病有一病之方,一方有一方之藥,一藥有一藥之效,不能審藥,何以定方,不能定方,何以治病。」可見用藥之重點在於思路,而此思路是在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架構底下完成的。由上說明可知《本經疏證》是值得精讀的好書。
三、《神農本草經貫通》的介紹
本書收集了許多歷代醫家研究《本經》的著述,如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及《本草經集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繆希雍的《本草經疏》、徐靈胎的《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陳修園之《神農本草經讀》、鄒潤安的《本經疏證》、加上《本草三家合注》、《本草害利》等書的部分論著而成,除以上著作之論述外,更有作者的見解,成就了此書(1997年)。
本書探討《本經》所列諸藥的作用機理,對於了解仲景用藥精神有一定之助益,其內容勤求博採,優缺互見,其中引《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所列黃連、柴胡所述之苦入心;五味子之酸入肝;茯苓之甘入脾;桂枝之辛入肺及其他諸書所列諸鹹味藥入腎,均有其精闢之處。《神農本草經貫通》之缺失則為所引諸書過於龐雜,不容易抓住《本經》中心思想,但如果能以諸藥之性味主治著手,加以探討研究,去蕪存菁,則《神農本草經貫通》仍不失為一探討《本經》的好書。
四、結論
根據以上諸書與《本經》相關者,大多對藥物的性味,均有一定之注重。本書即以藥物性味為中心,對於《本經》的精神做出初步探討,冀能對《傷寒論》的辭義有一定之了解,正如張錫純所言:「《本草經》與《內經》,……為醫學之鼻祖,實即為醫學之淵源也,迨東漢張仲景出,著《傷寒論》與《金匱》兩書,為《本經》、《內經》之功臣。而晉之王叔和,唐之孫思邈、王燾,宋之成無己,明之喻嘉言,又為仲景之功臣。……張志聰、徐大椿、黃元御、陳念祖諸賢,莫不率由仲景上溯《本經》、《內經》之淵源。」可見要了解《傷寒論》義理之前,除了對《內經》要有一定深入了解,即便是對《本經》的探討,亦不可闕如,尤其是性味的歸納整理。例如麻黃湯之治寒證,其內之杏仁為甘溫、麻黃苦溫、桂枝辛溫,其用藥機理如《素問 至真要大論》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說明了藥物性味的重要性。
陳修園於《醫學三字經》稱《傷寒論》曰:「其用藥本於《神農本草經》,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藥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應。」徐大椿於《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序中稱《傷寒雜病論》:「大半皆三代以前遺法,其用藥之義,與《本經》吻合無間,審病施方,應驗如響。」許多醫家與陳氏及徐氏看法類似。由上可知《本經》深深影響《傷寒論》一般,可互相參酌,使義理更明,正如陶弘景於《藥總訣》序云:「本草之書,歷代久遠,既靡師授,又無注訓,傳寫之人,遺誤相系,字義殘闕,莫之是正。」更顯得《傷寒論》彰顯《本經》之義的重要性,此二書闡明了醫理及藥理。《本經》曰:「凡欲治未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食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說明了治病當先審查病機的重要性。
本書名為《神農本草經義理探要》,即表示闡釋內容之要,仍有許多不足,有待加強之處,希以拋磚引玉之心,冀望先學後進能再進一步結合中西醫理論,對中醫藥的寶庫加以發掘探討,並對本書不足之所加以指正補充之,使其更臻完善。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