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發展(POD)
商品資訊
系列名:通識課程教學參考資料叢書9
ISBN13:9789860002805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作者:黃俊傑
出版日:2009/02/01
裝訂/頁數:平裝/138頁
規格:21cm*15cm (高/寬)
版次:1
適性閱讀分級:605【九年級】
商品簡介
本書闡述中華文化之形成與發展,提供學生關於中華文化之基本知識,特別著重於思想與文化的發展,使學生對中華文化之價值系統及其於近現代之演變,獲得較為全面之理解。牟宗三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特質》一書中指出,中華民族的優點不止於堅忍,因為堅忍是消極的。中華民族的優點在於積極進取,能夠吸收外來的思想文化,融會貫通應用於自己的生活中。中華文化是以生活為本,由此伸展到智慧、學問與修行。他的論點正好反映出文化是與時並進的,而中華文化的發展更是細水長流、苦心經營的長遠事業。
作者簡介
目次
課程簡介
第一編:古代中華文化的形成
第一講 導論
第二講 古代中華文化的形成 (一):
春秋戰國時代經濟與社會變遷
第三講 古代中華文化的形成 (二):
春秋戰國時代政治與思想的變動
第四講 先秦諸子與古典中華文化的凝塑
第五講 秦帝國的建立及其崩潰文化史意義
第二編:中古中華文化的發展
第六講 中古中華文化的基礎:
漢代的政治與學術
第七講 亂世中文化與思想轉向:
魏晉思潮的新動向
第八講 中古中華文化精神及其表現:
兼論中華佛教思想
第三編:近世新傳統的變遷與塑造
第九講 近世中華文化發展的趨勢
第十講 近世中華文化的社會經濟基礎:
歷史重心的南移
第十一講 中華文化價值系統的拓深及普及
第十二講 帝制晚期中華文化的基礎:
明清經濟的繁榮與社會變遷
第四編:邁向新世界
第十三講 二十世紀中國對現代化的追求
第十四講 戰後台灣經驗及其文化史意義
第十五講 戰後台灣文化變遷的方向及其問題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