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2003年12月,由林崇德教授主持的課題“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研究”,被批準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于2007年11月結題。該課題分別從心理和教育領域,理論和實踐層面,采用多種研究方法,開創性地、系統地探索了創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創新人才培養等一系列我國學術領域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
三年來,我們課題組從七個方面對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發現了一些有價值、有啟發性的結果:
1.創新人才及其培養的理論思考
該子課題著力探討了教育創新的內容和途徑。在教育創新內容方面,探討了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的創新、教育管理模式與體制的創新、課程體系和教材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教育評價的創新、教師教育的創新;在教育創新的途徑上,探討了理論的創新與宣傳、教育創新方案的實踐檢驗。
2.創新型人才效標群體特征的研究
該子課題首次采用效標群體的研究方法,對34位科學家(院士),16位社會科學學者和22位藝術家進行了深入訪談,探索了創新拔尖人才的思維特征、人格特征、成長歷程和創造性成果的獲得過程。據此構建了創造性人才的特征模型,科學地揭示了創新人才的心理特征。
3.創新人才測量工具的編制
根據創新人才效標群體的調查結果和有關創造性研究的近幾年國際上的最新文獻,編制了基于中學生為被試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量表》和《創造性人格量表》。在全國的六個地區進行了全面正式試測,結果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效度。該量表的編制為鑒定創新人才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和工具,同時也為我國建立創新人才測評體系奠定了基礎。
4.中外青少年創造性跨文化對比研究
該子課題進行了中國、日本、德國和英國青少年創造性的跨文化研究,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國家青少年創造力的顯著差異不在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創造力不同類別上。如對中日英三國學生的研究發現:中國學生在問題提出和科學想象能力上高于英日學生,但是產品設計和產品改進的能力較低;中國學生的思維流暢性和靈活性水平顯著高于英日學生,但中日學生在獨特性水平上不存在顯著差異,更突出表現在創造性人格類型的差異上。這對我國學校如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造性人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5.學校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實踐
我們始終將在學校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作為研究的重要問題,因此該子課題在了解中小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基礎上,通過研究學校的主體(學校的管理者、教師、學生)、學校的客體(校園的物理環境、校園的文化氛圍等)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了學校里影響創造力培養的因素,檢驗了教育創新的理論,提高了實驗學校教師的科研能力和素質。
6.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創新
該子課題組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新課程改革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推進,在小學的語文、英語、信息技術三個學科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使小學生在綜合能力、學科知識、創新思維等方面均有顯著改善。該研究把以計算機及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學習環境的創設工具,并將這些工具全面地應用到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促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的變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7.創造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創造性人才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我們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創造力與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相關,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大學生,其創造力水平也高,與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大學生相比有顯著差異。干預研究表明,對中等程度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大學生的心理咨詢和治療,使個體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恢復到正常狀態后,可以提高其創造力的發揮水平。
此外,我們在國內外核心雜志上發表了22篇研究報告及論文,著作26本,提交了10篇研究咨詢報告,2007年10月召開了課題成果的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因此,本課題在教育部主持的最終成果鑒定中,經全體鑒定專家一致同意通過鑒定,并被確定為優秀。
三年來,我們課題組從七個方面對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發現了一些有價值、有啟發性的結果:
1.創新人才及其培養的理論思考
該子課題著力探討了教育創新的內容和途徑。在教育創新內容方面,探討了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的創新、教育管理模式與體制的創新、課程體系和教材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教育評價的創新、教師教育的創新;在教育創新的途徑上,探討了理論的創新與宣傳、教育創新方案的實踐檢驗。
2.創新型人才效標群體特征的研究
該子課題首次采用效標群體的研究方法,對34位科學家(院士),16位社會科學學者和22位藝術家進行了深入訪談,探索了創新拔尖人才的思維特征、人格特征、成長歷程和創造性成果的獲得過程。據此構建了創造性人才的特征模型,科學地揭示了創新人才的心理特征。
3.創新人才測量工具的編制
根據創新人才效標群體的調查結果和有關創造性研究的近幾年國際上的最新文獻,編制了基于中學生為被試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量表》和《創造性人格量表》。在全國的六個地區進行了全面正式試測,結果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效度。該量表的編制為鑒定創新人才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和工具,同時也為我國建立創新人才測評體系奠定了基礎。
4.中外青少年創造性跨文化對比研究
該子課題進行了中國、日本、德國和英國青少年創造性的跨文化研究,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國家青少年創造力的顯著差異不在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創造力不同類別上。如對中日英三國學生的研究發現:中國學生在問題提出和科學想象能力上高于英日學生,但是產品設計和產品改進的能力較低;中國學生的思維流暢性和靈活性水平顯著高于英日學生,但中日學生在獨特性水平上不存在顯著差異,更突出表現在創造性人格類型的差異上。這對我國學校如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造性人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5.學校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實踐
我們始終將在學校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作為研究的重要問題,因此該子課題在了解中小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基礎上,通過研究學校的主體(學校的管理者、教師、學生)、學校的客體(校園的物理環境、校園的文化氛圍等)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了學校里影響創造力培養的因素,檢驗了教育創新的理論,提高了實驗學校教師的科研能力和素質。
6.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創新
該子課題組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新課程改革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推進,在小學的語文、英語、信息技術三個學科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使小學生在綜合能力、學科知識、創新思維等方面均有顯著改善。該研究把以計算機及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學習環境的創設工具,并將這些工具全面地應用到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促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的變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7.創造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創造性人才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我們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創造力與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相關,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大學生,其創造力水平也高,與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大學生相比有顯著差異。干預研究表明,對中等程度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大學生的心理咨詢和治療,使個體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恢復到正常狀態后,可以提高其創造力的發揮水平。
此外,我們在國內外核心雜志上發表了22篇研究報告及論文,著作26本,提交了10篇研究咨詢報告,2007年10月召開了課題成果的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因此,本課題在教育部主持的最終成果鑒定中,經全體鑒定專家一致同意通過鑒定,并被確定為優秀。
作者簡介
林崇德,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心理專業畢業生,教育科學碩士、博士。 曾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講師,發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副所長、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教委教育評價專家員會委員,等等。 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與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心理發展與教育》主編、《心理學報》副主編,浙江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21所大學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學術委員,中央教科所與國家教肓發展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兼兒童與教育心理學分會理事長,亞洲太平洋地區健康心理學會第一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與中小學心理健康咨詢委員會主任,等等。著有《應用心理學書系》、《教育的智慧》、《發展心理學、》《智力的培養》等書。
目次
第一章 創新人才及其培養的理論研究
一、創新人才培養:時代的要求
二、創新人才培養與中國傳統文化
三、全球化時代的創新人才培養
四、創新人才培養呼喚教育創新
五、創新人才的心理特征
六、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是提高未成年人的創造性
第二章 創新型人才效標群體研究
一、研究的方法學過程
二、創造者的心理特征及思維類型
三、創造者關于創造心理特征的反身認知
四、創造者的成長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五、最后的說明
第三章 創新人才測量工具的編制——基于中學生群體的研究
一、創新人才測量工具編制的現狀
二、本測量工具編制的構想和目標
三、本測量工具的編制過程
四、本測量工具編制的結果
五、本測量工具編制的啟示
第四章 青少年創造性及教師創造性觀念的跨文化比較
一、創造性思維及其跨文化比較
二、創造性人格及跨文化研究
三、教師創造性觀念及跨文化比較
第五章 學校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實踐
一、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二、學校環境與創造力
三、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創造力
四、教師與學生的創造力
第六章 教育技術與教育創新的研究
一、研究目標及其理論基礎
二、研究實施情況
三、項目取得的成果
四、學校領導、老師、家長及學生對項目的反饋
第七章 大學生創造力、心理健康的發展特點及其相互關系
一、創造力和心理健康的關系
二、以往大學生創造力和心理健康研究的局限
三、大學生創造力和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
四、大學生創造力發展特點的研究
五、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特點及其與創造力的關系
六、基于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創造力培養實驗
七、研究結論
后記
一、創新人才培養:時代的要求
二、創新人才培養與中國傳統文化
三、全球化時代的創新人才培養
四、創新人才培養呼喚教育創新
五、創新人才的心理特征
六、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是提高未成年人的創造性
第二章 創新型人才效標群體研究
一、研究的方法學過程
二、創造者的心理特征及思維類型
三、創造者關于創造心理特征的反身認知
四、創造者的成長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五、最后的說明
第三章 創新人才測量工具的編制——基于中學生群體的研究
一、創新人才測量工具編制的現狀
二、本測量工具編制的構想和目標
三、本測量工具的編制過程
四、本測量工具編制的結果
五、本測量工具編制的啟示
第四章 青少年創造性及教師創造性觀念的跨文化比較
一、創造性思維及其跨文化比較
二、創造性人格及跨文化研究
三、教師創造性觀念及跨文化比較
第五章 學校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實踐
一、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二、學校環境與創造力
三、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創造力
四、教師與學生的創造力
第六章 教育技術與教育創新的研究
一、研究目標及其理論基礎
二、研究實施情況
三、項目取得的成果
四、學校領導、老師、家長及學生對項目的反饋
第七章 大學生創造力、心理健康的發展特點及其相互關系
一、創造力和心理健康的關系
二、以往大學生創造力和心理健康研究的局限
三、大學生創造力和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
四、大學生創造力發展特點的研究
五、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特點及其與創造力的關系
六、基于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創造力培養實驗
七、研究結論
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