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文科物理學教程:物理概念與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一、圍繞大綱要求,對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進行科學設計,使兩者緊密結合、相互配合。在闡述物理基礎知識方面,明晰了概念引入、概念形成和概念應用,繼承發揚了理工科精品教材中知識的系統性、科學性、嚴謹性等特點。與此同時,強調物理文化,突出物理學中的科學方法和創新思維。
二、將經典理論與其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緊密地結合。同時,引入案例教學,以生動的素材增加趣味性和故事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教材以物理模型、例題分析、知識拓展為主線,且貫穿始終,力求促進能力和素質培養。對基本現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闡述,深入淺出。增加了典型例題,解題時,強調物理過程、解題思路、抽象思維、形象思維、辯證思維以及科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自學力和創新能力。
四、在弘揚中華數千年科技文明的同時,本教材結合物理學在中西方兩種文化融合方面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努力將注重基礎理論和知識傳授的傳統和學習能力及創新意識培養的理念結合起來。
二、將經典理論與其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緊密地結合。同時,引入案例教學,以生動的素材增加趣味性和故事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教材以物理模型、例題分析、知識拓展為主線,且貫穿始終,力求促進能力和素質培養。對基本現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闡述,深入淺出。增加了典型例題,解題時,強調物理過程、解題思路、抽象思維、形象思維、辯證思維以及科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自學力和創新能力。
四、在弘揚中華數千年科技文明的同時,本教材結合物理學在中西方兩種文化融合方面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努力將注重基礎理論和知識傳授的傳統和學習能力及創新意識培養的理念結合起來。
目次
第一篇 緒論
第1章 科學和科學的方法
1.1 科學的方法:經驗和理性
1.2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1.3 科學起源
1.4 從哥白尼到開普勒
第二篇 經典力學的建立和發展
第2章 牛頓運動定律
2.1 機械運動的基本特徵及其描述方法
2.2 質點的運動學方程
2.3 位移速度加速度
2.4 伽利略和近代力學的誕生
2.5 幾種常見的力和基本的自然力
2.6 牛頓運動三定律
2.7 揚帆遠航——牛頓力學的奇妙應用
第3章 動量守恆角動量守恆
3.1 動量動量守恆定律
3.2 角動量角動量守恆定律
第4章 功和能
4.1 功功率
4.2 動能定理
4.3 質點系的勢能
4.4 機械能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
4.5 對稱性與守恆定律
第三篇 從靜電現象到電磁波
第5章 真空中的靜電場
5.1 庫侖定律
5.2 電場強度
5.3 電通量高斯定理
5.4 靜電場的環路定理
5.5 電勢
第6章 靜電場中的導體和電介質
6.1 靜電場中的導體
6.2 電容電容器
6.3 靜電場中的電介質電介質的極化
第7章 穩恆磁場
7.1 電流
7.2 磁場磁感應強度
7.3 畢奧-薩伐爾定律及應用
7.4 磁場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環路定理
7.5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7.6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
第8章 變化的電磁場
8.1 電磁感應的基本規律
8.2 動生電動勢
8.3 感生電動勢
8.4 自感和互感
8.5 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簡介
第9章 交流電
9.1 正弦交流電及其三要素
9.2 交流電的功率
9.3 交流電動機原理
9.4 變壓器
9.5 三相交流電;
9.6 空間電磁懸浮技術簡介
第四篇 振動、波動與波動光學
第10章 機械振動
10.1 簡諧振動的描述
10.2 簡諧振動的旋轉矢量描述
10.3 簡諧振動的能量
10.4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共振
10.5 簡諧振動合成
第11章 機械波基礎
11.1 機械波的形成與傳播簡諧波的特徵
11.2 平面簡諧波的波動方程
11.3 惠更斯原理
11.4 波的疊加原理波的干涉
11.5 駐波半波損失
11.6 聲波多普勒效應
第12章 波動光學
12.1 光的電磁理論
12.2 相干光波的疊加
12.3 楊氏雙縫實驗勞埃德鏡
12.4 薄膜干涉
12.5 邁克爾遜干涉
12.6 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單縫夫瑯禾費衍射
12.7 衍射光柵和光柵光譜
12.8 奇妙的光學現象
第五篇 熱學新進展
第13章 統計物理學基礎
13.1 分子運動的基本概念
13.2 平衡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13.3 理想氣體的壓力公式溫度公式
13.4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氣體的內能
13.5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定律
第14章 熱力學定律
14.1 熱力學第一定律
14.2 熱機卡諾循環
14.3 熱力學第二定律
14.4 熱學新進展熵
第六篇 近代物理
第15章 時空觀革命
15.1 力學相對性原理
15.2 狹義相對論基本原理
……
第16章 物質觀的革命——量子論
第17章 物理文化
附錄
參考書目
第1章 科學和科學的方法
1.1 科學的方法:經驗和理性
1.2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1.3 科學起源
1.4 從哥白尼到開普勒
第二篇 經典力學的建立和發展
第2章 牛頓運動定律
2.1 機械運動的基本特徵及其描述方法
2.2 質點的運動學方程
2.3 位移速度加速度
2.4 伽利略和近代力學的誕生
2.5 幾種常見的力和基本的自然力
2.6 牛頓運動三定律
2.7 揚帆遠航——牛頓力學的奇妙應用
第3章 動量守恆角動量守恆
3.1 動量動量守恆定律
3.2 角動量角動量守恆定律
第4章 功和能
4.1 功功率
4.2 動能定理
4.3 質點系的勢能
4.4 機械能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
4.5 對稱性與守恆定律
第三篇 從靜電現象到電磁波
第5章 真空中的靜電場
5.1 庫侖定律
5.2 電場強度
5.3 電通量高斯定理
5.4 靜電場的環路定理
5.5 電勢
第6章 靜電場中的導體和電介質
6.1 靜電場中的導體
6.2 電容電容器
6.3 靜電場中的電介質電介質的極化
第7章 穩恆磁場
7.1 電流
7.2 磁場磁感應強度
7.3 畢奧-薩伐爾定律及應用
7.4 磁場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環路定理
7.5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7.6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
第8章 變化的電磁場
8.1 電磁感應的基本規律
8.2 動生電動勢
8.3 感生電動勢
8.4 自感和互感
8.5 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簡介
第9章 交流電
9.1 正弦交流電及其三要素
9.2 交流電的功率
9.3 交流電動機原理
9.4 變壓器
9.5 三相交流電;
9.6 空間電磁懸浮技術簡介
第四篇 振動、波動與波動光學
第10章 機械振動
10.1 簡諧振動的描述
10.2 簡諧振動的旋轉矢量描述
10.3 簡諧振動的能量
10.4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共振
10.5 簡諧振動合成
第11章 機械波基礎
11.1 機械波的形成與傳播簡諧波的特徵
11.2 平面簡諧波的波動方程
11.3 惠更斯原理
11.4 波的疊加原理波的干涉
11.5 駐波半波損失
11.6 聲波多普勒效應
第12章 波動光學
12.1 光的電磁理論
12.2 相干光波的疊加
12.3 楊氏雙縫實驗勞埃德鏡
12.4 薄膜干涉
12.5 邁克爾遜干涉
12.6 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單縫夫瑯禾費衍射
12.7 衍射光柵和光柵光譜
12.8 奇妙的光學現象
第五篇 熱學新進展
第13章 統計物理學基礎
13.1 分子運動的基本概念
13.2 平衡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13.3 理想氣體的壓力公式溫度公式
13.4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氣體的內能
13.5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定律
第14章 熱力學定律
14.1 熱力學第一定律
14.2 熱機卡諾循環
14.3 熱力學第二定律
14.4 熱學新進展熵
第六篇 近代物理
第15章 時空觀革命
15.1 力學相對性原理
15.2 狹義相對論基本原理
……
第16章 物質觀的革命——量子論
第17章 物理文化
附錄
參考書目
主題書展
更多
相關商品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