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優惠價
:87 折 355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研究》從研究的現狀出發,起步高邁。專著論述漢墓壁畫廣闊的題材視野,宮廷畫師、文人畫家、民間藝人不同的藝術風格。專著進而展示闡析歷年來洛陽出土的漢墓壁畫,近水樓臺,皎月朗潔,為讀者提供了生動的視覺形象和豐富的理論資料。更因作者劉蘭芝系描紅潑彩的畫家,鍾情畫藝,本書以大量的篇幅,深入研究壁畫的創作技法,從構圖形式到透視理念,從白描色彩的互補到沒骨畫法的應用……
作者簡介
劉蘭芝,女,1958年1月,1987年畢業于洛陽師范學院。本科學歷,獲文學學士學位。洛陽理工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藝術理論與中國壁畫。現為民建河南省藝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花烏畫協會會員、洛陽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2009年論文《明代畫論探究三題》發表在《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第6期
2009年論文《漢代壁畫中的新聞描寫》發表在《新聞愛好者》第11期
2009年論文《從到愚公移山看畫家的愛國情懷》發表在《美術界》
2010年論文《洛陽漢代壁畫作品欣賞》發表在《圖書與情報》第2期
2010年論文《琳瑯滿目大氣揚憨態可掬童心趣》發表在《文史知識》第4期
2009年論文《趙孟頫藝術成就及影響》發表在《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第4期
2010年論文《陳洪綬對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的影響》發表在《滄桑》第4期
2010年論文《從侯振畫展看圖書館展覽與大眾文化傳媒》發表在《滄桑》
第4期
2010年《洛陽漢代壁畫欣賞》獲河南省第二屆圖書情報學術成果一等獎
2010年課題《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研究》獎河南省社科聯人文科學二等獎
2010年《文人畫的形成及審美》獲得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10年美術作品《鬧春》發表在《藝術理論與批評》第5期美術作品先後發表在《美術界》、《中外書摘》、《今日文摘》、《芒種》、《鴨綠江》等刊物
2009年論文《明代畫論探究三題》發表在《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第6期
2009年論文《漢代壁畫中的新聞描寫》發表在《新聞愛好者》第11期
2009年論文《從到愚公移山看畫家的愛國情懷》發表在《美術界》
2010年論文《洛陽漢代壁畫作品欣賞》發表在《圖書與情報》第2期
2010年論文《琳瑯滿目大氣揚憨態可掬童心趣》發表在《文史知識》第4期
2009年論文《趙孟頫藝術成就及影響》發表在《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第4期
2010年論文《陳洪綬對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的影響》發表在《滄桑》第4期
2010年論文《從侯振畫展看圖書館展覽與大眾文化傳媒》發表在《滄桑》
第4期
2010年《洛陽漢代壁畫欣賞》獲河南省第二屆圖書情報學術成果一等獎
2010年課題《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研究》獎河南省社科聯人文科學二等獎
2010年《文人畫的形成及審美》獲得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10年美術作品《鬧春》發表在《藝術理論與批評》第5期美術作品先後發表在《美術界》、《中外書摘》、《今日文摘》、《芒種》、《鴨綠江》等刊物
名人/編輯推薦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研究》從研究的現狀出發,起步高邁。專著論述漢墓壁畫廣闊的題材視野,宮廷畫師、文人畫家、民間藝人不同的藝術風格。專著進而展示闡析歷年來洛陽出土的漢墓壁畫,近水樓臺,皎月朗潔,為讀者提供了生動的視覺形象和豐富的理論資料。更因作者劉蘭芝系描紅潑彩的畫家,鐘情畫藝,本書以大量的篇幅,深入研究壁畫的創作技法,從構圖形式到透視理念,從白描色彩的互補到沒骨畫法的應用……
本書還附錄了劉蘭芝女士10篇專題論文,開拓并深化了專著涉及的審美領域。
本書還附錄了劉蘭芝女士10篇專題論文,開拓并深化了專著涉及的審美領域。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研究現狀及在繪畫史上的意義
1.1 漢代壁畫墓的發掘情況
1.2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的文獻學價值
1.3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研究現狀
1.4 洛陽漢墓壁畫對于繪畫史研究的意義
1.5 壁畫的形成及思想、文化基礎
1.6 古代人們的靈魂觀念
1.7 漢代壁畫多反映道教材和道教思想
1.8 壁畫的形式、發掘年代及現存規模
1.9 壁畫的歷史分期
第二章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的主要內容
2.1 升仙圖是西漢壁畫中的主要內容
2.2 歷史典故、名賢教誨
2.3 天文星象和日月辰宮
2.4 車馬出行和宴飲樂舞
2.5 反映打鬼題材的漢代壁畫
第三章 漢代壁畫的創作者
3.1 宮廷畫家
3.2 文人畫家
3.3 民間藝人
3.4 漢代壁畫的功能
第四章 洛陽漢代主要壁畫墓
4.1 洛陽卜千秋壁畫墓
4.2 洛陽燒溝61號壁畫墓
4.3 洛陽淺井頭壁畫墓
4.4 洛陽八里臺壁畫墓
4.5 宜陽豐李伊屯村壁畫墓
4.6 洛陽金谷園新莽壁畫墓
4.7 偃師辛村壁畫墓
4.8 新安鐵塔山壁畫墓
4.9 洛陽道北石油站壁畫墓
4.10 洛陽唐宮路玻璃廠壁畫墓
4.11 洛陽東郊機車工廠壁畫墓
4.12 偃師杏園村壁畫墓
4.13 洛陽朱村壁畫墓
第五章 漢代壁畫表現技法研究
5.1 章法與布局
5.2 太極八卦圖與S形律動
5.3 起承轉合
第六章 漢代壁畫的構圖形式
6.1 連續性的長卷式構圖
6.2 全景構圖與分層次、分隔式構圖
6.3 滿屏幕大場面平面構圖形式
6.4 漢代壁畫中對稱布局的應用
第七章 焦點透視法與多點透視在漢代壁畫中的應用
7.1 多點透視法在漢代壁畫中的應用
7.2 焦點透視法在漢代壁畫中的應用
第八章 二方連續與四方連續在壁畫中的應用
第九章 白描技法在壁畫中的應用
第十章 洛陽漢代壁畫色彩研究
10.1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色彩特征
10.2 卜千秋西漢墓壁畫色彩研究
10.3 東漢壁畫在色彩上的變化
10.4 洛陽偃師辛村墓壁畫
10.5 墨色的應用
第十一章 沒骨畫法在漢代壁畫中的應用
11.1 漢代生活的真實寫照
11.2 寫意沒骨畫的理論根據
第十二章 洛陽漢墓壁畫的藝術風格
12.1 古拙雄渾,自由浪漫
12.2 神采飛揚,大氣磅?
12.3 結束語
附錄
1.1 漢代社會演變基本情況
1.2 漢代壁畫的地域文化特點
1.3 洛陽漢代壁畫墓中出土陶俑的藝術風格
1.4 《從車馬出行圖》看漢代國家形象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研究現狀及在繪畫史上的意義
1.1 漢代壁畫墓的發掘情況
1.2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的文獻學價值
1.3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研究現狀
1.4 洛陽漢墓壁畫對于繪畫史研究的意義
1.5 壁畫的形成及思想、文化基礎
1.6 古代人們的靈魂觀念
1.7 漢代壁畫多反映道教材和道教思想
1.8 壁畫的形式、發掘年代及現存規模
1.9 壁畫的歷史分期
第二章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的主要內容
2.1 升仙圖是西漢壁畫中的主要內容
2.2 歷史典故、名賢教誨
2.3 天文星象和日月辰宮
2.4 車馬出行和宴飲樂舞
2.5 反映打鬼題材的漢代壁畫
第三章 漢代壁畫的創作者
3.1 宮廷畫家
3.2 文人畫家
3.3 民間藝人
3.4 漢代壁畫的功能
第四章 洛陽漢代主要壁畫墓
4.1 洛陽卜千秋壁畫墓
4.2 洛陽燒溝61號壁畫墓
4.3 洛陽淺井頭壁畫墓
4.4 洛陽八里臺壁畫墓
4.5 宜陽豐李伊屯村壁畫墓
4.6 洛陽金谷園新莽壁畫墓
4.7 偃師辛村壁畫墓
4.8 新安鐵塔山壁畫墓
4.9 洛陽道北石油站壁畫墓
4.10 洛陽唐宮路玻璃廠壁畫墓
4.11 洛陽東郊機車工廠壁畫墓
4.12 偃師杏園村壁畫墓
4.13 洛陽朱村壁畫墓
第五章 漢代壁畫表現技法研究
5.1 章法與布局
5.2 太極八卦圖與S形律動
5.3 起承轉合
第六章 漢代壁畫的構圖形式
6.1 連續性的長卷式構圖
6.2 全景構圖與分層次、分隔式構圖
6.3 滿屏幕大場面平面構圖形式
6.4 漢代壁畫中對稱布局的應用
第七章 焦點透視法與多點透視在漢代壁畫中的應用
7.1 多點透視法在漢代壁畫中的應用
7.2 焦點透視法在漢代壁畫中的應用
第八章 二方連續與四方連續在壁畫中的應用
第九章 白描技法在壁畫中的應用
第十章 洛陽漢代壁畫色彩研究
10.1 洛陽漢代墓室壁畫色彩特征
10.2 卜千秋西漢墓壁畫色彩研究
10.3 東漢壁畫在色彩上的變化
10.4 洛陽偃師辛村墓壁畫
10.5 墨色的應用
第十一章 沒骨畫法在漢代壁畫中的應用
11.1 漢代生活的真實寫照
11.2 寫意沒骨畫的理論根據
第十二章 洛陽漢墓壁畫的藝術風格
12.1 古拙雄渾,自由浪漫
12.2 神采飛揚,大氣磅?
12.3 結束語
附錄
1.1 漢代社會演變基本情況
1.2 漢代壁畫的地域文化特點
1.3 洛陽漢代壁畫墓中出土陶俑的藝術風格
1.4 《從車馬出行圖》看漢代國家形象
參考文獻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