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大智慧
Social Epidemiology: Strategies for Public Health Activism
The Scent of Devotion: Sufi Path to Light - Discovering Inner Peace in Indian Sufism
大寫意:王曉輝傳統水墨人物(簡體書)
2024年理想樹高考必刷題‧專題突破:英語3(閱讀理解 7選5)(簡體書)
如果不能改變自己,也不要放棄自己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簡體書)
房地產企業財稅合規:58個經典判例精解(簡體書)
也許你可以
寶貝,我們同一國:和孩子站在一起,成為更棒的自己
國營事業講重點:應用力學

TOP
4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鬼谷子大智慧
滿額折

鬼谷子大智慧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鬼谷子其人其書 相傳,鬼谷子先生從其師父手中繼承了竹簡一卷,此乃師父仙逝時留給他的真傳。簡上書名「天書」二字,打開看卻並無一字。在松明火的映照下,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鬼谷子一口氣讀下來,從頭到尾背之成誦。原來書中記錄的是一種思想:盡講捭闔、反應、內揵、抵巇、飛箝、度量、揣摩之術,共十四篇。也即是傳說中的《無字天書》。
曠世奇人「鬼谷子」 鬼谷子何許人

目次

第一篇 捭闔一

書摘/試閱

第一篇 捭闔一 捭闔者,天地之道。「捭」與「闔」,「陰」與「陽」之間相互轉化,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隱而入。一捭一闔,一陰一陽,開到極點歸於合,合到極點歸於開,陰陽二者,循環始終。
原 文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審定有無,與其虛實,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內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凶大命繫焉。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隱而入;陽還終陰,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譯 文 縱觀上古歷史,我們可以看出,聖人在天地之間是作為先知先覺而出現在平民大眾面前的。通過觀察,他們用陰陽二氣的開合變化來認識世間萬物,進而知曉世間萬物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精心策劃各種事件從開始到結束的發展過程,及時了解人的思想變化規律,並隨時觀察事件發生變化的徵兆,從而把握住事物變化的關鍵,以求得因勢利導。因此聖人們處於天地之間,自古至今,分析事物的思路都能統一到陰陽的變化之中。 世間萬物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但最終都會有自己的本質特徵。有的歸於陰氣,有的歸於陽氣;有的歸於柔弱,有的歸於剛強;有的歸於開放,有的歸於封閉;有的歸於鬆弛,有的歸於緊張。 所以聖人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部分,以便觀察事物的來龍去脈和先後順序,估計對方的權謀,衡量對方的才能,再比較對方的技術技巧方面的優缺點,
然後取其所長,避其所短,因材而用,人盡其才。世間之人個性千差萬別、各不相同,有的人賢德,有的人不肖;有的人聰明,有的人愚蠢;有的人勇敢,有的人怯懦;有的人仁厚,有的人義氣。用人者也應因人施管,對賢德之人可以採用「開「(獎賞鼓勵)的方法,對不肖之人則用「閉「(嚴法懲處)的方法;對聰明的人提拔重用,對愚蠢的人則捨棄辭退;對勇敢的人使其尊貴,對懦弱的人則使其卑賤。總之,就是順應對方的個性,根據事件的需要,使各種個性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因材施用。審定對方才幹的有無和思想的虛實,可以先觀察他的嗜好和欲望,就可以看出他的志向和意志。在和對方辯論時,可以先略微駁斥他的觀點,誘使他開啟話語之後再加以反駁,這樣可以得到對方的實際情況,更可貴的是可以得到他們的行動意圖。 明白對方的實際情況後我們應該閉藏自己,隱瞞自己的真實計謀,不讓對方察覺,然後再開啟自己的思路,以從中獲取有利於自己的信息。或者開啟自己,讓對方知道自己真實的想法;或者閉藏自己,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讓對方知道自己真實想法,是因為要獲得共同的情感,彼此的信任;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則是因為要考慮彼此的誠意。計策的可行與不可行,我們必須先觀察分析清楚對方的計謀,才能比較彼此相同與不同之處。計謀中有和自己意見相合的也有不相合的,應該在尊重對方意願的前提下,把握好自己的計謀主張。 假如想要開啟(和對方辯論),最重要的是考慮要周詳;假如要閉合(隱藏自己觀點),最重要的是保密,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真實意圖。周詳、保密的重要之處,運用微妙而且與「道」有相通之處。和他人辯論是為了了解對方的實情;隱藏自己的觀點,觀察對方的言行,是為了爭取與對方合作。通過這些手段,權衡其中的輕重,估計對方的實力和計謀,聖人會為估算其實力而費心竭力。如果估算不出對方的實力和計謀,聖人則會為此而憂慮重重。因此,同樣是「開啟」,有的信息是開啟之後傳出去,有的信息是開啟之後收進來;同樣是「閉藏」有的是閉藏之後加以爭取,有的則是閉藏之後棄之不用。
「開啟」與「閉藏」是天地之間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他們使陰陽二氣處於變化之中,四季交替發生,世間萬物生死輪迴。天下事物縱橫交錯,不論縱橫還是反覆都離不開「開啟」與「閉藏」,的相互作用。 「開啟」和「閉藏」,是天地運行的規律,也是遊說者辯論變化手段的方法;但必須預先審視觀察對方的變化。口是一個人的心的門戶,心則是其精神的主宰。
一個人的意志、喜欲、思慮、智謀等等都籍「口」來表達給別人,因此我們必須用「開啟」和「閉藏」來封鎖自己的「口」;用「出」和「入」來控制自己的言談。所謂「捭」,就是指開啟、言談、陽氣;所謂「闔」,就是指閉藏、緘默、陰氣。陰陽必須中和,開閉才會有節,陰陽才能處理適當。所以說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等等都屬於「陽氣」,叫做「始」;而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等等則都屬於「陰氣」,叫做「終」。那些凡遊說遵循「陽氣」的謀士,都可以叫做「始」,他們以談論「善」來開始其謀略遊說;凡遊說遵循「陰氣」的謀士,都可以叫做「終」,他們以談論「惡」來作為遊說謀略的結尾。 「開啟」與「閉藏」的道理和規律,必須從陰陽兩個方面來實踐。因此,對那些正處於「陽氣」的人要用崇高的言語來說服他,而對那些處於「陰氣」的人則可以用卑小的言語來說服。用低下來要求卑小的人,用高尚來要求崇高的人。由此看來,我們便可以根據對象不同,當說則說,當停則停,沒有什麼人不能夠說服了。謀士可以用這種道理來遊說普通人,遊說家人,遊說國之將相,遊說天下國君。要想做小事,則可以做到沒有「內」的限制,沒有比這更小的事;要想做大事,則能做到沒有「外」的界限,沒有比這更大的事。所有損失與益處、離開與回歸都可以運用「陰陽」的規律還(環)處理。陽氣活動開啟,陰氣就停止閉藏;陽氣活動出去,陰氣則隨著進入。陰陽二者循環始終,陽氣發展到極點就變為陰氣,陰氣盛極就轉化為陽氣。 用陽的方法積極主動的謀士,道德也會隨之增加;用陰的方法冷靜處理局面的謀士,形勢會隨之助長。用陽氣來追求陰氣,就是用道德來包容它;用陰氣來結納陽氣,就是用外在的力量來約束它;「陰陽」互相追求,遵循「開啟」與「閉藏」的規律變化。這就是天地間陰陽變化的規律,也是謀士遊說的基本方法。「捭」與「闔」「陰」與「陽」之間的關係、轉化,即是世間萬物的先決,即所謂的「圓方之門戶」(天圓地方,即世間萬物共同法則)。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