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巴爾幹」一詞意指「多山」之意,早期遷徙而來的民族,因地形隔閡形塑了多樣性,今日巴爾幹半島上共居住有二十四個大大小小的族群。本地同時也是歐亞交通要道,戰略地位重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歷史上先後被不同政權統治過,無形中成就了多采多姿的文化內涵。然而在其繽紛多樣的外表下,卻孕育了衝突的種子,使得史家對這塊兵禍相連的角落有「火藥庫」之嘆。然而在硝煙瀰漫,砲聲?蕩之餘,作者巍然不懼,以最近距離的觀察,帶領讀者洞察此一地區的複雜面貌,領會列強的滄桑,進入歐洲歷史殿堂中這個晦暗的角落。
作者簡介
洪茂雄
序
增訂二版序
這本南斯拉夫史的初稿是2004年完成,從2004年至2011年短短七年當中,在巴爾幹半島又有一些頗引人關注的變化。舉凡:其一、斯洛文尼亞於2004年正式成為歐盟會員國;克羅埃西亞於2011年6月獲歐盟高峰會議首肯,可望2013年繼斯洛文尼亞之後成為歐盟新成員。其他前南斯拉夫共和國如馬其頓、塞爾維亞和黑山先後於2004年、2008年向歐盟提出入會申請。雖然加入歐盟的時間表尚不明朗,但是這些多民族的巴爾幹國家融入歐洲大家庭乃時勢所趨,對南斯拉夫解體後的政經發展具有穩定的作用。其二、1992年由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又走向分裂;黑山在2006年5月經由獨立公投與塞爾維亞和平分離,並獲准加入聯合國;原屬塞爾維亞境內自治省的科索沃則於2008年2月擅自宣布獨立,立即得到國際社會承認,且在2010年7月22日海牙國際法庭裁定「科索沃的獨立沒有違反國際法」,創下先例,使這個殘餘南斯拉夫壽終正寢,走入歷史。其三、當南斯拉夫分崩離析之際,標榜大塞爾維亞主義的頭號領袖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evi?)及其戰友,也就是波黑塞族共和國領袖卡拉季奇(Radovan Karad?i?)和姆拉迪奇(Ratko Mladic),以及位於克羅埃西亞境內的克拉伊納(Krajina)塞族領袖哈季奇(????? ?????),儘管他們一段時間受到塞族的擁戴,但因內戰期間殺害無辜手段殘忍,乃以違反人類、反人道等戰爭罪行遭國際刑事法庭下令通緝,即使後三者隱姓埋名十多年,都難逃法網,送進海牙受審。由此觀之,凡是策動戰爭,製造流血衝突的軍政領袖,終將受到法律制裁,沒有好下場。
本書再版之時,前八章以不更動為原則,後九、十、十一章,因為巴爾幹地區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有必要增訂補充,俾有助讀者更清楚掌握南斯拉夫解體後的新發展。
洪茂雄 謹識
2011年8月1日
於臺北萬隆寓所
目次
序 言
第I篇 巴爾幹歷史發展的複雜性
第一章 巴爾幹半島自然地理和民族起源
第二章 從羅馬帝國到拜占庭帝國
第三章 鄂圖曼帝國征服時代
第四章 哈布斯堡王朝對鄂圖曼帝國的挑戰
第II篇 現代南斯拉夫的崛起
第五章 十九世紀各民族獨立建國運動
第六章 從巴爾幹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七章 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共黨政權
第III篇 南斯拉夫走向衰亡
第八章 南斯拉夫解體的內外在因素和影響
第九章 後共產主義時期前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發展情勢
第十章 國際社會對南聯盟之態度
第十一章 邁向民主化回歸歐洲社會
附 錄
大事年表
中外名詞對照表
參考書目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