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優惠價
:87 折 104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漢語語用趣說》一切從具體的語言事實出發,而不是從抽象的概念出發。因此,幾乎每個章節都努力挖掘出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趣事,或從令人深思的歧義結構入手,或從與漢語密切相關的文學典故入手,進而引導出某些漢語運用的規律來,以充分體現“趣味性”。
作者簡介
徐默凡,1973年生,籍貫江蘇南通。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現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現代漢語語用學、修辭學,出版著作《現代漢語工具范疇的認知研究》、《走向成功的交際》等,發表語言學論文二十余篇。
劉大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修辭學》雜志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修辭學、語法學、語用學等。近期主要出版論著《比喻、近喻與自喻》,發表《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修辭性疑問:動因與類型》、《語言對自身的指稱》、《作為語言無意識的語感》等論文。
劉大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修辭學》雜志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修辭學、語法學、語用學等。近期主要出版論著《比喻、近喻與自喻》,發表《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修辭性疑問:動因與類型》、《語言對自身的指稱》、《作為語言無意識的語感》等論文。
名人/編輯推薦
《漢語語用趣說》生動活潑,深入淺出,一切從語言事實出發,從中引出語言運用的規律,顯示其“主動參與性”。追隨主流,推陳出新,體現漢語學界的主流思想,吸取成熟的最新理論與方法,顯示其“科學前沿性”。凸顯方法,學以致用,處處貫穿分析方法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體現其“實踐應用性”。
目次
總序 追求的目標——有趣、有用
第一章 說話就是做事【言語行為】
一、“大家住手!”——從“言有所述”到“言有所為”
二、對什么人說什么話——言語行為的參與者
三、我許諾……——言語行為的規則
四、語言能做什么事——言語行為的分類
第二章 讓語境說話【語境的作用】
一、說還是不說——巧用語境的兩個訣竅
二、我要炒蝦仁——語境歧義
三、我想嫁一個上海男人——指稱
四、是“明天”,還是“星期二”——指示
第三章 尋字覓詞見功夫【詞義的語用變化】
一、女人啊,女人……——語用意義
二、走狗和mnningdog——文化意義
三、點燃怎樣的情感——情感意義
四、東北客?上海客?——聯想意義
五、狗吠和猿啼——搭配意義
第四章 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外之意】
一、指桑罵槐——字面意義與言外之意
二、明知故犯——合作原則和會話含義
三、說弱否定強——特殊會話含義和一般會話含義
四、禮多人不怪——會話含義和禮貌原則
第五章 話語中的圈套【預設】
一、永遠正確的隱含意義——語義預設及其表達功能
二、醫院能對人們說“歡迎”嗎——語用預設及其表達功能
三、難以稱呼——人際預設
四、不但聰明,而且漂亮——關聯詞預設
五、好問題等于好答案——疑問句預設
第六章 話語的起承轉合【話語分析】
一、你一言,我一語——話輪、話對和話段
二、今天我講三點……——話輪的控制與轉換
三、此時有聲勝無聲——反饋信號
四、“學生腔”和“扮淑女”——語言變體轉換
五、“拆燴大魚頭”的風波——語篇銜接
六、舉槍對著誰的丈夫——銜接手段的類型
第七章 周旋于病句與妙句之間【語用變化】
一、“公雞大學”還是“母雞大學”——從詞組到詞語
二、給語言以彈性——句式的調整和變換
三、“寫生奶奶”和“很青春”——語言善變
四、愿意讓你的嘴唇“跳動”起來嗎——語義選擇限制
五、扭斷語法的脖子——文學語言的魅力
第八章 千變萬化的語言奇葩【修辭格】
一、一不小心掉進雙關——修辭格的作用
二、盛開的比喻之花——修辭格的形式
三、時間是什么——修辭格的認知功能
四、水很活潑——修辭格與創造性思維
第九章 風往哪個方向吹【流行語】
一、不拋棄,不放棄——流行語的傳播
二、從“范跑跑”到“郭跳跳”“姚抄抄”“周逃逃”……——流行語的變化
三、灰太郎和奧特曼——流行語與社會角色
四、我去喊輛“差頭”來——流行語的來源
五、“哇?!”“哦也!”“耶!”——流行語與社會文化
後記
第一章 說話就是做事【言語行為】
一、“大家住手!”——從“言有所述”到“言有所為”
二、對什么人說什么話——言語行為的參與者
三、我許諾……——言語行為的規則
四、語言能做什么事——言語行為的分類
第二章 讓語境說話【語境的作用】
一、說還是不說——巧用語境的兩個訣竅
二、我要炒蝦仁——語境歧義
三、我想嫁一個上海男人——指稱
四、是“明天”,還是“星期二”——指示
第三章 尋字覓詞見功夫【詞義的語用變化】
一、女人啊,女人……——語用意義
二、走狗和mnningdog——文化意義
三、點燃怎樣的情感——情感意義
四、東北客?上海客?——聯想意義
五、狗吠和猿啼——搭配意義
第四章 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外之意】
一、指桑罵槐——字面意義與言外之意
二、明知故犯——合作原則和會話含義
三、說弱否定強——特殊會話含義和一般會話含義
四、禮多人不怪——會話含義和禮貌原則
第五章 話語中的圈套【預設】
一、永遠正確的隱含意義——語義預設及其表達功能
二、醫院能對人們說“歡迎”嗎——語用預設及其表達功能
三、難以稱呼——人際預設
四、不但聰明,而且漂亮——關聯詞預設
五、好問題等于好答案——疑問句預設
第六章 話語的起承轉合【話語分析】
一、你一言,我一語——話輪、話對和話段
二、今天我講三點……——話輪的控制與轉換
三、此時有聲勝無聲——反饋信號
四、“學生腔”和“扮淑女”——語言變體轉換
五、“拆燴大魚頭”的風波——語篇銜接
六、舉槍對著誰的丈夫——銜接手段的類型
第七章 周旋于病句與妙句之間【語用變化】
一、“公雞大學”還是“母雞大學”——從詞組到詞語
二、給語言以彈性——句式的調整和變換
三、“寫生奶奶”和“很青春”——語言善變
四、愿意讓你的嘴唇“跳動”起來嗎——語義選擇限制
五、扭斷語法的脖子——文學語言的魅力
第八章 千變萬化的語言奇葩【修辭格】
一、一不小心掉進雙關——修辭格的作用
二、盛開的比喻之花——修辭格的形式
三、時間是什么——修辭格的認知功能
四、水很活潑——修辭格與創造性思維
第九章 風往哪個方向吹【流行語】
一、不拋棄,不放棄——流行語的傳播
二、從“范跑跑”到“郭跳跳”“姚抄抄”“周逃逃”……——流行語的變化
三、灰太郎和奧特曼——流行語與社會角色
四、我去喊輛“差頭”來——流行語的來源
五、“哇?!”“哦也!”“耶!”——流行語與社會文化
後記
書摘/試閱
(5)宣告類。這類言語行為的言外之的是說話人試圖使事實與話語一致。在話語和世界的關系上,話語描述世界的同時,世界也符合了話語,兩者同時發生。這是用語言來創造事實的行為,如“我宣布大會開始”,宣布的一剎那,大會就開始了。由于話語能瞬間導致世界的變化,所以不是任何人都能實施這類言語行為(想象一下每個人都說一遍“大會開始”的混亂情形)。成功實施這一類言語行為和個人的心理狀態沒有關系,只受到社會習俗、法律法規的制約,往往需要背後存在某種權力機構的支持。具體的例子如宣布、宣判、宣戰、命名、任命、打賭等。
這五大類言語行為其實反映了我們能用語言做的五類事情:描述世界(闡述類)、反映情緒(表態類)、承擔責任(承諾類)、指派別人(指令類)和創造事實(宣告類)。
言語行為的分類拓展了我們對語言功能的認識。傳統的語言學對句子功能的認識反映在句類的劃分上,包括陳述、祈使、疑問和感嘆四種,這種分類過于簡單了,語言能做之事遠比這要復雜得多。從具體操作來看,傳統語言學對于句類的劃分是基于語氣語調的分類,這也面臨著很大的困境。語言中的疑問句也可以表示非疑問的意義,如“你能把腳挪一下嗎”并非詢問對方是否具有能力,而是一種委婉的請求。
這五大類言語行為其實反映了我們能用語言做的五類事情:描述世界(闡述類)、反映情緒(表態類)、承擔責任(承諾類)、指派別人(指令類)和創造事實(宣告類)。
言語行為的分類拓展了我們對語言功能的認識。傳統的語言學對句子功能的認識反映在句類的劃分上,包括陳述、祈使、疑問和感嘆四種,這種分類過于簡單了,語言能做之事遠比這要復雜得多。從具體操作來看,傳統語言學對于句類的劃分是基于語氣語調的分類,這也面臨著很大的困境。語言中的疑問句也可以表示非疑問的意義,如“你能把腳挪一下嗎”并非詢問對方是否具有能力,而是一種委婉的請求。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