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全世界都在用的智慧定律
滿額折

全世界都在用的智慧定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世界都在用的智慧定律

任何有可能出錯的事,都將會出錯。你越想避免的事,卻偏偏會發生。——莫非定律

守舊而僵化的組織,必須注入新的競爭活力,才能永續經營。——鯰魚效應

只要確定自己不是最笨的那個笨蛋,就只是贏多贏少的問題。——最大笨蛋理論

當一個人拒絕別人之後,心裡總會有一種歉意,此時你再提出另一個請求,多半就會成功。——門面效應

人生就是與上帝的一場賭博,但是那些骰子卻是被動過手腳的,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一點,不去瞭解它是怎樣被動手腳,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手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們就永遠無法成為人生中的贏家。

本書中的198則「智慧定律」,囊括了人類生活中人性、管理、教育等各層面,乃是人類歷經時間考驗,始終被驗證無誤的智慧結晶。它就像一扇通往真實與勝利的窗,打開它,你將會看到這個紛繁世界的真實樣貌!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濃縮了人類智慧精華的鉅著,在這個瞬息萬變、資訊爆炸的時代,在宛如茫茫大海的各式成功學書籍中,能打開本書是你的幸運,這本書中有著真正對你有價值的知識,它們經過時間的考驗,經過無數人的驗證而成為亙古不變的「智慧定律」。因此有了它你將……
(1)可以輕易地完成工作,獲得晉升。
(2)可以成為領袖人物,使朋友喜悅,使敵人驚愕。
(3)可以享受簡單生活,讓生活更豐富,充滿活力。
(4)可以避免慘痛的錯誤。
(5)可以贏得更多的利潤。
(6)可以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7)可以讓自己的團隊和諧且高效率地運轉。

作者簡介

林志暉教授

政大心理系教授,早年應聘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主修心理與企管。他的筆調細膩而富有感情,平日亦喜歡研究管理學與心理學,善於用文字表述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悟,對人性主題的探討尤其深入,是一位兼具感性與理性的作家。

序言

影響人類的198條智慧定律

這是一本濃縮了人類智慧精華的鉅著,在這個瞬息萬變、資訊爆炸的時代,你讀了什麼樣的書,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思維,進而決定了你未來的命運。這「198條的智慧定律」,像人類的一面鏡子,透過它,你可以瞭解人類的種種「陋習」。

約瑟夫‧福特說過:「上帝和整個宇宙玩骰子,但這些骰子是被動了手腳的,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去瞭解他是怎樣被動手腳,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手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本書選取的「智慧定律」,涵蓋個人的發展目標及公司發展的指標,這些法則就像人類智慧的一盞明燈,透過它,你可以瞭解紛繁複雜的智慧真相,

在茫茫大海的經商書叢中,能打開本書是你的幸運,想想看這世界有多少人在茫然中辛苦學習,縱然他們翻閱了無數成功學的經商書籍,尋遍各種導引成功的道路,仍求無方向。真正對你有價值的是這些知識,它們經過時間的歷練,經過無數人的經驗而成為亙古不變的「黃金法則」。因此有了它你將……

(1)可以輕易地完成工作,獲得晉升。
(2)可以成為領袖人物,使朋友喜悅,使敵人驚愕。
(3)可以享受簡單生活,讓生活更豐富,充滿活力。
(4)可以避免慘痛的錯誤。
(5)可以贏得更多得利潤。
(6)可以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7)可以讓自己的團隊和諧且高效率地運轉。

經過無數的事實證明,只要你能掌握並運用本書中的智慧定律,它將會改變你的命運,突破你一生的頓悟,並使你的命運發生無窮的變化!

各位讀者,如果讀了本書沒有收穫,很抱歉浪費了你的時間。如果覺得本書講出了一些道理,有計畫的學習,你的人生將開啟新的一頁!

目次

序言

第一章 人際篇
互惠原則/蹺蹺板原則/照鏡子定律/第一印象效應/模仿效應/視網膜效應/刺蝟定律/親和效應/投射效應

第二章 心理篇
短缺效應/凡勃倫效應/旁觀者效應/莫非定律/懶螞蟻效應/三分之一效應/狼群法則/馬太效應/破窗效應/定型效應/海恩法則/格雷辛法則/路徑依賴/激勵的倍增效應/約拿情結/富翁和狼/從眾效應/權威暗示效應/吞鉤現象/槓桿原理/觀眾效應/貝勃定律/狐狸法則/修路原則/空白效應

第三章 管理篇
費斯諾定理/狄德羅效應/倒U形假說/競爭優勢效應/基利定理/冰淇淋哲學/水壩式經營/標竿管理/自吃幼崽效應/巴菲特定律/大拇指定律/哈默定律/最大笨蛋理論/宇宙法則/二八定律/戈森定律/散財效應/阿爾巴德定理/自來水哲學/德魯克原則/熱爐規則/日清日畢/多米諾效應/波特定理……

第四章 謀略篇
認知對比原理/奧狄思法則/居家效應/回報性原理/門面效應/歐弗斯托原則/托利得定理/逆向操作原則/停損法則/博弈規則/納許均衡/零和遊戲限額理論/冷熱水效應/沉默效應/承諾效應

第五章 廣告篇
拉圖爾定律/赫斯定律/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布里特定理/伯內特定理/錢的問題

第六章 教育篇
鴕鳥理論/尊重效應/甘地夫人法則/沉沒成本/野鴨子定律/超限效應/天賦遞減法則/強化定律 /自然懲罰法則/棉花糖實驗/奇妙的「7」/培哥效應/期望效應

第七章 勵志篇
幸福公式/攀比效應/弗洛姆效應/酸檸檬效應/杜根定律/魯尼恩定律/巴拉昂遺囑/迪斯忠告/蘭塞姆定律/卡瑞爾公式/章魚規則/瓦倫達心態/盧維斯定理/羅伯特定理/杜利奧定理/青蛙效應 /塞里格曼效應/吉寧定理/比倫定律/威克效應/蛻皮效應/踢貓效應/摩斯科定理/冰山定律/鰷魚效應……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人際篇

互惠原則
當他人做出友好姿態以示接納和支持我們時,我們會覺得「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行為,進而產生一種心理壓力,迫使我們對他人也做出相應的友好姿態。否則,我們以某種觀念為基礎的心理平衡就會被破壞,我們就會感到不安。

點 評:在問他人能給與我們什麼之前,先問自己能給與他人什麼?

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情感的動物。大量研究發現,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與相互支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給予就會被給予,剝奪就會被剝奪;信任就會被信任,懷疑就會被懷疑;愛就會被愛,恨就會被恨。」這就有了互惠原則:當他人做出友好姿態以示接納和支持我們時,我們會覺得「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行為,進而產生一種心理壓力,迫使我們對他人也做出相應的友好姿態。否則,我們以某種觀念為基礎的心理平衡就會被破壞,我們就會感到不安。

2005年4月,某國不顧美國當局的強烈譴責,以壓倒性的票數同意一位前世界國際象棋冠軍、同時也是逃犯的巴比.費雪加入該國國籍。是什麼樣的國家甘冒與世界強國斷交的風險,也要保護一名公開為911劫機犯說話的逃犯?是伊朗?敘利亞?還是韓國?

其實都不是以上3個國家。那個透過國會匿名投票的方式、決定給予巴比.費雪本國國籍的國家,是向來與美國保持親密盟友關係的冰島。世界上這麼多國家,為何竟然是冰島敞開懷抱接納巴比.費雪,特別是在他違反美國法律、在前南斯拉夫賭了一場500萬美元的國際象棋賽後?

為弄清答案,我們需要先來回想一下30年前那場著名的國際象棋大賽—1972年的世界國際象棋冠軍賽。當時,費雪作為挑戰者,挑戰衛冕冠軍—前蘇聯國際象棋大師伯里斯.斯帕斯基。歷史上沒有哪一場比賽能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世界各地對這場比賽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在處於冷戰巔峰的當時,該比賽被稱為「世紀之戰」。

奇怪的是,費雪並未出席在冰島召開的比賽開幕式。幾天後,因為費雪提出了諸多主辦方不可能滿足的要求,如禁止電視轉播,30%的收視收入歸自己等,人們開始懷疑這場比賽是否能按約舉行。費雪的職業生涯與私生活正如他的行為一樣,處處充滿矛盾。

最後,在比賽獎金加倍和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的勸說下,費雪終於飛往冰島參加了比賽。這場賽事在國內外的報紙上被大肆報導,小小的冰島也為世人所熟知。事實上,冰島之所以忍受飽受爭議的費雪,用他們當地媒體的話說,是因為「他讓冰島在世界地圖上佔有了一席之地」。

冰島人民顯然把這看成是費雪送給他們的一份厚禮。這份厚禮重到讓冰島人民在30年後仍銘記於心。

一位冰島外交部人員表示:「30年前費雪對這裡做出的傑出貢獻,我們至今還銘記在心。」儘管許多當地人並不認為費雪討人喜歡,但他們還是接納了他。對此,英國廣播公司分析說:「冰島人民十分迫切地希望,能用提供庇護的方式來報答費雪先生。」

這件事點出了互惠守則的重要性與普遍性,它使人們想要報答幫助過自己的人,促使人們用公平的方式對待日常生活、工作和親密朋友,以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鄧尼斯.雷根教授還做過一個關於互惠原則的經典實驗。他讓喬(實驗人員)化裝為獎券銷售員,並在正式銷售前先發放免費可樂給顧客。結果他們發現,事先獲得免費可樂的顧客,後來購買彩券的張數比未事先獲得免費可樂的人要多兩倍。

儘管贈送免費可樂和推銷彩券並不是同時進行的,而且喬向顧客兜售彩券時也並未提及免費可樂的事,但顧客還是記住了他先前的好意,並願意對此禮尚往來。

此外,這個實驗還說出了為何有些冰島人不喜歡費雪,但還是會接納他的原因。實驗表明,儘管讓人喜歡和讓人認同之間有緊密聯繫,但對那些獲贈可樂的顧客來說,是否喜歡喬並不是他們是否會購買彩券的參考。也就是說,那些拿了免費可樂的顧客,不管喜不喜歡喬,購買的彩券數量是一樣的。這表明由受人恩惠產生的虧欠心理,比對那人的喜歡程度更能影響人們的行為。

可見,互惠原則的影響力凌駕於喜歡原則之上的效力,即使不能產生近期效益,人們也會樂意給別人施以巨大幫助。

社會經驗和道德因素告訴我們,最好先為他人提供幫助或向他人妥協。如果我們幫助過某位隊員、同事或熟人,就等於在他們心裡埋下了一種責任感,促使他們在將來回報我們;幫助上司也會讓他們心存感激,當我們需要幫助時,他們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

此外,如果員工想早點下班去看牙醫,作為經理最好也網開一面。該做法其實是種投資,員工會找機會還這個人情,也許日後他會主動要求加班幫你完成某個重要項目。

然而,人們尋求幫助時通常會這樣問:「這裡有誰能幫我呢?」其實,這是種目光短淺的做法。我們建議你先問問自己:「我可以幫助誰?」因為互惠原則的原理是,先提供幫助給他人所帶來的社會責任感,能令你的請求收效更好。當你主動幫助他人時,別人就會覺得有責任回報你。

此外,如果管理就是組織隊員朝一個目標邁進,那一個互相幫助過的團隊,比如某些人曾從同事那裡得到過有用的資訊、或是得到過同事的認同、又或曾有同事聆聽過自己的苦惱,那這樣的搭配組合對完成目標將會很有幫助。

同樣,當我們為他人提供過幫助後,那些受過幫助的朋友、鄰居、搭檔甚至孩子會更有可能在日後認同我們的請求。

最後,我們要記住:人際交往中的喜歡與厭惡、接近與疏遠是相互的。幾乎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接納和喜歡另外一個人。被別人接納和喜歡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也要喜歡、承認和支持別人。一般來說,喜歡我們的人,我們才會喜歡他們;願意接近我們的人,我們才願意接近他們;疏遠、厭惡我們的人,我們也會疏遠、厭惡他們。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心理平衡的本能傾向,都要求人際關係保持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適當性,並力圖根據這種適當性、合理性解釋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蹺蹺板原則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一樣,不能永遠固定在某一高度,只有高低交替,整個
過程才會好玩,才會快樂!
點 評:一個永遠不願吃虧、不願讓步的人,即使得到不少好處,也不會快樂。

彼得是一位會計師,一位滿懷雄心壯志的企業新貴,他告訴自己,凡事一定要精打細算,絕不浪費任何資源,絕不放棄任何機會,要讓自己隨時保持在優勢狀態,無論大小事情,絕不能讓別人超越一步!他甚至還運用了一些詭譎的手段,將許多同業人士壓在下面,以確保自己的地位。
果然,彼得獲得了豐富的收入,佔盡了所有的好處,成了一個高高在上的商場大亨。可是他並不快樂,總覺得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什麼。於是他愈來愈鬱悶,臉上的笑容愈來愈少,最後,他得了憂鬱症。

朋友介紹他去看心理醫生,醫生在瞭解他的情況後,只在他的處方上寫了一句話:「每天放下身段,去幫助一個身邊的人。」便要他將這份處方拿回去,兩個星期後再來回診。彼得雖然覺得奇怪,但還是將處方拿回家了。

兩個星期後,彼得又來到心理醫生面前,但這次卻是笑容滿面。心理醫生問:「情況怎麼樣?」彼特開心的回答:「真是太奇妙了!當我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去為別人服務時,反而得到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這則故事為「助人為快樂之本」做了最貼切的詮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一樣,不能永遠固定在某一高度,只有高低交替,整個過程才會好玩,才會快樂!

一個永遠不願吃虧、不願讓步的人,即使得到不少好處,也不會快樂。因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個靜止的蹺蹺板頂端一般,雖然維持了高高在上的優勢位置,但整個人際互動卻失去了應有的樂趣,對自己或對方來說,都是一種遺憾。所以,「蹺蹺板原則」是我們在同僚、朋友、夫妻……之間相處時,不可缺少的一門藝術。

照鏡子定律 你怎麼看世界,世界就怎麼看你。你是怎樣的,你的世界就是怎樣的。你喜歡別人,別人也會喜歡你;你不喜歡別人,別人也不會喜歡你。你愛錢,錢也會愛你;你不愛錢,錢也不會愛你。
點 評:把別人想像成天使,你就不會遇到魔鬼。

一隻烏鴉急忙的搬家,鴿子疑惑不解的問:「這樹林不是你的老家嗎?你為什麼還要再遷徙呢?」烏鴉嘆著氣說:「在這個樹林裡,我實在住不下去了,這裡的人都討厭我的叫聲。」

鴿子帶著同情的口氣說:「你唱歌的聲音的確聒噪,令人不敢恭維,所以大家都把你當成討厭的烏鴉。其實,你只要把聲音改變一下,或者閉上嘴巴不再唱歌,你還是可以住在這個林子裡的。但是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叫聲,即使搬到另外一個地方,那裡的人還是照樣會討厭你。」 看人就像照鏡子,看到的都是自己。說別人的是非就像是對著山谷罵,罵聲總會反彈到自己耳邊。

聯合國的一位親善大使到非洲的一個國家,回來以後他就宣稱那裡的人是全世界最差勁的一群人:海關人員板著一張臉,計程車司機態度惡劣,餐廳侍者傲慢無禮,市民不耐煩而又有敵意。

後來,這位親善大使看到一段話:「世界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於是下次再去那個國家時,他決定一路掛著笑容,結果竟看不到任何不高興的海關人員、計程車司機、侍者……人人都是面帶微笑,親切友善,他這時才發現,糾正別人態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糾正自己的態度。

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遇到天使般熱情善良的人,為自己帶來幸運和快樂,而不喜歡和冷漠凶惡的人打交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天使和魔鬼同在,有時候,善良的天使也可能會變得魔鬼似的,而凶惡的魔鬼也可能會像天使一般。那麼,我們該如何讓自己多遇到一些天使,而少遇到一些魔鬼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把別人想像成天使,你就不會遇到魔鬼。這個經驗絕對不是隨口說說的,而是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曾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巧妙的實驗:實驗人員讓兩組參加者打電話給同一位女士打電話,並告訴第一組:對方是一位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女人。第二組得到的訊息是:對方是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結果發現,第一組的參加者很難與那位女士順利的交談,而第二組的人則與那位女士談的非常投機,通話時間也明顯比第一組的人長,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第二組的參加者將那位女士想像成一個幸運的「天使」,把她看成是一位「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並以同樣的態度交往,而第一組則相反,得到的結果當然也就相反。 將別人想像成天使,你就不會遇到魔鬼。在人際交往中,人們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你怎麼看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看待你,否則對方會感到不平衡。所以,如果你事先對別人有一種消極的看法,那麼,這種看法勢必會流露出來,並表現在你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態度上。而對方覺察到你發出的訊息後,當然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有人曾經這樣說,你對別人的態度,和別人對你的態度是一樣的,我們往往能夠從別人的臉上讀到自己的表情。

在生活與工作中,常有人抱怨環境或周圍的人與自己不融洽,所以就想藉由換個工作環境,或結交新朋友來改變尷尬的境遇。但是他們卻很少反省:自己人際關係的不順暢或職場的不如意,究竟是自己的因素,還是別人的因素所造成的呢?

如果原因是出自本身的話,唯有改變自己,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否則,不斷的轉換工作或認識新朋友,只是對生命的浪費,對問題的解決沒有絲毫裨益。一個能夠時刻鞭策自己的人,才能在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在事業上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第一印象效應 最初接觸到的資訊所形成的印象,對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有著直接的影響。 提出者:心理學家庫利、戈夫曼
點 評:人只要神志正常,沒有不要面子的,都想在人前保持「形象」,他願意為此付出一定代價。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他讓兩名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後15題,然後讓其他人對這兩個學生進行評價:透過對比,看誰更聰明一些。實驗結果發現,多數人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

1957年,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也進行了一個類似的實驗,他設計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別描寫一位名叫傑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將傑姆描述成一個開朗而友善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描述傑姆開朗友善,後半段則描述他孤僻不群;第三篇與第二篇相反,前半段說傑姆孤僻不群,後半段卻說他開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則是整篇都將傑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洛欽斯請四組受試者分別讀這四篇文章,然後在一個計量表上評估傑姆的為人是否友好。結果表明,篇幅的前後是至關重要的,開朗友好在先,評估為友好者為78%;在後,則降至18%。

英國科學家大衛.佩倫特和費奧納.摩爾專門研究過「人臉之謎」。結果表示:人們第一次見到某人時,在最初的幾秒之內就會對他(她)作出某種評價。如:是否容易相處、是否可靠、性格如何等。

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第一次見面時彼此留下的印象,對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有著直接的影響,心理學家稱這種影響為「首因效應」,亦稱「第一印象效應」。「首因效應」是雙方再次交往的依據,如果當下留下的是正面、良好的印象,人們會希望繼續交往,增進關係;而若是負面、不好的印象,人們則拒絕繼續交往。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因為對方良好的印象,而與一些素不相識的人結為朋友。在許多場合,例如車上、船上的鄰位旅客,入學時遇見新同學,出席會議首次邂逅與會者等。我們雖然對他們的個性品德一無所知,卻會由對方的衣著、容貌、談吐、舉止和表情等各方面印象,決定是否與之交往。

一般情況下,我們覺得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衣著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其他個性特徵。無論暴發戶怎麼刻意修飾自己,舉手投足之間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優雅,總會在不經意中露出馬腳,因為文化的浸染是裝不出來的。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一個眾人皆知的道理。根據第一印象效應,心理學家庫利、戈夫曼等人提出了印象管理。他們認為一個個體總是希望獲得別人或社會的贊同,並想控制社會交往的結果。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社交場合中的形象。這種形象包括語言、儀態、穿著、動作等。

參加重要的會議、會見重要的人物或做報告,都要西裝革履,穿戴整齊;情侶在約會前都要對鏡梳妝,刻意打扮一番;在求職的場合,除了穿著得體、儀態大方之外,還要仔細考慮如何介紹自己、表達自己的才能;在與他人談話時,往往以微笑、皺眉、語音、語調等,來使別人瞭解自己的看法或意見;主管者很注重上任之初的「三把火」,所以每個人都盡力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總會在別人的心中揮之不去,無論你發生了什麼變化,有了多大的進步或者退步,對方還是對你保留著最初的印象。

由此說來,憑「第一印象」做出推斷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是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僅憑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斷、以貌取人,往往也會帶來不可彌補的錯誤!

年輕的卡爾到紐約發展,奔波了幾日,工作仍無著落。這一天,卡爾一個人在街上閒逛,來到街道拐角處時,遇見一個行乞的老頭兒,他看了一眼,便準備急忙走開。這時,老頭兒叫住卡爾,他問卡爾是不是從家裡偷跑出來的。卡爾告訴他說不是,自己是到這裡找工作的,來這之前,爸爸對自己說:「兒子,追逐你的夢想和憧憬非常重要。」

他們就這樣聊著,幾分鐘之後,這個友善的老頭兒要卡爾跟著他,他說有重要的東西想和卡爾一起分享。他們穿過幾個街區來到附近的一間圖書館,老頭兒讓卡爾先等一會兒,他要在書架中找到那些特別的東西。不一會兒,他抱著幾本舊書回來了,他將舊書放在桌上,意味深長的對卡爾說:「小夥子,我要你記住兩句話,第一,不要從封面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因為封面會騙人。第二是學會如何讀書。因為只有一種東西,別人無法從你身上拿去,那就是智慧。」

他接著說:「我敢打賭,你認為我是個叫花子,是不是?」 卡爾說:「是的,先生,我想你是的。」

「小夥子,你錯了,當你知道我是誰時,我想你一定會大吃一驚的。我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人們想要的東西我都有。但一年前,我的妻子死了,從那以後我開始反省生活的意義。我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我還沒體驗過,例如做一個沿街乞討的叫花子。於是我放棄了榮華富貴,選擇做1年叫花子。所以,不要以貌取人,那會受騙的。」

說著,他將剛從架上抽出的書放在卡爾的手上。那是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從古到今的不朽經典。

我們知道第一印象效應在生活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們一方面要透過提高自身修養來裝飾自己的形象,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懂得「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和「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道理,防止犯上「印象病」。

模仿效應
人們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這點是無庸置疑的,掌握了這個原理,我們要取得別人的好感就有捷徑可走。我們只需模仿他人的行為就能增進情感,並能鞏固與當事人之間的關係。

點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在美國,許多侍應生發現,如果客人點餐時每說一句話,他們能立刻重複一遍,客人就會給更多的小費。然而,也有不少的侍應生在客人點餐完畢後,要麼淡淡地應一句「好的」,要麼乾脆什麼都不說就離開。

顯然,與後者相比,客人更喜歡積極的、會重複訂單的侍應生。因為這樣不會讓人擔心自己點的乳酪三明治,送來時卻變成了炸雞漢堡。調查顯示,按上述方法複述客人點餐的侍應生,收到的小費比平時高出70%。

為了證實這一現象,瑞克.馮.巴倫教授曾做過實驗,發現事實確實如此。只要侍應生能逐句複述客人的點餐,不用多加解釋,不用點頭示意,不用說「好的」,就能收到更多小費。
為什麼模仿他人的行為就能得到慷慨對待?也許這和我們潛意識裡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有關。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在下意識裡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不管他們是在行為、觀點、興趣愛好,還是生活方式上與我們相似,又或者僅僅是共處於同一個區域,這些都會使我們對他們心存好感。

這裡所說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觀上的相似性,而是人們感知到的相似性。實際的相似性與感知到的相似性是有聯繫的,而且前者往往決定後者,但二者並非完全對應的。
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價值觀、態度、個性品質、外貌吸引力、年齡以及社會地位的相似性等等。

許多研究都表明,相似性與喜歡之間有直接聯繫。受試者認為,他人越是與自己相似,自己便越是喜歡這個人。在一項研究中,研究開始時那些在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結束時都成為了好朋友。

但是,人們在早期交往中,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的相似性往往顯示不出來,此時年齡、社會地位、外貌吸引力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交往的加深,信念、價值觀、個性品質等因素的作用便突顯出來,甚至超過其他因素。

心理學家對相似性原則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認為,相似的人肯定了我們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相似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發揮了正強化作用,而不相似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則產生負強化的作用。這種正負強化作用透過條件反射過程與具有這些特點的人聯繫起來,結果就造成了人們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

另一種解釋則認為,相似性的影響是由於它提供了關於他人的資訊。人們通常重視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所以對擁有同樣特點的人會引起好感。

不管心理學家做出什麼解釋,人們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掌握了這個原理,我們要取得別人的好感就有捷徑可走。我們只需模仿他人的行為就能增進情感,並能鞏固與當事人的關係。

在某個實驗中,研究者安排兩名人員做簡短的接觸。其中一人是研究助理,她要對另一人的行為比照辦理。如果另一人雙臂交叉地坐著,還不時用腳輕敲地面,研究助理也要完全照做。同時,在另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研究助理不必模仿對方的行為。

結果顯示,實驗對象更喜歡模仿自己行為的助理,並且認為與她接觸很愉快。

視網膜效應 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我們就會比平常人更加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
點 評:看到自己的優點,才能看到別人的長處。

記得四年前我剛回國時,第一個想到要買的就是一部車。經過一段時間的評估後,我決定買一部墨綠色的中型轎車。當時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車都買白色或黑色,所以認為自己的選擇很獨特,又很有品位。

當我正為自己能買到一部與眾不同的車而沾沾自喜時,我突然發現不論是在高速公路上、小巷子裡,甚至於我住的大樓停車場中,都看到許多與我同型而且是墨綠色的轎車。我開始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大家突然間都開始買墨綠色的車了,所以我就把我的觀察與同事們分享。

有一位女同事當時正好懷孕,聽我講完後就說:「我倒是沒有看到很多墨綠色的車。可是最近我發現,無論在哪裡都會看到孕婦。我記得上個星期天在逛百貨公司時,短短兩個小時就看到六個孕婦,人口出生率最近是不是有提高呢?」我與其他同事異口同聲地都說沒發現孕婦有增加的現象,她看到那麼多大概是很湊巧。

後來我有一次在國外聽演講,才瞭解到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視網膜效應」。簡單地說,這種效應的意思就是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我們就會比平常人更加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

這個發現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卡內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個論點,那就是每個人的特質中大約有百分之八十是長處或優點,而百分之二十左右是我們的缺點。當一個人只知道自己缺點是什麼,而不知發掘優點時,「視網膜效應」就會促使這個人發現他身邊也有許多人擁有類似的缺點,進而使得他的人際關係無法改善,生活也不快樂。有沒有發現那些常罵別人很凶的人,其實自己脾氣也好不到哪裡去?這就是「視網膜效應」的影響力。

一個人要人緣好、受人歡迎,一定要養成欣賞自己與肯定自己的能力。因為在「視網膜效應」的運作下,一個看到自己優點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能用積極態度看待他人,往往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必備條件。所以,從現在起,學習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吧!

刺蝟定律 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要把握分寸,堅持適度的原則,防止和克服不顧分寸、盲目衝撞的思想和行為。
點 評: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既保持理想的熱度,又不會傷害到彼此。

刺蝟是一種全身披著刺的針毛動物,這種動物通常群體而居,自成一個小團體。西方有一種刺蝟定律,說的

是每當天氣寒冷時,刺蝟被凍得渾身發抖,為了取暖,刺蝟們會彼此靠攏在一起,但仔細觀察,會發現牠們之間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原來,如果彼此的距離太近,刺蝟身上的刺就會刺傷對方,但如果距離太遠的話,牠們又會感到寒冷。於是刺蝟們花了好久的時間,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會被彼此刺傷。

在職場上,也有所謂「刺蝟理論」,我們稱為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在人際交往中,許多人會認為與別人的交往愈親密愈好,其實不然,如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注意距離,把握分寸,就可能會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傷害。距離是一種美,也是一種對自身的保護。

在目前的企業中,最可怕的「職業病」莫過於人際關係瀕臨破裂,以及嚴重壓力所造成的精神危機。幾乎每家公司的人事經理都表示,上班族由於同事之間的糾紛而導致心理健康發生問題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就主管與部屬、同事與同事間的關係來說,我們可以將「刺蝟理論」運用到這種關係的處理上,保持互不傷害的適當距離,達到共存共處的目的。

心理學研究認為:經營者要處理好工作,應該與員工保持心理距離,如此既可以獲得員工的尊重,也可以避免員工之間的嫉妒和緊張,減少員工對自己的恭維、奉承、行賄等行為,防止與員工稱兄道弟、上下不分,以致在工作中喪失原則。事實上,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往往給人一種「距離美」的感覺。保持親密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適當的距離。

好朋友之間也應當保持距離,給彼此一些空間,有時太過親近,會不小心忘了分寸,口無遮攔,造成雙方的緊張和傷害。另外,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環境,接受不同的教育,所以在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點、生活習慣上難免會有差異。時間一長,即使再親近的朋友,也難免會出現問題。於是從尊重對方,變成容忍對方,到最後變成要求對方!當要求不能如願時,便開始從挑剔、批評到口角,以至於最後友誼破裂。感情往往是最脆弱的。太過疏遠難免淡漠,太過親密難免疲憊,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保持和諧。

就算是關係最親密的夫妻,相處的時候也需要有些距離,要有屬於個人的空間。人們常將夫妻比作兩個相交但又不重合的圓,交叉部分是夫妻共同的世界,兩人在這個世界享盡親密和溫馨;不交叉的部分是各自獨有的天地,有丈夫和妻子分別不同的色彩及隱私,任何恩愛夫妻都不能因親密無間,而慷慨的讓出全部空間,也不能無限制的擴大自己的空間。因為一旦如此,就有可能成為兩個重疊,或相離的圓,這種狀態是非常危險的。世間的夫妻,有的一生爭吵不休,有的一生和睦相處,其實都是兩個圓交叉的多與少的緣故。

距離是一種美,也是一種保護。感情容易滋養人心,也會輕易傷害人心,不管是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是海誓山盟的愛情,都可能在不經意間刺痛對方。就像刺蝟的相處,當牠們相隔遙遠時,會感到寒意襲人,使牠們不由自主的靠近,彼此取暖。但當牠們緊緊的靠在一起,以為可以得到安全和溫暖時,卻又難以忍受彼此的長刺,那錐心的疼痛,竟是來自於自己信任和期待的對方,於是牠們又會各自分散。

留出距離就是為彼此的感情空出一個足以盛放的空間。為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遠方的距離承載了更多的嚮往和更多的牽掛,距離換取的是更多的珍惜,而不是摩擦。

你總有想一個人靜一靜的時候,別人也有不喜歡被打擾的時候,留出一點距離,讓彼此在各自的空間中,享受獨處的靜謐吧! 親和效應 人們在人際交往和認知過程中,往往存在一種傾向,即對於自己較為親近的對象,會更加樂於接近。
點 評:在心理定勢作用下,「自己人」之間的相互交往與認知,必然在深度、廣度、動機、效果上,都會超過「非自己人」之間的交往與認知。

人們在人際交往和認知過程中,往往存在一種傾向,即對於自己較為親近的對象,會更加樂於接近。人際交往與認知過程中,較為親近的對方,稱為「自己人」,指的是那些與自己有著某些共同之處的人。這種共同之處,可以是血緣、姻緣、地緣、學緣、業緣關係,可以是志向、興趣、愛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處於同一團體或同一組織。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更喜歡將那些與自己志趣相投、利益一致,或者同屬於某一團體、組織的人視為「自己人」。在其他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所謂「自己人」之間的交往效果,往往會更為明顯,其相互之間的影響通常也會更大。

在「自己人」之間的交往中,對交往對象屬於「自己人」的這一項認識,多數會使人們形成肯定式的心理定勢,從而對對方表現得更為親近友好,並且在特定的情境中,更容易發現和確認對方值得自己肯定,及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實,進一步鞏固並深化自己對對方已有的積極性評價。

在這一心理定勢作用下,「自己人」之間的相互交往與認知,必然在深度、廣度、動機、效果上,超過「非自己人」之間的交往與認知。

在交際應酬中,人們往往會因為彼此間存在著某種共同或近似之處,感到彼此更容易接近。而這種接近,通常又會使彼此之間萌生親切感,相互體諒。交往雙方由接近到親密、由親密再到進一步接近的這種相互作用,就是所謂的「親和效應」。

因此,為了使自己的熱情獲得對方的正面評價,有必要在交往或服務過程中,創造積極條件,努力形成雙方的共同點,從而使雙方都處於「自己人」的情境中。

投射效應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的將自己的心理特徵(如個性、好惡、欲望、觀念、情緒等)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他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
點 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某出版社的選題論證中,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編輯們列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選題:

編輯A正在參加成人教育,攻讀第二學位,他的選題是《怎樣寫畢業論文》。

編輯B的女兒正在上幼稚園,她的選題是《學齡前兒童教育叢書》。

編輯C是圍棋迷,他的選題是《聶衛平棋路分析》。

這就是一種投射效應,就像自己喜歡說謊,就認為別人也總是在騙自己;自信甚高,就認為別人也認為他很出色……

投射效應經常發生在兩種情況下:一是當別人各方面的條件與自己相似時,如年齡、性別、學歷等,就會產生一種「試比高低」的衝動或欲望;二是當自己有不稱心的事時,就把一些問題轉移到別人身上,以求心理平衡。

由於「投射效應」,我們常常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來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

中國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有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與佛印相對而坐,蘇東坡對佛印開玩笑說:「我看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則微笑說:「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蘇東坡覺得自己佔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後,興高采烈的向妹妹提起這件事。沒想到蘇小妹卻說:「哥哥你錯了。佛家有云『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麼。」 由於人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對別人做出正確的推測,不少商家也利用人們的投射心理獲得了相當的成功。但是,人與人之間畢竟有差別,因此,推測也是會有出錯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錯誤的將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喜歡的人,以為別人也喜歡,因此總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的吃飛醋;父母也總是喜歡依自己的意願來為子女鋪設前途、選擇學校和職業…… 只是,當我們錯誤的將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投射到別人身上時,不但會為自己帶來麻煩,同時也為別人帶來無窮的煩惱和痛苦,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同樣的,當企業不考慮環境、市場等各方面的差異,硬是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在子公司或顧客身上,並依此作出決策時,那必然會導致失敗。

美國零售巨人沃爾瑪公司的「海外擴張史」,就有這種慘敗的實例。它在德國收購了兩家零售公司,但是沒有考慮到海外市場在科技、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外在環境上,皆與本國有著顯著的不同,卻試圖將自身的營運系統強加到對方身上,結果損失了數億美元。這就是典型的「投射效應」運用不當的例子。

第二章 心理篇
旁觀者效應 為什麼一樁樁旁觀者眾多卻「見死不救」的事件會頻頻發生?這種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旁觀者效應」。若單純將「見死不救」的心態歸結為世態炎涼、人心不古的社會風氣,或旁觀者集體性格缺陷的結果,是片面的、孤立的,也是不科學的。 提出者:心理學家巴里、拉塔內 點 評:多一點責任感,少一點推卸責任的藉口,悲劇也許就能避免了。

在美國曾經發生過一樁殺人慘案,至今仍時常被人提起。1964年3月,在紐約的克尤公園發生一件震驚全美的謀殺案。淩晨3點,一位年輕的酒吧女經理在回家的途中,被一男性殺人狂殺死。整個作案過程長達半小時,其間女經理淒慘的呼救聲不絕於耳。然而,在附近公寓裡的住戶中共有三十八人看見女經理被殺的情形,或聽到她淒厲的呼救聲,卻沒有人挺身而出營救女經理,也沒有人打電話報警。事後,美國大小媒體同聲譴責紐約人的人性異化與情感冷漠。

然而,兩位年輕的心理學家巴厘與拉塔內並不認同這些說法,對於旁觀者的無動於衷,他們認為還有更好的解釋。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巴厘與拉塔內進行了一項試驗,他們找來七十二位參與者,以一對一和四對一的兩種方式,與一名假扮癲癇症的患者保持距離,使用對講機通話,並在交談過程中,讓那名假病人大聲呼救。事後的統計資料出現了很有意思的結果:在一對一通話的那組中,有85%的人衝出工作間報告有人發病,而在四個人同時聽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組,只有31%的人採取了行動!

就這樣,人們對克尤公園的現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會心理學解釋,兩位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旁觀者介入緊急事態的社會抑制」,簡而言之,就是「旁觀者效應」。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在一種緊急事件中有其他的目擊者在場,才使每一位旁觀者都無動於衷,旁觀者更可能是在觀察其他旁觀者的反應,因此人們不能主觀的判斷這些人存在病態的性格缺陷。」

如此一來,便不難解釋為什麼一樁樁旁觀者眾多卻「見死不救」的事件會頻頻發生了。這種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旁觀者效應」。若單純將「見死不救」的心態歸結為世態炎涼、人心不古的社會風氣,或旁觀者集體性格缺陷的結果,是片面的、孤立的,也是不科學的。

日本心理學家多湖輝對這一充滿悲劇色彩的真實故事,和巴厘與拉塔內有相同的認知,他認為人們一旦預測到不久的將來,自己會與某件事毫無瓜葛時,就會從這一分鐘開始推掉與此事有關的一切責任。這個論斷後來被稱之為「責任推卸定律」。

就像這起克尤公園事件,由於旁觀者認為將來自己必定與這件事不再有更多的聯繫,因此沒想過承擔任何責任,都希望其他人能擔負起救助或報警的職責。不幸的是,三十八個人都陷入了推卸責任的心態中,導致了一個本不應該離世的女子抱恨而終。

短缺效應
物品的稀少性和唯一性會提高其在人們眼中的價值;所以當一樣東西非常稀少或者即將變得稀少時,它的價值就會上升。
點評:當人們知道什麼產品可能買不到時,就將會更喜歡它。

2005年4月2日晚,梵蒂岡天主教教宗約翰.保羅二世與世長辭。約翰.保羅二世一生成就顯赫,從對抗消費主義到反對墮胎,他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消息一經發表,就發生了一件讓人無法解釋的怪事:人們紛紛湧向商店,把咖啡杯和銀勺之類的紀念品搶購一空。

如果說紀念品上印有保羅二世的頭像,購買它是為了紀念這位羅馬天主教教宗,那這樣的行為還情有可原,但事實並非如此。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些瘋狂的搶購並非發生在梵蒂岡、羅馬或是義大利,而是幾千英里以外的英國。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教宗的逝世與這次奇怪的搶購有關。

實際上,這些咖啡杯、茶具、茶巾等紀念品是為了紀念英國王子查理斯與卡蜜拉的婚禮所生產的。那到底是什麼引發了這場搶購潮呢?

原來,英國王子查理斯與卡蜜拉的婚禮原定於2005年4月8日星期五在英國溫莎堡舉行,但不巧的是正好和約翰.保羅二世的葬禮在同一天。出於尊重,也為了能夠參加已故教宗的葬禮,查理斯王子將婚期延後了一天,改為2005年4月9日。

這麼一來,溫莎堡出售的紀念品上的婚禮日期就都不正確了,但人們無一例外地認為這些錯印的紀念品日後會變為「珍藏版」,有升值潛力,於是紛紛跑去購買。錯印的紀念品在人們眼中儼然成了提前蓋銷的黑便士郵票。紀念品遭搶購的消息傳出後,又使得更多的人加入了搶購的風潮,商品很快就銷售一空。

準備在溫莎堡報導皇室婚禮的記者們攔下這些抱著大包小包紀念品的顧客,向他們詢問購買紀念品的原因,得到的結論是:人們購買這些東西並不是出於對杯子的需求,也不是因為它和皇室婚禮有關,僅僅是因為紀念品上面的婚禮日期印錯了,而這點可能會讓它日後身價倍增。

一般來說,稀少的東西會變得更有價值。心理學研究也證實,物品的稀少性和唯一性會提高其在人們眼中的價值。當人們得知某樣東西很稀少,並且限時限量供應時,就越渴望擁有該物品。搶購的人們就是抱著這種心理才去購買紀念品的。

不久,商店又進了日期正確的婚禮紀念品,然而購買的人卻並不多。讓人們想不到的是,這次搶購的結果導致擁有錯版紀念品的人比買正品的人還多。曾一度被認為稀少的錯版紀念品,事實上到處都有,價值自然也就一般了。

不過,購買者中還是不乏有遠見之人,那就是幾天後又購買了正品的顧客。他們明白,全套的咖啡杯—錯版加正版,才是稀少之物。
通常來說,稀少的東西在人們眼中更有價值,對人們更有吸引力。

凡勃倫效應
有時,消費的目的並不僅僅是?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與產品具有的實際功能,而更多是?了獲得一種社會心理上的滿足。這類商品價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願意購買,因?只有如此,才能顯示出購買者的富有、地位,令他們有優越感。
提出者:美國制度學派經濟學家凡勃倫
點評:很多時候,人們行動的目的並非為了結果本身。

有一位珠寶店經理在旅遊旺季進了一批瑪瑙石珠寶,售價也不貴,可以說是物超所值。然而,商店裡雖然顧客盈門、生意興隆,但那批瑪瑙石珠寶卻怎麼也賣不出去。她想了各種方法來吸引顧客注意這些瑪瑙石,以此來進行促銷,例如:將瑪瑙石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告訴店員對它們進行大力推銷,但是這些方法都收效甚微。

後來,她有事要離開,臨走時她給店員留了一張便條,讓店員將那批瑪瑙石珠寶以1/2的價格處理掉,卻因字跡潦草,使店員誤將便條上的「1/2」錯看成了「2」。誰知提價後的瑪瑙石珠寶反而受到顧客的熱烈歡迎,很快便銷售一空。

幾天後,這位經理回來,看到那批瑪瑙石珠寶果真銷售一空後,很是高興。不過,當她得知那批瑪瑙石珠寶竟是以原價兩倍的價格賣掉後,她驚訝極了!她怎麼也想不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這些顧客只是受到「凡勃倫效應」的影響。凡勃倫效應是指存在於消費者身上的一種商品價格越高,反而越願意購買的消費傾向。由於消費者可能是想要透過使用價格高昂、優質的?品來引人注目,具有一定的炫耀性,因而這種現象又被稱?「炫耀性消費」

這種消費行為的目的並不僅僅是?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與享受,而更多是?了獲得一種社會心理上的滿足。由於某些商品對他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購買高級轎車顯示地位的高貴、收集名畫顯示高雅的品位等等,這類商品的價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願意購買,因?只有商品的價格高,才能顯示出購買者的富有和地位。

而對這些上門購買珠寶的顧客來說,他們購買珠寶真正想獲得的並不完全是珠寶的裝飾功能與實際價值,而更多是為了獲得使用這些東西時,他人讚嘆和羨慕眼光帶來的滿足感與優越感,再加上他們對瑪瑙石並不瞭解,於是便自然而然地去購買其他那些能滿足他們「需求」的商品。

從某種意義上講,「凡勃倫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而不完全是一種經濟效應。因?凡勃倫所定義的炫耀性消費,實際上必須依賴於個人對群體的預期,才能真正起作用。意即在凡勃倫看來,能導致「凡勃倫效應」的物品帶給購買者的總效用不僅包括直接「消費」這件物品所帶來的「物理效用」,還包括由於這件物品本身高昂價格所帶來的「社會效用」,因此價格越高,效用越大。

此外,在一般情況下,商品的價格與價值也成正比,商品的價值越大,價格自然越高。因此,這些想買到好珠寶的顧客,在看到瑪瑙石珠寶昂貴的價格後,便認為這些珠寶值得擁有。

由於人們普遍存在著這種炫耀與「昂貴=優質」的心理,精明的商家便抓住人們的這種心理,提高定價,厚利也可多銷。有一位名叫米爾頓.雷諾茲的企業家就是靠這種方法取得了成功。

1945年6月,雷諾茲到阿根廷談生意,看準了圓珠筆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立即趕回國內找人合作,晝夜不停地研究,只用了一個多月便推出了自己改良後的產品,搶在對手之前將圓珠筆推向市場。他還利用當時人們原子熱的情緒,將這種筆更名為「原子筆」。

隨後,雷諾茲立即拿著僅有的一枝樣品筆來到紐約的金貝爾百貨公司,向公司主管展示這種「原子時代的奇妙的筆」的不凡之處:它既可以在水中寫字,也可以在高海拔地區寫字。這些都是雷諾茲根據圓珠筆的特性和美國人追求新奇的性格,精心制訂的促銷策略。果然,公司主管對「原子筆」非常感興趣,一次就訂購了2500枝,並同意採用雷諾茲的促銷口號作為廣告。

當時,這種圓珠筆的生產成本僅0.8美元,但雷諾茲卻果斷地將售價抬高到12.5美元。他認為只有這個價格才會讓人們覺得這種筆與眾不同,配得上「原子筆」的名號。

1945年10月29日,金貝爾百貨公司首次銷售雷諾茲「原子筆」,竟然出現了5000人爭購的壯觀場面,人人以擁有一枝原子筆為傲。大量訂單像雪片一樣飛向雷諾茲的公司。

短短半年時間,雷諾茲生產「原子筆」所投入的3萬美元,竟然獲得了155萬美元的稅後利潤。等到其他對手擠進這個市場,殺價競爭時,雷諾茲早已經賺得大筆金錢,抽身而去。

莫非定律 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提出者:美國上尉莫非 點 評:我們在做事之前應該盡可能想得周全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損失,就笑著面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莫非定律緣於美國一位名叫莫非的上尉,他認為他的一位同事是個倒楣鬼,於是莫非不經意說了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糟。」

結果這句話迅速流傳,並擴散到世界各地。在流傳擴散的過程中,這句笑話逐漸失去它原本的意思,延伸出成各種含意,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以下是莫非定律延伸出的各種意思:
1.別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會搞不清楚到底誰是傻瓜?
2.不要以為自己很重要,因為沒有你,明天的太陽還是一樣從東方升上來。
3.有能力的CD讓他做;沒能力的CD教他做;做不來的CD管理他。
4.當你攜伴出遊時,愈不想讓人看見,愈會遇見熟人。
5.你最後硬著頭皮寄出的情書,寄達對方的時間有多長,你反悔的時間就有多長。
6.東西愈好,愈不中用。
7.一種產品保證60天不會故障,等於保證第61天一定會壞掉。
8.東西許久派不上用場,就可以丟掉;東西一丟掉,往往就會用到它。
9.你丟掉了東西時,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後一個地方。
10.你往往會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東西。
11.當你出去買爆米花時,電視上偏偏就出現了精采鏡頭。
12.如果你覺得很得意,別忙,你的感覺很快就會成為過去。
13.一分鐘有多長?這要看你是蹲在廁所裡面,還是等在廁所外面。
14.美只是膚淺,醜可以醜到骨子裡去。
15.朋友有來有去,仇人有增無減。交友不易,能夠持久的朋友更是難得。朋友聚散,有時今天親如手足,明天卻是形同陌路,至於仇人則會愈積愈多。
16.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17.你預料之中的事沒有發生,而你預料之外的事卻發生了。
18.有些事情只要一提起,如果是好事,肯定錯過;如果是壞事,卻必然發生。 ……

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上帝,莫非定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麼發達,事故都會發生。當你妄自尊大時,莫非定律會教你知道厲害,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解決問題的手段愈高明,面臨的麻煩就愈嚴重。反之,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莫非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所以,我們在事前應該盡可能想得周全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就笑著應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