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優惠價
:87 折 198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傅大士評傳》由趙福蓮編著。
《傅大士評傳》內容提要:
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玄風,號善慧,東陽郡烏傷縣(今浙江義烏)人。南朝梁代禪宗之尊宿、義烏雙林寺之始祖、中國維摩禪之祖師,與達摩、志公齊稱“梁代三大士”。梁武帝普通元年(520),遇印度高僧達摩(嵩頭陀),經點化悟明自己乃彌勒化身。從此,于雙禱樹下結庵修行,度生為務,自號“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傅大士的一生頗富傳奇色彩,其“道冠儒履釋袈裟”已成“三教合一”之象征、大乘佛教空性思想之終極指歸。其苦行愿心以及佛教理論均落在“不二法門”之中,充分體現了中國維摩禪祖師之風范。“爐之所多鈍鐵,良醫之門多病人”是傅大士一生的躬身實踐。其禪風之沐浴、慧光之普照,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內自中國,外及日韓。
《傅大士評傳》內容提要:
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玄風,號善慧,東陽郡烏傷縣(今浙江義烏)人。南朝梁代禪宗之尊宿、義烏雙林寺之始祖、中國維摩禪之祖師,與達摩、志公齊稱“梁代三大士”。梁武帝普通元年(520),遇印度高僧達摩(嵩頭陀),經點化悟明自己乃彌勒化身。從此,于雙禱樹下結庵修行,度生為務,自號“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傅大士的一生頗富傳奇色彩,其“道冠儒履釋袈裟”已成“三教合一”之象征、大乘佛教空性思想之終極指歸。其苦行愿心以及佛教理論均落在“不二法門”之中,充分體現了中國維摩禪祖師之風范。“爐之所多鈍鐵,良醫之門多病人”是傅大士一生的躬身實踐。其禪風之沐浴、慧光之普照,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內自中國,外及日韓。
名人/編輯推薦
趙福蓮編著的《傅大士評傳》共分九章,對梁、陳之際的禪學大師傅大士(傅翕)的生平、著述、佛教思想承襲以及儒釋道三教合一等問題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從中不僅能全面了解傅大士其人的思想和影響,而且從多個側面展現了南朝時期的社會風俗和教派思想的流傳、演變,對研究我國古代宗教文化史和思想史提供了眾多寶貴的資料。
序
一朝風月,萬古長空。
當我們翻開一頁又一頁泛黃而又深重的中國歷史時會發現,有那么幾頁歷史是不忍卒讀的,不忍重溫的,不堪咀嚼的,不堪回首的,而只能在午夜夢回之後,作一番喟然長嘆!
在中國的歷史上,東晉南北朝(317~589)這段歷史是飽含著血淚與滄桑的,烽煙四起,戰亂頻仍,社會動蕩,民怨沸騰。生存與毀滅,已不僅僅成為一個問題;無休無止的殺戮,早成了家常便飯。總也消除不了的仇恨與殺氣,彌漫于皇族之間、宗室之間、階級之間、民族之間,以致“流尸滿河,白骨遍野”,觸眼處,皆“路道斷絕,千里無人煙”!那番景象,與地獄何異!多少奇珍異品、多少雕梁畫棟,轉眼間成了瓦礫;多少玉堂金馬、多少榮華富貴,剎那間變為云煙!
面對著滿目瘡痍的家國河山,無數達官貴人撫今追昔,涌上心頭的是南唐後主李煜《望江南二首》詞里的那種感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多少淚,斷瞼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說,風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下層百姓更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茍且偷生,悲觀度日,真乃是陌上枝頭唱悲曲,落花流水春意盡!一切都顯得那么的虛幻,那么的無常!
在這樣一種社會背景之下,人們的內心最渴求的是什么?是盼望苦難人生有一個盡頭,在那個盡頭有一束燈光,來照亮滿世界的黑暗!人們對現世生活產生了悲觀失望的情緒,那么,自然地會對來世生活有一種憧憬,那種憧憬當然是幸福的,歡樂的,永無災難和殺戮!人們對彼岸世界傾注了無限的熱情,希望神佛保佑自己遠離苦難。正是這種厭離現世渴望來世美好生活的企求心態,為外來佛教的扎根奠定了基礎,佛教由此獲得了蓬勃發展的肥沃土壤。“魏晉南北朝的戰亂引起廣大士大夫階層內心十分矛盾和痛苦,空虛的靈魂在尋找一種適度的解脫方式。宣揚虛、無、空、幻的玄學成為變態心理的無上追求,這樣一種心態,給主張自我解脫的印度禪學提供了極為適宜的繁殖土壤。于是,在老莊玄學之風籠罩下的南北朝士大夫便自然而然地選擇了佛教中直覺體驗式認識方法,而佛教徒則逐漸修正自己的學說以向玄學靠攏。佛學由此開始了漫長的與中國文化相交融的歷史。”
南朝各代的統治階級與文人學士大多崇信佛教,諸如宋文帝、孝武帝等人都敬重佛法,弘揚三寶(佛、法、僧)。然諸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于梁武帝了。 梁武帝蕭衍(464~549),字叔達,系蘭陵(今江蘇常州)蕭氏之世家子弟,出生于秣陵(今南京),為漢朝相國蕭何之二十五世孫。他本是南齊之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齊和帝被迫“禪位”于蕭衍,“南梁”政權為之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長達48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名列第一。梁武帝慧根深厚,頗尚佛教,自稱“三寶之奴”。他的一生中,曾經建立寺院多座,供奉三寶無數,曾四次舍身同泰寺,每一次都是群臣出錢一億萬(古代一億即十萬,一億萬相當于現在十億)將他贖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詩句,既是一種出于對歷史無奈的感嘆,也反映了梁武帝等對于弘揚佛教事業的不遺余力。從中可以看出,梁武帝在佛教事業上所花的心血是何等巨大!故當他迎來印度神僧菩提達摩時,自忖一生建寺、度僧、寫經、講經、造像甚多,功德定是無量,便想讓達摩贊嘆一下,便迫不急待地問他:“朕自登九五以來,度人造寺,寫經造像,有何功德?”達摩回答說:“無功德。”梁武帝不解,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善因,非是實相。”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達摩說:“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不了解達摩所言之意旨,心里非常不快。話不投機半句多,達摩一葦渡江,北上嵩山,面壁九年。
在佛教看來,“功德”不等于“福德”,功德分有漏、無漏兩種,有漏者多是福業,而無漏者皆是慧業,即所謂“福得正依二報之果,慧乃解脫二死之因”是也。梁武帝所言所行,均屬福業正依之事,與解脫之慧業無關,此乃世間法也即生滅法,與出世間法大相徑庭,故達摩說實無功德,意思是讓他斷除對世間法的執著,而在心性上下工夫,以此趨人佛教“空性”之真趣,從而達到“三輪體空”之妙境。
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從之。因了梁武帝之好佛,故舉國上下風行而起,一時間,寺院紛紛建立,佛教經典也被大量翻譯。佛教的各種思想紛紛涌現,學術論文不斷面世,于是,佛教與本土的傳統文化進一步整合,各個宗派由此而生。歸而納之,當時主要的宗派有涅架、三論、成實、地論、毗曇、楞伽、攝論等。
梁武帝時代,出現了三位佛教高僧,即達摩、寶志和尚及傅大士,被稱為“梁朝三大士”。大士是菩薩的通稱。士是事的意思,指成辦上求佛果,下化眾生大事之人,如觀世音菩薩就叫觀音大士。大士已證得“十地”之境界,“十地”分聲聞乘十地、緣覺乘十地、菩薩乘十地、佛乘十地。而這里的大士十地實指菩薩乘十地,即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個十位,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已屬聖位。
達摩全稱菩提達摩(?~536,一說528),生于南印度,婆羅門種姓,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時,從海路來到廣州。與梁武帝相見不歡而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東魏天平三年(536),被當時的國師菩提流支第七次下毒至死,葬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但奇怪的是,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于蔥嶺,只見達摩手攜只履,翩翩西行。此即“只履西歸”之傳說。達摩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等大力弘揚,遂于一花開五葉,盛開于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之流派,後人齊推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稱他流傳下來之禪法為“祖師禪”,嵩山少林寺為中國禪宗之祖庭。歷史流傳下來的“一葦渡江”、“只履西歸”等傳說,充分證明了達摩并非凡俗之人,同時也表達了後人對他的崇敬與仰望之情。
寶志(418~514),亦稱寶志禪師或寶志公,南北朝齊、梁時之高僧,金城(今甘肅蘭州)人,俗姓朱。7歲出家,善習禪觀,集三論宗大成的嘉祥吉藏之師父法朗曾經向他學習禪法。劉宋泰始初年(465),寶志禪師的行跡變得怪異起來,食無定時,居無定所,赤足長發,手執錫杖,脖子上掛著鏡子、拂扇、剪刀之物,瘋游于街頭閭巷。齊建元年間(479~482),寶志禪師更是屢現神跡,數日不食,不覺饑餓,卻常說一些時人不解之語,但事後卻一一應驗了。當時的官員與百姓們對他推崇有加,而齊武帝卻認為他妖言惑眾,遂將他囚禁獄中。可令人不解的是,他明明被關在獄中,卻時時出現在大街小巷。齊亡,梁武帝即位,立刻下詔:“大士寶志,跡拘塵垢,游甚冥寂,水火不能憔濡,蛇虎不能侵懼。語其佛理,則聲聞之上;談其隱倫,則遁仙高者,豈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使宣化。”在兩位武帝之間,寶志禪師的地位有如天壤之別。梁武帝曾請以丹青馳譽于南朝的張僧繇來替寶志公畫像,誰知他以指朝自己的面門一戳,竟現出十二面觀音像,致使張僧繇無從下筆。寶志公以此來點化他:相無定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破其執著。寶志公為了讓梁武帝施行仁政,透過神通力,讓他親眼見到了先王在地獄受苦的種種慘狀,終于廢除了錐刀之刑,此乃大慈悲!寶志禪師圓寂後,梁武帝為了感念他,特地為他興建開善寺,并在鐘山立塔紀念。《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收錄有寶志禪師留下的許多頌偈,如《志公和尚十二時頌》、《志公和尚大乘贊》十首以及《志公和尚十四科頌》,大力提倡“不二法門”,其中《志公和尚十四科頌》中的菩提煩惱不二、持犯不二、佛與眾生不二、事理不二、靜亂不二、善惡不二、色空不二、生死不二、斷除不二、真俗不二、解縛不二、境照不二、運用無礙、迷悟不二等,更是顯示了這位神僧自在灑脫、無障無礙之本地風光。
除了以上兩位大士外,梁朝還有一位大士即傅大士應該著點重墨。傅大士的出現,無疑給南朝的佛教界吹進了一股奇異的風。何以故?因了南朝的佛教呈現出一派貴族化、玄學化之氣象。習佛者大多崇尚義理,側重玄談,頗有魏晉之風。《續高僧傳》卷十七之《慧思傳》載:“江東佛法,弘重義門。”同書的《習禪篇》也提到:“佛化雖隆,多游辯慧。”真正的佛法不是用來說說的,而是要落實到現實生活之中去,依教奉行,才會得益。如果只說不行,無異于紙上談兵!在當時,于實修方面,南朝宋初曾經流行過禪法之風,但內容都不外乎唐以後的禪宗思想。而傅大士頓悟前緣之後,得知自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并沒有即時像點化他的嵩頭陀所說的回到兜率內院去享福,而是留在人間化度苦難的眾生。他把佛法與世間法結合起來,處處把佛教教義運用于生活當中。可以這么說,“人間佛教”始于他的實踐與奉行。他得悟後,一直沒有出家,而是以居士身份作度生事業,故後人稱他的禪法為“維摩禪”,他也被稱為“維摩禪大師”。維摩即是維摩詰,舊譯凈名,意譯無垢稱。他自妙喜國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現在家居士相,輔翼佛陀教化,為“法身大士”。當時,他的身份是毗舍離城中的一名富商長者,辯才無礙,悲智雙運,受到百姓們的愛戴。為了宣揚大乘佛教的教義,他在經商之余,經常出入各種聲色場所,隨緣度眾,闡說不可思議之解脫法門,強調“煩惱即菩提,不離生死而住涅粲”之不二法門,此為修行人治療身心疾病的良方妙藥。記載維摩詰居士所說的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的經典——《維摩詰經》,早已成為在家居士奉為圭臬的修行寶典。
傅大士得道後,日常營作,夜歸行道。苦修七年,得“首楞嚴定”,般若智慧大開,從無受過教育的他,竟然能通諸宗典籍,一時學徒云集,法幢高舉。但當時的社會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并不統一,故時有論爭,如當時僧人們對儒家與佛、道的錯誤評判等。宋初,有法師名慧琳,作《黑白論》(又稱《均善論》),論述儒佛之異同,其理與佛教大異其趣,甚至違背了佛教教義。宋末,道士顧歡因佛道二教互相詆毀,遂作《夷夏論》以會通二教,其意卻在抑佛而揚道。到了齊末,又有范縝作《神滅論》,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與佛教教理大相徑庭。司徒中郎張融作《門律》,認為道家與佛家并無二致,而以道為主。與此同時,還有道士托名張融,作《三破論》,丑詆佛教,說它人國破國,人家破家,人身破身,這種論調大抵不出《夷夏論》之范圍。之後,劉勰作《滅惑論》、僧順作《析三破論》、玄光又作《辯惑論》來反駁。這是南朝佛教和外界的論爭概況。針對這些時弊,傅大士不得已以“披衲、頂冠、靸履”的形象提醒世人,不可執著于名相。其實,傅大士的這身打扮多年來被後人誤解了,都以為他這么做,意在說明“儒釋道三家是一家”的道理,而真正的義理與此相差太遠!他這么示現,其目的是想讓人們明白“非儒非道非佛,亦儒亦道亦佛”之空性思想。《傅大士像贊》有載:“非道非儒,釋無所釋。窮盡太虛,何體曾隔。般若妙旨,只在撫尺。普應萬機,原是彌勒。大用難思,甚奇甚特。”
“大用難思,甚奇甚特”之聖人本意,往往會被後人誤解。很多人認為,外來佛教如欲在中國發展,必須跟本土的儒、道文化相結合才能生根開花,否則將無生命力可言!從世人的角度來看,作這樣的解釋也未嘗不可。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傅大士“以道冠僧服儒履的表相,表示中國禪的法相,是以‘儒行為基,道學為首,佛法為中心’的真正精神,他的這一舉動,配上他一生的行徑,等于是以身設教,親自寫出一篇‘三教合一’的絕妙好文”。
關于傅大士到底是不是“三教合一”之倡導者,本書將會在後第八章《傅大士禪法與儒道兩教之關系》中作詳細論述,此不贅述。有時候,無心所插的柳反而會成蔭。傅大士的本意一旦被錯會,結局有些意想不到,儒釋道三家之圓融,似乎是國人內心的一種渴望,故傅大士對後世的影響非常之大,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皆以他為宗,“世有外道崇傅大士為宗,以其是俗也”。出世間法者也以其為依,因他“二邊不著,中道不安者也”。
傅大士以“虛懷為本,不著為宗;無相為因,涅槃為果”之禪風,影響了後世一代又一代人。先從道教後歸佛門的法琳,在其《辯正論》卷三列大士為十代奉佛之人;三論宗創始人吉藏大師的《中觀論疏》卷二,引用了傅大士之《二諦頌》,以顯二諦不可一異之理;道宣律師雖不視傅大士為禪侶,但卻在《續高僧傳》卷二六《隋東川沙門釋慧云傳》後為他立傳。之後的牛頭宗法融禪師深受傅大士禪學之影響,就連六祖惠能大師之思想也沒能跳出他的思想范疇。天臺宗奉他為二祖。韓國、日本以及越南等國,對他的禪法奉為至寶。這說明,傅大士的思想已經超越了本土,走向了世界。
現在,我們就要走進傅大士那個絢麗的花園,飽覽園中的美妙風光了。
當我們翻開一頁又一頁泛黃而又深重的中國歷史時會發現,有那么幾頁歷史是不忍卒讀的,不忍重溫的,不堪咀嚼的,不堪回首的,而只能在午夜夢回之後,作一番喟然長嘆!
在中國的歷史上,東晉南北朝(317~589)這段歷史是飽含著血淚與滄桑的,烽煙四起,戰亂頻仍,社會動蕩,民怨沸騰。生存與毀滅,已不僅僅成為一個問題;無休無止的殺戮,早成了家常便飯。總也消除不了的仇恨與殺氣,彌漫于皇族之間、宗室之間、階級之間、民族之間,以致“流尸滿河,白骨遍野”,觸眼處,皆“路道斷絕,千里無人煙”!那番景象,與地獄何異!多少奇珍異品、多少雕梁畫棟,轉眼間成了瓦礫;多少玉堂金馬、多少榮華富貴,剎那間變為云煙!
面對著滿目瘡痍的家國河山,無數達官貴人撫今追昔,涌上心頭的是南唐後主李煜《望江南二首》詞里的那種感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多少淚,斷瞼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說,風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下層百姓更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茍且偷生,悲觀度日,真乃是陌上枝頭唱悲曲,落花流水春意盡!一切都顯得那么的虛幻,那么的無常!
在這樣一種社會背景之下,人們的內心最渴求的是什么?是盼望苦難人生有一個盡頭,在那個盡頭有一束燈光,來照亮滿世界的黑暗!人們對現世生活產生了悲觀失望的情緒,那么,自然地會對來世生活有一種憧憬,那種憧憬當然是幸福的,歡樂的,永無災難和殺戮!人們對彼岸世界傾注了無限的熱情,希望神佛保佑自己遠離苦難。正是這種厭離現世渴望來世美好生活的企求心態,為外來佛教的扎根奠定了基礎,佛教由此獲得了蓬勃發展的肥沃土壤。“魏晉南北朝的戰亂引起廣大士大夫階層內心十分矛盾和痛苦,空虛的靈魂在尋找一種適度的解脫方式。宣揚虛、無、空、幻的玄學成為變態心理的無上追求,這樣一種心態,給主張自我解脫的印度禪學提供了極為適宜的繁殖土壤。于是,在老莊玄學之風籠罩下的南北朝士大夫便自然而然地選擇了佛教中直覺體驗式認識方法,而佛教徒則逐漸修正自己的學說以向玄學靠攏。佛學由此開始了漫長的與中國文化相交融的歷史。”
南朝各代的統治階級與文人學士大多崇信佛教,諸如宋文帝、孝武帝等人都敬重佛法,弘揚三寶(佛、法、僧)。然諸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于梁武帝了。 梁武帝蕭衍(464~549),字叔達,系蘭陵(今江蘇常州)蕭氏之世家子弟,出生于秣陵(今南京),為漢朝相國蕭何之二十五世孫。他本是南齊之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齊和帝被迫“禪位”于蕭衍,“南梁”政權為之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長達48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名列第一。梁武帝慧根深厚,頗尚佛教,自稱“三寶之奴”。他的一生中,曾經建立寺院多座,供奉三寶無數,曾四次舍身同泰寺,每一次都是群臣出錢一億萬(古代一億即十萬,一億萬相當于現在十億)將他贖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詩句,既是一種出于對歷史無奈的感嘆,也反映了梁武帝等對于弘揚佛教事業的不遺余力。從中可以看出,梁武帝在佛教事業上所花的心血是何等巨大!故當他迎來印度神僧菩提達摩時,自忖一生建寺、度僧、寫經、講經、造像甚多,功德定是無量,便想讓達摩贊嘆一下,便迫不急待地問他:“朕自登九五以來,度人造寺,寫經造像,有何功德?”達摩回答說:“無功德。”梁武帝不解,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善因,非是實相。”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達摩說:“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梁武帝不了解達摩所言之意旨,心里非常不快。話不投機半句多,達摩一葦渡江,北上嵩山,面壁九年。
在佛教看來,“功德”不等于“福德”,功德分有漏、無漏兩種,有漏者多是福業,而無漏者皆是慧業,即所謂“福得正依二報之果,慧乃解脫二死之因”是也。梁武帝所言所行,均屬福業正依之事,與解脫之慧業無關,此乃世間法也即生滅法,與出世間法大相徑庭,故達摩說實無功德,意思是讓他斷除對世間法的執著,而在心性上下工夫,以此趨人佛教“空性”之真趣,從而達到“三輪體空”之妙境。
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從之。因了梁武帝之好佛,故舉國上下風行而起,一時間,寺院紛紛建立,佛教經典也被大量翻譯。佛教的各種思想紛紛涌現,學術論文不斷面世,于是,佛教與本土的傳統文化進一步整合,各個宗派由此而生。歸而納之,當時主要的宗派有涅架、三論、成實、地論、毗曇、楞伽、攝論等。
梁武帝時代,出現了三位佛教高僧,即達摩、寶志和尚及傅大士,被稱為“梁朝三大士”。大士是菩薩的通稱。士是事的意思,指成辦上求佛果,下化眾生大事之人,如觀世音菩薩就叫觀音大士。大士已證得“十地”之境界,“十地”分聲聞乘十地、緣覺乘十地、菩薩乘十地、佛乘十地。而這里的大士十地實指菩薩乘十地,即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個十位,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已屬聖位。
達摩全稱菩提達摩(?~536,一說528),生于南印度,婆羅門種姓,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時,從海路來到廣州。與梁武帝相見不歡而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東魏天平三年(536),被當時的國師菩提流支第七次下毒至死,葬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但奇怪的是,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于蔥嶺,只見達摩手攜只履,翩翩西行。此即“只履西歸”之傳說。達摩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等大力弘揚,遂于一花開五葉,盛開于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之流派,後人齊推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稱他流傳下來之禪法為“祖師禪”,嵩山少林寺為中國禪宗之祖庭。歷史流傳下來的“一葦渡江”、“只履西歸”等傳說,充分證明了達摩并非凡俗之人,同時也表達了後人對他的崇敬與仰望之情。
寶志(418~514),亦稱寶志禪師或寶志公,南北朝齊、梁時之高僧,金城(今甘肅蘭州)人,俗姓朱。7歲出家,善習禪觀,集三論宗大成的嘉祥吉藏之師父法朗曾經向他學習禪法。劉宋泰始初年(465),寶志禪師的行跡變得怪異起來,食無定時,居無定所,赤足長發,手執錫杖,脖子上掛著鏡子、拂扇、剪刀之物,瘋游于街頭閭巷。齊建元年間(479~482),寶志禪師更是屢現神跡,數日不食,不覺饑餓,卻常說一些時人不解之語,但事後卻一一應驗了。當時的官員與百姓們對他推崇有加,而齊武帝卻認為他妖言惑眾,遂將他囚禁獄中。可令人不解的是,他明明被關在獄中,卻時時出現在大街小巷。齊亡,梁武帝即位,立刻下詔:“大士寶志,跡拘塵垢,游甚冥寂,水火不能憔濡,蛇虎不能侵懼。語其佛理,則聲聞之上;談其隱倫,則遁仙高者,豈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使宣化。”在兩位武帝之間,寶志禪師的地位有如天壤之別。梁武帝曾請以丹青馳譽于南朝的張僧繇來替寶志公畫像,誰知他以指朝自己的面門一戳,竟現出十二面觀音像,致使張僧繇無從下筆。寶志公以此來點化他:相無定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破其執著。寶志公為了讓梁武帝施行仁政,透過神通力,讓他親眼見到了先王在地獄受苦的種種慘狀,終于廢除了錐刀之刑,此乃大慈悲!寶志禪師圓寂後,梁武帝為了感念他,特地為他興建開善寺,并在鐘山立塔紀念。《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收錄有寶志禪師留下的許多頌偈,如《志公和尚十二時頌》、《志公和尚大乘贊》十首以及《志公和尚十四科頌》,大力提倡“不二法門”,其中《志公和尚十四科頌》中的菩提煩惱不二、持犯不二、佛與眾生不二、事理不二、靜亂不二、善惡不二、色空不二、生死不二、斷除不二、真俗不二、解縛不二、境照不二、運用無礙、迷悟不二等,更是顯示了這位神僧自在灑脫、無障無礙之本地風光。
除了以上兩位大士外,梁朝還有一位大士即傅大士應該著點重墨。傅大士的出現,無疑給南朝的佛教界吹進了一股奇異的風。何以故?因了南朝的佛教呈現出一派貴族化、玄學化之氣象。習佛者大多崇尚義理,側重玄談,頗有魏晉之風。《續高僧傳》卷十七之《慧思傳》載:“江東佛法,弘重義門。”同書的《習禪篇》也提到:“佛化雖隆,多游辯慧。”真正的佛法不是用來說說的,而是要落實到現實生活之中去,依教奉行,才會得益。如果只說不行,無異于紙上談兵!在當時,于實修方面,南朝宋初曾經流行過禪法之風,但內容都不外乎唐以後的禪宗思想。而傅大士頓悟前緣之後,得知自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并沒有即時像點化他的嵩頭陀所說的回到兜率內院去享福,而是留在人間化度苦難的眾生。他把佛法與世間法結合起來,處處把佛教教義運用于生活當中。可以這么說,“人間佛教”始于他的實踐與奉行。他得悟後,一直沒有出家,而是以居士身份作度生事業,故後人稱他的禪法為“維摩禪”,他也被稱為“維摩禪大師”。維摩即是維摩詰,舊譯凈名,意譯無垢稱。他自妙喜國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現在家居士相,輔翼佛陀教化,為“法身大士”。當時,他的身份是毗舍離城中的一名富商長者,辯才無礙,悲智雙運,受到百姓們的愛戴。為了宣揚大乘佛教的教義,他在經商之余,經常出入各種聲色場所,隨緣度眾,闡說不可思議之解脫法門,強調“煩惱即菩提,不離生死而住涅粲”之不二法門,此為修行人治療身心疾病的良方妙藥。記載維摩詰居士所說的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的經典——《維摩詰經》,早已成為在家居士奉為圭臬的修行寶典。
傅大士得道後,日常營作,夜歸行道。苦修七年,得“首楞嚴定”,般若智慧大開,從無受過教育的他,竟然能通諸宗典籍,一時學徒云集,法幢高舉。但當時的社會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并不統一,故時有論爭,如當時僧人們對儒家與佛、道的錯誤評判等。宋初,有法師名慧琳,作《黑白論》(又稱《均善論》),論述儒佛之異同,其理與佛教大異其趣,甚至違背了佛教教義。宋末,道士顧歡因佛道二教互相詆毀,遂作《夷夏論》以會通二教,其意卻在抑佛而揚道。到了齊末,又有范縝作《神滅論》,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與佛教教理大相徑庭。司徒中郎張融作《門律》,認為道家與佛家并無二致,而以道為主。與此同時,還有道士托名張融,作《三破論》,丑詆佛教,說它人國破國,人家破家,人身破身,這種論調大抵不出《夷夏論》之范圍。之後,劉勰作《滅惑論》、僧順作《析三破論》、玄光又作《辯惑論》來反駁。這是南朝佛教和外界的論爭概況。針對這些時弊,傅大士不得已以“披衲、頂冠、靸履”的形象提醒世人,不可執著于名相。其實,傅大士的這身打扮多年來被後人誤解了,都以為他這么做,意在說明“儒釋道三家是一家”的道理,而真正的義理與此相差太遠!他這么示現,其目的是想讓人們明白“非儒非道非佛,亦儒亦道亦佛”之空性思想。《傅大士像贊》有載:“非道非儒,釋無所釋。窮盡太虛,何體曾隔。般若妙旨,只在撫尺。普應萬機,原是彌勒。大用難思,甚奇甚特。”
“大用難思,甚奇甚特”之聖人本意,往往會被後人誤解。很多人認為,外來佛教如欲在中國發展,必須跟本土的儒、道文化相結合才能生根開花,否則將無生命力可言!從世人的角度來看,作這樣的解釋也未嘗不可。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傅大士“以道冠僧服儒履的表相,表示中國禪的法相,是以‘儒行為基,道學為首,佛法為中心’的真正精神,他的這一舉動,配上他一生的行徑,等于是以身設教,親自寫出一篇‘三教合一’的絕妙好文”。
關于傅大士到底是不是“三教合一”之倡導者,本書將會在後第八章《傅大士禪法與儒道兩教之關系》中作詳細論述,此不贅述。有時候,無心所插的柳反而會成蔭。傅大士的本意一旦被錯會,結局有些意想不到,儒釋道三家之圓融,似乎是國人內心的一種渴望,故傅大士對後世的影響非常之大,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皆以他為宗,“世有外道崇傅大士為宗,以其是俗也”。出世間法者也以其為依,因他“二邊不著,中道不安者也”。
傅大士以“虛懷為本,不著為宗;無相為因,涅槃為果”之禪風,影響了後世一代又一代人。先從道教後歸佛門的法琳,在其《辯正論》卷三列大士為十代奉佛之人;三論宗創始人吉藏大師的《中觀論疏》卷二,引用了傅大士之《二諦頌》,以顯二諦不可一異之理;道宣律師雖不視傅大士為禪侶,但卻在《續高僧傳》卷二六《隋東川沙門釋慧云傳》後為他立傳。之後的牛頭宗法融禪師深受傅大士禪學之影響,就連六祖惠能大師之思想也沒能跳出他的思想范疇。天臺宗奉他為二祖。韓國、日本以及越南等國,對他的禪法奉為至寶。這說明,傅大士的思想已經超越了本土,走向了世界。
現在,我們就要走進傅大士那個絢麗的花園,飽覽園中的美妙風光了。
目次
總序/001
引言/001
第一章 臨水照影悟前緣/007
第一節 傅大士神跡/007
一、雙林悟道,被誣入獄/007
二、傾資設會,度生為急/010
三、三見梁武帝,聲名動朝野/013
四、神變拯黎元,緣盡歸大空 /020
第二節 生平資料探究/026
一、徐陵與《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027
二、法琳、道宣筆下的傅大士 /029
三、其他佛教史籍記載之傅大士生平史料/032
第二章 傅大士禪法之師承/035
第一節 傅大士禪法之本源/035
一、嵩頭陀 /036
二、智者大師惠約 /041
第二節 傅大士禪法之承襲/045
一、傅大士禪風之親炙與流傳/045
二、慧集法師 /046
三、慧和法師 /049
第三章 傅大士著述之一/052
第一節 “心王”及傅大士有關“心王”的著述/052
第二節 關于《心王論》/054
第三節 《心王論》與《心王銘》的關系/059
第四節 關于《心王頌》/066
第四章 傅大士著述之二/073
第一節 《行路難二十篇并序》的佛學思想/074
一、無生論/076
二、中道觀 /081
第二節 傅大士禪法之影響/086
一、牛頭禪風與傅大士禪法/086
二、佛窟學之宗祖/092
三、傅大士與天臺宗 /097
第五章 傅大士著述之三/105
第一節 《法身頌》/105
第二節 《行路易》/111
第三節 《浮漚歌》、《六度頌》、《示諸佛村鄉歌》/118
一、《浮漚歌》/118
二、《六度頌》/122
三、《示諸佛村鄉歌》/130
第六章 彌勒降跡,仰紹釋迦/134
第一節 彌勒及彌勒信仰/134
一、彌勒菩薩其人/134
二、彌勒信仰的形成與傳播/139
第二節 補處菩薩,仰紹釋迦/144
一、悟明前因,倡言彌勒降生 /144
二、慈心殷切,誓愿留世度生 /151
第七章 白衣凈行,躡嗣維摩/159
第一節 示病不病,不二法門/159
一、維摩詰其人/159
二、維摩禪的內涵與實質 /165
第二節 白衣凈行,火中生蓮/171
一、以居士身,堅守梵行 /171
二、以居士身,論“出家”義/178
第八章 傅大士禪法與儒道兩教之關系/186
第一節 傅大士是“三教合一”之先驅/188
一、“道冠儒履釋袈裟”/188
二、傅大士之三教服飾像/193
三、後人史籍所載之附會/199
第二節 傅大士并非“三教合一”之倡導者/203
一、“道冠儒履釋袈裟”之本意/203
二、現有無之相,化有無之眾/211
三、融而通之,和而諧之/216
第九章 雙林禪風,震古爍今/220
第一節 傅大士禪法對後世禪風之影響/221
第二節 《縛心猿?六耗圖》造像/229
第三節 雙林禪法與日本佛教/233
第四節 帝王大臣同為護法檀越/238
附錄1:傅大士筒譜/242
附錄2:雙林、云黃詩選/251
附錄3:參考文獻/264
後記/277
引言/001
第一章 臨水照影悟前緣/007
第一節 傅大士神跡/007
一、雙林悟道,被誣入獄/007
二、傾資設會,度生為急/010
三、三見梁武帝,聲名動朝野/013
四、神變拯黎元,緣盡歸大空 /020
第二節 生平資料探究/026
一、徐陵與《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027
二、法琳、道宣筆下的傅大士 /029
三、其他佛教史籍記載之傅大士生平史料/032
第二章 傅大士禪法之師承/035
第一節 傅大士禪法之本源/035
一、嵩頭陀 /036
二、智者大師惠約 /041
第二節 傅大士禪法之承襲/045
一、傅大士禪風之親炙與流傳/045
二、慧集法師 /046
三、慧和法師 /049
第三章 傅大士著述之一/052
第一節 “心王”及傅大士有關“心王”的著述/052
第二節 關于《心王論》/054
第三節 《心王論》與《心王銘》的關系/059
第四節 關于《心王頌》/066
第四章 傅大士著述之二/073
第一節 《行路難二十篇并序》的佛學思想/074
一、無生論/076
二、中道觀 /081
第二節 傅大士禪法之影響/086
一、牛頭禪風與傅大士禪法/086
二、佛窟學之宗祖/092
三、傅大士與天臺宗 /097
第五章 傅大士著述之三/105
第一節 《法身頌》/105
第二節 《行路易》/111
第三節 《浮漚歌》、《六度頌》、《示諸佛村鄉歌》/118
一、《浮漚歌》/118
二、《六度頌》/122
三、《示諸佛村鄉歌》/130
第六章 彌勒降跡,仰紹釋迦/134
第一節 彌勒及彌勒信仰/134
一、彌勒菩薩其人/134
二、彌勒信仰的形成與傳播/139
第二節 補處菩薩,仰紹釋迦/144
一、悟明前因,倡言彌勒降生 /144
二、慈心殷切,誓愿留世度生 /151
第七章 白衣凈行,躡嗣維摩/159
第一節 示病不病,不二法門/159
一、維摩詰其人/159
二、維摩禪的內涵與實質 /165
第二節 白衣凈行,火中生蓮/171
一、以居士身,堅守梵行 /171
二、以居士身,論“出家”義/178
第八章 傅大士禪法與儒道兩教之關系/186
第一節 傅大士是“三教合一”之先驅/188
一、“道冠儒履釋袈裟”/188
二、傅大士之三教服飾像/193
三、後人史籍所載之附會/199
第二節 傅大士并非“三教合一”之倡導者/203
一、“道冠儒履釋袈裟”之本意/203
二、現有無之相,化有無之眾/211
三、融而通之,和而諧之/216
第九章 雙林禪風,震古爍今/220
第一節 傅大士禪法對後世禪風之影響/221
第二節 《縛心猿?六耗圖》造像/229
第三節 雙林禪法與日本佛教/233
第四節 帝王大臣同為護法檀越/238
附錄1:傅大士筒譜/242
附錄2:雙林、云黃詩選/251
附錄3:參考文獻/264
後記/277
書摘/試閱
二、慧集法師
在傅大士眾多的弟子當中,慧集法師的身份是最高的,他是觀世音菩薩降跡,與傅普愍是文殊菩薩化身一樣,在眾多弟子中尤顯突出。觀世音菩薩乃古佛再來,他在“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中扮演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可以說是降低身份來幫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的。那么,在傅大士的弘法生涯中,他又化身為慧集法師來幫助傅大士化度眾生。菩薩化身是應眾生之需要。《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載: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慧集法師現身為比丘的身份,說明有一批眾生當以緇衣得度。觀音菩薩與彌勒菩薩的行化非常相似,《停水經》日:“觀世音菩薩有五百身,在此閻浮提地示同凡品,教化眾生;彌勒菩薩亦有五百身,在閻浮提種種示現,利益眾生。”
如此說來,菩薩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化身成我們熟悉的某一個人,我們以什么身份得度,他們便以什么身份出現,但我們是凡胎肉眼,即使菩薩在眼前,也看不出來。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說過一首偈子,說:“彌勒真彌勒,化身無數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因為菩薩化身的樣子跟凡人沒什么兩樣,如果他不示現神通,一時間誰能看得出來!
慧集法師,俗姓王,名蛇之,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家境清寒,因避郡縣徭役而逃匿到天臺山為僧。頭陀苦行,精勤佛法。因聞東陽傅大士深解大乘,遂夜行往雙林。傅大士為他開示解脫法門,于是,朗然開悟。慧集法師來到傅大士身邊時,正值梁武帝廣招英俊,四方云集,唯有傅大士未被延請。傅大士對他說:“上人若能修習無漏聖道者,當為我詣國,舍頭相證,誓使解脫。”自此,他依止傅大士為苦行弟子,親往都城陳說傅大士平生行愿及度眾生之意,被人呵斥,自我申辯後得以脫身,想想效果不理想,又到宮門去擊鼓,陳說所由,結果被判服役一年。刑滿釋放還山,道俗都說傅大士是白衣人,按道理不能有出家人作為弟子,故多生疑惑乃至毀謗傅大士。慧集得知,非常難過,遂與傅普愍共議于三寶前,發誓說:“若大士道法不弘,各隨苦行,弘布正道。”之前,傅大士曾經對人說:慧集是觀音,普愍是文殊。但少有人信。自慧集與普愍發誓後,普愍廣作佛事,又到縣令蕭詡處弘布正教。慧集法師趁機說一偈日:“大士兜率來,震動游諸國。蓮花匝地生,特許迎彌勒。普光初學道,無邊世界動。回天復轉地,并入一毛孔。”此偈太深奧了,時人多不明其理。但也有會其意者,說這還不簡單,分明是說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化身,慧集法師是觀音菩薩化身。人問:何以見得?說佛經有云:彌勒下生,雨華遍地;觀音登覺,方成普光。人又疑惑了,說這跟化身有什么關系呢?說有啊,如來有偈日:震動諸國,即彌勒下生之時也;回天轉地,即是觀音應變之跡也。這么一解釋,人們就明白了,原來如此!
慧集法師所行教化大多與傅大士相似,隨處持頭陀苦行,處處利益眾生,有些地方與傅大士相比,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教化特點大抵為以下幾端:
其一,熱心替人療病:慧集法師給人治病的方法非常特殊,不管啥病,但凡叫人“一心念我”即能痊愈。法師常到會稽(今浙江紹興)的龍華寺去,見一跛者扶著兩根拐杖前來說,我這病已經四十年了,萬望法師幫我治一治。法師說,你只要一心念我即可。跛者聽從了他的話,一心念他。少頃,法師令跛者放一杖,跛者放了一杖。法師又叫他放掉一杖,他又放了一杖。法師拂衣而去,跛者想著要依止他,急忙跟了上去。一位多年患耳聾的老者,也是依法師之令“一心念我”,病愈。之後,患癥結疾的景進道人、患白癩的僧人、患癲病的比丘等人,均依法師“一心念我”而治愈。
其二,布施:除了“一心念我”外,法師還令人將財物布施掉,如果有人病了,多年治不好,若“一心念我”沒有效果,最好能夠布施自己的財物,如此一來,病情肯定能好!似這種例子,不可勝算。法師自己慈悲喜舍,他治好別人的病,他們會來報謝送禮,法師轉身就把這些禮物布施掉了。法師于道路上遇見乞丐,看著他們衣衫破舊,便會脫下自己的衣服送給他們,隨後把他們破舊骯臟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
其三,放生:法師一生好放生,每見別人有網魚之具,必會拿來燒掉。見有魚類在賣,不論貴賤,均會買來投入水中。一次見一漁人,便苦乞筐中之魚去放生,漁人大怒,將他痛打了一頓。又有一次,在市場上欲買魚放生,遇一買主不肯給他。法師說你要是吃了這魚,會致腸痛。那人不信,誰知到家燒好吃下,果然痛不可擋,隨即到法師處求懺悔。法師到他家後,其病即愈。還有一次,他在會稽市場買生,碰到兩艘船載著生物將要上岸,法師馬上將之覆入水中。法師一生,常結放生之緣,至死不替。
其四,慧集法師的禪法得自傅大士,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的是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是佛教諸種大三昧之一,此三昧含攝了一切菩薩的禪定三昧,只有諸佛及十地的大菩薩才能證人的甚深三昧。證得首楞嚴三昧的菩薩,能自在示現于一切世界,行一切度化眾生的事業,于魔界威力自在,能降伏內魔、外魔,是諸佛菩薩的大悲勇健三昧。依此首楞嚴三昧威力,三世諸佛能入于涅槃而永不滅,入于涅槃而能度化眾生。慧集法師于神通自在無礙,從最初他去尋找傅大士,“既不知方所,但任運而往,每至四衢道口,則一心閉目,從其所趣,乃得路,直至大士所”。後來為人治病,只教人“一心念我”、寂滅後種種瑞相的示現等,無不是首楞嚴三昧的禪定體現。
慧集法師是傅大士的得意弟子,最為入心,故于他臨終時,囑咐弟子徐普拔等日:“我去後若猶憶我,汝當共迎慧集上人遺形還山,共為佛事。”其後,弟子們果迎慧集尸體于潛印渚,在松山之隅與大士鄰墳而葬。太建四年(572)九月十九日,大士弟子法璇、菩提、智瓚等啟陳宣帝,請立大士并慧集法師、慧和閣梨等碑。于是,陳宣帝詔東海(今山東郯城)徐陵為大士碑,汝南(今河南汝南)周弘正為慧和碑,然不知誰為慧集碑之作者。宋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卷一《婺州碑記》有“惠集法師碑”,日撰于陳太建六年?,此惠集當是慧集法師無疑。可見慧集法師碑是有的,但不知其作者。
慧集法師是傅大士早期弘法時最杰出的弟子,他為了傅大士的正法能夠得到弘揚,舍身相證,所行教化勇猛精進,為了救世,一心奉法、至死不渝,其人風范,深為世人贊頌。宋遵式述、慧觀重編的《金園集·梁朝高僧放生文》,對他贊嘆備至,稱他為“梁朝高僧”。
P46-49
在傅大士眾多的弟子當中,慧集法師的身份是最高的,他是觀世音菩薩降跡,與傅普愍是文殊菩薩化身一樣,在眾多弟子中尤顯突出。觀世音菩薩乃古佛再來,他在“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中扮演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可以說是降低身份來幫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的。那么,在傅大士的弘法生涯中,他又化身為慧集法師來幫助傅大士化度眾生。菩薩化身是應眾生之需要。《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載: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慧集法師現身為比丘的身份,說明有一批眾生當以緇衣得度。觀音菩薩與彌勒菩薩的行化非常相似,《停水經》日:“觀世音菩薩有五百身,在此閻浮提地示同凡品,教化眾生;彌勒菩薩亦有五百身,在閻浮提種種示現,利益眾生。”
如此說來,菩薩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化身成我們熟悉的某一個人,我們以什么身份得度,他們便以什么身份出現,但我們是凡胎肉眼,即使菩薩在眼前,也看不出來。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說過一首偈子,說:“彌勒真彌勒,化身無數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因為菩薩化身的樣子跟凡人沒什么兩樣,如果他不示現神通,一時間誰能看得出來!
慧集法師,俗姓王,名蛇之,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家境清寒,因避郡縣徭役而逃匿到天臺山為僧。頭陀苦行,精勤佛法。因聞東陽傅大士深解大乘,遂夜行往雙林。傅大士為他開示解脫法門,于是,朗然開悟。慧集法師來到傅大士身邊時,正值梁武帝廣招英俊,四方云集,唯有傅大士未被延請。傅大士對他說:“上人若能修習無漏聖道者,當為我詣國,舍頭相證,誓使解脫。”自此,他依止傅大士為苦行弟子,親往都城陳說傅大士平生行愿及度眾生之意,被人呵斥,自我申辯後得以脫身,想想效果不理想,又到宮門去擊鼓,陳說所由,結果被判服役一年。刑滿釋放還山,道俗都說傅大士是白衣人,按道理不能有出家人作為弟子,故多生疑惑乃至毀謗傅大士。慧集得知,非常難過,遂與傅普愍共議于三寶前,發誓說:“若大士道法不弘,各隨苦行,弘布正道。”之前,傅大士曾經對人說:慧集是觀音,普愍是文殊。但少有人信。自慧集與普愍發誓後,普愍廣作佛事,又到縣令蕭詡處弘布正教。慧集法師趁機說一偈日:“大士兜率來,震動游諸國。蓮花匝地生,特許迎彌勒。普光初學道,無邊世界動。回天復轉地,并入一毛孔。”此偈太深奧了,時人多不明其理。但也有會其意者,說這還不簡單,分明是說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化身,慧集法師是觀音菩薩化身。人問:何以見得?說佛經有云:彌勒下生,雨華遍地;觀音登覺,方成普光。人又疑惑了,說這跟化身有什么關系呢?說有啊,如來有偈日:震動諸國,即彌勒下生之時也;回天轉地,即是觀音應變之跡也。這么一解釋,人們就明白了,原來如此!
慧集法師所行教化大多與傅大士相似,隨處持頭陀苦行,處處利益眾生,有些地方與傅大士相比,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教化特點大抵為以下幾端:
其一,熱心替人療病:慧集法師給人治病的方法非常特殊,不管啥病,但凡叫人“一心念我”即能痊愈。法師常到會稽(今浙江紹興)的龍華寺去,見一跛者扶著兩根拐杖前來說,我這病已經四十年了,萬望法師幫我治一治。法師說,你只要一心念我即可。跛者聽從了他的話,一心念他。少頃,法師令跛者放一杖,跛者放了一杖。法師又叫他放掉一杖,他又放了一杖。法師拂衣而去,跛者想著要依止他,急忙跟了上去。一位多年患耳聾的老者,也是依法師之令“一心念我”,病愈。之後,患癥結疾的景進道人、患白癩的僧人、患癲病的比丘等人,均依法師“一心念我”而治愈。
其二,布施:除了“一心念我”外,法師還令人將財物布施掉,如果有人病了,多年治不好,若“一心念我”沒有效果,最好能夠布施自己的財物,如此一來,病情肯定能好!似這種例子,不可勝算。法師自己慈悲喜舍,他治好別人的病,他們會來報謝送禮,法師轉身就把這些禮物布施掉了。法師于道路上遇見乞丐,看著他們衣衫破舊,便會脫下自己的衣服送給他們,隨後把他們破舊骯臟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
其三,放生:法師一生好放生,每見別人有網魚之具,必會拿來燒掉。見有魚類在賣,不論貴賤,均會買來投入水中。一次見一漁人,便苦乞筐中之魚去放生,漁人大怒,將他痛打了一頓。又有一次,在市場上欲買魚放生,遇一買主不肯給他。法師說你要是吃了這魚,會致腸痛。那人不信,誰知到家燒好吃下,果然痛不可擋,隨即到法師處求懺悔。法師到他家後,其病即愈。還有一次,他在會稽市場買生,碰到兩艘船載著生物將要上岸,法師馬上將之覆入水中。法師一生,常結放生之緣,至死不替。
其四,慧集法師的禪法得自傅大士,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的是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是佛教諸種大三昧之一,此三昧含攝了一切菩薩的禪定三昧,只有諸佛及十地的大菩薩才能證人的甚深三昧。證得首楞嚴三昧的菩薩,能自在示現于一切世界,行一切度化眾生的事業,于魔界威力自在,能降伏內魔、外魔,是諸佛菩薩的大悲勇健三昧。依此首楞嚴三昧威力,三世諸佛能入于涅槃而永不滅,入于涅槃而能度化眾生。慧集法師于神通自在無礙,從最初他去尋找傅大士,“既不知方所,但任運而往,每至四衢道口,則一心閉目,從其所趣,乃得路,直至大士所”。後來為人治病,只教人“一心念我”、寂滅後種種瑞相的示現等,無不是首楞嚴三昧的禪定體現。
慧集法師是傅大士的得意弟子,最為入心,故于他臨終時,囑咐弟子徐普拔等日:“我去後若猶憶我,汝當共迎慧集上人遺形還山,共為佛事。”其後,弟子們果迎慧集尸體于潛印渚,在松山之隅與大士鄰墳而葬。太建四年(572)九月十九日,大士弟子法璇、菩提、智瓚等啟陳宣帝,請立大士并慧集法師、慧和閣梨等碑。于是,陳宣帝詔東海(今山東郯城)徐陵為大士碑,汝南(今河南汝南)周弘正為慧和碑,然不知誰為慧集碑之作者。宋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卷一《婺州碑記》有“惠集法師碑”,日撰于陳太建六年?,此惠集當是慧集法師無疑。可見慧集法師碑是有的,但不知其作者。
慧集法師是傅大士早期弘法時最杰出的弟子,他為了傅大士的正法能夠得到弘揚,舍身相證,所行教化勇猛精進,為了救世,一心奉法、至死不渝,其人風范,深為世人贊頌。宋遵式述、慧觀重編的《金園集·梁朝高僧放生文》,對他贊嘆備至,稱他為“梁朝高僧”。
P46-49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