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印光法師話養性修身(簡體書)
滿額折

印光法師話養性修身(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法師認為道德行為的起點始於人與生俱有的天性能力,同時又具有充分自覺反省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因世俗習慣和物欲的影響而被深深地覆蔽了,必須經過後天有意識的學習、修持才能逐漸恢復。印光大師字字甘露法語無不為世人昭示出“養性修身”的秘訣唯“誠敬”二字上可得!確正是儒家“三綱八目”中的“格致誠正”

名人/編輯推薦

《印光法師話養性修身》中有關“養性修身”方面都有其內容的注釋及導讀,華嚴書局決志弘揚佛法,特別是決志弘揚凈土,可謂是“獨具只眼”,欲為“人天眼目”。

我國宋明理學的創始人周敦頤說:“文以載道。”
“道”是什麼呢?在儒家《中庸》講“率性之謂道”,是指符合宇宙客觀規律的一切言行和法規;在道家講“道可道,非常道”,是指無法用語言文字、思想概念來闡明的絕對真理;在佛家講“至妙虛通,目之為道”(《三論玄義》),是指引導眾生歸入宇宙本體的根本道理和修持方法。“道”就是大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人、萬物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是宇宙萬物可分可合的結構模式和運行規律。“道”的本體雖不可言說,但為了引導人們的一切社會活動,使得社會向前發展,又不得不用“可道”的語言文字來層層遞進說明,這就是“文以載道”。
儒學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歷經兩千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道德倫理為核心的完整理論體系,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極其深遠,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儒家的倫理思想是“以人為本”的倫理思想的典型,它認定,人在生活世界裏,始終與天地萬物共存;為求得人與自然的最佳契合,一切人事作為,必須調整到與環境、與自然萬物形成為完整的整體,這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儒家重視因時因事以制其宜,重視整體意識,強調“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因時因事、變通求宜的整體思維,採取“樂天知命,安土敦仁”、不憂能愛的樂觀態度,當然有其積極的意義。
為了真正能夠做到“天人合一”,人類首先應當調整自身。儒家倫理思想認為,倫理道德規範的目的在於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交人處事;而能夠實踐道德行為的前提是人類具有自覺的良知、良能。道德行為的起點始於人與生俱有的天性能力,同時又具有充分自覺反省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因世俗習慣和物欲的影響而被深深地覆蔽了,必須經過後天有意識的學習、修持才能逐漸恢復。為此,在《大學》裏,儒家殫精竭慮地規劃了“三綱八目”,作為普世人人可學的標準與階位,指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大學》中開宗明義就標舉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目”,作為人們學習“做人”,亦即道德修習的完整次第。在“八目”中,“格致誠正”是屬于個人修養。其中,“格致”是“誠正”的前提,不能格除物欲,是不可能做到“誠正”的;而“誠正”則是“格致”的檢驗標準,沒有格致的決心和實踐,誠正是決不可能達到的。又,在“誠正”二字中,“誠”之一字又是“格致誠正”的核心與關鍵所在。在儒家講,“誠”是儒家的哲學和倫理學的範疇。“誠”的本義是誠實無欺或真實無妄。《禮記·中庸》把它升華到“天人一體”之道和人身修養的最高境界,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是包括人在內的天地萬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據,所以《禮記·中庸》又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人只有通過“擇善而固執之”的誠身之道,才能實現天人一體之性,達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的天人合一的聖人境界。“養性修身”,正是“三綱八目”中的“格致誠正”;包括後面的“修身”,是屬于個人修養的內容,也是恢復人類天性、回歸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的必然歷程。
嚴格講來,中華文化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在歷史進程中,不斷創立、不斷鬥爭、不斷融會、不斷創新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正好說明我們中華文化、中華文明,既有自身堅強的生命力和發展力,又有祥和、博大的融合力和凝聚力。簡單講,有過四次大的融會發展過程。第一次是先秦諸子百家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過程。這一時期,先秦諸子之首的老子與孔子的出世,既開啟了諸子百家的先河,又創造了百家爭鳴、百家融會的契機。此後,儒、道、墨、法、名、兵、陰陽等各家思想和學問相繼而起,其中以莊子繼承老子之學、孟子繼承孔子之學為當時百家之主流。第二次是兩漢後期與魏晉南北朝時期。漢代經學的繁瑣導致了魏晉南北朝玄學的產生,並與西來的印度佛學相碰撞。魏晉南北朝時期,儒、釋、道三家鼎立而紛爭不已,並由此得到了新的融合和發展,終而匯成隋唐佛學體系,為唐代文化、文明等的輝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中國的思想文化結構,從兩漢“獨尊儒術”,到魏晉南北朝的儒、釋、道三教並立,是一次大的思想轉折。第三次是隋唐時期。隋唐時期,佛教達到鼎盛,出現天臺三論、法相、華嚴、禪宗、凈土、密宗、律宗等許多大的宗派,高僧大德輩出,人才濟濟,理論學說異彩紛呈,一片繁榮景象。佛學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和權設方便的普遍性說教,從帝王到庶民,從文士到白丁;從理論到實踐,從精神到物質,深入普遍地薰陶著我國各階層人眾。其範圍之廣、深度之深,勝超當時我國任何一種思想文化體系。尤其是唐代到五代,印度佛教與中國古典智慧的相結合,完成了佛教的中國本土化,形成了中國式的佛教,而慧能大師又把這種中國式的佛教進一步轉化為禪宗。從此,中國大地上誕生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中最璀璨的奇葩——禪。禪,超越了原有的佛教,融合了以儒、釋、道三家為主的文化精神,進而形成了氣勢恢宏、包羅萬象的中國特有的禪文化體系。如果說,佛教文化融入了中華文化之中;在禪文化的意義上來說,倒不如說,佛教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文化確實是來自於印度,但是經過中華文化的磨合、親和過程,已經消化、轉化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再也無可分割了。第四次是宋明理學的發展。北宋五子(周敦頤、程頤、程顥、邵雍、張載)奠定了理學的基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為往聖繼絕學”的豪言壯語就誕生於此。理學繼承儒家的學說,更吸收了佛家禪與道家無為的概念,建立了自己的體系。當時,宋明理學把“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作為經典之書提倡,特別是朱熹,一方面在思想上承接韓愈復興儒學事業,一方面在具體思維中按柳宗元、李翱的儒佛互滲之路通向“新儒學”。朱熹自小就向大慧宗杲禪師的弟子道謙、開善學禪,又繼承二程“洛學”,廣泛吸收周敦頤、邵雍、張載等北宋理學家的思想養分,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這正是禪宗“實際理地不染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精神的體現。
正是基於以上儒家“天人合一”的倫理思想,和“新儒學”的儒、釋、道思想在禪文化中的有機統一,奠定了中華文化的以禪文化思想為中心,以“天人合一”的倫理思想為基礎的傳統文化的核心。而印光大師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以儒學為基礎,首先“以人為本”,通過“三綱八目”的實踐,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事實上,“三綱”的“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至善就是“覺行圓滿”。只是儒家以人間世法為限,未能在思想上臻此境界,更毋庸說在實踐上完成了。
佛學所要完成的,則是度盡一切眾生皆令成佛的菩提大願。而眾生輪轉六趣,苦不堪言,哪里有這智慧,有這閑暇,有這善根、福德、因緣來修菩提道呢?就說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來說,貧富窮通、智愚強弱相差何啻千萬裏?要說修行,先得離苦;要說開悟,先得斷惑,談何容易?因此本師能仁,不惜眉毛掃地,苦口婆心,廣說八萬四千法門,詳述上中下品,其目的還是“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對娑婆人類眾生,廣開人天乘、聲緣乘、菩薩乘、無上乘而為說法。這裏所說的無非是人天乘的修持法,“人成即佛成”,一切從基礎做起。
本書說的是“養性修身”,內容大致分為四部分:
一、人生品格修養:主要講“誠敬”為入道之本,人以天生良知良能,能反省、能修德,即可消業去魔,潛通佛智,能得龍天護持。二、儒家修身之道:儒家修養以《大學》“三綱八目”為準繩,具體著重於格物除欲、克制妄念,進而“放心”(禪宗所謂“息心”)自在,達到表裏一致,即孔子所謂“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對治人生煩惱:以慚愧懺悔為利器,以斷惑除習為效用,通過老實念佛、死心念佛,達到心與佛感通,以念佛心轉生死境。四、心地法門修持: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為了達到人與人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大自然和諧,根本下手處一定是“從心開始,還歸心止”。心即性,修性即是修心。“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修心無過念佛,念佛即是修心。為達“三和諧”,首須發菩提心,了知“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以此思想為起點,決可成就。念佛應以大勢至菩薩所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為念佛秘訣;以徹悟禪師所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指路明燈,對境攝心起覺照,死盡偷心,老實念佛,可令開圓頓解,可令轉變境界,最終“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歸於凈土”,完成自利利他的第一步。
華嚴書局決志弘揚佛法,特別是決志弘揚凈土,可謂是“獨具只眼”,欲為“人天眼目”,我在此贊嘆無盡。書局要求我為《印光法師文鈔》中的有關“養性修身”方面的內容作些注釋及導讀,我自慚才疏修淺,不得以勉力為之,加之另有不少弘法及寫作譯白的工作牽纏,文中難免有疏漏甚或謬誤之處,敬請大德、方家指正,則不勝幸甚。本書原編五十餘萬字,根據出版需要,經再次節錄壓縮而成今編,以饗讀者。 王龍
2009年2月23日

目次

總序
序言
一、人生品格修養
(一)品格修養之誠敬
1.誠與恭敬是入道之本
2.寫經必須依正式體,必恭必敬
3.寫經要比進士參加殿試,更加個恭敬
4.書寫經典宜正楷合時
5.恭敬的利益與瀆法的罪過
6.不可以漫不恭敬的態度讀佛經
7.至誠恭敬是學佛之本
8.至誠恭敬的功德利益極大
9.至誠誦念,潛通佛智
10.道德學問惟有誠敬可得
11.至誠至明可以成為賢聖
12.逆境本是良藥,正好老實念佛
13.刻薄行事,萬事都要失敗
14.自是吾慢,會招禍著魔
15.賣弄聰明輕慢佛法,最終成為奸人狂人
16.誠敬謙遜才是真修行人
17.立身行道,自凈其意
18.誠敬凈心,莫自矜誇
19.存心忠孝,誠敬待人
20.至誠恭敬,能獲世人信敬、天神護佑
21.言行樸實,直心行道
22.慚愧懺悔,業消福增
(二)品格修養之養性
1.攝心靜修,常思反省自身
2.心存慈善,和氣行事
3.攝心修善,自強不息
4.《易經》令人明德,勿作謀生手段
(三)品格修養之因果
1.明因果,人前人後表裏一致
(四)品格修養之楹聯
二、儒家修身之道
(一)儒家修身之儒學
1.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講究明理實修
2.明理除欲,匡扶世間的國學
3.世問法、出世間法都要明理除欲
4.誠學《感應篇》,除欲以明德
5.明理除欲,誠敬實修
6.誠意正心,嚴以律己,斷除私欲
7.忠義律己,盡分實行
8.除欲明理是出世間的基礎
9.斷除私欲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之本
10.養氣寡欲,以念佛為究竟
11.斷盡私欲才能明明德
12.格物的物字是指私欲
13.慚愧懺悔,克制妄念做聖人
14.盡分修忠則天下平
(二)儒家修身之心地
1.斷欲明理,止惡修善
2.斷盡私欲才能明明德
3.格物就是斷欲,致知就是明德
4.至誠念佛,超度眾鬼
5.返聞自性,息心念佛
6.斷欲明理,終身奉持
7.斷欲明理,包括上中下三根
8.斷欲、律己、誠敬,表裏一致
三、對治人生煩惱
(一)對治煩惱之懺悔
1.懺悔惡業,念佛除障
2.明因果,誠懺悔,樹信心
3.念佛懺悔,消業除病
4.懺悔改過,與日俱進
5.念佛懺悔,與佛感通
6.身口意三業,以意業為最大
7.慚愧懺悔,止惡修善
8.慚愧懺悔,背塵合覺
(二)對治煩惱之斷習
1.離欲返真,不隨物轉
2.知法皆幻,離欲清凈
3.深信切願,不隨物轉
4.借古鑒今,斷欲振志
5.知幻即離,明德除障
6.知惑斷業,離障明德
7.勤奮修持,扭轉業力
8.聰明而又默默修行,其志難量
9.誠敬實修,虛則無益
10.身教重於言教
11.虛名招禍,實修召德
12.說話必定有信用,辦事必定有結果
13.靜心息慮,深思經義
14.老實念佛是最大的捷徑、最巧的妙法
15.求速死也是投機取巧,易招魔障
16.學道不是學藝,為道自應日損
17.除欲存理,必力戰方得
18.死盡世間心,正念自可現
19.死盡世間心,恒久正念現
20.表裏一致,默默修行
21.名人說話,極須注意
22.家庭細事,也應當謙和忍讓
23.學問越高越謙虛
24.死心念佛,往生必悟
25.以病為藥,對治煩惱習氣
26.放下宿習,老實念佛
27.遠離分別心,一心念彌陀
28.明因果,對治習氣,老實念佛
29.素食養生之道
(三)對治煩惱之因果
1.明因果,實心戒惡
2.三世因果通三世,不可短見謗因果
3.懺悔過去業,恒念當下佛
4.凡相皆妄,明理自在
5.順逆境都是修道良伴
6.善惡到頭終有報,息心念佛苦樂消
7.天降逆境,正是警世洪鐘
8.生死事大,輪回可怕
(四)對治煩惱之除三毒
1.淫欲心為修道大敵,障生凈土
2.女色為禍,通今世後世
3.以慈悲心視一切女色
4.情欲傷身妨修道
5.寡欲養性,節制性欲
6.戒色欲,得長壽
7.不凈觀對治色欲
8.轉貪欲心為念佛心
9.戒淫能得至高德行、至大安樂
10.淫欲是大病的催命符
11.勉力守貞,不犯色戒
12.寬宏大量,對治嗔恚心
13.以三昧法水來洗嗔恨結業
14.修行就是在對治習氣中前進
15.對治習氣是修行第一功夫
16.以已死觀來對治嗔心
17.只管自己修行,莫問他人是非
18.念起即覺,三毒自消
19.明理知因果,念佛須凈心
20.聖賢之書是用來修身的
21.聰明反被聰明誤,力行善道是菩薩
22.舉心動念,天地悉知
23.念佛人豈可有貪嗔癡心
24.以德報怨,對治嗔心
25.以念佛心,對治煩惱業障
(五)對治煩惱之除執著
1.以念佛心,對治執著魔境
2.老實念佛,魔障自消
3.以念佛心,修心轉境
四、心地法門修持

書摘/試閱



12.逆境本是良藥,正好老實念佛
汝於世間正道理全不明白,故一遇逆境,便生怨尤,尚歸咎於吃素,可謂枉讀聖賢書矣。念佛以志誠為主,若志誠,則不會大散,當用隨念隨聽之法。掐珠不過為防懈怠,掐之有礙,則不必掐。隨念隨聽,比隨息好,當雲隨息,不可雲數息。光《文鈔》隨念隨聽之法,恐汝不善用,則但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即已。但依我說,決無有誤。(《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復周壽超居士書》)
(注釋)
①怨尤:怨,是指埋怨;尤,是指怪罪。怨尤,就是“怨天尤人”的簡稱。
②歸咎:把罪過或錯誤推給某人或某方面。咎,音救,這裏是指災禍、災殃。
(按)
印光法師慈悲開示,一則糾正其“歸咎吃素”之謬見,一則介紹其志誠念佛之妙法。既力挽其謬見之狂瀾,復助以濁世逆流之風帆。幸哉周居士!印光法師在這裏慈悲指出兩點:一是理上的端正心態,二是事上的念佛方法。理上的端正心態,應如明藕益大師《十大礙行跋》之所說:“佛祖聖賢,未有不以逆境為大爐鞲者。佛四聖諦,苦諦居初;又稱八苦為八師。”也就是說,應以逆境作為助道之因緣、修道之明鑒。事上的念佛方法,關鍵是“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也就是心、口、耳三點連線成一三角形,必須保持三角形的密閉性,才能初步做到如同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裏所說的那樣:“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13.刻薄行事,萬事都要失敗
凡居心行事,必須向厚道一邊做,厚則載福,薄則無福可得。若再加之以刻險奸巧,則便如山峰峻峙,任何雨澤皆不受,任何草木皆不生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復金善生居士書》)
(注釋)
①厚則載福:存心忠厚、具足眾德的人,才有承載大福的福份。厚,忠誠厚道。
②刻險奸巧:刻是刻薄損人,險是居心險惡,奸是奸詐邪惡,巧是虛浮諂媚。
③峻峙:高高地聳立的意思。峻,音俊,這裏是指高大的意思,如崇山峻嶺。
(按)
印光法師以事物作比喻:大地厚道,所以能夠承載萬物而造福萬民;峰尖刻薄,不能容受水土,所以連草木都不能生長。極力歌頌“厚則載福”,做人必須厚道的道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