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人文教育普及叢書:書法賞析》主要內容包括:商 甲骨文、周 大盂鼎器銘、周 散盤器銘、戰國 石鼓文、秦 泰山刻石、秦 權量詔版、新嘉量銘文、漢 袁安碑等。
作者簡介
目次
概論
書法常識
篆書
篆書藝術概述
商 甲骨文
周 大盂鼎器銘
周 散盤器銘
戰國 石鼓文
秦 泰山刻石
秦 權量詔版
新 嘉量銘文
漢 袁安碑
三國吳 天發神讖碑
唐 李陽冰篆書
清 鄧石如篆書
清 趙之謙篆書
近代 吳昌碩篆書
近現代 王福庵篆書
隸書
隸書藝術概述
戰國 云夢睡虎地秦簡
漢 居延漢簡
漢 石門頌
漢 乙瑛碑
漢 禮器碑
漢 夏承碑
漢 張遷碑 鮮於璜碑
唐 李隆基隸書
清 鄭籃隸書
清 金農隸書
清 伊秉綬隸書
現代 來楚生隸書
楷書
楷書藝術概述
三國魏 鐘繇《宣示表》
晉 王羲之《黃庭經》
晉 王獻之楷書
晉 爨寶子碑 爨龍顏碑
北魏 始平公造像記
北魏 石門銘
北魏 張猛龍碑
北魏 張黑女墓志
隋 智永楷書
隋 龍藏寺碑
唐 歐陽詢楷書
唐 虞世南楷書
唐 褚遂良楷書
唐 顏真卿楷書
唐 柳公權楷書
宋 趙佶楷書
元 趙孟頰楷書
明 文徵明楷書
明 王寵楷書
行書
行書藝術概述
晉 王羲之《蘭亭序》
……
草書
硬筆書法
附錄一 篆刻
附錄二 文房四寶
書摘/試閱
“氣”與“勢”都要“活”。我們在書寫時要保證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氣”的不斷(又稱貫氣)且活潑流動,字勢就會自然產生。梁同書《頻羅庵論書》說:“有氣則自有勢,大小、長短、高下、欹正,隨筆所至,自然貫注,成一片段。”宋代詩人、大書家範成大在《吳船錄》中說:“學書須是收昔人真跡佳妙者,可以詳視其先後筆勢輕重往復之法。若只看碑本,則惟得字畫,全不見其筆法神氣,終難精進。”碑刻中難以見到的筆墨揮運之神氣脈絡,墨跡中則歷歷可感。真跡中的“輕重往復”,就是字中之“氣”的盤旋決蕩。唐代書家徐浩主張“初學之際,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字之筋骨,就是字的間架結構,是支撐、構成字勢的根本。先立筋骨,其實就是先立勢,確保“氣”與“勢”的暢通穩健。
自進入到“求諸變態”這一步開始,學書者取法的眼光必須擴展至書外,打通書法與兄弟藝術、自然萬物之間的關鈕,識得相同相異之理,書外求書。唐代大書家李陽冰曾說:“學書之得力,不徒在書也。於山川天地,可以得方圓流峙之形;日月星辰,可以得昭回經緯之變;云霞草木,可以得卷舒秀茁之態;衣冠文物,可以得周旋揖讓之容;眉目口耳,可以得喜怒哀樂之情;蟲魚禽獸,可以得屈伸飛動之趣;骨角齒牙,可以得安排分合之方;雷電風濤,可以得驚馳洶涌之勢。”李陽冰所言,偏重於書法結構形態的變化、豐富、生動與合理,還未進入能攝取事物神理而加以表現的“神采之至”的階段。“變化”是達到“神采之至”的前提,神采之至的基礎是書者的人品高、胸次廣,還與書者書寫時精神能否超然於“法度”之外有關。
書法作品的精神強度來自於書家內心,書家內心的強大又與其經歷有關。蘇東坡晚年的行楷書烏黑沉穩,不疾不徐,然精光四射,撼人心魄。這是他歷經大風大浪後內心通脫、老而彌堅的表征。這一點,書法與詩歌是相通的。宋代呂本中談詩時說:“治擇工夫已勝,而波瀾尚未闊,欲波瀾之闊,須令規模宏放,以涵養吾氣而後可。規模既大,波瀾自闊,少加治擇,功已倍於古矣。”宋代大詩人陸遊的詩歌是在他46歲時來到夔州後才開始產生質變的,後來他又到了南鄭抗敵前線,才真正完成了這一次質變。因為那時他的人生一下子開闊了起來,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收復淪陷區的雄心大志、充滿激情的前線生活,都進入了他的生活他的詩歌。
……
相關商品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