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把信送給加西亞》曾經風靡整個世界,至今仍然暢銷不衰。書中主人公安德魯.薩默斯.羅文早已經成為忠誠敬業、盡職盡責、主動服從的象徵。也許你要說,在當今這個標新立異,崇尚個性的時代,如果再有人去重提“忠誠”、“敬業”、“服從”、“信用”之類的話題則未免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但是,毋庸置疑,時代雖然在發展,羅文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卻永不過時,因為它代表了維繫人類社會發展和推動文明進步的古老而美好的價值觀。在現實中,對於企業的老闆和公司管理者們來說,員工的忠誠、敬業、道德風險無時無刻不在警示著他們。不斷變化的世界雖然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美好的憧憬,但同時卻也帶走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其中就包括那些經濟發展所依賴的基本的商業精神:忠誠、勤奮和敬業等。《把信送給加西亞》由哈伯德所著,本書的主人公安德魯.薩默斯.羅文在接到麥金利總統的任務--給加西亞將軍送一封決定戰爭命運的信後,他沒有提出任何疑問,而是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羅文中尉也因此獲得傑出軍人勳章,他的事蹟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並在生前身後贏得了無數人的崇敬。而“送信”則早已成為一種象徵,成為人們敬業、忠誠、主動和榮譽的象徵。無疑,在現代企業中也有很多“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所有組織的管理者,無論是企業的老闆,還是機關的領導,相信看到這本書都會深有體會地發出這樣的感慨--“到哪裡能找到‘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因為,任何組織要想獲得成功,其成員的主動性、責任感、敬業和忠誠度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能像羅文一樣忠誠敬業、盡職盡責、自動自發,那麼任何一個老闆都會視你為企業的棟樑,自然你也會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名人/編輯推薦
100年來,阿爾伯特·哈伯德編著的《把信送給加西亞(精)》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籍之一。2000年被美國《哈奇森年鑒》和《出版商周刊》評選為有史以來世界最暢銷圖書第6名。本書所推崇的關于敬業、忠誠、勤奮的思想觀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
一部風靡全球企業、機關的培訓經典,寶潔、豐田、中石油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首選員工讀物。一種由主動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全球銷量超過8億冊!一種流傳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一個關于送信的傳奇故事,蘊涵著企業成功和個人發展雙贏的真諦。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種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今天,每一個企業都在呼喚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成為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尋找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重用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成為了今天職場的主旋律。本書堪稱一部成功學圣經。
一部風靡全球企業、機關的培訓經典,寶潔、豐田、中石油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首選員工讀物。一種由主動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全球銷量超過8億冊!一種流傳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一個關于送信的傳奇故事,蘊涵著企業成功和個人發展雙贏的真諦。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種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今天,每一個企業都在呼喚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成為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尋找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重用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成為了今天職場的主旋律。本書堪稱一部成功學圣經。
序
許多年以來,無論是美國西點軍校還是美國海軍軍官學校都會學一篇文章,它向學生傳授如何自我依靠、如何在行動中體現出主動性。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哈伯德,這篇文章就是《把信送給加西亞》。一代代的美國人深受此文的激勵,同樣,在全世界,也有許多人受此文的影響踏上了成功之路。
無可爭議的是,阿爾伯特·哈伯德所寫的《把信送給加西亞》是一部百年經典,在作者尚在世的一九一三年,它就印行達四千萬冊。可以說,在他之前從事寫作的個人當中,還從來沒有哪一個人能夠像他一樣,在有生之年憑借一本書就達到這樣令人恐怖的銷售紀錄。從那時到現在又過去了近百年,作為歷史上最暢銷的圖書之一,《把信送給加西亞》仍然廣受青睞,仍然在被無數次地印刷、復制,發給士兵、公務員、公司職員和其他所有人,具體的發行數量已經難以統計。二○○○年該書被兩家美國很有影響的雜志評為“有史以來全球最暢銷書第六名”。有人甚至認為它是僅次于《圣經》的有史以來第二暢銷書。
這本小冊子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它告訴我們,一定要努力去執行,主動地去執行上級指示,以極大的敬業精神從事上級或老板交給的任務。一切的意義只有在忠實的執行中才會體現出來。這一百年金身不破的卓越理念使多少偉業卓然成就,使多少凡人成為偉人,使一個個普通的團隊成為最卓越的精英團隊。
當全世界都在津津樂道于“變化”、“創新”等時髦的概念時,似乎重提“忠誠”、“敬業”、“服從”、“信用”之類的話題未免顯得過于陳舊。然而,員工的忠誠和敬業精神缺失卻一直困擾著企業家和公司的管理者們。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里,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正在失去,這其中包括那些最基本的商業精神——信用、勤奮和敬業。許多年輕人以頻繁跳槽為能事,以善于投機取巧為榮耀。老板一轉身就懈怠下來,沒有監督就沒有工作。工作時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不思自省,卻以種種借口來遮掩自己缺乏責任心。懶散、消極、懷疑、抱怨……種種職業病如同瘟疫一樣在企業、政府機關、學校蔓延,無論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無法徹底消除。自恃有才華,卻沒有責任心、沒有敬業精神,如此這般我們是否真的能順利前行?
哪里能找到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管理者們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
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送信人羅文的故事,以及建基于這個故事之上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已經是全世界的經典。“送信”本身已經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于職守、敬業、服從和榮譽的象征。
有些人覺得《把信送給加西亞》是一篇從老板的角度看問題的文章,有些觀點有失偏頗,有些甚至對員工而言是不公正的。確實,有的人對文本所表現出來的輕視窮人、吹捧富人的言論表示反感。有的人認為愚忠也是有害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真正的忠誠和敬業精神并不僅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自己、是整個社會。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高度的忠誠一旦養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永遠會被上級領導或老板所看重,永遠不會失業。而那些懶惰的、終日抱怨和四處誹謗的人,即使獨立創業,為自己的公司而工作,也無法改變這些惡習而獲得成功。有關羅文的故事和其中的淺顯的道理超過了許多大學里所教授的深奧理論。作者甚至認為,它的影響不僅局限于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有賴于此。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文明,就是熱切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探索過程。”也許是有些高估了,但對于一本淺顯的勵志類圖書而言,它的立意是明確的,是有相當說服力的。 這個譯本是一個全新譯本,第一輯的《把信送給加西亞》以及相關的資料與坊間的各種其他譯文有極大的不同,它們更忠實于原文。本書的第一輯,不僅收入了阿爾伯特·哈伯德所寫的《把信送給加西亞》這篇著名的文章和羅文所寫的《我是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一書,也收入了其他的資料。這些附加的資料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作為本書主干的阿爾伯特·哈伯德所寫的《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文和羅文所寫的《我是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一書。特別有意思的是,譯本收入了莫雷斯所寫的《現在,加西亞不曾收到給他的信》一文,作者在文中透露了阿爾伯特·哈伯德所寫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在當代美國的命運,他認為此書在某些方面已經不合時宜了。時代在變化,人們的觀念也在變化,對一些事物的看法有爭議、有不同意見是好的。當然,這篇文章中所說的此文已經無人閱讀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事實上它仍被廣泛閱讀,在一些大公司和軍校,至今仍然被奉為經典。回看歷史,往往越是比較經典的東西,爭議來得越大一些。對于這本書——《把信送給加西亞》,也有一些爭議,我們在這里把莫雷斯的文章譯出,就是為了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兼聽則明,我們相信廣大讀者會作出自己的甄別。
本書的第二輯,是哈伯德文萃,收入了哈伯德最經典的二十七篇文章,內容涉及工作、教育、精神、友誼、愛情、大自然和宗教等。這些文章涉及的范圍廣泛,極為精彩,是對人生的精辟見解,全面反映了哈伯德個人多彩的思想,可以突破哈伯德僅是一個勵志作家的呆板形象,在捧讀過程中常給人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感。特別要指出的是,本輯的文章中,除了“阿爾伯特·哈伯德的商業信條”、“阿爾伯特·哈伯德的人生信條”和“阿爾伯特·哈伯德論主動”等少數文章以外,其他的內容大多是國內首次譯出的。
本書最后有四個附錄,分別是阿爾伯特·哈伯德、加西亞和羅文三個人的傳記材料及《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文的英文版原文。其中介紹羅伯特·科赫所寫的哈伯德的傳記材料比較詳盡,它為我們理解哈伯德的一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使我們了解到哈伯德及其事業的不同側面。
是為序。
譯者于杭州
無可爭議的是,阿爾伯特·哈伯德所寫的《把信送給加西亞》是一部百年經典,在作者尚在世的一九一三年,它就印行達四千萬冊。可以說,在他之前從事寫作的個人當中,還從來沒有哪一個人能夠像他一樣,在有生之年憑借一本書就達到這樣令人恐怖的銷售紀錄。從那時到現在又過去了近百年,作為歷史上最暢銷的圖書之一,《把信送給加西亞》仍然廣受青睞,仍然在被無數次地印刷、復制,發給士兵、公務員、公司職員和其他所有人,具體的發行數量已經難以統計。二○○○年該書被兩家美國很有影響的雜志評為“有史以來全球最暢銷書第六名”。有人甚至認為它是僅次于《圣經》的有史以來第二暢銷書。
這本小冊子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它告訴我們,一定要努力去執行,主動地去執行上級指示,以極大的敬業精神從事上級或老板交給的任務。一切的意義只有在忠實的執行中才會體現出來。這一百年金身不破的卓越理念使多少偉業卓然成就,使多少凡人成為偉人,使一個個普通的團隊成為最卓越的精英團隊。
當全世界都在津津樂道于“變化”、“創新”等時髦的概念時,似乎重提“忠誠”、“敬業”、“服從”、“信用”之類的話題未免顯得過于陳舊。然而,員工的忠誠和敬業精神缺失卻一直困擾著企業家和公司的管理者們。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里,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正在失去,這其中包括那些最基本的商業精神——信用、勤奮和敬業。許多年輕人以頻繁跳槽為能事,以善于投機取巧為榮耀。老板一轉身就懈怠下來,沒有監督就沒有工作。工作時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不思自省,卻以種種借口來遮掩自己缺乏責任心。懶散、消極、懷疑、抱怨……種種職業病如同瘟疫一樣在企業、政府機關、學校蔓延,無論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無法徹底消除。自恃有才華,卻沒有責任心、沒有敬業精神,如此這般我們是否真的能順利前行?
哪里能找到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管理者們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
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送信人羅文的故事,以及建基于這個故事之上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已經是全世界的經典。“送信”本身已經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于職守、敬業、服從和榮譽的象征。
有些人覺得《把信送給加西亞》是一篇從老板的角度看問題的文章,有些觀點有失偏頗,有些甚至對員工而言是不公正的。確實,有的人對文本所表現出來的輕視窮人、吹捧富人的言論表示反感。有的人認為愚忠也是有害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真正的忠誠和敬業精神并不僅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們自己、是整個社會。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高度的忠誠一旦養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永遠會被上級領導或老板所看重,永遠不會失業。而那些懶惰的、終日抱怨和四處誹謗的人,即使獨立創業,為自己的公司而工作,也無法改變這些惡習而獲得成功。有關羅文的故事和其中的淺顯的道理超過了許多大學里所教授的深奧理論。作者甚至認為,它的影響不僅局限于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有賴于此。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文明,就是熱切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探索過程。”也許是有些高估了,但對于一本淺顯的勵志類圖書而言,它的立意是明確的,是有相當說服力的。 這個譯本是一個全新譯本,第一輯的《把信送給加西亞》以及相關的資料與坊間的各種其他譯文有極大的不同,它們更忠實于原文。本書的第一輯,不僅收入了阿爾伯特·哈伯德所寫的《把信送給加西亞》這篇著名的文章和羅文所寫的《我是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一書,也收入了其他的資料。這些附加的資料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作為本書主干的阿爾伯特·哈伯德所寫的《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文和羅文所寫的《我是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一書。特別有意思的是,譯本收入了莫雷斯所寫的《現在,加西亞不曾收到給他的信》一文,作者在文中透露了阿爾伯特·哈伯德所寫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在當代美國的命運,他認為此書在某些方面已經不合時宜了。時代在變化,人們的觀念也在變化,對一些事物的看法有爭議、有不同意見是好的。當然,這篇文章中所說的此文已經無人閱讀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事實上它仍被廣泛閱讀,在一些大公司和軍校,至今仍然被奉為經典。回看歷史,往往越是比較經典的東西,爭議來得越大一些。對于這本書——《把信送給加西亞》,也有一些爭議,我們在這里把莫雷斯的文章譯出,就是為了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兼聽則明,我們相信廣大讀者會作出自己的甄別。
本書的第二輯,是哈伯德文萃,收入了哈伯德最經典的二十七篇文章,內容涉及工作、教育、精神、友誼、愛情、大自然和宗教等。這些文章涉及的范圍廣泛,極為精彩,是對人生的精辟見解,全面反映了哈伯德個人多彩的思想,可以突破哈伯德僅是一個勵志作家的呆板形象,在捧讀過程中常給人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感。特別要指出的是,本輯的文章中,除了“阿爾伯特·哈伯德的商業信條”、“阿爾伯特·哈伯德的人生信條”和“阿爾伯特·哈伯德論主動”等少數文章以外,其他的內容大多是國內首次譯出的。
本書最后有四個附錄,分別是阿爾伯特·哈伯德、加西亞和羅文三個人的傳記材料及《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文的英文版原文。其中介紹羅伯特·科赫所寫的哈伯德的傳記材料比較詳盡,它為我們理解哈伯德的一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也使我們了解到哈伯德及其事業的不同側面。
是為序。
譯者于杭州
目次
第一輯《把信送給加西亞》及相關資料一原出版者手記二一九一三年版作者序三把信送給加西亞四我是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五加西亞將軍的回信六美國總統的公開信七一本可怕的書八上帝,賜予我們羅文一樣的人吧九現在,加西亞不曾收到給他的信第二輯哈伯德文萃一阿爾伯特.哈伯德的商業信條二阿爾伯特.哈伯德的人生信條三阿爾伯特.哈伯德論主動四不求回報的付出五放棄或者盡心盡責六服從的規則七工作和浪費八如何看待薪酬九工作所給予你的十工作帶來的奇跡十一工作熱情十二忠實於你自己十三失業者十四時間與機遇十五天使十六大學教育十七活在未來的笨想法十八同情心、學識與理智十九外來者二十一個人的力量二十一精神態度二十二人的精神二十三愛情和信任二十四排他的友誼二十五和大自然的聯盟二十六祈禱者二十七最好的宗教附錄一阿爾伯特.哈伯德傳二加西亞小傳三羅文上校小傳四AMessagetoGarcia
書摘/試閱
我敢以十比一的賭注跟你打賭,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解釋了如何去查那些資料,以及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個職員會走開,去吩咐另外一個職員幫助他尋找“加西亞”,然后回來告訴你,根本就沒有這么個人。當然,這次打賭我也可能輸掉,但是根據平均率法則,我相信自己不會輸。
是的,如果你足夠聰明,就不應該再費神對你的“助理”解釋:“克里吉奧”處在附錄的字母C項下,而不是字母K項下。你會笑得很甜蜜,并對他說“沒關系”,然后自己去查。
這種沒有獨立行事能力的行為,這種道德的愚行,這種意志的脆弱,這種不勇于接受和擔當的工作作風,都是導致純粹的社會主義在未來難以實現的原因。
如果人們都不能為了自己而自我激勵,那么當他們在為全體社會的利益服務時,他們又會怎么樣呢?
一個大副對船運公司是必要的,危險的是,在放松的星期六晚上,他把許多船工領到他工作的地方。你登廣告征求一名速記員,應征者中,十有八九不會拼也不會寫,他們甚至認為這些都不是必要條件。
這種人能夠寫出一封致加西亞的信嗎?
“你看那個薄記員。”一家大公司的領班對我說。“看到了,怎么樣?”“他是個不錯的會計,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辦個小差事,他也許能夠完成任務。但另一方面,他可能在四個美容院前駐足。而到了鬧市區,他甚至可能完全忘記自己究竟是來干什么的。”對這種人你能足夠信任到派他去給加西亞送信嗎?
最近,我們經常聽到許多人對那些“在苦力工廠受壓迫”和“尋找雇用機會的無家可歸”的人的感情脆弱的同情,同時他們還對那些雇主提出嚴厲的指責。
但是,從沒有人提到那些未老先衰的雇主們的智力工作,他力圖讓那些懶蟲能夠做得好一些,但是他長期的、耐心的“幫助”都是無用功,只要他一轉身,那些人又開始閑蕩起來。
在每家商店和工廠,都有一個不斷的“除草”過程。公司負責人不斷地送走那些沒有能力對公司的發展有所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納新的成員。無論業務如何繁忙,這種整頓一直在進行著。只有當經濟不景氣,就業機會不多的時候,這種整頓才會有明顯的效果——那些無法勝任工作、缺乏才干的人都被擯棄于公司的大門之外,只有那些最能干的人才會被留下來。追逐自己利益的欲望驅動每個老板只會留住那些最優秀的職員——那些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我認識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是他卻缺乏獨立做生意的能力,對他人來說也沒有絲毫價值,因為他總是偏執地懷疑自己的老板在壓榨他,或企圖壓榨他。他既不能指揮他人,也不能被他人的指揮。如果你讓他“送封信給加西亞”,他的回答極有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今天晚上,頂著穿透他破衣爛衫的呼嘯冷風,這個人還會穿行在大街上尋找工作。沒有任何一個了解他的人敢雇用他,因為他是一個永遠心懷不滿之人。任何勸說對他來說都是毫無作用的,唯一可以影響他的就是他的那雙厚底的九號鞋。
當然,我知道這種在道德上扭曲的人和那些在肢體上畸形的人一樣可憐。但是,當我們對這類人施以同情之時,我們也應該為那些為偉大的事業鞠躬盡瘁的人掬一捧同情之淚:他們在下班鈴聲響了以后還在工作,他們的頭發過早轉白,而這都是因為他們想努力維持一份事業而勸服懶散冷漠、粗心低能、無心報恩的人回到正常軌道上來。沒有這份事業,雇員們都將挨餓和無家可歸。 我是否說得太嚴重了?也許是的。不過,即使整個世界變成一座貧民窟,我也要為成功者說幾句公道話——他們克服了重重難關,給別人指出了前進的方向,終于取得了成功。但是他們從成功中又得到了什么呢?一片空虛,除了面包和衣服以外,一無所有。
我曾經送過外賣,為別人打過工,我也曾當過老板,我深知兩方面的種種酸甜苦辣。貧窮并不優越,貧苦不值得贊美,衣衫襤褸更不值得推薦;但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貪婪的、專橫的,就像并非所有的窮人都是善良的。我衷心敬佩那些即使老板離開后仍像老板沒有離開一樣努力工作的人。當你交給他一封致加西亞的信時,他會默默地接受任務,不會問任何白癡問題,也不會費盡心機把任務推給離得最近的同事,而是竭盡全力把信送到。這樣的人永遠不會失業,也永遠沒有必要通過參加罷工去爭得更優厚的薪水。
P10-12
是的,如果你足夠聰明,就不應該再費神對你的“助理”解釋:“克里吉奧”處在附錄的字母C項下,而不是字母K項下。你會笑得很甜蜜,并對他說“沒關系”,然后自己去查。
這種沒有獨立行事能力的行為,這種道德的愚行,這種意志的脆弱,這種不勇于接受和擔當的工作作風,都是導致純粹的社會主義在未來難以實現的原因。
如果人們都不能為了自己而自我激勵,那么當他們在為全體社會的利益服務時,他們又會怎么樣呢?
一個大副對船運公司是必要的,危險的是,在放松的星期六晚上,他把許多船工領到他工作的地方。你登廣告征求一名速記員,應征者中,十有八九不會拼也不會寫,他們甚至認為這些都不是必要條件。
這種人能夠寫出一封致加西亞的信嗎?
“你看那個薄記員。”一家大公司的領班對我說。“看到了,怎么樣?”“他是個不錯的會計,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辦個小差事,他也許能夠完成任務。但另一方面,他可能在四個美容院前駐足。而到了鬧市區,他甚至可能完全忘記自己究竟是來干什么的。”對這種人你能足夠信任到派他去給加西亞送信嗎?
最近,我們經常聽到許多人對那些“在苦力工廠受壓迫”和“尋找雇用機會的無家可歸”的人的感情脆弱的同情,同時他們還對那些雇主提出嚴厲的指責。
但是,從沒有人提到那些未老先衰的雇主們的智力工作,他力圖讓那些懶蟲能夠做得好一些,但是他長期的、耐心的“幫助”都是無用功,只要他一轉身,那些人又開始閑蕩起來。
在每家商店和工廠,都有一個不斷的“除草”過程。公司負責人不斷地送走那些沒有能力對公司的發展有所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納新的成員。無論業務如何繁忙,這種整頓一直在進行著。只有當經濟不景氣,就業機會不多的時候,這種整頓才會有明顯的效果——那些無法勝任工作、缺乏才干的人都被擯棄于公司的大門之外,只有那些最能干的人才會被留下來。追逐自己利益的欲望驅動每個老板只會留住那些最優秀的職員——那些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我認識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是他卻缺乏獨立做生意的能力,對他人來說也沒有絲毫價值,因為他總是偏執地懷疑自己的老板在壓榨他,或企圖壓榨他。他既不能指揮他人,也不能被他人的指揮。如果你讓他“送封信給加西亞”,他的回答極有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今天晚上,頂著穿透他破衣爛衫的呼嘯冷風,這個人還會穿行在大街上尋找工作。沒有任何一個了解他的人敢雇用他,因為他是一個永遠心懷不滿之人。任何勸說對他來說都是毫無作用的,唯一可以影響他的就是他的那雙厚底的九號鞋。
當然,我知道這種在道德上扭曲的人和那些在肢體上畸形的人一樣可憐。但是,當我們對這類人施以同情之時,我們也應該為那些為偉大的事業鞠躬盡瘁的人掬一捧同情之淚:他們在下班鈴聲響了以后還在工作,他們的頭發過早轉白,而這都是因為他們想努力維持一份事業而勸服懶散冷漠、粗心低能、無心報恩的人回到正常軌道上來。沒有這份事業,雇員們都將挨餓和無家可歸。 我是否說得太嚴重了?也許是的。不過,即使整個世界變成一座貧民窟,我也要為成功者說幾句公道話——他們克服了重重難關,給別人指出了前進的方向,終于取得了成功。但是他們從成功中又得到了什么呢?一片空虛,除了面包和衣服以外,一無所有。
我曾經送過外賣,為別人打過工,我也曾當過老板,我深知兩方面的種種酸甜苦辣。貧窮并不優越,貧苦不值得贊美,衣衫襤褸更不值得推薦;但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貪婪的、專橫的,就像并非所有的窮人都是善良的。我衷心敬佩那些即使老板離開后仍像老板沒有離開一樣努力工作的人。當你交給他一封致加西亞的信時,他會默默地接受任務,不會問任何白癡問題,也不會費盡心機把任務推給離得最近的同事,而是竭盡全力把信送到。這樣的人永遠不會失業,也永遠沒有必要通過參加罷工去爭得更優厚的薪水。
P10-12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