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禪修5次第:品味空性之美的實修錦囊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68797352
替代書名:Progressive Stages of Meditation on Emptiness
出版社:德謙讓卓文化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吳婉文
出版日:2013/09/01
裝訂/頁數:平裝/206頁
規格:22cm*17cm*1.1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萃取出「空性」教法的精華,
這是一套循序漸進的禪修練習,拾級而上,卻又直擊要點,
引領我們親身體驗空性智慧的喜樂之境。
「空性」是佛法旅程中核心卻不易到達的風景,
現在,這位實際走過這趟旅程的大成就者,
將通往空性實相的「路線圖」呈現在眼前,
精準又詩意,為我們指點出每一站的沿途景緻,
一步一步,逐漸深入空性,
一階段又一階段,越來越精妙的禪修,
是的,這是通往解脫自在之境的實修指南!這是多麼幸福的事!
序
【法王序】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世界日趨繁忙,使得人們內心更加的煩亂與不定,許多人轉向追求外在的物質,期望得到真正的快樂與平靜。然而事實一再的證明,經驗也不斷告訴我們,物質的滿足並不能讓我們得到真正的快樂與安定;反之,人們更加因此而迷失與慌亂,甚而使人內心崩潰,發生精神疾病,乃至自殺的消息時有所聞,使得這個社會更加需要追求內心的穩定快樂與內在的充足。
其實真正的快樂並不是這麼複雜難得,反而是簡單地體會到內心的開放、平穩,方能令我們得到究竟圓滿的快樂。
舉例來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呼吸是如何的運行,但若我們專注於觀察自己的出入息,會發現呼吸其實並非自己身體的單獨運作,而是必須依賴外在環境中,諸如氧氣等種種因素而造成,僅止是一口氣也必須經過百千個步驟與化學作用方能到我們的口中,這真是非常的奇妙與稀有啊!
佛法中禪修的法門不外乎有兩種,也就是所謂的「止」與「觀」,「止」也就是將全副心力專注於一點,「觀」則是讓自心與萬物的本質結合,並超脫對境與經驗者的概念束縛。
禪修的修行方式也有兩種,普遍的方式是前往一個安靜、沒有干擾的地方進行禪修,但這樣的條件在當今是極為難得,甚至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另外一種方式是,在行住坐臥的同時,安住在當下的平靜,以達到在日常生活中禪修的目的。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向來以空性大師為人所稱頌,仁波切無論是弘揚密勒日巴的金剛道歌,自己親作了悟道歌,抑或是講解大部頭的經論,皆諄諄教導了無上殊勝的空性見地與禪修方法。而這本《空性禪修五次第》,並非只是文字上複雜的理論,更是行者實修「證法」的無誤指引。
仁波切已近八十高齡,我深深感動他用了一生的心血,來弘揚法教利益廣大的眾生,在此也祝願他能夠長久住世,普利群蒙。
我也期望,所有閱讀此書的讀者,都能感受到歷代祖師和仁波切的大悲願力。
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書於達蘭沙拉
西元2013年8月18日
【喇嘛滇巴序】
與密勒日巴尊者無二無別的尊勝根本上師啊,於您足下,我恆時以三門恭敬頂禮與皈依!
經典上說:「雖知禪修,卻不知解脫,禪修也成了輪迴之因。」就像這樣,如果沒有真正「領悟」到超離二元的見地、無我的見地、空性的見地和遠離邊見的見地,無論再怎麼禪修,仍舊會與真如的奧義背道而馳,仍舊會迷惑錯亂。正因如此,我們一定要真正去領悟超離二元以及無我、無實有、離邊的見地。然而,要實際領悟這樣的清淨見地並不容易,我們需要發起堅毅穩固的意志、勇氣、虔敬心和承諾。當我們試著在心中培養大志大勇的承諾或誓願時,就算是難忍的大痛苦也要勇於承受,像這樣的安忍功夫即是善功德中的至善,也是值得眾人讚嘆的功德。
在已領悟離邊正見的善巧成就者所著作的論典、禪修次第和口訣中,我自己曾聞思修過許多不同的內容,其中深恩不可計量的,就是尊勝的金剛總持上師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所作的《空性禪修五次第》,我將之視為自己的主要修持、以及經歷世間苦樂時的禪修口訣。因此,我自身不僅盡可能修習空性五次第,也盡可能多對他人宣說這些教法。
具信、精進、智慧的馬爾巴佛學會(Zabsang Shedrub)法友們,為了佛法和眾生的利益,將上師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空性禪修五次第》翻譯成中文,出版成書,在此我想表達由衷的隨喜之心。
上師鑒知我,祈願能領悟離邊的正見!
上師鑒知我,祈願自主之力不退失!
上師鑒知我,祈願不落入相對二元!
喇嘛滇巴嘉稱
西元2012年8月3日寫於西雅圖
目次
法王序
中文出版序
英譯序
編輯室報告
前 言
智慧開展的三個階段/探究佛法的三個領域/去除疑惑的三種方法/可依循的三部經典/世俗諦的重要性/勝義諦:究竟的真理/空性禪修次第
聞思修應有的心態
第一次第 聲聞乘的無我禪修
找出正確的問題/夢的例子/分析方法/來自五蘊的體驗/聲聞的修持之果/禪修步驟
第二次第 唯識禪修
三界唯心/夢的例子/時間的主觀性/共同的看法並不存在/唯識派的理論/三性/唯識之果/分析方法/禪修步驟
第三次第 中觀自續派的禪修
一套邏輯論證系統/夢的例子/分析方法/禪修方法
第四次第 中觀應成派的禪修
無概念之見/夢的例子/分析方法/基、道、果/禪修方法
第五次第 中觀他空見的禪修
智慧心/教導佛性的用意/基、道、果/《寶性論》的教法/《大乘 莊嚴經論》的教法/《辨中邊論》的教法/無概念的智慧心/夢的比喻/檢視法/禪修步驟
結 語
迴 向 迴向善惡緣眾生
附 錄
一 原書附錄
二 空性五次第禪修口訣(1995年台灣)
三 智慧之燈──無我禪修次第(1998年紐約)
四 他空見之大手印禪修總集(1999年新加坡)
五 空性五次第之見修行果( 2002年即興開示)
六 中觀自續派與應成派精要教授 (2002年尼泊爾)
七 空性五次第指引心性口訣(2003年台灣)
八 空性五次第禪修偈(2003年台灣)
九 空性五次第(摘錄自《大樂舞者》)
書摘/試閱
◆當我們在找「我」的時候,很重要的是要記得我們在檢視的是情緒的反應。當我們好像有個「我」似的回應事情時,舉例來說,當我們覺得很受傷或被冒犯了,那我們就應該問問自己:到底是「誰」或「什麼」在感受著被傷害和被冒犯?
◆任何對境的每一個面向,都是由感知它的那一剎那心識的感知而成立的,因此,沒有這些心識的話,對境如何能存在呢?
◆相對真理,是事物對那些不作分析的一般心識所顯現的樣子;絕對真理,則是以理智之心做了正確且細密的分析後,所見到的事物究竟本質。這是自續派的見地。相對真理僅只是概念而已,絕對真理則是遠離概念的空性。
◆心,本來就遠離各種心理造作,沒有一物可增加或去除,這是無需破除任何事物的空性,沒有任何「空性」概念的空性。心,就這麼自然地安住在它的無作本然狀態中。
◆心的真實本性就是無概念的智慧心 。它同時既是空性,也是明光;空性代表它那無概念的本質,而明光則代表它化現清淨與不淨顯相的力量。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