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0-1/26最高享89折優惠別錯過!
當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當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倫理學已經是當代西方哲學界的第一顯學。當代最著名、最重要的哲學家中,幾乎很少不介入倫理學研究領域的。在過去的四十余年間,整個西方倫理學的學術研究發生了重大轉變:從地緣意義上看,以歐洲大陸為主體的思想風潮向以英語世界為主的地區轉變;從研究重心來看,英語世界的倫理學研究由分析的倫理學重新向規范倫理學轉換,或在分析哲學的基礎上進行規范倫理學的研究與再造。《愛智文叢:當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深入地考察、分析了英美元倫理學、功利主義、義務論、契約論倫理學和德性論在這四十佘年里的發展、理論緣起和方法特征,同時分析了其理論創新和困境。這五個方面也基本涵蓋了當代西方倫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愛智文叢:當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的前沿性對目前國內的研究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龔群,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倫理學理論、西方倫理思想史、政治哲學和應用倫理學。

陳真,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西方倫理學和當代英美哲學。

目次



第一編 英美元倫理學
導論
一、分析哲學的研究方法
二、何為元倫理學?
三、英美元倫理學發展概況
第一章 摩爾的“未決問題論證
第一節 善的不可定義性與自然主義謬誤
一、善的不可定義性
二、自然主義的謬誤
第二節 未決問題論證及對其的批評
一、未決問題論證
二、對“未決問題論證”的詰難
三、“未決問題論證”的影響
第二章 非認知主義與認識主義
第一節 拒斥非自然主義
一、非自然主義的困難
二、道德話語的動態特征
三、20世紀最早的情感主義
第二節 艾耶爾的激進情感主義
一、道德話語的情感意義
二、證明
三、啟迪與問題
第三節 史蒂文森的溫和情感主義
一、倫理話語充分分析的三個條件
二、對情感主義的論證
三、情感主義所面臨的挑戰
第四節 道德相對主義
一、道德相對主義不是什么?
二、個人相對主義和主體間的相對主義
三、鑒賞判斷類比論證
四、道德多樣性論證
五、道德相對主義的問題與道德的客觀性
第五節 布萊克本的準實在論
一、投射主義
二、準實在論的主要觀點
三、支持準實在論的理由
四、問題
第六節 道德實在論
一、道德實在論的一般特征
二、自然主義的道德實在論
三、非自然主義的道德實在論
結語:道德話語的動態性與適真性
第三章 道德與實踐理性
第一節 實踐理性與道德的合理性
一、實踐理性及其根據
二、四種不同的行動理由
第二節 理由的不可通約性
一、尋求客觀的根據
二、不可通約性
第三節 尋求理由通約的基礎
一、自利理由
二、一種理由優于另一種理由的例子
三、理性反思的共識

第二編 功利主義
導論
一、后果主義
二、幸福論及其他
第四章 理想功利主義與行動功利主義
第一節 摩爾的理想功利主義
一、對古典功利主義的批判
二、理想事物
第二節 行動功利主義的一般特征
一、可期望的最大化效用集
二、可取之處及問題
第三節 斯馬特的行動功利主義
一、取消邊沁與密爾的區別
二、行動的正確與錯誤
三、行動功利與非正義
第五章 規則功利主義
第一節 簡單規則功利主義
一、簡單規則功利主義的規定性
二、簡單規則中的規則問題
第二節 霍斯伯斯的規則功利主義
一、霍斯伯斯的改進
二、克服行動功利主義以及“外延等值”的問題
第三節 布蘭特的間接規則功利主義
一、基本規定
二、從理想狀態到現實社會
三、規則體系的多層次性
第六章 黑爾的行動功利主義辯護
第一節 規定性與可普遍化特征
一、道德語言的規定性與道德判斷的可普遍化
二、規定性與可普遍化的內在聯結
第二節 對古典功利主義的修正
一、功利主義與可普遍化
二、最大化問題
第三節 為行動功利主義辯護
一、行動功利主義有亞層次的規則?
二、對反例的分析
第四節 間接行動功利主義
一、行動功利主義的內在區分
二、間接功利主義的可普遍化
第七章 后果主義:功利主義在當代的發展及爭論
第一節 后果主義及規則后果主義
一、后果主義
二、規則后果主義
第二節 對后果主義的批評及其回應性發展
一、羅爾斯的批評及功利主義的回應
二、嚴苛性要求及其規則后果主義的改進
三、完整性批評及其個人后果主義的改進

第三編 義務論
導論
一、義務論的一般形態
二、正當優先于善
第八章 康德的義務論
第一節 責任
一、責任與善良意志
二、道德的三個命題
第二節 絕對命令與假言命令
一、準則的可普遍化
二、一般命令式與假言命令
三、絕對命令I
第三節 人是目的和目的王國
一、絕對命令II
二、目的王國
第九章 羅斯的義務論
第一節 直覺主義與自明的義務
一、直覺主義的傳統
二、責任的自明性
三、自明的責任
第二節 實際的責任及其比較
一、實際的責任
二、自明的責任與實際責任之比較

第四編 契約論倫理學
導論
一、契約論的一般特征
二、假設契約的意義
第十章 自利契約論
第一節 霍布斯
一、自然狀態與人性
二、自利基礎上的契約倫理
第二節 高契爾
一、囚徒困境與交互行動
二、協議道德
第十一章 非自利契約論
第一節 羅爾斯的正義論
一、自由平等與社會協議
二、兩個正義原則及其解釋
三、個人原則與自然義務
第二節 斯坎倫的契約論
一、道德共同體與道德判斷
二、道德動機
三、原則與判斷
第十二章 話語商談倫理學
第一節 話語商談倫理學原則
一、原則(U)以及原則(D)
二、實踐話語原則的搭橋作用
第二節 程序原則以及話語商談倫理的適用性
一、三層次的話語商談原則要求
二、話語商談倫理學原則的應用

第五編 德性論
導論
一、當代德性倫理學家群體
二、德性倫理學與義務論、功利論倫理學的比較
三、德性倫理學的維度
第十三章 反理論傾向與對現代倫理學的清算
第一節 質疑現代道德哲學
一、安斯庫姆的質疑
二、斯托克的質疑
第二節 清算功利主義
一、富特的清算
二、努斯鮑姆的清算
第三節 質疑康德的義務論
一、威廉姆斯的批評
二、布萊克本等人的批評
三、麥金太爾的批評
第十四章 當代德性倫理學
第一節 麥金太爾和菲利帕·富特的德性論
一、麥金太爾的實踐觀
二、行為者的統一性和德性
三、菲利帕·富特的德性觀
第二節 以行為者為中心的德性倫理學
一、德性倫理:以行為者為基礎
二、行為者中心論
第三節 行動的理由
一、德性不是全部行動的理由
二、德性理由
三、德性理由的分層性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康德強調可普遍化準則作為絕對命令的形式,只是涉及形式而不涉及內容(質料),因而是先驗的,不涉及經驗的。然而,當認真考察康德的普遍化標準,即考慮在什么情況下不可普遍化時,康德不僅訴諸邏輯上的不可能,而且訴諸經驗,即可以經驗證明存在著自相矛盾的情況。并且,康德在這個意義上的義務論,具有后果論的特征。許假諾不可普遍化是在后果論的意義上,即許假諾的行為本身導致這種行為沒有存在的空間。自利行為的自相矛盾性,同時也可以是在后果論的意義上。即當別人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不給幫助,那當我們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為什么別人應幫助我們呢?人類的正義(公正)情感以及仁愛的情感,都具有某種相互性,如果我們的公正情感或仁愛情感得不到應有回報,就必然會導致某種責備或怨恨。而這種責備或怨恨恰恰是后果性的,或從可逆性上來理解的。
康德明確表示他的絕對命令不同于“你不希望他人那樣待你,那你也不應那樣待人”的金規。在康德看來,這條基督教的金規,既不包括對自己責任的根據,也不包括對他人責任的根據。因而它不可能成為普遍法則。在康德看來,自我責任和對他人所負責的根據都在于我們能夠將我們的準則普遍化,或者能夠經得起普遍化的檢驗的準則。但人們仍可認識到這兩者有著相似之處。依照金規來判斷一個行為的對錯,也就是在那樣行動時設想一下,當他人處于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會怎樣行動,如果他覺得他人會怎樣對你,那你也那樣行動。或者從消極的意義上,他人將不那樣待你,那你也別那樣待他。這類似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過,孔子格言的方向是從己出發,而金規的方向則是從他方來設想。如果你能那樣設想,那你的行動在道德上就是對的,如果不是,在道德上就是錯的。金規強調的是相互性。康德認為,作為行為的普遍法則不可能從相互性的角度來界定。但是,康德的普遍法則同樣可以從相互性層面來解讀。相互性也可以說是可逆性。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中,在討論“愛人如己”的準則時,認為這樣的準則在遵循準則的自由行動關系時,獲得了普遍立法的地位,而這種普遍立法就體現在“我愿意任何他人都對我有善意,因此,我也應對每個他人有善意。”?毫無疑義,康德所提出的實質內涵,既是相互性的,也是可逆的。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