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280 元優惠價
:90 折 252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三十二式太極劍是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運動司於1957年創編的一種太極劍教材。它取材於楊式太極劍,從中擇取有代表性的三十二個動作,往返兩個來回。這套劍術曾由有關出版社出版,由於內容簡練,路線清楚,劍法準確,易學易記,深受廣大太極劍愛好者歡迎。
三十二式太極劍伴隨著二十四式太極拳等武術套路,以及1988年起國家武術院組織力量編寫的七種太極拳、劍競賽套路的推廣,對武術競賽的普及和提高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合肥市武術協會在開展群眾性健身活動中做出了卓著的成績,教練員們在市民群眾中言傳身教,勇於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分解教學中方法上有所發展。
與此同時,現代電子製版技術應用於圖書印刷工藝,為改進武術教材的圖片水平和合理版式提供了改革創新的有利條件。這就使我們萌生了組織編寫出版這套新型的武術教材的思路。
《三十二式太極劍分解教學》的編寫,主要遵照國家體委原編教材,參考李德印、呂韶鈞、彭芳等老師的著作,結合太極武功的功理和我們在群眾性教學實踐中的經驗編寫的。對每個定式動作進行了精當的分解,每個分解動作都配有準確而清晰的照片以及步法方位平面圖;所有說明文字都按運動過程、動作要點、注意事項、呼吸和攻防含義的順序逐條分述。
各分解動作的照片均以演練人起勢向正南面時,從正南側拍攝,必要時增加攝自北側的照片為輔,務使讀者易學易記,一目了然。
希望本書在當前推動群眾性武術健身活動的開展中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三十二式太極劍伴隨著二十四式太極拳等武術套路,以及1988年起國家武術院組織力量編寫的七種太極拳、劍競賽套路的推廣,對武術競賽的普及和提高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合肥市武術協會在開展群眾性健身活動中做出了卓著的成績,教練員們在市民群眾中言傳身教,勇於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分解教學中方法上有所發展。
與此同時,現代電子製版技術應用於圖書印刷工藝,為改進武術教材的圖片水平和合理版式提供了改革創新的有利條件。這就使我們萌生了組織編寫出版這套新型的武術教材的思路。
《三十二式太極劍分解教學》的編寫,主要遵照國家體委原編教材,參考李德印、呂韶鈞、彭芳等老師的著作,結合太極武功的功理和我們在群眾性教學實踐中的經驗編寫的。對每個定式動作進行了精當的分解,每個分解動作都配有準確而清晰的照片以及步法方位平面圖;所有說明文字都按運動過程、動作要點、注意事項、呼吸和攻防含義的順序逐條分述。
各分解動作的照片均以演練人起勢向正南面時,從正南側拍攝,必要時增加攝自北側的照片為輔,務使讀者易學易記,一目了然。
希望本書在當前推動群眾性武術健身活動的開展中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簡介
編寫人簡介
熊人澤
男,1929年出生於安徽合肥。曾任安徽省財政廳辦公室副主任。安徽省武術協會委員,合肥市武術協會常委、辦公室主任,為武術六段。
上世紀70年代末,因身患重病,開始學練太極拳,由於練拳受益匪淺,與太極拳結下了不解之緣。於1980年拜師張自山,並且多年來一直堅持參加合肥市武術協會舉辦的每週日教練員集訓,受到了徐淑貞、張自山等老師的長期培育。1990年還參加過名師門惠豐、闞桂香執教的太極拳提高班學習。先後多次參加市、省和全國的太極拳比賽,獲市級賽第二名兩次,第一名3次;省級賽第一、第二名各1次及團體第一名兩次。1997年參加全國中老年太極拳比賽,獲集體二十四式太極拳第2名,個人孫式太極拳優勝獎。熱心於太極拳的傳授普及工作。1985年起開始獨立教學,1992年起在市武協的一個輔導站教學至今。傳授人數逾千,培養了一大批武術愛好者,學員中有多人有市級和省級太極拳比賽中屢屢獲得了好成績。
演練人簡介
張薇薇
女,出生於1957年,漢族。自幼隨父張品元、母徐淑貞習武。少年時代曾多次參加武術表演比賽,1996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錦標賽獲女子乙組42式太極劍第一名、42式太極拳第一名。2001年3月在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賽獲24式太極拳一等獎、孫氏太極拳二等獎;1999年被合肥市人民政府授予群眾體育先進個人稱號;1998年在安徽省太極拳、木蘭劍(扇)錦標賽擔任裁判工作;1999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錦標賽擔任裁判工作;2001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2年在廬山舉辦全國武術木蘭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3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4年在合肥市第八屆運動會武術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4年在安徽省第一屆體育大會暨全省太極拳(劍)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副裁判長;2005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副裁判長;2005年在安徽省首屆傳統武術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5年5月作為安徽省領隊帶隊參加全國武術太極錦標賽並取得優異成績;2006年在合肥市舉辦的安徽省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仲裁委員會副主任;2007~2008連續兩年在安徽省舉辦的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裁判長;2007年在江蘇太倉、2008年在浙江德清舉辦的全國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7~2008連續兩年在合肥市舉辦的傳統武術比賽中擔任總裁判長;2008年在合肥市第九屆運動會武術比賽中擔任總裁判長;2006~2008年作為合肥市武術段位評審委員會成員參加段位評審工作;2006~2008年連續三年在香港國際武術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7年被評為武術七段稱號。
1986年擔任合肥市武術協會領導工作,多次組織協調合肥市及安徽省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武術表演。2006年武術協會改選,再次當選合肥市武協副主席、兼副秘書長主持日常工作,參與合肥市武術協會主編多部武術專著的編寫工作及演練動作照片拍攝。並擔任合肥市英傑文武學校常務副校長。
熊人澤
男,1929年出生於安徽合肥。曾任安徽省財政廳辦公室副主任。安徽省武術協會委員,合肥市武術協會常委、辦公室主任,為武術六段。
上世紀70年代末,因身患重病,開始學練太極拳,由於練拳受益匪淺,與太極拳結下了不解之緣。於1980年拜師張自山,並且多年來一直堅持參加合肥市武術協會舉辦的每週日教練員集訓,受到了徐淑貞、張自山等老師的長期培育。1990年還參加過名師門惠豐、闞桂香執教的太極拳提高班學習。先後多次參加市、省和全國的太極拳比賽,獲市級賽第二名兩次,第一名3次;省級賽第一、第二名各1次及團體第一名兩次。1997年參加全國中老年太極拳比賽,獲集體二十四式太極拳第2名,個人孫式太極拳優勝獎。熱心於太極拳的傳授普及工作。1985年起開始獨立教學,1992年起在市武協的一個輔導站教學至今。傳授人數逾千,培養了一大批武術愛好者,學員中有多人有市級和省級太極拳比賽中屢屢獲得了好成績。
演練人簡介
張薇薇
女,出生於1957年,漢族。自幼隨父張品元、母徐淑貞習武。少年時代曾多次參加武術表演比賽,1996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錦標賽獲女子乙組42式太極劍第一名、42式太極拳第一名。2001年3月在首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賽獲24式太極拳一等獎、孫氏太極拳二等獎;1999年被合肥市人民政府授予群眾體育先進個人稱號;1998年在安徽省太極拳、木蘭劍(扇)錦標賽擔任裁判工作;1999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錦標賽擔任裁判工作;2001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2年在廬山舉辦全國武術木蘭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3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4年在合肥市第八屆運動會武術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4年在安徽省第一屆體育大會暨全省太極拳(劍)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副裁判長;2005年在安徽省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副裁判長;2005年在安徽省首屆傳統武術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5年5月作為安徽省領隊帶隊參加全國武術太極錦標賽並取得優異成績;2006年在合肥市舉辦的安徽省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仲裁委員會副主任;2007~2008連續兩年在安徽省舉辦的太極拳、劍及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裁判長;2007年在江蘇太倉、2008年在浙江德清舉辦的全國木蘭系列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7~2008連續兩年在合肥市舉辦的傳統武術比賽中擔任總裁判長;2008年在合肥市第九屆運動會武術比賽中擔任總裁判長;2006~2008年作為合肥市武術段位評審委員會成員參加段位評審工作;2006~2008年連續三年在香港國際武術比賽中擔任裁判工作;2007年被評為武術七段稱號。
1986年擔任合肥市武術協會領導工作,多次組織協調合肥市及安徽省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武術表演。2006年武術協會改選,再次當選合肥市武協副主席、兼副秘書長主持日常工作,參與合肥市武術協會主編多部武術專著的編寫工作及演練動作照片拍攝。並擔任合肥市英傑文武學校常務副校長。
序
前言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在數千年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中,中華武術在增強國民體質、防身健體、振奮民族精神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太極拳是以太極原理立論的武術主要拳種之一。最早傳習於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廷。他綜合各家拳術之長,以戚繼光《拳經》為基礎,博取古代導引、吐納術,以意行氣、以氣健身的方法,同時還採納了古代陰陽學說和中醫經絡學說,使拳理與哲學、醫學相結合,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了太極拳運動。太極拳在長期流傳中,逐步形成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各流派。各流派的太極拳雖然風格各異,但基本要領均相同,都要求:靜心用意,氣沉丹田,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緩慢,連貫協調,虛實分明,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圓活穩健,動作處處走弧線,以腹式呼吸為主。在技法上主張避實就虛,以逸待勞,以靜制動,常常是借力打力,後發先至,有「四兩撥千斤」之奧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武術運動的發展,自1953年起組織力量相繼編寫了二十四式太極拳、四十八式太極拳、八十八式太極拳和三十二式太極劍等套路;1988年起,為了適應國內外武術競賽的需要,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組織力量編寫了四十二式《太極拳競賽套路》、四十二式《太極劍競賽套路》,以及分別具各派風格的陳、楊、吳、孫四式的太極拳競賽套路,使太極拳運動的發展更加規範化、系統化和科學化。
隨著武術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太極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它不僅能夠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同時能陶冶性情,培養堅忍頑強、勇敢奮進的意志;還可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給人以美的享受。
合肥市武術協會成立於1979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壯大,已成為安徽省先進的武術協會之一,多次受到省體委的表彰。下屬的武術輔導站已從初期的幾個發展到50多個,參加活動的人數已由初期的數百人發展到現在的近萬人。在普及太極拳的教學與輔導過程中,我們培養出一大批德、技兼備的優秀輔導員、教練員、運動員,在國際、國內和全省太極拳比賽中屢有令人矚目的成績,並且為合肥市人民健身活動作出了貢獻。
為了全面總結我們在太極拳(劍)教學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加規範我們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教練員水準,並給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提供在課外復習和自修的翔實而有針對性的輔導材料,我們下決心編好這套既準確實用又易學易記的武術教材。
這套教材在嚴格遵照國家體委中國武術研究院編寫的各式太極拳(劍)套路規定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吸收我們在群眾性教學中,對各定式的最明確的分解和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將解說內容分項逐條解說清楚。
為了給讀者提供最真實生動的形體變化示範,我們組織在這些套路的全國性比賽中的優勝者擔任演練員,為每一分解動作配置了生動的照片;並運用現代電腦製版技術將照片與表示動作運行方向的弧線結合起來。考慮到下盤的準確移動是全身運轉正確、分清虛實的根基,很多分解動作還配置了兩足位置和移動變換方向的示意圖,為讀者自行琢磨、糾偏提供了指導。
為了確保這套叢書的編寫品質,合肥市武協組織富有武術理論和教學經驗,並有較好文字表達能力的教練員組成本叢書的編審委員會。編審委員會成員有:徐淑貞(主編)、吳兆祥、吳丹江(副主編)及張自山、張家本、熊人澤、王信和、徐少農、常青共9人。由編審委員會確定各分冊的編寫人、演練人,並集體審定文稿和圖片。
限於水準,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尚望武術同道和廣大讀者不吝指教,以便今後修訂完善。
合肥市武術協會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在數千年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中,中華武術在增強國民體質、防身健體、振奮民族精神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太極拳是以太極原理立論的武術主要拳種之一。最早傳習於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廷。他綜合各家拳術之長,以戚繼光《拳經》為基礎,博取古代導引、吐納術,以意行氣、以氣健身的方法,同時還採納了古代陰陽學說和中醫經絡學說,使拳理與哲學、醫學相結合,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了太極拳運動。太極拳在長期流傳中,逐步形成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各流派。各流派的太極拳雖然風格各異,但基本要領均相同,都要求:靜心用意,氣沉丹田,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緩慢,連貫協調,虛實分明,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圓活穩健,動作處處走弧線,以腹式呼吸為主。在技法上主張避實就虛,以逸待勞,以靜制動,常常是借力打力,後發先至,有「四兩撥千斤」之奧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武術運動的發展,自1953年起組織力量相繼編寫了二十四式太極拳、四十八式太極拳、八十八式太極拳和三十二式太極劍等套路;1988年起,為了適應國內外武術競賽的需要,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組織力量編寫了四十二式《太極拳競賽套路》、四十二式《太極劍競賽套路》,以及分別具各派風格的陳、楊、吳、孫四式的太極拳競賽套路,使太極拳運動的發展更加規範化、系統化和科學化。
隨著武術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太極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它不僅能夠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同時能陶冶性情,培養堅忍頑強、勇敢奮進的意志;還可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給人以美的享受。
合肥市武術協會成立於1979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壯大,已成為安徽省先進的武術協會之一,多次受到省體委的表彰。下屬的武術輔導站已從初期的幾個發展到50多個,參加活動的人數已由初期的數百人發展到現在的近萬人。在普及太極拳的教學與輔導過程中,我們培養出一大批德、技兼備的優秀輔導員、教練員、運動員,在國際、國內和全省太極拳比賽中屢有令人矚目的成績,並且為合肥市人民健身活動作出了貢獻。
為了全面總結我們在太極拳(劍)教學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便更加規範我們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教練員水準,並給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提供在課外復習和自修的翔實而有針對性的輔導材料,我們下決心編好這套既準確實用又易學易記的武術教材。
這套教材在嚴格遵照國家體委中國武術研究院編寫的各式太極拳(劍)套路規定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吸收我們在群眾性教學中,對各定式的最明確的分解和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將解說內容分項逐條解說清楚。
為了給讀者提供最真實生動的形體變化示範,我們組織在這些套路的全國性比賽中的優勝者擔任演練員,為每一分解動作配置了生動的照片;並運用現代電腦製版技術將照片與表示動作運行方向的弧線結合起來。考慮到下盤的準確移動是全身運轉正確、分清虛實的根基,很多分解動作還配置了兩足位置和移動變換方向的示意圖,為讀者自行琢磨、糾偏提供了指導。
為了確保這套叢書的編寫品質,合肥市武協組織富有武術理論和教學經驗,並有較好文字表達能力的教練員組成本叢書的編審委員會。編審委員會成員有:徐淑貞(主編)、吳兆祥、吳丹江(副主編)及張自山、張家本、熊人澤、王信和、徐少農、常青共9人。由編審委員會確定各分冊的編寫人、演練人,並集體審定文稿和圖片。
限於水準,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尚望武術同道和廣大讀者不吝指教,以便今後修訂完善。
合肥市武術協會
目次
劍的各部位名稱
太極劍的特點
練習時對身體各部位、精神意念和劍法的要求
太極劍基本動作要求
三十二式太極劍分解教學
預備式
起 勢(三環套月)
〔第一組〕
一、併步點劍(蜻蜓點水)
二、獨立反刺(大魁星式)
三、仆步橫掃(燕子抄水)
四、向右平帶(右攔掃)
五、向左平帶(左攔掃)
六、獨立掄劈(探海勢)
七、退步回抽(懷中抱月)
八、獨立上刺(宿鳥投林)
〔第二組〕
九、虛步下截(烏龍擺尾)
十、左弓步刺(青龍出水)
十一、轉身斜帶(風捲荷葉)
十二、縮身斜帶(獅子搖頭)
十三、提膝捧劍(虎抱頭)
十四、跳步平刺(野馬跳澗)
十五、左虛步撩(小魁星式)
十六、右弓步撩(海底撈月)
〔第三組〕
十七、轉身回抽(射雁式)
十八、併步平刺(白猿獻果)
十九、左弓步攔(迎風撣塵)
二十、右弓步攔(迎風撣塵)
二一、左弓步攔(迎風撣塵)
二二、進步反刺(順水推舟)
二三、反身回劈(流星趕月)
二四、虛步點劍(天馬行空)
〔第四組〕
二五、獨立平托(挑簾式)
二六、弓步掛劈(左車輪劍)
二七、虛步掄劈(右車輪劍)
二八、撤步反擊(大鵬展翅)
二九、進步平刺(黃蜂入洞)
三十、丁步回抽(懷中抱月)
三一、旋轉平抹(風掃梅花)
三二、弓步直刺(指南針)
收 勢
太極劍的特點
練習時對身體各部位、精神意念和劍法的要求
太極劍基本動作要求
三十二式太極劍分解教學
預備式
起 勢(三環套月)
〔第一組〕
一、併步點劍(蜻蜓點水)
二、獨立反刺(大魁星式)
三、仆步橫掃(燕子抄水)
四、向右平帶(右攔掃)
五、向左平帶(左攔掃)
六、獨立掄劈(探海勢)
七、退步回抽(懷中抱月)
八、獨立上刺(宿鳥投林)
〔第二組〕
九、虛步下截(烏龍擺尾)
十、左弓步刺(青龍出水)
十一、轉身斜帶(風捲荷葉)
十二、縮身斜帶(獅子搖頭)
十三、提膝捧劍(虎抱頭)
十四、跳步平刺(野馬跳澗)
十五、左虛步撩(小魁星式)
十六、右弓步撩(海底撈月)
〔第三組〕
十七、轉身回抽(射雁式)
十八、併步平刺(白猿獻果)
十九、左弓步攔(迎風撣塵)
二十、右弓步攔(迎風撣塵)
二一、左弓步攔(迎風撣塵)
二二、進步反刺(順水推舟)
二三、反身回劈(流星趕月)
二四、虛步點劍(天馬行空)
〔第四組〕
二五、獨立平托(挑簾式)
二六、弓步掛劈(左車輪劍)
二七、虛步掄劈(右車輪劍)
二八、撤步反擊(大鵬展翅)
二九、進步平刺(黃蜂入洞)
三十、丁步回抽(懷中抱月)
三一、旋轉平抹(風掃梅花)
三二、弓步直刺(指南針)
收 勢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