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數字環境考古理論與實踐(簡體書)
滿額折

數字環境考古理論與實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通過對地理學人地關系理論、地理信息科學、環境考古等理論與方法的提煉與融合,對多年來以空間信息技術為主的數字技術發展及其在在環境考古研究中的應用分析,建立數字環境考古研究理論框架和技術方法體系。圍繞環境考古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可視化系統表達的流程,從宏觀尺度、中觀尺度和微觀(遺址域)尺度,介紹在中原地區開展的系統的數字環境考古實證研究,包括自動提取航片圖像考古目標物體的算法,環境考古數據庫建設,河南省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管理試點系統研究,區域不同時期城址演化的遙感影像圖譜研究,基于GIS空間分析技術的中原地區采集文明到農業文明區域環境分異與文化分布的相對關系分析,古地貌的三維虛擬表達等。《》涉及地學、環境學、歷史考古、空間信息技術等領域,體現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現代技術相互交叉融合。

名人/編輯推薦

《數字環境考古理論與實踐》是考古學、環境考古學、地理學、空間信息科學等相關學科相結合,進行綜合研究的有益嘗試。可供從事考古學、地理學、空間信息科學、史學等研究的學者以及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目次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數字環境考古概念的提出
1.1.1數字環境考古的發展歷程
1.1.2數字環境考古基本含義
1.2數字環境考古相關研究綜述
1.2.1國外數字環境考古相關研究
1.2.2國內相關研究現狀
第2章數字環境考古理論基礎與技術方法
2.1數字環境考古理論基礎
2.1.1數字環境考古的理論與方法依據
2.1.2數字環境考古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2.1.3數字環境考古研究體系
2.2數字環境考古研究對象、內容與特點
2.2.1數字環境考古研究對象
2.2.2數字環境考古研究內容
2.2.3數字環境考古的作用與特點
2.3數字環境考古研究方法
2.3.1區域研究方法
2.3.2環境考古研究方法
2.3.3數字環境考古研究方法
2.4數字環境考古技術支撐
2.4.1遙感及其相關技術
2.4.2數字測量技術
2.4.3空間數據庫技術
2.4.4地理信息系統
2.4.5虛擬現實技術
2.4.6數字環境考古技術體系框架與研究流程
第3章 中原地區環境遙感考古研究
3.1研究區概況
3.1.1研究區域范圍界定
3.1.2中原地區環境與文化特征
3.1.3 中原地區環境遙感考古研究重點
3.2雙洎河流域早期聚落選址水系特征遙感分析
3.3 中原地區早期城址遙感影像圖譜研究
3.3.1 中原地區典型早期城址影像特征
3.3.2中原地區早期城址演化特征影像分析
3.4商丘人工溝渠遺跡遙感解譯與自動提取
3.4.1遺跡航空遙感解譯
3.4.2遺跡目標自動識別研究
3.4.3野外實地踏查
3.4.4有關文獻記載
3.4.5相關認識
第4章 中原地區環境考古數據庫系統研究
4.1環境考古地理背景數據庫系統
4.1.1 環境考古地理背景數據庫系統設計與實現
4.1.2遙感影像數據庫
4.2河南文物資源數據庫系統研究
4.2.1河南省文物資源數據庫數據分析
4.2.2河南省文物資源管理試點系統開發
4.3環嵩山地區史前聚落數據庫設計與實現
4.3.1研究區域概況與數據采集
4.3.2數據庫設計
4.3.3數據庫編碼體系設計與建立
4.3.4數據庫實現
4.4鄭韓故城聚落遺址數據庫研究
4.4.1鄭韓故城遺址概況
4.4.2鄭韓故城文物考古信息特征分析
4.4.3數據組織與數據庫設計
4.4.4外部數據庫管理及查看
第5章基于GIS空間分析的古代聚落研究
5.1 中原地區早期聚落分布環境背景分析
5.1.1 區域聚落時空分布的地勢背景
5.1.2 區域聚落時空分布的地貌背景
5.1.3區域聚落時空分布的氣候背景
5.1.4 區域聚落時空分布的土壤背景
5.1.5 區域聚落時空分布的植被背景
5.2裴李崗時期聚落空間分布集聚分析
5.2.1方法簡介
5.2.2空間集聚分析
5.2.3結果分析
5.3仰韶文化聚落空間模式研究
5.3.1數據來源與處理
5.3.2仰韶文化聚落的空間分析
5.3.3總結
5.4龍山文化聚落空間模式研究
5.4.1數據來源與處理
5.4.2龍山文化聚落的空間分析
5.4.3總結
5.5小結
第6章區域環境考古虛擬現實研究
6.1 環嵩山地區環境與古文化遺址分布虛擬分析
6.1.1研究背景
6.1.2方法實現
6.1.3結果分析
6.2 瀠須河流域環境與古代城址分布虛擬分析
6.2.1研究區概況
6.2.2研究目的
6.2.3研究結果
6.3具茨山古代巖刻符號賦存環境三維虛擬
6.3.1研究背景
6.3.2三維虛擬實現
6.3.3結果分析
6.4關帝廟遺址商代地表恢復
6.4.1研究背景
6.4.2方法簡介
6.4.3結果分析
6.5 基于地面激光雷達系統古街區三維模型構建
6.5.I研究背景
6.5.2方法與成果
6.5.3討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仰韶文化中村落龐大,有的甚至有百萬平方米。較大型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村落內的房屋主要有圓形和方形兩種,中期后流行長方形、方形和連間排房。仰韶文化是母系社會開始轉入父系社會的文化。仰韶時代早期集體合葬和同性合葬文化較為盛行。在環嵩山地區統計仰韶文化遺址數量較多,且發現墓葬屬于中晚期的較多,使用專門墓葬的占多數。規模較大且比較重要的仰韶文化有大河村、西山、古城寨、秦王寨、滎陽青臺、點軍臺等遺址。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發展年代早,遺址數量多,延續時間長。
距今約4500~4000年的龍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分布較廣泛的一種文化。因首次發現于山東省章丘龍山故稱為“龍山文化”。由于其存在青銅遺物,有學者稱為“青石并用”時代。龍山文化中不僅存在著素面陶、蛋殼陶等極具特色的陶器,還有許多的石器、蚌器、骨器等,鬻、罩和甕等袋狀足器發展起來了,飾有繩紋、方格紋及附加堆紋等陶器較多,并影響著其他地區。這一時期仍然以農業為主,同時存在狩獵、打漁、蓄養牲畜等生存方式。龍山時期也吸收了周邊地區先進的文化因素,從房屋看,紅燒土房被白灰面地面代替。在河南龍山文化末期,中原文明的序曲正在奏響,人類慢慢進入文明社會。此次統計的仰韶文化遺址資料豐富,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新寨、王城崗、古城寨、煤山、瓦店等遺址。
距今4000~3000年夏商周三代文化是嵩山文化發展很快的時期。環嵩山地區內史初文化遺址分布范圍擴大。環嵩山地區是最早寫入中華文明的地方,是禮儀之邦的發祥地。
環嵩山地區既有舊石器文化的聚落,同時孕育了新石器文化,更是新石器文化與夏商周文化起源與傳播的中心區域。以嵩山為核心的遠古中原文明是區域性質文明。它同周邊的海岱文明、汾渭文明、甘青文明、江漢文明、巴蜀文明等一起構成了遠古時代中國文明。可見選擇環嵩山地區研究中原文明乃至中華文明起源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2.空間數據來源與特征
空間數據是表征地理空間內事物的數量、質量、分布、內在聯系和變化規律的圖形、圖像、符號、文字和數據等。設計和建立環嵩山地區史前聚落數據庫的基礎工作是根據系統功能,獲取所需要的史前聚落空間數據。這是組成基于GIS平臺的數據庫的核心,是GIS平臺的操作對象。
1)空間數據來源與操作平臺簡介
在GIS中空間數據來源一般有地圖數據、遙感影像數據、統計數據、實測數據以及各種文字報告等。環嵩山地區史前聚落數據庫中空間數據來源主要有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資料、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河南省文物志上卷、論文集《中國聚落考古的理論與實踐》、河南省政區圖(1:250 000)、河南省地勢圖(1:250 000)、鄭州市區等三十個縣級分區的政區圖(1:250 000)、河南省古城址圖(1:220 00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