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葉靈鳳,最早一批對香港歷史進行認真研究的學者,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年開始在《星島日報》開闢「香港史地」專欄,依據實地調查和豐富藏書資料,以獨到角度寫下大量有關香港「失落」(成為殖民地)的經過、著名「海盜」張保仔事跡以至香港方物等文章,開創了「香港學」研究寫作的先河。「葉靈鳳香港史系列」共五冊,收錄了葉靈鳳有關香港研究的重要文章,為後世提供了全面的香港歷史參考,尤其是開埠前後、鴉片戰爭那一段時期,極具學術價值。 在《張保仔的傳說和真相》中,葉靈鳳旁徵博引,以客觀沉著的態度去挖掘晚清時期的大海盜張保仔的種種真相。《香港的失落》收錄香港島為英國割佔前後、開埠初期、二次鴉片戰爭及租借新界有關的文章。通過這些探索性的文章及書介,葉靈鳳為大家逐步解開香港的「失落之謎」。《香港方物志》的文章記述的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香港風物。葉靈鳳將香港的鳥獸蟲魚和若干掌故風俗,運用自然科學知識和民俗學知識,將它們與祖國方面和這有關的種種配合起來,這裏面有科學也有傳說,用散文隨筆的形式寫成。《香島滄桑錄》所收錄葉靈鳳研究香港史的文章,題材主要分兩類,一是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後早期的社會現象(如「大笪地的痛心史」),二是考證英佔以前香港的山海史實(如宋末二帝在香港留下的種種史蹟)。《香海浮沉錄》收錄了三十五篇有關香港由開埠到二十世紀初的法政歷史的文章,早年的香港華洋雜處,政法制度一時未備,於是諸如「全港英人中毒事件」、「顧利臣街的警匪大槍戰」和「大難財標參的故事」等令人嘖嘖稱奇的事件,遂層出不窮。
作者簡介
葉靈鳳,1904年生,江蘇南京人。早年就讀上海藝術大學,二十年代開始以小說為主的寫作,是創造社第二期著名作家。曾在上海主編《戈壁》、《幻洲》及《現代小說》等文藝刊物。 1938年,他南來香港,在此定居直到 1975年逝世。期間先後主編《星島日報》及《立報》文藝副刊。著作轉以隨筆小品及翻譯為主,並從事香港掌故、方物的開創性研究。葉氏著作甚豐,小說集有《未完成的懺悔錄》、《女禍氏的餘孽》等;隨筆有《天竹》、《白葉雜記》; 翻譯有《新俄短篇小說集》等。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