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當H花媽遇上AS孩子
滿額折

當H花媽遇上AS孩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60 元
優惠價
9023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這是第一本近距離觀察亞斯伯格孩子成長的全記錄。
 用生動幽默的方式,解讀亞斯伯格孩子的內心世界。
 撕下先天被賦予的標籤,「愛」才是生命的原貌!

【內容簡介】

當有過動症(hyperactivity,簡稱H)的媽媽,遇上亞斯柏格症(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的孩子,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答案是:造就一位推理高手的媽媽。
面對生活中的事件,AS孩子的解讀就很特殊,例如:
◎沒有明確講出「不可以XXX」→就代表可以
◎解決多少問題太籠統→要說可以解決「多少%」的問題,才知道怎麼衡量
◎上完廁所洗手間沒水→不知道怎麼處理,只能呆站著
◎不喜歡和人肢體→所以不願搭捷運上學
當這些情況發生的時候,AS孩子不擅長表達,H花媽只好變身「柯南媽媽」,利用各種方法讓孩子說出當時情況,再抽絲剝繭拼湊出真相,找到解決方法。

我是在兒子確診AS時,同時被心理師確認為有衝動特質的「H」。「H」的中文是過動。也就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中的Hyperactivity。現在的我,把過動的「H」重新定義為:永遠對新鮮事物保持高度興緻和行動利強大的「High」。
我終於了解,原來所有的證件都重辦過N次、有創意但不受體制規範、認識男友六個月就自行決定結婚、沒辦法好好吃飯、快轉看DVD都可能是ADHD的行為,而這樣的我,又該如何養育被診斷出「亞斯伯格症」的兒子呢?
兒子說,他在母親的帶領下,完全不認為有 「教養」這件事。
這本看似搞笑古怪、鮮事一籮筐的故事,是我真實經歷過的,希望透過自己的回溯剖析,得到一些應證,甚至能夠幫助對「過動」跟「亞斯」極度焦慮的家長朋友。

作者簡介

卓惠珠(花媽)

育有亞斯柏格症的孩子,深知養育這類孩子的不易,因此長期經營「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柏格」社群部落格及粉絲頁,希望協助有相同困擾的家長。目前擔任「花蝶板橋國光影音租書館」店長。曾主持身心障礙親職花路米廣播節目,並經常做自閉症及社區營造社群經營類演講。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者名單】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蔡文哲醫師(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
柯白珊執行長(財團法人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吳沁婕 (昆蟲老師,過動症)
吳佑佑 (宇寧身心診所負責醫師 )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王維蒂醫師(聖保祿醫院精神科醫師)
 賴英宏 (台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資深情緒行為巡迴教師)
曲俊芳 (新北市特殊教育教師)
呂政達 (知名作家 )
王幼玲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
王道偉(語聲語言治療所負責人暨語言治療師)
張擇祥(語言治療師)

生命,總有無限的可能與美好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常常在演講中問到,「農民曆的最後是什麼?」嗯,或許是現代人已經不像以往那麼經常翻閱這本庶民百姓的生活指南,但欣慰的是,偶爾現場仍有幾位會迸出「食物相剋圖」這字眼。
沒錯,「螃蟹不能碰什麼?」「柿子。」
「那亞斯伯格症孩子不能碰到誰?」我常接著問。嗯,「過動。」
你可能會疑惑「這話怎麼說?」
如果你對亞斯伯格症與ADHD孩子有些初步的概念,你會發現亞斯伯格症孩子總有自己一套看待周遭事物的模式,同時特別忌諱周遭他人未經允許就去碰觸、打亂,甚至於打破他的結構或節奏。
然而,如果偏偏遇見了隨性、熱情、不按牌理出牌的ADHD的熱情關注(謎之音:這該說是衝動吧!?)這對亞斯伯格症來說,有如一種侵犯、騷擾、無法承受的刺激,這可是很容易讓自己的情緒歇斯底里。
也因此,自己常常半開玩笑地說(其實內心是很慎重的)「當同時有亞斯伯格症和ADHD在同一班,我往往會送給老師兩個字貼在教室門口,這兩個字叫『大凶』,對於老師的班級經營可是一大挑戰。」(當然,這話真正要傳達的是對於編班所需的細膩與謹慎考量。)
但如果今天這種組合變成是在家裡的母子兩人呢?我想,你可能無法想像那種令人捏一把冷汗的衝突畫面。但是,在閱讀花媽這一本《當H花媽遇到AS孩子》,卻看見了作者如何逢凶化吉,翻轉了前面所提到的刻板印象,將亞斯伯格症與ADHD的相處幻化成一場場、一幕幕動人的生命樂章。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為人母親對孩子成長的生命記錄。書中除了處處可遇見花媽與孩子的生命智慧在流動,更令人感動的,是你會遇見一位母親如何選擇優先調整自己、改變自己,來試著了解眼前如謎樣般的孩子。如同書裡的這些話「我才知道自己必須調整看孩子的視野。我必須蹲下來跟他等肩同高,才看得到他的困境。」、「很有趣的是,當我蹲下來時,我也看到全然不同的光景。」
這更是一本屬於關心泛自閉症孩子的家長、老師與治療師們的教戰手冊。內容中,你將透過花媽生動及詳實的分析與記錄,做為自己陪伴孩子成長及面對困境因應的參考指南,而讓彼此跳出親子之間的曼妙舞步。
書中,你將會遇見許多經生命淬鍊的醍醐灌頂的文字,無論是「這十幾年間,我跟孩子間最大的磨合就是『媽媽講話盡量精準』,『兒子盡量接受一般人說話概念會比較模糊』或『太多選擇會讓他無所適從,要幫他縮小範圍』」等。

感恩《當H花媽遇到AS孩子》這本書,讓我們遇見生命,總有無限的可能與美好。無論亞斯,無論過動。

目次

推薦序 生命,總有無限的可能與美好 王意中
推薦序 遇見,察覺彼此不同,然後能溝通 張擇祥
推薦序 我的老媽很脫序 黃千綾
推薦序 流淚播種者,必歡笑收割 卓惠珍
自序 理解,開啟溝通的橋梁

01當H花媽遇到AS孩子
02發現兒子的「與眾不同」]
03 GPS孩子幫媽媽導航
04非關雞同鴨講
05糾錯高手
06原來是我不會問問題
07彼此高度不同,想法跟做法都要調整
08家有特殊兒,要不要放棄工作?
09 確認很重要
10沒有同理心真的很糟嗎?
11因為困難所以更要成長
12找到生氣的原因--契約事件
13兒子學會怎樣讓大人安心了
14一塌糊塗的體育課
15拒學懸疑案
16想變成ㄇ字形
17柯南媽媽大出擊
18天才兒童的媽
19網路沉癮是教育的問題
20什麼是一輩子的事
21貼標籤
【附錄】解讀ASD話語

書摘/試閱

01當H花媽遇到AS孩子

我是在兒子確診AS 時,同時被心理師確認為有衝動的特質「H」。AD「H」D的H中文是過動,也就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中的Hyperactivity。ADHD有三型(想知道細節請直接查維基百科),當時我是受診屬於「H」過動,再加上「I」衝動這一種。
但透過一連串的學習與改變後,我現任的精神醫師確定我應該是ADHD。若以現在的醫學尺度,在兒時如果有機會被我娘抓去診斷,也很有機會被確診為「資優ADHD」。但現在的我修正到工作完成度很高,只要抑制「衝動」特質造成的困擾即可,所以也無須去標籤化自己有何「病兆」了。
四十歲被確診為H的時候,心理師想告訴我,關於我衝動特質的細節,但我沒去聽她說。一開始我以為是自己不接受事實,但現在想想,這好像同時也是H特質「沒耐心、愛插嘴、思考跳躍、常離題」的表現。去年因緣際會認識吳佑佑醫師、洪仲清和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我的過動人生》作者昆蟲老師吳沁婕,還有台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賴英宏老師、曲俊芳老師,幾乎每個認識的治療師也都或多或少告訴我,屬於我的「衝動」和「資優ADHD」特質,尤其是遇到吳沁婕的時候,簡直就像是在照鏡子。
這終於讓我了解,原來「所有的學生證、身分證、健保卡、信用卡、駕照、畢業證書都重辦過N次」、「有創意但不受體制規範」、「大學畢業時代表畢業生受獎,沒想過得告知父母」、「認識男友六個月就自行決定結婚」、「高中時,從士林到板橋回家的同一條路線,不斷更換各路公車,看不同的風景和不同的同學回家」、「沒辦法好好吃飯」、「快轉看DVD,沒耐心看電視節目」都可能是ADHD的行為。
醍醐灌頂的剎那,讓我更想跟您分享,我自己經歷的ADHD經驗。也想透過文字的整理,讓大家思考一下,ADHD帶給我教養兩個孩子,尤其是AS 孩子的「優點」與「困擾」。
女兒說,她想我的優點想很久,但是缺點劈哩啪啦說了一堆,媽媽胡搞瞎搞,寒假做家事可以臭蓋亂寫(其實是媽媽對家事完全失能),考試前去看電影、做離子燙,這件事讓她價值觀很混亂、很火……
兒子說,他在母親的帶領下,完全不認為有「教養」這件事。
現在的我,把過動的「H」重新定義為:永遠對新鮮事物保持高度興緻和行動利強大的「High」。
我希望透過自己的回溯剖析,得到一些印證,希望提供自己的方法,能幫助到把過動跟亞斯柏格當成極大缺陷的家長朋友們,讓您有多一種可能,多一種思維。

兒子看身心科的日子
兒子六歲前在全韓文環境念書,會簡單的英文,韓文可以書寫句子,中文可以看國字自讀。雖然在首爾念過幼稚園小中大班,但因為不適應學校又體弱多病,加總起來上的課不超過三分之一。
小一時回台灣就讀。沒多久我就覺得這個老師對兒子有諸多抱怨,我對她的教學內容也不太認同,正好朋友要我到另一所國小短期代課,所以上學期結束前,我就幫兒子辦了轉學。隔年我考上長期代課,擔任自然科科任老師,也負責教務處建構電腦資料庫的工作。
二年級上學期,適逢該校百年校慶,小二要在校慶大會上舞龍舞獅,每個小孩都拿著小獅子頭在操場練習。事情發生時,我沒課在教務處工作著。聽到操場有廣播聲音。彷彿有不尋常的異動,所以我走到窗口看著操場。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位別班老師拉著兒子的臂膀一路拖著,從操場往講台方向走。接著兒子的導師出現,兩位老師跟兒子對話了一陣子,然後兒子開始身體僵直。沒多久兒子的導師就把他拖到二樓來找我。
導師跟我說,她沒看到現場的狀況。但隔壁班的導師說,她吩咐下課休息時間,叫大家不要用腳踩獅子頭,可是兒子卻很故意去踩。隔壁班老師就要求兒子道歉,兒子不認錯也不說話。「所以,這麼壞的孩子,要上去司令台給大家看。」但兒子全身僵直拖不動,所以請他的導師處理!
這事件在我聽起來覺得不可能。因為兒子非常守規矩,不可能發生故意違抗或不守規矩的事情;或者孩子覺得不是他的錯,所以不願認錯,也沒必要認錯。我思考也許錯根本不在兒子,而且這老師「要他上台給大家看」的處置,實在太離譜了!
從那天開始,孩子不講話,而且也不願意上學。我完全沒辦法和他溝通。還好他才八歲,而且體型非常瘦小,所以我很輕易就能把他拖到學校上課。所以連兩天,都跟老師講兒子還是不說話不溝通的狀態,請導師觀察協助。
直到第三天,我在打掃他的書房時,看到他掉落在書桌邊的字條。粗黑深刻的字跡寫著「我想死掉」。我感受到事情的嚴重性,開始帶他到兒童身心科就診。
我並沒有和孩子溝通,就直接幫他掛身心科,開始每周一次的心理晤談。兒子的心理師跟我說每個月的最後一次晤談,會留時間跟媽媽談話,但前幾個禮拜我每次都在醫師走出診間的當下,開始劈哩啪啦講一堆孩子的狀況。我雖然知道四周才能輪一次跟心理師談孩子的情況,但仍多次忍不住強堵在門口跟她說起我的焦慮。於是心理師也幫我排了心理諮商時間,於是孩子諮商的同時,我也接受另一位諮商師的協助。

醫師詢問孩子的問題都被我搶答了
但是,輪到母子同時接受諮商的時候,我搶答了所有醫師詢問孩子問題。
即便事隔十幾年,當我回想起當時的諮商情景,腦袋浮現的畫面是我一個人就等於一群麻雀吱吱喳喳,說個不停。
當時孩子完全沉默不語,而我自己則是吵鬧聒噪不堪。耳畔響起的是周遭親朋好友與醫療專業人員,反覆且堅定的聲音:「媽媽妳太急了,太焦慮了,請慢下來。」、「媽媽妳講太快了,講慢一點,我聽不懂妳說什麼。」
經過心理師處理了幾個月,孩子都沒開口說過話,情況陷入膠著,於是心理師要求錄影拍攝孩子在遊戲治療時的狀態。但沒多久孩子發現了攝影機,開始反抗,拒絕去遊戲治療。這情況僵持了兩個禮拜,心理師剛好要出國一個月,所以商。暑假嘛,本來孩子就不用拖著上學,不必再拖著進診療室,讓我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後記
原來獅子頭事件,根本是一場大烏龍。兒子十九歲的時候,我再度跟他談起這件事。結果兒子說:「我有踩獅子頭……」但他生氣的點是:「那個老師根本沒叫大家不能踩獅子頭。」
這件事,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實情。但是兒子是不會說謊的,也許老師說過了,但是他沒有聽到。可是在他的感受中,他如果沒有聽到老師有說,他就會真實的認為老師沒有說。既然老師沒有說不能踩獅子頭,那麼他踩到獅子頭並沒有錯,當然就不願意道歉。
如果這件事一開始,老師就認識這孩子,不去預設孩子是個不聽話、不誠實、不受教的壞孩子,那麼就會少掉後續一大串連鎖反應。畢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