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法哲學的基本問題(簡體書)

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當代中國法哲學的基本問題(簡體書)
滿額折

當代中國法哲學的基本問題(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當代中國法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作者繼《當代中國法哲學的使命》、《當代中國法哲學的反思與建構》兩部著作之后,建構“當代中國法哲學”系列思考中的第三部。2005年,鄧正來教授發表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的著名論著,開啟了中國現代思想的自主性新時代。本書作者通過認真思考鄧正來教授《中國法學向何處去》一書的基本脈絡,并結合中西文化百年大論戰的內在邏輯,進而提出了“新道統論”的法哲學主張。作者認為,當下中國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法學時代,從知識論上看,它是一個繼子學時代(春秋戰國)、經學時代(秦漢至南宋)、理學時代(南宋至晚清)之后的第四個知識時代。作者提出的“新道統論”就是為這樣一個全新的法學時代進行系統論證的法哲學。作者在前兩部著作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系統化了自己的理論思考并首次闡釋了作為新道統論法哲學的回溯主義法學方法論。

作者簡介

魏敦友,湖北省仙桃市人,男,1965年生,哲學博士,廣西大學法學院教授。曾任山東大學“泰山學者”特聘教授(謝暉教授主持的理論法學聘任的學術骨干),百色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1988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同年工作于北京醫學專科學校(現首都醫科大學),從事法制教學。1989年又進入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師從楊壽堪教授攻讀西方哲學,于1992年獲得哲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湖北大學哲學研究所工作。1994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師從楊祖陶教授、鄧曉芒教授攻讀西方哲學,于1997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98年從湖北大學哲學研究所調入湖北大學法學系,任副主任,正式開始法學的教學與研究。1999年調入廣西大學法學院工作至今。2001年進入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后工作站,師從黃頌杰教授、俞吾金教授從事西方法哲學的研究工作,2003年出站,課題成果為《自然法的觀念——淵源、歷史與邏輯》。2005年始發愿將畢生致力于“新道統論”的思想發展與理論建構。已出版個人專著《回返理性之源》、《當代中國法哲學的使命》、《當代中國法哲學的反思與建構》三部,并在《哲學研究》、《國外社會科學》、《政法論壇》、《山東大學學報》、《法制日報》、《檢察日報》等知名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目次


開啟中國思想史上的法學知識軸心時代
(代序言)
——為清華大學“世界華人法哲學年會·
2012”而作
上篇 理論與方法
新道統論法哲學與現代中國法學的興起
——為湖北大學八十華誕而作
新道統論為現代中國法學奠基
新道統論法哲學的若干基本問題
——在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中國法
研究中心”的講演
從“中國法律理想圖景”到“新道統論”
——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講演
三重世界觀與法學世界的建構

開啟中國思想史上的法學知識軸心時代
(代序言)
——為清華大學“世界華人法哲學年會·
2012”而作
上篇 理論與方法
新道統論法哲學與現代中國法學的興起
——為湖北大學八十華誕而作
新道統論為現代中國法學奠基
新道統論法哲學的若干基本問題
——在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中國法
研究中心”的講演
從“中國法律理想圖景”到“新道統論”
——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講演
三重世界觀與法學世界的建構
——基于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一書的
思考
西方法學翻譯與中國法學建構
——邱昭繼《法學翻譯與分析法學在中國的
發展》評議
法治中國的“西體中用”之道
——讀周大偉先生《法治的細節》一書有感
法治中國進程中可能的地方性知識貢獻
——在“粵桂閩三省(區)法理學研究會2013
年學術年會”上的學術總結
現代中國法學的宏大敘事與細致求證
——在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地方法制
發展論壇(2014年·春)”上的學術總結
法治、法學與中國的現代性秩序建構
——為“嚴存生先生法社會學思想研討會”
而作
書生的身位職責與學術傳統的建立
——讀錢穆先生《師友雜憶》札記之一
認知路途上的“震撼性時刻”
——讀錢穆先生《師友雜憶》札記之二
反家庭暴力立法的法哲學思考
法學大時代的建構與法學方法論的轉向
法治的邏輯與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
——在廣西社會主義學院的演講
下篇 思想的境域
回顧與瞻望
——魏敦友教授訪談錄
讀書、時代與人生
——魏敦友教授訪談錄
北大是一個夢
人生的樂趣在于與你喜歡的人合作
碎思錄十四則
拙著重印感言
潮白河之魂
——懷念王生
立場問題
——懷念我的忘年交劉簡言先生
一段凝固的友誼
——紀念我的大學同學Y
為大三送行
祭悼林正華兄
懷念好兄弟李紹章
博友安心易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為我的碩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
楊壽堪教授八十華誕而作
人生是一首無言的歌
——春節拜望我的導師楊祖陶教授小記
世間已無鄧正來
——我對鄧正來教授的追思與懷念
關鍵在于培養對知識的興趣
——答《廣西政協報》編輯何文毅女士問
君子、小人與仁德問題
——朱祖飛與魏敦友的對話
思想取向、歷史方位與秩序建構
——朱祖飛大律師與魏敦友教授對話錄
人人都是一個霾
——張鐳博士與魏敦友教授對話錄
人人都是一盞燈
——讀趙越勝《燃燈者》寄語碩士畢業六同學
百色,人生的新驛站
一段終生難忘的人生經歷
——一個政協委員在百色的掛職片斷
齊魯粵廣十三日行思錄
附錄
良師益友
——記魏敦友老師歌樂山之行
魏敦友兄石門講座小記
三會“新道統論”開拓者
——南邕人語
我與爸爸
跋:
為學問道三十年

書摘/試閱

魏敦友今年五月中旬到香港參加法學方面研討會,返回時路過珠海送我一本他的新著《當代中國法哲學的使命》,并要我寫幾句話作為該書再版時之用。對法學我是門外漢,只好說幾句外行話。
魏敦友博士生畢業后,從哲學轉向法學的研究與教學。我記得他一次出差到北京,在北京國家圖書館復印大量有關西方自然法方面的外文資料,開始對自然法的研究。后來在法理學方面發表一些文章,特別在他的博客上對當前中國法學一些問題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引起法學界的注意。從2005年開始轉向對當代中國法哲學問題的研究。在短短十年時間,他在中國法學理論戰線上從一名新兵成為小有名氣的“老兵”,這首先是魏敦友有較好的哲學素養。有人說哲學是愛智之學,也有人說哲學是尋求智慧之學,還有人說哲學是智慧之學。無論哪一種說法,哲學都是與智慧聯系在一起的。哲學的確能給人以智慧,有了哲學智慧之“眼”,對事物能看得更深,理解得更透,能把握問題的本質,切中問題的要害,這就是所謂哲學的“穿透力”。魏敦友雖然涉足法學領域的研究時間短,資歷淺,但因為他有較扎實的哲學基礎知識,具備了較好的哲學素養,因此他在法學方面一些問題的看法上,不落俗套,有自己的新視角,提出一些新見解。他的文章、演講以及博客上發表的東西給人以一種新鮮感,引起法學愛好者、讀者的興趣,我認為原因就在此。應該說魏敦友這方面的優勢彌補了他非法學專業出身的劣勢。其次是魏敦友具有較廣的知識面。他用功好學,雖然不能說學貫中西,但古今中外的書籍從哲學到政治,從歷史到文學等書讀得不少;他不是讀書不求甚解的人,學到的知識消化為自己的東西加以引用。他的文章、演講旁征博引,內容豐富多彩,不是幾條理論、原理,干巴巴的邏輯論證,所以大家愛看、愛聽,他的文章有較廣的讀者群。另外,魏敦友能辯證地對待法學界的各種理論觀點,科學地分析與吸納,避人家之短,采人家之長,充實自己。我認為做學問這種態度很重要。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作出一點成績就以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盛氣凌人;自己文章是珍珠,別人文章是垃圾。謙虛謹慎,學問才能不斷進步。
魏敦友的著作幾次演講中都提到當代中國法學的靈魂是自主性的問題。他強調如何建立中國自主性的法學體系是我們中國法學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任務。我認為這是很有見地的,因為只有自主性的東西才能在自己國土生根、開花、結果。
魏敦友這部著作的主題是要構建自己法哲學思想“新道統論”。他在一篇演講中較詳細地敘述了他這個主張的歷史發展過程,而且認為這是努力吸收當代中國學人所創造的優秀成果的結果。對“新道統論”的提法如何,怎樣來評價等問題,因為我對法學沒有研究,沒有發言權,不能妄加評論。但從這部著作的內容來看,其思想還有待論證。諸如:為什么要提出“新道統論”,什么是“新道統論”,當代中國建立“新道統論”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等問題,還需要從歷史、現實和邏輯相統一中做詳細的闡釋,論證其合理性與可行性,這才有說服力。
魏敦友寒窗十載,沒有白費,為今后進一步研究法學打下了一定基礎,打開了法學研究征途上的光輝前景,但當然還需付出艱辛勞動與精力。祝魏敦友的哲學智慧發出更大光芒,在法學研究上更上一層樓!

……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