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平庸的人和卓越的人。
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實、自在、瀟灑,
失敗平庸者過得空虛、艱難、猥瑣。
安東尼.羅賓有句名言: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你就有什麼樣的生活。只有糟糕的心情,
沒有糟糕的事情,百分之一的壞心情會導致百分之百的失敗。
安東尼.羅賓有句名言:你有什麼樣的感覺,你就有什麼樣的生活。的確,人感覺到的,就是所擁有的,人感覺到的越多,所擁有的也就越多。
心態決定一切,這是生活的哲理。擁有好心情,就是勝利的保證,樂觀的態度能指引我們更上一層樓,挑剔和抱怨不是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每個人今天的命運狀況,或許都是自己昨天心情的結果。
的確,心情好壞對我們的生活和命運具有決定意義的影響。它會引導我們以現實、恰當的方法做事,但有時也會讓我們做錯事而追悔莫及。
成功首先來自於自我情緒的完善,而非才能。美國心理學家南迪•南森指出: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與消極情緒做持久的鬥爭。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平庸的人和卓越的人。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實、自在、瀟灑,失敗平庸者過得空虛、艱難、猥瑣。
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為這兩類人的心態不同,特別是在關鍵時刻的心態,往往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自己控制心情的能力有所不同。
只有糟糕的心情,沒有糟糕的事情,百分之一的壞心情會導致百分之百的失敗。成功者並不是獲得了上蒼更多的恩賜,也不是他們的能力有多麼的超群,而只是因為他們善於控制自己的心情,能在絕望的時候看到希望,能在黑暗的時候看到光明,所以他們心中永遠燃燒著激情和樂觀的火焰,永遠擁有樂觀向上、不斷奮鬥的不竭動力。相反,失敗者也並不是真的像他們所抱怨的那樣缺少機會,或者是資歷淺薄,甚至抱怨上天不公,虧待自己,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只因為他們沒有學會控制自己的心情,失意時一味抱怨不思東山再起,落後時不想奮起直追,消沉時只會借酒消愁,得意時又會忘乎所以。一個連自己的心情都控制不了的人還能控制其他的東西嗎?
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現實生活的種種磨難和衝擊,我們都會經歷痛苦都會遭受失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把握未來,我們不能左右事情,但我們可以左右心情。
不管生活的泥潭多麼齷齪,不管世俗的眼光多麼陳腐,用一雙天真的眼睛去看待事情,用一顆平常心去體味人生,為人常思己過,處事知足常樂,珍視自己、獎勵自己,給心靈洗個澡,清爽的面對人生。工作中,與人友善,助人為樂,做好工作才有享受生活的資本;生活中,享受寧靜與平和,找到自己的興趣,享受每一天。
我們不僅僅是因為有值得快樂的事情才快樂,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為自己創造能夠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學會愛自己、照顧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用全部的愛來構建快樂的家庭、給自己的家人快樂,用真心和誠意與人相處、對人友善,以從容的姿態對待生活、享受生活。
快樂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你對大山問一聲好,山也就向你問好;你對河水綻放一個微笑,河水也給你一個微笑,你用美妙的心情對待生活,生活自然會回報給你更多的美妙。擁有好心情,才能做好事情;擁有好心情,才能有快樂人生。心情好,才能為你帶來更多好運氣!
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實、自在、瀟灑,
失敗平庸者過得空虛、艱難、猥瑣。
安東尼.羅賓有句名言: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你就有什麼樣的生活。只有糟糕的心情,
沒有糟糕的事情,百分之一的壞心情會導致百分之百的失敗。
安東尼.羅賓有句名言:你有什麼樣的感覺,你就有什麼樣的生活。的確,人感覺到的,就是所擁有的,人感覺到的越多,所擁有的也就越多。
心態決定一切,這是生活的哲理。擁有好心情,就是勝利的保證,樂觀的態度能指引我們更上一層樓,挑剔和抱怨不是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每個人今天的命運狀況,或許都是自己昨天心情的結果。
的確,心情好壞對我們的生活和命運具有決定意義的影響。它會引導我們以現實、恰當的方法做事,但有時也會讓我們做錯事而追悔莫及。
成功首先來自於自我情緒的完善,而非才能。美國心理學家南迪•南森指出: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與消極情緒做持久的鬥爭。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平庸的人和卓越的人。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實、自在、瀟灑,失敗平庸者過得空虛、艱難、猥瑣。
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為這兩類人的心態不同,特別是在關鍵時刻的心態,往往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自己控制心情的能力有所不同。
只有糟糕的心情,沒有糟糕的事情,百分之一的壞心情會導致百分之百的失敗。成功者並不是獲得了上蒼更多的恩賜,也不是他們的能力有多麼的超群,而只是因為他們善於控制自己的心情,能在絕望的時候看到希望,能在黑暗的時候看到光明,所以他們心中永遠燃燒著激情和樂觀的火焰,永遠擁有樂觀向上、不斷奮鬥的不竭動力。相反,失敗者也並不是真的像他們所抱怨的那樣缺少機會,或者是資歷淺薄,甚至抱怨上天不公,虧待自己,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只因為他們沒有學會控制自己的心情,失意時一味抱怨不思東山再起,落後時不想奮起直追,消沉時只會借酒消愁,得意時又會忘乎所以。一個連自己的心情都控制不了的人還能控制其他的東西嗎?
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現實生活的種種磨難和衝擊,我們都會經歷痛苦都會遭受失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把握未來,我們不能左右事情,但我們可以左右心情。
不管生活的泥潭多麼齷齪,不管世俗的眼光多麼陳腐,用一雙天真的眼睛去看待事情,用一顆平常心去體味人生,為人常思己過,處事知足常樂,珍視自己、獎勵自己,給心靈洗個澡,清爽的面對人生。工作中,與人友善,助人為樂,做好工作才有享受生活的資本;生活中,享受寧靜與平和,找到自己的興趣,享受每一天。
我們不僅僅是因為有值得快樂的事情才快樂,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為自己創造能夠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學會愛自己、照顧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用全部的愛來構建快樂的家庭、給自己的家人快樂,用真心和誠意與人相處、對人友善,以從容的姿態對待生活、享受生活。
快樂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你對大山問一聲好,山也就向你問好;你對河水綻放一個微笑,河水也給你一個微笑,你用美妙的心情對待生活,生活自然會回報給你更多的美妙。擁有好心情,才能做好事情;擁有好心情,才能有快樂人生。心情好,才能為你帶來更多好運氣!
作者簡介
心理學碩士,資深撰稿人,在處事為人、人文哲學上有很深的造詣。曾在報刊、雜志上發表過多篇關於成功方面的文章,見解獨到,很受讀者的青睞。
目次
目錄
Chapter 1、
可怕的疾病「糖尿病」,你認識多少?
1、形成糖尿病的原因及關鍵因子/10
2、糖尿病的分類及特有病因/12
3、血糖正常不代表沒罹患糖尿病,要注意隱性糖尿病!/16
4、找出隱性糖尿病患的利器,測量糖化血色素/18
5、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及常見的檢查方式/20
6、十種症狀的跡象,那就是危險的信號/22
7、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26
Chapter 2、
糖尿病造成的併發症及防治原則
1、無聲無息的殺手,隨時會導致死亡的急性併發症/30
2、突如其來的失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34
3、中老年人的噩夢,缺血性腦中風/38
4、心肌梗塞的原兇,糖尿病心臟病/42
5、糖尿病腎臟衰竭病變,導致終身洗腎/46
6、糖尿病末稍神經病變,引發足部截肢/50
7、啥米!糖尿病還會造成口腔疾病/54
Chapter 3、
飲食調控是控制血糖的最佳幫手
1、使用升糖指數來衡量血糖上升的速度/60
2、利用升糖負荷來測量攝取食物中的葡萄糖/62
3、生活中常見食物的升糖指數/64
4、日常生活飲食需注意的事項/68
5、有效抑制糖尿病併發症的營養素/70
6、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12種食物,幫助控制血糖值/76
7、糖尿病患者的七大類飲食禁忌/80
8、採取地中海飲食,徹底杜絕高血糖/82
9、穩定血糖的生活守則/84
Chapter 4、
運動可以改變身體結構,有效幫助控制血糖
1、糖尿病患者運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88
2、增加肌肉量的肌力訓練有助於控制血糖/90
3、鍛鍊增加手臂肌肉,有效提高血糖的代謝/92
4、提高身體的核心肌群,減少胰島素分泌受到阻礙/96
5、提高小腿肌肉耐力,預防心血管疾病/102
Chapter 5、
糖尿病患者常見問題及迷思
1、以為愛吃甜食才會得到糖尿病!/106
2、為什麼多喝、多尿、多吃,但是體重下降呢?/106
3、沒有三多一少的症狀就不是糖尿病嗎?/107
4、糖尿病長期吃藥會不會傷腎?是導致洗腎的原因嗎?/107
5、為什麼糖尿病的用藥通常會越來越多種?/108
6、需要開始打胰島素時,表示病情很嚴重了?/108
7、糖尿病患需不需要戒菸?/108
8、糖尿病只要注意血糖值就夠了吧!/109
9、糖尿病什麼都不能吃?尤其是澱粉類食物吧!/110
10、糖尿病患者要嚴禁吃甜食、甚至是水果?/110
11、市售血糖機種類繁多,哪一種血糖機比較好?/111
Chapter 1、
可怕的疾病「糖尿病」,你認識多少?
1、形成糖尿病的原因及關鍵因子/10
2、糖尿病的分類及特有病因/12
3、血糖正常不代表沒罹患糖尿病,要注意隱性糖尿病!/16
4、找出隱性糖尿病患的利器,測量糖化血色素/18
5、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及常見的檢查方式/20
6、十種症狀的跡象,那就是危險的信號/22
7、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26
Chapter 2、
糖尿病造成的併發症及防治原則
1、無聲無息的殺手,隨時會導致死亡的急性併發症/30
2、突如其來的失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34
3、中老年人的噩夢,缺血性腦中風/38
4、心肌梗塞的原兇,糖尿病心臟病/42
5、糖尿病腎臟衰竭病變,導致終身洗腎/46
6、糖尿病末稍神經病變,引發足部截肢/50
7、啥米!糖尿病還會造成口腔疾病/54
Chapter 3、
飲食調控是控制血糖的最佳幫手
1、使用升糖指數來衡量血糖上升的速度/60
2、利用升糖負荷來測量攝取食物中的葡萄糖/62
3、生活中常見食物的升糖指數/64
4、日常生活飲食需注意的事項/68
5、有效抑制糖尿病併發症的營養素/70
6、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12種食物,幫助控制血糖值/76
7、糖尿病患者的七大類飲食禁忌/80
8、採取地中海飲食,徹底杜絕高血糖/82
9、穩定血糖的生活守則/84
Chapter 4、
運動可以改變身體結構,有效幫助控制血糖
1、糖尿病患者運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88
2、增加肌肉量的肌力訓練有助於控制血糖/90
3、鍛鍊增加手臂肌肉,有效提高血糖的代謝/92
4、提高身體的核心肌群,減少胰島素分泌受到阻礙/96
5、提高小腿肌肉耐力,預防心血管疾病/102
Chapter 5、
糖尿病患者常見問題及迷思
1、以為愛吃甜食才會得到糖尿病!/106
2、為什麼多喝、多尿、多吃,但是體重下降呢?/106
3、沒有三多一少的症狀就不是糖尿病嗎?/107
4、糖尿病長期吃藥會不會傷腎?是導致洗腎的原因嗎?/107
5、為什麼糖尿病的用藥通常會越來越多種?/108
6、需要開始打胰島素時,表示病情很嚴重了?/108
7、糖尿病患需不需要戒菸?/108
8、糖尿病只要注意血糖值就夠了吧!/109
9、糖尿病什麼都不能吃?尤其是澱粉類食物吧!/110
10、糖尿病患者要嚴禁吃甜食、甚至是水果?/110
11、市售血糖機種類繁多,哪一種血糖機比較好?/111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沐浴陽光,洗滌不安的心靈
1.別讓不安的心靈,喋喋不休
洗滌心靈的一種形式,就是讓心停止嘮叨和念頭,內心沒有衝突和恐懼。
我們的心為什麼喋喋不休,我們是否已經習慣於嘮叨不止?
有的時候我們會突然覺察到自己的心總是在喋喋不休,持續不斷地冒出毫無意識、缺乏邏輯、含糊不清、混亂嘈雜的妄念,就像水一樣自動地溢出來。即使我們知道這不是理性的思考,也知道這些妄念會消磨我們的能量——讓我們的腦子神經兮兮,弄得我們身心俱疲,胡思亂想既沒目的又無意義,可是我們就是無法停止嘮叨。而無論你在思考什麼:工作、事業、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和你的財物,只要你的心永遠充滿著念頭,需要有事情做,就會嘮叨不休、焦灼不安。
熙熙攘攘的社會,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人們喋喋不休的內心。我們的心何時能夠停止嘮叨和念頭,內心沒有衝突和恐懼?
一個女孩有一次生病急診住院,在醫院打點滴,那時才剛過淩晨五點,注射室裏只有她和一位中年婦女以及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三個人。因為打點滴時間太長,於是她們就聊了起來。中年婦女是因為糖尿病而打點滴,雖然她一直配合醫生的治療,但是還沒能根治,她說生活太使人憂愁了。
女孩開玩笑地問:「你是不是愁錢啊?」
中年婦女卻說:「我並不缺錢,就是不知道為什麼一天都在奔波勞碌著,心裏面從來沒有閒下來過。你看,現在才五點鐘,就得早早來醫院打點滴,因為待會天亮前要趕回家照料小孫子起床,給兒子兒媳做早餐,然後再送孫子去幼稚園。忙完這些我還要上班,辦公室裏也總有忙不完的工作,處理不完的人際關係。總之,整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心裏邊總得想著這樣那樣的事,儘管想的都是些小事,但如果不去想,心裏面又很難受。」
對面的老太太這時接過話:「你要是總是想那麼事情,病怎麼能好呢?你看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趕緊放下心裏面所有的東西,什麼也別想,到外面踏青賞花去,讓自己的心休息休息,總是這麼喋喋不休地煩惱著,不病也憋出病來了。」
如果我們的心老是嘮叨不休,我們就會浮想聯篇,就不能看見事情的真相,例如總是回想過去的錯誤,又預想未來的苦難,設想並不一定發生的種種。此時恐懼就會趁虛而入,你的心還存在支離破碎的妄想,而恐懼卻已全副武裝地侵襲,因此你的生活才會越來越亂,病痛才不能消除。
只有在內心平靜時,你才能看見生活裏的恐懼、瑣碎。如果你的心不再那麼忙碌,不再為自己的困擾和焦慮喋喋不休,你就能安心地去認識自己從而享受生活。假如你說「我要瞭解它、控制它、除掉它、停止它」,其實你已經又開始喋喋不休了。
等到哪一天你遺忘了時間,能夠輕鬆地放下家裏所有的柴米油鹽,平靜地去欣賞街邊的花草樹木,並且隨時準備融入到山川河流當中,頭腦自然而然地就能夠拋棄那些妄想雜念,心就停止了喋喋不休。等到你全然覺察和瞭解意識的結構、快感、悲傷和絕望,而腦細胞也變得平靜了,也許你的心就能夠到達純然寂靜的境界。
2.洗滌不安的心靈,淨化心靈
擁有美好而純潔的心靈無疑會得到更多的朋友和更多的信賴,這是擁有一個和諧人際環境的必要條件。一個心靈肮髒的人必然被肮髒的氣氛所包圍,也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厭惡。
南北朝的神秀有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淨化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而慧能認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子是說,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慧能的境界顯然比神秀要高出一層。
我們大多數人達不到慧能那種境界,所以應當每每注意淨化自己的心靈。
明朝有一個叫董京的人在京城為官,有一年,山東大旱,董京被朝廷派往山東指揮軍民抗旱,因抗旱有功,董京回京後被朝廷重賞,官升一級。但就在自己的事蹟被民眾廣為傳誦的時候,董京却出人意料地向朝廷交代曾截留過朝廷下放的救災銀兩,並把截留的銀兩如數退了出來,要求將功贖罪,不要升官。
事後,有人說他傻,為什麼要在大紅大紫之時揭自己的短?對此,董京是這樣說的:「山東大旱,顆粒無收,民不聊生,所到之處,屍首遍野,人去屋空,不是親眼目睹,很難想像災民悲慘的現狀。災民的不幸遭遇,使我坐立不安,深感過去截留救災銀兩之罪過。在抗旱救災中,汗水沖走我身上塵土的同時,也洗去我心靈中的污垢,所以我要在獲得榮譽的時候揭發自己,以減輕內心的疚愧,求得寬恕。」
董京的話,講出了一個道理:經過一次生與死、血與淚的親身體驗後,人的心靈會得到淨化,精神會得到昇華。後來,董京成為明朝不可多得的清官。
智者說過: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天使的一面,也就是樂施好善;魔鬼的一面,也就是私心雜念。天使也好,魔鬼也罷,都是一個具有七情六慾的人的正常心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是能否及時清理私心雜念,洗滌心靈的污垢,清除魔鬼的一面。否則,當魔鬼的一面統領全局時,人的心靈家園就會迷失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之中,淹沒在靈與肉、淚與笑的搏擊之中,再也找不回自己的靈魂。
淨化心靈,貴在自我。因為只有自己才是心靈家園的清潔工,只有敞開心扉,才能看見污垢。如果總是用雙手遮住自己心靈深處的污垢,那麼,污垢是永遠也洗滌不淨的。
淨化心靈,貴在經常。倘若人們每天都能用「吾日三省吾身」的辦法來捫心自問:這餐飯是否能吃、這個地方是否能去、這筆錢是否能拿、這個文件是否能批、這個人情是否能賣……就會作出正確的選擇,污垢就不會積厚成疾,難以除去。
「物洗則潔,心洗則清」。經常淨化心靈,便會洗出一個完美的自我。
3.消除束縛,讓心靈不再被扭曲
一個不被扭曲的心靈是真正修道的心靈,不是到寺廟燒香拜佛的心,不是捧著佛經或其他經書高聲吟誦的心,不是不斷地重複著禮拜儀式的心,而是真正的靜心。
我們人類的心靈是被扭曲的,被我們棲居的文化、教育、宗教、政治、經濟結構束縛,被我們所吃的食物、所居住的環境等塑造成了一個毫無生機和活力的模子。這樣的心靈被設定成特定的形式,限定在一定的制約和束縛當中,這樣的制約和束縛是一種扭曲。心靈原本是可以看得非常單純、明白、徹底、純真的,不過,只有在沒有被扭曲的情況下才能那樣。
導致我們心靈扭曲的力量,可以是來自傳統、文化、宗教、教育、意識形態等持續不斷的壓力,可以是我們的野心和慾望,可以是我們的痛苦、焦慮、恐懼,也可以是我們的快感、刺激。一旦腦子有壓力,除非那個頭腦有能力復活,可以在受到壓制之後恢復原貌,否則就會扭曲,而能夠做得到這點的人少之又少。世界上有傾聽的藝術,有看的藝術、學習的藝術,也許通過這種傾聽、觀察、學習的藝術,就可以永遠感覺不到頭腦的壓力,這樣腦子就可以保持平靜、樸素、年輕、清新、純真。一旦有野心、暴力或抗拒、憤怒、權威、傳統,頭腦就會又遭受壓抑和控制,這一切對腦子都是極大的壓力。因此,活在這種壓力之下的頭腦,一定不可避免地扭曲了、變形了、損壞了。
外在的種種權威和經驗傷害和放縱扭曲了心靈,等年紀愈大,這些扭曲還會變得更厲害。一個年輕人,還沒有對家庭、工作、所有活動和苦難許下承諾,這時候,胸懷大志的人就可以播下會開花一輩子的種子,而不是每天迷失在所有無意義且荒謬的追求中。一個人不只應該覺察外來的事物,也應該覺察內心深處慾望、追求、動機、恐懼、焦慮的運動。只有在衝突完全終止時,不被扭曲的心靈才會出現。
一個不被扭曲的心靈是真正修道的心靈,這不是到寺廟燒香拜佛的心,不是捧著佛經或其他經書高聲吟誦的心,不是不斷地重複著禮拜儀式的心,因為不管這樣做有多美,這樣的心依然充滿一個自己創造出來的形象,它備受這個形象的強制。因此要使心靈保持最原初的純真狀態,不去努力達到某種目的就能做到的。努力、練習、控制的靜心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不論是愉快或不愉快,令人滿足或有利可圖的努力,都會扭曲、妨礙我們的心。這時的心好比一部機器,從來無法順利運轉,只是一直在碾壓,所以很快就磨損。
有扭曲存在的時候,那個扭曲的背後就有目的:尋找答案的目的、達到慾望的目的,或是解決我們問題的方法等等,所有的目的都是建立在過去的經驗、過去的知識上。要真正明白生活是什麼,要探索任何領域,就必須有自由,可以自由觀察,這麼一來,在這樣的觀察本身裏,就沒有扭曲存在。既然我們已經瞭解,只要懷著目的去觀看,所有的觀看都會被扭曲,那麼,我們就該試著沒有目的地觀察世界。我們必須完全清空掉心智所知道的一切,拋開那些過去陳舊的經驗和知識,使心靈爆發出一種沒有方向、不受控制的能量。
1.別讓不安的心靈,喋喋不休
洗滌心靈的一種形式,就是讓心停止嘮叨和念頭,內心沒有衝突和恐懼。
我們的心為什麼喋喋不休,我們是否已經習慣於嘮叨不止?
有的時候我們會突然覺察到自己的心總是在喋喋不休,持續不斷地冒出毫無意識、缺乏邏輯、含糊不清、混亂嘈雜的妄念,就像水一樣自動地溢出來。即使我們知道這不是理性的思考,也知道這些妄念會消磨我們的能量——讓我們的腦子神經兮兮,弄得我們身心俱疲,胡思亂想既沒目的又無意義,可是我們就是無法停止嘮叨。而無論你在思考什麼:工作、事業、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和你的財物,只要你的心永遠充滿著念頭,需要有事情做,就會嘮叨不休、焦灼不安。
熙熙攘攘的社會,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人們喋喋不休的內心。我們的心何時能夠停止嘮叨和念頭,內心沒有衝突和恐懼?
一個女孩有一次生病急診住院,在醫院打點滴,那時才剛過淩晨五點,注射室裏只有她和一位中年婦女以及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三個人。因為打點滴時間太長,於是她們就聊了起來。中年婦女是因為糖尿病而打點滴,雖然她一直配合醫生的治療,但是還沒能根治,她說生活太使人憂愁了。
女孩開玩笑地問:「你是不是愁錢啊?」
中年婦女卻說:「我並不缺錢,就是不知道為什麼一天都在奔波勞碌著,心裏面從來沒有閒下來過。你看,現在才五點鐘,就得早早來醫院打點滴,因為待會天亮前要趕回家照料小孫子起床,給兒子兒媳做早餐,然後再送孫子去幼稚園。忙完這些我還要上班,辦公室裏也總有忙不完的工作,處理不完的人際關係。總之,整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心裏邊總得想著這樣那樣的事,儘管想的都是些小事,但如果不去想,心裏面又很難受。」
對面的老太太這時接過話:「你要是總是想那麼事情,病怎麼能好呢?你看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趕緊放下心裏面所有的東西,什麼也別想,到外面踏青賞花去,讓自己的心休息休息,總是這麼喋喋不休地煩惱著,不病也憋出病來了。」
如果我們的心老是嘮叨不休,我們就會浮想聯篇,就不能看見事情的真相,例如總是回想過去的錯誤,又預想未來的苦難,設想並不一定發生的種種。此時恐懼就會趁虛而入,你的心還存在支離破碎的妄想,而恐懼卻已全副武裝地侵襲,因此你的生活才會越來越亂,病痛才不能消除。
只有在內心平靜時,你才能看見生活裏的恐懼、瑣碎。如果你的心不再那麼忙碌,不再為自己的困擾和焦慮喋喋不休,你就能安心地去認識自己從而享受生活。假如你說「我要瞭解它、控制它、除掉它、停止它」,其實你已經又開始喋喋不休了。
等到哪一天你遺忘了時間,能夠輕鬆地放下家裏所有的柴米油鹽,平靜地去欣賞街邊的花草樹木,並且隨時準備融入到山川河流當中,頭腦自然而然地就能夠拋棄那些妄想雜念,心就停止了喋喋不休。等到你全然覺察和瞭解意識的結構、快感、悲傷和絕望,而腦細胞也變得平靜了,也許你的心就能夠到達純然寂靜的境界。
2.洗滌不安的心靈,淨化心靈
擁有美好而純潔的心靈無疑會得到更多的朋友和更多的信賴,這是擁有一個和諧人際環境的必要條件。一個心靈肮髒的人必然被肮髒的氣氛所包圍,也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厭惡。
南北朝的神秀有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淨化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而慧能認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子是說,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慧能的境界顯然比神秀要高出一層。
我們大多數人達不到慧能那種境界,所以應當每每注意淨化自己的心靈。
明朝有一個叫董京的人在京城為官,有一年,山東大旱,董京被朝廷派往山東指揮軍民抗旱,因抗旱有功,董京回京後被朝廷重賞,官升一級。但就在自己的事蹟被民眾廣為傳誦的時候,董京却出人意料地向朝廷交代曾截留過朝廷下放的救災銀兩,並把截留的銀兩如數退了出來,要求將功贖罪,不要升官。
事後,有人說他傻,為什麼要在大紅大紫之時揭自己的短?對此,董京是這樣說的:「山東大旱,顆粒無收,民不聊生,所到之處,屍首遍野,人去屋空,不是親眼目睹,很難想像災民悲慘的現狀。災民的不幸遭遇,使我坐立不安,深感過去截留救災銀兩之罪過。在抗旱救災中,汗水沖走我身上塵土的同時,也洗去我心靈中的污垢,所以我要在獲得榮譽的時候揭發自己,以減輕內心的疚愧,求得寬恕。」
董京的話,講出了一個道理:經過一次生與死、血與淚的親身體驗後,人的心靈會得到淨化,精神會得到昇華。後來,董京成為明朝不可多得的清官。
智者說過: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天使的一面,也就是樂施好善;魔鬼的一面,也就是私心雜念。天使也好,魔鬼也罷,都是一個具有七情六慾的人的正常心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是能否及時清理私心雜念,洗滌心靈的污垢,清除魔鬼的一面。否則,當魔鬼的一面統領全局時,人的心靈家園就會迷失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之中,淹沒在靈與肉、淚與笑的搏擊之中,再也找不回自己的靈魂。
淨化心靈,貴在自我。因為只有自己才是心靈家園的清潔工,只有敞開心扉,才能看見污垢。如果總是用雙手遮住自己心靈深處的污垢,那麼,污垢是永遠也洗滌不淨的。
淨化心靈,貴在經常。倘若人們每天都能用「吾日三省吾身」的辦法來捫心自問:這餐飯是否能吃、這個地方是否能去、這筆錢是否能拿、這個文件是否能批、這個人情是否能賣……就會作出正確的選擇,污垢就不會積厚成疾,難以除去。
「物洗則潔,心洗則清」。經常淨化心靈,便會洗出一個完美的自我。
3.消除束縛,讓心靈不再被扭曲
一個不被扭曲的心靈是真正修道的心靈,不是到寺廟燒香拜佛的心,不是捧著佛經或其他經書高聲吟誦的心,不是不斷地重複著禮拜儀式的心,而是真正的靜心。
我們人類的心靈是被扭曲的,被我們棲居的文化、教育、宗教、政治、經濟結構束縛,被我們所吃的食物、所居住的環境等塑造成了一個毫無生機和活力的模子。這樣的心靈被設定成特定的形式,限定在一定的制約和束縛當中,這樣的制約和束縛是一種扭曲。心靈原本是可以看得非常單純、明白、徹底、純真的,不過,只有在沒有被扭曲的情況下才能那樣。
導致我們心靈扭曲的力量,可以是來自傳統、文化、宗教、教育、意識形態等持續不斷的壓力,可以是我們的野心和慾望,可以是我們的痛苦、焦慮、恐懼,也可以是我們的快感、刺激。一旦腦子有壓力,除非那個頭腦有能力復活,可以在受到壓制之後恢復原貌,否則就會扭曲,而能夠做得到這點的人少之又少。世界上有傾聽的藝術,有看的藝術、學習的藝術,也許通過這種傾聽、觀察、學習的藝術,就可以永遠感覺不到頭腦的壓力,這樣腦子就可以保持平靜、樸素、年輕、清新、純真。一旦有野心、暴力或抗拒、憤怒、權威、傳統,頭腦就會又遭受壓抑和控制,這一切對腦子都是極大的壓力。因此,活在這種壓力之下的頭腦,一定不可避免地扭曲了、變形了、損壞了。
外在的種種權威和經驗傷害和放縱扭曲了心靈,等年紀愈大,這些扭曲還會變得更厲害。一個年輕人,還沒有對家庭、工作、所有活動和苦難許下承諾,這時候,胸懷大志的人就可以播下會開花一輩子的種子,而不是每天迷失在所有無意義且荒謬的追求中。一個人不只應該覺察外來的事物,也應該覺察內心深處慾望、追求、動機、恐懼、焦慮的運動。只有在衝突完全終止時,不被扭曲的心靈才會出現。
一個不被扭曲的心靈是真正修道的心靈,這不是到寺廟燒香拜佛的心,不是捧著佛經或其他經書高聲吟誦的心,不是不斷地重複著禮拜儀式的心,因為不管這樣做有多美,這樣的心依然充滿一個自己創造出來的形象,它備受這個形象的強制。因此要使心靈保持最原初的純真狀態,不去努力達到某種目的就能做到的。努力、練習、控制的靜心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不論是愉快或不愉快,令人滿足或有利可圖的努力,都會扭曲、妨礙我們的心。這時的心好比一部機器,從來無法順利運轉,只是一直在碾壓,所以很快就磨損。
有扭曲存在的時候,那個扭曲的背後就有目的:尋找答案的目的、達到慾望的目的,或是解決我們問題的方法等等,所有的目的都是建立在過去的經驗、過去的知識上。要真正明白生活是什麼,要探索任何領域,就必須有自由,可以自由觀察,這麼一來,在這樣的觀察本身裏,就沒有扭曲存在。既然我們已經瞭解,只要懷著目的去觀看,所有的觀看都會被扭曲,那麼,我們就該試著沒有目的地觀察世界。我們必須完全清空掉心智所知道的一切,拋開那些過去陳舊的經驗和知識,使心靈爆發出一種沒有方向、不受控制的能量。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