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是一種病:那些比你晚睡又早起的人,早已走在你前方。
商品資訊
系列名:輕鬆學
ISBN13:9789869270328
出版社:大喜文化
作者:奧裡森.斯威特.馬登
譯者:李詩慧
出版日:2016/04/06
裝訂/頁數:平裝/176頁
規格:18.5cm*12.8cm*1.4cm (高/寬/厚)
版次:1
適性閱讀分級:596【九年級】
商品簡介
唯有渴望成功的決心,才能超越別人,追求卓越的未來。
「在英文中,沒有比”good job”兩個字來得更害人的!」—電影《進擊的鼓手》
「比留下來更困難的就是…離開。」—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足以應付生活的薪水、有親人煮飯洗衣的家、享受玩樂的下班時間…等,或許有點不甘心於不夠完美的人生,卻又不願意做出改變,而滿足於現況嗎?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只佔全世界1%的有錢人能坐擁99%的財富,而你卻得在全世界99%的人裡搶奪剩下的1%的財富;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別人可以買房、買車、娶水某,你卻只能搭公車、住家裡和自稱單身快樂,有沒有想過,這一切其實都是因為你不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小圈圈所造成的。
安逸是一種危險的病,不僅容易罹患,且極易復發,很難完全康復,只有依靠自己持續不斷的勤奮與熱情,才是有可能打敗它的特效藥。
人的潛力與才能,容易在安逸中消磨殆盡,當你正沉醉於自我的小確幸時,你的對手早已超越了你,走到忘塵不及的前方。
古人曾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旦在衣食無憂、安全無虞的日子裡過久了,自然容易消磨鬥志,成為無所謂未來的庸才;只有學會捨棄安逸的生活,把渴望當做動力,奮發向上,才有被琢磨為可造之材的可能。
本書由成功學大師奧裡森•斯威特•馬登總結二十五位成功人士的事蹟,從過去的無數經驗中,了解邁向成功的秘訣,把握領先眾人的捷徑。
作者簡介
奧裡森•斯威特•馬登Orison Swett Marden
美國成功學奠基人、最偉大的成功勵志導師,他的作品有《潛能》、《激發》、《魅力》、《第一本快樂心理學》等70餘部。
馬登一生堅持「激勵和幫助他人,使他們成功」的信念,他創辦《成功》雜誌,將富蘭克林的人生價值──節儉、自控、勤奮、誠實與愛默生的成功標準──自我依賴、洞察和和真理融為一體,幫許多人成功,因此被譽為美國成功學的先驅。
馬登的成功學著作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影響巨大。他將拿破崙‧希爾、奧格‧曼狄諾、安東尼‧羅賓等引入當今世界著名成功學家的殿堂。同時他的成功學著作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從艾森豪‧威爾、尼克森、卡特、布希等美國歷任總統,洛克菲勒、比爾‧蓋茲、索羅斯等商業钜子,到阿諾‧史瓦辛格、大衛‧貝克漢等巨星,都提到了馬登成功學著作在青年時期對他們的決定性影響。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將馬登的著作推薦給全美國的青少年時說:「馬登的書對所有具有高尚和遠大抱負的年輕讀者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我認為,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比馬登的書更值得推薦給美國的每一個年輕人。」
譯者
李詩慧
主修英語、英美文學。文學、詩歌愛好者,英語翻譯。倫敦中國留學生部連絡人,平時熱衷慈善,現于英國倫敦留學。
目次
目錄
• 第一篇 成功者都聽得懂這幾句話
我寧可將他們扔到大海裡,讓他們學會游泳
你需要為自己的人生去釣魚
個人的價值就像一枚自己打造的硬幣
如果你出生在與我一樣的環境,你現在還以販賣蠟燭為生。
許多員工的能力都要比他們的老闆強
對已有的人給予更多,對匱乏的人,最後一點都要剝奪
面對同一塊大理石,一人看到了一座美麗雕像,另一人只看到醜陋的魔鬼
第二篇 下班後,我該做的是?
「利用閒暇時間」並不是「消遣式地利用時間」
堅持對天才來說,就好比汽油之於引擎
構築心靈「大廈」的基礎是「一點一滴,一磚一瓦」。
99%的人過著平庸的生活,是因為他們從未學會演講。
終有一天,你們會認真聽我的演說。
書摘/試閱
個人的價值就像一枚自己打造的硬幣
歷史上最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作家一再修改,一行行地審閱,一段段地打磨,最後甚至重寫十幾次後才面世的。作家在創作時付出的艱辛能讓他們的作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盧克雷提爾斯一生創作了一首詩歌,這首詩歌耗費了他一生的精力。據說,拜倫將《死亡觀》重寫了一百次,即便如此,他還不是很滿意。約翰•福斯特有時會耗費一個星期思考一個句子。他會不斷斟酌、打磨、潤色句子,或對自己所寫的文字進行嚴格的審閱,直到滿意為止。查爾莫斯曾問福斯特在倫敦過的怎樣,福斯特回答說:「很艱難,一個星期只能寫出一行詩歌。」
即便培根爵士,這位被稱為偉大的天才,在去世時留下了很多頁的手稿,上面寫著「各種待用的奇思妙想」。休謨為了完成《英國的歷史》,每天工作十三個小時。愛爾頓爵士的淵博的法學涵養震驚了世界,但他小時候甚至沒錢買書學習,不得不向人借來厚厚的法學著作,然後重新抄寫一遍。馬修•海勒多年來每天堅持花費十六個小時研究法律。在談到福克斯時,人們會很自然想起他創作的《點滴》。盧梭談到在創作流暢生動的文章所付出的辛勞時說:「我的手稿很淩亂,到處都有修改的痕跡,別人基本上都無法閱讀。文章裡每一行字都是我修改四到五次後才出版的。有時,我甚至會花費五到六個晚上去思考這些作品是否適合出版。」
貝多芬在創作音樂作品時所耗費的心力,也許遠遠超越其他音樂家。在他的音樂作品裡,每一個音符都是他至少修改了十幾次以上的。他最喜歡的格言是:「對勤奮與有志向的年輕人來說,藩籬還沒有豎起來呢,僅此而已。」吉本的自傳寫了九次。無論是早上或晚上,夏天或冬天,他都堅持早上六點起來創作。但是,現在那些浪費晚上時光的年輕人還在驚歎著吉本創作出《羅馬帝國衰亡史》時所發揮的天才。殊不知,吉本耗費了二十年的時間創作這本巨著。即便是歷史上最偉大作家之一的柏拉圖在寫《共和國》這本書時,第一句話就用了九種不同的寫法,最後才感到滿意。布林克為哈斯丁斯所作的辯護陳詞,修改了十六次。布特勒創作的著名《類比法》,修改了二十次。
維吉爾耗費七年時間創作《田園詩》,花費十二年時間創作了《埃涅阿斯紀》,他甚至還對《埃涅阿斯紀》感到不滿,想從病床上爬起來,燒掉手稿。
海頓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成長,他父親是一名馬車夫。長大後,他沒有什麼朋友,過著孤單的生活,後來與一位女僕結婚。後來他離開家,去幫一位音樂老師做跑腿活。在此期間,他學習了很多有關音樂方面的知識,但他一直遭到各種迫害,最後定居到維也納當一名理髮師,才算安定下來。在維也納,他曾為一名很有影響力的人擦鞋,此人後來成為他的朋友。一七九八年,這位貧窮家庭出身的孩子創作了宗教劇《造物主》,公演後給音樂界帶來了極大的震動,就像一顆之前永不落山的「太陽」。他受到了王子公孫的接待,與國王王后等人一起就餐。他終於為自己贏得了聲譽,從此再也不需要從事理髮的工作,也脫離了貧窮的生活。但在他一生創作的八百多齣音樂劇裡,《造物主》始終是最優秀的。他死在拿破崙進攻維也納時,當時一顆炮彈落在他家的花園,導致他受傷去世。
像卡瓦納爵士這樣一位沒有手腳的人能夠當選為國會議員,像法蘭西斯•約瑟夫•坎貝爾這樣一位雙目失明的人能夠成為著名的數學家、音樂家與慈善家,我們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利用機會。也許,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面對這樣的逆境時,都會感到極度無助,需要別人的幫忙。如果你的人生是不斷去積累財富,而不是發掘大腦潛能,如果你的天賦是從事商業經營,而不是專業方面的研究,那麼你都要加倍努力,做到最好。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