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名碑名帖精選:褚遂良大字陰符經(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中國歷代名碑名帖精選
ISBN13:9787548042419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作者:江西美術出版社 編著
出版日:2016/06/01
裝訂/頁數:平裝/32頁
規格:37.8cm*25.6cm*0.4cm (高/寬/厚)
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江西美術出版社著的《褚遂良大字陰符經》講述了:《大字陰符經》傳為褚遂良行楷墨跡,共九十六行,計四百六十一字,褚遂良寫於唐永徽五年(六五四年)。鈐有“建業文房之印”、“河東南路轉運使印”等鑑藏印。其書字筆劃瘦勁,但結體寬博,尚保留隸書的筆意。
褚遂良(五九六-六五九年),字登善,博學多才,精通文史。其書初學歐陽詢等,繼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融會漢隸,正書豐艷,自成一家,行草婉暢多姿,變化多端。與歐、虞齊名,學者甚多。
《大字陰符經》用筆豐富,有方有圓,在藏有露。多用側鋒取勢,一波三折,點畫粗細輕重極盡變化,隸意可辨,中宮飽滿,鬆而不散,筆力堅勁,氣脈通暢,飄逸不失端莊。
《大字陰符經》風格略近《雁塔聖教序》,筆勢縱橫清晰,天趣自然。其總體結構方中見扁,多見橫勢,寬綽而見虛靈之氣,此乃從隸書中來。其撇捺開張,線條對比強烈,疏密有致,波折起伏,巧於變化。此帖結字欹正相生,寓拙於巧,變化多端,使轉細微,擒縱自如,深具“王”行意、北碑意趣和古隸之美。
此帖主筆橫畫大多寫成向上微弓的形狀,富有彈性。豎畫起筆時筆尖稍偏向左,側鋒入紙,行進中變為中鋒用筆,靈活生動。撇畫輕盈,雖細但力度不減。捺畫有輕有重,有粗有細,但幾乎所有最後一捺都是重重按筆,有棱有角,節奏分明。點畫寫得靈活生動,顧盼多姿。《陰符經》是一部重要的道教經典,《大字陰符經》其字形為大楷,字數多且大,歷來是人們臨習的楷書範本。
褚遂良(五九六-六五九年),字登善,博學多才,精通文史。其書初學歐陽詢等,繼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融會漢隸,正書豐艷,自成一家,行草婉暢多姿,變化多端。與歐、虞齊名,學者甚多。
《大字陰符經》用筆豐富,有方有圓,在藏有露。多用側鋒取勢,一波三折,點畫粗細輕重極盡變化,隸意可辨,中宮飽滿,鬆而不散,筆力堅勁,氣脈通暢,飄逸不失端莊。
《大字陰符經》風格略近《雁塔聖教序》,筆勢縱橫清晰,天趣自然。其總體結構方中見扁,多見橫勢,寬綽而見虛靈之氣,此乃從隸書中來。其撇捺開張,線條對比強烈,疏密有致,波折起伏,巧於變化。此帖結字欹正相生,寓拙於巧,變化多端,使轉細微,擒縱自如,深具“王”行意、北碑意趣和古隸之美。
此帖主筆橫畫大多寫成向上微弓的形狀,富有彈性。豎畫起筆時筆尖稍偏向左,側鋒入紙,行進中變為中鋒用筆,靈活生動。撇畫輕盈,雖細但力度不減。捺畫有輕有重,有粗有細,但幾乎所有最後一捺都是重重按筆,有棱有角,節奏分明。點畫寫得靈活生動,顧盼多姿。《陰符經》是一部重要的道教經典,《大字陰符經》其字形為大楷,字數多且大,歷來是人們臨習的楷書範本。
相關商品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