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堅巴評傳:十三世紀藏地大成就者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本書的主人翁鄔堅巴正是生於這個時代。鄔堅巴,藏地稱「大成就者鄔堅巴」,是鄔堅巴•仁欽貝(U-gyan-pa Rin-chen-pe,1230-1309)的漢譯簡稱。鄔堅巴幼有宿慧,年少時已得多名大師傳授密法,成為當時藏地集「時輪金剛密法」三大派承傳的權威。鄔堅巴後來不但成為兼通顯密佛學與「時輪」密法的高僧,也是得道的瑜伽行者、大學者、譯師、名醫、煉丹師,以及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系統肇始的關鍵角色,是紛亂的十三世紀後藏地區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曾經歷千辛前往北印度求取最高密法,也到過上都朝見忽必烈。他堅毅不屈、文武兼備、行俠仗義、嫉惡如仇、特立獨行,極具代表性。
本書藉由一位遊走於青藏高原及北印度的高僧大德的足跡,以及當時藏地與中原、蒙古、印度、穆斯林等的關係,分享其見聞感悟,讓讀者更深入了解這片高寒之地的人和事。
(以下摘錄自作者自序)
讀者閱讀此書時,不妨暫時拋開現代都市人的文明優越感和心理局限,打開心窗,多發揮想像力,讓自己穿越時光隧道走上七百年前的青藏高原,近距離旁觀鄔堅巴的一言一行,或嘗試代入他的角色,通過他的眼睛、思想、感覺、經歷和道歌,窺探其內心世界和理解其周邊各種人、地、事、物、情、景,從而拼合出一幅又一幅十三世紀藏地及其周邊地區的草圖。亦請讀者暫且放下一己的宗教背景,放下所謂理性和科學批判,以包容的心態看待傳記中很多看來不合理、匪夷所思的內容。要知道這些特異,甚至詭異情節所反映的不單是十三世紀,還正正是千百年來藏人的獨特精神世界與藏地的迥異文化。因為嚴酷的自然環境和生存條件,歷來藏人對大自然心存恐懼,這種心理狀況在濃厚宗教氛圍的籠罩和雪山荒漠的包圍下,經過持續深化和蛻變而產生特異的精神狀態其實不難想像。讀鄔堅巴的生平,若能從這角度去理解,自會增加體悟。
——李惠玲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香港歷史學家丁新豹博士傾情推薦:
好友李惠玲博士年前撰寫了《細說西藏歷史文化》一書,由三聯書店出版,是認識西藏歷史文化的入門書籍,廣受好評,洛陽紙貴。兩年後,她再接再厲,以其博士論文為基礎,寫成這本《鄔堅巴評傳:十三世紀藏地大成就者》,跟隨着一個遊走於青藏高原及北印度的高僧大德的足跡,分享其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所得,讓對西藏歷史文化有興趣的讀者更深入了解這片高寒之地的人和事。
藏傳佛教的修行儀軌深奧難明,當中有不少藏語音譯的專有名詞,本書均作了詳細的解說,更附上多幅地圖(部分標有鄔堅巴所行路線)和大量珍貴照片(大部分為作者長途跋涉所拍攝),使讀者可坐遊鄔堅巴經歷之地。書後並提供附錄載有西藏歷史分期、苯教與藏傳佛教主要教派簡介和鄔堅巴的年譜,對於讀者認識西藏歷史文化,十分有用。
李惠玲博士步入中年以後才潛心鑽研藏文及藏學,前後才約十年已有所成。翻閱她交給我的文稿後,我不得不驚嘆其決心之大、用力之勤、用心之專、鑽研之深,這種做學問的認真態度,令人五體投地。我們期望李惠玲博士繼續努力,撰寫更多有關西藏的書籍以飫廣大讀者。序
序言
好友李惠玲博士年前撰寫了《細說西藏歷史文化》一書,由三聯書店出版,是認識西藏歷史文化的入門書籍,廣受好評,洛陽紙貴。兩年後,她再接再厲,以其博士論文為基礎,寫成這本《鄔堅巴評傳:十三世紀藏地大成就者》,跟隨着一個遊走於青藏高原及北印度的高僧大德的足跡,分享其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所得,讓對西藏歷史文化有興趣的讀者更深入了解這片高寒之地的人和事。
鄔堅巴是十三世紀藏地一代高僧,備受尊崇,其一生極富傳奇性。他的傳記有多個不同的藏文版本,珍藏於西藏的寺院,一般秘不示人。作者幾經艱辛,因着種種緣分,通過不同渠道才追尋到十一部不同的版本,然後焚膏繼晷地進行校勘、分析、翻譯,再作評述。為了搜集更多資料、深入了解鄔堅巴當年遊歷之地的情況,作者抵受高山症引發的強烈不適和折磨,多次隻身出入藏地,足跡遍及尼泊爾、不丹、拉達克、北印度等地,甚至深入不毛,親身體驗感受鄔堅巴沿途所見,藉以窺探他的內心世界;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指出:「鑽進了他的內心世界。」鄔堅巴的今世若有知,當會引為知己,並感激不盡。
我們一般理解的傳記,是記述某人的一生行事,但在藏文學中,傳記還包括記述人物修法的過程及成就。鄔堅巴傳記正屬此類。鄔堅巴既是兼通顯密佛學與「時輪」密法的高僧,也是得道的瑜伽行者、大學者、譯師、名醫、煉丹師,所以他的傳記也縷述了其求最高密法的經過和遭遇的磨難,大概對於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領悟。對於我這類門外漢,會覺得鄔堅巴的一生充滿傳奇,欣賞他堅毅不屈、特立獨行,不依附權貴的性格;但對於藏傳佛教有深入研究或從事修煉的人而言,可能會從其「證道」經驗中有所領悟。藏傳佛教的修行儀軌深奧難明,當中有不少藏語音譯的專有名詞,本書均作了詳細的解說,更附上多幅地圖(部分標有鄔堅巴所行路線)和大量珍貴照片(大部分為作者長途跋涉所拍攝),使讀者可坐遊鄔堅巴經歷之地。書後並提供附錄載有西藏歷史分期、苯教與藏傳佛教主要教派簡介和鄔堅巴的年譜,對於讀者認識西藏歷史文化,十分有用。
李惠玲博士步入中年以後才潛心鑽研藏文及藏學,前後才約十年已有所成。翻閱她交給我的文稿後,我不得不驚嘆其決心之大、用力之勤、用心之專、鑽研之深,這種做學問的認真態度,令人五體投地。我們期望李惠玲博士繼續努力,撰寫更多有關西藏的書籍以飫廣大讀者。
丁新豹
自序
2014年春由三聯書店出版的《細說西藏歷史文化》是筆者以西藏為題材撰寫的第一部書。《鄔堅巴評傳:十三世紀藏地大成就者》是第二部。
2006年放下從事多年的文物藝術翻譯工作,自資從香港到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院修讀西藏與喜馬拉雅研究的碩士和博士課程,別人總以為筆者是藏傳佛教徒或對藏傳佛教興趣濃厚,其實兩者都不是。若硬要解釋,只可以說,是緣。期間境遇,頗有顛簸,唯有當作人生激勵,磨練心智。
2008年初夏,導師Dr. Charles Ramble將一本不厚不薄的紅皮藏文書遞給筆者,說是十三世紀藏地高僧鄔堅巴的傳記,提議筆者研究其生平,為博士論文作準備。鄔堅巴的自傳和著述深藏於寺院,被奉為聖物,不得窺探。弟子為他寫的傳記,只有這一部1997年於拉薩以現代排版輯印的書,但印行極少,旋即絕版。埋首一年,勉力把整部書初步「讀通」了一個大概,做了密密麻麻的中英文筆記,搜集了大疊的參考資料,並依鄔堅巴的遊歷路線繪畫了藏西以至北印的
鄔堅巴的傳記從未譯成藏文以外的文字,即使是藏文版,在藏地基本也不流通。研究過程中,光是辨認大量十四世紀初的手稿文字,然後輸入成藏文文字檔,已令筆者廢寢忘食。繼而逐字逐句仔細解讀推敲,理出脈絡,過程困難實難以形容。首先是傳紀中的文法和用語有很多不規範處,摻雜了不少當時後藏的土語和遍查辭典也找不到的修法術語。還有很多抄寫不慎導致的錯字別字、不統一的人名地名寫法、不確定的年序、交代不清的時地等等。加上事實與傳說每相混淆,鄔堅巴所「遇」所「聽」所「見」,是現實?是夢幻?是感應?交錯難分。藏族老師們也被難倒,只嘆息說:「不容易理解啊!」終於奮力過了這關,還要將相近的版本逐字逐句對比,為建立版本之間的關係找出理據。至於日以繼夜挑燈伏案,對鄔堅巴生平鉅細事跡的重點評述、分析和論證所花的精力,就不贅言了。
期間,筆者多次隻身出入西藏、尼泊爾、不丹、印北拉達克等地實地考察和搜集資料。雖然筋疲力倦,可幸從未感到氣餒,一籌莫展之際總得有心人及時伸出援手,拉上一把,指點迷津,實在萬分感恩。研究過程中,筆者得以緊隨鄔堅巴遊走於十三世紀的青藏高原和北印,並鑽進了他的內心世界,與他結下不解之緣。這部鄔堅巴評傳脫胎自本人博士研究,卻非博士論文之中譯本,因為論文中的純學術部分肯定會使普羅讀者吃不消,就此筆者已經剔除。然而,評傳中論述其生平事跡則比論文更加詳盡,但不故作艱深,為的是讓廣大的讀者對鄔堅巴和他所屬的時代有更全面和透徹的認識。
首先感謝三聯書店邀約撰寫這部評傳,以及出版部同仁的專業配合與支援。研究過程中,從英國到北京、西藏、尼泊爾、印度以至香港,筆者曾多方面受惠於無數機構和個別人士,包括啟蒙筆者研究藏學的師長,還有同儕、學者、宗教人士、專業人士,以至一般民眾,實在感激不盡,本應逐一具名鳴謝,又深怕掛一漏萬,只好在此向所有尊敬的機構及個人致以最誠懇深切的謝意。此外,非常感謝丁新豹教授百忙之中撥冗再次賜序,以及給此書慷慨提供部分圖片的各位人士。筆者並無宗教信仰,也無任何特定的政治和宗教立場,撰寫此書純粹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研究,以及抱着對藏地那份難以言喻之感情,研究和撰寫過程中儘量保持客觀中肯。僅願此書除了讓大家認識到鄔堅巴的生平事跡和十三世紀藏地的歷史文化點滴,還有助研究和保存古老的藏族文學,為保存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盡半分微力。
拋磚引玉,敬希方家指正。
李惠玲
2015年春書於香港
目次
導言
序幕:十三世紀風雲多變幻
第一章 幼具宿慧傻小子
先祖與舊密淵源深厚
異象異行皆前生宿業
伯父啟蒙得承教密續
潛心向佛致堅拒成家
第二章 象牙塔中憨比丘
偶遇密宗大師郭倉巴
珀東埃受戒專研顯學
衛藏尋師苦學時輪法
再訪郭師欲往香巴拉
第三章 桀驁不群瑜伽士
轉而修密喜進步神速
夢示感應致洞悉天機
與師母關係矛盾微妙
雖成首徒卻遭受排斥
請辭未遂竟離魂自盡
第四章 堅毅不屈苦行者
無懼飢寒誓苦行遊方
神山聖湖旁著書冥想
北印深山暫避暑修行
古城遭白眼挺身駁斥
避猖獗盜賊摸黑上路
被蠻子俘虜險遭虐死
第五章 誓闖烏仗求密法
烏仗在望卻被當奸細
靠牧民掩護脫離險境
抵烏仗邊界記起前生
幻化之地覓金剛亥母
得最高密法成無漏身
烏仗河谷遊歷古聖跡
第六章 脫胎換骨返故園
以神通逃脫國王追殺
異行遍傳稱大成就者
瑪域君王甘俯首聽命
感應郭師圓寂淚潸然
雪山靜修穿梭靈異界
重逢日師母黯然往生
同門折服自薦掌師門
第七章 南下朝拜金剛座
屢顯神通立志利眾生
穿越尼婆羅隻身南下
金剛座得證菩提心寶
八部護法輔助退蠻兵
約束凶神供使喚效勞
踏浪渡江施法制猛虎
第八章 遊走後藏作利他
十二年前授記終應驗
駁斥誣陷者捍衛師門
聲譽漸隆信眾慕名至
獨門秘法傳授有緣人
西蒙古入侵佛教蒙難
佛母允錄三金剛唸修
第九章 離藏南下再遠遊
勸元帝勿用兵尼婆羅
率眾出行再訪金剛座
助修行者化解諸障難
驍勇矯健擊退噬人蛇
經尼婆羅仗義救災民
藏尼邊地獻頭去我執
第十章 江湖險惡難獨善
開罪權貴本營遭摧毀
前往薩迦拜見八思巴
預言親人反目永成仇
本欽專橫終招殺身禍
罹惡業本欽返魂乏術
第十一章 遊方前藏利眾生
噶瑪拔希珍重託承傳
聖城拉薩懲專橫長官
丹薩梯寺遭帕竹冷待
雅隆弘法棒打蒙古兵
訓斥噶當派傲慢門人
藏南邊地循循施教化
噶瑪巴示寂後會有期
第十二章 恩怨情仇難化解
四處樹敵乃成功吉兆
噶瑪巴轉世依止足下
被迫歸順西蒙古叛軍
秋後算賬據理申清白
積怨成仇鬩牆動干戈
第十三章 東行朝見忽必烈
元帝屢請仍拒絕覲見
憶觀音授記改變主意
吐蕃古寺取蓮師聖水
千里跋涉浩蕩往中原
元上都為忽必烈治病
遭薩迦欺壓憤然西返
五台山參拜文殊道場
第十四章 世俗羈絆全拋卻
瘋子言行本末說端詳
迎佛祖舍利終生供奉
元成宗賜供品請代勞
常駐後藏等閒不遠遊
異事何其多多不勝數
第十五章 退隱江湖司教化
傳道授業解惑之良師
七十高齡精壯如小子
頑敵殆盡原來損福壽
教化緣盡預告示寂時
第十六章 再臨人世續傳承
投生北地認得舊時人
種種測試驗靈童真偽
迎返布扎吉凶永成謎
附錄
一:西藏歷史分期一覽表
二:十三世紀藏曆「饒迥」紀年與公曆對照表
三:苯教與藏傳佛教主要教派簡介
四:鄔堅巴年譜
五:藏文文本根據
書摘/試閱
第四章 堅毅不屈苦行者
無懼飢寒誓苦行遊方
(1253年,水牛年,二十三歲)
前往塔若措湖之心願未遂,鄔師再向法主請准。法主:「常言道,縱使大英雄也會碰到難關,〔但放心,〕即使你遊方他鄉,也會遇上善緣。昨夜我夢見二人以小棒擷取對岸樹上之果實,一人淹死,另一人得到很多成熟果子。孩子,你會有所成,去一趟罷!釋迦牟尼於尼連禪河畔苦修六年淨化胎氣,待三十五年其化身始得成熟,期間並未造福眾生。」
法主對鄔師說:「且看人們受慾念之箭貫穿,受苦楚磨折而不得解脫。要棄慾念如草芥,於曠野中作苦行,法性相投者互敬互重,但心智如惡狗的連吠也懶得花工夫。到處都有兇惡地祇,你可施展威力除魔障。」
其後,與辛波東巴和巴恰結伴啟程前往塔若措湖之島嶼前,向法主辭行。法主賜各種吃食,但三人只求一株青麥穗,餘者不受。法主:「光吃這點東西如何使得?日子難過啊!」之後三人去了羌卡荒原之塔若措小島,每人除了五藏升乾糧外,沒帶上其他糧食,路上「飲水吃石」(有啥吃啥)作苦行,有時煮水窪裏的浮萍來吃,有時吃野獸吃剩之魚骨。鄔師留着一點青稞,節慶時煮熟與兩同伴作「會供」。一日,三人豎起棍子,蓋上帽,作會供,然後相約好分頭採集食物後帶回來。三人到不同之山谷採食,鄔師採得滿袋蕨麻和一些魚肉,辛波東巴採得滿兩巴掌的蕨麻,巴恰則毫無收穫。之後,巴恰不再跟他們一起去羌卡,而去了查地之牧戶中。
郭倉巴終於讓步了。他焉會不知鄔堅巴之痛苦,但他疼惜他的聰慧,了解他的倔強,終於決定縱使自己損壽也讓他到外頭闖一趟,日後自有造化。臨別依依,流露出不捨之情,語重深長,一再囑咐他不要急於利眾,又叮嚀他遇到災彰如何化解,知道他不肯接受糧食時又擔心他日子難過。郭倉巴大概也知道此刻一別,師徒倆再會無期。
「羌」(chang),藏語原意是「北」,一般指藏北的「羌塘」草原,但傳記中的「羌」或「羌卡」(Chang-ka)是指羌塘草原向南伸延至日喀則地區西部的一片區域,約相當於今日仲巴縣的南部,與尼泊爾西北接壤。此地其實並非完全荒蕪,是北面的高原牧民和南面尼泊爾以至恆河流域的貿易通道之一。
一夜,傳來酥油味道。翌晨同伴說:「有新鮮酥油味道,但羌卡空無一人,不可能!」其後每夜如是,氣味越來越濃。一日,遠處荒原中央出現一些帳篷,之後帳篷越來越多。二人往化緣,遇到兩名趕羊的孩子,遂問:「這是誰之帳篷?」答道:「是白利人之營帳。」問:「我倆打算去化緣,會給否?」答:「會的。」二人來到山下,一小孩說:「師父你若不歸順,他們會說你倆是探子,殺了你們。」鄔師問:「向誰歸順?」答:「齊伽綽甲以及答古班沖。」說罷離去。
見一人策馬而來,二人問:「大爺如何稱呼?往何處?」那人答:「我叫齊伽,到上方牧童那兒。」鄔師說:「我倆是山上之修禪者,到您帳中化緣去,想向您歸順。」齊伽說:「很好,若有人問話,說歸順了齊伽便可。」說罷離去。跟着又遇上答古班沖率領之白利人,問二人:「你們可不是探子罷?」答:「我們是山上的修禪者,歸順了齊伽。」那幫人雖然沒有即時為難二人,卻把二人團團圍着。此時齊伽策馬馳至,對答古班沖說:「長官,此人歸順於我,讓我們問話好了,別傷害他們。」
「白利」,藏語Be-re或Bi-ri,漢文史籍又稱「白蘭」,屬羌族一支,本來生活於青海東南部一帶,據《新唐書》,此族「勇戰鬥,善作兵,俗與党項同」。七世紀時被吐蕃君主松贊干布征服,後來向南遷徙至今日四川西部甘孜一帶,約1247年跟隨藏地降於蒙古,同年薩迦派教主勸說藏人歸順元朝的書函中說:「我帶領白利人來歸順。」白利後來疑被元朝收編為輔助部隊。筆者手上一份郭倉巴傳記文本提到他晚年居於定日中部巴爾卓(Barjo)之金剛林時(約1256至1258年),蒙古和白利聯合派兵來侵,曾作法事驅逐之,這可能就是鄔堅巴於1253年所遇之白利兵,由此可見藏地縱使歸降,仍不斷受軍事威脅。1250年,蒙古對藏西阿里的統治已建立,《元史.憲宗本紀》提到1251年蒙哥派人「統土蕃等處蒙古、漢軍」,這些白利人可能正是當時派去支援蒙古駐軍的。
軍隊遂將二人分開帶走問話,由於鄔師已預先囑咐同伴:「不要說謊,實話實說」,二人口供吻合,都說「是山上之修禪者,有啥吃啥過日子,今日看到你們之帳篷,來化緣。」齊伽對手下說:「派人到山上看!」派去的人看到除了草墊、皮火筒和陶鍋煮食之痕跡外,別無他物,跟二人所說一致。那幫人於是變得很虔敬,給他們很多酥油糕和肉乾。鄔師大口地吃,很快便吃得一乾二淨,同伴把自己那份分給他,鄔師不受,說:「口中仍有食物之味道,你的一份我不吃。」
其後,來到幾戶黃色帳篷的人家化緣,有很多惡犬,鄔師解下牦牛皮護足之牦牛皮綁繩,坐在地上以繩打圈想嚇退惡犬,但無濟於事。一女子打水後到來,想打退狗兒,不果。鄔師於是停止揮舞綁繩,坐下來,把己心與狗心作「一味觀」,融合為一,狗不再吠。
次日再往化緣,那女戶主歡迎他們,頂禮並求賜福。狗隻舔及尾隨二人,好像對主人般熟絡。鄔師向聚集之所有牧民授「上師瑜伽」、「觀音禪定與誦唸」、「近住戒」、「八支律儀」等各種善法和戒律。眾人非常虔敬,不斷頂禮,求賜福,獻上很多酥油糕和肉乾。
有一次,齊伽把剛懂走路之孩兒放在牦牛背的馱子上,那牛不沿牧區的山路走,卻奔下陡坡。齊伽大喊:「幫忙抓着那牦牛!」鄔師沒捉得着牦牛,但及時從馱子上把孩子提起,放在自己肩上,牦牛跟着墮下山崖。齊伽說:「要不是大師及時相救,我兒必死。」
該地有一凶險之修行洞,洞中遺有昔日修行者之破衣,大有法力。鄔師感到一頭牦牛在踢打着,並有女子說:「這牦牛踢我,你不要留此,出去!」次日,以魚屍作會供,施金剛鐝法,把洞中之地祇驅走。
其後繼續西上,沿途「飲水吃石」充飢,但四天找不到水。下大雪,鄔師患了雪盲。同伴捧來滿掌青稞,以化緣缽煮熟來讓他吃。野牦牛也患上雪盲,鄔師須擊手鼓使其知道閃避。在羌卡荒原有啥吃啥,共浪跡九個月,虔敬心更熾,心智通明,雖有野獸威脅,仍覺滿有福力。
藏地獒犬(藏獒)是牧民不可缺的守衛犬,體型巨大而極具攻擊性,對陌生人非常兇猛,對遊方者造成頗大威脅。直至二十世紀初,藏地的苦行遊方者上路時大多一手握着禪杖,或另一手持着手鼓,背着以藤架紮成之行囊。禪杖除了是法器,更是路上作倚仗和自衛之用,尤其是對付這些惡犬。鄔堅巴捨禪杖而用牦牛皮綁繩打圈自衛,看來他的揮索技術相當了得,否則相信已被獒犬咬得體無完膚了。他掌握瞬間機會從疾跑的牦牛背上攫救孩兒,身手矯健亦可想而知。
這段日子中,鄔堅巴除了頭頂的破帽,身上的破袍、腳上的芒鞋和綁腿、懷中的化緣缽、背囊中的皮火筒和陶鍋外,大概一無所有。嚴寒酷暑,大雪紛飛,穴居野處,強忍飢寒,也得如是。難得這位數年前還要兩名僕人陪伴出行的貴家公子不怕艱辛,甘之如飴,還修持得「心智通明」,感覺「滿有福力」。修行人要苦行遊方,誠然。
神山聖湖旁著書冥想
(1254年夏,木虎年,二十四歲)
其後,穿越杜爾波往四河之源——舉世聞名之底斯神山(岡仁波齊峰)。傳說底斯神山是勝樂金剛之宮殿(道場)。鄔師看到水晶塔中有無量壽宮,在該塔淨光照耀下,鄔師神智盈明。雖然文獻說底斯全是「冰柱子」,其實更像白皚皚之水晶。鄔師之同門珠仁堪布〔正好〕也在,心中正想問:「塔中究竟有啥?」鄔師已感應到,答:「看不到內部。」
盤踞於這聖地之拉隆、達隆、南波日宗等三處之止貢噶舉派修行人對鄔師說:「佛弟子,別留在此!」鄔師唯有離開。
杜爾波(Dolpo)位於今日尼泊爾西北加爾納利河(Karnali River)源頭(藏地稱「孔雀河」)的荒僻地區,是喜馬拉雅南坡海拔四五千米的馬蹄形河谷盤地,三面環山。居民信奉苯教和藏傳佛教,古時與其北面之藏地關係密切,互通有無。此地冬天漫長而嚴寒,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完全冰封,因不易攻伐而多個世紀來較為太平。入冬前,此地居民把牛羊送交北面,由後藏與阿里之間羌地的牧民照料。往來杜爾波和羌地之間的通道,年中大部分時間可以通過。相信鄔堅巴在羌地流浪過冬後,取道杜爾波北面或穿過東面信奉苯教為主的古國洛曼塘(今日稱「木斯塘」〔Mustang〕),進入杜爾波。此地是藏地遊方修行者之苦行勝地,亦以其「伏藏秘域」聞名,鄔堅巴到此,大概是想找進入香巴拉秘境的路徑。
阿里的岡仁波齊峰是藏地最神聖的雪山,峰頂終年積雪,據說從沒有人敢攀爬。傳統的「轉山」需時三天,從正南面的山麓起步,佛教徒以順時針方向登高繞山,沿途誦經並朝拜聖跡,第二天抵達與雪峰近在咫尺的山頸。鄔堅巴來到神山時是夏天,雪線約在山頸,他所說的「水晶塔」即指這雪峰。善信登上神山作巡禮看來沒受阻擾,但打算在神山居停卻是另一回事。
噶舉教派之支派止貢噶舉為擴張勢力和根據地,於1190至1215年間先後派遣三批門人至藏西阿里,其中1206年和1215年這兩次是因為前藏饑荒所致。自吐蕃王朝於九世紀覆亡,衛藏長期分裂,形成多個世紀以來地方豪強結合佛教教派割據統治的局面,各方均積極拓展據地。十一世紀以後,阿里的岡底斯神山一帶全屬噶舉派勢力範圍,十二至十三世紀中期更差不多為止貢噶舉派所壟斷。大批止貢派門人單獨或成群前往阿里,盤踞神山聖湖一帶,並受當時「阿里三圍」統治者所支持。郭倉巴曾於1210年代中期在此地居停三年,也像鄔堅巴一樣被驅逐。明顯當時止貢派門人不但敵視薩迦派,對同屬噶舉派而勢力日大的竹巴噶舉也非常不友善。1240年,窩闊台委任總督治理藏西,把管治權交給止貢教派。鄔堅巴在1254年來到此地時,全藏西已屬止貢派管治領域,對鄔堅巴之敵意是意料中事,鄔堅巴看來似乎完全接受這事實,沒有反抗,起碼在傳記中沒有埋怨。
鄔師曾經觀想其他神山,都無得着,但在底斯神山某處觀想則有得着,於是仍留在神山一帶修行。心中通明,結無限善緣,尤其悟得《時輪》所說外世界、內金剛、別壇城之神祇三者無別之道理。心中生起本來法性,於此聖地寫成《內外辨識論》一書。
其時,心中每現善念便撿一小顆白石放下,每現惡念則撿一小顆黑石放下,後來一顆黑石都不用再撿,鄔師會心微笑。
底斯神山附近之卡莫拉草原聚集了很多修行人,良莠不齊。某些懂得藏巴嘉熱大師(竹巴祖師)「勝樂十三密法儀軌」之修行人,以為鄔師不熟此法,看輕他,對他說:「你不懂這些儀軌,坐到最後去!」鄔師但笑不語,心想:「我甚至懂得講授經藏、密續等佛學寶典!以為我啥都不懂,他只懂唸那竹巴噶舉的『勝樂十三密法』而已,卻要裝作淵博。」
卡莫拉草原位置不詳,相信位於神山外圍,此地的修行人大抵很多來自止貢派以外各門派。這次排擠他的人跟止貢派無關,而是同屬竹巴噶舉派的人,否則不會懂得竹巴祖師的密法儀軌。修行人良莠不齊不足為奇,當年在郭倉巴門下已遇到不少,然而這次鄔堅巴似乎沒有動怒或哀傷,只是一笑置之。經過一年的野外刻苦遊方和苦思冥想,身心果真如經過爐火鍛煉,修為終於高了,看通了,情緒不輕易受外間干擾。
眾人在佛堂就寢,上半夜看到佛堂中有極恐怖之形體,不知是何物,不斷出沒,尾巴着火,欲破壞修法,所有人均大力祈福。鄔師暗中施法,眾人均未察覺。鄔師集中意念,厲目瞪之,妖怪消失。鄔師後來說:「若非我出手,某些人恐會遭遇障難。」
其後鄔師來到瑪旁雍錯聖湖畔,飲聖水並稍作居停,然後到普蘭峒瑪去。三天沒吃東西,飢腸轆轆,大力拍打一貴夫人之門,人們以為來了瘋子,都嚇得跑掉。男僕從房子出來,說:「大師別打門,你一定瘋了,竟連這兒是何處都不曉得!」鄔師:「施我吃喝!」僕人:「別打門,我往稟告主人。」進去片刻後,拿來大份施品和大缽糌粑,鄔師唸經迴向。僕人:「夫人說很崇敬您,奉上這些禮品和糌粑,請你留下作應供喇嘛。」鄔師:「就這麼一點麵糰和糌粑便要我留下?不留!」得綽號「普蘭峒瑪的瘋子」。
其時,鄔師施隱身術上路,人、狗都看不到他。取道普蘭峒瑪,半天便抵達底斯神山之北。
其後,冬天到日土去,獲朗科兄弟三人施捨及供養,降伏一兇惡地祇。大哥知其有神通後,就家人松石被偷一事,刻意對外放話:「我有神通喇嘛,若不送還松石,喇嘛會查出並追究,偷者會受罰。」松石失而復得。
找遍羌地的塔若湖以至杜爾波一帶,鄔堅巴明顯找不着《時輪》所說的秘境香巴拉,大概終於相信香巴拉與他無緣,烏仗才與他有緣。由聖湖北行前往日土是因為要由阿里西北進入北印度,相信他在攝氏零下十多度低溫的深秋或初冬所走的是傳統路線,先向西北走二百公里滿是碎石或已冰封的荒蕪地帶,至獅泉河和噶爾藏布江交匯處附近之噶爾,再向北走,穿越整個阿里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部分,走過一千五百公里的荒野至彭公湖(Pangong Lake)以東之日土(Rutog),在這兒度過攝氏冰點以下四十多度的嚴冬。這片阿里高原上的遼闊地域人煙極稀,沿途若有缺水缺糧,料不在話下。
傳記說鄔堅巴「施隱身術」上路,只半天便抵達神山北面,這是傳記首次提到他懂隱身術。姑且假設普蘭峒瑪位於聖湖以東,以直線計距離岡仁波齊峰北面也有一百公里,何況實際路徑迂迴曲折,半天便走畢,縱使真的用上「輕功」也非易事。「隱身」而不讓惡犬看見,可以理解為避免給惡犬襲擊,但為何不讓人看到?難道為了避過止貢派門人的耳目?另一疑問,與鄔堅巴結伴而行的辛波東巴,他的修為較遜,莫非他也有能力跟鄔堅巴一同「隱身」和以「輕功」上路?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