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1.為什麼要讀憲法?因為不想當奴隸!
我國憲法本文,仿照西元1919年德國威瑪憲法之體系架構,在形式上雖也包括了基本人權、基本政府與基本國策三個建構,但因行憲以來,國家變亂,憲法本文一再被增修、支解,權力制衡機制受到破壞,以致在威權獨裁、民粹操弄之下,幾使我國憲政實況有如希特勒時代下的德國憲政情勢或如同法國學者盧梭所說二百多年前的英國人民一樣,「投完票以後,又變成奴隸!」
本書七版除了將憲政動態事件,如民國一○五年一月總統大選後之「第三次政黨輪替」;民國一○五年一月民進黨取得立法院絕大多數席次之「國會首度政黨輪替」;民國一○五年八月十日由蔡英文總統公布施行之「政黨及其附屬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加以增補並評述以外,也將六版發行以來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新制定的法律及修正的法律在相關章節中補充或修訂,以求本書之新穎性。
本書之撰寫希望能有助於青年學子瞭解什麼是好的憲法、好的憲政,並喚起他們勇於對抗「憲政敵人」及保衛民主憲政的決心,以使他們能獲得國家社會周全、完善的生存照護與充足美好的生活給付,享有人性尊嚴的生存權與人生歡樂的生活權。
作者簡介
林騰鷂
學歷:
經歷:
現職:
序
七版序
民主在鞏固中,或仍在沉淪中
依美國學者杭廷頓(Samuel P.Huntington 1927-2008)的看法,認為檢驗一個國家民主是否鞏固的重要指標,是經歷兩次政黨輪替(two-turnover)。因為只有在兩個相互競爭的主要政黨,在輸掉選舉後,都能把政權和平轉移給對方,使政治菁英和民眾都能接受以選舉,而非用暴力或軍事革命的方式,來移轉政權,才能說是「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我國在民國八十九年發生首次政黨輪替,由中國國民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民主進步黨;民國九十七年發生第二次政黨輪替,由民主進步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中國國民黨;民國一○五年五月二十日,又發生第三次政黨輪替,由中國國民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民主進步黨的蔡英文總統。這種經歷三次政黨輪替的憲政情勢,似乎已達到杭廷頓所說的「民主鞏固」。
然而,在現時的憲法架構下及黨政體制的現實運作下,距離「選賢與能,天下為公」的民主理想境界,仍舊非常遙遠。此因當前的選舉制度,難以選出賢能及以天下為公之士。民主進步黨在民國一○五年一月十六日的立法委員的選舉中,雖已取得絕大多數席次,而發生行憲以來的國會首次政黨輪替。但立法院自今年二月開議以來,至五月三十一日之憲法所規定的立法院常會中,沒有制定半個福國利民的法律,以解決我國當前財政、經濟、青年失業、人口老化等的迫切問題。而在延長至七月的會期中也只制定遠洋漁業條例及資恐防制法兩個法律而已。
同樣的,在總統有權無責的憲法框架下,自蔡英文總統宣佈兼任民主進步黨主席,且仿照中國國民黨在每星期三召開民主進步黨中常會後,黨國體制的幽靈,只是從中國國民黨改名為民主進步黨,而威權獨斷的決策模式,也沒有隨著第三次政黨輪替而改變,尤其在悠關司法改革的重大人事上,如司法院院長謝文定、副院長林錦芳的提名,遭到法學界、民間司改會及民主進步黨內之強烈異議,以致在不到兩個月時,被迫撤回提名。又涉及世代間分配正義,影響國家財政健全之年金改革,也將在一年內議而不決,陷入難解的拖延中,亳無新人新政的新氣象,而蔡英文總統在享用其權力時,也毫不提及其在野時,所要矯正總統有權無責的憲政改革,以致民主仍在虛空中沉淪!
誠如本書再版序所言,憲法雖是人們從事社會生活的必要工具,但因人們的無知與輕忽,而未認真學習與珍惜使用,以致被威權式的政黨所扭曲、耍弄而失去其效能,使人民應有的生存、自由、平等之基本人權,以及應該享有的公共資源、空間、環境與公共服務,日益減縮。
因此,本書七版序以「民主在鞏固中,或仍在沉淪中」為題,希望能喚起民眾的憲政警覺、認真學習憲法、珍惜憲法,並積極投入憲政民主的守護與鞏固!
林騰鷂 謹識
民國一○五年八月十五日
目次
第一節 為什麼要學習憲法
第二節 憲法之意義
第三節 憲法之性質
第四節 憲法之分類
第五節 憲法之特色
第六節 憲法之功能
第七節 憲法之制定
第八節 憲法之調適
第一項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實施與廢止
第二項 憲法增修條文之施行
第二章 序言與總綱
第一節 序言之涵義
第二節 憲法之總綱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國 體
第三項 政 體
第四項 主 權
第五項 國 民
第六項 領 土
第七項 民 族
第八項 國 旗
第三章 人民權利義務
第一節 權利義務之概說
第二節 生存權
第三節 尊嚴權
第四節 平等權
第一項 平等權之意義
第二項 平等權之種類
第五節 自由權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人身自由
第三項 不受軍事審判之自由
第四項 居住自由
第五項 遷徙自由
第六項 意見表現自由
第七項 秘密通訊自由
第八項 信仰宗教自由
第九項 集會自由
第十項 結社自由
第十一項 財產自由
第六節 受益權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經濟上受益權
第三項 司法上受益權
第四項 行政上受益權
第五項 教育上受益權
第六項 社會上受益權
第七項 文化上受益權
第八項 健康上受益權
第九項 環境上受益權
第十項 消費上受益權
第十一項 發展上之受益權
第十二項 資訊上之受益權
第十三項 休閒上之受益權
第七節 主政權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選舉權
第三項 罷免權
第四項 創制權
第五項 複決權
第六項 公民投票權
第七項 應考試權
第八項 服公職權
第八節 人民權利之保障、限制
第一項 人民權利之保障
第二項 人民權利之限制
第九節 人民權利之救濟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公務員之責任
第三項 國家之賠償責任
第四項 國家之補償責任
第十節 人民之義務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納稅義務
第三項 服兵役義務
第四項 受國民教育義務
第五項 人民之其他義務
第十一節 人民義務之履行
第四章 國民大會
第五章 總 統
第一節 總統之類型
第二節 總統之產生
第一項 總統之選舉
第二項 總統之宣誓
第三項 總統之任期
第四項 總統之連任
第五項 總統之繼任、補選與職權代行
第三節 總統之地位
第四節 總統之職權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外交方面之職權
第三項 軍事方面之職權
第四項 行政方面之職權
第五項 立法方面之職權
第六項 司法方面之職權
第七項 其他方面之職權
第五節 總統之責任
第六章 行政院
第一節 概 說
第二節 行政院之地位
第三節 行政院之組織
第四節 行政院之職權
第五節 行政院之責任
第六節 行政院與總統及其他四院之關係
第七節 行政院與所屬部會之關係
第七章 立法院
第一節 立法院之地位
第二節 立法院之組織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立法委員
第三項 立法院院長、副院長
第四項 立法院之委員會
第五項 立法院會議
第三節 立法院之職權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議決法律權
第三項 議決預算權
第四項 決算審議權
第五項 議決戒嚴權
第六項 議決大赦、減刑之權
第七項 議決宣戰、媾和、條約案之權
第八項 議決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第九項 人事任免同意權
第十項 質詢權
第十一項 提出憲法修正案之權
第十二項 解決中央與地方權限分配爭議之權
第十三項 解決自治事項爭議權
第十四項 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之權
第十五項 文件調閱權
第十六項 調查權
第十七項 以法律對國家機關之職權、設立程序及總員額為準則性規定之權
第十八項 憲法增修條文新增之職權
第八章 司法院
第一節 司法權之由來
第二節 司法院之地位
第三節 司法院之組織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司法院院長、副院長
第三項 大法官會議及憲法法庭
第四項 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
第五項 最高行政法院、高等行政法院、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第六項 智慧財產法院
第七項 少年及家事法院
第八項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第九項 司法院內部機關
第四節 司法院之職權
第一項 司法院職權之擴增
第二項 解釋憲法權
第三項 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權
第四項 審理總統、副總統彈劾案
第五項 審理政黨違憲解散權
第六項 司法行政監督權
第七項 司法預算獨立權
第八項 法律案提案權
第九項 暫時處分權
第五節 司法官之地位
第六節 司法官之保障
第一項 一般司法官之保障
第二項 大法官之保障
第九章 考試院
第一節 考試院之地位
第二節 考試院之組織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考試委員
第三項 考試院院長、副院長
第四項 考試院會議
第五項 考選部及銓敘部
第六項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第三節 考試院之職權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考試權
第三項 掌理銓敘、保障、撫卹、退休之權
第四項 掌理任免、考績、級俸、陞遷、褒獎之法制事項權
第五項 考銓法律提案權
第十章 監察院
第一節 監察院之地位
第二節 監察院之組織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監察委員
第三項 監察院院長、副院長
第四項 監察院會議
第五項 監察院各委員會
第六項 審計長
第三節 監察院之職權
第一項 概 說
第二項 彈劾權
第三項 糾舉權
第四項 糾正權
第五項 調查權
第六項 審計權
第七項 監試權
第八項 法律案提出權
第九項 受理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權及處罰權
第十項 受理政治獻金申報權及處罰權
第十一項 公職人員違反利益衝突迴避之處罰權
第十二項 對公職人員違反遊說法之調查與處罰權
第十一章 中央與地方之權限
第一節 概 說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權限之劃分
第十二章 地方制度
第一節 概 說
第二節 省 制
第一項 省之地位
第二項 省之組織與職權
第三節 縣 制
第一項 縣之地位
第二項 縣之組織與職權
第三項 縣政府與縣議會之關係
第四項 縣民之權利與義務
第四節 市 制
第一項 市之地位
第二項 直轄市
第三項 市
第四項 縣轄市、鄉、鎮
第五節 大法官對地方制度之解釋
第十三章 政權之行使
第一節 概 說
第二節 選舉權
第三節 罷免權
第四節 創制權
第五節 複決權
第六節 公民投票權
第十四章 基本國策
第一節 基本國策之意義
第二節 基本國策之性質
第三節 基本國策之內容
第一項 國 防
第二項 外 交
第三項 國民經濟
第四項 社會安全
第五項 教育文化
第六項 邊疆地區
第七項 海外僑民
第八項 大陸與港澳事務
第十五章 憲法之施行及修改
第一節 概 說
第二節 憲法與法律、命令之關係
第三節 憲法之解釋
第四節 憲法之修改
第五節 憲法之實施
附錄一 中華民國憲法
附錄二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附錄三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附錄四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