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新版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一書是盧德勛研究員在他2004年8月出版的《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學術專著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成的。2004版《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的出版標志著我國學者在探索構建具有時代特征的動物營養學理論和技術體系征途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獲得了開創性的、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之后,又經過12年的研究、探索和創新,《新版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修訂和增補了2004年以來系統動物營養學發展的新成果,《新版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進一步強調要在系統科學思維指導下推動動物營養學與飼料科學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創新,對系統動物營養學在思維方式、研究范圍、研究內容、研究技術與應用體系等方面的創新成果進行了系統梳理與總結,特別是根據系統科學理論和方法在分子營養學基礎上首次提出發展微觀營養學的學科戰略;增加了飼料科學理論和技術體系創新工程、日糧營養平衡理論、營養組學型飼料產品、日糧診斷技術、動物多層次營養平衡理論、營養工程技術體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技術創新成果,全面展示了盧德勛研究員幾十年來對動物營養學和飼料科學兩大學科體系創新工程的突出貢獻。
《新版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匯集了盧德勛研究員過去56年來,特別是近11年來帶領他的同事、學生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盧德勛研究員畢生苦心思考與不懈研究的成果結晶,對推動動物營養學和飼料科學兩大理論和技術體系創新和動物營養科學發展的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重大的、深遠的影響。
在過去56年來,盧德勛研究員為中國動物營養學發展鞠躬盡瘁、不懈努力、默默無聞地為實現他提出的“讓中國動物營養學整體走向世界”的中國夢付出了自己的人生大部分年華,深受我國動物營養學界同仁尊敬和愛載。2007年退休后,他依然老驥伏櫪、壯志不已,不顧體弱多病,繼續參加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咨詢和指導工作;筆耕不輟,繼續努力從事動物營
《新版系統動物營養學導論》匯集了盧德勛研究員過去56年來,特別是近11年來帶領他的同事、學生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盧德勛研究員畢生苦心思考與不懈研究的成果結晶,對推動動物營養學和飼料科學兩大理論和技術體系創新和動物營養科學發展的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重大的、深遠的影響。
在過去56年來,盧德勛研究員為中國動物營養學發展鞠躬盡瘁、不懈努力、默默無聞地為實現他提出的“讓中國動物營養學整體走向世界”的中國夢付出了自己的人生大部分年華,深受我國動物營養學界同仁尊敬和愛載。2007年退休后,他依然老驥伏櫪、壯志不已,不顧體弱多病,繼續參加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咨詢和指導工作;筆耕不輟,繼續努力從事動物營
目次
序一
序二
投身學科理論和技術體系創新的新時代
篇 緒論
章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研究對象和性質
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定義和性質
第二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與傳統動物營養學的區別
第二章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整體思維方式
節 學科整體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第二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學科整體思維方式的特點
第三章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產生和發展
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發展和展望
第二篇 動物營養系統及其調控
第四章 動物營養系統分析
節 動物營養系統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動物營養系統的結構
第三節 動物營養系統功能
第五章 動物營養系統內營養物質的轉化和利用
節 含氮物質
第二節 葡萄糖和短鏈脂肪酸
第三節 脂類的轉化和利用
第四節 水的循環
第五節 礦物質的轉化和利用
第六節 動物營養系統內各種營養物質轉化和利用的整體觀
第七節 營養與動物健康
第六章 微觀層次的營養研究
節 微觀營養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微觀營養學的定義、學科特征及其研究內容
第三節 微觀營養學的研究方法與技術
第四節 我國微觀層次的營養研究進展示例
第五節 微觀營養學的發展展望
第七章 動物機體自我營養調控功能
節 動物機體自我營養調控功能的概念、運行特征及其生理意義
第二節 采食調控
第三節 營養物質代謝的穩衡控制
第四節 營養物質的協調分配
第五節 抗營養性應激調控
第八章 動物營養系統的調控
節 動物營養調控理論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消化道營養調控理論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系統整體營養調控理論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 反芻動物營養調控
第五節 豬的營養調控
第六節 家禽營養調控
……
第三篇 系統動物營養技術概述
第四篇 飼料科學理論和技術體系的創新和發展
第五篇 動物營養工程
序二
投身學科理論和技術體系創新的新時代
篇 緒論
章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研究對象和性質
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定義和性質
第二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與傳統動物營養學的區別
第二章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整體思維方式
節 學科整體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第二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學科整體思維方式的特點
第三章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產生和發展
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系統動物營養學的發展和展望
第二篇 動物營養系統及其調控
第四章 動物營養系統分析
節 動物營養系統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動物營養系統的結構
第三節 動物營養系統功能
第五章 動物營養系統內營養物質的轉化和利用
節 含氮物質
第二節 葡萄糖和短鏈脂肪酸
第三節 脂類的轉化和利用
第四節 水的循環
第五節 礦物質的轉化和利用
第六節 動物營養系統內各種營養物質轉化和利用的整體觀
第七節 營養與動物健康
第六章 微觀層次的營養研究
節 微觀營養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微觀營養學的定義、學科特征及其研究內容
第三節 微觀營養學的研究方法與技術
第四節 我國微觀層次的營養研究進展示例
第五節 微觀營養學的發展展望
第七章 動物機體自我營養調控功能
節 動物機體自我營養調控功能的概念、運行特征及其生理意義
第二節 采食調控
第三節 營養物質代謝的穩衡控制
第四節 營養物質的協調分配
第五節 抗營養性應激調控
第八章 動物營養系統的調控
節 動物營養調控理論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消化道營養調控理論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系統整體營養調控理論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 反芻動物營養調控
第五節 豬的營養調控
第六節 家禽營養調控
……
第三篇 系統動物營養技術概述
第四篇 飼料科學理論和技術體系的創新和發展
第五篇 動物營養工程
書摘/試閱
《新版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
2.结构和功能相关性任何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系统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结构是系统的普遍属性。没有无结构的系统,也没有离开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此可见,功能也是系统的一种属性。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系统的结构存在,它所具有的功能也存在。系统整体的功能与组成系统整体的要素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但系统整体的功能又不同于各要素的功能,更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它是通过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在系统的整体水平表现出来的新的功能。这就是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观。所谓系统和功能的相关性是指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功能不能脱离结构而存在。一方面,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只有系统的结构合理,系统的功能才能良好,系统整体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系统的功能可以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3.开放性系统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尽管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的要素所决定的,但系统的功能只有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表现出来。系统的环境是指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是系统以外并对系统具有影响或作用的诸因素的集合。在一个大系统中,对于某一特定的子系统来说,其他子系统都可以看作是该子系统的环境。系统的开放性就是指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既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4.动态性、稳定性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因为任何一个系统的要素、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内部联系及外在环境都在变化中,系统与环境间进行着不断地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的稳定性则是指系统具备自我稳定的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系统之所以被称之为系统,就是因为系统具有相对静止性,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稳定存在的。系统的稳定性与力学分析中的传统稳定性概念有着原则的区别。传统的稳定性概念是一种平衡的、静止的稳定性;而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在非平衡状态下保持自身有序性的稳定能力。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处于开放之中的稳定性。没有开放,就没有稳定。系统的稳定性是在开放与环境交流中实现和保证的。系统的稳定性是在运动中实现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实际上任何开放系统的稳定性,也就是动态的稳定性,只有在动态之中才能保持稳定。这就是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稳定性的密切关系。耗散结构理论之所以把自己叫作耗散结构,就是强调系统的稳定性是在与环境的动态交换之中才得以保持的,是一种动态的与环境交换之中的稳定性。由于封闭系统必定自发地走向无序状态,因此实际上是没有稳定性而言的。如果说它也可以趋向某种稳定性的话,那就是以牺牲系统发展活力,进入热平衡态为代价的。
因研究角度不同,系统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闭合系统和孤立系统。开放系统是指能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大多数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包括动物营养系统在内的所有生物系统都属于开放系统;闭合系统是指与周围环境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如广播通讯系统;孤立系统是指与周围环境不发生任何形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如晶体。
此外,还有多种系统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系统形成的自然性将系统分成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按系统的动静态将系统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按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物质实体还是概念将系统分成为实体系统和功能系统(又称软系统);按系统的可控制程度将系统分为白箱系统、黑箱系统和灰箱系统;按系统复杂程度将分为大系统、小系统和巨系统(又称特大系统);还可以按所已知的具体专业对象对系统进行分类,称为对象系统。显然动物营养系统就是一种按所研究的具体专业对象分类的对象系统。
……
2.结构和功能相关性任何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系统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结构是系统的普遍属性。没有无结构的系统,也没有离开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此可见,功能也是系统的一种属性。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系统的结构存在,它所具有的功能也存在。系统整体的功能与组成系统整体的要素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但系统整体的功能又不同于各要素的功能,更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它是通过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在系统的整体水平表现出来的新的功能。这就是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观。所谓系统和功能的相关性是指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功能不能脱离结构而存在。一方面,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只有系统的结构合理,系统的功能才能良好,系统整体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系统的功能可以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3.开放性系统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尽管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的要素所决定的,但系统的功能只有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表现出来。系统的环境是指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是系统以外并对系统具有影响或作用的诸因素的集合。在一个大系统中,对于某一特定的子系统来说,其他子系统都可以看作是该子系统的环境。系统的开放性就是指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既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4.动态性、稳定性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因为任何一个系统的要素、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内部联系及外在环境都在变化中,系统与环境间进行着不断地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的稳定性则是指系统具备自我稳定的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系统之所以被称之为系统,就是因为系统具有相对静止性,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稳定存在的。系统的稳定性与力学分析中的传统稳定性概念有着原则的区别。传统的稳定性概念是一种平衡的、静止的稳定性;而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在非平衡状态下保持自身有序性的稳定能力。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处于开放之中的稳定性。没有开放,就没有稳定。系统的稳定性是在开放与环境交流中实现和保证的。系统的稳定性是在运动中实现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实际上任何开放系统的稳定性,也就是动态的稳定性,只有在动态之中才能保持稳定。这就是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稳定性的密切关系。耗散结构理论之所以把自己叫作耗散结构,就是强调系统的稳定性是在与环境的动态交换之中才得以保持的,是一种动态的与环境交换之中的稳定性。由于封闭系统必定自发地走向无序状态,因此实际上是没有稳定性而言的。如果说它也可以趋向某种稳定性的话,那就是以牺牲系统发展活力,进入热平衡态为代价的。
因研究角度不同,系统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闭合系统和孤立系统。开放系统是指能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大多数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包括动物营养系统在内的所有生物系统都属于开放系统;闭合系统是指与周围环境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如广播通讯系统;孤立系统是指与周围环境不发生任何形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如晶体。
此外,还有多种系统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系统形成的自然性将系统分成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按系统的动静态将系统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按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物质实体还是概念将系统分成为实体系统和功能系统(又称软系统);按系统的可控制程度将系统分为白箱系统、黑箱系统和灰箱系统;按系统复杂程度将分为大系统、小系统和巨系统(又称特大系统);还可以按所已知的具体专业对象对系统进行分类,称为对象系统。显然动物营养系统就是一种按所研究的具体专业对象分类的对象系统。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