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我國製藥產業拓展國際市場,為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的方向之一,而全球藥品巿場成長趨勢,以東南亞市場的成長動能遠高於其他國家,因此東南亞巿場已成為拓展市場重要布局的方向,我國廠商以學名藥生產為主,新藥開發仍在萌芽期,面對國內健保不斷緊縮藥品支出,市場面臨成長趨緩,極需拓展外銷巿場,而東南亞各國與我國地緣接近,各國人口年輕,市場逐漸開放成長,華僑占比高,交流拓展經驗多,將是我國拓展藥品海外市場的重要切入口。
目前在東南亞藥品市場中,依 BMI醫藥市場風險與報酬評比(Pharmaceutical Risk & Reward Index, RRI),新加坡高居各國之冠,加上位居東南亞金融、貿易及運輸樞紐地位,勞動素質相對較東南亞國家高,積極加入自由貿易組織,政府政策導引跨國藥廠進駐及投資,為亞太地區藥品主要出口國。新加坡政府提供良好的產業環境支援體系,及推動生技醫藥的研發,加上有效率的藥品審查體系和完善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及資料專屬保護,成為亞太製藥產業重要運籌重鎮,也成為國際大藥廠進入亞太市場的首選國。
2015年新加坡醫療支出為154.9億美元,推估2015~2020年複合年成長率高達11.1%。人均醫療支出達2,764.7美元高居東南亞各國之冠。受到老年人醫療保險的擴大,將持續帶動政府醫療支出及人均醫療支出皆逐年成長。新加坡人均藥品支出在東協國家排名第一,2015年為142.4美元。由於經濟提升的帶動,預估到2020年人均藥品支出達184.4美元,比2015成長約三成,未來仍持續緩步成長。
新加坡因人口數少、人口成長趨緩,使藥品巿場規模小,市場成長受限,預期巿場將由2015年8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11.1億美元,2015~2020年的複合年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為6.8%。從藥品市場結構分析,新加坡藥品市場進口產品多,跨國藥廠產品也多,因國民所得高,國內市場使用專利藥較多,占整體藥品市場55.9%,依序為學名藥占23.9%及OTC藥品占20.2%。受到政府採購鼓勵使用學名藥的影響,未來藥品市場成長以學名藥最高,預估2015~2020年學名藥CAGR達9.6%。
新加坡為跨國藥廠東南亞的製造中心,藥品出口額居東南亞各國之冠,藥品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占新加坡藥品出口額的6%,東協自由貿易的實施,預期將有助於新加坡藥品出口到東協。預期藥品出口額將由2015年60.1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81.2億美元,2015~2020年的CAGR達6.2%。
新加坡藥品市場為開放市場,跨國藥廠進駐者眾,再加上自由貿易引進了中國大陸、印度及韓國及其他國家的藥品,市場上平價學名藥產品眾多競爭激烈,加上政府限制藥品在醫院的加價,藥價低產品利潤相對較少,進入市場需要選擇特殊利基產品,或市場上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在市場才具競爭優勢。
新加坡在地生產因營運成本高,加上臺灣距離新加坡近似乎無在地設廠生產的誘因。目前我國廠商進入新加坡藥品市場的經營模式大都採取進口方式,因藥品許可證取得容易,廠商收款容易,行銷通路短,容易布局,大部分廠商採取自營的方式銷售產品,也有廠商委請代理商/經銷商銷售產品。新加坡與臺灣有簽訂國與國間自由貿易協定即「臺星經濟夥伴協定」,因此藥品及保健食品的關稅都與其他自由貿易國家關稅相近,且逐漸降為零,新加坡市場沒有關稅產生的貿易障礙問題。
新加坡政府鼓勵生物技術及新藥的創新研發,提供許多生物醫藥的創新園區,加上新藥審查機制完整,及智慧財產權保護法規完善,且在新加坡新藥研發可爭取政府的研發人力及儀器設備支出的補助,或向政府申請研究計畫的贊助。可將國內研發計畫與當地廠商在新加坡進行研發合作,也可以與當地研發機構合作開發熱帶地區特有疾病的治療產品,共同拓展國際市場,共同創造新商機。
目前在東南亞藥品市場中,依 BMI醫藥市場風險與報酬評比(Pharmaceutical Risk & Reward Index, RRI),新加坡高居各國之冠,加上位居東南亞金融、貿易及運輸樞紐地位,勞動素質相對較東南亞國家高,積極加入自由貿易組織,政府政策導引跨國藥廠進駐及投資,為亞太地區藥品主要出口國。新加坡政府提供良好的產業環境支援體系,及推動生技醫藥的研發,加上有效率的藥品審查體系和完善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及資料專屬保護,成為亞太製藥產業重要運籌重鎮,也成為國際大藥廠進入亞太市場的首選國。
2015年新加坡醫療支出為154.9億美元,推估2015~2020年複合年成長率高達11.1%。人均醫療支出達2,764.7美元高居東南亞各國之冠。受到老年人醫療保險的擴大,將持續帶動政府醫療支出及人均醫療支出皆逐年成長。新加坡人均藥品支出在東協國家排名第一,2015年為142.4美元。由於經濟提升的帶動,預估到2020年人均藥品支出達184.4美元,比2015成長約三成,未來仍持續緩步成長。
新加坡因人口數少、人口成長趨緩,使藥品巿場規模小,市場成長受限,預期巿場將由2015年8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11.1億美元,2015~2020年的複合年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為6.8%。從藥品市場結構分析,新加坡藥品市場進口產品多,跨國藥廠產品也多,因國民所得高,國內市場使用專利藥較多,占整體藥品市場55.9%,依序為學名藥占23.9%及OTC藥品占20.2%。受到政府採購鼓勵使用學名藥的影響,未來藥品市場成長以學名藥最高,預估2015~2020年學名藥CAGR達9.6%。
新加坡為跨國藥廠東南亞的製造中心,藥品出口額居東南亞各國之冠,藥品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占新加坡藥品出口額的6%,東協自由貿易的實施,預期將有助於新加坡藥品出口到東協。預期藥品出口額將由2015年60.1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81.2億美元,2015~2020年的CAGR達6.2%。
新加坡藥品市場為開放市場,跨國藥廠進駐者眾,再加上自由貿易引進了中國大陸、印度及韓國及其他國家的藥品,市場上平價學名藥產品眾多競爭激烈,加上政府限制藥品在醫院的加價,藥價低產品利潤相對較少,進入市場需要選擇特殊利基產品,或市場上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在市場才具競爭優勢。
新加坡在地生產因營運成本高,加上臺灣距離新加坡近似乎無在地設廠生產的誘因。目前我國廠商進入新加坡藥品市場的經營模式大都採取進口方式,因藥品許可證取得容易,廠商收款容易,行銷通路短,容易布局,大部分廠商採取自營的方式銷售產品,也有廠商委請代理商/經銷商銷售產品。新加坡與臺灣有簽訂國與國間自由貿易協定即「臺星經濟夥伴協定」,因此藥品及保健食品的關稅都與其他自由貿易國家關稅相近,且逐漸降為零,新加坡市場沒有關稅產生的貿易障礙問題。
新加坡政府鼓勵生物技術及新藥的創新研發,提供許多生物醫藥的創新園區,加上新藥審查機制完整,及智慧財產權保護法規完善,且在新加坡新藥研發可爭取政府的研發人力及儀器設備支出的補助,或向政府申請研究計畫的贊助。可將國內研發計畫與當地廠商在新加坡進行研發合作,也可以與當地研發機構合作開發熱帶地區特有疾病的治療產品,共同拓展國際市場,共同創造新商機。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