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書優惠】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聰訓齋語》是一部家訓隨筆。作者張英,康熙六年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桐城張家,人才輩出,向有「父子大學士」、「三世得諡」、「四任江蘇學政」、「六代翰林」之美譽。作為桐城名門望族的直接開啟者、設計師,張英的《聰訓齋語》,對其家族的綿延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曾國藩家書中鄭重再三地向子姪推薦此書,足見其推崇備至。《聰訓齋語》所涉內容頗為廣泛,其重點討論,則不外乎立品、讀書、養身、擇交、節儉數端。書名「齋語」,而不稱「家訓」,昭示了著者更喜歡書齋閒話、父子祖孫閒談的教育策略,及其探索子孫教育路徑的良苦用心。本書注釋語譯簡明暢達,評析文字出之會心,深入淺出,堪為讀者閱讀之最佳佐助。
作者簡介
馮保善。河南新鄉市人,文學博士,曾任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編審,現為江蘇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教育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蘇區域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明清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及明清文化。
序
壬辰年(2012)的秋末冬初,三民書局張先生來電,說人在北京,過幾日來甯,並談及「古籍今注新譯叢書」規劃中,有一本張英撰著的家訓《聰訓齋語》,問可有興趣來做。因彼時對於張英的瞭解實在有限,我在電話中便未置可否,既沒有推掉,也不曾明確應承。
研讀了《聰訓齋語》後,對於曾國藩評價其「教家者極精」、「不特于德業有益,實于養生有益」、「其中言養身、擇友、觀玩山水花竹,純是一片太和生機」、「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等,有了真切的體味。桐城張氏,名門望族,向有「父子大學士」、「三世得諡」、「四任江蘇學政」、「六代翰林」的美譽。晚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中,更贊其「自祖至曾玄十二人,先後列侍從,躋鼎貴,玉堂譜裡,世系蟬聯,門閥之清華,殆可空前絕後」。何以如此,由張英的《聰訓齋語》,我們似乎尋找到了某種答案。當時,手頭上正在做明清小說與江南文化的課題,對明清江南的教育史料,頗做了些涉獵,興趣正濃。而張英此書,同樣屬於這一範疇,於是便決定接了來做。幾日後,張家旺先生如期來甯。在約稿協議上簽字畫押,開始了本書的撰寫工作。斷續做了兩年餘,方始告竣。
《聰訓齋語》一書,印本頗多。今見其主要刊本,大體可分為三類:
其一,《四庫全書》本。「四庫•集部•別集」類收張英《文端集》,其卷四十五、四十六,即《篤素堂文集》九、十 ,為「雜著」《聰訓齋語》,兩卷。
其二,「叢書集成初編」據「藝海珠塵本」翻印本,兩卷。卷一署名「南匯吳省蘭泉之輯,嘉興錢儀吉藹人校」。
其三,單行本,有同治五年丙寅(1866)張英曾孫張曾虔整理本,封面題:桐城張文端公聰訓齋語。四卷本。卷一、二為《聰訓齋語》,卷三為《恆產瑣言》,卷四為《飯有十二合說》。題署「桐城張英敦複著,六世孫鶴齡重鐫」。光緒六年庚辰(1880)本,四卷本,內容同同治本。署名「桐城張英敦複著,七世孫紹文重鐫」。
三種本子,單行本如同治、光緒本,其四卷之編排,均分別為「篤素堂文集卷一」、「篤素堂文集卷二」、「篤素堂文集卷三」、「篤素堂文集卷四」,顯然由《篤素堂文集》而來,故文字仍「四庫」本。惟「叢書集成初編」與之有較大出入,如「世人只因不知命不安命生出許多勞擾」條,缺「何以故」以下文字;「古稱仕宦之家如再實之木」條,缺「座右箴」以下文字;整體缺「予生平嗜卉木遂成奇癖」、「古人佩玉朝夕不離」、「龍眠芙蓉谿吾朝夕夢寐所在也」、「辛已春分日予攜大郎二郎六郎出西直門」、「子弟自十七八以至廿三四實為學業成廢之關」、「讀書湏明窗浄幾」、「易經一書言謙道最為詳備」、「譚子化書訓儉字最詳」、「人生髫稚不離父母」、「人生第一件事莫如安分」等十篇。推其原因,該所據「藝海珠塵本」掛漏之故。
綜合而觀,「四庫」本刊刻頗精,允稱善本,亦諸本之所出,故本書整理校勘,即以「四庫」本為底本,在保留其五十篇文字原貌的基礎上,僅加編號,以便閱讀;文字明顯訛誤者,據參校本更正;異體字不做改動。注釋包括典章制度、人物地理、疑難字詞、典故出處等,務在掃清閱讀障礙。關於翻譯,嚴複有雲:「譯事三難:信、達、雅。」此為譯界奉作圭臬。然信、達、雅兼備,談何容易!如嚴複所雲:「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因此,本書語譯,堅持在通暢基礎上的忠實,未盡做硬譯,也不一味追求語言表達的華美。研析部分,一方面設身揣摩,嘗試在歷史的語境中加以闡釋,盡可能多一些「同情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既闡發其精義,亦揭出其局限,希望多一些客觀的論定。文中褒貶,不敢盡以為是;注釋語譯,亦未必盡屬允當,尚祈方家不吝賜教。
目次
卷 上
一 聖賢領要之語……………………一
二 聖賢仙佛皆無不樂之理……………………八
三 予擬一聫將來懸草堂中……………………十二
四 唐詩如緞如錦……………………十四
五 昌黎聴頴師琴詩有云……………………十五
六 古人以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二二
七 山色朝暮之變無如春深秋晩……………………二八
八 人家僮僕最不宜多畜……………………三一
九 昔人論致夀之道有四……………………三五
一〇 人生不能無所適以寄其意……………………四二
一一 山居宜小樓……………………四五
一二 人生於珍異之物決不可好……………………四八
一三 天體至圓……………………五二
一四 人往往於古人片紙隻字珍如拱璧……………………五七
一五 予嘗言享山林之樂者……………………六一
一六 予於歸田之後誓不著緞……………………六七
一七 古人美王司徒之徳曰……………………七一
一八 予性不愛觀劇……………………七四
一九 移樹之法江南以驚蟄前後半月為宜……………………七七
二〇 予少年嗜六安茶……………………八○
二一 論語雲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八一
二二 人生適意之事有三……………………八七
二三 予自四十六七以來講求安心之法……………………九五
二四 予之立訓更無多言止有四語……………………九八
卷 下
二五 人生必厚重沉靜而後為載福之器……………………一○五
二六 楷書如坐如立……………………一二○
二七 法昭禪師偈云……………………一二四
二八 論語文字如化工肖物……………………一二六
二九 古人讀文選而悟養生之理……………………一三○
三〇 世人只因不知命不安命生出許多勞擾……………………一三三
三一 予生平嗜卉木遂成奇癖……………………一三七
三二 古人佩玉朝夕不離……………………一三九
三三 人生以擇友為第一事……………………一四二
三四 學字當專一……………………一四六
三五 龍眠芙蓉谿吾朝夕夢寐所在也……………………一四九
三六 辛巳春分日予攜大郎二郎六郎出西直門……………………一五一
三七 時文以多作為主……………………一五六
三八 治家之道謹肅為要……………………一五八
三九 人之居家立身最不可好竒……………………一六一
四〇 與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須有益於人……………………一六三
四一 凡讀書二十嵗以前所讀之書與二十嵗以後所讀之書迥異……………一六五
四二 凡物之殊異者必有光華發越於外……………………一七一
四三 餘久歴世塗日在紛擾榮辱勞苦憂患之中靜念解脫之法………………一七八
四四 古稱仕宦之家如再實之木……………………一八一
四五 子弟自十七八以至廿三四實為學業成廢之關……………………一九五
四六 讀書湏明窗浄幾……………………一九八
四七 易經一書言謙道最為詳備……………………二○二
四八 譚子化書訓儉字最詳……………………二○七
四九 人生髫稚不離父母……………………二一三
五〇 人生第一件事莫如安分……………………二一八
附 錄:張英傳記評論資料選編
壹.先考予告光祿大夫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端敦複府君行述……………………二二五
貳.張文端公墓表代李厚菴相國作……………………二四三
叁.張文端公事略……………………二四四
肆.大學士張英……………………二四七
伍.張 英……………………二四八
陸.張 英……………………二四九
柒.張文端公傳……………………二五三
捌.曾國藩評《聰訓齋語》……………………二五五
一 聖賢領要之語……………………一
二 聖賢仙佛皆無不樂之理……………………八
三 予擬一聫將來懸草堂中……………………十二
四 唐詩如緞如錦……………………十四
五 昌黎聴頴師琴詩有云……………………十五
六 古人以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二二
七 山色朝暮之變無如春深秋晩……………………二八
八 人家僮僕最不宜多畜……………………三一
九 昔人論致夀之道有四……………………三五
一〇 人生不能無所適以寄其意……………………四二
一一 山居宜小樓……………………四五
一二 人生於珍異之物決不可好……………………四八
一三 天體至圓……………………五二
一四 人往往於古人片紙隻字珍如拱璧……………………五七
一五 予嘗言享山林之樂者……………………六一
一六 予於歸田之後誓不著緞……………………六七
一七 古人美王司徒之徳曰……………………七一
一八 予性不愛觀劇……………………七四
一九 移樹之法江南以驚蟄前後半月為宜……………………七七
二〇 予少年嗜六安茶……………………八○
二一 論語雲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八一
二二 人生適意之事有三……………………八七
二三 予自四十六七以來講求安心之法……………………九五
二四 予之立訓更無多言止有四語……………………九八
卷 下
二五 人生必厚重沉靜而後為載福之器……………………一○五
二六 楷書如坐如立……………………一二○
二七 法昭禪師偈云……………………一二四
二八 論語文字如化工肖物……………………一二六
二九 古人讀文選而悟養生之理……………………一三○
三〇 世人只因不知命不安命生出許多勞擾……………………一三三
三一 予生平嗜卉木遂成奇癖……………………一三七
三二 古人佩玉朝夕不離……………………一三九
三三 人生以擇友為第一事……………………一四二
三四 學字當專一……………………一四六
三五 龍眠芙蓉谿吾朝夕夢寐所在也……………………一四九
三六 辛巳春分日予攜大郎二郎六郎出西直門……………………一五一
三七 時文以多作為主……………………一五六
三八 治家之道謹肅為要……………………一五八
三九 人之居家立身最不可好竒……………………一六一
四〇 與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須有益於人……………………一六三
四一 凡讀書二十嵗以前所讀之書與二十嵗以後所讀之書迥異……………一六五
四二 凡物之殊異者必有光華發越於外……………………一七一
四三 餘久歴世塗日在紛擾榮辱勞苦憂患之中靜念解脫之法………………一七八
四四 古稱仕宦之家如再實之木……………………一八一
四五 子弟自十七八以至廿三四實為學業成廢之關……………………一九五
四六 讀書湏明窗浄幾……………………一九八
四七 易經一書言謙道最為詳備……………………二○二
四八 譚子化書訓儉字最詳……………………二○七
四九 人生髫稚不離父母……………………二一三
五〇 人生第一件事莫如安分……………………二一八
附 錄:張英傳記評論資料選編
壹.先考予告光祿大夫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端敦複府君行述……………………二二五
貳.張文端公墓表代李厚菴相國作……………………二四三
叁.張文端公事略……………………二四四
肆.大學士張英……………………二四七
伍.張 英……………………二四八
陸.張 英……………………二四九
柒.張文端公傳……………………二五三
捌.曾國藩評《聰訓齋語》……………………二五五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