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耀世數學明珠/中華復興之光 偉大科教成就》主要介紹中國古代數學教育成就及數學名家和數學歷史,具體內容包括數學的萌芽與奠基、中西方數學的融合、發現并證明勾股定理、貫通古今的數學家朱世杰等。
目次
數學歷史
數學的萌芽與奠基
數學理論體系的建立
古典數學發展的高峰
中西方數學的融合
完整的數學教育模式
數學成就
發現并證明勾股定理
發明使用0和負數
內容豐富的圖形知識
獨創十進位值制記數法
發明使用籌算和珠算
數學史上著名的“割圓術”
遙遙領先的圓周率
創建天元術與四元術
創建垛積術與招差術
數學名家
古典數學理論奠基者劉徽
推算圓周率的先祖祖沖之
數學成就突出的秦九韶
貫通古今的數學家朱世杰
學貫中西的數學家李善蘭
數學的萌芽與奠基
數學理論體系的建立
古典數學發展的高峰
中西方數學的融合
完整的數學教育模式
數學成就
發現并證明勾股定理
發明使用0和負數
內容豐富的圖形知識
獨創十進位值制記數法
發明使用籌算和珠算
數學史上著名的“割圓術”
遙遙領先的圓周率
創建天元術與四元術
創建垛積術與招差術
數學名家
古典數學理論奠基者劉徽
推算圓周率的先祖祖沖之
數學成就突出的秦九韶
貫通古今的數學家朱世杰
學貫中西的數學家李善蘭
書摘/試閱
《耀世數學明珠/中華復興之光 偉大科教成就》:
一位農婦在河邊洗碗。她的鄰居閑來無事,就走過來問:“你洗這么多碗,家里來了多少客人?”農婦笑了笑,答道:“客人每2位合用一只飯碗,每3位合用一只湯碗,每4位合用一只菜碗,共用65只碗。”然后她又接著問鄰居,“你算算看,我家里究竟來了多少位客人?”這位鄰居也很聰明,很快就算了出來。
這是《孫子算經》中的一道著名的數學題“河上蕩杯”。蕩杯在這里是洗碗的意思。
很明顯,這里要求解的是65個碗共有多少人的問題。其中有能了解客數的信息是2人共碗飯,3人共湯碗,4人共菜碗。通過這幾個數值,很自然就能解決客數問題。
《孫子算經》有3卷,常被誤認為春秋軍事家孫武所著,實際上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前后的作品,作者不詳。這是一部數學入門讀物,通過許多有趣的題目,給出了籌算記數制度及乘除法則等預備知識。
“河上蕩杯”,包含了當時人們在數學領域取得的成果。而“雞兔同籠”這個題目,同樣展示了當時的研究成果。
雞兔同籠的題意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這道題其實有多種解法。
其中之一:如果先假設它們全是雞,于是根據雞兔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下共有幾只腳,把這樣得到的腳數與題中給出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腳就說明有1只兔,將所差的腳數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同理,也可以假設全是兔子。
《孫子算經》還有許多有趣的問題,比如“物不知數”等,在民間廣為流傳,同時,也向人們普及了數學知識。
其實,魏晉時期特殊的歷史背景,不僅激發了人們研究數學的興趣,普及了數學知識,也豐富了當時的理論構建,使我國古代數學理論有了較大的發展。
在當時,思想界開始興起“清談”之風,出現了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以來所未有過的生動局面。與此相適應,數學家重視理論研究,力圖把從先秦到兩漢積累起來的數學知識建立在必然的基礎之上。
而劉徽和他的《九章算術注》,則是這個時代造就的最偉大的數學家和最杰出的數學著作。劉徽生活在“清談”之風興起而尚未流入清談的魏晉之交,受思想界“析理”的影響,對《九章算術》中的各種算法進行總結分析,認為數學像一株枝條雖分而同本干的大樹,發自一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
劉徽的《九章算術注》作于263年,原10卷。前9卷全面論證了《九章算術》的公式、解法,發展了出入相補原理、截面積原理、齊同原理和率的概念,首創了求圓周率的正確方法,指出并糾正了《九章算術》的某些不精確之處或錯誤的公式,探索出解決球體積的正確途徑,創造了解線性方程組的互乘相消法與方程新術。
用十進分數逼近無理根的近似值等,使用了大量類比、歸納推理及演繹推理,并且以后者為主。
第十卷原名“重差”,為劉徽自撰自注,發展完善了重差理論。此卷后來單行,因第一問為測望海島的高遠,故名稱《海島算經》。
我國古典數學理論體系的建立,除了劉徽及其《九章算術注》不世之功和《孫子算經》的貢獻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張丘建算經》、《綴術》也豐富了這一時期的理論創建。
南北朝時期數學家張丘建著的《張丘建算經》3卷,成書于北魏時期。此書補充了等差級數的若干公式,其百雞問題導致三元不定方程組,其重要之處在于開創“一問多答”的先例,這是過去我國古算書中所沒有的。
百雞問題的大意是公雞每只值5文錢,母雞每只值3文錢,而3只小雞值1文錢。用100文錢買100只雞,問這100只雞中,公雞、母雞和小雞各多少只?這個問題流傳很廣,解法很多,但從現代數學觀點來看,實際上是一個求不定方程整數解的問題。
百雞問題還有多種表達形式,如“百僧吃百饃”和“百錢買百禽”等。宋代數學家楊輝算書內有類似問題。此外,中古時近東各國也有相仿問題流傳,而且與《張丘建算經》的題目幾乎全同。可見其對后世的影響。與上述幾位古典數學理論構建者相比,祖沖之則重視數學思維和數學推理,他將傳統數學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祖沖之寫的《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
祖沖之將圓周率的真值精確到3.1415926,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他還和兒子祖咂一起,利用“牟合方蓋”圓滿地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了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祖沖之還在462年編訂《大明歷》,使用歲差,改革閏制。他反對讖緯迷信,不虛推古人,用數學方法比較準確地推算出相關的數值,堅持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
一位農婦在河邊洗碗。她的鄰居閑來無事,就走過來問:“你洗這么多碗,家里來了多少客人?”農婦笑了笑,答道:“客人每2位合用一只飯碗,每3位合用一只湯碗,每4位合用一只菜碗,共用65只碗。”然后她又接著問鄰居,“你算算看,我家里究竟來了多少位客人?”這位鄰居也很聰明,很快就算了出來。
這是《孫子算經》中的一道著名的數學題“河上蕩杯”。蕩杯在這里是洗碗的意思。
很明顯,這里要求解的是65個碗共有多少人的問題。其中有能了解客數的信息是2人共碗飯,3人共湯碗,4人共菜碗。通過這幾個數值,很自然就能解決客數問題。
《孫子算經》有3卷,常被誤認為春秋軍事家孫武所著,實際上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前后的作品,作者不詳。這是一部數學入門讀物,通過許多有趣的題目,給出了籌算記數制度及乘除法則等預備知識。
“河上蕩杯”,包含了當時人們在數學領域取得的成果。而“雞兔同籠”這個題目,同樣展示了當時的研究成果。
雞兔同籠的題意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這道題其實有多種解法。
其中之一:如果先假設它們全是雞,于是根據雞兔的總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下共有幾只腳,把這樣得到的腳數與題中給出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腳就說明有1只兔,將所差的腳數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同理,也可以假設全是兔子。
《孫子算經》還有許多有趣的問題,比如“物不知數”等,在民間廣為流傳,同時,也向人們普及了數學知識。
其實,魏晉時期特殊的歷史背景,不僅激發了人們研究數學的興趣,普及了數學知識,也豐富了當時的理論構建,使我國古代數學理論有了較大的發展。
在當時,思想界開始興起“清談”之風,出現了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以來所未有過的生動局面。與此相適應,數學家重視理論研究,力圖把從先秦到兩漢積累起來的數學知識建立在必然的基礎之上。
而劉徽和他的《九章算術注》,則是這個時代造就的最偉大的數學家和最杰出的數學著作。劉徽生活在“清談”之風興起而尚未流入清談的魏晉之交,受思想界“析理”的影響,對《九章算術》中的各種算法進行總結分析,認為數學像一株枝條雖分而同本干的大樹,發自一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
劉徽的《九章算術注》作于263年,原10卷。前9卷全面論證了《九章算術》的公式、解法,發展了出入相補原理、截面積原理、齊同原理和率的概念,首創了求圓周率的正確方法,指出并糾正了《九章算術》的某些不精確之處或錯誤的公式,探索出解決球體積的正確途徑,創造了解線性方程組的互乘相消法與方程新術。
用十進分數逼近無理根的近似值等,使用了大量類比、歸納推理及演繹推理,并且以后者為主。
第十卷原名“重差”,為劉徽自撰自注,發展完善了重差理論。此卷后來單行,因第一問為測望海島的高遠,故名稱《海島算經》。
我國古典數學理論體系的建立,除了劉徽及其《九章算術注》不世之功和《孫子算經》的貢獻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張丘建算經》、《綴術》也豐富了這一時期的理論創建。
南北朝時期數學家張丘建著的《張丘建算經》3卷,成書于北魏時期。此書補充了等差級數的若干公式,其百雞問題導致三元不定方程組,其重要之處在于開創“一問多答”的先例,這是過去我國古算書中所沒有的。
百雞問題的大意是公雞每只值5文錢,母雞每只值3文錢,而3只小雞值1文錢。用100文錢買100只雞,問這100只雞中,公雞、母雞和小雞各多少只?這個問題流傳很廣,解法很多,但從現代數學觀點來看,實際上是一個求不定方程整數解的問題。
百雞問題還有多種表達形式,如“百僧吃百饃”和“百錢買百禽”等。宋代數學家楊輝算書內有類似問題。此外,中古時近東各國也有相仿問題流傳,而且與《張丘建算經》的題目幾乎全同。可見其對后世的影響。與上述幾位古典數學理論構建者相比,祖沖之則重視數學思維和數學推理,他將傳統數學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祖沖之寫的《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
祖沖之將圓周率的真值精確到3.1415926,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他還和兒子祖咂一起,利用“牟合方蓋”圓滿地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了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祖沖之還在462年編訂《大明歷》,使用歲差,改革閏制。他反對讖緯迷信,不虛推古人,用數學方法比較準確地推算出相關的數值,堅持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