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續集
滿額折

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續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883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係本社所出版《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的續集,內容包括代序一篇、論《儀禮》專題五篇、論《周禮》、《禮記》專題三篇、論出土文物三篇、論古代禮俗三篇、論禮學相關議題三篇,共計論文十八篇。作者與上集相同,力圖開拓新領域與新方法,讀者取與上集參照,自見其用心所在。

作者簡介

葉國良(1949-),臺灣桃園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國家文學博士。歷任該系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臺大講座,並兼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各六年,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捷克查理大學、山東大學客座教授、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臺灣中文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經學、金石學、古典文獻,曾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胡適講座、教育部學術獎、教育部國家講座。主要著作有《宋人疑經改經考》、《經學側論》、《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禮制與風俗》、《中國傳統生命禮俗》、《宋代金石學研究》、《石學蠡探》、《石學續探》、《居愚居文獻論叢》、《古典文學的諸面向》等書。

後記

筆者曾於2010年十月先師孔德成先生逝世兩週年時,整理此前六年餘所撰禮學論文十五篇,在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禮學研究的諸面向》一書,以示不忘師門教誨之意。自茲而後,每念師恩,常自鞭策,不敢怠惰。其間精力所萃,仍以禮學為主。光陰荏苒,轉瞬又將七年,累積相關論文一十八篇,似足再編為一冊,以就教於學界先進。故仍商得清華大學同意,以《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續集》為名出版,以見個人研究面向之持續性。

本書主題,既集中於禮學,而撰寫因緣各有殊異,故面向亦參差不一,與前書類似。然大體言之,筆者有意朝開拓新領域、新方法之面向努力,乃自前集已有之傾向,故可謂非無主軸,而各有因緣。續集沿襲,然其異同可得而言。

前書上編以論《儀禮》為主體,凡五篇。中編以論《禮記》為主體,其中論「曲禮」三篇,論〈樂記〉及公孫尼子一篇,論韓國《禮記》學三篇。下編涉及禮書中之古語、冠笄之禮中取字之意義、婚喪禮俗中之異族文化各一篇,包括語言學及民俗學取向。本書雖係續集,而結構與內容取向與之不全同。全書分為七個部分,第一部分以〈禮壞樂崩時代聖賢君子的堅持與抉擇〉一文冠首,乃是「代序」,意指該文要旨應可統攝筆者對中國古文明的看法。第二部份為《儀禮》,包括專論該書不同議題五篇。第三部分為《周禮》與《禮記》,包括專論三篇。第四部分為「出土文物」,蓋此亦為筆者自撰作《經學側論》(2005年11月亦由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以來持續關心之課題,收入相關論文三篇。第五部分為「古代禮俗」,收入介於禮俗、禮法之間之相關論文三篇。第六部分為「禮學相關議題」,收入相關論文三篇。第七部分為「後記」,交代本書撰作相關事宜。綜觀全書,內容觸及禮學各面向,而時代跨度亦大,起甲、金文時代以迄當代禮學,讀者可取與前編內容互補之。

本書各篇均曾刊載期刊,或於研討會中宣讀,其資料各記於該篇之末。由於收入本書時,均曾修改或調整部分內容,故凡讀者引用,請以本書為準是幸。至於編纂、校對工作,本系博士生黃澤鈞在百忙中撥冗協助,在此致上謝意。
 
二○一七年九月
葉國良

目次

代序
禮壞樂崩時代聖賢君子的堅持與抉擇
一、前言
二、禮壞樂崩的範圍與具體事實
三、聖賢君子的堅持與抉擇
四、古禮書的性質與價值
五、結論

儀禮
壹、 《儀禮》各禮典之主要禮意與執禮時之三項基本禮意
一、前言
二、《儀禮》各禮典之主要禮意
三、具體執禮時共通之三項基本禮意
四、結論

貳、 《儀禮》所見攝盛及其流衍
一、前言
二、論攝盛乃周代禮制
三、《儀禮》鄭注、賈疏及諸儒對攝盛之闡釋
四、後世實施攝盛之概況
五、關於「追贈」
六、結論

參、 《儀禮》卜筮與求日擇人的幾個問題
一、前言
二、論事涉神靈則以卜筮求日擇人,僅涉人事則否
三、論葬禮、祭祖採用柔日前有所承
四、論再虞、三虞、卒哭、他祭、祔祭採用柔日抑或剛日
五、冠日、昏期當用柔日的推測
六、覲禮可能使用剛日的推測
七、結論

肆、 《儀禮》周旋禮容探微
一、前言
二、論右還為自右方向左方轉行、左還為自左方向右方轉行
三、論左還右還或向旁、或向後方、或向前方旋轉而行
四、論還右為自右方向左側方繞行而近周
五、論內還指左右二人向中間轉行靠攏
六、論反還乃繞行而周
七、論單言還,欲推斷其為左還抑右還,或能或不能
八、論繞行之幅度
九、論周旋之禮意
十、結論

伍、 《儀禮》與《詩經》互證的學術意義
一、前言
二、覲禮、聘禮
三、昏禮
四、祭禮
五、燕禮
六、射禮
七、結論

周禮、禮記
壹、 復原古《周禮》的發展史
一、前言
二、宋人的〈冬官〉不亡說
三、元人的古《周禮》復原說
四、明人的古《周禮》復原說
五、劉師培的古《周禮》復原說
六、對宋代以來移改《周禮》的評論
七、結論

貳、 論劉師培的《周禮》研究
一、前言
二、《西漢周官師說考》的寫作宗旨與論述課題
三、《周禮古注集疏》的寫作宗旨與論述課題
四、從經學史論劉氏《周禮》研究的意義與貢獻
五、從當代認知論劉氏《周禮》研究遺留的問題
六、結論

參、 二戴《禮記》編纂的幾個問題
一、前言
二、論小戴《禮記》篇章非取自大戴
三、論二戴《禮記》編者是否戴德、戴聖
四、論二戴《禮記》非「治國道術的禮學論述檔案櫃」
五、結論

出土文物
壹、 從出土文物看《儀禮》內容的時代
一、前言
二、飲食器
三、剛日柔日
四、墓而不墳
五、車馬數
六、結論

貳、 清華簡〈耆夜〉中的飲酒方式
一、前言
二、論「壽」形聲旁即「奉觴上壽」之「壽」
三、論「夜爵」不能讀為「舍爵」、「奠爵」
或「舉爵」,當讀為「掖爵」
四、論飲酒作歌乃飲至之末的上壽之禮
五、論「耆夜」二字之意
六、結論

參、 從傳統圖書與出土文獻看孔子至西漢初期經學的傳播
一、前言
二、從孔子及其弟子與後學的籍貫與遊蹤看經學的傳播
三、從戰國至西漢初期經書傳播的地理分布看經學的傳播
四、從出土戰國時期經學著作的分布看經學的傳播
五、從出土西漢初期經學著作的分布看經學的傳播
六、結論

古代禮俗
壹、 古禮書中之祝與巫
一、前言
二、先秦鬼神觀與祝、巫之區別
三、祝之角色及其言辭分析
四、巫之角色及其限制
五、祝與巫角色之消長
六、結論

貳、 春秋時代之朝禮與聘禮
一、前言
二、齊、晉霸業與朝覲禮之質變
三、春秋霸業下的朝、聘禮雙軌外交
四、《春秋》、三《傳》所見行聘之目的
五、《儀禮》與《春秋》、三《傳》所見行聘儀節之比較
六、朝、聘者遇特殊事例之處置
七、春秋時人對朝、聘者表現之評論
八、結論

參、 歷代朝廷祀典擇日不受日書影響論
一、前言
二、論郊祀多擇辛日或柔日,亦有選用冬至者
三、論祭社稷承〈召誥〉仍沿用上戊日
四、論祭先農多用亥日
五、論祭風師仍用丑日、祭雨師仍用申日
六、論祭先蠶用巳日
七、論地區性官府之祀典
八、結論

禮學相關議題
壹、 論許慎經學的幾個問題
一、前言
二、論《五經異義》與《說文解字》旨趣不全同而立場一致
三、《五經異義》兩則禮說的評論
四、《說文解字》引經的考察
五、結論

貳、 禮儀與文體
一、前言
二、中國文學中的文體分類法
三、因禮儀而產生的文體眾多是中國文學的特色之一
四、因禮儀而產生的文體是否會受該禮儀的制約
五、因禮儀而創作文章的深層因素
六、文體遞變說的檢討
七、結論

參、 傳統禮儀的現代應用
一、前言
二、傳統禮學的兩種思維
三、現存傳統禮儀舉例
四、傳統禮學的現代運用
五、結論

後記
引用書目
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8 3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