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正念生活的藝術:轉心禪修七法門,此時此地就能自在幸福
滿額折

正念生活的藝術:轉心禪修七法門,此時此地就能自在幸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為生老病死與愛別離憂心、對幸福尋尋覓覓的人。
你有好好照顧你自己嗎?你不想再匆匆忙忙、提心吊膽、夜不安眠?
拿起這本書,就是鬆開糾結,轉化苦痛,把生活過好的開始……

現在就是幸福,滿足就是喜樂。珍惜所擁有的時間,與所愛的人和解,將苦難轉化為愛和理解――這就是生活的藝術。
諦觀無相、無願、無常、無貪。理解何謂生、何謂死,鬆開糾結,轉化和釋放痛苦的感受――你就能夠觸及涅槃的寧靜與自在。
-------------------------------------------------------------------------------------
每當我們擔憂著生老病死與愛別離,每當我們向外追尋幸福快樂與天堂,我們的心就不斷被拉扯,不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讓我們日夜不得安寧。當今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精神領袖一行禪師,在這本重要的著作中,揭示了正念生活的藝術,有助於我們回答生命最深切的問題,以及親嘗我們所渴望的幸福與自由。

這是一行禪師第一次闡明轉心禪修七法(transformative meditation),這七種法門可以為我們的生命、人際關係以及與周遭世界的連結,開啟新的願景。內容是依據他突然住院治療前最後所做的完整開示,還有從他自己的生活中援引的實例,向我們表述了這七種禪修如何能夠讓我們解脫,而過著幸福、平靜與積極的生活,且能懷抱好奇、喜悅和無懼之心去面對老病死。

諦觀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轉化悲傷、焦慮、寂寞和疏離感;諦觀無常,與所愛的人和解;諦觀無貪,明白真正的幸福;諦觀放下,鬆開苦難的糾結;諦觀所有這些法門,觸及涅槃的寧靜與自在。

本書內容包含佛陀教誨及一行禪師清澈、深刻、即時即地的智慧。不是要你徒勞地逃避生活,也不是要你離世安逸。相反的,這條道路將指引我們覺知自己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最重要的是,它會讓我們產生幸福、理解以及愛的感受,如此我們將可安住在生活的每個片刻與當下。


◎一行禪師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聲音,他的教導是我們現在最迫切需要學習的。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西藏生死書》作者

◎一行禪師向我們闡述個人內在的安詳與地球和平之間的關係。
──達賴喇嘛尊者

◎一行禪師是一位真正的詩人。
──知名詩人羅伯特.洛威爾(Robert Lowell)

◎一行禪師是一位聖者,因著他的虛懷若谷、他的虔誠篤信。他也是一位博學多聞、慎思明辨的學者。他對於和平的理念若能落實,將為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四海皆兄弟與仁愛情懷,肇建不朽的功業。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提名一行禪師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行禪師那龐碩的臨在感,兼具個人自身與身為佛教徒的威懾力。如果當今世上有堪稱「活佛」的候選人,那就是一行禪師。
──Dharma Sangha禪中心創辦人理查.貝克(Richard Baker)

◎一行禪師與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毫無二致,相較於種族和國籍上與我更親的許多人來論,更堪稱我的弟兄。
──靈修大師多瑪斯.牟敦(Thomas Merton)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出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在慈孝寺披剃出家,為臨濟宗第四十二代傳人,隨後赴美研究並教學。一九六○年代越戰期間,禪師秉持「佛教必須入世」的信念,以堅實的修行為基礎,以具足的定力、慈悲與智慧濟世在戰火下煎熬的眾生,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之後一直留在西方弘法,並定期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
一九六七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小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八二年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Village Des Pruniers)禪修道場,並赴世界各地弘法。
一九九五年曾到台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
二○一一年再次受邀來台進行寶島諦聽之旅,包括在花博戶外會場的「百人花博自在行禪」。

一行禪師通曉越、英、法及中文,除了佛學論述,著有詩集、小說、戲劇、傳記等,迄今有上百本著作,台灣出版品:《生生基督世世佛》、《步步安樂行》、《橘子禪》、《與生命相約》、《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你可以,愛》、《祈禱的力量》、《一心走路》、《生命真正的力量》、《建設淨土》、《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系列、《會心》、《自在》、《用正念擁抱恐懼》、《諦聽與愛語》、《不思量的藝術》等二十多部。

相關著作:《用正念擁抱恐懼》《用正念擁抱恐懼(首刷限量書衣版)》



譯者:陳麗舟
台大中文系畢,現就讀於政大宗教研究所。曾任電視節目企劃、編劇、出版社主編等。
譯作:一行禪師《耕一畦和平的淨土》等;合著:《中文經典100句――六祖壇經》。

我第一次聽聞一行禪師的開示,是在一九五九年西貢的舍利寺(Xa Loi Temple)。那時我是個大學生,對生命和佛法充滿了疑問。儘管當時他還是位年輕的比丘,但已經是知名的詩人和有所造詣的學者。他的第一場演說就深深感動了我,我從未聽聞任何人講述得如此美好、如此深刻。我被他的學問、智慧以及對實修佛法的願景所震撼,這樣的實修佛法深深地扎根於古代教義,卻相應於我們這個時代的需要。當時我已積極投身貧民窟的社會工作,夢想著能夠救濟貧困和促進社會的變革。並非每個人都支持我的夢想,但是Thay(我們喜歡如此稱呼一行禪師;越南語「老師」之意)非常鼓勵我。Thay告訴我他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達至覺悟,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只要是他或她最享受其中的工作。他說,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盡可能深刻地、正念地過生活。那時我就明白,我已經找到我的導師了。

過去的五十五個年頭,我有幸和一行禪師一起修學、一起工作,在越南組織社會工作計畫、在巴黎進行和平工作、於公海營救船民,並且協助導師在歐洲、美國和亞洲建立修行中心。我見證了導師的教法的演進與深化,使之適應於我們這個時代不斷遞變的需求和挑戰。他總是熱切投入與科學、健康、政治、教育、企業和科技領袖對話,因此他可以對我們的現況有更深的理解,發展出適切且有效的正念修行。他對基礎佛法持續展現非凡的新洞見,直到二○一四年十一月於八十八歲時意外中風。有時候他會從行禪中返回,拿起他的毛筆,以書法寫下短句,捕捉這些洞見。當中不少句子都被涵括在本書。

這本卓越的著作是由一行禪師的出家弟子編輯而成,保存了他近兩年的開示中有關正念生活的藝術之精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呈現了二○一四年禪師於法國梅村正念修行中心二十一天禪修營所做的極具開創性之開示,關注的主題則是:我們死後會發生什麼事?活著時又如何?

我不斷受導師真實體現自身教法所感動。他是一位生活藝術的大師。他珍惜生命,儘管這些年來他所遭逢的逆境,包括戰爭、流亡、背叛、病痛,他都從未放棄。他在呼吸當中、在當下的奇蹟中找到了庇護。他是一位倖存者。他活了下來,這要感謝他的弟子和僧團的愛,也要感謝他在禪修中、正念呼吸中,以及餘暇時刻的散步與徜徉大自然間所獲得的滋養。無論是在戰爭艱困的年代,或是太平和諧的年代,我目睹了智慧如何使得我的導師能無懼且滿懷慈悲、信念與希望,去擁抱生命的喜悅和苦難,而現在這些智慧你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我祈願你們所有人都能追隨一行禪師的腳步,在自身的生活中成功落實本書的教導,因而為你自己、你的家庭和世界帶來療癒、愛與幸福。

by 真空比丘尼Sister Chan Khong

 

 

目次

前言
‧定靜 ‧練習:呼吸的藝術

第一章 空:相即的奇蹟
‧空:第一解脫門 ‧相即的智慧 ‧我們是一條河流
‧請以我的真名喚我 ‧真理的兩種層次 ‧無所有者,無主人
‧不在舍利塔 ‧你所愛的人不是一個自我 ‧你在天堂時是幾歲?
‧什麼也沒有消失 ‧生命力 ‧練習:母親的手 ‧眾生
‧你是佛陀的知己嗎? ‧有輪迴轉世嗎? ‧佛陀教法的精華

第二章 無相:雲未逝
‧無相:第二解脫門 ‧你的生日 ‧捉迷藏
‧你的壽命是永無止盡的 ‧活的或死的? ‧你遠遠超過這具軀體
‧第一身:人身 ‧第二身:佛身 ‧第三身:修行身 ‧
‧第四身:社群身 ‧第五身:身外身 ‧第六身:延續身
‧第七身:宇宙身 ‧第八身:勝義身 ‧萬事萬物相互存在
‧練習:諦觀無限的生命 ‧指導禪修:與宇宙一起呼吸

第三章 無願:主內安歇
‧主內安歇 ‧無願:第三解脫門 ‧止的藝術
‧庭院裡的柏樹 ‧地球上的天堂 ‧成為美麗的;做你自己
‧汝本自足 ‧安住於無事 ‧存在與行動 ‧無行之行
‧你的夢想是什麼? ‧共享的夢想 ‧臣服 ‧你的夢想就在當下
‧你的目的地就在每一個腳步中 ‧練習:走路的藝術

第四章 無常:就是/就在此刻
‧再看看吧!到時候就知道了! ‧智慧的力量 ‧在無常的光照下生活
‧呼吸,你是活著的 ‧面對難以明言的恐懼 ‧練習:五念
‧智慧的應用 ‧無常和無我 ‧澆灌種子 ‧你的愛還活著嗎?
‧因為無常,一切都是可能的

第五章 無貪:我們本自具足
‧上鉤 ‧智慧讓你自由 ‧你可以自在做自己
‧真正的快樂 ‧憂慮不安 ‧練習:放鬆的藝術
‧正念是幸福的源泉 ‧快樂地活在此時此地 ‧當第一
‧每一刻皆是一顆鑽石 ‧時間就是生命 ‧發現之道
‧練習:坐的藝術

第六章 放下:轉化和療癒
‧解開你自己 ‧放下 ‧轉化苦惱 ‧誰在受苦?
‧挺過風暴 ‧察覺和擁抱苦痛 ‧一個療癒的臨在
‧練習:受苦的藝術 ‧苦痛的真諦

第七章 涅槃就在當下
‧觸及涅槃 ‧涅槃不是永恆的死亡 ‧相即的實相
‧不要等待涅槃

結語︰該好好生活了!
後記︰幸福之路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空:相即的奇蹟
 空意味著充滿了萬事萬物,
卻沒有個別獨立的存在。


想像一朵美麗的花兒,片刻即可。那朵花可能是蘭花或玫瑰,甚至是長在路邊一朵不起眼的小雛菊。看著一朵花,我們可以看到它充滿著生命。花兒含納著土壤、雨水和陽光,花朵裡也充滿了雲、海洋和礦物,甚至充滿空間和時間。事實上,整個宇宙就存在於這一朵小花。如果我們拿掉這些「非花」的成分,花朵就不存在。沒有土壤的養分,花朵不會成長。沒有雨水和陽光,花朵會枯萎。除去非花的成分,不會留下任何我們可以稱之為「花」的實體。這樣的觀察告訴我們:花朵裡充滿整個宇宙,沒有分別的存在。花朵無法單憑自身而存在。
我們也都充滿太多事物,沒有單獨的自我。如同花朵,我們包含泥土、水、空氣、陽光和溫暖。我們包含著空間和意識。我們包含了我們的祖先、我們的雙親和祖父母、教育、食物與文化。我們是整個宇宙相聚在一起所創造出的奇妙示現。如果除去了這些「非我」成分的任一個,將沒有所謂的「我」。

空:第一解脫門

空,並不表示無。說我們是空的,並不意味我們不存在。無論一個東西是滿的或空的,首先它必須先在那裡。當我們說一個杯子是空的,為了是空的,那個杯子必須在那裡。當我們說我們是空的,意味著為了沒有永恆、單獨的自我,我們必須在那裡。
大約三十年前,我在尋找用來形容我們和其他所有事物深刻相互關聯的英文用語。我喜歡「密不可分」(togetherness)這個詞,但最後採用「相即」(interbeing)。動詞to be(存在)可能造成誤導,因為我們不可能單憑我們自身而存在。「存在」(to be)總是「相互存在」(inter-be)」。如果我們將前置詞 inter 和動詞 to be 組合在一起,就有了一個新的動詞 inter-be。To inter-be(相互存在)更正確地反映了實相。我們彼此相即,我們和所有生命相互依存。
我非常欣賞一位名為路易士.湯瑪斯(Lewis Thomas)的生物學家的作品。他描述我們人類的身體如何被其他無數的小小有機體「分享、租用和占據」,沒有這些小小有機體,我們不可能「動動肌肉、敲敲手指或想想點子」。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社區,體內數以兆計的非人類細胞甚至比人類的細胞更多。沒有它們,我們此刻不可能存在這裡。沒有它們,我們無法思考、感覺或說話。路易士說,沒有單獨的存有。整個星球是一個巨大、生氣勃勃、會呼吸的細胞,所有運作的局部皆共生地鏈結在一起。

相即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觀察到空性和相即。看著一個小孩,我們很容易在她身上看到她父母親和祖父母。她看待事物的方式、她舉手投足的模樣、她談論的事,甚至她的技藝和天分,都和她雙親一樣。有時候如果我們無法了解一個孩子為何表現出某種樣子,要記得她不是單獨存在的自我實體(self-entity)。她是一個延續的存在。她的雙親和祖先在她之內。當她走路和說話時,他們也一樣在行走和說話。看著孩子,我們就能觸及她的雙親和祖先;同樣地,當我們看著父母,也能看到小孩。我們並非獨立的存在,我們皆相即。萬事萬物為了示現,都必須依賴宇宙中其他一切事物,不論是星辰、雲朵、花兒、樹木,或你和我。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倫敦沿著街道行禪時,看到書店櫥窗裡擺著一本書,書名是《我的母親,我自己》(My Mother, Myself)。我並沒有購買那本書,因為我感覺自己已經知道書的內容。我們每個人確實都是我們母親的延續;我們就是我們的母親。因此無論何時我們對父母生氣,我們也是在對自己生氣。無論我們做什麼,我們的父母都與我們一起做。這或許令人難以接受,但千真萬確。我們無法說我們不想和父母有任何關係。他們就在我們之中,我們就在他們之中。我們是我們所有先祖的延續。而因為無常,我們有機會將我們所繼承的朝美麗的方向轉化。
每次我在禪修中心的佛龕前獻香或頂禮時,我並非以個別的自我,而是身為整體的傳承者來做這件事。每當我走路、就坐、進食或練習書法時,我都覺知到我所有的祖先此時此刻都在我之中。我是他們的延續。無論我正在做什麼,正念的能量使我能夠身為「我們」而做,而非只是「我」。當我手握毛筆時,我知道我無法將父親從我的手去除。我知道我不能將母親和先祖們從我身上去除。他們總是存在於我所有的細胞中、我的儀態舉止間,以及我能夠畫一個漂亮的圓的能力上。我也無法將我的心靈導師從我手中抹去。他們就存在我享受平靜地、專注地、正念地握筆畫圓的片刻間。我們所有人皆一起畫著圓圈,沒有單獨的自我在做這件事。在我練習書法時,我領悟到無我那深奧的智慧。它變成一種深刻的禪修。
不論在職場或家裡,我們都可以練習在一舉一動間看見我們的祖先與導師們。當我們表現出一項他們傳承下來的才能或技藝時,我們可以看見他們的臨在。當我們準備餐飯或清洗碗盤時,我們能在我們身上看到他們的雙手。我們可以體驗這種深刻的連結,避免落入我們是單獨自我的想法。

我們是一條河流

我們可以從遍及各處的相即來深觀空性──我們與周遭每樣事物和每個人的關係。我們可以從遍及各處的無常來深觀空性。無常意味著在兩個相續的時刻,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維持不變。希臘哲學家愛菲斯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of Ephesus)說:「你不可能兩次都涉入同一條河流中。」河水總是在流動,因此只要我們一爬上河岸,再次涉入河中水就已經變了。甚至在短短的時空中,我們也已經改變。我們的身體細胞每秒都在死去和生成。我們的思維、感知、覺受和心態也是時刻都在變化。因此我們不可能二次在同一條河流中游泳;河流也不可能二次迎接到同樣一個人。我們的身體和心思是不斷變化的連續體。雖然我們和前一刻看起來似乎是相同的,也依舊稱呼同樣的名字,但我們是不同的。不論科學儀器多麼高端複雜,我們無法在個人之中找到維持同樣不變而我們稱之為靈魂或自我的東西。一旦我們接受無常的實相,我們也必須承認無我的事實。
觀空性和觀無常可以幫助我們不落於認為我們是單獨且分別的自我。這種智慧可以幫助我們從錯誤知見的牢籠裡跨出來。當我們看著一個人、一隻鳥、一棵樹或一塊石頭,我們必須訓練自己保持空性的智慧。這和打坐冥思空性非常不同。我們必須真實地在我們自身和他人身上諦觀空性、相即和無常的本性。
例如,你稱我為越南人,你可能相當確定我是越南僧人。但事實上從法律層面來說,我沒有越南護照。從文化層面來說,我身上有法國的成分,也帶有中國文化,甚至印度文化。在我書寫和教學時,你可以發現數個文化淵源。從民族層面來說,並沒有所謂「越南族」。我身上有美拉尼西亞人(Melanisian)的成分、印度尼西亞人的成分,以及蒙古人種的成分。就像花朵是由非花的成分所構成,我也是由非我的成分所組成。這種相即的智慧有助我們接受無分別的智慧,讓我們自由。我們不會再想僅僅歸屬於某一地理區域或文化認同,而是在我們身上看到整個宇宙的展現。愈是以空性的智慧來諦觀,我們就能發現愈多,理解也愈深刻。這自然而然會帶來慈悲、自在和無懼。

請以我的真名喚我

我記得一九七○年代的某一天,當我們還在為巴黎的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團(Vietnamese Buddhist Peace Delegation)工作時,有可怕的消息傳來。許多人搭船逃離越南,這向來都是非常危險的旅程,不僅有暴風雨的威脅,也缺乏足夠的燃料、食物或水,而且還有遭遇活躍於泰國沿海的海盜襲擊的風險。我們聽聞的故事是一場悲劇。海盜強行登船,拿走值錢的物品,強暴了一個十一歲大的女孩。女孩的父親試圖反抗,被海盜丟入海中。女孩被侵害之後也投水自盡。父女雙雙喪命於大海。
我聽到這個消息後無法入睡。我感到強烈的悲傷、同情和憐憫,但是身為一個修行人,我們不能讓憤怒和無助的情緒癱瘓我們。於是我透過行禪、靜坐和正念呼吸,更深入諦觀這個情況,試著理解這一切。
我觀想自己是一個出生於泰國貧困家庭的小男孩,父親是目不識丁的漁夫。一代傳一代,我的祖先們生活在窮苦中,未受教育,也未獲援助。我也沒有讀任何書,甚至在充滿暴力的環境下長大。某一天,有人找我出海當海盜賺大錢,我也傻傻地答應了,渴望著終能打破貧困的不幸輪迴。然後,在同儕的壓力下,又沒有海防巡邏的制止,我強暴了一位美麗的女孩。
從來沒有人教我如何去愛或如何理解。我從未接受過任何教育,也沒有人讓我看到未來。如果你也在那船上,帶著一支槍,你可能已經朝我開槍。你可能會殺死我,但是你絕不可能幫得了我。
在巴黎那個夜晚的禪觀,我看到數百名嬰孩在相似的環境下誕生,而且他們將長大成為海盜,除非我現在做些什麼去幫助他們。我看到這一切,然後我的憤怒退去。我的內心充滿了同情和寬恕的能量,我不僅能將那個十一歲大的女孩擁入懷中,也能擁抱那個海盜。我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我自己。這是深觀空性、深觀相即所結的果實。我可以看到苦難不僅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苦難透過我們的祖先傳給我們,或者苦難就在我們身旁的社群。當我的責難和瞋恨被驅散,我下定決心終我一生皆要幫助受害者,也要幫助加害者。
因此,如果你稱呼我為釋一行,我會說:「是的,就是我。」如果你把我稱作那個年輕女孩,我會說:「是的,就是我。」這些都是我的真名。如果你把我稱作戰區那些沒有未來的赤貧孩童,我會說:「是的,就是我。」如果你把我稱作販售武器擁護戰爭的軍火販子,我會說:「是的,就是我。」所有這些人皆是我們,我們和每個人皆相即。

當我們能夠擺脫人我分別的想法,
我們會擁有慈悲,我們會擁有理解,
以及擁有幫助他人所需要的能量。

真理的兩種層次

在日常語言中,我們會說「你」、「我」、「我們」、「他們」,因為這些指稱是有用的。它們可以識別我們所談論的對象,但了解它們僅是傳統的指涉也是重要的。這些用詞只是相對真理(世俗諦),而非究竟真理(勝義諦)。我們遠遠超過這些標籤和範疇。在你和我和在宇宙之間強畫一條分隔線是不可能的。相即的智慧有助我們與空性的勝義諦連結。空性的教義並不是關於自我的「死去」。自我不需要去死。自我僅是一個想法、一個幻影、一個錯誤知見、一個概念;它並非真實存在。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怎麼可能死去呢?我們不需要去殺死自我,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對實相獲致更深的理解,來去除有個單獨的自我這樣的錯覺。

無所有者,無主人

當我們把自己看作一個單獨的自我、一個單獨的存在,我們認同我們的想法和身體。我們認為我們是身體的主人或所有者。我們可能會想「這是我的身體」或「這是我的心識」,就像我們會想「這是我的房子」、「這是我的車子」、「這些是我的資格證書」、「這些是我的感受」、「這些是我的情緒」、「這些是我的苦惱」。事實上,我們不該如此理所當然。
當我們思考或工作或呼吸時,許多人相信在我們的行動背後,一定有一個人格(person),一個行動者(actor)。我們相信一定有「某個人」在做那個行為。但是當風吹起時,風的背後並沒有一位吹風的人;只有風,如果風沒有在吹,就一點風也沒有。當我們說「正在下雨」(It is raining.),不需要一個下雨的人來下雨。誰是下雨的那個它(it)呢?只有下雨。雨正在下。
同樣地,在我的行動之外,沒有一個人,沒有我們稱為「自我」的東西。當我們思考時,我們就是我們正在運轉的思考。當我們工作時,我們就是那正在進行的工作。當我們呼吸時,我們就是那一進一出的呼吸。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就是我們的行動。
我記得看過一幅漫畫,描繪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站在一匹馬前面,手指指向空中,說:「我思,故我是。」(I think, therefore I am.)在他後頭的那匹馬納悶著:「你是『什麼』?」
笛卡兒嘗試論證自我的存在。依據他的邏輯,假如我正在思考,那麼就一定有一個「我」為了進行思考而存在。假如我不存在的話,那麼誰在進行思考呢?
我們不能否認思考正在進行。顯然思考正在發生。大多時候問題就在於太多思考正在發生──想著昨天,擔憂著明天──所有這些思考都把我們從自身帶走,把我們從此時此地帶走。當我們陷入思索過去和未來,我們的心就沒有和我們的身體在一塊兒,與當下在我們之內與周遭的生命失去了連繫。因此,更為正確的說法或許是:

我思(過多),
故我是(沒有活在此時此地)。

要描述思考的過程,最精確的方式並不是說「某個人」正在思考,而是「思考正在顯現」(thinking is manifesting),是眾多條件聚合(因緣和合)而成的非凡、奇妙的結果。我們不需要為了思考而有一個自我存在;思考正在進行,只有思考。沒有一個額外的單獨存有者(entity)在進行思考。只要有思考者,則思考者就和思考同時存在。如同左邊和右邊的關係,你不可能僅有一邊,而沒有另一邊。他們在同一時刻顯現。只要有一個左邊,就會有一個右邊。只要有一個思考,就會有一個思考者。思考者就是思考。
身體和行動的關係也是如此。數百萬個神經元在我們的大腦裡一起合作,不斷地溝通。他們和諧地行動,產生一個動作、一種感受、一個念頭或一個知覺。那裡並沒有一個指揮,沒有做決定的頭兒。我們無法在腦袋或身體任何部位找出控制每件事的所在。有思考、感受、知覺的行動,但沒有行動者,也沒有進行思考、感受和知覺的單獨的自存者(self-entity)。
一九六六年,我在倫敦大英博物館裡注視著一具屍體,產生相當強烈的體驗。那具屍體被自然地保存在沙土中,以胎兒的姿勢躺著,已超過五千年。我佇立在那兒許久,非常專注地看著那具屍體。
幾個星期後在巴黎時,有天我在午夜突然醒來,很想要摸摸我的雙腿,檢查看看我有沒有像那樣變成一具屍體。時鐘指著兩點,我坐起身來。我深觀那具屍體和我自己的身體。大概坐了一個小時左右,我感覺像是水從山間傾瀉而下──沖刷啊,沖刷!最後我起身並寫下一首詩。我將這首詩稱作「大獅子吼」(The Great Lion’s Roar)。感受是那樣地明晰,意象肆意自如地流漫;靈思汩汩湧出,就如大水箱被打翻一樣。這首詩的開頭如下:

一朵白雲飄浮在天空
一束花兒盛開
漂浮的雲朵
盛開的花兒
雲在飄
花在開

我看得很真切,如果雲朵不在飄浮,它就不是雲朵;如果花兒不盛開,它就不是花。沒有開花,就沒有花朵。我們無法將二者分開。你不能將心識(mind)從身體拿出來,也無法將身體從心識中取出。兩者相即。我們在盛開間看到了花朵,我們在行動的能量中看到了人類。沒有行動的能量,就沒有人類的存在。如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tre)的名句:「人是他的行動之總和。」我們是我們所思所言與所作所為的總和。正如一棵橙樹生出美麗的花朵、葉子和果實,我們也生出思考、言說和行動。如同橙樹一般,我們的行動總是隨著時間日漸成熟。我們只可以在我們的身體行動、言說和心識中發現自己,持續不斷猶如穿越時空的能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