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的釜石奇蹟:日本大地震中讓孩子全員生還的特別課程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69546294
替代書名:釜石の奇跡:どんな防災教育が子どもの“いのち"を救えるのか?
出版社:行人
作者:NHK特別採訪小組
譯者:崔立潔
出版日:2018/02/25
裝訂/頁數:平裝/256頁
規格:21cm*14.8cm*1.6cm (高/寬/厚)
版次:1
定價
:NT$ 340 元優惠價
:90 折 306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100%的存活率、拯救家人的小學生,這不是偶然,而是絕佳危機管理和防災教育累積出來的實績
★1不只是防災教育,更成為跨國企業的危機處理借鏡
★1NHK著名紀錄片改編,紀錄片獲得共榮獲The World Media Festival(德國世界傳媒大獎)、國際艾美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電視獎、日本放送文化基金賞、日本賞、以及四川電視節等,在各國影視競賽中廣獲獎項或提名。
★1系統性擴充內容,除了逃生經過以外,更新增大量課程規劃與實施的思考過程與實戰經驗。並邀請著名經濟學家做出案例分析
★1精彩的報導文學,擁有第一手的小學師生、受災者,及課程規劃的大學教授訪談
是什麼樣的孩子,拯救了全家的性命?
是什麼樣的教育,教導出擁有這樣能力的孩子?
是什麼樣的奇蹟,讓全日本和跨國企業都引以為鑑?
日本311大地震和隨之而來的鋪天蓋地海嘯,毀壞了數十萬計人們的家園、也拆散了許多人的家庭。老弱婦孺總被認為是最容易受害的一群,但位在海嘯重災區的日本福島縣釜石市的釜石小學,已經放學回家、身邊幾乎都沒有父母老師在的孩子們,面對洶湧的惡水,卻沉著地拯救了自己和身旁的家人,最後達成全校學童全員生還的奇蹟。
這個獲得了全日本注目的「奇蹟」,其實不是偶然,而是絕佳危機管理和防災教育累積出來的「實績」。由大學教授規劃出最符合人性的大原則、由基層教師設計出因地制宜的實地訓練、由地方教育局推動人們認識危機的緊迫性、還有由孩子親身演練進而學會冷靜自信地評估判斷,總合起來才是奇蹟背後的真相。透過NHK特殊採訪小組鉅細靡遺的紀錄片審視,會深入看見這一系列教育的發想起始、規劃設計、實地操作,再到311當天驚心動魄的逃亡過程。
從地方小城市的防災教育起始,釜石的奇蹟最終擴及日本全國,甚至跨出防災領域,成為富士通等跨國大企業的危機處理借鏡、和由經濟學者點出對組織和國民性的全面檢討。對於同樣會面臨地震頻發和海嘯危機的台灣國民、肩負教育責任的家長老師,還有對於需領導企業組織避開危機的管理階層,本書都會是理想的參考。
【學界、教育界一致推薦】
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主任 謝正倫
交通大學土木學系副教授、校園防災專家 單信瑜
育兒顧問 大樹老師(趙崇甫)
親職教育顧問 醜爸(陳其正)
《愛的生存遊戲》作者 羅怡君
「防災不只是大人『交代的功課』,是自己應該做的事、甚至是責任!從設計到參與,都讓孩子是行動的一部分。謝謝釜石的孩子、師長、及片田教授,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親職教育顧問 陳其正 (醜爸)
「從這個前所未有的大災害帶來的經驗當中,我們對於『安全』和『安心』的看法徹底動搖改變,也學習到即使『效率不高』、短時間內看起來沒有用,也必須銘記不忘為了珍惜守護生命該做的事情,並傳承給後代。」―― JFS Newsletter
★1不只是防災教育,更成為跨國企業的危機處理借鏡
★1NHK著名紀錄片改編,紀錄片獲得共榮獲The World Media Festival(德國世界傳媒大獎)、國際艾美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電視獎、日本放送文化基金賞、日本賞、以及四川電視節等,在各國影視競賽中廣獲獎項或提名。
★1系統性擴充內容,除了逃生經過以外,更新增大量課程規劃與實施的思考過程與實戰經驗。並邀請著名經濟學家做出案例分析
★1精彩的報導文學,擁有第一手的小學師生、受災者,及課程規劃的大學教授訪談
是什麼樣的孩子,拯救了全家的性命?
是什麼樣的教育,教導出擁有這樣能力的孩子?
是什麼樣的奇蹟,讓全日本和跨國企業都引以為鑑?
日本311大地震和隨之而來的鋪天蓋地海嘯,毀壞了數十萬計人們的家園、也拆散了許多人的家庭。老弱婦孺總被認為是最容易受害的一群,但位在海嘯重災區的日本福島縣釜石市的釜石小學,已經放學回家、身邊幾乎都沒有父母老師在的孩子們,面對洶湧的惡水,卻沉著地拯救了自己和身旁的家人,最後達成全校學童全員生還的奇蹟。
這個獲得了全日本注目的「奇蹟」,其實不是偶然,而是絕佳危機管理和防災教育累積出來的「實績」。由大學教授規劃出最符合人性的大原則、由基層教師設計出因地制宜的實地訓練、由地方教育局推動人們認識危機的緊迫性、還有由孩子親身演練進而學會冷靜自信地評估判斷,總合起來才是奇蹟背後的真相。透過NHK特殊採訪小組鉅細靡遺的紀錄片審視,會深入看見這一系列教育的發想起始、規劃設計、實地操作,再到311當天驚心動魄的逃亡過程。
從地方小城市的防災教育起始,釜石的奇蹟最終擴及日本全國,甚至跨出防災領域,成為富士通等跨國大企業的危機處理借鏡、和由經濟學者點出對組織和國民性的全面檢討。對於同樣會面臨地震頻發和海嘯危機的台灣國民、肩負教育責任的家長老師,還有對於需領導企業組織避開危機的管理階層,本書都會是理想的參考。
【學界、教育界一致推薦】
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主任 謝正倫
交通大學土木學系副教授、校園防災專家 單信瑜
育兒顧問 大樹老師(趙崇甫)
親職教育顧問 醜爸(陳其正)
《愛的生存遊戲》作者 羅怡君
「防災不只是大人『交代的功課』,是自己應該做的事、甚至是責任!從設計到參與,都讓孩子是行動的一部分。謝謝釜石的孩子、師長、及片田教授,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親職教育顧問 陳其正 (醜爸)
「從這個前所未有的大災害帶來的經驗當中,我們對於『安全』和『安心』的看法徹底動搖改變,也學習到即使『效率不高』、短時間內看起來沒有用,也必須銘記不忘為了珍惜守護生命該做的事情,並傳承給後代。」―― JFS Newsletter
作者簡介
NHK Special採訪小組
執筆者・福田和代 (NHK報導局 報導節目中心 社會節目組主任製作人)
出身兵庫縣神戶市。東京外語大學研究所畢業後,1995年(平成7年)進入NHK電視台。曾經歷國際電視台、津電視台、名古屋電視台等,目前擔任報導局、報導節目中心社會節目部主任製作人。曾參與製作NHK Special「改變『生命』未來的男子~山中伸彌・iPS細胞革命」、「橫綱 白鵬~成為『最強』的挑戰」、「汽車革命 第一次TOYOTA新時代的艱苦奮鬥」、「我想永遠記住你的笑容」(榮獲第34屆放送文化基金賞節目獎、第45屆銀河賞鼓勵獎)等眾多紀錄片,日本三一一強震後,開始著手製作災區現況及採訪生活在災區的人們的情況等相關節目,包括close-up現代「無法掌握『活命的資訊』」、「巨大海嘯侵襲小學~石卷、大川小學的六個月~」、以及NHK Special「復興重建為何沒有進展~來自災區的報告~」、「釜石『奇蹟』 守護生命的特別課程」等。
崔立潔
東海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關西外語大學結業,曾任新聞記者、日文編譯,現為專職譯者。喜愛文字也享受下廚,鑽研造型便當是另類興趣,期許自己能譯、能寫,全方位發展。
執筆者・福田和代 (NHK報導局 報導節目中心 社會節目組主任製作人)
出身兵庫縣神戶市。東京外語大學研究所畢業後,1995年(平成7年)進入NHK電視台。曾經歷國際電視台、津電視台、名古屋電視台等,目前擔任報導局、報導節目中心社會節目部主任製作人。曾參與製作NHK Special「改變『生命』未來的男子~山中伸彌・iPS細胞革命」、「橫綱 白鵬~成為『最強』的挑戰」、「汽車革命 第一次TOYOTA新時代的艱苦奮鬥」、「我想永遠記住你的笑容」(榮獲第34屆放送文化基金賞節目獎、第45屆銀河賞鼓勵獎)等眾多紀錄片,日本三一一強震後,開始著手製作災區現況及採訪生活在災區的人們的情況等相關節目,包括close-up現代「無法掌握『活命的資訊』」、「巨大海嘯侵襲小學~石卷、大川小學的六個月~」、以及NHK Special「復興重建為何沒有進展~來自災區的報告~」、「釜石『奇蹟』 守護生命的特別課程」等。
崔立潔
東海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關西外語大學結業,曾任新聞記者、日文編譯,現為專職譯者。喜愛文字也享受下廚,鑽研造型便當是另類興趣,期許自己能譯、能寫,全方位發展。
序
從東京搭乘東北新幹線約莫兩個半小時,在新花卷站轉乘JR釜石線,再繼續在電車內搖晃個一個半小時左右,就是終點站釜石。
一走出車站,眼前立即出現廣為人知、日本最古老的製鐵所──新日鐵住金釜石製鐵所,在這對面是一望無際的釜石灣。製鐵所的高爐在一九八九年關閉,目前已未進行製鐵的一貫作業,儘管如此,釜石的孩子們依然被教育自己的故鄉是「鐵與魚之鄉」。
從釜石站步行約十分鐘左右,有個市立釜石小學。這所小學位處高台,同時也被指定為是釜石市的避難所,即使在日本三一一強震中也未遭受海嘯的侵襲,因此只要待在學校就是安全的。但強震當天,釜石小學的一百八十四個孩子們,由於學期末縮短上課時間,上午就結束課程了,下午一點鐘放學。留在學校裡的孩子就只有準備畢業典禮等幾名六年級和五年級生,幾乎所有的孩子們都脫離學校的管理,回到家中。
大多數的孩子都居住在市政府或擁有商店街的海邊小鎮。有才一到家就把書包扔了往朋友家跑的孩子,有想去釣魚正往海邊走的孩子,也有一個人看家在房間裡玩電動的孩子,各自隨著自己心意在喜歡的地方度過自由的放學時光。而震央位在三陸海域、芮氏規模九點〇的強烈地震發生的時刻,就是在這樣的時間。
事實上兩天前的三月九日,也曾發生震央在三陸海域、芮氏規模七點二的地震。雖然氣象廳也有發佈海嘯注意警報,不過由於地震是發生在上午十一點四十五分,也是學生還在校的時間,因此孩子們可以按照老師的指令行動。
但這次是發生在放學後,沒有老師在;爸爸和媽媽去上班,也不在。在沒有大人的情況下,面對持續約三分鐘,又長、又強烈的天旋地轉,孩子們恐懼得不斷顫抖,彼此握住手、邊互相鼓勵邊忍耐。在這場從未經歷過的搖晃中,有不少孩子也哭了出來。
然而,真正的危機卻在搖晃漸歇後來襲。
大海嘯侵襲釜石城鎮的時間點,是在地震發生三十五分鐘之後的日本時間下午三點二十一分。海嘯越過堤防,轉眼間水量急遽增加,吞噬了城鎮。
「那裡有人溺水了!」
「不要冒險過去救啊!」
在高處避難的人們,只能呆呆凝望著眼前景象。
釜石小學的老師們,也從學校注視著這宛如惡夢般的場景。
「孩子們不知道怎麼樣了」「那個孩子和那個孩子直到剛才都還在學校,現在可能還在回家途中啊」「這樣說起來那群孩子今天說要去釣魚……」
老師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張張孩子們的臉龐,一邊不斷祈禱「拜託,快逃!」。
沒多久用毛毯包裹住的遺體被搬運進校園裡,前來學校避難的人們當中,也開始傳出「在郵局前,看見有穿著釜石小學體育服的小女孩被沖走」這樣的傳言。在這場大海嘯中,只靠著孩子的一己之力,是否有辦法挺過危難活下來呢……?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絕望感逐漸在老師們之間蔓延。
不過「奇蹟」卻發生了。
一百八十四個孩子們,靠著自己的力量在大海嘯中存活下來了。
搖晃才一停歇,原本在釣魚的孩子就和夥伴們商量,逃往附近最近的高台;在家裡看家的孩子沒有等待媽媽回家,而是一個人前往避難場所;「因為學校教導我們,地震之後會有海嘯來襲,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要快點逃走」,這是一個小學一年級男孩告訴我們的。
更了不起的是孩子們不只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家人的性命。一名當時才四年級的男生,讓幼稚園的弟弟穿上夾克,緊緊牽著弟弟的手逃跑。
也有三年級的女生,面對笑著說:「海嘯才不會來呢」,執意留在家裡的祖父母,努力說服他們:「留在這裡大家都會沒命的!」,並帶著大家往高台跑。
也有分別是六年級和二年級的一對兄弟,想起自己學過「即使是五十公分高的海嘯也能把人沖走」,不是跑上高台而是逃到自家屋頂上面臨九死一生的命運。
在釜石市有超過一千人死亡或失蹤,但釜石小學的孩子們當中,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成為罹難者。
只要將這個事實講給家有相同年紀孩子的家長們聽,就會聽到不少家長混雜著嘆氣聲邊說道:「我家小孩傻傻的,才不可能這麼做呢」,或者是「到底是怎麼做才能讓他們採取這麼優秀的行動呢」之類的話語。但是,釜石小學的孩子們絕非是一群特別的小學生,而是隨處都可以見到、極其平凡的孩子們。有忘記寫作業,老是被老師責罵的男孩,也有很害羞、不太能將自己意見完整表達的女孩。
然而這群孩子和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就只有一點,那就是他們在學校曾接受為維護生命的防災教育。他們被反覆教導當面臨危險時,並非等待老師下達的避難指令,而是由自己去判斷逃生。
釜石市在過去曾數度遭受海嘯侵襲。發生在一八九六(明治二九)年的明治三陸海嘯中,讓當時人口數一萬兩千六百六十五人中有六千四百七十七人不幸罹難,這個數字超過總人口數的半數以上;一九三三(昭和八)年的昭和三陸海嘯中,也造成死亡、失蹤人數超過四百人;而一九六〇(昭和三五)年智利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中,也造成了房屋損毀等嚴重災情。
從這樣的事件中,雖然有加強堤防等硬體面的擴充,但另一方面在教育現場對於海嘯的意識卻仍然不高。
再這樣下去萬一發生什麼狀況會保護不了孩子的性命,於是從二〇〇四年前後,釜石市教育委員會開始致力於中小學的防災教育。一方面仰賴專家的指導,另一方面集合各學校的老師們,為海嘯防災教育製作指南。也有學校自行展開避難訓練。
紮實的防災教育徹底發揮作用,釜石市多達三千人的中小學生,幾乎所有人都從意想不到的巨大災難中存活下來了。這個事實被視作「釜石奇蹟」在日本國內外受到極大的矚目。由於「孩子們的生存率高達九十九點八%」這個標題被媒體廣為採用,因此想必有許多人也曾聽過吧。
然而,有件事還是必須要說,雖說釜石的孩子們「幾乎所有人」都平安獲救,但很遺憾的,還是有五個孩子不幸罹難,他們都是因病缺席等原因,不在學校管理下的孩子們。罹難孩子們就學的學校老師們滿懷懊悔,對我們說「希望不要再說是奇蹟」,而我們自己在報導的現場,對將孩子的性命以「存活率九十九點八%」這樣的數字來表現,也有著強烈的抗拒感。
但瞭解釜石孩子們的行動,為了作為對未來守護生命的教訓持續傳承下去,我們認為「奇蹟」這個字眼是有意義的。「存活率九十九點八%」並非是「奇蹟」,正因為在那樣巨大的災難中孩子們能憑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來的事實,這一點才是充滿奇蹟的,這難道不應該繼續流傳於後世嗎?就是那樣的想法,我們NHK採訪小組,從震災發生之後開始歷經一年半的時間持續往返釜石。
孩子們為什麼能夠引發「奇蹟」呢?我們以一百八十四名學童全數獲救的釜石小學為中心進行採訪,製作出close-up現代「我們在大海嘯中存活下來」(二〇一二年一月七號播放)、以及NHK Special「釜石『奇蹟』守護生命的特別課程」(二〇一二年九月一日播放)等節目。我們採訪了那一天,釜石小學的孩子們想到什麼、是怎麼採取行動的,傳達出誕生這場「奇蹟」的背景。節目共榮獲The World Media Festival(德國世界傳媒大獎)、國際艾美獎(美國)、芝加哥國際影展電視獎(美國)、放送文化基金賞(日本)、日本賞(日本)、以及四川電視節(中國)等,在日本國內外各式各樣的競賽中獲獎、或被提名。
本書是以這兩個電視新聞節目為基礎,包含在節目中無法完整呈現的細節,以及在節目播出後採訪的內容,重新審視「釜石奇蹟」。
前半部兩個章節,是採用釜石小學的孩子以及老師們所提出關於「那一天」的回憶。
第一章透過對孩子們與他們家人的訪談,描繪出那一天孩子們的姿態。「雖然回憶海嘯那天的細節很痛苦,但藉由傳遞自己的經驗,就能減少別人的犧牲的話,就算只多救一個人也好」。基於這樣的想法,孩子們回應了我們的採訪。我們希望透過這一章,能夠讓讀者理解孩子們所傳達的訊息。
第二章則是追尋釜石小學老師們的「三一一」。老師們眼見朝著鎮上席捲而來的大海嘯,產生了「孩子們可能已經不行了……」這樣的絕望感。老師們越過堆積如山的瓦礫堆前往確認學生們的安危,在得知「一百八十四人,全員平安!」這欣喜的瞬間,以及之後為讓學校重新復課的奮鬥歷程,我們都做了統整。
第二個部分的第三章及第四章當中,我們將介紹關於釜石市進行的防災教育。如前所述,雖位處海嘯的常襲地帶,但釜石市以往幾乎沒有實行海嘯相關防災教育。造就出這場「奇蹟」的防災教育是如何推展開來的呢?第三章中,我們要來看看擔任指導釜石市防災、危機管理顧問的群馬大學片田敏孝教授的努力,接著在第四章中,也試著瞭解以片田教授的理論為基礎,釜石小學實際上對孩子們進行指導的防災教育。
這兩章我們希望學校的老師們務必閱讀。自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之後,眾人雖疾呼防災教育的必要性,但在close-up現代、NHK Special播放之後,製作單位收到了許多信件,內容多是「我沒有自信能像釜石小學的老師們那樣,教授給孩子們生存能力教育的自信」。我們正是希望多少能夠幫助在這樣教育現場的各位,減少些許煩惱或不安,才會著手進行本書的編寫。
第五章中,我們觸及了宮城縣石卷市的大川小學。大川小學在海嘯中共有七十名學童喪生,四名孩子至今仍下落不明。我們在震災過後半年的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四日close-up現代節目中,播放了「巨大海嘯侵襲小學~石卷、大川小學的六個月~」,針對為何在學校的管理下,還是有許多孩子喪失性命這一點進行驗證。我們對照了被認為是東日本大地震中「最大悲劇」之一的大川小學,以及一百八十四名兒童全員獲救的「釜石奇蹟」。在這兩個現場進行採訪時所感受到的想法,以及同為小學卻分別成為「奇蹟」與落入「悲劇」的原因,我們嘗試針對在教育現場應學習到的教訓進行研究。
第六章及第七章中整理了「釜石奇蹟」的延伸。震災後,像是要延續釜石的經驗般,修正防災教育應有的狀態、進行獨創災害對策的學校正在增加中。這樣的結果不只是防災力,有些學校就連學習能力也都有所提升。
此外,「釜石奇蹟」不僅侷限在教育現場,也備受各種業界的矚目。認為要從「釜石奇蹟」中學習在面對危機時自律性行動的態度,這樣的想法也逐漸在財經界中擴散開來。我們將介紹由「釜石奇蹟」所觸發而展開行動的兩個對策。
我們還採訪了一橋大學的名譽教授野中郁次郎先生,被譽為是「經營學之神」的他對「釜石奇蹟」有非常高的評價。他為我們從風險管理的觀點分析「釜石奇蹟」誕生的背景。
許多人都對「釜石奇蹟」非常感興趣。然而,有一天釜石小學一名六年級的男孩,卻略表不滿這樣告訴我們。
「震災後,全國的人們都將我們的遭遇稱之為『釜石奇蹟』,但我覺得這不太正確。我們是因為執行了學校所學而守護了性命,因此所有人獲救並非是奇蹟而是實際成果」。
這是多麼一針見血的指正啊!的確就如同這個男孩所言。那天,釜石的孩子們並非做了什麼特別的事。「地震後馬上前往高台避難」他們就只是採取這樣理所當然的行動而已。
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成為大人之後反而做不到呢?在此期待各位讀者能夠在回顧反省自己態度的同時,閱讀本書。
一走出車站,眼前立即出現廣為人知、日本最古老的製鐵所──新日鐵住金釜石製鐵所,在這對面是一望無際的釜石灣。製鐵所的高爐在一九八九年關閉,目前已未進行製鐵的一貫作業,儘管如此,釜石的孩子們依然被教育自己的故鄉是「鐵與魚之鄉」。
從釜石站步行約十分鐘左右,有個市立釜石小學。這所小學位處高台,同時也被指定為是釜石市的避難所,即使在日本三一一強震中也未遭受海嘯的侵襲,因此只要待在學校就是安全的。但強震當天,釜石小學的一百八十四個孩子們,由於學期末縮短上課時間,上午就結束課程了,下午一點鐘放學。留在學校裡的孩子就只有準備畢業典禮等幾名六年級和五年級生,幾乎所有的孩子們都脫離學校的管理,回到家中。
大多數的孩子都居住在市政府或擁有商店街的海邊小鎮。有才一到家就把書包扔了往朋友家跑的孩子,有想去釣魚正往海邊走的孩子,也有一個人看家在房間裡玩電動的孩子,各自隨著自己心意在喜歡的地方度過自由的放學時光。而震央位在三陸海域、芮氏規模九點〇的強烈地震發生的時刻,就是在這樣的時間。
事實上兩天前的三月九日,也曾發生震央在三陸海域、芮氏規模七點二的地震。雖然氣象廳也有發佈海嘯注意警報,不過由於地震是發生在上午十一點四十五分,也是學生還在校的時間,因此孩子們可以按照老師的指令行動。
但這次是發生在放學後,沒有老師在;爸爸和媽媽去上班,也不在。在沒有大人的情況下,面對持續約三分鐘,又長、又強烈的天旋地轉,孩子們恐懼得不斷顫抖,彼此握住手、邊互相鼓勵邊忍耐。在這場從未經歷過的搖晃中,有不少孩子也哭了出來。
然而,真正的危機卻在搖晃漸歇後來襲。
大海嘯侵襲釜石城鎮的時間點,是在地震發生三十五分鐘之後的日本時間下午三點二十一分。海嘯越過堤防,轉眼間水量急遽增加,吞噬了城鎮。
「那裡有人溺水了!」
「不要冒險過去救啊!」
在高處避難的人們,只能呆呆凝望著眼前景象。
釜石小學的老師們,也從學校注視著這宛如惡夢般的場景。
「孩子們不知道怎麼樣了」「那個孩子和那個孩子直到剛才都還在學校,現在可能還在回家途中啊」「這樣說起來那群孩子今天說要去釣魚……」
老師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張張孩子們的臉龐,一邊不斷祈禱「拜託,快逃!」。
沒多久用毛毯包裹住的遺體被搬運進校園裡,前來學校避難的人們當中,也開始傳出「在郵局前,看見有穿著釜石小學體育服的小女孩被沖走」這樣的傳言。在這場大海嘯中,只靠著孩子的一己之力,是否有辦法挺過危難活下來呢……?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絕望感逐漸在老師們之間蔓延。
不過「奇蹟」卻發生了。
一百八十四個孩子們,靠著自己的力量在大海嘯中存活下來了。
搖晃才一停歇,原本在釣魚的孩子就和夥伴們商量,逃往附近最近的高台;在家裡看家的孩子沒有等待媽媽回家,而是一個人前往避難場所;「因為學校教導我們,地震之後會有海嘯來襲,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要快點逃走」,這是一個小學一年級男孩告訴我們的。
更了不起的是孩子們不只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家人的性命。一名當時才四年級的男生,讓幼稚園的弟弟穿上夾克,緊緊牽著弟弟的手逃跑。
也有三年級的女生,面對笑著說:「海嘯才不會來呢」,執意留在家裡的祖父母,努力說服他們:「留在這裡大家都會沒命的!」,並帶著大家往高台跑。
也有分別是六年級和二年級的一對兄弟,想起自己學過「即使是五十公分高的海嘯也能把人沖走」,不是跑上高台而是逃到自家屋頂上面臨九死一生的命運。
在釜石市有超過一千人死亡或失蹤,但釜石小學的孩子們當中,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成為罹難者。
只要將這個事實講給家有相同年紀孩子的家長們聽,就會聽到不少家長混雜著嘆氣聲邊說道:「我家小孩傻傻的,才不可能這麼做呢」,或者是「到底是怎麼做才能讓他們採取這麼優秀的行動呢」之類的話語。但是,釜石小學的孩子們絕非是一群特別的小學生,而是隨處都可以見到、極其平凡的孩子們。有忘記寫作業,老是被老師責罵的男孩,也有很害羞、不太能將自己意見完整表達的女孩。
然而這群孩子和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就只有一點,那就是他們在學校曾接受為維護生命的防災教育。他們被反覆教導當面臨危險時,並非等待老師下達的避難指令,而是由自己去判斷逃生。
釜石市在過去曾數度遭受海嘯侵襲。發生在一八九六(明治二九)年的明治三陸海嘯中,讓當時人口數一萬兩千六百六十五人中有六千四百七十七人不幸罹難,這個數字超過總人口數的半數以上;一九三三(昭和八)年的昭和三陸海嘯中,也造成死亡、失蹤人數超過四百人;而一九六〇(昭和三五)年智利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中,也造成了房屋損毀等嚴重災情。
從這樣的事件中,雖然有加強堤防等硬體面的擴充,但另一方面在教育現場對於海嘯的意識卻仍然不高。
再這樣下去萬一發生什麼狀況會保護不了孩子的性命,於是從二〇〇四年前後,釜石市教育委員會開始致力於中小學的防災教育。一方面仰賴專家的指導,另一方面集合各學校的老師們,為海嘯防災教育製作指南。也有學校自行展開避難訓練。
紮實的防災教育徹底發揮作用,釜石市多達三千人的中小學生,幾乎所有人都從意想不到的巨大災難中存活下來了。這個事實被視作「釜石奇蹟」在日本國內外受到極大的矚目。由於「孩子們的生存率高達九十九點八%」這個標題被媒體廣為採用,因此想必有許多人也曾聽過吧。
然而,有件事還是必須要說,雖說釜石的孩子們「幾乎所有人」都平安獲救,但很遺憾的,還是有五個孩子不幸罹難,他們都是因病缺席等原因,不在學校管理下的孩子們。罹難孩子們就學的學校老師們滿懷懊悔,對我們說「希望不要再說是奇蹟」,而我們自己在報導的現場,對將孩子的性命以「存活率九十九點八%」這樣的數字來表現,也有著強烈的抗拒感。
但瞭解釜石孩子們的行動,為了作為對未來守護生命的教訓持續傳承下去,我們認為「奇蹟」這個字眼是有意義的。「存活率九十九點八%」並非是「奇蹟」,正因為在那樣巨大的災難中孩子們能憑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來的事實,這一點才是充滿奇蹟的,這難道不應該繼續流傳於後世嗎?就是那樣的想法,我們NHK採訪小組,從震災發生之後開始歷經一年半的時間持續往返釜石。
孩子們為什麼能夠引發「奇蹟」呢?我們以一百八十四名學童全數獲救的釜石小學為中心進行採訪,製作出close-up現代「我們在大海嘯中存活下來」(二〇一二年一月七號播放)、以及NHK Special「釜石『奇蹟』守護生命的特別課程」(二〇一二年九月一日播放)等節目。我們採訪了那一天,釜石小學的孩子們想到什麼、是怎麼採取行動的,傳達出誕生這場「奇蹟」的背景。節目共榮獲The World Media Festival(德國世界傳媒大獎)、國際艾美獎(美國)、芝加哥國際影展電視獎(美國)、放送文化基金賞(日本)、日本賞(日本)、以及四川電視節(中國)等,在日本國內外各式各樣的競賽中獲獎、或被提名。
本書是以這兩個電視新聞節目為基礎,包含在節目中無法完整呈現的細節,以及在節目播出後採訪的內容,重新審視「釜石奇蹟」。
前半部兩個章節,是採用釜石小學的孩子以及老師們所提出關於「那一天」的回憶。
第一章透過對孩子們與他們家人的訪談,描繪出那一天孩子們的姿態。「雖然回憶海嘯那天的細節很痛苦,但藉由傳遞自己的經驗,就能減少別人的犧牲的話,就算只多救一個人也好」。基於這樣的想法,孩子們回應了我們的採訪。我們希望透過這一章,能夠讓讀者理解孩子們所傳達的訊息。
第二章則是追尋釜石小學老師們的「三一一」。老師們眼見朝著鎮上席捲而來的大海嘯,產生了「孩子們可能已經不行了……」這樣的絕望感。老師們越過堆積如山的瓦礫堆前往確認學生們的安危,在得知「一百八十四人,全員平安!」這欣喜的瞬間,以及之後為讓學校重新復課的奮鬥歷程,我們都做了統整。
第二個部分的第三章及第四章當中,我們將介紹關於釜石市進行的防災教育。如前所述,雖位處海嘯的常襲地帶,但釜石市以往幾乎沒有實行海嘯相關防災教育。造就出這場「奇蹟」的防災教育是如何推展開來的呢?第三章中,我們要來看看擔任指導釜石市防災、危機管理顧問的群馬大學片田敏孝教授的努力,接著在第四章中,也試著瞭解以片田教授的理論為基礎,釜石小學實際上對孩子們進行指導的防災教育。
這兩章我們希望學校的老師們務必閱讀。自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之後,眾人雖疾呼防災教育的必要性,但在close-up現代、NHK Special播放之後,製作單位收到了許多信件,內容多是「我沒有自信能像釜石小學的老師們那樣,教授給孩子們生存能力教育的自信」。我們正是希望多少能夠幫助在這樣教育現場的各位,減少些許煩惱或不安,才會著手進行本書的編寫。
第五章中,我們觸及了宮城縣石卷市的大川小學。大川小學在海嘯中共有七十名學童喪生,四名孩子至今仍下落不明。我們在震災過後半年的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四日close-up現代節目中,播放了「巨大海嘯侵襲小學~石卷、大川小學的六個月~」,針對為何在學校的管理下,還是有許多孩子喪失性命這一點進行驗證。我們對照了被認為是東日本大地震中「最大悲劇」之一的大川小學,以及一百八十四名兒童全員獲救的「釜石奇蹟」。在這兩個現場進行採訪時所感受到的想法,以及同為小學卻分別成為「奇蹟」與落入「悲劇」的原因,我們嘗試針對在教育現場應學習到的教訓進行研究。
第六章及第七章中整理了「釜石奇蹟」的延伸。震災後,像是要延續釜石的經驗般,修正防災教育應有的狀態、進行獨創災害對策的學校正在增加中。這樣的結果不只是防災力,有些學校就連學習能力也都有所提升。
此外,「釜石奇蹟」不僅侷限在教育現場,也備受各種業界的矚目。認為要從「釜石奇蹟」中學習在面對危機時自律性行動的態度,這樣的想法也逐漸在財經界中擴散開來。我們將介紹由「釜石奇蹟」所觸發而展開行動的兩個對策。
我們還採訪了一橋大學的名譽教授野中郁次郎先生,被譽為是「經營學之神」的他對「釜石奇蹟」有非常高的評價。他為我們從風險管理的觀點分析「釜石奇蹟」誕生的背景。
許多人都對「釜石奇蹟」非常感興趣。然而,有一天釜石小學一名六年級的男孩,卻略表不滿這樣告訴我們。
「震災後,全國的人們都將我們的遭遇稱之為『釜石奇蹟』,但我覺得這不太正確。我們是因為執行了學校所學而守護了性命,因此所有人獲救並非是奇蹟而是實際成果」。
這是多麼一針見血的指正啊!的確就如同這個男孩所言。那天,釜石的孩子們並非做了什麼特別的事。「地震後馬上前往高台避難」他們就只是採取這樣理所當然的行動而已。
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成為大人之後反而做不到呢?在此期待各位讀者能夠在回顧反省自己態度的同時,閱讀本書。
目次
序言
第一部 我們從大海嘯中生存下來
第一章 那天的孩子們
CASE1 保護年幼弟弟性命的拓馬小弟弟
CASE2 持續呼籲家人避難的愛海小妹妹和駿佑小弟弟
CASE3 不等待媽媽就一個人單獨行動的大喜小弟弟
CASE4 瞬間做出保護朋友行動的一輝同學和州同學
CASE5 勇於選擇「不去避難」的兄弟
CASE6 展現讓大人也相形見絀判斷力的釣魚團體
零罹難者的背景
想要把經驗流傳到後世百年
第二章 那天的老師們
「但願明天不要成為最糟糕的一天」
越過斷垣殘壁確認學生安危
充滿歡喜之聲的職員室
讓學校重新復課的決心
孩子們的變化與老師們的應對
蘊藏在「釜小防災日」的心意
第二部 向釜石學習
第三章 靈魂人物.片田敏孝教授的防災教育
避難率僅僅「一點七%」的衝擊
「防災演講會」嚴峻的現實
不對防災教育感興趣的教育第一線
老師們的認知改變了
沒想要逃的孩子們
從「威脅式的防災教育」轉變為「作法式的防災教育」
海嘯避難三原則①「勿受制於預想」
海嘯避難三原則②「盡全力逃跑」
海嘯避難三原則③「成為率先避難者」
自己的性命自己救的「態度」
第四章 釜石小學培育的「生存能力」
放學時的海嘯避難訓練
「我們的安全地圖」
海嘯防災課程
培育「生存能力」的防災教育
第五章 成為負面教材的「大川悲劇」
在學校管理下發生的意外
從地震發生到日本時間下午三點十五分為止
從日本時間下午三點十五分到三點三十五分為止
從日本時間下午三點三十五分到海嘯來襲為止
是什麼阻擋了避難?
存活下來的人們內心的悲痛
遲來的驗證
「悲劇」的教訓
被追究的「意外後的責任」
尋求A教師證詞的罹難者家屬
第六章 擴散到全國教育現場的釜石智慧
小木中學的作法
從「知道」開始
學生動起來的話地區也會動起來
開始轉變的孩子們
小學防災對策為地區帶來的影響
大淀小學的海嘯對策
第七章 在企業的危機管理上活用釜石經驗
JR東日本的苦澀經驗
在釜石得到啟發的「現場勘查」
富士通員工的反應
員工當中產生的變化
「經營學之神」分析「釜石奇蹟」
後記 迎向未來
第一部 我們從大海嘯中生存下來
第一章 那天的孩子們
CASE1 保護年幼弟弟性命的拓馬小弟弟
CASE2 持續呼籲家人避難的愛海小妹妹和駿佑小弟弟
CASE3 不等待媽媽就一個人單獨行動的大喜小弟弟
CASE4 瞬間做出保護朋友行動的一輝同學和州同學
CASE5 勇於選擇「不去避難」的兄弟
CASE6 展現讓大人也相形見絀判斷力的釣魚團體
零罹難者的背景
想要把經驗流傳到後世百年
第二章 那天的老師們
「但願明天不要成為最糟糕的一天」
越過斷垣殘壁確認學生安危
充滿歡喜之聲的職員室
讓學校重新復課的決心
孩子們的變化與老師們的應對
蘊藏在「釜小防災日」的心意
第二部 向釜石學習
第三章 靈魂人物.片田敏孝教授的防災教育
避難率僅僅「一點七%」的衝擊
「防災演講會」嚴峻的現實
不對防災教育感興趣的教育第一線
老師們的認知改變了
沒想要逃的孩子們
從「威脅式的防災教育」轉變為「作法式的防災教育」
海嘯避難三原則①「勿受制於預想」
海嘯避難三原則②「盡全力逃跑」
海嘯避難三原則③「成為率先避難者」
自己的性命自己救的「態度」
第四章 釜石小學培育的「生存能力」
放學時的海嘯避難訓練
「我們的安全地圖」
海嘯防災課程
培育「生存能力」的防災教育
第五章 成為負面教材的「大川悲劇」
在學校管理下發生的意外
從地震發生到日本時間下午三點十五分為止
從日本時間下午三點十五分到三點三十五分為止
從日本時間下午三點三十五分到海嘯來襲為止
是什麼阻擋了避難?
存活下來的人們內心的悲痛
遲來的驗證
「悲劇」的教訓
被追究的「意外後的責任」
尋求A教師證詞的罹難者家屬
第六章 擴散到全國教育現場的釜石智慧
小木中學的作法
從「知道」開始
學生動起來的話地區也會動起來
開始轉變的孩子們
小學防災對策為地區帶來的影響
大淀小學的海嘯對策
第七章 在企業的危機管理上活用釜石經驗
JR東日本的苦澀經驗
在釜石得到啟發的「現場勘查」
富士通員工的反應
員工當中產生的變化
「經營學之神」分析「釜石奇蹟」
後記 迎向未來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