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滿額折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90405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 二十年美學研究首次集結,一本專屬臺灣的當代美學文集。 
作為一位臺灣美學研究者、策展人及藝術教育推廣者,《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為廖仁義自1998年投入學術研究至今,歷來美學觀點與藝術評論創作精華的首次集結。全書以清晰的藝術知識與優雅的寫作文采,呈現作者二十年來自身美學的思辨軌跡,以及對臺灣藝術發展的細膩思量,是部以臺灣藝術為經緯,融合理論研究、展覽策劃與創作評析的當代美學文集。
★ 為臺灣的當代藝術發展與美學文化標下註記
全書分三部分觀察美學在臺灣當代藝術的演繹方式:第一篇「審美觀點的探索」,首先爬梳西方藝術書寫的歷史脈絡,再檢視臺灣藝術研究的發展狀況,為全書審美觀點建立明確的立論基礎;第二篇「臺灣策展論述的視野」,收錄作者多年來為臺灣藝術家策展所撰寫的展覽理念及執行過程,闡述美學觀點在藝術現場的運用與詮釋;第三篇「藝術評論的實踐」則收錄25篇作者針對不同創作媒材、甚至不同世代臺灣藝術家所寫的藝術評論,以當代的審美視角,觀看各種向度的藝術創作,為讀者點評美學在臺灣當代藝術領域的真實表現。

作者簡介

廖仁義,1958年出生於臺灣雲林,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學博士,曾任巴黎臺灣文化中心主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所長、財團法人朱銘美術館館長、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館長等。目前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並擔任學校圖書館館長。

廖仁義投入美學、藝術社會學、藝術博物館專題等當代藝術研究二十年,從省察臺灣美術史書寫的宏觀反思,到廖修平、洪易等單一藝術家創作風格的微觀聚焦,長期觀察臺灣藝術發展的興衰跌宕;其多次以學者身分擔任策展人的藝壇經驗,將學術觀點和藝術現場相互映照,讓他的美學研究與藝壇脈動緊密結合;同時,曾任朱銘美術館館長及蘭陽博物館館長的教育推廣經驗,讓他的美學論述不僅具有學術深度,也追求最高理解程度的開放性質。著有《在這個美的世界》、《在時光走廊遇見巴黎:廖仁義的美學旅行》、《當地方遇上博物館:臺灣經驗與跨文化視野》等。

前言
〈美學視野與藝術實踐〉/ 廖仁義
美學能力可以表現於面對自然、面對生活與面對藝術。換句話說,美學能力可以實踐於自然領域、生活領域與藝術領域。而藝術領域的美學能力,又可以實踐於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與藝術評論這些層面。因此,藝術評論可以說是美學能力的藝術實踐領域的一個層面。
既然藝術評論是藝術實踐領域的一個層面,而藝術實踐領域又是美學能力的一個領域,那麼,我們有必要首先說明美學能力的各個實踐領域,進而說明藝術實踐領域的各個層面,從而賦予藝術評論更為寬廣的美學意涵。
一、美學視野的各個領域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具備或多或少、或強或弱的美學能力,只要願意發揮,都能日益精進。然而,每一個人的美學能力,無論是發揮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會有美學能力的程度差別。這種差別,原因很多,但往往我們都會歸咎於天分的差別,而忽略了真正的原因其實在於有沒有學習與實踐。因此,簡單來說,美學能力的程度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經學習與實踐的美學能力,一種是已經學習與實踐的美學能力。也就是說,差別在於前者的知識與經驗仍然薄弱,而後者的知識與經驗相對紮實。
美學能力的精進固然在於學習與實踐以增加知識與經驗,但是,美學能力對應的審美對象散佈在這個世界許多不同的領域,或許在自然之中、在生活之中以及在藝術之中。因此,增進美學能力的方向,可以發揮在面對自然領域、生活領域與藝術領域,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成為美學家的機會,而不是特定學術背景的所謂專家的專利,但關鍵還是在於學習與實踐。
美學能力可以發揮在三個實踐領域:自然領域、生活領域與藝術領域。首先,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面對自然領域的一切事物時主觀地表達審美意見,只不過欠缺理由或依據,但是一旦能夠對這個領域加強經驗與知識,他的審美意見就會更為客觀豐富;因此,面對一叢竹林,前者只說得出這是竹子,而後者卻說得出這是桂竹或綠竹,說得出它們植物特徵的差異,進而說得出形狀與色彩的美感特色。第二,面對生活領域也是如此;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也都覺得自己懂得生活,也都能夠主觀地表達審美意見,但是這些意見往往人云亦云,並不牢靠,而當他能在經驗之中不斷比較、修正、累積與整理,並且增加相關知識的徵詢或研讀,他對生活領域的審美意見也才會變得客觀豐富;因此,面對一間泰雅族的家屋,前者只知道這是房子,後者卻會知道這是竹材建造的家屋,而且知道它的建築美學的意涵。第三,面對藝術領域,每一個人都會有機會看到藝術作品,也都能夠主觀地表達審美意見,或者簡單地表現好惡,但往往都只是沒有依據的意見,一旦他有機會增加接觸的經驗並且經過學習或研究相關的知識,他漸漸就能說出有依據的見解,而他的好惡也就能夠變得客觀豐富;因此,他便能夠發現西方的風景畫裡面不會有竹子,而竹子卻會出現在臺灣的風景畫裡面,或者說得出藝術作品之中圖像的各個層次的意涵。
簡單地說,無論是任何領域,美學能力都會因為是否具備豐富經驗與正確知識而有程度的差別。而在藝術領域,經驗與知識當然也會是審美能力的重要條件。
二、藝術實踐的各個層次
美學能力在藝術領域的實踐,可以表現在三個層面: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與藝術評論。
第一個層面,就是藝術創作。每一個人都具備美學能力,而且可以發揮在藝術領域。當然,這份能力可以運用於藝術創作,表面上看這好像只是出自於才華,但我們如果更深入去看,我們會發現,一個能將美學能力表現為藝術創作的人,仍會因為學習與實踐而呈現出才華與成就的高低。事實上,在很多藝術家身上,我們或許看不到他在學習與實踐方面的努力,但他們的才華深處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努力過程。因此,這個世界會有許多人小時候很有藝術潛力,但是長大以後就完全消失了,而另外卻也有很多人小時候看不出有藝術才華,但是日後卻成為藝術家,差別就是在於前者荒廢了,而後者卻因為不斷琢磨而日趨專精。
第二個層面,就是藝術欣賞。這個世界具備藝術領域美學能力的人不見得都會藝術創作,但是他卻可以經過學習與實踐而讓自己具備藝術欣賞能力。我們也可以說,每一個人都具備或多或少的藝術欣賞能力,但是學習與實踐會造成藝術欣賞能力的程度差別。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學習與實踐,或許他就只是跟著媒體宣傳知道藝術家的表面故事,譬如他可能會因為知道梵谷自殺身亡而每見他的作品就感動不已,卻講不出他對作品的看法,但如果他積極學習與實踐,真正認識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創作歷程,就會更清楚藝術家的風格淵源,也會注意作品的構圖與色彩。藝術欣賞的能力仍然需要以藝術知識做為基礎,尤其需要經常接觸藝術作品,累積欣賞經驗,方足以成為能力。
第三個層面,就是藝術評論。正如每一個人都具備藝術領域的美學能力,因此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具備或多或少的藝術評論的能力。然而,正如藝術創作與藝術欣賞一般,藝術評論的能力也會因為學習與實踐而有程度差別;沒有經過學習與實踐而欠缺知識做為依據,可能就稱不上是藝術評論,而只是泛泛之論的表達,但如果經過學習與實踐而具備知識依據,並經由可以理解的表達方式陳述出來,或許就能堪稱藝術評論。也就是說,真正的藝術評論不但需要經過學習與實踐得到知識依據,而且還需要表達出來,甚且表達出來還必須能夠得到理解,而不是只顧著自己高興怎麼說就怎麼說,不顧是不是有道理,也不顧別人是不是聽得懂或者讀得懂。因此,從事藝術評論除了必須具備藝術知識,還必須學習與實踐。
三、藝術評論的對象認知
藝術實踐的目的可小可大,同樣的,藝術評論的目的也是可小可大。就好像每一個人都可以自言自語,不必在乎別人是不是聽得到,也不必在乎別人是不是聽得懂,但是如果我們想要跟一個身旁的人說話並且跟他對話,那麼我們就會讓他聽得到也聽得懂,甚至,如果我們是跟一群人說話而且想讓他們全都了解自己說話內容,那麼我們應該會注意自己說話是不是清楚而且有條理,讓這一群人都聽得懂。這就像一個旅行團的導遊一樣,如果他說話的時候有一個人沒聽懂,他就得擔心旅途上這個人可能會弄錯時間地點而只好報警協尋了。藝術評論這項工作的目的與品質,關鍵在於它的對象認知。關於對象認知,我們可以約略說明如下:
第一種對象認知是沒有真正的對象:這種藝術評論只是在說給自己聽,或者寫給自己讀。基本上,我們很難視之為藝術評論,因為它並沒有真正的對象。
第二種對象認知是以極少數人做為對象:這種藝術評論的對象只是極少數人,其實關鍵不在人數的多寡,而是在於聽得到與聽得懂的人數之多寡。因為,有時雖然在場人數很少,但是他們都是種子藝術評論工作者,就像種子教師,他們聽懂之後可以再去讓更多人聽懂,至於只有少數人聽得到或聽得懂,這個問題就複雜許多了。首先,這種藝術評論的作者設定的對象可能只是極少數跟他具備相同專業知識的族群,這個族群在理解之後再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或語言傳達給人數更多的對象,例如現代藝術以來就有許多哲學家與人文領域的理論家曾經從事藝術評論的工作,他們的論述或許極少人能懂,但是如果經由可以理解的詮釋再去傳達,仍然貢獻良多,萬一關於這個論述的詮釋還是沒能增進理解,甚至難上加難,或者是這個論述本身根本無法理解與詮釋,那麼也就難以被當成藝術評論。
第三種對象認知是以最大可能範圍的公眾(¬The Public)做為對象:這種藝術評論是以不排除任何一個人做為原則,目的在於使有興趣了解藝術的每一個人,或者可以被啟發興趣去了解藝術的每一個人,都能藝術知識與美學能力更加精進。這種對象認知,我們可以稱之為廣義的藝術知識的傳遞者的認知,而這種藝術知識的傳遞者至少可以包括三個領域的工作者:第一是文化傳播工作者(¬The Art Writer),第二是藝術教育工作者(The Art Teacher),第三是藝術博物館的研究人員(¬The Art Curator)。文化傳播工作者特別是指藝術出版品的寫作者,藝術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指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者,藝術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特別是指展示與教育推廣人員,他們都有責任傳遞正確而且可以理解的藝術知識。我們可以允許一個藝術家孤芳自賞,不在乎別人是不是了解他,甚至允許一個人私藏自己藝術欣賞的收穫,不願跟其他人分享,但是我們卻不應該鼓勵一個以藝術知識傳遞做為工作的人不在乎其他人是不是理解他所傳遞的藝術知識。也因此,正如具有公共責任的藝術評論工作者應該以最多的公眾做為對象,並追求最高的理解程度,相同的道理,一個藝術的展示與教育工作者,既然也具有公共責任,也應該追求這個目標。因為,策展工作應該是藝術知識分享的工作,也就應該以達到更高品質的藝術知識分享做為目的。

目次

前言 美學視野與藝術實踐 ∕ 4
 第一篇 審美觀點的探索 ∕ 12
▎藝術評論的演變脈絡─檢視西洋藝術書寫的歷史軌跡 14
▎審美體制的顛覆─法國藝術批評的自我反省精神 32
▎論作品史的優先性─從歷史哲學的角度省察「臺灣美術史」 37
▎存在方式與藝術思維─從存有論觀點重新理解「臺灣美術史」研究 45
▎審美觀點的當代條件─當代經驗.當代藝術.當代美學 52
 第二篇 策展論述的視野 ∕ 62
▎臺灣繪畫的歷史脈絡與傳承流變 64
▎從顛覆真實到創造真實─解嚴以後的臺灣當代藝術 84
▎滄海遺珠─臺灣現代美術瞬間殞落的晨星徐寶琳 91
▎樸素的符號.高貴的美感─現代藝術大師廖修平 101
▎詩意國度─侯王淑昭的拼布藝術 106
▎空身幻影─李光裕雕塑歷程的回顧 100
▎趣味與驚喜─洪易藝術作品的草根符號與當代意涵 117
▎洪易的藝想世界 124
 第三篇 藝術評論的實踐 ∕ 130
▎尊嚴的線條與顏色─張義雄繪畫的題材與技法 132
▎從樸素的符號到高貴的美感─現代藝術大師廖修平的藝術世界 137
▎自然主義的美學心靈─黃光男藝術人生的美學向度 149
▎從已知到未知的風景探險─楊識宏的繪畫世界 158
▎生命榮枯的時間詩學─楊識宏藝術創作的基本關懷 164
▎放逐與鄉愁─黃銘哲的藝術世界 173
▎從物象到意境─色彩詩人蘇憲法的繪畫創作思想 181
▎從借物抒情到借物造境─蔡根雕塑作品的造型思想 192
▎純粹構圖─胡坤榮的抽象繪畫 200
▎正在發生的視域─胡坤榮作品的平面性與非平面性 204
▎肉身苦行─徐永旭黏土造型初訪 210
▎從卑微的塵土到壯闊的宇宙─徐永旭陶土造型的美學意涵 215
▎私密的觀看與超越─潘鈺的藝術歷程 227
▎傷痕與療癒─傅慶豊藝術思維的現實與非現實 234
▎從戲謔善辯到內省靜心─侯俊明藝術作品的多重論述及其演變 244
▎從鋼鐵塵土到鋼鐵史詩─劉柏村雕塑藝術的思想與實踐 250
▎以斜視的觀點拓寬當代繪畫的視域─陳威宏繪畫作品的當代意義 258
▎抒情寫實的當代意象─陳煥禎雕塑作品的造型原理 274
▎從視覺性寫實到觀念性寫實─林欽賢寫實繪畫初探 280
▎速度與存在─洪明爵藝術創作的當代觀點 286
▎侯玉書的藝術祕境 298
▎華麗與滄桑─陳義郎雕塑藝術創作歷程 303
▎平凡與神聖─再訪陳義郎的木雕世界 309
▎複眼觀點的視覺詩學─許旆誠的藝術旅程 31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