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序
目次
商品簡介
《周易淺說與旁注》一書以旁注的形式就古經六十四卦的掛爻辭進行注釋和解說,注釋簡明扼要,解說淺白易懂,既博取古今注釋之優長,又反映了作者長期探索的成果,可謂雅俗共賞。全書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淺說《周易》;二是《周易》古經旁訓;三是《易傳》旁注;四是《周易》假借字。
序
本書為什麼要采用旁注的形式?
我小學一、二年級是在私塾讀的,一年級讀《三字經》《千字文》和《幼學故事瓊林》,二年級選讀《論語》《孟子》。私塾老師教學是不講解的,只要求學生跟著讀幾次,然後讓學生去讀、去背,考試就是背書。《四書白話旁訓》是我當年私塾用的課本之一,該書的作者是廣東順德的張鐵任,由廣州東雅印務公司於1918年出版。白話,就是粵語,即現在的廣州話。如《大學》開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它的白話旁注是:“大人為學嘅法子,當光明靈性,當更新人民知識,當立穩在至好個處。”識字以後,我用廣州話一讀就懂。我很欣賞旁注這種形式,它的好處:一是簡便,注解就在經文旁邊,不用翻來翻去;二是對經文的理解基本字字落實,不會囫圇吞棗,想當然;三是古今詞語對譯,有助提高訓詁能力。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平時我們說人讀書不求甚解,是帶有批評的意味,是指對所讀的書理解膚淺。但在陶淵明文中,是表示褒義。何為“甚解”?從好的方面說,是深入理解;從不好的方面說,是過度解讀。深入理解當然是好的,但深入是沒有定準的,從前有教師講屈原《離騷》的開頭兩句,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從高陽帝到屈原的歷史都講了,真夠深入。可是當代人匆匆忙忙的生活節奏能受得了嗎?何況並非人人都想研究,只是想知道一下先賢說了些什麼,吸取一點營養而已。也就是陶淵明說的“每有會意”就夠了,何必“甚解”!對於今天的大忙人,沒有多少學習的時間,又很想了解一下古代聖賢們講了些什麼,看看旁注,是最方便的。
至於過度解讀,是注解、講讀者超越了原文的意思進行發揮。現在有什麼接受美學之類,讀者當然可以根據原文發揮,在接受之中,聯系實際、與時俱進,這在歷代的著述中並非罕見。但有時外加給原文的太多,甚至有違作者本意,這樣的“甚解”就不好了。我們翻開許多對古籍解讀的著作,或者在講壇中聽到的,就會發覺,有些“甚解”,不是原著的意思,而是解讀者的意思,古人稱之為“六經注我”,注解者只不過是借古籍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已。可是,讀者就上當了,被誤導了。當前,這樣的學風甚盛,講解者培養了一大群讀者與聽眾,一大群讀者和聽眾又抬高了一個個的講解者。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旁注可以盡量地降低被誤導的風險。因為原文就在旁邊,不妨做個對照,揣摩一下句意,也許會發現解釋的不一定符合原意。
旁注也有缺陷:一是疏漏,人物、地名、歷史典故等無法加注;二是粗淺,注的只能是字面上的意思,詞語的深層意義或者言外之意要讀者自行體會;三是為了緊貼原文,注文有時顯得不那麼順暢。因為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在用字與句子結構方面都有些不同,要遷就古文的詞序直譯的話,語句就很別扭,甚至無法理解。
我小學一、二年級是在私塾讀的,一年級讀《三字經》《千字文》和《幼學故事瓊林》,二年級選讀《論語》《孟子》。私塾老師教學是不講解的,只要求學生跟著讀幾次,然後讓學生去讀、去背,考試就是背書。《四書白話旁訓》是我當年私塾用的課本之一,該書的作者是廣東順德的張鐵任,由廣州東雅印務公司於1918年出版。白話,就是粵語,即現在的廣州話。如《大學》開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它的白話旁注是:“大人為學嘅法子,當光明靈性,當更新人民知識,當立穩在至好個處。”識字以後,我用廣州話一讀就懂。我很欣賞旁注這種形式,它的好處:一是簡便,注解就在經文旁邊,不用翻來翻去;二是對經文的理解基本字字落實,不會囫圇吞棗,想當然;三是古今詞語對譯,有助提高訓詁能力。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平時我們說人讀書不求甚解,是帶有批評的意味,是指對所讀的書理解膚淺。但在陶淵明文中,是表示褒義。何為“甚解”?從好的方面說,是深入理解;從不好的方面說,是過度解讀。深入理解當然是好的,但深入是沒有定準的,從前有教師講屈原《離騷》的開頭兩句,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從高陽帝到屈原的歷史都講了,真夠深入。可是當代人匆匆忙忙的生活節奏能受得了嗎?何況並非人人都想研究,只是想知道一下先賢說了些什麼,吸取一點營養而已。也就是陶淵明說的“每有會意”就夠了,何必“甚解”!對於今天的大忙人,沒有多少學習的時間,又很想了解一下古代聖賢們講了些什麼,看看旁注,是最方便的。
至於過度解讀,是注解、講讀者超越了原文的意思進行發揮。現在有什麼接受美學之類,讀者當然可以根據原文發揮,在接受之中,聯系實際、與時俱進,這在歷代的著述中並非罕見。但有時外加給原文的太多,甚至有違作者本意,這樣的“甚解”就不好了。我們翻開許多對古籍解讀的著作,或者在講壇中聽到的,就會發覺,有些“甚解”,不是原著的意思,而是解讀者的意思,古人稱之為“六經注我”,注解者只不過是借古籍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已。可是,讀者就上當了,被誤導了。當前,這樣的學風甚盛,講解者培養了一大群讀者與聽眾,一大群讀者和聽眾又抬高了一個個的講解者。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旁注可以盡量地降低被誤導的風險。因為原文就在旁邊,不妨做個對照,揣摩一下句意,也許會發現解釋的不一定符合原意。
旁注也有缺陷:一是疏漏,人物、地名、歷史典故等無法加注;二是粗淺,注的只能是字面上的意思,詞語的深層意義或者言外之意要讀者自行體會;三是為了緊貼原文,注文有時顯得不那麼順暢。因為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在用字與句子結構方面都有些不同,要遷就古文的詞序直譯的話,語句就很別扭,甚至無法理解。
目次
《周易》淺說
《周易》是一本什麼書
怎樣讀《周易》
《周易》的占卦靈不靈?
孔子的易學觀
周易古經旁注
上經
一乾
二坤
三屯
四蒙
五需
六訟
七師
八比
九小畜
十履
十一泰
十二否
十三同人
十四大有
十五謙
十六豫
十七隨
十八蠱
十九臨
二十觀
二十一噬嗑
二十二賁
二十三剝
二十四復
二十五無妄
二十六大畜
二十七頤
二十八大過
二十九習坎
三十離
下經
三十一咸
三十二恒
三十三逐
三十四大壯
三十五晉
三十六明夷
三十七家人
三十八睽
三十九蹇
四十解
四十一損
四十二益
四十三央
四十四姤
四十五萃
四十六升
四十七困
四十八井
四十九革
五十鼎
五十一震
五十二艮
五十三漸
五十四歸妹
五十五豐
五十六旅
五十七巽
五十八兌
五十九渙
六十節
六十一 中孚
六十二小過
六十三既濟
六十四未濟
《易傳》旁注
《系辭》(上)旁注
《系辭》(下)旁注
《彖傳》旁注
《象傳》旁注
《文言》旁注
《說卦》旁注
《序卦》旁注
《雜卦》旁注
周易假借字
《周易》是一本什麼書
怎樣讀《周易》
《周易》的占卦靈不靈?
孔子的易學觀
周易古經旁注
上經
一乾
二坤
三屯
四蒙
五需
六訟
七師
八比
九小畜
十履
十一泰
十二否
十三同人
十四大有
十五謙
十六豫
十七隨
十八蠱
十九臨
二十觀
二十一噬嗑
二十二賁
二十三剝
二十四復
二十五無妄
二十六大畜
二十七頤
二十八大過
二十九習坎
三十離
下經
三十一咸
三十二恒
三十三逐
三十四大壯
三十五晉
三十六明夷
三十七家人
三十八睽
三十九蹇
四十解
四十一損
四十二益
四十三央
四十四姤
四十五萃
四十六升
四十七困
四十八井
四十九革
五十鼎
五十一震
五十二艮
五十三漸
五十四歸妹
五十五豐
五十六旅
五十七巽
五十八兌
五十九渙
六十節
六十一 中孚
六十二小過
六十三既濟
六十四未濟
《易傳》旁注
《系辭》(上)旁注
《系辭》(下)旁注
《彖傳》旁注
《象傳》旁注
《文言》旁注
《說卦》旁注
《序卦》旁注
《雜卦》旁注
周易假借字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