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臺灣詩選
商品資訊
系列名:文學花園
ISBN13:9789865813956
替代書名:The Best Taiwanese Poetry 2017
出版社:二魚文化
作者:白靈-主編; 李蕭錕-封面題字
出版日:2018/06/27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1cm*14.8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書籍重點
以詩與社會對話,臺灣詩壇上歷史最悠久的詩選。
以詩為徑、一年為期,在眾多才華優異的詩人、前輩大師與讀者同好的支持與愛護之下,《臺灣詩選》兢兢業業走過了三十餘年。每年的《臺灣詩選》不僅詳錄作家與作品簡介,同時亦輯錄作者的創作理念,令讀者能夠更親近者些詩人詩作,可以一窺年度主編的選詩、對詩的想像,以及全年詩壇的發展趨勢和走向。
本書簡介
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年代,以詩句演繹同樣的真實。
《2017年臺灣詩選》由詩人白靈主編,選輯95首年度詩作,以作品篇幅分為
「短詩」(10行或百字以下,含截句)、「小詩」(11~30行)、「中長型詩」(31行以上)、「散文詩」及「組詩」五輯。從紙短情長的餘韻,延綿至反覆辯證的文字實驗。
在這些背景不同、題材與創作風格皆多元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詩人對創作、生活與人的感悟。
李勤岸〈所謂詩人〉、李進文〈寫來寫去〉、黃里〈養詩〉皆以不同手法自陳詩觀;
葉莎〈在雲記書齋〉、尹雯慧〈豌豆公主〉、陳少〈我把世界摺疊起來〉、廖亮羽〈布魯克林〉分別記述自己在旅途中遇/未遇之所思所想;
達瑞〈海風裡〉、蘇佳立〈愛上了一座廢墟〉、王羅蜜多〈苦苓結子的時〉、楊佳嫻〈流水帳〉則各自以文字堆疊出一座座記憶的城堡。
文字或許不是最好的解藥,卻能為生命做忠實的記錄。尹玲〈看病〉是與不同醫師打交道的心得報告、成孝華〈愛的骨節〉寫術後身體痛楚、林彧〈嬰兒翻〉寫病後復健領悟;隱匿以〈安寧病房〉為生命的消逝致敬、阿布的〈葬禮〉讓人重新省思死亡的意義。
面對那些離我們遠去的詩人,林廣以〈一條永遠的路〉懷念羅門、羅青則以〈老牌落日天文異象觀測研究員〉留下余光中行走過的蛛絲馬跡;幾乎年年都有作品入選的詩人洛夫,也以〈用火思考〉在《2017臺灣詩選》留下最後的身影。
本屆年度詩獎由羅任玲以〈沉默的日常〉組詩成為得主。十八首詩(本書收錄其中九首)以不同文字形式、語氣,演繹日常中難以言說的幽微情緒。關於羅任玲的詩藝,主編白靈讚賞「『詩是夢中的真實』是她不移的信念,冷眼塵寰飛舞和飛滅,偶或波瀾卻能快速定靜。近作揉詩體與散文詩體於一處,創新形式,運思開展更為自由,語言縱跳自如隨心,鏡頭光與黑交織、動和靜互動相談,為自然寫作開拓了新境。」
作者簡介
本名莊祖煌,1951年生於臺北萬華。自臺北科技大學化工系退休,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副教授。年度詩選編委,曾任《台灣詩學季刊》主編,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2011新詩金典獎等十餘項。創辦「詩的聲光」,推廣師的另類展演形式。著有詩集《女人與玻璃的幾種關係》、《五行詩及其手稿》、《白靈截句》等十二種,童詩集兩種,散文集三種,詩論集《一首詩的玩法》、《新詩跨領域現象》等七種,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詩卷》、《新詩三十家》、《臺灣詩學截句選300首》等二十餘種。建置個人網頁「白靈文學船」、「乒乓詩」、「無臉男女之布演台灣」等十二種
序
【編選序】微的時代——《2017臺灣詩選》編選序 / 白靈
只有不斷微小,才能抵抗住巨大,因為微小是巨大的另一形式。
這是這篇序在一開始下了題目後,最先寫下的一段話。
微,通常代表小、輕、短、薄,乃至看不見。指向少、細小、稍、略、等極小量詞,又與無、沒、非、不是、卑賤、衰落、昏暗不明等空無、負面或與正常白日運作相反的詞有關。微又有伺探(「使人微知賊處」)、或隱匿(「其徒微之」)、乃至暗中、祕密(微行),甚至精妙幽深之意,如「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允當),罕譬而喻」(禮記),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書經) 。後者「道心惟微」的「微」字,南懷瑾據佛經將之解釋為「不可思議」,這或是微字在後現代最貼切的釋意,很接近空、無、無限。因此此文標題「微的時代」,說是「不可思議的時代」,當無不可。
詩看起來與此無關,但其內在隱藏的「不可思議」,正與這個時代、與詩所涉及的一切事物有著若即若離的關係,而若即若離正是詩的本性。也正是若即若離令詩進入事物之中、又能推離、飛行於事物之上。如此就不只道心惟微,連詩心也惟微了。則把「不可思議的時代」說成「一切均朝向若即若離的時代」,似乎也無不可了。詩自從借科技之力走入網路、乃至2007年起竄行於智慧型行動裝置後,走的即是若即若離的路線,詩的形式朝向「微的時代」越來越受庶民喜愛和關注,在這點上,詩人反倒比庶民百姓後知後覺。
年度詩選由自1982年爾雅版《七十一年詩選》開始十年,然後在前輩詩人努力奔走,歷經現代詩社、創世紀詩社、台灣詩學季刊社輪流出版再維繫十年,2003年迄今改由二魚出版,如此已歷三十五載,出了三十五冊詩選。這其間有二盲點,一是年度詩選迄今仍無力觸及網路詩壇,而那卻是相對於平面媒介的所謂主流詩壇而言,是若離若即、若存在若不存在的一個四處流竄、更龐偉也更虛擬的詩壇。其中發表的詩作數目比平面媒介多了不知幾多倍,當時以平面媒介為主要創作場域的中生代以上的詩人幾乎大多無力顧及。
一直要到活躍於網路超文本創作的蘇紹連於2003年6月在台灣詩學季刊轉型為《台灣詩學學刊》的同時,宣佈建構網路版的「吹鼓吹詩論壇」計畫,邀請諸多網路詩人如林德俊、陳思嫻、劉哲廷、廖經元、負離子、紀小樣、銀色快手、楊佳嫻、楊宗翰、鯨向海、李長青、阿鈍、然靈、莫方、呂美親⋯⋯等擔任版主。數年之間,投稿量每年均多達一萬首以上,一個詩網站的力道遠勝於平媒竟有如此者。2005年9月蘇紹連並增設出版與網站同名的紙本詩刊,仍由蘇氏主編,這是臺灣詩史上將平媒與網路連結的第一個刊物,也是年度詩選選詩時能與網路相連的第一個通道。此後到臉書(Facebook)風行,各種FB詩網站設立,平媒詩刊也紛紛成立粉絲網頁,這些詩刊若再不與臉書連結,就成了孤島式的刊物了。此後幾年,使用行動手機與臉書連結的人全世界要以十億計,面對掌大的螢幕讀詩寫詩,詩形式的「微化」再引關注(這也是去年詩選的另一盲點)。雖如此,由文訊、創世紀、乾坤、衛生紙+、臺灣詩學二刊物等舉辦的《2014鼓動小詩風潮》共出版八種小詩專輯,卻仍主要侷限在發行平媒上,網路上的影響仍有限。
至2017年初「截句」(一至四行,可截舊作)一詞的橫空標出,由蘇紹連在2010年成立的「Facebook詩論壇」於2017年一月初開始徵求截句,並於一年內與《聯合報》副刊三度合作於網路上徵截句詩,優勝者同時刊在副刊及網站上。如此雙向出擊,半年內即得截句超過五千首,年末並出版了十五本截句詩集、選讀及選集,這是臺灣小詩運動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動作。若看2018年起大陸更以「微詩」一詞在網路上大張旗鼓宣傳徵五行以內詩作,乃至面對全球一整年徵稿,並將檯面上的重要詩人詩評家及其他諸多國家語言的重耍詩人納入評委名單,「微的力量」其實早已在網路詩壇如火如荼地呼應庶民百姓對小詩的渴求,且竟可如此強勁,詩創作者豈可視若未睹?
以平媒選詩為主的年度詩選要面對如此眾多活潑之詩網站的「圍攻」,表面上視而不見,其實背後是深陷無能為力的困境。早在1979年羅青即提倡小詩(十六行內),惜未能親力勤作示範,1997年筆者則開始提倡「小詩運動」(十行或百字內),希望「以微解圍」。此後筆者輪編年度詩選時,於2002(《九十一年詩選》)、2007、2012一而再再而三按小詩、短詩、中長型詩、散文詩、組詩等五輯的方式標示,希望從而引發詩人對小詩、乃至散文詩的重視,但並未獲其他編委的回響。此回2017年的本選集,仍再度按此五種形式組稿,其中小詩更涵蓋了漸受關注的「截句」,如此本年度詩選光小詩輯即多達三十首,加上短詩(十一至三十行),就約占了選集近八成。
要明白世事或事物的「『微』之不可思議」,或需要有洞見,比如十七世紀寫《沉思錄》的巴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法國)就曾提出「無中心」和「兩個深淵」的論述。「無中心」是指在大自然「這個無限的領域,任何地方都是它的中心,而沒有地方是它的邊界」,而其「兩個深淵」的說法,不只宇宙是深淵,尤其對「微」的認知,也說「那是一個深淵,那是空無的深淵」,與莊子的「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或佛經所載遙相呼應:
讓我們窮盡想像力,⋯⋯或許以為那個小點(筆者按:此處指跳蚤血液最小的點)就是大自然最小的點,但是其實那是一個深淵,那是空無的深淵。⋯⋯我們將對自己顫慄,將看見自己被大自然所賦予的軀體,懸浮在無限與空無(按:此「空無」是巴斯卡自「至小無內」觀察所得)兩個深淵之間。⋯⋯我們對首尾兩極的瞭解同樣無限遙遠,事物的末端與始端對我們來說,是無望地深藏在不可穿透的秘密之中,既不能看到由自己而出的空無,也不能看到將自身吞噬的無限。……除了去感知它中間部分的表象之外,我們還能怎麼做?(《沉思綠》第二章第七十二條)
昔年《楞嚴經》上所謂「於一毫端,現十方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或《華嚴經》上說「一一微塵中,各現無邊剎海(即水陸);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微塵內,復有剎海;如是重重,不可窮盡」,今日看來,並非單純一種玄想,而根本近乎是科學的事實。
寫詩人在面對網路時代「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R. Buckminster Fuller)的後現代敘述,不能不思索,所謂「全球」並非「至大」,「在地」也非「至小」,因此或可向外也向內擴充,更加朝兩端擴大至「思維宇宙化,行動微物化」,一如黏土一朝奈米化,也有黃金的價值,「微的可畏」若不同時掌握,將很難明白巴斯卡「兩個深淵」在一切之中皆極具「可怕穿透性」的預言。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 1961)說於內外兩端,「介於兩者之間的便是人,時或內在,時或外在,此外,他更時常根據其情緒或性情肯定其一為真理,而否定或犧牲另外一個」,通常「巨大」為人所畏懼,「微小」則不免歧視之。相同的,過去於詩形式上,寫詩人大多只偏向長、大、巨,非如此難以豐其功偉其業,幾乎完全無視於庶民喜愛和渴望的是「微的時代」那種精妙之詩如「沙中有海,海中復有沙」能澆灌其心靈。如前所強調,在這點上,詩人不能比庶民百姓後知後覺。
當然「微」絕不是詩的總指標,而只是一再強調,那也該是重要的指標之一。餘如散文詩,乃至散文詩交混分行詩(如年度詩獎得主羅任玲入選的詩)的實驗,仍有待更多寫作者勇於嘗試,使他日也能成為詩的重要指標之一。
此詩選也是此屆年度詩選編輯委員會五人小組最後一年的編纂。2000年起,此五人小組自前輩詩人群接下此棒子後,倏忽竟已編到第十八冊。面對時代更劇烈的滾動、資訊交通更迅速變革的未來,實需更年輕的一輩接續此棒子,預期那將會是一切「微」得更厲害、滾動得更不可思議、更加若即若離地難分虛實、人們也或漸能明白微與巨大其實根本毫無差異的景觀。
目次
2017年度詩選讚辭
羅任玲 2017臺灣「年度詩獎」得獎感言
《2017年度詩選》編選序 白靈
輯一 小詩(十行或百字內)
許願/翁書璿
俳句 (六選三)/許水富
下午茶應該有自己的性別 /方群
在佛前(截句)/項美靜
敵人/夏夏
枕頭/劉墉
茶花不再昨日/林煥彰
夜之寺/管管
密碼/朵思
射(截句)/賀婕
駱駝的獨白(截句)/周駿安
你之於我(截句)/侯馨婷
風箏(截句)/靈歌
禪 之三(截句)/寧靜海
強迫被愛(截句)/媜嫚
愛的骨節/成孝華
嬰兒翻/林彧
一餐/解昆樺
微塵眾中/許悔之
ㄙ/唐捐
看病/尹玲
孤單/柳一
愛 /湖南蟲
介意/鄭泰鈞
小孩與海/Ab
寺蟻日誌/于成
論藉口之巨大/孫維民
鈕釦/王薇涵
問神(截句)/無花
婆婆(截句)/胡淑娟
輯二 短詩(十一至三十行)
心理測驗 /林婉瑜
海風裡/達瑞
在雲記書齋/葉莎
用火思考/洛夫
每天都在膨脹/鯨向海
愛上了一座廢墟/蘇家立
上岸之後/古月月
戀人呻吟/沈眠
苦苓結子的時/王羅蜜多
接吻之前,我有話要說/曾元耀
空拍自戀/許達然
頹 樓/季閒
已讀不回/陳去非
一條永遠的路/林廣
所謂詩人/李勤岸
內亂/向明
寫來寫去/李進文
小耳朵/鴻鴻
吊絲蟲/詹澈
關於爺爺的N種死法/紀小樣
車站/張堃
流水帳/楊佳嫻
She,從女字邊——在女書前沉思/田運良
不免/陳克華
葬禮/阿布
豌豆公主/尹雯慧
跨界/葉子鳥
獨自一人行走於夜的深眸/蕓朵
我把世界摺疊起來/陳少
岡山鎮/汪啟疆
溜冰課/陳黎
我與歐姬芙的雨季/劉梅玉
聆聽/龍青
消失的國度——詩寫大肚王/路寒袖
閒餘/辛金順
布魯克林/廖亮羽
大師/渡也
法式性別論/陳育虹
論羅蘭・巴特/莫渝
門/游書珣
玉山金絲桃/陳義芝
重讀與初讀/席慕蓉
輯三 中長型詩(三十一行以上)
安寧病房/隱匿
你在夜晚被偷走聽覺/劉曉頤
近況/郭哲佑
1997/楊智傑
雷雨/宋尚緯
計時器/顏艾琳
老牌落日天文異象觀測研究員/羅青
輯四 散文詩
養詩 /黃里
大話西遊 /柯彥瑩
城門訣——致意象/蘇紹連
煮豆記/負離子
查水表/神神
輯五 組詩
神奇寶貝五首(選三)/凌性傑
玩字辯證四首 /向陽
數學教我的事/鄭旭峰
活著需要實話實說/馬尼尼為
一二三四五六七/老瞎貓
山城之約(十選四)——觀林昭慶雕塑「山城之約」而作/蕭蕭
在不在——兼答陶潛〈形影神〉/陳家帶
貝貝的食譜(十選四)/丁威仁
沉默的日常(十八選九)/羅任玲
孫想 四帖/夏婉雲
富士山四帖 /陳仁華
書摘/試閱
敵人 夏夏
傷害我的人
帶著我的面具
穿著我的衣服
在隔壁
過著我的人生
《創世紀詩雜誌》190期 2017年春季號
鈕扣 王薇涵
你的聲音隔著山
不如一雙手來
我的信念扣著你
不敵一雙手來
《幼獅文藝》768期 2017年12月
用火思考 洛夫
夕陽勸我早早入睡
等到明晨
你準可看到太陽把大海煮沸
這一天,我開始用火思考
我需要火
燃燒並非只有脂肪懼怕
看到一隻凡鳥如何烤成鳳凰
這是多麼完美的結局
鳳凰畢竟是一個多義詞
愛火
多過愛遠方的蝴蝶
對此,莊子選擇了沉默
快快入睡吧
讓夢把多慾的軀體浮起來
抱著痛和憂傷上床
這才是一個誠實的漢子
我一再聽到
因缺水
稻穗以淚灌溉自己的聲音
這件事,最好用火思考
《聯合報》聯合副刊 2017年3月9日
所謂詩人 李勤岸
詩人毋是紅色ê油食粿
tī烏色ê sebiloh 頂懸
跳舞
詩人毋是十花五色ê
尾蝶仔,四界
颺颺飛
詩人毋是tshiann-iānn ê詩會
靠勢詩人ê密度
搡勢詩人ê懸度
裝扮詩人ê深度
詩人毋是台仔頂吟詩ê āng聲
詩人毋是台仔跤虛偽ê掌聲
詩人毋是空氣中流傳ê風聲
詩人是暗夜醒leh ê筆尖
詩人是吐出來ê絲網著希望
詩人是寒風中頭殼頂閃熠ê靈感
帶來溫暖
詩人是今仔日teh寫詩ê人
詩人是明仔載發表詩ê人
詩人是後――日出版詩集ê人
詩人是
人會死
詩袂死
《自由時報》自由副刊 2017年5月14日
一二三四五六七 老瞎貓
(1)
多麼寧靜——
連這個念頭
都太吵了
(2)
即使沒有人在看它
那棵樹
仍然開滿了花
(3)
落葉
落在
落葉上
(4)
不在左岸
不在右岸
我在橋上
(5)
老友聚首
各自垂頭
滑著手機
(6)
我們所有人
都在欣賞日出
寂寞的月亮
(7)
送別回來
一樣的路
不一樣的路
《自由時報》自由副刊 2017年6月13日
沉默的日常 (十八選九) 羅任玲
1.
花香並不思索死亡。非存在主義,也非超現實主義。
2.
其實我想寫的是光陰們從睡眠的破洞來來去去,或者在小盒子和童謠的小河流裡放心打呼,那些與鍊字鍊句完全無關卻確然是詩的時刻。
3.
不存在的梳子
梳流逝的記憶
梳廣場上的通靈者
梳烈日下的鐘聲
梳困在診間的頭顱
梳咖啡杯裡的蛇影
梳情侶陌生人
梳僧人
梳緘默的列車
梳窗上的星星
4.
時光之廊
那個神祕的晌午,你回到清潔人員剛剛打掃完的房間,天光微微,再過去就是海了。有一剎那,你以為你回到了多年前的地中海岸,未來在渺茫之間等你。
有一剎那,你以為你就要遇見永恆了,從任何一扇緊閉的門裡。打開來,時光之鳥,將整座長廊燃燒殆盡。鐵軌,地毯,蜷曲起來的森林之火,向無盡的遠方烈烈,而去。
5.
祕境
聽光陰飛過夜空鏡子裡的人早已啟程不再回來留下一條長長的小徑野犬時常出沒。
6.
葉子
一片葉子老了,它被分發到一個孩子的夢裡。教他傷心,聽風的聲音。那裡沒有黑板、粉筆擦,凡是夢過的,都被風擦去一點點。
夢中的孩子漸漸長大,那葉子老得不能再老了。它捲起自己,被風吹去。吹進洶湧的河水。已經成為老人的孩子,向它揮手。揮手,直到自己也成為黑夜的一部分。
7.
夏日的回憶
一枚夏日忽然跳上我的窗沿
拿著她柔軟又閃耀的銀絲弦
弧度優美。剛好
盛下一只今晨的水晶碗
「你看,我也有我的靈藥。
當世界碎裂而痛楚⋯⋯」
8.
曬衣場
夜晚星辰的出口洗淨的白雲旁邊,
兩件衣服細細交談。
有時分離有時貼近,
時間重回了誰的懷抱。
一個晌午過去了。
「最害怕的事,其實從未來到……」
亮藍橙花有梔子香氣的被收走了,
淺藍條紋的風裡依然沉思。
9.
往事吃剩的星星
春分之後,一對白頭翁夫婦來我家做窩。技術不太好,但速度很快。幾天之後,屋簷摺口出現一個餅。白頭翁太太進去坐了一會兒,對一旁的春天喳喳呼呼,像是滿意。不懂成語,也沒有手。夫妻倆整天把春天啣來啣去,餵飽家裡兩張細小的嘴。炊煙過去,雷雨也過去,夜色降臨後住了下來。白頭翁一家不見了,長大的黃昏也不見了。空空的回音,不見了。冬天的時候,回憶住下來。一口一口嚼著,往事吃剩的星星。
《自由時報》自由副刊 2017年10月10月
後收入《初生的白》,新北:聯經,2017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