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書探討了智慧型機器人技術的設計、構造和使用如何影響當今的法律制度,特別是影響刑法、合同法和侵權法中的責任與代理問題。
作者簡介
作者烏戈‧帕加羅,義大利都靈大學法學院教授。出版著作十部,發表多篇論文,主要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與法律、網路理論、機器人學和資訊技術法(特別是資料保護法和版權)。曾任歐洲區域規劃指導小組(European RPAS Steering Group)成員(2011—2012)、歐洲委員會發起的Onlife倡議專家組成員(2012—2013)、由研究和技術發展第七框架項目資助的CAPER專案倫理委員會委員(2013—2014),以及地平線2020機器人專案方案評估專家(2015)。還擔任設在英國倫敦的跨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義大利法律資訊學協會副主席、都靈理工大學互聯網與社會中心研究員。
目次
主編序/1
前言/1
致謝/1
第一章導論/1
第二章法律、哲學和技術
一、 法律哲學與機器人/22
二、 責任原則/30
三、 代理和人工智慧體的義務/38
四、 誰來承擔責任?/44
第三章犯罪
一、 科幻情節/51
二、 思想狀態和犯罪行為/54
三、 機器人和正義戰爭/57
四、 機器人打手(Picciotto Roboto)的現象論/68
五、 無法建立因果關係?/76
第四章合同
一、 契約、條款和風險/87
二、 人造醫生/92
三、 機器人交易員/100
四、 現代機器人,古代奴隸/109
五、 無人載具革命/113
第五章侵權
一、 不良意圖/126
二、 兒童、寵物及疏忽/129
三、 人工智慧雇員和嚴格責任規則/137
四、 舉證責任/142
第六章法律作為元技術
一、 機器人作為法人/158
二、 機器人作為嚴格代理人/172
三、 善惡之源/177
四、 複雜性的層級/180
第七章結論/189
參考文獻/199
譯後記/207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