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宋高宗怎麼從哥哥宋太祖手上拿到皇位?怎麼會隔了幾代又還給哥哥後代?
◎北魏胡太后生兒子得賭上性命,但搏命生子後又毒死他,理由是?
◎皇帝很尊貴?但有個朝代國家政權幾年就被推翻一次,連皇帝都怨嘆投錯胎。
我們能從這些政變的故事中,學到什麼?
且看中國亞馬遜、京東網路書店一致★★★★★評價好書娓娓道來:
中國歷史上共發生過兩百三十幾次政變,參與的人可能是太后、庶子、外戚、宦官,
甚至是流氓、私梟大老、特務、和尚、道姑……
所謂政變,就是最高權力的短線爭奪與長線布局。
不論是要流血的宮廷政變、兵變,或是和平演變的「禪讓」……。
本書作者儒爵爺為中國知名的通俗歷史作家、民間文史研究者,
他用一個個精彩故事告訴你:宮廷裡擺著一把龍椅,桌上擺著傳國玉璽,
就注定那豪華宮殿,絕不會是聖潔的殿堂,
而這些並非天授皇權的平民與凡人,如何把國家推翻?
◎先秦政變,家務事鬧到天下大亂:
‧春秋亂世,多少源於父母偏心:
衛莊公庶子州吁因為被父親溺愛,變成一個暴戾好武之人,最終弒兄。
他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篡位成功的國君,卻難逃大臣出賣。
‧趕馬車的趙高竊秦國,還兩次!
幫皇帝趕馬車的趙高,是大秦兩次政變的主謀者,甚至用假詔逼準皇帝自殺,
還殺死皇帝二十幾個兒子、上演「指鹿為馬」除異己,但為什麼沒有自立為帝?
◎皇親、特務、宦官輪流推翻國家,漢帝當配角:
‧重用特務、相信告密,漢武帝自己搞政變:
漢武帝重用繡衣使者江充,殊不知江充到處栽贓太子、皇后。
最後逼得太子造反,造成父子相殘。武帝的政權根本是自己搞垮的……。
‧王莽當官時是人才,稱帝就變蠢:
皇親王莽不當紈褲子弟,好好老實當官,
偏偏稱帝後卻建議百姓挖草根、啃樹皮充飢,最後迅速被綠林軍收拾。
◎興兵造反推翻不了隋唐,宮廷喋血奏效:
‧武則天的奮鬥──從五級小老婆到女皇:
武則天才華洋溢、貌美如花,為何在入宮後當了12年的才人,沒有升遷?
她為了滿足奪權的野心,親手掐死剛出生的女兒、害死成為太子的親生兒子。
其實早在武則天自立為帝前,已有「女武代王」的預言,為何唐太宗沒有殺她?
‧安史之亂推翻不了國家,幾個宦官辦到:
開創「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晚年醉心於長生不老夢,慘死於宦官之手。
唐敬宗整天踢球、打狐狸,不僅被太監戴綠帽,最後在酩酊大醉時被殺害。
還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漢獻帝;
李世民殺兄逼父,當上唐朝第二任皇帝;
慈禧太后鬥垮顧命八大臣,成為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
鐵與血的交鋒、野心與權謀的較量、生與死的搏鬥後,終於戴上嗜血的皇冠。
歷史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在權力的漩渦裡,一切都沒有常理,只看你的
「決心」與「布局」。
推薦者
歷史作家、媒體專訪歷史名師╱陳啟鵬
網路說書人、《歷史,就是戰》作者╱黑貓老師
東森電視臺《關鍵時刻》主持人╱劉寶傑
作者簡介
本名劉子儒,為紀錄片從業者、通俗歷史作家、民間文史研究者、編劇。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一
古今政變所付出的昂貴代價,最大是人性
歷史作家、媒體專訪歷史名師╱陳啟鵬
世界上最具誘惑力的兩樣東西,一是名利,二是權勢,後者又大於前者,原因是掌握莫大的權勢後,名利也跟著滾滾而來。而獲得名利通常也不太難,只要比別人多一些才華或努力,就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名利;權勢則不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權勢才能手到擒來。正因為獲得權勢的難度如此高,政變與革命才應運而生。
然而,政變與革命看似為了同一個目的,手段其實大相逕庭。革命通常順天應人,是眾人群策群力的結果;而政變伴隨著陰謀與詭詐,且多半見不得天日。因此,我們常看到革命人士前仆後繼,流盡無數鮮血;但政變通常只需要一、兩個人主導,甚至兵不血刃。然而極少的代價背後,卻得付出高昂的人性作為代價。
以本書所提的「專諸刺王僚」為例,中國四大刺客之一的專諸,其實身分只是個殺豬的名廚,他以暗藏佳餚中的魚腸劍行刺成功而名聞天下,但行刺的結果,卻是以生命為代價,被侍衛當場刺殺。
他之所以甘心付出生命暗殺吳王僚,是為了報答伍子胥的恩惠,只是伍子胥施恩不安好心眼,是為了幫公子光奪得皇位。伍子胥是成功了,只不過發動政變的背後動機,是為了誘使吳王答應出兵攻楚,而攻楚的行為美其名是擴大吳國版圖,更深沉的理由是為了報仇──報父兄被楚平王所殺之仇。瞧!一場政變,包含施恩圖報的機心、皇室傳位的不甘、版圖擴張的國仇、不共戴天的家恨。這只用一人、堪稱成本最低的政變,卻是迂迴曲折、付出多少昂貴的性命才能成就?
但別以為,政變只有不堪入目的人性黑暗面。在本書中,作者別開生面的點出,隱藏在政變背後的客觀積極意義。像是著名的手足相殘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為屬下所迫,仍犯下了殺兄逼父的罪行。但政變的結果,是讓這位明君有機會開創人人稱快的貞觀之治。
若你問這場政變,是否發動的「不應該」?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兩碼事,不可混為一談。但實際上,有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沒有登基,就不會開創輝煌的大唐盛世,這是不爭的事實。作者沒有在種種政變之外多做解析與揣測,這意在言外的戛然而止,恰恰給我們無限的省思與想像。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曾說過一句話:「山有朽壤而崩,古人不以為患;唯政教有失,乃以為災。」細想古今政變之緣由,何嘗不是在於「有失」?失之於查探為政舉措的怠惰疏忽,也失之於省察君臣互動的人心幽微,於是在探看古今政變的前因後果之餘,我們也可以反省「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的所失,期許能在應對進退間,找到一條防範未然的處世之道。
推薦序二
讀歷史,是為了從中學到教訓
網路說書人、《歷史,就是戰》作者╱黑貓老師
不論在世界哪一個角落、哪一個時空,總是有一群人們,在激烈的鬥爭中追逐王座,而最後,總是會有一名優勝者奪下勝利,並在支持者歡欣鼓舞的掌聲中登上王位。
然而,硝煙還沒散去,另一場腥風血雨的權力遊戲卻已悄悄拉開序幕……這場遊戲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有時候,最可怕的敵人往往就是你身邊最信賴的那個人。不論是父子、叔姪、兄弟,還是朋友,甚至是一起睡覺的枕邊人,都可能是在背後搞鬼的人,一抓到機會就把你從龍椅上踹下來,奪走你的江山,幹掉你、取代你,成為新一任的皇帝。這種奪權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政變」。
翻開《圍觀歷史的政變》這本書,我們就像是回到過去,用高畫質(HD)來看這些皇帝,到底是怎麼樣被自己人「衝康」(搞鬼)。作者鉅細靡遺的把中國史上,從先秦到大清,這兩千多年發生的政變過程都整理出來。我們只要一頁接著一頁的看,就能搞懂這些改變歷史的重大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別忘了,人類之所以要讀歷史,就是為了能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為了當皇帝,而殺得頭破血流的年代。但在人心險惡的現代社會討生活,也絕非一件易事。畢竟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江湖,小至社團、大至職場、甚至家庭,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可能被捲入利益與權力的鬥爭,屆時不論你是「捅人」的,還是「被捅」的,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都一定能派上用場!
序
自序
政變──最高權力的短線爭奪與長線布局
沙丘政變、王莽篡漢、河陰之變、玄武門之變、靖難之役……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的歷史,簡單來說就是一部皇權更迭史。
翻開史卷,充斥著打打殺殺──姓王的打敗姓劉的、姓李的打敗姓楊的;還有兒子打父親、弟弟打哥哥、妻子打丈夫……政變,象徵著皇權變換,意味著利益再被分配。
沒有什麼比至高無上的皇位更誘人,所以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政變之舉史不絕書。先秦漢唐,俯拾皆是;宋元明清,代代皆有;魏晉南北朝,「禪讓」相替;五代十國,兵變迭興……為了皇位,上演多少子弒父、臣弒君、兄弟鬩牆、互相殘殺的故事。在權力的漩渦裡,一切都沒有常理。
宮廷裡擺著一把龍椅,桌上擺著傳國玉璽,就注定那豪華宮殿,絕不會是聖潔的殿堂,而是充滿著貪汙、陰謀和血腥。所謂君臣大義、三綱五常、人倫道德等,只不過用來是防範百姓的樊籬、禁錮異端的鎖鏈罷了。在權力的中心,自有一套玩家的規則。
皇位的更替、政權的變換,大致上有三種形式:一是制度上的合法登基,稱為繼承大統;二是透過大規模的鬥爭奪權,稱為起義或討伐;還有一種,便是政變。
所謂政變,就是圍繞最高統治權力下的爭奪。政變有很多形式,像是以帝王所在之處為中心的宮廷政變、以武力為後盾的兵變,或是以「禪讓」的形式,奪取皇位的「和平演變」。
其實,禪讓也不和平,是因為攸關性命而被逼讓位。相信沒幾個人,會心甘情願的把自家江山拱手送人。形容「禪讓」是和平演變,是因為讓位者早已大權旁落、九鼎他移;得位者也已執掌政權,居萬人之上,政權的更替實屬水到渠成,無須再經過激烈的衝突和對抗。三國紛爭,漢歸曹魏,後屬司馬家,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封建專制主義下,帝王作為法定權力主宰者和國家的象徵,位居金字塔頂端,有無限的權利。誰占有這個最崇高的位置,誰就擁有全國的土地和人民,並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力、數不盡的金錢和美女。因此,王位自然成為眾矢之的,有野心的人不惜身家性命奪取它,也就不足為怪。
歷經鐵與血的交鋒、野心與權謀的較量、生與死的搏鬥後,推翻者登上權力的顛峰,戴上嗜血的皇冠。之前的一切、誰是誰非不再重要,歷史由勝利者來書寫……這就是政變。在多數情況下,政變只是赤裸裸的權力爭奪,伴隨著屠殺和流血。
似乎在皇權天授的年代,這一切都有悖常理,並無任何意義。然而,我們卻不可一概抹殺,有些政變還是有客觀上的正面意義。例如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兄逼父,登上皇帝寶座,卻開創人人稱讚的貞觀之治;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從孤兒寡婦手裡獲得權力,卻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把範圍拉大到全世界,英國的「光榮革命」、拿破崙的「霧月政變」等,也都有一定的正面意義。
唐堯(按:堯起初被封於陶,後遷至唐今臨汾和襄汾,因此又稱唐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後經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帝王方休。泱泱中華,綿綿數千年,中國的土地上,經歷多少次王朝興亡更替、易姓換代?有多少頂皇冠落地,有多少個新朝崛起?有多少人曾喋血宮門,有多少人曾黃袍加身?在爭奪權力的舞臺上,曾出現過多少個粉墨登場的人物,曾發生過多少次,令人眼花繚亂的廝殺?
在可查的丹青正史、稗官野史中,從先秦的啟夏到清末,華夏大地上共發生過兩百三十幾次政變。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內部叛變;五代十國時期,皇帝輪流做……太多事件以至於難找到詳細史實。翻遍卷帙,有血有肉的詳盡歷史,剛好是「七十二變」。
狀其故事,取諸正史,間以稗籍,或有演義,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以饗大家。
本書特色
.中國亞馬遜、京東網路書店一致★★★★★評價。
.用一個個精彩故事告訴你:宮廷裡擺著一把龍椅,桌上擺著傳國玉璽,
就注定那豪華宮殿,絕不會是聖潔的殿堂,
而這些並非天授皇權的平民與凡人,如何把國家推翻?
目次
推薦序一 古今政變所付出的昂貴代價,最大是人性╱陳啟鵬
推薦序二 讀歷史,是為了從中學到教訓╱黑貓老師
前言 政變──最高權力的短線爭奪與長線布局
第一章 先秦政變,家務事鬧到天下大亂
1好色使英主變笨,四大妖姬未必是故意的
2我尊王攘夷號令天下,因為王聽我的
3春秋亂世,多少源於父母偏心
4專諸刺王僚,推翻國家也許一人就夠
5趕馬車的趙高竊秦國,還兩次!
第二章 皇親、特務、宦官輪流推翻國家,漢帝當配角
1劉邦悍妻掌權,大漢江山娘家搶婆家
2重用特務、相信告密,漢武帝自己搞政變
3王莽當官時是人才,稱帝就變蠢
4劉秀的笨設計,東漢從來不姓劉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大臣常逼皇上禪讓
1功高用來震主,曹魏怎麼來的就怎麼去
2司馬懿的奇葩後代,推翻國家是生活日常
3六朝篡位成習,帝王後悔投錯胎
4北魏最「胡」來太后,惹出爾朱榮大屠殺政變
5蕭衍為父報仇,仇家是皇帝
6慕容熙盜嫂奪位,也因紅顏亡國
第四章 興兵造反推翻不了隋唐,宮廷喋血奏效
1楊廣有演技,殺兄弒父冷血上位
2滅隋,光靠心狠手辣是取不了江山的
3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兄登基
4武則天的奮鬥:從五級小老婆到女皇
5安史之亂推翻不了國家,幾個宦官辦到
6殺、廢、立,太監說了算
第五章 節度使變身五代十國,兵強馬壯就稱帝
1朱溫篡唐的惡劣影響
2後唐三任皇帝,同姓不同家
3節度使、私梟大老相繼建國
第六章 宋元明清:除惡務盡,否則逆火焚身
1趙匡胤假掰黃袍加身,最終死因成謎
2蒙古皇帝推行儒治?殺了他
3削藩逼出靖難,朱棣善戰奇襲帝位
4史上唯一,親征被俘擄
5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慈禧斷送大清
書摘/試閱
武則天的奮鬥:從五級小老婆到女皇
唐太宗死後,年僅22歲的李治登基即位,是為唐高宗,太子妃王氏被立為皇后。王皇后和武則天一樣是并州出身,但她出身名門望族。王皇后的祖父曾經是三品高官,父親也當過朝廷的四品大員。
王氏和李治起初的感情非常好,但因為王氏一直沒有生育,所以久而久之李治開始冷落她,轉而寵愛另一位妃子蕭良娣。李治登基後,雖然讓王氏當皇后,但也封蕭良娣為淑妃。名義上王皇后是六宮之首,但皇上只寵愛蕭良娣一個人。女人大都愛嫉妒,宮中的女人更是如此,看到丈夫對蕭淑妃百依百順,王皇后心中很不是滋味,處心積慮想要對付這個女人。
永徽元年(650年)5月26日,是唐太宗去世一週年。在這個悲傷的日子裡,李治偕同王皇后和文武大臣到感業寺,為父親祭酒祈福。儀式結束後,李治本來想回宮,卻遇到老情人武則天。此時的武則天雖然已經出家,但容貌依然豔麗,令李治意亂神迷。
兩個人在一起親熱的敘舊,說到傷心處時,武則天哭得如帶雨梨花,更是惹得李治憐惜。一旁的王皇后目睹此景,竟然沒有吃醋,因為她從丈夫看這個女人的眼神中,找到對付蕭良娣的好辦法。
王皇后回宮後,一方面派人去感業寺通知武則天蓄髮,讓她準備重返後宮。另一方面,王皇后又拚命勸李治從感業寺接回武則天。她這樣做,無非是想把武則天拉進宮裡對付蕭淑妃,自己最後可以獲得漁翁之利。她卻沒有想過,自己能否擺平武則天。
武則天在後宮待了12年,又有著超出常人的智慧,她當然知道如何把握寶貴的機會。剛回宮時,武則天對王皇后畢恭畢敬,因為她知道目前還需要王皇后支援。
王皇后被武則天的偽裝欺騙,認為她會成為自己的好幫手,於是不遺餘力在李治面前說武則天的好話。李治本來就很喜歡武則天,再加上王皇后一直猛誇,更是愛得死去活來,把之前寵愛的淑妃完全丟到一邊。
李治終於不再寵愛蕭淑妃,但王皇后卻無法高興起來,因為皇帝又被武則天奪走。於是王皇后和蕭淑妃聯合,希望能趕走「新狐狸精」。但她們哪有武則天詭計多端,爭寵多次反而讓武則天更加受寵。
武則天已是李治的最愛,但她也知道李治並不會讓自己取代王皇后。為了進一步打擊王皇后,武則天想出一條狠毒的計策:武則天生女兒,王皇后出於禮節探望,還特地在床前逗弄嬰兒。武則天當時不動聲色,等王皇后走後,竟然偷偷掐死自己的女兒,然後又蓋好被子,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李治回宮看女兒時,卻意外發現女兒已死。此時,武則天早已醞釀好感情,頓時號啕大哭,喊著要找凶手。李治質問左右侍者,大家都說只有王皇后來過,這下王皇后百口莫辯。從那以後,李治就產生廢后的想法。
永徽6年(655年),即將從中書舍人被貶為壁州司馬的李義府為了保住官職,決定主動上書朝廷,迎合皇帝和武則天的喜好,提起改立皇后一事。
李治和武則天看到李義府的上書很高興,他們早就有這個打算,只是一直受到長孫無忌阻撓。有了李義府的表奏,李治再一次把這件事端上檯面。不出意料,群臣還是反對武則天當皇后,主要有兩個理由,其一是她乃先皇的妃子,其二是她出身寒微。
武則天眼見這次當皇后又要失敗,於是力勸李治採取高壓手段。李治當時對武則天言聽計從。不久後,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的褚遂良和裴行儉等人被貶出京城,朝中大臣一片譁然,知道皇帝心意已決,再也沒有人敢表示異議。
武則天在宮中奮鬥多年後,終於實現願望,成為六宮之主。而她的競爭對手王皇后和蕭淑妃,都被囚禁在宮裡的密室中,晝夜不見日月,只能以淚洗面。李治本想找機會寬恕她們,武則天得知後就派人害死兩位夫人。
武則天當上皇后後心滿意足,並不想干涉朝政。但因為李治患風眩症,常頭痛,眼睛也看不清楚,所以常讓武則天批閱奏摺。精明幹練的武則天,竟然迷上批閱奏摺的工作,漸漸開始幻想執掌朝政。這段時間武則天主要忙著做幾件事:在朝廷中培植心腹,李義府等人受到她的重用;清理王皇后的殘黨,更是廢掉原來的太子,把自己的兒子李弘立為太子;誅殺反對過自己的大臣,三朝元老長孫無忌就是在這期間被害。
武則天專權的做法,令忠於唐高宗的大臣十分不滿,他們在暗中籌畫廢后。高宗李治雖然懦弱,但也不甘心手中的權力被武則天蠶食,於是也打算起草詔書廢掉武則天。
就在千鈞一髮時,武則天的宮女不知道從哪裡得到消息,匆忙趕來告訴武則天。武則天聽聞後大吃一驚,連忙趕到李治的住處又哭又鬧。最後,不僅廢后一事不了了之,參與的大臣還都受到牽連。自此以後,武則天變得更加小心,每次李治上朝,她都要垂簾在後監視丈夫的一舉一動,無論大小政事都由她決定,而李治成了虛名皇帝。
上元2年(675年),李治的風眩症更加嚴重,臥床不起,從此正式將國家的權力交給武則天,同時讓太子李弘監國。李弘謙謹仁厚、待人和善,深得朝臣的推崇。但此時醉心於權力的武則天唯我獨尊,已經不允許任何人威脅她的地位。
如果李弘將來繼承大統,也就意味著武則天手中的權力會被剝奪,這件事她不能忍受。因此,就像對付當年自己剛出生的女兒一樣,武則天再次出手,將太子李弘害死。李弘死後,李賢被立為太子,但沒多久就被廢為庶人,之後三子李顯又被立為太子。
弘道元年(683年),李治一命嗚呼。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分臨朝聽政。李顯雖然是皇帝,卻處處受到武則天的限制。有次他想幫岳父韋玄貞安排侍中的職位,沒想到因此得罪武則天,在次年被貶為廬陵王。中宗被廢後,武則天又立四子李旦為帝,但朝政大權依然掌握在自己手裡。
唐朝的元老對武則天非常不滿,名將李勣(按:音同績)的孫子徐敬業等人,打著擁護中宗的旗號,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武則天派出30萬大軍平定叛亂,並殺害傾向徐敬業的宰相裴炎和大將程務挺。
叛亂剿滅後,武則天以勝利者的姿態召見群臣,對他們說:「你們這些人中,有比裴炎還難管制的前朝老臣嗎?有比徐敬業還能糾集兵馬的將門嗎?有比程務挺還能征善戰、手握重兵的大將嗎?他們都是人中之傑,因為反對我而被殺,所以你們還是老實聽我的,不要自找麻煩。」武則天這一番話令群臣不寒而慄,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載初元年(690年),67歲的武則天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當皇帝的欲望,強迫睿宗李旦和滿朝文武向她上表,請求她當皇帝並改國號。經過36年,武則天終於登基當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