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答非所問
滿額折

答非所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60 元
優惠價
90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
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
――箴言二十六章4-5節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耶穌的回答,往往有些牛頭不對馬嘴,用問題來回答問題,有時甚至回答的話,是別人還沒有問(卻應當問)的問題。但是這些一針見血的回答,已是傳福音者的典範。有些聖經問題我們不常問,不過筆者卻對那些問題很有興趣,所以這些「答案」不免就是「答非所問」了。比方說:
‧全能的上帝能不能造一塊祂舉不起來的石頭?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時,祂用的是什麼語文?
‧信心是不是一種「行為」?
問問題比答問題重要。筆者自問自答,還尚不免且答非所問,故僅以此書聊表拋磚引玉之請。

作者簡介

黃小石

1940年出生於重慶,戰後隨父母定居台灣新竹,中學畢業保送上台灣大學物理系。大學時期深入思考信仰問題,1962年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1964年受洗成為基督徒。1969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1969-1973年,任教於若歌大學物理系。1973-1976年,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1976-1998年,擔任美國艾克桑石油公司研究部門物理企劃主管,並從事研究工作。1990年,獲德國普朗克研究獎,並獲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1998-200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資深研究員。2009-2012年,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訪問學者。

除了在物理學界的成就外,黃小石同時以長老身分在美國新澤西州的若歌教會事奉,為若歌教會創始人之一。曾任華福科技佈道事工主任、眾聖徒協會董事、基督使者協會董事會主席等職。多年來經常應邀到世界各地講演,反應熱烈。黃小石勤於筆耕,相關論著見於各刊物。

黃子嘉 序

永生的福份

這是一本很精彩的信仰短文論集。雖書名為「答非所問」,但其實是作者的「妙問妙答」,並且很多是「問你所未曾想到的問題」,更是「答你所難以回答的解答」。

例如:「上帝創造宇宙萬物時是用何種的語言?有何意義?」「為何上帝的存在反而是三位一體才能更合於存在的要件?」「上帝垂聽約書亞的禱告使日頭停留、月亮止住,如何理解才能與科學不衝突?」「上帝能夠造一塊自己搬不動的石嗎?」「上帝的慈愛與良善如何能和人間的苦難與災害相共存?」「上帝的預知、預定和人的自由意志怎樣調和?這與宿命論有何不同?」「上帝的時空情境和我們的三度空間有何不同?這對我們又有何意義?」……。

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探索基督徒信仰的真理,剖析理性與信仰的關連,科學與神蹟的協調,用新鮮有趣的研討方式,表白了一位傑出科學家兼基督徒思想家的堅定信念,既不落俗套,又引人入勝,細讀審思,愛不釋手。

本書所涵蓋的範圍十分廣.:由上帝之存在、屬性、語言、創造、作為、神蹟、天堂、地獄等超自然的境界,到人的存在、本性、靈魂、良心、信心、得救,以及信仰與理性、科學與神蹟等等很現實的難題,作者皆潛心鑽研,並且篇篇經典,字字珠璣;拜讀之餘,獲益良多,特此推薦。

誠願基督徒藉此書而信心堅定成長;同時,更重要的是:慕道朋友們可從中尋得永恆真理,認識上帝的兒子主耶穌基督而與上帝和好,得享永生的福份。(本文作者為亞特蘭大華人基督教會北堂主任牧師)
 


林治平 序

知道與看見

黃小石是一位滿腹經綸、熱愛生命、勤於口述筆耕、傾力分享生命意義與價值的科學家。過去十六年來,他不惜萬里奔波、在宇宙光的邀請安排之下,每年前來台灣,巡迴各地,整合科學、哲學、文學、神學以及自己的生命經驗,以「生之追尋」為題,幽默風趣,侃侃而談,直扣人心,震撼生命,感動莫名。

更令人欽佩的是,除了精彩的講座以外,他更提起筆來,每年出版相關專書一本,引經據典、深入剖析;融入生活、感同身受;筆帶溫情、親切感人。承小石兄不棄,歷年新書出版,均要我為他的大作寫序。當然讀小石的文字是一大樂事,其中充滿了知性、感性及靈性的曉悟與快樂。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想為他的書寫一篇序,以資介紹引導,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想要為這一本書《答非所問》寫序,我認為更是難上加難。

答非所問!是的,只要是人,就會不斷地提出問題,我想如果你要問:「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我的回答是:「這幾希之處在於人會在已知的現實環境中持續不斷的問下去。所謂打破砂鍋問到底,此之謂也。」

所有的問題是在已知的現實環境中出現的,而答案往往不在看得見、摸得著、想得通的經驗範圍之內。這就是為什麼只有人會問問題的奇妙偉大之處了。然而,問題的答案在哪裡?如果問問題是人追根究柢的本性的展現,那麼請問每一個問題的「根」在哪裡?每一個問題的「柢」何在?

難怪會問問題的人就像一個擁有聰明頭腦、又擅巧於運作的鎖匠,遇到不同的鎖,總會想方設法,找到不同的鑰匙,打開不同的鎖,進入不同的房間,發掘門鎖背後的祕密。在門鎖打開之前,門後有什麼往往是人無法肯定判斷的,不同經驗的人,會有不同的猜測判斷,答非所問、或答案錯誤,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者在這本書中,引用了許多企圖開啟宇宙創造、萬物實存、人類深思不得其解的難題。作者在書中反覆申論人在問與答之間的鴻溝困境。依據《聖經》記載,上帝創造宇宙萬物各從其類,有其億萬年不變的規律秩序;而自有人類以來,人就是一個上帝用地上的塵土、以上帝的形象與樣式創造而成的「有靈的活人」。這位自有永有、創始成終的上帝,是一切的起源、終極的答案。

當一個活在現實實際、理性經驗中的人,以一連串的問題,想要探索瞭解宇宙生命的奧祕於萬一之際,人所獲得的答案,永遠受困於現實理性經驗之間,永遠不會是終極最後的答案。往往此時此刻的答案,會引人墜入明日的困擾問題之中。今日的科學技術,似乎解開了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然而,這些成就很快就把人帶入到更大的困惑不解之中。對於這些現象,我曾在 1990年刊登於《宇宙光》「知道與看見」那篇文章中略加討論,茲據該文所述摘要引用如下:

一、知道不知道的知道
乍看這句話,會不會有點丈二金剛莫測高深的怪異感覺?在一個凡事要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科學理性時代,知道每一件事的底細、想通每一件事的來龍去脈,有時幾乎已成為現代人──尤其是自詡為知識分子的現代人的一項基本要求,那麼什麼是「知道不知道的知道」呢?

名作家朱西甯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恐怖的永生〉、他的夫人劉慕沙女士也翻譯過日本名作家菊池寬的一篇短篇小說〈極樂世界〉。這兩篇文章都討論到永生極樂世界。什麼是永生?朱先生說:「永生,一直是基督徒最大的盼望,也是基督降世的唯一使命。然而我對永生究竟是怎樣的光景,曾感到極嚴重的恐懼。」

在菊池寬的小說中,阿寒是一個對極樂淨土懷抱堅定希望的虔誠佛教徒,一生虔誠修行,終於到達極樂世界,與先她而去的老伴宗兵衛重會於七寶池畔蓮花座上。然而阿寒的興奮雀躍,很快就冷卻下來,在菊池寬的筆下,阿寒的極樂世界是這樣的:「每天每天都是同樣的日子。春光日日充滿了天空。孔雀與舍利鳥展開絢麗的翅膀在晴空裡飛舞嬉戲。這兒沒有陽世間的那種悲傷和痛苦。此地既不颳風,也不下雨,連掉一片蓮花瓣之類的變化都沒有。」

這樣的極樂世界,這樣一個「無所謂愁苦、無所謂生老病死的安穩無事的日子永永遠遠的持續下去」的永生,面對綿綿無盡的明天,仍只是「和今天一樣的日子,將永無休止的重複下去」,很快的「阿寒就痛切的感到令人焦躁不耐的一股無聊,正緊緊箍住她」。

菊池寬的小說結尾尤其傳神,小說的最後一段這樣描述阿寒在極樂世界的日子:「就這樣,他倆勢將拿談論沒能去成的『地獄』當作排遣無聊的唯一法門,永遠永遠的同坐在一個蓮花座上罷。」難怪朱西.先生要在他的信疑篇中稱這樣的永生觀念,極樂世界叫做「恐怖」的永生了。

永生是什麼?看了這兩篇文章,這個問題就會更麻煩。永生是什麼?極樂世界是什麼?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想來想去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不知道。」也許你會勃然色變的說:「這麼重要的問題,豈一個『不知道』就可以搪塞過去的?不亦過份簡化問題、規避問難乎?」

其實我們一生之中,不知道的問題何其多也。而「死後」一問,永遠超越我們的經驗,無法用經驗中的事實來加以描述。同時任何人類傳遞思想經驗的符號,均限止在人類已有的經驗之中,都是一種有限傳達,無法窺其全貌。難怪禪宗要「不立文字、不落言詮」,以免產生了文字障了。

竊意以為人雖活於生死之間(屬於可經驗、可驗證的範圍),但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這幾希之處便在乎人人均不以只活在可經驗、可驗證的範圍內為滿足。人,只要是人,且只有人才會窮根究柢探索生前(人從哪裡來?)、死後(人往哪裡去?)這些非經驗範圍內的問題。活著會思想的人,都還沒有死過,大概也不曾有一個真正「死過」又回來的人向我們陳述那死後世界的種種;就算有,他們的經驗也不是能夠重演驗證的,所以對死後的一切,最好的答案應是:「不知道!」

從基督教的信仰來看,「信耶穌,得永生」,是一個至高至美、至聖至善的境界,一切有關天堂的描述,只是用人所能體會的至高至美、至聖至善的符號意義來加以說明而已。切不可落入文字表面的描述之中。因此儘管讀盡一切經典中有關永生的天堂描述,我們仍然不知道真正死後的天堂、永生或極樂世界是什麼,那個境界遠遠超越我們一切的想像,更絕不能囿限於我們有限的符號系統之中。

我們雖然對於永生或極樂世界的情景無法描述形容,但對永生或極樂世界的渴想卻是古往今來每一個人都有的經驗。我們還沒有死,還沒有進入「死後」,對自己絕對無法經驗的事物情景,也不可能有任何人能向我們描述,我只能用「不知道」三個字來形容。一旦承認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我們就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快樂,知道「不知道」的「知道」,豈不是也是一種大智慧的「知道」嗎?

相傳希臘大哲蘇格拉底曾蒙神明召示,指其為世上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初不相信,乃在矛盾中出發,尋訪智者。經遍訪各方人士之後,蘇格拉底才相信他自己確是世上最聰明的人,他的理念十分有趣,歸納如下:「人雖一無所知卻不自知,反自以為知;而蘇格拉底雖一無所知卻知其不知,故較他人為聰明。」

原來「知道不知道的知道」竟是一項凡人所缺,智者獨具的智慧。永生如此,極樂世界如此,生命中的種種莫不如此。走筆至此,不禁三嘆,再寫下去就是一個不知道「知道不知道的知道」的大笨蛋了。


二、看見看不見的看見
談到看見,我們馬上會想到一句話:「眼見為信」(seeing is believing)。從 19世紀法國大儒孔德( A. Comte)提倡實證主義以後,「一切事物都要經過感覺經驗的驗證」,早已成為 20世紀現代人的信條。「看見」是一種重要的感覺經驗,科學越發達,人類看見的能力越強。近視眼、散光眼、老花眼可以配戴眼鏡,改進「看見」能力,已是人人都能辦到的事。而科學家更可以利用望遠鏡、顯微鏡,甚至發射人造衛星把人類的「看見」推展至無限邈遠的太空。事實上,一切科學技術的發展,首在擴展人類的「看見」能力。

活在這樣的時代潮流中,我們很自然的會越來越相信我們所看見的一切,漸漸地我們會從「眼見為信」,更進一步發展成「凡是我沒看見的我都不信」。或者可以說:「凡是不能用感覺經驗驗證的,就是不存在的。」從這樣的信仰前提出發,我們現代人就會變成一個凡事憑看見、憑感覺的人。其結果會使現代人變成一個只活在現世的、俗世的感覺世界( secular world)中的人。由於凡事只憑感覺、憑看見,我們竟然不知不覺的變成了只問今生現世、凡事要求物質享樂的所謂的「現代人」。我們的價值觀變了,我們只求看見,只求手可以觸摸到的、感官可以體會到的東西。我們變成一個為感官所限、活在物質肉體的感覺中的人。

曾任哈佛大學社會關係系系主任、著名的社會思想史家索羅金(P. A. Sorokin)在仔細分析當代文化社會的危機之後,指出現代人因為一切憑感覺看見,所以現代文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感性文化。我們看不見「愛」,我們只看見「性」,因為「愛」是看不見的,而「性」只要上床,隨時隨刻都是可以驗證、可以看得見的。所以現代人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盼望、失去了未來、失去了生命崇高的價值與意義,因為這一切都是肉眼看不見的,都是感覺經驗看不見的。

以當前文化社會的各種怪異現象衡之,攘利惟恐落於人後,享樂但怕不如別人。在各個不同舞台上出現的,盡是急功近利、眼光短淺的可憐蟲。使我們在一片開放民主、經濟繁榮的呼聲中,看不見希望,找不到方向,在醜惡的現實中,我們看見了人的貪婪自私,人的凶狠殘暴,人的痛苦掙扎,不知怎麼搞的人變得如此不可愛,人生也不知為何變得如此的可怕。我想這一切原因都是因為人只看見肉眼感官所能看見的,卻不能看見肉眼感官所不能看見的。

在人生的歷程中,有許多「寶貝」是我們無法用肉眼感官去看見的。明天是什麼?未來是什麼?除非我們已走到了明天、走進了未來,今天的我是看不見明天、看不見未來的。理想是什麼?意義是什麼?價值是什麼?美是什麼?愛是什麼?真理是什麼?都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在人生的旅程中,如果這一切只是因為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便被我們徹底否認拒絕的話,人類的悲劇就會如影隨形馬上就要發生了。

所以我們需要一種「看見」,一種「看見『看不見』的看見」,「看見『看不見』的看見」,就是信心,保羅(或亞波羅)曾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有一本英文《聖經》的新譯本是這樣寫的:「什麼是信心?信心是某一件我們所期望的事即將發生的確切保證( Con.dent assurance);也是深信我們所盼望的某一件事,即使我們依然看不見它在我們的前頭,卻仍然相信它正在等著我們的那種把握(Certainty)。」

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在畫一幅巨畫的樣稿上,寫了一句一直感動我的話。「信心是靈魂的眼睛,可以看見那些看不見的。」人有靈魂,人可以看見那些看不見的,這正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幾希」之處。

今天的現代人,在走向 21世紀的時候,把自己的經驗只停頓在看得見的東西上面,我很擔心,這不是進化論,而是退化論,人會在這種只求看見的文化下,越來越變得像一隻動物,一隻只活在本能衝動、物慾肉體控制之下的動物。一個人如果有「知道『不知道』的知道」,便會謙恭自抑,追求真理不遺餘力;一個人如果有「看見『看不見』的看見」,便能超越物質肉體的限制,看到生命的意義、永恆的價值,然後載欣載奔的在生命的大道上馳騁飛躍。

朋友!你有「知道不知道的知道」的智慧嗎?你有「看見看不見的看見」的透視嗎?恭喜你是一個常常會發問的人,恭喜你擁有《答非所問》這本書,知道如何問,如何找到答案,人生一世,還有什麼比這個問題更重要呢?

趕快打開這本書,好好的讀下去吧!

宇宙光 林治平
(本文作者為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榮譽總幹事)

目次

目錄

黃子嘉序 永生的福份011
林治平序知道與看見013
前言答非所問023

上帝篇
上帝的語言 030
存在的條件 037
自有永有者 045
上帝住在哪裡? 052
地獄一瞥058
苦難與全智的上帝066

神蹟篇
淺談神蹟 076
再談神蹟 082
童女生子 088
約書亞的長日 095
迦拿婚禮中的水變酒 101

悖論篇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110
上帝的大石頭117

生命篇
人是什麼? 126
靈魂 133
良心 140
稚子何辜 147
所是與所為 154
相信不也是一種行為嗎? 162
生命樹下的遐想 169
生命何價? 176

科學與信仰篇
標準問題180
兩朵烏雲 192
科學與宗教爭鬥史 199
預知、預定、與自由意志 211

大哉問
耶穌的答非所問 220
上帝的回覆與質問 228

致謝 239

書摘/試閱

前言 答非所問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 ──〈箴言〉二十六章 4-5節


有些時候,在科學界中有些「答案」並不是為要回答一個先存的「問題」。比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不是為了要解釋什麼現象。狹義相對論只在極高的相對速度時才有重要性。當愛因斯坦在思考光速的問題,並沒有什麼實驗的結果需要這新的理論來解釋。他的廣義相對論的實驗證據,是在一次日全蝕中 觀察到在太陽附近一些恆星位置細微的變化,而證實時空被重力場扭曲。這是以前沒有人想到會發生的現象。雖然他的「相對論」是「答非所問」,但是卻開啟了物理界一個全新的領域。

答非所問有許多不同的形態。一次我問一位福音朋友:「你願不願意信耶穌?」他說:「我若信的話,一定在你們教會來受洗。」他刻意不直接回答我的問題,卻又表明他對我們教會的好感,這回覆叫我印象深刻。也許他看穿我問題的動機,想要直接回答我要問、可是沒有問的問題 。

一次我問我那十三歲的孫子:「依恩,你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先有雞蛋」。這個不知道被問了多久的老問題,這小毛頭竟然能這麼有把握的回答,讓我十分驚訝,問他為什麼先有雞蛋。他說:「雞蛋就是雞生的蛋,沒有雞,哪裡來的第一個雞蛋?」

他的回答很有道理,但是卻不是針對我原先所發的問題,我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我並沒有特別提「雞蛋」,但是一旦我們了解這蛋是指「雞生的蛋」,問題似乎就簡化了。我說「似乎簡化」是因為如果「雞蛋」的意思不是「雞生的蛋」,而是指「變成雞的蛋」(這不是一般對雞蛋的定義),那就也可以強詞奪理地說是「先有雞蛋」了。至於是不是可以先有了某種蛋,後來演化成為雞,就不在討論之列了。無論如何,在〈創世記〉第一章中只提到上帝創造「飛鳥」,沒有(當然也不用)提到鳥蛋,先有雞也不為過。當然這不算是證明。

有一次,耶穌與一位撒瑪利亞的婦人在敘加的雅各井旁有一段有意思的對話。耶穌來到井旁向那個來打水的婦人要些水喝。那婦人對祂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裡得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裡來。」

粗看起來上面這段對話中 ,耶穌的回答都有些牛頭不對馬嘴,但是這一針見血的回答,已是傳福音者的典範。

又一次有個少年人來到耶穌面前問祂說:「夫子(有古卷:良善的夫子),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耶穌卻回答說:「你為什麼以善事問我呢?」粗看起來是答非所問,但是這卻是那個少年人真正應當先問的問題。

耶穌常常用問題來回答問題。一次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問耶穌說:「.仗著什麼權柄做這些事?給.這權柄的是誰呢? 」耶穌卻回答說:「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 」這個答案不像是針對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所問的問題,但是卻是他們應當想的。

耶穌有時甚至回答的話,是別人還沒有問(卻應當問)的問題,比方一次有個人夜裏來見耶穌,對祂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蹟,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有些(《聖經》)問題我們不常問,不過筆者卻對那些問題很有興趣,所以這些「答案」不免就是「答非所問」了。比方說「全能的上帝能不能造一塊祂舉不起來的石頭?」又比方說:「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時,祂用的是什麼語文?又比方說:「信心是不是一種『行為』?」等等。筆者不見得(其實是不能)有答案,但是希望能與讀者們一同來思想一下這些問題的答案。本書英文書名定為Begging the Question,出自中世紀的「petitio principii」的拉丁文辭句,本有「掀起問題」的意思。

按照《聖經》〈箴言〉二十六章的指示:「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回答一個問題,(尤其是愚昧人的問題─我們都是愚昧人),顯然不是只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人得益。筆者願意安靜領受。「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