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繼《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之後,90後、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的佛教學者,及「快樂大學」創辦人熊仁謙,再一創新力作:以印度哲學解析現代人被自我認知綁架,而無法活出快樂自由自主的生命。
◎獨特印度哲學觀:相較於西方科學與世界觀,看待情緒問題的分科治學態度,本書依循印度哲學的傳統,以跨學科、多元世界觀的概念,討論情緒如何構成、被扭曲、誤解,包括對事件的起因、本質、結果的探討與看法。
◎提出自我認知謬誤的新觀點:比如,對於「情緒勒索」新解──看出是情緒勒索,還不夠;真正勒索你情緒的,是你的預期與結果落差;情緒勒索你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繼《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之後
又一創新力作
人有聚焦負面的天性,看事情往往會「你們都有,我卻沒有」;
人有思考節能的天性,總是「一因論」,上演想法私奔效應;
人有腦補劇情的天性,經常憑空講出非真相的故事;
人有未來不可測的悲觀天性,帶有不可能改變的末日感……
面對人的諸般天性,作者透過印度哲學的洞見和覺察練習,
帶領我們一層層遠離斷見、跳脫認知陷阱,活出生命大智慧。
印度哲學的人生輪觀點,
帶我們從清晰的「認知─情緒─行動」環節,
不斷向內鬆綁、放下、轉化,
直至心下豐足圓滿。
現代人對「情緒勒索」一詞大多不再陌生,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勒索你的往往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當對方的反應與我們的預期不符,放大的感受,錯誤的認知,在在扭曲強化了種種情緒。
印度哲學裡一直有理智的「認知─情緒─行動」人生輪觀點,因為理性的認知到事物與情緒的面貌,可以為我們的心帶來平靜與專注,幫助我們採取更貼近真實且有利於自己的行動。
複雜的人際問題,也能以印度哲學的思維來解決與回應,因為不論外在問題為何,我們都可以往內轉換想法,鬆綁被自己勒索的情緒、被自我綁架的認知,用更寬闊的觀點與心境,化解人生難題。
印度哲學的思維練習,不只是訓練我們保持理性,感到內在平靜,
也在於瓦解我們解決問題時會有的恐懼感受與諸多想像。
當我們能看出自己主觀認知上的錯誤,
對客觀現實有更貼近的認識,
就能戰勝人類天性之中思考節能又悲觀的本能,
從生存模式轉為真正自在的生活在這個世上。
本書揭示了從正常的感受,到扭曲的情緒之間,會經歷的三種歷程。
認知到這樣的過程,就像是為你和你的心提供了「你不需要這樣想」的靜心解方。
而印度哲學「如實」的思維練習,則從每一天遇到的問題開始,不再像過去一樣,以為自己一定得這樣想、那樣做,最終能讓你的思想更符合現實,遠離斷見與常見的認知陷阱。
作者簡介
熊仁謙
90後,青年時期遊學於印度、尼泊爾、日本等地,研究印度哲學、佛學、宗教學、語言學。
2013年返台投入傳統佛學教育工作,2016年開設「快樂大學」YouTube頻道,超越十萬人訂閱。
現任解脫協會理事長、快樂大學品牌負責人,以筆名「羅卓仁謙」推廣佛學科普,「熊仁謙」介紹在生活中實用的印度哲學。
著有:《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辯經‧理性的浪漫:大乘主義的自由之路》《辯經‧辨人生:羅卓仁謙快狠準說佛法,升級你的辯思與覺察能力》。
YouTube:快樂大學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rbiZOvQ8sZH5ycwEtyptg
FB:熊仁謙 https://www.facebook.com/kumasmokshah/
90後,青年時期遊學於印度、尼泊爾、日本等地,研究印度哲學、佛學、宗教學、語言學。
2013年返台投入傳統佛學教育工作,2016年開設「快樂大學」YouTube頻道,超越十萬人訂閱。
現任解脫協會理事長、快樂大學品牌負責人,以筆名「羅卓仁謙」推廣佛學科普,「熊仁謙」介紹在生活中實用的印度哲學。
著有:《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辯經‧理性的浪漫:大乘主義的自由之路》《辯經‧辨人生:羅卓仁謙快狠準說佛法,升級你的辯思與覺察能力》。
YouTube:快樂大學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rbiZOvQ8sZH5ycwEtyptg
FB:熊仁謙 https://www.facebook.com/kumasmokshah/
序
自序
升高人生視角,讓情緒更有深度與暖度
「你學哲學?哲學人在幹什麼?學哲學要做什麼?」
「你們會不會太過理性,然後沒有情感、很冷血啊?」
這是大家聽到我在推廣印度哲學時,時常會有的疑問。
二○一六年起,我與幾個朋友在YouTube 創建「快樂大學」頻道,最簡單的初衷,就是希望世界能因為多一點印度哲學,而變得更美好。
發展至今,我一直嘗試的,不外乎「如何用更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印度哲學」,以及「如何把這些哲學道理,應用在一般生活場景」;更重要的是,不能失去印度哲學本身的厚度,但同時也要達成普及的目的。好比我去年書寫《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時,整本書前半部至少大改三次,我才稍感滿意;最重要的是,我感到對得起自己的初心。
對我來說,這是一段黑暗與摸索的過程。印度哲學無比龐大,涵蓋了宗教學、哲學、邏輯學、語言學等各式各樣的體系,同時又較為關注更抽象化的哲學問題,要從其中萃取出能夠裨益社會大眾、但又不偏於自我詮釋的思想,對我來說,難度不低。
不過,有幸得到讀者積極的討論與回饋,加上我自己近年來對其他學科的吸收與粗淺了解,慢慢看出自己想介紹給大家的、源自印度哲學中的思想本質為何。討論這種思想本質之前,我想先聊聊現代人最常遇到的問題,或者說,本書想要嘗試解決的問題。
各種學科都指出,人類的大腦重視的是物競天擇下的生存。因此,它有很多設計本身不是「重真相」,而是「重生存」;更要命的是,這種「適合生存」的大腦,其實並不是為現代人設計,而是為千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量身打造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大腦都對現代社會有點「水土不服」。
舉例來說,大腦決定我們對於糖分有難以抗拒的熱愛,但我們都知道,攝取過多甜食會造成嚴重生理問題;所以吃太多巧克力、蛋糕,對我們是不健康的。既然如此,為什麼大腦會有這樣的設計呢?
再將場景拉回遠古時期,當人類的祖先還住在森林裡時,最甜、最甜的食物,就是水果而已,而水果對人體的傷害,遠不及蛋糕可怕。大腦許多的求存模式,其實是為了古代人類所設計,但人類突然發展太快了,以致於這些設計開始成了掣肘我們的幫凶。
人類的大腦現況不適合今日的生活,許多學者也一再強調與警告我們這一點,尤其是大腦的兩種機制對我們影響至深,無論是所謂的「直覺腦」和「理性腦」,或是「本能」和「理性」,或是「快」和「慢」。
現代社會發展追求「快速」、「即刻」,以滿足消費者的即時訴求做為需求,這樣的社會制度,讓人的大腦不停使用「快速」、「本能」、「直覺」的組合來回應,而非緩慢、理性、邏輯的回應模式,這讓我們越來越活在「自以為是」的假象中。
當我們習慣用「本能」和「情緒」來處理事情,就容易誤會「情緒的宣洩」與「事情的解決」兩者的差別:好比處死一個虐童犯,與真正從社會制度上減少虐童事件,前者僅是情緒的宣洩,並不代表能解決問題。
然而,大腦經過這一系列的「洗腦」,早已分不清「假象」與「真象」。
另一種狀況,則是我們將一系列「思維」變成「本能」,比如「只要……就一定……」這種簡化型因果思維,早已成為一種「本能」,所以不論其真或假,我們已經習慣用這種錯誤的思維方法來看待事情,離真實更遠,更遑論解決問題。
對於這種現象的觀察與反思,非常有助於我去建構想要介紹給普羅大眾的印度哲學,亦即用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稍微瓦解這種本能邏輯,也稍微接近理性的判斷。
二世紀時, 印度次大陸上出現一位影響後世甚巨的哲學家──龍樹(Nagarjunna),他著作等身,其中最著名的是《中論》,整部作品都圍繞在一種辯論技巧「應成」之上,來論證各種思想上的問題。
龍樹的觀點簡單來說,就是相對於提出一個新的主張,來反對別人的思想哪裡有問題,他採用的方式是自己要先「升高視角」。
比如說,當我們很開心地想跟朋友分享一個好消息時,如果對方口氣冷淡,我們當下的直覺反應或許是:「欸,我打電話跟你分享,你這什麼態度?」並且糾纏在這種情緒反應之上。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提高自己的視角,先去分析、觀察對方這種行為,會不會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是不是有其他原因?是不是他遇到了一些煩心事?當我們升高分析視角,就會慢慢鬆動自己原有的成見。
龍樹在《中論》中所採用的討論技巧,大抵如此;所謂「應成」,就是將對方的成見、認知、邏輯,往下推測,讓對方慢慢意識到自己成見中的矛盾與問題,而不需提出新論點、用反駁的方式來擊倒對方。掌握這種「升高視角」、「自然發現思維盲點」的技巧,是龍樹對於佛學發展的一大貢獻。
這麼做的目的並非為了「找到某個真理」,相反地,龍樹認為,人類思維有其極限,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證偽」,也就是證明自己某些思維的矛盾與錯誤,來慢慢瓦解既有的成見。這個過程的目的、其實就是其手段:透過瓦解本能腦的成見,來放慢整個認知運作的進程,進而啟動理性的思維。
不少人容易誤解的是,當一個人變得理性、他將不再感性,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情緒是人的本能。以剛才的例子來看,依照本能腦的邏輯,我聽到朋友冷淡的反應,八成會以「憤怒」這個負面情緒來立即回應他;但如果我們能摻入理性思維,這個回應或許會轉變成「關心」、「擔心」這種更為正面的情緒反應。
我們要做的,應該是讓「理性」跟「情緒」做朋友,讓自己的情緒更有深度與暖度,而不是下意識的快、急、衝動。
就像龍樹的後人所說的:「超越主見的捆綁,才能帶來真正的溫暖。」
熊仁謙,二○一九年三月於台北
升高人生視角,讓情緒更有深度與暖度
「你學哲學?哲學人在幹什麼?學哲學要做什麼?」
「你們會不會太過理性,然後沒有情感、很冷血啊?」
這是大家聽到我在推廣印度哲學時,時常會有的疑問。
二○一六年起,我與幾個朋友在YouTube 創建「快樂大學」頻道,最簡單的初衷,就是希望世界能因為多一點印度哲學,而變得更美好。
發展至今,我一直嘗試的,不外乎「如何用更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印度哲學」,以及「如何把這些哲學道理,應用在一般生活場景」;更重要的是,不能失去印度哲學本身的厚度,但同時也要達成普及的目的。好比我去年書寫《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時,整本書前半部至少大改三次,我才稍感滿意;最重要的是,我感到對得起自己的初心。
對我來說,這是一段黑暗與摸索的過程。印度哲學無比龐大,涵蓋了宗教學、哲學、邏輯學、語言學等各式各樣的體系,同時又較為關注更抽象化的哲學問題,要從其中萃取出能夠裨益社會大眾、但又不偏於自我詮釋的思想,對我來說,難度不低。
不過,有幸得到讀者積極的討論與回饋,加上我自己近年來對其他學科的吸收與粗淺了解,慢慢看出自己想介紹給大家的、源自印度哲學中的思想本質為何。討論這種思想本質之前,我想先聊聊現代人最常遇到的問題,或者說,本書想要嘗試解決的問題。
各種學科都指出,人類的大腦重視的是物競天擇下的生存。因此,它有很多設計本身不是「重真相」,而是「重生存」;更要命的是,這種「適合生存」的大腦,其實並不是為現代人設計,而是為千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量身打造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大腦都對現代社會有點「水土不服」。
舉例來說,大腦決定我們對於糖分有難以抗拒的熱愛,但我們都知道,攝取過多甜食會造成嚴重生理問題;所以吃太多巧克力、蛋糕,對我們是不健康的。既然如此,為什麼大腦會有這樣的設計呢?
再將場景拉回遠古時期,當人類的祖先還住在森林裡時,最甜、最甜的食物,就是水果而已,而水果對人體的傷害,遠不及蛋糕可怕。大腦許多的求存模式,其實是為了古代人類所設計,但人類突然發展太快了,以致於這些設計開始成了掣肘我們的幫凶。
人類的大腦現況不適合今日的生活,許多學者也一再強調與警告我們這一點,尤其是大腦的兩種機制對我們影響至深,無論是所謂的「直覺腦」和「理性腦」,或是「本能」和「理性」,或是「快」和「慢」。
現代社會發展追求「快速」、「即刻」,以滿足消費者的即時訴求做為需求,這樣的社會制度,讓人的大腦不停使用「快速」、「本能」、「直覺」的組合來回應,而非緩慢、理性、邏輯的回應模式,這讓我們越來越活在「自以為是」的假象中。
當我們習慣用「本能」和「情緒」來處理事情,就容易誤會「情緒的宣洩」與「事情的解決」兩者的差別:好比處死一個虐童犯,與真正從社會制度上減少虐童事件,前者僅是情緒的宣洩,並不代表能解決問題。
然而,大腦經過這一系列的「洗腦」,早已分不清「假象」與「真象」。
另一種狀況,則是我們將一系列「思維」變成「本能」,比如「只要……就一定……」這種簡化型因果思維,早已成為一種「本能」,所以不論其真或假,我們已經習慣用這種錯誤的思維方法來看待事情,離真實更遠,更遑論解決問題。
對於這種現象的觀察與反思,非常有助於我去建構想要介紹給普羅大眾的印度哲學,亦即用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稍微瓦解這種本能邏輯,也稍微接近理性的判斷。
二世紀時, 印度次大陸上出現一位影響後世甚巨的哲學家──龍樹(Nagarjunna),他著作等身,其中最著名的是《中論》,整部作品都圍繞在一種辯論技巧「應成」之上,來論證各種思想上的問題。
龍樹的觀點簡單來說,就是相對於提出一個新的主張,來反對別人的思想哪裡有問題,他採用的方式是自己要先「升高視角」。
比如說,當我們很開心地想跟朋友分享一個好消息時,如果對方口氣冷淡,我們當下的直覺反應或許是:「欸,我打電話跟你分享,你這什麼態度?」並且糾纏在這種情緒反應之上。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提高自己的視角,先去分析、觀察對方這種行為,會不會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是不是有其他原因?是不是他遇到了一些煩心事?當我們升高分析視角,就會慢慢鬆動自己原有的成見。
龍樹在《中論》中所採用的討論技巧,大抵如此;所謂「應成」,就是將對方的成見、認知、邏輯,往下推測,讓對方慢慢意識到自己成見中的矛盾與問題,而不需提出新論點、用反駁的方式來擊倒對方。掌握這種「升高視角」、「自然發現思維盲點」的技巧,是龍樹對於佛學發展的一大貢獻。
這麼做的目的並非為了「找到某個真理」,相反地,龍樹認為,人類思維有其極限,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證偽」,也就是證明自己某些思維的矛盾與錯誤,來慢慢瓦解既有的成見。這個過程的目的、其實就是其手段:透過瓦解本能腦的成見,來放慢整個認知運作的進程,進而啟動理性的思維。
不少人容易誤解的是,當一個人變得理性、他將不再感性,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情緒是人的本能。以剛才的例子來看,依照本能腦的邏輯,我聽到朋友冷淡的反應,八成會以「憤怒」這個負面情緒來立即回應他;但如果我們能摻入理性思維,這個回應或許會轉變成「關心」、「擔心」這種更為正面的情緒反應。
我們要做的,應該是讓「理性」跟「情緒」做朋友,讓自己的情緒更有深度與暖度,而不是下意識的快、急、衝動。
就像龍樹的後人所說的:「超越主見的捆綁,才能帶來真正的溫暖。」
熊仁謙,二○一九年三月於台北
目次
自 序 升高人生視角,讓情緒更有深度與暖度
序 章 其實,我們都誤解了自己
「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其實是兩回事,
識出了情緒勒索,只是起點;
認知到勒索你情緒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才能從錯誤的思維中得到釋放。
了解扭曲、加工情緒的過程,從中改變舊有的思考習慣。
識出了情緒勒索,然後呢?
錯在我,表達了自我?
正因為「你在意」,他人才得以情緒勒索你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賽利格曼教授和他無助的小狗
越想找出「一個」原因,生出越多新問題
情緒勒索你的人,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預期感讓現代人渴望越多,越匱乏
悲觀天性是生存優勢,亦是生活劣勢
愛講故事,自尋煩惱
一個不小心,成了自己情緒的糾察隊
恐懼使我們對情緒的認知變單薄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不再以直覺之心做出判斷
第一章 還給情緒本來面目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又為什麼扭曲情緒?
印度哲學認為,人會有各種各樣的感受,再正常不過,
然而,單純的「感受」經過扭曲加工,變成了「情緒」,
又帶來了「行動」,一發生問題,就想做些什麼,用行動不斷彌補,
卻發現再怎樣努力,預期感與結果的落差越來越大,
也回復不了原來的模樣……
唯有認知到扭曲加工的過程如何運作,才能看到解決問題的契機。
人類天性在意「感受」,而非「現實」
損失感受到的痛苦,遠大於得到的喜悅
「感受」只是單純反應,「情緒」才會讓你「付諸行動」
再怎麼補償,也無法回復本來樣貌
聚焦負面
強化──末日感
陳述故事
情緒遺毒,讓你一有不滿,就非得做些什麼
只能這麼做,其他方法都沒用?情緒遺毒的強烈排他性
抓癢很舒爽,但永遠比不上不癢時舒服
假性解決問題,只會弱化理性思考力
信念復信念,產生無限損失感
讓情緒回歸本來樣貌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開啟理智,正確地認識起因、當下、結果
第二章 重新聚焦,找到未來多元可能性
同樣的事件,
感受不同,聚焦面向不同,就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看清現代社會「匱乏感」
如何毒化你聚焦事物多元面向的能力。
瓦解我們對結果不現實的期待,
以新的行動,建立新的認知。
人類天性關注負面
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就好了嗎?
向前付諸行動,不忘向後觀看自己
結果是中性的,不能期待只有好,沒有壞
用主觀照亮他人,卻照不見自己的盲點
一切只是「你以為」,我們其實從未真正思考過
創造理智的「認知─情緒─行動」人生輪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一切只是戲論
第三章 弱化末日感,看見當下事物如實模樣
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
「不會改變」「不會變好」
會讓我們以為末日將至,甚至退縮不前。
理解「得」與「失」會同時發生的事實,
扭轉忽略了「得」、只看到「失」的舊思維,
接受並貼近事物「如實」的樣子。
人類天性悲觀
未來當真不會改變,也不會變好?其實是對變化的敏銳度不足
對未來的認知維度太窄又太短
對抗大腦思考節能的天性
為「悲觀」找一位旗鼓相當的對手
提高對「得」的認知敏感度
將關注焦點從「別人」身上,轉向「過去的自己」
多了些得,也多了些失;沒有更好,也沒有更壞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成為理性樂觀派
第四章 停止陳述,貼近真實人生故事版本
人天生愛說故事,
又只能說出「因為……所以……」,
過於簡化了問題。
停止在情緒上打轉,多想「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建立多因論世界觀,
就此鬆綁激情、緊繃、衝動的扭曲情緒。
處理事情的三種錯誤心態:歸因環境、不夠努力、能力不足
人類天性愛說故事
問題不是「想太多」,而是我們「想太少」
為現在的諸多困境,找一個過去的原因
你對自我的認知,左右陳述內容好壞
私奔效應:以為遇事不順,只要逃離單一原因就好
鬆綁對一因論的執念
多因論的世界觀,才是真正的尊重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掌握因,得出你想要的果
序 章 其實,我們都誤解了自己
「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其實是兩回事,
識出了情緒勒索,只是起點;
認知到勒索你情緒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才能從錯誤的思維中得到釋放。
了解扭曲、加工情緒的過程,從中改變舊有的思考習慣。
識出了情緒勒索,然後呢?
錯在我,表達了自我?
正因為「你在意」,他人才得以情緒勒索你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賽利格曼教授和他無助的小狗
越想找出「一個」原因,生出越多新問題
情緒勒索你的人,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預期感讓現代人渴望越多,越匱乏
悲觀天性是生存優勢,亦是生活劣勢
愛講故事,自尋煩惱
一個不小心,成了自己情緒的糾察隊
恐懼使我們對情緒的認知變單薄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不再以直覺之心做出判斷
第一章 還給情緒本來面目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又為什麼扭曲情緒?
印度哲學認為,人會有各種各樣的感受,再正常不過,
然而,單純的「感受」經過扭曲加工,變成了「情緒」,
又帶來了「行動」,一發生問題,就想做些什麼,用行動不斷彌補,
卻發現再怎樣努力,預期感與結果的落差越來越大,
也回復不了原來的模樣……
唯有認知到扭曲加工的過程如何運作,才能看到解決問題的契機。
人類天性在意「感受」,而非「現實」
損失感受到的痛苦,遠大於得到的喜悅
「感受」只是單純反應,「情緒」才會讓你「付諸行動」
再怎麼補償,也無法回復本來樣貌
聚焦負面
強化──末日感
陳述故事
情緒遺毒,讓你一有不滿,就非得做些什麼
只能這麼做,其他方法都沒用?情緒遺毒的強烈排他性
抓癢很舒爽,但永遠比不上不癢時舒服
假性解決問題,只會弱化理性思考力
信念復信念,產生無限損失感
讓情緒回歸本來樣貌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開啟理智,正確地認識起因、當下、結果
第二章 重新聚焦,找到未來多元可能性
同樣的事件,
感受不同,聚焦面向不同,就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看清現代社會「匱乏感」
如何毒化你聚焦事物多元面向的能力。
瓦解我們對結果不現實的期待,
以新的行動,建立新的認知。
人類天性關注負面
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就好了嗎?
向前付諸行動,不忘向後觀看自己
結果是中性的,不能期待只有好,沒有壞
用主觀照亮他人,卻照不見自己的盲點
一切只是「你以為」,我們其實從未真正思考過
創造理智的「認知─情緒─行動」人生輪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一切只是戲論
第三章 弱化末日感,看見當下事物如實模樣
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
「不會改變」「不會變好」
會讓我們以為末日將至,甚至退縮不前。
理解「得」與「失」會同時發生的事實,
扭轉忽略了「得」、只看到「失」的舊思維,
接受並貼近事物「如實」的樣子。
人類天性悲觀
未來當真不會改變,也不會變好?其實是對變化的敏銳度不足
對未來的認知維度太窄又太短
對抗大腦思考節能的天性
為「悲觀」找一位旗鼓相當的對手
提高對「得」的認知敏感度
將關注焦點從「別人」身上,轉向「過去的自己」
多了些得,也多了些失;沒有更好,也沒有更壞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成為理性樂觀派
第四章 停止陳述,貼近真實人生故事版本
人天生愛說故事,
又只能說出「因為……所以……」,
過於簡化了問題。
停止在情緒上打轉,多想「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建立多因論世界觀,
就此鬆綁激情、緊繃、衝動的扭曲情緒。
處理事情的三種錯誤心態:歸因環境、不夠努力、能力不足
人類天性愛說故事
問題不是「想太多」,而是我們「想太少」
為現在的諸多困境,找一個過去的原因
你對自我的認知,左右陳述內容好壞
私奔效應:以為遇事不順,只要逃離單一原因就好
鬆綁對一因論的執念
多因論的世界觀,才是真正的尊重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掌握因,得出你想要的果
書摘/試閱
【內容連載】
序章 其實,我們都誤解了自己
「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其實是兩回事,
識出了情緒勒索,只是起點;
認知到勒索你情緒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才能從錯誤的思維中釋放。
了解扭曲、加工情緒的過程,從中改變舊有的思考習慣。
※ ※ ※
我們對於自我的認識與情緒的認知,其實是過度片面與單薄的。
情緒本身具有厚度,而這種厚度,是由許多東西層層疊疊堆砌起來。但在過程當中,我們難免輕忽了,以為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來處理。這種誤解,其實會為我們招來更多困擾。
所以,在這本書中,我想回歸古印度哲學家看待事情的多元世界觀,並且指出現代人在認識自己、處理情緒時,會出現哪些常見的誤解。
【識出了情緒勒索,然後呢?】
這幾年,市面上出現許多以「情緒勒索」為主題的書,談論在各種人際與情感關係中,我們與對方的負面互動所產生的困境和惡果;書裡大致這麼說,是因為我們遭受情緒的控制,不懂得如何面對、處理。
這些書大多在討論「Why」,也就是分析現在自己面臨的問題,及其背後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童年創傷,或許是因為自我的認知與一直以來的信念有誤,抑或是因為人類潛意識的表現,至於問題來自何處,不同心理學派也有各自的解答與側重之處。
然而,「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畢竟是兩碼子事。
比如說,我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體重沒辦法控制,是因為多吃、少動,可見我對於自己肥胖的原因非常清楚;但如果,你跟我一樣自認是個胖子,在閱讀一本減肥聖經後,發現書裡花了百分之八十的篇幅告訴你肥胖的原因,但在每章最後都以「只要少吃、多動,就對了」做為解答,卻對一些關鍵問題隻字不提;像是,該如何抗拒減肥過程中面臨的誘惑,又該如何保持毅力;如果不得不吃一些比較高熱量的食物時,應如何慎選等……,如果是你看了,會怎麼想呢?
細心一點的讀者也許會發現,表面上看來,「無法少吃、多動」是肥胖主因;但事實上,缺乏自制力、沒有紀律,乃至意志力脆弱,才是問題的根本。這就是為什麼「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是兩回事。
當你遇到情緒勒索的狀況時,書上常見的建議方式,是要我們以兩種途徑來面對勒索困境:第一種較為阿Q,以類似心法的方式,鼓勵我們接受人生是不完美的、是無奈的,因此會面臨許多挑戰,可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這套方式主要針對的對象,是那些下意識想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的人,他們往往習於追求更多的自信、更好的自我價值,以致於有些自我肯定脆弱。這樣的人之所以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波動影響,或多或少是因為他們期待透過滿足他人的情緒需求,進而解決自己的「不存在感」。
另一條解決途徑,則是鼓勵我們將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勇敢表達出來。這條路或許是建立在前一種基礎之上,也許不是;但總的來說,勇於表達自我感受,並只為此負責,可說是如此練習的核心課題。
但問題來了,當你勇敢地把情緒表達給對方知道之後,就能改善情緒勒索的困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的看法是,一旦我們以為情緒勒索就是:一、對方希望你為他的情緒與感受負責。二、你也真的負責了,結果卻導致:三、養成了自己一再退讓的習慣;在這過程當中,勒索者就好像情緒方面的強迫症患者一樣,一再地重複這種高潮起伏;而被勒索者則期待透過以上過程,來「證明」自己,好比證明「我很愛你」、證明「我有能力解決問題」、證明「我是孝順的孩子」、證明「我是盡責的妻子」……這樣的負面循環,是無法透過「表達」就能得到改善與終結。
【錯在我,表達了自我?】
如果你想要了解這樣說、那樣做之後,到底有沒有效,那麼就必須具備一點實驗與科學精神,先進行基本測試,才能知道當自己真的付諸實踐之後,情況是否真能獲得改善。
舉個例子,我曾在某一季工作坊裡,問過課堂學員一個問題。
「當你察覺到被他人情緒勒索時,有沒有嘗試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結果反而遇到更多狀況?」
其中一堂課的學員(就叫她「小妤」吧)聽了,就跟我分享了她與朋友之間發生的事。小妤還是名大學生,她有一、兩位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幸也不幸的是,在大家各自忙於大學課業時,這些朋友雖然會互相陪伴、激勵對方,但也會互相情緒勒索。
比如說,其中有一個朋友就常對小妤提出各種建言,舉凡要小妤交什麼樣的男朋友、找什麼樣的工作、不要太理想化,要面對現實等等,似乎對於各式各樣的人生狀況題,小妤的朋友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認為她應該照著自己的建議去做。又因為小妤視他為好友,往往容易言聽計從,但漸漸地,小妤開始感到自己在情感上被好友勒索了。
就像一般人遇到相關問題時會有的反應,小妤查找了相關書籍資料和影片之後,決定:「好,我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情感、把想法告訴對方,事情就會變好。」然而,實際上發生了什麼狀況呢?
從小妤的親身經驗來看,當她終於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後,他的朋友非常難過。朋友認為自己是為了小妤好,覺得:「妳為什麼非但不接受我的建議、還反過來叫我不要勒索妳呢?」
試想,如果你是小妤,遇到朋友這樣的反應,會開心叫好、還是難過自責「對欸,他是真的關心我、為我好」呢?
你猜到了嗎?在這個案例中,小妤的反應是難過自責。
這時的狀況,遠比一開始讓小妤感到不滿、委屈的情況還要棘手。為什麼呢?因為在原本的狀況裡,還可以把對方當作敵人、視為勒索者,但發展到後來,你沒有外在敵人了,只有自己。也就是說,你的敵人,就是你自己的行為。因為你會自責:是我的行為,導致現在的狀況。
這麼一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你的自責感會吞食自我,還會讓你從此更加厭惡「表達」這件事。你不但會開始覺得「表達根本沒用啊!」,甚至感到這只會讓狀況惡化,最後養成所謂的「習得性無助」。
小妤正是對於「表達自我」養成了「習得性無助」,更遺憾的是,過去,這種不善於表達的習得性無助,是由他人造成的,現在,卻是由我們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困境。
【正因為「你在意」,他人才得以情緒勒索你】
情緒勒索為什麼會對我們起得了作用?
其實,這與「被勒索者」本身(也就是「你」,你沒看錯),有很大的關係。
正是因為勒索我們的這個人,是我們在意的人,所以才能這麼輕易地要你為他的情緒負責,透過勒索的方式,來鼓動你的情緒。
以我為例,如果有人問我:「你什麼時候才要開下一堂課?」同一個問題,若是不同的人來問我,我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比方說,對方如果是陌生人,我會覺得極為無禮;如果是老學生,我會跟他開開玩笑;如果是好朋友,我會回問他:「怎麼了?你最近遇到什麼人生難題嗎?」
正因為每個人與我的交情深淺不一,所以同樣一句話,就會對我產生不同的情緒影響,時而受到冒犯、時而覺得有趣、時而感到擔心。同樣地,他人之所以可以用情緒勒索我們,讓我們也產生負面情緒,往往因為他是一個我們在意的人。
在這個勒索與被勒索的局當中,雙方都是受害人、沒有加害者;或者更具體來說,若一定要找出加害者,這個加害者其實只有我們自己:他的焦慮感迫害著他,而你的責任感、期待感、損失感等,則加害著你,讓你一次又一次產生負面情緒。
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必須降伏自己內心的加害者,才能擺脫勒索,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之前,我們必須先認識情緒,以及扭曲情緒的加害者。
我在書中以情緒勒索做為開端,其實只是引子,因為大部分人都有「可憐的我、可惡的他」世界觀,也就是認定「受到委屈的是自己、壓迫我們的是他人」。因此,我想從這個角度切入,幫助大家更容易理解接下來與情緒相關的主題。
【越想找出「一個」原因,生出越多新問題】
在深入探討究竟是什麼扭曲我們的情緒之前,我想先談一談,印度哲學邏輯觀的一個重要特色。
印度哲學世界觀普遍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不會是由單一個原因引起,而是由多元因素所導致。
以情緒勒索的困境為例,印度哲學會告訴你,這不單純是因為一個人的成長經驗,也不只是因為外在有一個討厭的人,也不光是因為你不勇敢做自己。
如果把你遇上的困境歸咎於單一原因,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當認定是「一個原因」造成這個問題時,我們會以為只要予以排除,就不會有問題了;但是,所有問題的發生,都不可能只有一個原因,而是由許多原因造成的結果。
所以,當我們對此產生誤解時,就會只朝單一個原因下手,這時就會導致一種結果,那就是「問題偏移」。
以法國現任總統馬克宏的施政為例:馬克宏上任之後,幫富人減了稅,結果一般大眾為此感到很不開心,引發各種抗議事件。政府要對富人增稅才是,怎麼可以幫富人減稅,還減到只剩十%呢?應該向他們課二○%、甚至三○%的稅才對,因為他們賺得比較多嘛!
然而,這正是典型的單一邏輯思維,認定對富人課太少的稅,就是導致國家財政失衡的原因,以為只要提高稅率,問題就會解決;但這樣的做法,在現實中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如果政府真的向富人課徵三○%的稅,富人早就跑光了,根本沒機會課到稅。所以在此問題上,政府面臨的抉擇,其實不是「課二○%的稅」或「課三○%的稅」,而是「課十%的稅」或「一毛錢也課不到」。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一般大眾普遍會有的單一邏輯思維,也就是認為所有問題都來自某一個體,或是某種特別群體;這也是現代許多國家面臨的困境:美國人以為工作都被中國人搶走了、英國人覺得是單一市場造成國內經濟的衰退、歐洲人覺得移民造成社會問題等,大家都相信,就是因為「某個原因」導致「某個問題」,而我只要把「那個原因」拿掉,整個世界就會天下太平。這種思維,我稱之為「大魔王思維」,就像電影中往往有一個「大魔王」,只要把「大魔王」除掉,所有人都會回
歸太平與快樂的生活。
一旦我們用揪出大魔王的思維來看待問題,就會發現,當我們認為某個現存的問題(情緒勒索;經濟衰退),起因是某個獨立事件(自己不勇於表達;移民太多)時,就會付諸行動,想要去處理那個獨立事件。
但又由於,我們一開始對於問題根源的判斷是錯誤的、過於單薄的,所以採取的行動就會使原本的問題產生位移,反而創造出新的問題(習得性無助;對人道信任的崩解,導致國家價值分裂),根本沒能處理到問題本身,就已被更多更新的問題給淹沒了。
在這一連串的過程當中,最讓我們感到絕望、無助的,是我們會因為「怎麼做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而開始「越來越失去自信」。
【情緒勒索你的,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那麼,在情緒勒索的困境中,「大魔王思維」是如何對我們產生了影響,以致於誤解了問題?
我們往往以為,自己會被情緒勒索、心生各種委屈,是因為缺乏表達能力、不夠在乎個人感受,也不夠愛自己所致;因此,才會期待透過「表達」的方式,讓對方也讓自己重視自我感受。
但從小妤的例子可以發現,情緒勒索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預期感。
當我們對於他人的反應有所預期,尤其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之後,預期對方會有的反應與真實的結果出現落差時,我們會變得無法容忍,甚至難以接受對方出現與我們預期不相符的反應。
一旦有預期感的介入,那麼「表達感受」這件事,可能只會創造更多負面感受:
我表達我的無奈「感」,「預期」能夠被理解;結果對方把我臭罵一頓,忽略我的付出,這與我的預期完全不同;這種時候,應該不會有人還能感到開心的吧?
再者,我們有可能不帶任何預期感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嗎?
試想,當你今天接到了之前面試過、非常屬意的公司來電,確定得到這份難得的工作機會,而你想到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別人,不論那個人是你的愛人、家人或朋友,你會完全沒有任何期盼地分享自己當下感受嗎?
想必不可能吧。正因為我們很在意一個人,才會對其反應,無論是正面的開心或是負面的憤怒,都有強烈的預期及相應的失落感受;如果忽略這一個環節的影響,那麼你一廂情願地表達之後,情況可能只會變得更糟。
我們以為問題是出在不夠在意自己的感受,卻忽略了隱藏在背後的「預期感」;所以我們耗盡心力,去解決「不在意個人感受」的問題,當我們終於嘗試表達,並「期待」對方會看到、甚至鼓勵我們成長,但結果只是一再讓我們失望。
為了修正以上誤解,我們必須先認識情緒不是由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許多原因層層堆疊起來的。
序章 其實,我們都誤解了自己
「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其實是兩回事,
識出了情緒勒索,只是起點;
認知到勒索你情緒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才能從錯誤的思維中釋放。
了解扭曲、加工情緒的過程,從中改變舊有的思考習慣。
※ ※ ※
我們對於自我的認識與情緒的認知,其實是過度片面與單薄的。
情緒本身具有厚度,而這種厚度,是由許多東西層層疊疊堆砌起來。但在過程當中,我們難免輕忽了,以為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來處理。這種誤解,其實會為我們招來更多困擾。
所以,在這本書中,我想回歸古印度哲學家看待事情的多元世界觀,並且指出現代人在認識自己、處理情緒時,會出現哪些常見的誤解。
【識出了情緒勒索,然後呢?】
這幾年,市面上出現許多以「情緒勒索」為主題的書,談論在各種人際與情感關係中,我們與對方的負面互動所產生的困境和惡果;書裡大致這麼說,是因為我們遭受情緒的控制,不懂得如何面對、處理。
這些書大多在討論「Why」,也就是分析現在自己面臨的問題,及其背後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童年創傷,或許是因為自我的認知與一直以來的信念有誤,抑或是因為人類潛意識的表現,至於問題來自何處,不同心理學派也有各自的解答與側重之處。
然而,「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畢竟是兩碼子事。
比如說,我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體重沒辦法控制,是因為多吃、少動,可見我對於自己肥胖的原因非常清楚;但如果,你跟我一樣自認是個胖子,在閱讀一本減肥聖經後,發現書裡花了百分之八十的篇幅告訴你肥胖的原因,但在每章最後都以「只要少吃、多動,就對了」做為解答,卻對一些關鍵問題隻字不提;像是,該如何抗拒減肥過程中面臨的誘惑,又該如何保持毅力;如果不得不吃一些比較高熱量的食物時,應如何慎選等……,如果是你看了,會怎麼想呢?
細心一點的讀者也許會發現,表面上看來,「無法少吃、多動」是肥胖主因;但事實上,缺乏自制力、沒有紀律,乃至意志力脆弱,才是問題的根本。這就是為什麼「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是兩回事。
當你遇到情緒勒索的狀況時,書上常見的建議方式,是要我們以兩種途徑來面對勒索困境:第一種較為阿Q,以類似心法的方式,鼓勵我們接受人生是不完美的、是無奈的,因此會面臨許多挑戰,可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這套方式主要針對的對象,是那些下意識想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的人,他們往往習於追求更多的自信、更好的自我價值,以致於有些自我肯定脆弱。這樣的人之所以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波動影響,或多或少是因為他們期待透過滿足他人的情緒需求,進而解決自己的「不存在感」。
另一條解決途徑,則是鼓勵我們將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勇敢表達出來。這條路或許是建立在前一種基礎之上,也許不是;但總的來說,勇於表達自我感受,並只為此負責,可說是如此練習的核心課題。
但問題來了,當你勇敢地把情緒表達給對方知道之後,就能改善情緒勒索的困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的看法是,一旦我們以為情緒勒索就是:一、對方希望你為他的情緒與感受負責。二、你也真的負責了,結果卻導致:三、養成了自己一再退讓的習慣;在這過程當中,勒索者就好像情緒方面的強迫症患者一樣,一再地重複這種高潮起伏;而被勒索者則期待透過以上過程,來「證明」自己,好比證明「我很愛你」、證明「我有能力解決問題」、證明「我是孝順的孩子」、證明「我是盡責的妻子」……這樣的負面循環,是無法透過「表達」就能得到改善與終結。
【錯在我,表達了自我?】
如果你想要了解這樣說、那樣做之後,到底有沒有效,那麼就必須具備一點實驗與科學精神,先進行基本測試,才能知道當自己真的付諸實踐之後,情況是否真能獲得改善。
舉個例子,我曾在某一季工作坊裡,問過課堂學員一個問題。
「當你察覺到被他人情緒勒索時,有沒有嘗試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結果反而遇到更多狀況?」
其中一堂課的學員(就叫她「小妤」吧)聽了,就跟我分享了她與朋友之間發生的事。小妤還是名大學生,她有一、兩位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幸也不幸的是,在大家各自忙於大學課業時,這些朋友雖然會互相陪伴、激勵對方,但也會互相情緒勒索。
比如說,其中有一個朋友就常對小妤提出各種建言,舉凡要小妤交什麼樣的男朋友、找什麼樣的工作、不要太理想化,要面對現實等等,似乎對於各式各樣的人生狀況題,小妤的朋友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認為她應該照著自己的建議去做。又因為小妤視他為好友,往往容易言聽計從,但漸漸地,小妤開始感到自己在情感上被好友勒索了。
就像一般人遇到相關問題時會有的反應,小妤查找了相關書籍資料和影片之後,決定:「好,我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情感、把想法告訴對方,事情就會變好。」然而,實際上發生了什麼狀況呢?
從小妤的親身經驗來看,當她終於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後,他的朋友非常難過。朋友認為自己是為了小妤好,覺得:「妳為什麼非但不接受我的建議、還反過來叫我不要勒索妳呢?」
試想,如果你是小妤,遇到朋友這樣的反應,會開心叫好、還是難過自責「對欸,他是真的關心我、為我好」呢?
你猜到了嗎?在這個案例中,小妤的反應是難過自責。
這時的狀況,遠比一開始讓小妤感到不滿、委屈的情況還要棘手。為什麼呢?因為在原本的狀況裡,還可以把對方當作敵人、視為勒索者,但發展到後來,你沒有外在敵人了,只有自己。也就是說,你的敵人,就是你自己的行為。因為你會自責:是我的行為,導致現在的狀況。
這麼一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你的自責感會吞食自我,還會讓你從此更加厭惡「表達」這件事。你不但會開始覺得「表達根本沒用啊!」,甚至感到這只會讓狀況惡化,最後養成所謂的「習得性無助」。
小妤正是對於「表達自我」養成了「習得性無助」,更遺憾的是,過去,這種不善於表達的習得性無助,是由他人造成的,現在,卻是由我們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困境。
【正因為「你在意」,他人才得以情緒勒索你】
情緒勒索為什麼會對我們起得了作用?
其實,這與「被勒索者」本身(也就是「你」,你沒看錯),有很大的關係。
正是因為勒索我們的這個人,是我們在意的人,所以才能這麼輕易地要你為他的情緒負責,透過勒索的方式,來鼓動你的情緒。
以我為例,如果有人問我:「你什麼時候才要開下一堂課?」同一個問題,若是不同的人來問我,我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比方說,對方如果是陌生人,我會覺得極為無禮;如果是老學生,我會跟他開開玩笑;如果是好朋友,我會回問他:「怎麼了?你最近遇到什麼人生難題嗎?」
正因為每個人與我的交情深淺不一,所以同樣一句話,就會對我產生不同的情緒影響,時而受到冒犯、時而覺得有趣、時而感到擔心。同樣地,他人之所以可以用情緒勒索我們,讓我們也產生負面情緒,往往因為他是一個我們在意的人。
在這個勒索與被勒索的局當中,雙方都是受害人、沒有加害者;或者更具體來說,若一定要找出加害者,這個加害者其實只有我們自己:他的焦慮感迫害著他,而你的責任感、期待感、損失感等,則加害著你,讓你一次又一次產生負面情緒。
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必須降伏自己內心的加害者,才能擺脫勒索,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之前,我們必須先認識情緒,以及扭曲情緒的加害者。
我在書中以情緒勒索做為開端,其實只是引子,因為大部分人都有「可憐的我、可惡的他」世界觀,也就是認定「受到委屈的是自己、壓迫我們的是他人」。因此,我想從這個角度切入,幫助大家更容易理解接下來與情緒相關的主題。
【越想找出「一個」原因,生出越多新問題】
在深入探討究竟是什麼扭曲我們的情緒之前,我想先談一談,印度哲學邏輯觀的一個重要特色。
印度哲學世界觀普遍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不會是由單一個原因引起,而是由多元因素所導致。
以情緒勒索的困境為例,印度哲學會告訴你,這不單純是因為一個人的成長經驗,也不只是因為外在有一個討厭的人,也不光是因為你不勇敢做自己。
如果把你遇上的困境歸咎於單一原因,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當認定是「一個原因」造成這個問題時,我們會以為只要予以排除,就不會有問題了;但是,所有問題的發生,都不可能只有一個原因,而是由許多原因造成的結果。
所以,當我們對此產生誤解時,就會只朝單一個原因下手,這時就會導致一種結果,那就是「問題偏移」。
以法國現任總統馬克宏的施政為例:馬克宏上任之後,幫富人減了稅,結果一般大眾為此感到很不開心,引發各種抗議事件。政府要對富人增稅才是,怎麼可以幫富人減稅,還減到只剩十%呢?應該向他們課二○%、甚至三○%的稅才對,因為他們賺得比較多嘛!
然而,這正是典型的單一邏輯思維,認定對富人課太少的稅,就是導致國家財政失衡的原因,以為只要提高稅率,問題就會解決;但這樣的做法,在現實中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如果政府真的向富人課徵三○%的稅,富人早就跑光了,根本沒機會課到稅。所以在此問題上,政府面臨的抉擇,其實不是「課二○%的稅」或「課三○%的稅」,而是「課十%的稅」或「一毛錢也課不到」。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一般大眾普遍會有的單一邏輯思維,也就是認為所有問題都來自某一個體,或是某種特別群體;這也是現代許多國家面臨的困境:美國人以為工作都被中國人搶走了、英國人覺得是單一市場造成國內經濟的衰退、歐洲人覺得移民造成社會問題等,大家都相信,就是因為「某個原因」導致「某個問題」,而我只要把「那個原因」拿掉,整個世界就會天下太平。這種思維,我稱之為「大魔王思維」,就像電影中往往有一個「大魔王」,只要把「大魔王」除掉,所有人都會回
歸太平與快樂的生活。
一旦我們用揪出大魔王的思維來看待問題,就會發現,當我們認為某個現存的問題(情緒勒索;經濟衰退),起因是某個獨立事件(自己不勇於表達;移民太多)時,就會付諸行動,想要去處理那個獨立事件。
但又由於,我們一開始對於問題根源的判斷是錯誤的、過於單薄的,所以採取的行動就會使原本的問題產生位移,反而創造出新的問題(習得性無助;對人道信任的崩解,導致國家價值分裂),根本沒能處理到問題本身,就已被更多更新的問題給淹沒了。
在這一連串的過程當中,最讓我們感到絕望、無助的,是我們會因為「怎麼做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而開始「越來越失去自信」。
【情緒勒索你的,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那麼,在情緒勒索的困境中,「大魔王思維」是如何對我們產生了影響,以致於誤解了問題?
我們往往以為,自己會被情緒勒索、心生各種委屈,是因為缺乏表達能力、不夠在乎個人感受,也不夠愛自己所致;因此,才會期待透過「表達」的方式,讓對方也讓自己重視自我感受。
但從小妤的例子可以發現,情緒勒索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預期感。
當我們對於他人的反應有所預期,尤其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之後,預期對方會有的反應與真實的結果出現落差時,我們會變得無法容忍,甚至難以接受對方出現與我們預期不相符的反應。
一旦有預期感的介入,那麼「表達感受」這件事,可能只會創造更多負面感受:
我表達我的無奈「感」,「預期」能夠被理解;結果對方把我臭罵一頓,忽略我的付出,這與我的預期完全不同;這種時候,應該不會有人還能感到開心的吧?
再者,我們有可能不帶任何預期感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嗎?
試想,當你今天接到了之前面試過、非常屬意的公司來電,確定得到這份難得的工作機會,而你想到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別人,不論那個人是你的愛人、家人或朋友,你會完全沒有任何期盼地分享自己當下感受嗎?
想必不可能吧。正因為我們很在意一個人,才會對其反應,無論是正面的開心或是負面的憤怒,都有強烈的預期及相應的失落感受;如果忽略這一個環節的影響,那麼你一廂情願地表達之後,情況可能只會變得更糟。
我們以為問題是出在不夠在意自己的感受,卻忽略了隱藏在背後的「預期感」;所以我們耗盡心力,去解決「不在意個人感受」的問題,當我們終於嘗試表達,並「期待」對方會看到、甚至鼓勵我們成長,但結果只是一再讓我們失望。
為了修正以上誤解,我們必須先認識情緒不是由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許多原因層層堆疊起來的。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