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身兼建築人與博物館人的漢寶德,
關於博物館與博物館建築之論述與諍言集錄。
一間好博物館該是怎樣的?
◆一棟雄偉的建築就是好的博物館建築?
◆博物館一定要大才能發揮功用?
◆博物館建築與博物館功能之間哪邊說了算?
◆博物館是賠錢貨還是好賣店?
◆台灣博物館何去何從?
◆「公辦民營」或「行政法人」,給予公立博物館解套了嗎?
◆擁有高來客率與討論度,就是成功的博物館展覽?
博物館該是怎樣的?博物館可以或可能做些什麼、如何經營?它跟民眾之間的距離該多近、又要如何拉近?身兼多重角色的漢寶德先生,曾經擔任科博館與宗博館館長,熟稔文化政策與館方經營。他從中西方博物館歷史與豐衍演化說起,推至台灣現代,直言不諱其所見所聞,無論是公立博物館的厚實資源與法令限制,地方性博物館的文化扎根與特色發揮性,私人博物館的專精收藏,其中的各自專擅與不足,都有其個人觀察與建言,皆於本書完整收錄。
「博物館是文明的產物,繆思的殿堂。博物館的西文,Museum前半段是Muse,後半段是um,直譯起來就是繆思的殿堂。」──漢寶德
作者簡介
漢寶德(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
編者簡介
黃健敏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碩士。
文化部及台北市等多縣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國美館及北美館諮詢委員。曾任教於中原大學、東海大學、北藝大、北科大等校。
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著書撰文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2002年1月至2004年7月出任《建築師》雜誌副社長兼主編,致力推動建築文化活動,策畫建築師公會與台北市文化局共同舉辦33場「世界都市建築」演講系列。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著作:《貝聿銘的世界》、《建築藝術卷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藝術,盡在街頭:美國東部城市藝術公共空間導覽》、《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等。
編作:1999-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2016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專輯》、2001-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
策畫:「ARCH建築」叢書(典藏藝術家庭)等書。
目次
上篇 博物館
01 世界博物館建築綜觀
02 現代?美術?館?
03 城市與博物館
04 漫談博物館
05 漫談博物館建築
06 公立博物館的體制
07 我們需要博物館人嗎
08 博物館求真的精神
09 故宮博物院
10 大故宮計畫
11 故宮南院
下篇 博物館建築
12 博物館、建築與建築師
13 博物館建築的規劃
14 博物館建築的設計
15 博物館建築的分期建設
16 博物館建築與展示
17 展示設計的藝術
18 展示的美感
編後記
書摘/試閱
我們需要博物館人嗎?
博物館人才培育
台南藝術學院(現今之台南藝術大學)新創的時候。共設立了四個研究所,其中之一就是博物館學研究所,這樣的計畫是按當時文化界的需要提出來的。另一個與文化界比較相關的研究所是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我當時的想法是有了這兩個所,在我國為未來博物館事業人才培育方面的問題,應該可以獲得完滿的解決。我國在博物館事業上的問題,基本上是人才問題。政府與民間的領導階層從來沒有把博物館當作一個專業,因此人才問題是從錯誤認知衍生出來的。整體說來,國人對於博物館的認識實在太粗淺了。
民國六〇年代,當政府開始有文化建設的構想,提出設立美術館與博物館的計畫時,沒有人想到人才問題,大家都覺得有了錢就可以做了。所以教育部在執行國立博物館發展計畫的時候,以為由大學負責就可以了。大家都以為只要出去看看就會做了。當時的三座科學博物館分別由當地的大學相關院長來負責籌備,應該就萬無一失。因此當有人問我是甚麼關係,居然會改行當博物館館長,我無以為對。有些不懷好意的問題,可能以為我是鑽營來的職位。也有些善意的問題,以為我有甚麼過人的才能,揣測是教育部拜託我幫忙,其實都不是。只是因為我恰巧在國立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的崗位上,而教育部所構想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也正巧在台中,籌畫的擔子就自然落在我的肩上而已。這樣的任命背後的含義是,只要在這個位置上,誰都可以做好博物館,也應該有能力規劃好一座國家級博物館。這樣的認知是非常幼稚的。
前後的發展,由於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成功,主政者反而肯定了這一錯誤的認知。其實這是瞎打誤闖的結果。我擔任理工學院的院長是很勉強的,因為中興大學沒有建築系。由一位貨真價實的科學家來籌劃博物館,成功的機率是很低的。我學建築,又是教規劃與設計方法的,本就熟悉籌劃的步驟與原則。由我來規劃一座博物館,恰好是對行了。試看後來的科工館,為甚麼同類的任命就不靈了呢?
在我籌設科博館的時候,經建會上有些人是懂得籌劃的。籌備期間,他們時常來文提醒人才培育應有計畫。我曾編列預算選送數位同仁出國進修,由於在當時國外大學中並沒有博物館學系,我派他們去博物館進修。科博館的周文豪、張譽騰等同事就是這樣開始熟悉博物館業務的。這樣還不夠,除了派人出國外,還請了外國顧問,遇事就洽商請教。可惜的是,經過了二十年,台灣博物館界仍然沒有建立起人才培育的正常管道。
館員的行政能力與專業責任
到今天,台灣的博物館已極為發達,可是對於人才的觀念仍然認識不清。大家仍然以為只要懂得本行就可以了。科學家就可做好科學博物館,藝術家就可以做好美術館,與一般大學的行政工作無異。誠然,博物館業務並不是非常艱深的學問,不學而能,對於極端聰明的學者,並非不可能的事。但是完全不涉及專業,外行做內行的事,其品質是不可能提升到一定水準的。在專業的層次,博物館的收藏技術是傳統博物館學的範疇,包括典藏、維護甚至鑑定在內,台灣向來不太重視,才會發生台灣博物館收藏的弊端。這一部份其實是比較容易的,所以新設的博物館反而都上軌道了。
可是現代博物館業務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展示與教育了。而這兩項最容易被輕忽。大家會認為蒐藏要專業,展示、教育人人會做。認知的錯誤自此開始。把畫掛起來,弄個玻璃櫃擺出來就可以了。其實掛畫、擺玻璃櫃都要專業。因為沒有專業,故宮玻璃櫃內的玉器才沒法看到花紋。因為缺乏專業,參觀博物館的孩子才學不到任何東西,只知在館內跑來跑去。這幾年,在展示專業上好像有些進步了。可是在我看來,這只是表象。我可以說,因為大家知道展示重要,經費已大幅增加,展示開始注意美觀設計了,因此室內設計師就跨行來做展示設計,玩些花樣吸引觀眾注意。但是展示的效果與真正的品質卻完全被忽略。這是外行假充內行,是博物館的悲哀。而因為博物館沒有專業人員,看不出品質所在,只有放任外行去冒充內行了。
近年來,由於世界性的風潮,博物館界面臨另一波衝擊,那就是以建築來矇騙觀眾。大眾是被動的,他們來博物館常常是看熱鬧,為看門道而來的人為數極少。博物館的熱鬧第一道就是建築。有一座很搶眼的建築物已經是全世界各博物館的夢想。好像建築內外的空間能感動觀眾,博物館基本上就成功了,內容如何,教育功能如何,都無足輕重了。不論是展示裝飾或建築空間,對建築界是喜訊,因為他們多了些表演的機會。有些美術館自建築到展示,就全委由建築師操刀,省時省力,免除了館內工作人員的專業責任,因此很受歡迎。問題是博物館的任務何在?難道就是為展示建築空間而存在的嗎?這些現象使我覺得博物館成為一種專業的需要是非常迫切的。世上的博物館成倍數成長,台灣也到了處處都是博物館的時代了。但是懂得博物館的業務,認真發揮博物館功能的人仍然太少了。
所謂「策展」之氾濫
近若干年,台灣的美術館界流行一個新的字眼,「策展人」大概是英文”curator” 的翻譯,也形成博物館界觀念的混淆。curator 該怎麼翻是一大問題。它的原意是蒐藏、管理的專業者,所以上自館長,下至收藏庫的管理者都可適用。可是自博物館現代化之後,其適用範圍橫向發展,展示、教育人員也可稱為curator 了。日本人把它譯為「學藝員」,要求的學術水準不高。我國習慣上把博物館與研究機構比對,因此稱博物館專業人員為研究人員,身分比照教育單位的教師,分為高低數等。
「策展」,顧名思義,表示展示策劃,完全是另外一個專業,與博物館的curator 是不相同的。可是自從把策展工作視為展示的前置作業之後,展示專業的地位就降低了。展示的策展者成為主導,展示設計師只是技術人員而已。這樣一來,展示作業的一貫性被切割了,展示本來是一種傳達意義的藝術,就不能成立了。自某種意義上看,有了策展制度後,藝術家也失掉了獨立的個性,成為策展者所驅使的工具了。在古美術或古文物的展示上,「物件」也失去了歷史的客觀性,同樣成為策展者的工具。這說明了一個事實,自二十世紀末以來,博物館的展示重點已自物件的呈現,轉移到意識型態的呈現。策展者並不真正是curator ,而是評論家,歷史理論家,有明顯的意識型態的立場,或強烈的個人觀點。博物館成為個人思想觀念表達的舞台。
我認為一個真正的博物館人,要把觀眾時時放在心裡,要忘記自己的存在。這就是博物館行政的精神核心。我們沒有辦法在工作中完全放棄自我的立場,卻要盡量降低個人色彩,盡量使展示與教育方法科學化。博物館是社會公器,它的收藏與展示都是為公眾而存在為他們的利益而存在。這樣的觀念也要小心護持才成,因為以公眾為心的博物館人應該小心地分清楚,心裡有觀眾不表示博物館擠滿了觀眾。如果希望把公眾都拉到博物館裡,就會扭曲觀眾的意義。「觀眾」應該是以參觀博物館展示為目的而來的公眾,並不包含來喝咖啡,看熱鬧的公眾。如果把博物館的經營重心放在吸引更多觀眾上,以為觀眾多就是滿足了博物館「心裡有觀眾」的經營原則就會出現心理的惶惑:我們是在經營博物館嗎?
近年來為博物館界十分重視的「行銷」,就是這樣產生的。在商業掛帥的時代,一切要改用商業字眼。這也無可厚非。把博物館當作服務業,要吸引顧客,就必須推銷,改用商業字眼,可以改變傳統經營者的理念。為了服務觀眾而招攬觀眾有何不可呢?問題在於做生意的人常常不擇手段。如果博物館經營者真做起生意來,忘記博物館的目標怎麼辦呢?談行銷,博物館人當然比不上商人,如果把行銷視為博物館經營的最高目標,那麼博物館專業就不太重要,商業管理反而當行了。BOT(Build-Operate-Transfer),或委外經營等怪現象就很快出現。如果博物館都可委託商人經營,還談博物館行政做甚麼?要博物館專業做甚麼?
不知不覺間幾十年過去了。眼看博物館自無到有,逐漸成長,滿心希望可以發展為一個專業,所以才設立了博物館學研究所。沒有想到,這初生的嬰兒成長得並不順利,我們面臨為博物館再定義的問題。關鍵在於這個國家、這個社會也許不再願意在博物館上投資了。不幸的是,博物館是公益事業,是國家社會的永久資產,它無法自負盈虧。一個國家如果無意支助文化機構的經營,藝術行政與博物館管理都失去了依據。我們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情形真的這樣悲觀嗎?(原刊於2004年9月《當代藝家之言》秋分號)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