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中國審美理論》一書,作者試圖以歷史意識和當代意識統一、思辨與實證統一的方法來研究中國的審美問題,從中國的傳統和文化背景出發,創構出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審美理論。本書積極吸取儒、道、釋相關思想中的積極因素,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貫通自然與社會,強調物態人情化、人情物態化的思維方式。以審美活動為基礎,以審美關系為出發點,突出主體在審美關系中的主導作用,并將意象問題提到核心地位。該書對于中國審美理論的研究,有助于指導我們的審美實踐,為我們提供審美思想的借鑒
作者簡介
朱志榮,安徽天長人,1961年生,2016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美學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美學學會副會長等。先後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學術月刊》《復旦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60余篇,部分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出版有《中國藝術哲學》《康德美學思想研究》《中國審美理論》《夏商周美學思想研究》等專著10余部,主持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若干項,曾獲得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獎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審美理論》立足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歷史意識與當代意識相統一、歷史與邏輯相統一、思辨與實證相統一的研究方法審視中國古代的審美思想。作者在書中吸取了儒、道、釋思想中的積極因素,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貫通自然、社會與藝術,強調中國人的審美意識中所體現出的物態人情化、人情物態化的思維方式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不僅突出了主體在審美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同時也強調物我交融、順情適性的生命境界。
目次
緒論/1
第一節審美理論概說/2
第二節審美理論的學科性質/13
第三節審美理論的研究內容/21
第四節審美理論的研究方法/26
第一章審美活動/32
第一節審美活動的起源/32
第二節審美活動的本質/43
第三節審美活動的心理狀態/53
第四節審美活動的特徵/64
第二章審美物件/72
第一節自然/72
第二節人生/81
第三節藝術/92
第三章審美關係/101
第一節審美關係的本質/102
第二節審美關係中的物件特徵/108
第三節主體在審美關係中的地位/113
第四節審美關係的基本特徵/123
第四章審美特徵/128
第一節思維方式/128
第二節天人合一/139
第三節人為中心/151
第四節和諧原則/160
第五章審美意識/173
第一節審美意識的生成/174
第二節審美意識的特徵/187
第三節審美意識的變遷/193
第六章審美意象/206
第一節審美意象的基本內涵/207
第二節審美意象的創構過程/216
第三節審美意象的基本特徵/227
第四節審美意象的基本類型/231
第七章審美風格/244
第一節壯美與優美/245
第二節自然與雕飾/253
第三節悲劇性與喜劇性/270
第四節丑/300
第八章審美化育/306
第一節中國美育的源流/307
第二節美育的基本特點/320
第三節美育的基本功能/327
結語/337
參考文獻/340
後記/349
第二版後記/351
第三版後記/352
第四版後記/354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